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逆耳助我行
- 格式:docx
- 大小:15.95 KB
- 文档页数:1
逆耳忠言助我行作文范文(通用5篇)
篇一:
逆耳忠言助我行
“以怒吼和批评为主,先进的管理者应该以指导和鼓励为重。
”这是我从一位曾经的领导那里听到的一句话,让我深受启发。
在我的工作生活中,我曾经也被错误的领导方式所伤害,所以我更加深信一个道理:逆耳的忠言是助我行的最好良药。
在工作中,有时我们会因为自以为是、固执己见而忽视了客观真相,这时我们需要别人从旁指正,甚至是批评。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别人的意见都是对的,但如果我们能以一种包容、尊重的方式去接受别人的观点,或许会得到更多的益处和启发。
逆耳的忠言也可以推动我们前进。
在困境中,我们常常会陷入盲目自信、无从下手,这时一个能够看到我们短处的人给出的指导可以激发我们前进的动力,推动我们更好、更快地完成工作。
当然,在传达逆耳忠言的时候,态度和方式也非常重要。
一种恶言相加、批评指责的方式只会让对方更加烦躁,无法有效地达到预期效果。
因此,即便你在指出别人的问题时非常清楚和准确,却也要以一种温和、真诚的态度来表达出来。
总之,逆耳的忠言可以帮助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升华自己,实现更自我和更有价值的人生。
因此,我们要时刻接受和欣赏
别人的意见和建议,不怕遭受挑战、不断逼迫自己进步,不断成长起来自己。
忠言逆耳助我行古诗有云:“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样好。
”的确,人并非十全十美,每个人都会有缺点,都有短处,但是并非所有的短处都会暴露,在我们的视线,有些是被你身边的人所发现,他们会有意无意地提醒你,督促我们克服缺点。
记得那是一节数学课,数学李老师在那里讲书中的习题,这些题目我都全部会了,补习班中也学过,所以我自己觉得没必要听。
手中转着笔,望着讲台上的那个粉笔盒子出了神。
李老师转过头,向我们这组看时,正对到了我那出神的目光,于是停止了讲课,一脸严肃的表情瞪着我,大声说:“周莲珠,你怎么上课会走神?别以为你成绩好,就可以不听了,人家xxx(xxx指我班成绩最差的那个人)上课听得多认真,别人肯定会超过你,把你给踩在脚下,你给我站着听,好好反省自己。
”听到李老师的批评,我面红耳赤,这一句句简单的话却像尖利的针般狠狠的向我的心脏刺去,我恨不得立马找一个地洞钻进去。
我拿起书本,为自己打气:“加油,你绝对不可以被人超过,你是最棒的,永远都是好学生。
”李老师的话无时无刻的提醒着我,这几个星期来我都没有走神,而且成绩都保持在前5名。
那一次英语老师的教训,一直让我难忘:英语余老师让我们读“game over”这个单词,读熟了以后,还要轮流读,每当轮到我的时候,不知是紧张,还是怎么样,总是读不好,老师一边又一边的教我,可我的读音总是不准,老师实在是没有耐心了,大骂我说:你怎么回事,这么简单的一个词读了那么多遍都不会,你脑袋里装的是什么?还身为升旗手呢!”当时,我那个伤心呀,恨不得立马哭出来,整个人处于40多度的状态,但也因为这句话,我的英语成绩步步上升,每次的朗读都会取得老师的一个“good”。
在成长的路上,忠言逆耳,逆耳忠言,伴着我前行,他们犹如大海上的风暴使大海深处风起云涌,焕然一新。
教员评语:选材精细,事例具体,细节生动。
逆耳忠言助我行作文逆耳忠言助我行作文(一):入口即化的是蜜言,令人生畏的是谗言,唯有苦口逆耳的才是助我成长的忠言。
――题记亘古以来,人月交替,王朝兴衰,似乎构成了一个长久不变的规律:兴国之本是有敢于直谏的臣子与善于纳谏的明君,魏征的批评指责,曾令唐太宗咆啸:“我当杀此田舍翁!”但依然吸纳谏言,开创了贞观盛世!贞观四年,唐太宗打算大兴土木,建造乾阳店,给事张玄素说,在国家元气尚未恢复时,您这样做的过失比隋炀帝还大,甚至会得到同桀、纣一样的下常对如此尖锐的言辞,唐太宗非但没有动怒,而且理解了意见,下令缓建,还重赏了他。
唐太宗的这种气度是其之所以兴盛的原因。
拿破仑曾率领强大的军队征战,富尔顿告诉拿破仑,砍掉船上的桅杆,撤去风帆,不管刮什么风,不管什么天气,装上钢板,安上蒸汽机,就能够横渡英吉利海峡,但因用词不当,与拿破仑的思想有冲突,一气之下的拿破仑没采用他的推荐。
