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磷酰胺联合大剂量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狼疮性肾炎
- 格式:doc
- 大小:3.92 KB
- 文档页数:2
狼疮性肾炎在临床上属于一种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病症,该病症的发病机制与循环免疫复合物在患者的肾脏功能沉淀等因素有关,患有该病症后,患者除了具有红斑狼疮病症造成的全身性红斑现象外,还会出现肾功能不全、尿蛋白以及血尿等不良临床症状,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
现阶段,临床上对于该病症的治疗主要以大剂量的环磷酰胺冲击疗法为主,该种治疗手段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但是该种治疗方法也会对患者带来很多的不良反应,所以,做好该疗法实施期间的护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资料与方法2018年1-10月收治狼疮性肾炎患者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20~56岁,平均(38.0±10.3)岁。
方法:⑴心理护理:大剂量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可起到良好的免疫抑制作用,且可避免因小剂量环磷酰胺持续用药治疗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但是环磷酰胺会带给患者一定的不良反应,例如皮损严重等,致使很多患者对此有一定的心理压力,因此,护理人员应做好该病症的心理护理工作,并与患者家属做好相关的沟通交流工作,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对其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调节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耐心向患者讲解大剂量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的必要性,以及治疗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使其可以身心舒适地接受治疗[2]。
⑵用药前准备:在对患者进行大剂量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前应对患者的血常规、尿常规及各项肾功能指标等进行详细的检测。
⑶饮食护理:叮嘱患者多食高蛋白、高纤维素以及富含营养的食物,少食高脂肪、高盐类食物,若患者合并尿毒症症状,还应控制患者每日蛋白质的摄入量。
⑷预防感染:环磷酰胺对患者的骨髓具有抑制作用,患者接受该治疗后,患者所出现的主要临床表现有中性粒细胞减少,该现象集中出现的时间为患者治疗后的10~15d,加之狼疮性肾炎患者因长期接受激素治疗,致使其抵抗力极大降低,极易导致患者发生感染现象。
所以,应对狼疮性肾炎患者单独安置病房,限制患者家属的陪护与探视,每日定时对该病房内的空气质量及地板进行消毒,定时开窗通风,并控制好病房环境的温度与湿度。
环磷酰胺(CTX)联合激素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探究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环磷酰胺(CTX)联合激素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随机从本院2014年12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狼疮性肾炎患者中抽选60例进行观察,采用激素治疗的3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的3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在治疗的总有效率上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显著更高(p<0.05);在血肌酐、24h尿蛋白、血沉及狼疮活动积分(SLEDAI积分)上比较,观察组显著比对照组更高(p<0.05);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临床治疗狼疮性肾炎采用环磷酰胺联合激素能够提升治疗效果,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环磷酰胺;激素;狼疮性肾炎;联合狼疮性肾炎是一种由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双肾不同病理类型的免疫性损害,同时伴有肾脏损害的疾病,其除了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全身表现之外,还有蛋白尿、血尿等症状,临床治疗主要使用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近年来环磷酰胺联合激素在狼疮性肾炎的治疗上取得显著效果,开始在临床推广[1]。
本研究亦对其进行探讨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随机从本院2014年12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狼疮性肾炎患者中抽选60例进行观察,并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狼疮性肾炎相关诊断标准,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观察组中男性6例,女性24例;年龄21~48岁,平均(34.2±6.3)岁;对照组中男性7例,女性23例;年龄20~49岁,平均(34.1±6.2)岁。
组间在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上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泼尼松片(生产单位:许昌奥森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1021232;规格:5mg)1mg/(kg?d),用药2个月后开始每月减量10%,减量至50%时连续保持3个月,减至剂量为15mg时隔日口服维持,治疗9个月后评估疗效。
环磷酰胺联合激素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研究作者:王淑芹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第30期【摘要】目的观察环磷酰胺(CTX)联合激素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1例狼疮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激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环磷酰胺治疗。
