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桩基检测专项备案流程图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1
桩报验流程
由大包单位质检员通知监理
单位工程师进行报验,经检查 合格后,钻机开始施工。
桩施工单位质检员通知大包 单位质检员该桩见岩,经双 方质检员共同检查合格后, 由大包单位质检员通知地质 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 三方工程师报验,经检查合 格后,继续施工
桩施工单位质检员通知大包 单位质检员该桩见岩,经双 方质检员共同检查合格后, 由大包单位质检员通知地质 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 三方工程师报验,经检查合 格后,继续施工
桩施工单位质检员通知大
包单位质检员该桩见岩, 经双质检员共同检查合格 后,由大包单位质检员通 知地质单位、监理单位、 建设单位三方工程师报 验,经检查合格后,浇筑混凝土。
注:
1、建设、地质、监理单位工程师联系方式见附表1。
2、各工序的详细工作时间见附表2。
3、钻孔灌注桩验收记录表必须每天早上7:00前交到技术质量室,8:00之 前报到甲方办公室。
护筒复位 报验
见岩报验 终孔报验 钢筋笼及沉 渣报验。
附件1:
xx xxx x桩基检测机构
备
案
登
记
表
—1 —
企业法定代表人声明
—2 —
表一
注:1、桩基检测设备必须有:基桩动测仪、静载测试仪、位移传感器(0-50MM,四只)、无线数据传输仪、液压千斤顶(大小应配套)、荷载传感器。
2、需提供检测设备的计量认证校验证书复印件(提供原件核对)。
—3 —
表二
注:此表页面不足时可加附页。
—4 —
表三
—5 —
附件2:
桩基动测及静载试验选桩项目登记表
相同),施工人员(班组)的不同等因素,此外,还应根据现场监理情况,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桩作为测试桩,以使测试结果具有代表性和评定意义。
对于施工中出现异常、记录中已注明的桩,应选为测试桩。
2、静载桩测试前,应先做动测;在检测前报质监站登记备案,并附相关检测方案。
3、选定桩的桩长和设计承载力不同时可在桩号后注明。
检测机构:(盖章)日期:
—6 —
附件3:
静载试验现场反力装置验收表
—7 —。
地基基础检测工作流程
2、综合室:根据检测合同进行检测合同登记备案、进行检测任务交底、指定检测负责人和检测员,分配检测任务
3、检测员:检测前踏勘现场,与甲方沟通熟悉任务,填写检测设备领用申请表格,领用、检查设备
4、检测员:现场查阅、核对图纸资料,制定《检测方案》,现场由甲方确定检测位置和数量、协助配合甲方进行检测前工作面处理
5、综合室:根据现场主检人员提供的工程信息,现场检测申报,检测备案书信息录入,分配检测流水号
6、检测员:安装、调试设备,进行现场检测、检测数据的上传、检测原始记录、检测影像资料的采集
7、综合室:检测数据的复核、上传、结果判定(对有异议或因检测人员原因导致数据无法使用数据,技术负责人下达复检通知)
8、综合室:编写检测报告、打印检测报告
9、检测员:校核检测报告
10、授权签字人:签发检测报告
11、综合室:盖章、发送、归档检测报告
12、客户。
桩基施工报验流程1.护筒报验施工人员根据已测放好的桩位中心,利用十字护桩,控制桩中心位置,保证护筒埋设符合规范要求,护筒埋设后,顶部应高出地面0.3m。
要求准确竖直,平面位置偏差不大于 50mm,倾斜度不大于0.5%,埋置深度不小于2米。
经自检合格及时报验,经项目部检验、监理复检合格后,再进行下一步工序。
2.钻孔钻进过程中应认真填写钻进记录,详细记录地层变化情况,并根据土层变化情况在不同土层处取出土样,当发现地层异常时,应及时通知项目部。
