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口才2011年4月自考真题与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636.50 KB
- 文档页数:5
《公共关系学》自学测试题参考答案第1章一、名次解释公共关系P4:公共关系是一门管理科学,主要通过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双向传播,协调关系,处理危机,塑造形象,在满足公众利益的基础上求得自身的发展。
公共关系活动P4:是指一个组织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争取公众舆论支持而采取的政策、行动和活动,主要使用协调、传播、沟通等手段,即以创造良好的公共关系状态为目的的一种信息沟通活动。
公共关系观念P5:是人们在公共关系实践中形成的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倾向的深层的思想意识,既有易显的公共关系观念,也有尚未被人意识到的潜在观念,是人们对公共关系活动的一种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社会组织P9:是指由一定的社会成员,按照一定的规范,围绕一定的目标聚合而成的社会团体。
公共关系的传播模式:P17公众P13:公共关系工作对象简称公众。
非公众P14:指的是在组织的影响范围内,但不受组织各项方针政策和行为左右的个人和团体;同时,他们的行为和要求也不影响组织的方针、政策和行为。
潜在公众P14:是指已经同组织发生了某种直接关系,由此引起了某种问题,但他们尚未意识到这一问题存在的公众。
边缘公众P15:是指与组织虽有关系,但联系较少、影响较小的一类公众,其重要性最小。
独立公众P16:成为中立公众或不确定公众,是指那些持中立态度或态度不明朗或未表态的公众。
知晓公众P14:是由潜在公众发展而来的。
知晓公众不仅面临共同问题,而且本身也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但还未采取行动。
二、判断题1.对2.错3.对4.错5.错三、单项选择题1.A2.A3.B4.A5.C四、多项选择题1.ABCDE2.ABCDE3.ABE4.ABCDE5.CDE五、问答题1.P4-52.情感性双向性广泛性整体性长期性3. 公众P13:公共关系工作对象简称公众。
基本特点P12-134.P15-165.P23第2章一、名词解释报刊宣传活动(P34):现代公共关系活动的前身是19世纪中叶在美国兴起的报刊宣传活动,即企业或一个组织为了本组织的利益,雇佣报刊宣传员、新闻代理人在报刊上进行的宣传活动,以此扩大影响。
2011年1月自考考试—公共关系学1、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是:传播沟通2、国际公共关系联合会成立于:1955年3、某公关公司主要为客户提供市场形象调查与设计服务,它属于:专项业务服务公司4、在高层领导直属性中,公关机构处于整个组织系统的:第三层次5、全员公关培训的对象是组织的:全体人员6、公共关系机构中财务人员属于:专门技术人员7、与组织无关,其观点、态度和行为不受组织的影响,也不对组织产生作用的公众集体称为:非公众8、在公共关系学中,组织的公众特指:积极受众9、由于第一印象的强烈影响,产生了知觉的偏见,这被称为:首因效应10、大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是:知觉11、马斯洛认为人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需要12、五四运动、大生产运动、学先进活动等在舆论对象中属于:社会运动13、属于交际型公关的是:电子邮件14、制作组织形象要求调查表的常用方法是:语言差别分析法15、企业赞助属于:社会活动型公关16、下列对公共信息模式的描述正确的有:公关是信息的公布、是一种单向传播模式、利用大众媒介传播相对真实的信息17、把关人的作用有:对信息进行整理、将信息划分重点和优先顺序、为公众选出值得关心和关注的事件18、传播者麦库姆斯提出了:议题设置论19、公关调查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方法是:民意测验20、整合营销的最高阶段是:关系管理整合21、组织的公共关系状态包括:社会关系状态、社会舆论状态22、公共关系的代表性定义有:管理说、传播说、咨询说、关系说、协调说23、与公共关系职能相关的活动范畴有:广告、危机处理、游说、交际24、根据对注重的态度,公众可以划分为:顺意公众、逆意公众、边缘公众25、一般而言,把关人的传播行为主要包括:疏导、抑制26、组织行为不当引发的危机有:严重的内部事件、工作失误、决策失误、纠纷事件27、符合一般握手礼节的有:长者先伸手、女士先伸手、主人先伸手28、公共关系广告的类型包括:形象广告、公益广告、观念广告、响应广告29、政府公共关系目标的独特性表现在:促进公众的认知、提高政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社会效益30、6P’s包括:产品、价格、渠道、政治权利与公共关系31、组织:组织是公共关系活动的主体,即公共关系的承担者、实施者、行为者。
