第3课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5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观察绿豆芽的生长》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当环境条件改变的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2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经过两年的科学的学习,已经掌握一些科学探究的方法,具有初步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能够提出所学习的问题,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所要研究的问题控制实验条件、设计实验、动手做试验、观察记录这几个过程,并能改进自己的不足,完善、调整自己的实验计划。
在前两节课中,学生已经探究了影响绿豆种子发芽的条件,学生经历了猜测——设计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对对比实验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巩固,而这节课也让学生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前两节课的学习对这节课进行了方法上的指导。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会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导入】课堂导入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神奇的世界中,一粒种子可以长成参天大树,一粒种子可以结出美丽的花朵,一颗绿豆种子也会产生神奇的变化,你仔细观察过吗?摄像师利用拍摄技术记录了一颗绿豆从种子发芽到健康成长的完整过程,请同学们仔细观看视频,并回想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思考绿豆芽健康成长又需要哪些条件?(播放绿豆芽生长的科教片,板书:观察绿豆芽的生长)生:绿豆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猜测绿豆芽健康生长需要的条件。
师:同学们猜测的对不对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板书:绿豆芽的生长需要:)。
科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教学设计和反思教材分析1.教科书共两页,教学内容分为三局部。
第—局部: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教科书一开始就提出:“观察我们种下的绿豆芽生长得怎么样了。
怎样才能让绿豆芽生长得更好一些?〞这个问题是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
以前面的研究结果——绿豆种子发芽不需要阳光作为导线,提出“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吗〞。
围绕这个问题设计一个比照实验。
教科书中的对话再次提示我们在设计实验时要注意的问题。
由于这个实验需要学生在课外去进行,所以老师要鼓舞学生延续地进行观察并记录。
教科书中的记录表是对学生如何去观察以及观察什么的指导。
在上课时让学生自己看看对他们的研究是很有援助的。
第二局部: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这个活动建议由老师来做,让学生来观察实验的结果。
所以在上课前老师要提前几天把这个实验打算好。
这个实验的现象是绿豆芽的根都向纸潮湿的一端生长,表达了植物适应环境的能力。
第三局部:商量动植物的身体结构与生活环境的关系教科书中提问到:“这三种植物生活在什么样的地方?它们的叶同它们生存的环境有什么关系?〞香蕉生长在热带、亚热带,那里阳光充分、雨水多,所以叶子宽大。
松树生长在温带地区,针形叶有利于减少水分蒸发。
仙人掌原产于热带荒漠地区,叶变成了刺,茎肥厚多汁,能贮存大量的水,同那里缺水、酷热、枯燥的环境有关。
这三种植物的形态说明植物的器官是适应生存环境的结果。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商量期望学生明白,形形色色的植物生长在各种不同的环境里,环境会影响植物,植物能够适应环境。
教科书鼓舞学生“我们还了解哪些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是为了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搜集更多有关植物与环境关系的信息2.在这一课中,学生将先来对绿豆芽的生长进行观察。
细心的学生会发觉,并不是种到土壤中的绿豆芽都长得一样好。
这就意味着学生又将经历一个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动手做实验,观察记录,整理分析实验结果,用实验数据说明问题的过程。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
当环境条件改变的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思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教学重点】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参考书7面),三四天前做好的绿豆芽对水的需要的实验。
【教学过程】一、交流实验中的发现:1、说说自己种下的绿豆芽生长的怎样了。
2、为什么大家的绿豆芽生长的不一样呢,怎样才能让绿豆芽生长的更好呢?3、讨论影响绿豆芽生长的因素,教师随机板书。
二、实验一: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1、讨论:绿豆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那么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吗?2、该怎样来设计对比实验呢?二、重点指导:(1)我们只能改变哪些条件?不改变哪些条件?(2)两组的绿豆芽需要一样多吗?(3)改变了条件是不是对绿豆芽生长产生了影响,我们怎样才能知道?3、学生完成实验方案,交流。
4、提供实验记录表,引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
(采用图画和文字记录下绿豆芽的高度、茎叶的颜色,茎的粗细等)三、实验二: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1、拿出事前做的绿豆芽对水需求的实验,让学生进行观察。
教师介绍实验: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5粒刚发芽的绿豆并排放在吸水终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
2、讨论:这5粒绿豆种子的生存的环境有什么不同?不同的环境对绿豆种子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为什么我们这样推测?仔细观察还有什么发现?3、概括: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四、观察更多的植物适应环境的图片(书8面):1、比较香蕉、松树、仙人掌的叶的不同。