进入岩层后每钻进一米,取一次岩样。
嵌岩桩按照设计要求进入中风化岩层2米,验收时同时检查岩层取样。
达至终孔深度时,停滞20~30 分钟,使泥浆中的悬浮物沉淀,用钻头捞出,确保沉渣厚度不大于设计规定值。
自检孔深,当成孔深度达到设计深度后,及时进行报验,报验时,必须将检孔器准备好。
由项目部进行成孔质量检验,合格后请监理复检,经项目部检验、监理复检合格后,再进行下一步工序。
3.钢筋笼钢筋笼严格按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加工制作,根据设计长度,分节制作。
钢筋笼采用电弧焊焊接接长时,搭接长度单面焊不小于10d,双面焊不小于5d,焊缝高度不小于0.3d,并不小于4mm,焊缝宽度不小于0.7d,并不小于8mm。
接头按规范要求错开长度不小于35d,并且不小于50cm。
同一断面接头数量不大于钢筋截面的50%。
主筋与加强筋采用焊接连接,焊缝要饱满,不得有凹陷或焊瘤,不得有裂纹,焊渣要及时清除干净,焊缝表面应光滑,焊接时的电流不要调的过大以免烧伤钢筋。
主筋间距±20mm,箍筋间距(+0;-20mm),钢筋笼外径±5mm。
钢筋焊接应严格按照规范执行。
钢筋笼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时,丝头有效螺纹长度应满足设计规定,钢筋丝头加工时,应使用水性润滑液,不得使用油性润滑液。
标准型钢筋丝头有效丝扣长度不小于1/2连接套筒长度,且允许误差为+2P,其他连接形式应符合产品设计要求。
丝头表面不得有影响接头性能的损坏及锈蚀。
桩基⼯程质量检测合同备案的程序有哪些在现实⽣活中,我们经常会签订很多合同,⽋条合同是为了保护合同签订⼈的合法权益。
⼀项⼯程的建设都是需要承包⽅和发包⽅双⽅签订必要的合同的,对⼯程的检测合同进⾏备案可以避免引发⼀系列的合同纠纷,接下来店铺⼩编就为⼤家讲讲桩基⼯程质量检测合同备案的程序。
桩基⼯程质量检测合同备案的程序有哪些1)由设计单位、监理(建设)单位制定桩基检测⽅案,检测⽅案内容包括:⼯程概况、检测⽅法、检测数量。
2)建设单位和具有有效资质的检测机构签订桩基检测合同。
3)建设单位填写《桩基⼯程检测⽅案表》,并加盖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法⼈章。
4)建设单位在桩基检测前,将检测⽅案、检测合同、设计图纸、地质报告、检测单位的资质证书、检测⼈员上岗证等有关资料报质监站备案。
5)质监科对桩基检测⽅案进⾏初审,并填写《质监科对桩基检测⽅案的意见表》。
对完全满⾜规范、⽂件的要求或不完全满⾜规范、⽂件的要求但符合站内有关规定的送备案科注册备案。
对不满⾜规范、⽂件的要求以及站内有关规定或因⼯程质量存在问题,需在规范基础上增加检测的,应先上报分管领导签署意见,否则不予备案。
6)备案部门对检测⽅案,检测合同进⾏复审,符合要求的,同意备案申请。
不符合要求的,退回建设单位整改,整改合格后,建设单位重新申请备案。
7)桩基检测合同未经质监站备案的,不得进⾏现场检测。
监理合同1、《建设⼯程施⼯许可申请表》原件;2、合同正式⽂本⼀式4份原件;3、合同当事⼈法定代表⼈证明书原件,法定代表⼈授权签订合同的,还应提交法定代表⼈授权委托书原件;4、招标⼯程,应提交招标⽂件和“建设⼯程招标(发包)程序完成证明书”或“中标通知书”复印件(核原件);5、⾮招标⼯程,应提交经注册造价⼯程师签字,并加盖注册执业专业章及编制单位公章的监理酬⾦审核⽂件原件,同时需提交该注册造价⼯程师注册证复印件;6、总监理⼯程师执业证书复印件(核原件)、总监理⼯程师任命书原件,监理单位为外地企业的,应提交其资质证书复印件(核原件)。
检测公司在湖南备案流程
1)由设计单位、监理(建设)单位制定桩基检测方案,检测方案内容包括:工程概况、检测方法、检测数量。
2)建设单位和具有有效资质的检测机构签订桩基检测合同。