自考00182(2011版)公共关系学(简答题)第一章公共关系的概念? 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是组织机构。
公共关系的沟通对象是相关公众。
公共关系的工作手段是传播沟通媒介。
公共关系的过程是信息的双向交流。
公共关系的目标是为组织机构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 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联系从方法上看,公共关系实务也包括了人际沟通的技巧,即面对面的情感交流和说服技巧。
? 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区别 1.从主体上看,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是组织,人际关系行为主体仅是个人。
2.从对象上看,公共关系的对象是与组织相关的所有公众及其舆论,而人际关系则包含许多与组织无关的私人关系对象。
3.从内容上看,公共关系是一种组织的管理活动与职能,处理的是组织事务和公众事务。
4.从方式上看,公共关系十分强调运用公众传播和大众传播的方式作远距离、大范围的公众沟通,人际关系则比较局限于面对面、个体对个体的交流方式。
? 公共关系与人群关系的联系。
人群关系主要是指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而良好的内部关系是公共关系的基础,与内部公众沟通,协调内部关系也是公共关系实务的重要内容。
? 公共关系与人群关系的区别 1.公共关系不局限于组织和群体内部的传播沟通,还包括大量的外部关系,要面对复杂的社会公众环境。
2.公共关系不局限于管理现场直接面对面的群体关系和个人关系,还需要特别关注不直接见面的、远距离的公众沟通,并十分重视公众环境的长远变化和发展趋势。
虽然公共关系和人群关系同属于组织关系范畴但它比人群关系的内容更复杂,范围更广阔。
3.“人际关系“和”人群关系“均侧重从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角度来探讨人和人的关系,而公共关系则从信息传播沟通的角度研究人和人的关系。
人群关系论是人际关系学在组织应管理中的用;公共关系学又是人群关系论的进一步发展。
? 公共关系在我国的发展从内容上看,公共关系包括了一部分人际关系? 辅助决策 1.为确立决策目标提供咨询建议 2.为决策提供信息服务公共关系的决策咨询作用还表现在为决策建立有效的信息网络,提供各种社会信息,完善各种公众咨询渠道,开辟各种信息来源,包括广泛的外源信息和及时的内源信息,并根据决策目标将各种信息整理、归类、分析、概括、提供给最高管理层或各个专业部门作为决策的客观依据。
精品自学考试资料推荐全国2018 年 4 月自学考试公共关系口才试题课程代码: 03292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25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抒情分为 ( )A.直接抒情和借助抒情 C.判断抒情和间接抒情 2.口语交际的核心是 ( ) A.传播内容C.传播主旨 3.在论证中占主导地位和统帅地位的是 A.论据C.立论D.驳论 4.在口语交际中,“听话人”是指信息的接受者,也被称为 ( ) A.“信源”或“传者” B.“信源”或“受者” C.“信宿”或“受者” D.“信宿”或“传者” 5.在描述某个事物或说明某个道理时,用具有相似点的其他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的修辞手法是( )A .比拟B.借代C.对比D.比喻B.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D.判断抒情和借助抒情B.传播媒介D.传播信息( )6.将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密切相联的两个词组或句子成对排列的修辞手法是 ( )A.