试想,如果拿破仑静下心来,认真想一想,也许历史将改变。
为什么一些人听不进这些忠言呢!难道只因为话中多了分真诚与直接么!难道只有奉承的话才能取悦你们!为什么不为一个能直接指出自己不足的朋友而高兴呢!想想自已,有时不也是这样么!父母对自己有一句劝告,有一句评价,我们就会生气不听……上初中后,学习了这么多的历史事件,最后明白了,父母的话,哪一句不是“忠言”阿!正是父母的一句句,我才有了这天的成绩!阿!请铭记吧“逆耳忠言助我行”!逆耳忠言助我行作文(二):“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的确,良药很苦,可它能治病,忠言逆耳,可它能帮你向成功更进一步。
那次,因为考试不好,我的情绪极差,那时,我多么想听到有人鼓励我,也许那些鼓励的话会使我一开始就振作起来,但是没有。
有的只是一句句挫伤我自尊心的话。
妈妈说:“你这次怎样考得这么差,这样的分数不属于你,我辛辛苦苦的养你这么多年,要得就是这个吗?你看×××以前学习不都没你好吗?但是此刻,人家不也比你好吗?你怎样就不能努力阿……”我明白妈妈说的都是气话,那些话都是为我好,但是她根本不明白那些话对我的打击有多大。
逆耳忠言助我行作文入口即化的是蜜言,令人生畏的是谗言,唯有苦口逆耳的才是助我们成长的忠言。
下面是橙子为大家整理的逆耳忠言助我行作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逆耳忠言助我行人的一生,潮起潮落。
潮起时,我们心中非常激动,脸上挂着笑容,可能有的人在睡着了也会笑醒。
那种感觉就好像在空中飞翔,在海洋里畅游。
可当潮落时,情况就截然不同了,可能大哭几场,也可能跳楼自杀,还可能与别人吵架、打架。
可这是长久之计吗?不,当然不是。
我们应该听取别人的意见,就好比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劝谏刘禅要广开言路那样,要把困难当做是挑战。
仔细想来,我正是听进了亲朋好友不中听的话,才走到了今天。
如果没有那些逆耳的话,我想,我可能仍停留在潮落的困境里。
所以,在潮落时,那逆耳的话并不见得是嘲讽,相反,有可能正是忠言。
哪怕是在潮起时,我们也需要听听来自亲朋好友的忠言,尽管亲朋好友的言语有时让人振奋,有时又让人消沉。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这是一名中学生得出的经验之谈。
我成功时,经常会禁不住大笑几声。
可我正在兴头上时,亲朋好友通常会说一些扫兴的话。
现在想想那些话,再想想如今的我,我觉得那些扫兴的话都是良药。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无论是潮起时的扫兴话,还是潮落时的讽刺话,都是对我们有利的话。
正是这些话,激励着我前进,助我成长。
逆耳忠言助我行我们的人生如同一条细长曲折的小路,只要一不注意,便会走到路旁边长满荆棘的草丛中,因此,在我们的身后总会有人在跟着你,提醒你,让你在人生的道路上安稳地行走。
在很小的时候,看到别人有的东西都很羡慕,总是希望妈妈也买给我。
有一次,看到花园里的一个小孩子有一把十分精致的花边剪,回到家里便嚷着让妈妈买,妈妈被我吵的实在不耐烦了,就在第二天买了把十分小巧的花边剪给我,当时的我比得到了甜甜的糖果更加开心,立刻拿着见到冲进了房间,拿起几张白花花的纸“哗哗哗”地剪着,纸顺着剪刀边缘剪下的地方,都印出了好看的花纹。
因为极其喜爱的原因,天天都拿着剪刀把玩。
逆耳忠言助我行我们在生活之中,我们有时会犯错误,而这时会有人给我们提一些正确的建议,我们一定会觉得他很烦,甚至刻意的远离他,躲开他,这就是逆耳忠言。
但是如果我们听从了这些建议,我们就会纠正自己的错误,把损失降到最低,这就是逆耳忠言助我行。
忠言虽然逆耳,但是他对我们的作用十分巨大。
公元前207年,刘邦率大军攻占咸阳,打算住在宫内享受。
张良说这正是秦朝灭亡的原因。
刘邦听从劝告退兵驻守霸上等待项羽的到来。
这才避免了在自己还没有发展完全的时候,被项羽消灭,给自己创造养精蓄锐的时间。
唐太宗时,魏征能够犯颜直谏,即使太宗大怒之际,他也敢面折廷争,从不退让。
魏征在贞观年间先后上疏二百余条,强调“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唐太宗听从了这些逆耳忠言,唐太宗才开创了千古称颂的“贞观之治”。