3)建设单位填写《桩基工程检测方案表》,并加盖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法人章。
4)建设单位在桩基检测前,将检测方案、检测合同、设计图纸、地质报告、检测单位的资质证书、检测人员上岗证等有关资料报质监站备案。
5)质监科对桩基检测方案进行初审,并填写《质监科对桩基检测方案的意见表》。
对完全满足规范、文件的要求或不完全满足规范、文件的要求但符合站内有关规定的送备案科注册备案。
对不满足规范、文件的要求以及站内有关规定或因工程质量存在问题,需在规范基础上增加检测的,应先上报分管领导签署意见,否则不予备案。
6)备案部门对检测方案,检测合同进行复审,符合要求的,同意备案申请。
不符合要求的,退回建设单位整改,整改合格后,建设单位重新申请备案。
7)桩基检测合同未经质监站备案的,不得进行现场检测。
监理合同
1、《建设工程施工许可申请表》原件;
2、合同正式文本一式4份原件;
3、合同当事人法定代表人证明书原件,法定代表人授权签订合同的,还应提交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原件;
4、招标工程,应提交招标文件和“建设工程招标(发包)程序完成证明书”或“中标通知书”复印件(核原件);
5、非招标工程,应提交经注册造价工程师签字,并加盖注册执业专业章及编制单位公章的监理酬金审核文件原件,同时需提交该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证复印件;
6、总监理工程师执业证书复印件(核原件)、总监理工程师任命书原件,监理单位为外地企业的,应提交其资质证书复印件(核原件)。
桩基础检验流程3.2 桩基础3.2.1 钻(挖)孔桩3.2.1.1监理工程师应审批施工单位的施工方案,重点审查成孔工艺、(水下)混凝土灌注方法、安全等措施。
3.2.1.2钻孔桩施工前,如设计有要求,应检查试桩情况(包括试桩施工及试验)。
以确定施工工艺参数和检验的承载力。
3.2.1.3钻(挖)孔前,监理工程师应复核护筒埋置的施工放样数据。
3.2.1.4钻(挖)孔过程中加强巡视检查。
对于钻孔桩,重点检查泥浆指标(泥浆比重和含砂率);对于挖孔桩,重点检查开挖顺序、防护措施及防排水工作。
钻孔桩钻进时应随时检查泥浆比重和含砂率。
监理见证试验。
泥浆指标一般为:泥浆比重1.1~1.3;黏度16~22s(一般地层)或19~28s(松散易坍地层);含砂率新制泥浆不大于4%;胶体率不小于95%;PH值应大于6.5。
3.2.1.5当钻(挖)孔达到设计深度后,监理工程师应核实地质情况,进行成孔检查(采用测绳、检孔器或成孔检测仪器等检查孔径、孔深、孔型、垂直度、清孔)。
钻孔经检查合格后,应即进行清孔。
清孔应达到以下标准:孔内排出的泥浆手摸无2~3mm颗粒,泥浆比重不大于1.1,含砂率小于2%,黏度17~20s;浇注水下混凝土前容许沉碴厚度:摩擦桩不大于200mm,柱桩不大于50mm。
清孔后应尽快吊放钢筋笼及灌注水下混凝土。
钢筋笼吊入后不影响清孔时,应在清孔前吊放。
隔时过久,应复查沉碴厚度,超过规定应重新清孔。
3.2.1.6钢筋、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监理工程师还应检查钢筋数量、钢筋骨架长度、钢筋骨架直径、主钢筋间距、加强筋间距、箍筋间距或螺旋筋间距、钢筋骨架垂直度。
3.2.1.7监理工程师应检查并旁站混凝土灌注全过程(对于水下混凝土灌注,重点检查导管埋深)。
3.2.1.8混凝土灌注完成后,桩身顶端浮浆应清理,直至露出新鲜混凝土面。
监理工程师检查桩位中心、桩顶高程和主筋伸入承台的长度。
3.2.1.9检查桩的混凝土强度(水下混凝土标准养护试件强度应符合设计强度等级的1.1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