2、香蕉、松树、仙人掌分别生长在什么地方?3、这三种植物的叶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4、说说平时还看见有关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五年级科学上册《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表格式教案1 教科版科学授课题目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授课对象五年级教案设计者共享人课时安排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科学概念: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
当环境条件改变的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思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设计对比实验。
2、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参考书7面),三四天前做好的绿豆芽对水的需要的实验。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教学调整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交流实验中的发现:1、说说自己种下的绿豆芽生长的怎样了。
2、为什么大家的绿豆芽生长的不一样呢,怎样才能让绿豆芽生长的更好呢?3、讨论影响绿豆芽生长的因素,教师随机板书。
学生互相交流通过交流让每个学生都了解绿豆的生长条件先让学生观察不同条件下的绿豆生长情况再进行交流。
二、实验一: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1、讨论:绿豆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那么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吗?2、该怎样来设计对比实验呢?重点指导:(1)我们只能改变哪些条件?不改变哪些条件?(2)两组的绿豆芽需要一样多吗?(3)改变了条件是不是对绿豆芽生长产生了影响,我们怎样才能知道?3、学生完成实验方案,交流。
4、提供实验记录表,引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
(采用图画和文字记录下绿豆芽的高度、茎叶的颜色,茎的粗细等)不同的组介绍生长条件和生长情况全班交流达成共识了解发芽和生长的不同三、实验二: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1、拿出事前做的绿豆芽对水需求的实验,让学生进行观察。
教师介绍实验: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5粒刚发芽的绿豆并排放在吸水纸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
2、讨论:这5粒绿豆种子的生存的环境有什么不同?不同的环境对绿豆种子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为什么我们这样推测?仔细观察还有什么发现?3、概括: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五上《生物与环境》单元教学设计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教材简析】通过前面两节课的研究,学生已经知道绿豆种子发芽必备的条件为空气、水、适宜的温度,种子在没有阳光、土壤等条件时,照样能够发芽。
初步学会了设计简单的对比实验,知道做实验时一般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只能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
本节课要研究的是绿豆种子发芽后的生长,可能与哪些条件有关。
聚焦板块通过对发芽后生长的绿豆芽的观察,发现不同环境下生长情况的不同,引出探究欲望“为什么不同环境下生长情况不同?”探究环节,通过分析绿豆芽生长环境中的各种不同条件,初步猜测,并为自己的猜测设计切实可行的对比实验。
研讨环节,对收集的实验现象,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得出结论。
拓展环节,不仅仅是绿豆芽,其他植物也一样,同样需要一定的环境,才能健康成长,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植物,同一种植物,生长在不同的环境里,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差异。
【学情分析】在研究种子发芽时.,有部分同学已经观察到了发芽后的不同,产生了一定的疑问,但由于没有进行严谨的实验,无法得出结论。
在这一课中,学生运用前两节课中学会的对比实验的设计过程,进一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根据所要研究的问题设计较为科学的对比实验,动手实验、观察记录这几个过程。
改变条件和控制条件对于很多学生而言是一个难点。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也要及时提醒他们认真听取别人的发言,比较自己与别人的不同之处,找到自己计划的缺陷。
形成对比实验的科学思维。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
当环境条件改变的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科学探究目标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川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
科学态度目标意识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植物长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设计对比实验。
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逐步培养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
第3课《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教学设计教学导航
【学情分析】
从本单元前面相关知识学习来看,大多数学生对这部分知识表现出较浓厚的学习兴趣,也具备了初步的分析、探究能力和简单实验操作能力,这是学习的基础。
在这一节课中,学生再次经历“对比实验”,而对比实验中的变量控制对学生来讲相对来说难度较大。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当环境条件改变的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体会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
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留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
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三四天前做好的绿豆芽对水的需要的实验。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展示并交流绿豆芽的生长情况
师:同学们前几天你们种下去的绿豆发芽了吗?
生1:发芽了
师:长得怎么样了?
生2:长得很好
师:我们来比比看,哪个组的绿豆芽长得最好?现在我们举行一个小小的绿豆芽展览会。
生上台展示自己的绿豆芽,摆在一起。
(事先做好标记,不要乱拿)
师:我们来观察比较一下这么多组的绿豆芽,你看出了什么?