这就是听从逆耳忠言的好处,可以使我们更清晰地认知自己,避免失误,使用正确的方法去处理自己所遇到的问题。
不逆耳,就没有忠言。
靖康之耻后,岳飞着手抗金,收复失地,即将成功之时,主战派大臣向高宗提出许多逆耳的忠言,秦桧却向高宗进献谗言,污蔑岳飞之时还拍尽高宗马屁。
以致宋高宗被秦桧所迷惑,大力排挤主站派,把岳飞从前线调回,加上了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冤死在风波亭中。
后宋金议和,宋朝堂堂大国,竟屈服于一个效果。
正像朱熹所指出的那样:“秦桧之罪所以上通于天,万死而不足以赎买。
”这充分说明了人如果不听从逆耳的忠言,就很容易犯错误,导致十分严重的后果。
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忠言虽逆耳,却能帮助我们走向成功的道路。
希望大家永远记住这句话,在人生的道路上时刻铭记:忠言逆耳助我行!。
忠言逆耳利于行,谗言顺耳利于心,这是一句古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往往会出现忠言逆耳,谗言顺耳的情况。
在这些情况下,我们该如何应对呢?这是一个需要我们深思的问题。
1. 忠言逆耳,意味着真诚的劝告往往会令人感到不快。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朋友或家人对我们提出的建议,虽然是出于真心,但却让我们感到不悦。
这时,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呢?我们应该冷静下来,不要因为听到不喜欢的话就一味的拒绝或生气。
我们可以试着接受这些建议,因为这些建议可能真的对我们有益。
我们可以向朋友或家人表达感谢,因为他们的真诚劝告是出于对我们的关心和爱护。
正如古语所说“忠言逆耳”,只有听进去才能受益。
2. 谗言顺耳,则说明虚伪的恭维容易让人心生喜悦。
在社交场合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谗言顺耳的情况。
有人对我们过分夸奖,满口恭维,虽然我们知道这可能是出于别有用心,但依然不自觉地感到愉悦。
对于谗言顺耳,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虚伪的恭维所蒙蔽。
我们要学会分辨朋友和敌人,真诚和虚伪。
只有明白了对方的真实用意,才能避免陷入不必要的误区。
忠言逆耳利于行,谗言顺耳利于心,是在人际交往中需要警惕的现象。
我们应该在接受建议的时候,保持平常心,不要被一时的情绪所左右。
在面对虚伪的恭维时,我们更要保持警惕,不被表面的甜言蜜语所迷惑。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际交往中保持清醒和理性,不会在意气用事之下做出错误的决定。
在人际交往中,忠言逆耳与谗言顺耳的现象时常出现,对于我们而言,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这些情况,是非常重要的。
让我们来深入理解忠言逆耳利于行和谗言顺耳利于心的现象。
3. 忠言逆耳,意味着真诚的建议往往不易被接受。
当我们收到一些对我们的行为、态度或决定提出批评或建议时,尽管这些建议可能是出于对我们的好意,但我们可能因为自尊心或固有的想法而感到不悦或拒绝。
然而,真正的朋友会毫不犹豫地给予我们忠告,即使这些建议会让我们感到不快。
逆耳忠言助我行_550字俗话说得好,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虚主听取别人的忠言会让成长中的我们受益匪浅!忠言虽好,但却逆耳,有些人只喜欢听别人对自己说好话假话,因而受到蒙蔽,最垂恨千古。
历史上这样多例子数不胜数。
商纣王是一代昏君,他无恶不作,酒池肉林,残暴专横。
忠臣比干向其进速,劝他不要这么做,但他却将比干刻心,不听比干的劝告,最终商朝的大好河山毁于其手。
吴王夫差又何尝不是如此?他宠幸越国美女西施,不听伍子胥的逆耳忠言。
最后吴国终于被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灭掉。