对比B .对偶C.排比D.层递精品自学考试资料推荐7.为了突出某个意思或强化某种感情而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的修辞手法是( )A.设问 B .反问C.层递 D .反复8.用形象、直观的语言,对事物和情况进行详细、细致的描述或说明的表达手法是 ( )A.具象C.概括9.把长句的附加成分抽出来,调到其他位置,分句,这种方法是 ( ) A.拆分法C.抽调法10.包含词语多、结构复杂的句子是 ( A.复句C.长句11.主语是动作或行为的接受者 (受事者 ),A.主动句D.复合句12.有助于对语言表达的思想内容进行补充和润色的身势语叫做B.抽象D.描述或者另外独立成句,或者变为复句里的B.调整法D.分离法)B.复杂句D.整句这样的句子被称为 ( )B.被动句B.表情性身势语D.象征性身势语B.音长D.音高B.功能性发声C.复杂句( ) A.说明性身势语C.调整性身势语13.声音的高和低叫做 ( )A.音质C.音量14.特征音也叫做 ( )A.独特性发声C.特殊性发声15.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以口头语言为工具,以对话为基本形式,面对面(或通过声频电子通讯器材 )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叫做( )A.交流B.聊天C.言语交际D.交谈16.论辩式交谈的主要目的是 ( )A.阐明观点、明辨是非B.改变对方某种观点C.了解相关情况D.获得某种教益17.清晰性、规范性是演讲口语表达的( )A.高级要求B.中级要求C.初级要求D.逻辑要求18.演讲者通过演讲表达出来的基本见解或主张属于演讲的( )A.主题B.标题C.主体D.基本内容19.演讲者把演讲的主要意思加以概括、强调的结尾方法属于( )A.概括法B.总结归纳法C.强调法D.委婉含蓄法20.从被批评者的角度考虑问题,促使其产生内疚感,从而愉快地接受批评的方式是( )A.点化式B.交换式C.温婉式D.自责式21.上级对下级下达命令时要求强制执行,没有任何商量余地的方式属于( ) A.激将式B.粗暴式C.执行式D.命令式22.上级运用事实说服下级时最有说服力的是( )A.让下级亲眼见到的事实B.摆出说服力强的事实C.上级亲身经历的事实D.典型历史的事实23.最能体现交际者口语风格的主观因素是( )A .文化修养 C .情绪爱好24.“温和亲热、关心体贴、语重心长、细致入微”的口语风格属于 ( ) A .华美富丽型 B .委婉含蓄型 C .亲切细腻型D .幽默风趣型25.上级批评下级时使用语言不得要领,不够明确,含糊其辞,这种批评被称为 ( ) A .片面式批评 B .挑剔式批评 C .羞辱式批评D .笼统式批评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分,共 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 号内。
自考00182公共关系学2011~2014历年多选题及答案汇总1.1^.公共关系观念包括( ABCDE )1-43A.形象观念B.公众观念C.传播观念D.服务观念 E.协调观念1.2* 公共关系的功能是:(ABCDE) 1-57A.收集信息B.辅助决策C传播推广D沟通协调E提供服务2.1部门隶属型公关部门一般隶属于( ACDE )2-64 2A.销售部门B.公关委员会C.联络接待部门D.总经理办公室 E.广告或宣传部门2.2组织内部设置公共关系部门的模式有( ABCD )2-64/65A.部门隶属型 B.部门并列型 C.高层领导直属型 D.公共关系委员会 E.公共关系协会2.3以内部业务为标准可将公关公司划分为(ADE )2-66A.合作型公司B.独立型公司C.专门业务公司D.专项业务服务公司E.综合服务咨询公司2.4公共关系售货员基本能力的内容:(ABCDE) 2-72A.良好的组织能力B.健全的思维和谋划能力C.敏锐的观察能力D.善于与他人交往的能力D.掌握政策,理论的能力2.5公关人员工作中应遵守的道德规范有:(ABCDE) 2-76/77A.公正B.正派C.对社会负责D.真实E.保密3.1.公众的特点包括(ABCDE )3-81A.群体性B.共同性C.多样性D.变化性E.相关性3.2公众的共同性包括(ABCDE) 3-82A共同的利益B共同的需求C共同的目的D 共同的意向E 共同的兴趣3.3.下列公众属于组织内部公众的有( ABCD )3-83A.管理人员B.技术人员C.生产人员D.销售人员 E.社区居民3.4.根据组织的内外对象进行分类,可将公众划分为(AB )3-83A.内部公众B.外部公众C.首要公众D.次要公众E.边缘公众3.5.下列公众属于临时公众的有( AB )3-84A.飞机误点滞留机场的旅客B.足球场闹事的球迷C.社区居民D.