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和24 h尿蛋白、血肌酐、血沉及狼疮活动积分(SLEDAI积分)等指标的变化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狼疮性肾炎;环磷酰胺;联合治疗The Study of Cyclophosphamide and Corticosteroid in Treatment of Lupus NephritisWANG Shu-qin.Renal medlicin department of the eighth people’s Hospital in Zibo city, Shandong 2550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cyclophosphamide and corticosteroid in treatment of Lupus Nephritis. Methods 61 patients with Lupus Nephrit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by corticosteroid, and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combined cyclophosphamide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Results Compared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of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and the change of 24 h urine protein, Scr. ESR and SLEDAI sco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Key words】 Lupus Nephritis; cyclophosphamide; combination therapy(SLE)多见于女性,其发病往往伴有肾脏的损害,表现为狼疮性肾炎(LN)。
大剂量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狼疮性肾炎的护理分析发表时间:2019-05-15T11:22:22.19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2月2期作者:韦丹丹邓玉华[导读] 大剂量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狼疮性肾炎的护理分析。
韦丹丹邓玉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东广州510000)【摘要】目的大剂量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狼疮性肾炎的护理分析。
方法本次研究将60例狼疮性肾炎纳入此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来自我院,就诊时间自2017年1月至于2018年7月。
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大剂量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将其按照就诊顺序分为2组,其中一组为对照组(n=30)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n=30)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综合护理。
评估两组的干预效果。
结果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大剂量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狼疮性肾炎的过程中积极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提升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应用,【关键词】大剂量;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狼疮性肾炎;护理效果【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9753(2019)02-0170-01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常累及患者的多器官、多系统。
狼疮性肾炎(LN)是SLE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目前大剂量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是活动性LN重要治疗手段。
有相关文献报道,在LN患者采用大剂量CTX冲击治疗的过程中,实施有效、面的综合护理方案,对提高临床效果有重要作用[1]。
本次研究在LN患者采用大剂量CTX冲击治疗积极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对其效果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将60例狼疮性肾炎纳入此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来自我院,就诊时间自2017年1月至于2018年7月。
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大剂量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将其按照就诊顺序分为2组,一组为对照组(n=30),其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18-51岁,平均32.3±2.4岁;研究组(n=30)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18-52岁,平均33.1±2.0岁。
肾灵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短期疗效观察河南450003郑州黄河中心医院魏建普崔瑜李艳英李新年我们自1998年12月至2000年4月共用肾灵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21例,效果显著。
现结合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1例病人中,男13例,女8例,年龄38~84岁,平均6418岁。
基础疾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6例,高血压肾病10例,糖尿病肾病5例。
入院时患者血尿素氮(BuN)平均为1814?2.6mmol/L,血肌酐(Scr)378?14.6L mol/L。
1.2治疗药物选用肾灵(北京费森尤斯医药有限公司生产),含10种氨基酸,其中5种是不含氮的氨基酸前体-A-酮酸和A-羟酸,每片630mg,总氮量为36mg/片,总钙量为50mg/片。
1.3方法:21例病人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纳差、恶心,入院后均给予优质低蛋白饮食,按016g/kg#d,计算并补充足够热量。
糖尿病肾病给予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在718mmol/L以下,并给予对症治疗。
待病人纳差恶心等症状好转,病情相对稳定后开始肾灵治疗,每日三次,每次5片口服。
治疗期间除给予潘生丁治疗外,停用所有药物,四周为治疗观察终点。
治疗前后空腹血查血BuN,Cr,CO2cp、白蛋白、血钙、血磷,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见附表。