王平劝马谡不要在山上安营扎赛,但马谡自以为是,不听其劝告,而失守街亭,使诸葛亮一出祁山失败,自己也因此被斩。
由此可见,不听别人的忠言,一味自以为是,只会使自己一步一步走向失败。
那为什么不听别人的忠言呢?难道这因为它逆耳吗?忠言当然逆耳,那些顺耳的话,只会让我们虚荣心膨胀,只会让我们受蒙敝,只会让我们心中存有污点,对我们有百害而无一利。
历史上有许多人因善于听取别人的劝告而走向成功。
唐太宗李世民就是一个例子,他任用了魏征,房玄龄等一大批人才,虚心听取魏征等人的进速。
还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元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正因为他能听取别人的逆耳忠言,才有了“贞观之治”。
社会是一个大熔炉,里面什么样的人都有,想打拼出一片自己的天空,就要低下我们那高傲的头,虚心听取别人的逆耳忠言,因为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不能缺少逆耳忠言。
所以,最后我想说,在人生道路上,逆耳忠言助我行。
忠言逆耳利于行作文(精彩3篇)逆耳忠言助我行作文篇一“良药苦口利于病,逆耳忠言利于行”这句出自于《增广贤文》的名言自古以来就被人们广为传诵。
它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而这个道理走出教科书在我的生活中得到了更深一层的诠释。
时间回到了我八年级下学期的学习中,我的成绩一直以来都在班中名列前三,年级里也是前15名。
一时之间成了班中小有名气的学习尖子,老师的时常夸奖更像蜜酒一样把我灌得沉醉于甜蜜幸福之中,简直有些忘乎所以,飘飘欲仙的感觉。
我驾着这种感觉来到了下一次的考试中,看着这些试卷真是小餐一叠,于是就不屑一顾的写了起来……没过几天成绩边出来了。
这会的成绩一脚把我提出了班中的前三名,年级也成了第19名。
唉,有点小退步,不过“圣人千虑,必有一失”嘛,我依旧很高兴的回到家将成绩告诉了父母,竖起耳朵等待着夸奖的到来。
却迎来了一句“怎么考的?退步这么多?”这可真是往我的头顶泼了一盆冷水。
我生气的仰着头,妈妈拿着试卷指着那一道道错题说“这些题原本都应该做对的,但你太浮躁了,看还有些题竟然漏做了。
以后应踏实,不要骄傲。
骄傲?浮躁?怎么可能?分明是在挖苦我啊。
我拽过卷子回到房间,将门重重的关上。
第二天我来到学校,老师和好友对我的劝诫竟然与妈妈不约而同。
难道我真的骄傲吗?我不断反思着自己平日的学习态度,今后努力按妈妈说的去做来验证这个结论的正误。
时间如湍湍溪流从我身边流过,又一次的考试来了,我平静下心,放慢速度去答题,并认真检查……皇天不负有心人,这次我的成绩比原来进了一大步。
父母老师朋友的话是对的,真是对我的逆耳忠言,像药一样,虽然苦涩,但却医治了我的学习态度,为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原来我所缺少的并不是老师家长的夸赞,而是能助我成长的良药——逆耳忠言。
良药苦口利于病,逆耳忠言利我行。
抒情为题议论文作文篇二有的人说人生像春季一样朝气蓬勃,也有人说人生像秋季一样死气沉沉。
但我认为人生如夏,有时阳光明媚,有时乌云密布。
当夏日阳光明媚时,那就好比人生最朝气蓬勃的童年时代,因为那时都是在开心和快乐中度过的,没有太重的学习压力,没有遇到太多的挫折。
忠言逆耳助我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意思就是说:好的药虽然很苦,令人难以咽下,却可以治病;忠言可能和自己想法不同,却对自己有利。
这个道理人人皆知,可要做到却十分困难。
唐太宗李世民任用贤才,其中有一位叫魏征的大臣,他敢于直言进谏,常常与唐太宗争得面红耳赤,气得唐太宗几次想将其杀死,但都忍下了。
魏征死后,唐太宗十分伤心地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今魏征逝,一鉴亡矣。
”这种例子不仅在古代常有,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是我对父亲的教诲的总结。
升到初一后,我与同学渐渐熟了。
于是,父亲常在午饭后与我聊学校的事。
在聊一些名列前茅并有些讨厌的女生时,我的反应非常大。
父亲笑着对我说:“那是人家学习好,有资本呀。