“广交会”的来宾 E.老主顾3.6.对组织的态度,可将公众划分为(ABC) 3-84A 顺意公众B逆意公众C边缘公众 D 稳定公众E周期公众3.7.根据公众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公众可划分为( BCDE )3-85A.次要公众 B.潜在公众 C.知晓公众 D.行动公众 E.非公众3.8根据组织的价值取向,可将公众划分为(ABC) 3-85A受欢迎的公众B不受欢迎的公众C被追求的公众D顺意公众E逆意公众3.9.非正式团体的类型有(ABCDE) 3-87A友谊型B同好型C工作型D自卫型E互利型4.1.影响知觉选择性的主观因素包括(ABCDE )4-98A.动机B.兴趣C.性格D.气质 E.经验知识4.2.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客观因素包括(ABC )4-98A.知觉对象本身的特征B.对象和背景的差别C.对象的组合D.需要E.知识4.3.形成知觉偏见的原因主要有( ABCE )4-99A.首因效应B.晕轮效应C.近因效应D.蝴蝶效应 E.刻板效应4.4.态度的特性包括( ABCDE )4-104A.社会性 B.协调性 C.稳定性 D.两极性 E.针对性4.5改变和影响态度的因素( ABCDE ) 4-105A社会因素 B团体因素 C宣传因素 D个性因素 C态度系统特性因素4.6*,流行的特点有【 ABCE 】4-108A.新奇性 B.时效性 C.周期性 D.长久性 E.两极性4.7.舆论主体的特点有( ACDE )4-114A.有共同的话题 B.无共同的话题 C.自发性与松散性D.有一定的层序性 E.参与议论过程5.1传播的内容分析主要包括( ABC )5-122A.传播的分类B.传播的符号C.传播的宣传方法D.传播对象的心理 E.传播对象的劝服5.2.受众选择“3S”论认为,受众选择过程表现为(CDE )5-123A.选择性传播B.选择性沟通C.选择性注意D.选择性理解E.选择性记忆5.3*.影响受传者选择性理解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ABE 】5-124A.需要 B.态度C.环境 D.教育 E.情绪5.4属于电子媒介的有(ABCD)5-129A电视B电影C互联网D广播E报纸6.1.公共关系策划的特征有( ABCDE )6-142 目标思想灵活创造程序A.目标性 B.思想性 C.创造性 D.程序性 E.灵活性6.2*.简述公共关系策划的原则。
公共关系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公共关系(PR)是指以下哪项活动?a. 寻找潜在客户并为其提供服务b. 维护和促进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关系c. 管理公司内部员工之间的沟通d. 销售和推广产品或服务答案:b2. 公共关系活动的目标通常包括:a. 增加公司利润b. 提高公司形象和声誉c. 增加市场份额d. 创造销售机会答案:b3. 以下哪项不属于公共关系的核心职能?a. 媒体关系管理b. 社交媒体运营c. 危机管理d. 内部沟通答案:b4. 下列哪种沟通工具最适合用于与媒体进行联络?a. 电子邮件b. 传真c. 社交媒体平台d. 电话答案:a5. 面对危机时,公共关系专业人员的首要任务是:a. 尽快发布公告b. 辩护和辩解c. 与媒体保持沟通d. 采取积极行动解决问题答案:d二、问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解释什么是危机公关,危机公关的目标是什么?答:危机公关是指在面对突发事件或负面舆情时,采取积极应对措施,通过改善与公众的沟通和形象塑造,最终达到化解危机、保护组织声誉的目标。
2. 简要描述公共关系专业人员在媒体关系管理中的角色和责任。
答:公共关系专业人员在媒体关系管理中负责与媒体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合作。
他们的角色包括建立和维护与媒体的关系网络,提供准确和有价值的信息,解答媒体提出的问题,并确保媒体对组织的报道准确无误。
3. 什么是社交媒体危机?如何有效管理社交媒体危机?答:社交媒体危机是指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生的负面事件或舆情危机。
有效管理社交媒体危机的方法包括迅速回应负面消息,发表公开道歉或澄清声明,积极与受影响的用户进行沟通,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以恢复公众对组织的信任。
三、论述题(20分)请简要论述公共关系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并提供实例说明。