附表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x?s)白蛋白(g/L)Cr(umol/L)BuN(mmol/L)Ca6(mmol/L)P(mmol/L)入院时3016?1.01378?14.618.4?2.617.6?0.8 1.95?0.04 1.84?0.04低蛋白饮食加肾灵治疗前29.24?1.26388.71?21.6120.061.2817.96?1.39 1.98?0.083 1.92?0.018低蛋白饮食加肾灵治疗前37.48?2.11378?8?21.4115.611.0823.29?1.38 2.29?0.14 1.46?0.047治疗前后对照P<0.01P>0.05P<0.01P<0.01P<0.01P<0.012讨论本组21例患者由于入院时均存在不同程度纳差、乏力,经给予对症治疗后病情稳定,此时各项指标与入院时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摘要】观察环磷酰胺加大剂量黄芪注射液静滴对狼疮性肾炎患者的感染、尿蛋白以及免疫功能等方面的影响。
方法 :共选择4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均符合sle诊断标准且伴有不同程度肾脏损害,中医辨证属气虚型。
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对照组20例。
治疗组用0.8 g环磷酰胺静脉滴注1次/月,并静滴黄芪注射液20 ml,1次/d,连续12 d,休息18 d。
对照组单用环磷酰胺0.8 g静脉滴注,1次/月。
两组每个疗程均为30 d,连续观察3个疗程。
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活动性临床症状积分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 p <0.05)。
治疗组感染率为 4.35%,对照组感染率为25%。
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24 h尿蛋白、cd8、红细胞及白蛋白等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治疗组白细胞水平在治疗后虽有下降,但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大剂量黄芪注射液加环磷酰胺静脉滴注治疗狼疮性肾炎在降低感染发生率和尿蛋白以及改善患者免疫功能等方面优于单用环磷酰胺。
【关键词】红斑狼疮,系统性
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 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多器官损害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确诊sle时ln的发生率为50%左右,而在以后的病程中,肾脏活检提示ln的发生率高达90%以上[1]。
肾功能衰竭是sle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目前环磷酰胺静脉冲击疗法在临床上已广泛用于治疗ln,疗效肯定。
但是环磷酰胺的不良反应也有目共睹,用药后引起的骨髓抑制、肝肾损害及感染等常导致疗程中断。
我们在常规环磷酰胺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大剂量黄芪注射液治疗气虚型狼疮性肾炎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收集全部病人共43例,均为龙华医院 2002年~2005年间的住院及门诊病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对照组20例,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基线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收集标准所选病例均符合198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sle诊断标准。
同时均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管型尿及轻度肾功能减退等肾脏损害表现。
激素用量在10~20 mg。
中医辨证属气虚型,症见面色少华、少气懒言、腰酸乏力、下肢水肿、舌体胖、脉沉细无力。
有心脑肺等严重并发症者不在入选范围,并用b超排除肾萎缩患者。
1.3 给药方式及剂量疗程治疗组:环磷酰胺 0.8 g 加5%葡萄糖500 ml静滴,1次/月,同时用黄芪注射液20 ml(相当于生药40 g)加5%葡萄糖 250 ml 静滴,1次/d,连续12 d,休息18 d,此为1个疗程。
对照组:单用环磷酰胺0.8 g加5%葡萄糖500 ml静滴,1次/月。
两组强的松在开始治疗前都维持原来剂量,治疗开始后每用1次环磷酰胺,递减强的松
2.5~5 mg,最后至5 mg/d维持。
黄芪注射液由上海福达制药厂生产(10 ml/支,批号970913);环磷酰胺(0.2 g/支,批号970904)由上海中西医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两组每个疗程均为30 d,观察3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及方法
1.4.1 活动性临床指标记分方法发热:低热(37.4 ~38 ℃),1分;中度发热(38.1~38.9 ℃), 2分 ;高热(39 ℃以上),3分。
皮疹若隐若现,1分;皮疹明显色红成片,2分。
无肌痛,0分;有,1分。
无关节痛,0分;有,1分。
浆膜炎:胸膜出现摩擦音,1分;有明显胸腔积液,2分。
无口腔溃疡,0分;有,1分。
轻度水肿,1分;中度,2分;重度,3分。
无疲劳,0分;有,1分。
1.4.2 治疗后感染情况观察两组感染人数,哪些系统较易感染,感染后是否发热等。
1.4.3 实验室指标每月观察1次血常规、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24 h尿蛋白定量和肝肾功能。
cd3、cd4、cd8治疗前后各观察 1次。
1.5 疗效标准显效:临床活动性症状积分≤1, 24 h 尿蛋白下降≥70%,esr转为正常,
其余指标均有改善。
有效:临床活动性症状积分≤3,24 h尿蛋白下降30%~69%,esr下降,其余指标均有所改善。
无效:达不到上述有效标准者[1]。
1.6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均数用 x ± s 表示,组内及组间均数比较采用 t 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活动症状积分变化治疗前两组活动性临床症状积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而治疗后两组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
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活动症状积分变化(略)
*p &0.05,**p <0.01, vs before treatment;△p <0.05, vs control group.
2.2 治疗后感染情况治疗前两组均未发生感染,而治疗后治疗组有1人感染,感染率为4.35% (1/23) ;对照组有5人感染,感染率为25%(5/20)。
感染病人中有1例尿路感染,其余均为上呼吸道感染。
治疗组1人感染发生于第2次用药后,患者有鼻塞、流涕、咽痛等症状,但无发热。
对照组5人感染, 2人发生于第1次用药后,分别为上呼吸道感染和尿路感染,均无发热;另3人发生于第2次及第3次用药后,患者除有鼻塞、流涕、咽痛等症状外,还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