生3:绿豆芽长得各不一样。
茎的粗细不同。
师:看到这个现象,你有什么科学问题要问吗?
生4:为什么它们生长的不一样呢?
生5:哪些因素会影响它们的生长呢?
生6:怎样才能让绿豆芽长的更高更壮呢?
师:同学们提得问题都非常有科学价值,赵老师为同学们这种爱思考,爱提问的好习惯点个赞。
师:我们请绿豆芽长得最好的同学说说看,你是怎么种的?
生7:放在阳光下,经常浇水,给它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师根据学生回答一一板书)
二、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
1、讨论研究计划
师:这位同学,你有不同意见吗?来说说看。
生:我不同意她的说法。
师:你这样说有什么依据吗?
生:我的绿豆芽放在黑暗处,也可以长得很好,所以我觉得绿豆芽的生长不需要阳光。
师:我们来看看他的绿豆芽。
果然,没有放在阳光下也长得不错。
现在问题来了,到底绿豆芽的生长需不需要阳光呢?怎么证明我们的观点?
生:做实验
师:这个实验应该怎么做?老师先给你们一分钟的时间独立思考。
生思考。
师:下面小组讨论,将你刚才的想法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共同完成实验研究计划单。
生开始分小组讨论,并完成试验计划单。
(实验方法可以画图表示)
师:请同学上来汇报
生汇报完后,问大家:大家有什么疑问或不同的看法吗?
生生之间进行交流。
师引导学生:
(1)我们改变什么条件?不改变哪些条件?
(2)两组的绿豆芽需要一样多吗?
师:经过大家的讨论,我们共同完成了这张研究计划,如果你们组的研究计划写得不完整或有错误的,老师现在给大家1~2分钟时间去修改和润色一下。
分组实验
(1)师播放视频。
(2)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这些材料,我们一起来完成这个实验吧!
(3)学生实验,师巡视。
3、观察记录
师:我们怎么知道阳光这个条件会不会对绿豆芽生长产生影响呢?
生:观察绿豆芽的长得怎么样?
师:具体观察绿豆芽的哪些方面?
生:茎的高度,粗细等
师:我们可以用哪些方式去记录呢?
生:画画或文字的形式
师:老师根据你们的回答,制作了这张实验观察表,课后严格按照实验计划进行实验并做好观察绿豆芽的生长,可以采用图画和文字记录下绿豆芽的高度、茎叶的颜色,茎的粗细等。
师:其实老师之前已经做了这个实验,并且拍了视频,我们来看看,七天之后的绿豆芽怎么样了?
师播放视频,生仔细观察。
师生共同完成实验记录单的填写。
师生小结: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因为在阳光下可以长得更健壮。
三、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
师:赵老师之前也种了绿豆,但是我遇到一个问题,请大家帮忙分析一下。
师:播放自制微课视频
师:你看到什么现象?
生预设1:看到绿豆芽的根朝着水的方向生长,
设2:水多的一边,根比较长,水少的一边,根比较短。
师: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
生预设:绿豆芽的生长需要水
生预设:绿豆芽的根为了得到水,体现了绿豆芽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师:像绿豆芽这类自然界中的植物(板书:植物)生长除了水之外,还需要空气以及适应的温度,这些我们统一称为环境条件(板书:环境条件)。
师:所以我们可以说?
生预设:植物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板书:需要)
师:当环境条件改变后它们会怎么样呢?我们一起看一段资料
师:播放图片(香蕉、松树、仙人掌适应环境的例子)
师:谁能回答这个问题
生预设:当植物的环境改变后,他们会努力适应环境(板书:改变,努力适应) 师:说一说这三种植物生活在什么样的地方?他们的叶子为了适应环境,变成了什么样子?
生预设:回答
师:你还知道哪些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吗?
生:白杨树、红树、莲藕的茎、含羞草......
师:你们的课外知识真丰富啊!真了不起。
四、总结与延伸:
1、师:同学们,学了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或者想要说的?
生:绿豆芽的生长要受到环境的影响。
生预设:保护我们的环境,爱护身边的植物
生预设:植物为了适应环境,做出了很大的改变。
师:同学们,你们的观点非常独到,能想到这么多,真了不起。
2、师:还有什么想要问的吗?
生:植物适应环境会改变形态,那么动物呢?
师:你能够拓展思路,真了不起,这个问题我们课后可以先查阅一些资料,下节课带来我们一起研究,好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
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