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IL V3 发布管理
- 格式:pdf
- 大小:1.17 MB
- 文档页数:36
最新ITIL V3认证体系ITIL V3自2007年5月发布以来,已经逐步被业界认可并接受,想了解和学习ITIL V3的单位和个人也越来越多。
为此,我们觉得有必要把ITIL V3的认证(课程)体系给大家介绍一下。
图一:ITIL V3认证体系如图一所示,ITIL V3的认证由四个级别构成。
它们分别是最下面红色背景的基础认证(Foundation),中间绿色、灰色和粉红色背景的中级认证(Intermediate),上面黑色背景的专家认证(ITIL Expert)和最上面蓝色背景的大师认证(ITIL Master)。
但是,大师级别的认证目前还在开发中,还不可用。
ITIL V3的认证采用学分制,要拿到ITIL Expert的认证,需要22个学分。
■ITIL V3的基础认证对应一门课程和一门考试,课程和考试信息如下:1、课程名称:ITIL V3初级课程_基础(ITIL V3 Foundation)课程长度:脱产班3天(18小时,含考试),周末班2天(15小时,不含考试)考试名称:ITIL V3 Foundation考试时间:1小时(60分钟)考题数量:40道单项选择题,答对26道题(65%)通过■ITIL V3的中级认证比较复杂,它分为两个层次,一共10门课程(考试)。
由两个模块组成,一个是能力模块(Capability Modules),有四门课程(考试);一个是生命周期模块(Lifecycle Modules),有五门课程(考试)。
第二个层次(也可以认为是高级课程)是一门跨生命周期的课程(考试),内容覆盖ITIL V3的五本核心书籍。
ITIL V3中级(第一层次)能力模块的四门课程(考试)信息如下:1、课程名称:ITILV3中级课程_能力模块_运营支持与分析(OSA)课程长度:脱产班5天(30小时,含考试),周末班4天(30小时,含考试)考试名称:ITIL® V3 Intermediate Capability Stream: OPERATIONAL SUPPORT AND ANALYSIS (OS&A)考试时间:90分钟(针对英语为母语的人群),120分钟(针对英语为非母语的人群)考题数量:8道单项选择题(场景题),每题满分5分(4个答案对应的得分为5、3、1、0),整个卷面的满分为40分,28分(70%)通过。
目录•ITIL V3概述与基础•服务策略与服务设计•服务转换与服务运营•持续服务改进与评估•ITIL V3在组织变革中应用•ITIL V3与其他标准/框架关系ITIL V3概述与基础ITIL V3背景及发展历程ITIL的起源ITIL(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Library)最初是由英国政府中央计算机与电信局(CCTA)在20世纪80年代末开发的一套IT 服务管理标准库。
ITIL V3的推出随着企业IT服务管理的不断发展和完善,ITIL也在不断演进。
2007年,ITIL V3正式发布,引入了服务生命周期的概念,并提供了更加灵活和全面的IT服务管理指导。
ITIL V3的普及和应用自ITIL V3推出以来,它迅速成为全球范围内广泛采用的IT服务管理标准。
越来越多的组织通过实施ITIL V3来提高IT服务质量、降低运营成本并增强业务灵活性。
0102 03以服务为中心ITIL V3强调以服务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将IT服务与业务需求紧密结合,确保IT服务能够有效支持业务运营。
强调流程管理ITIL V3通过定义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流程来管理IT服务,包括服务战略、服务设计、服务转换、服务运营和持续改进等。
提倡标准化和规范化ITIL V3提倡在IT服务管理中采用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方法,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减少风险。
ITIL V3核心思想与原则服务设计根据服务战略和业务需求,设计相应的IT 服务解决方案,包括服务流程、组织结构、技术架构和资源配置等。
服务战略制定IT 服务战略,明确业务目标、市场需求和竞争态势,为后续的IT 服务管理活动提供指导。
服务转换将设计好的IT 服务解决方案转化为实际运营的服务,包括需求管理、项目管理和变更管理等。
持续改进通过对IT 服务管理的持续改进和优化,不断提高服务质量、降低运营成本并增强业务灵活性。
服务运营负责IT 服务的日常运营和维护,包括事件管理、问题管理、配置管理和发布管理等。
ITIL v3 简介从2006 年开始,越来越多的CIO 已经从关注IT 系统建设,转向关注IT 治理和IT 服务管理,在这一过程中,“ITIL”一词频频出现,似乎成了CIO 解决IT 部门管理、提高IT 服务满意度的必备“万灵药”。
但是,正如不存在永动机一样,“万灵药”也只是人们单纯而美好的臆想。
孙子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企业要想真正“药到病除”,必须“对症下药”,找到“症结”所在。
而要找准“症结”,就必须经过“望、闻、问、切”,在熟悉自身的同时,还要揭开ITIL 神秘的面纱一探究竟。
惟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知己知彼。
2.1 ITIL 简史 在20 世纪80 年代末期,英国商务部(OGC,Office GovernmentCommerce)发布了ITIL。
OGC 最初的目标是通过应用IT 来提升政府业务的效率;目标是能够将不同IT 职能之间缺乏沟通的状况降至最低。
OCG 意识到有必要管理不同的IT 组件,例如硬件、软件、基于计算机的通信来提高政府的效能和效率, 这将确保IT 使用达到最优。
OGC 获得了来自IT 管理行业专家的帮助并开始将他们的经验文档化。
ITIL 一开始作为政府IT 部门的最佳实践指南,问世后不久便被推广到英国的私营企业,然后传遍欧洲, 随后开始在美国兴起。
自从1980 年至今,ITIL 经历了三个主要的版本: ● Version 1 — 1986~1999 年原始版,主要是基于职能型的实践,开发了40 多卷图书。
● Version 2 — 1999~2006 年ITIL v2 版,主要是基于流程型的实践,共有10 本图书,包含7 个体系:服务支持、服务提供、实施服务管理规划、应用管理、安全管理、基础架构管理及ITIL 的业务前景。
它已经成为了IT 服务管理领域全球广泛认可的最佳实践框架。
● Version 3 — 2004~2007 年基于服务生命周期的ITIL v3整合了v1 和v2 的精华,并与时俱进地融入了IT 服务管理领域当前的最佳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