”“还有学习不好呢!”我急忙补充道。
“那说明人家口才好,你说不过人家。
”就这样,我被父亲干败了。
“对了,”父亲补充道:有时间向她们问问是怎么学习的。
“‘那帮老……’我在心中骂到。
不久就将其抛到脑后。
我与父亲的最近的一次是在期末考试即将来到时进行的。
父亲讲了我不足以帮助我复习,我不耐烦地答应了一声。
父亲见我没听进去,便批评了我一顿。
考前复习那几天,父亲放弃午睡的时间监督我学习,刚开始我还不太情愿,渐渐地,我开始投入到学习中去,觉得不能让父亲失望。
在那期间,我还遇到了一个学习不错的小学同学,我想起了父亲说过的话,想她询问她是如何学习的,她爽快地告诉了我。
就这样,我取得了全班第十的好成绩,并且数学全班第一。
走在回家的路上,风吹打着叶子,好似在为我鼓掌。
父亲知道后,嘴角扬起了微笑,让我继续努力。
人们说:“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
”在生活中,。
“忠言逆耳利于行”的意思
“忠言逆耳利于行”的意思是:别人对自己的劝诫,它能使人反省自己的言行缺点,能督促自己保持良好的品德,能激励自己发奋上进。
出自《史记·留侯世家》,原句: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忠言逆耳利于行”,是指正确的批评、建议、意见对个人品德的修养、国家事业的发展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有些话虽然说得刺耳,有些批评可能火辣辣地烧心,但只要是中肯有益的,也不应该挑剔提意见者的话是否顺耳、方法是否得体。
这句贤文旨在教育人们要勇于接受批评的意见。
忠言逆耳助我行
时间:2014-08-27 17:43:33 | 作者:祁聪聪
“看看你考的这点儿分!还是班长呢,你也不嫌丢人!我看你这学期就没把心思放在学习上,整天熬夜有什么用啊?你看人家考得好的,有几个是天天熬到十一、二点的?就你这样的成绩,别说考一中了,二中都不一定能考上!我看你再这样下去的话,还不如复读呢!”……
家长会后,便怒气冲冲地拿着成绩单来找我。
爸爸批评的话语如同一盆冷水,把我从头浇到底,让我那因放假而欢愉的心情瞬间从云间跌倒谷底。
想起爸爸刚才严厉的话语,不悦的心情瞬间又被而委屈淹没……
不就是考砸一次吗?有什么大不了的?还说得那么严重,我的分数确实达不到一中的录取线,但不也至于连二中都考不上吧?复读?你见过哪个考班里第三的复读的?越想越恼火,便一甩手,关上门,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不去理会门外的世界。
我转身收拾我的试卷,眼泪却不争气得掉下来……
成绩单上后面几个数字刺痛了我的眼睛,“81、68、87,怎么搞的!连90都不到,你可真是笨到家了!”边擦泪边骂自己,可还是觉得委屈:我每天到十一点多才睡,怎么还是考成这样?会不会是学习方法不对?想到这里,几天前爸爸的一番话又在脑海中响起:“你这样是不行的,每天那么晚睡,睡眠时间不足7个小时,你白天怎么听课?学不好,再怎么认真复习也没用!”当时的我略有不满的嘟囔了一句“你不就是心疼你的电费么?”,随后便应付了爸爸几句,也没放在心上。
接着,又回想起前几次生物课上犯困的事。
突然觉得,其实爸爸的话也不无道理……
想到这里,我便平复了一下心情,仔细分析了一下考差的原因。
其实爸爸说的对,我晚上熬夜,睡眠不足,白天听课就会犯困,自然没办法把老师讲的都听进去,少不了许多疏漏。
觉得做作业不是那么得心应手,我便又开始复习,继续熬夜……这样恶性循环,我白天犯困,晚上却很精神,时差都快颠倒了,又怎么能学好呢?再者,我确实过分在意主课,希望能复习到滴水不漏,面面俱到的;却忽略了副科,以为背过就行了,可还是没有真正理解。
于是换一种题型,我便不知道该怎么答了。
所以,这次考试,史地生三科就给我拉了不少分。
找到了问题所在,我不免羞愧不已:爸爸的话虽然不太好听,可句句在理,而且他都是为我好……想了半天,好强的我始终拉不下面子去道歉,只是打开门,去洗了把脸,回到房间,给自己制定一个合理的作息时间计划。
这一刻,我深深地体会到“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也感觉到,门外有一道柔和而欣慰的目光落在我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