答:公共关系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首先,公共关系有助于建立和维护组织良好的声誉和形象。
通过积极主动地与公众进行沟通和交流,组织能够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增加公众对其的认同和支持。
学历类《自考》自考专业(公共关系)《公共关系口才》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1、提出“风格就是本人”这一观点的是( )。
A 、王力B 、伏尔泰C 、布封D 、张弓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解析2、辨析和确定信息符号含义的依据是( )。
A 、文字B 、声音C 、图像D 、语境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解析3、比较而言,更接近、更适合口语交际,以双向互动为特点的口语交际信息传播模式是( )。
A 、传播模式B 、公共关系传播模式C 、新型控制论传播模式D 、环形传播模式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解析4、寓庄于谐、趣味深长、引人发笑的口语风格是( )。
A 、华美富丽风格B 、委婉含蓄风格C 、亲切细腻风格D 、幽默风趣风格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解析5、口语交际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 )。
A 、融洽关系B、传播信息C、塑造形象D、沟通情感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6、使用暗示或提醒之类的语言进行点拨,使对方默认自己存在问题的批评方式是( )。
A、点化式B、交换式C、温婉式D、自责式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解析7、使用语言不得要领、不够明确、含糊其辞,使下级感到茫然不知所措的批评方式称为( )。
A、挑剔式批评B、笼统式批评C、羞辱式批评D、埋怨式批评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8、用抒情议论来表明演讲者的感受和态度,指出方向,展示未来,鼓舞听众斗志的演讲结尾方法是( )。
A、号召呼吁法B、总结归纳法C、预示未来法D、委婉含蓄法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解析9、演讲者从报刊、书籍、文献、广播、电视、网络中所得到的材料属于( )。
A、直接材料B、间接材料C、创见材料D、现实材料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0、“演讲”这一概念最早见诸( )。
A、《尚书》B、《北史》C、《荷马史诗》D、《论语》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1、根据一句话的语法结构安排的停顿是(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均无分。
1.公共关系传播活动的最高层次是( )A.沟通情感B.引起行为C.交流信息D.改变态度2.中文“口才”一词,最早见诸()A.《礼记·祭义》B.《论语》C.《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 D.《尚书》3.说话人用来表示和传达自己思想、情感(即信息)的物质载体,即口头语言中的“音”是指()A.声音B.词语C.信息D.符号4.“口语交际主体为了获得交际的成功而自觉创造出具有积极、正面影响的语境”叫做( )A.对语境影响的再造B.对语境影响的导引C.对语境影响的顺应D.对语境影响的遏止5.叙说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是( )A.引叙B.倒叙C.插叙D.顺叙6.确定某个说法、观点真实性或虚假性的表达方式是( )A.叙说B.描述C.论证 D.抒情7.对人物所说的话及其语气、声态的描述是()A.言辞描述B.肖像描述C.行动描述D.心理描述8.借用与其密切相关的名称来代替某个人或物的名称的修辞手法是()A.比喻 B.借代C.比拟D.对比9.为了引导听话人注意和思考而明知故问且自问自答的修辞手法是( )A.反问B.层递C.设问D.反复10.结构简单、语意浅显、提供信息较少的语句是()A.简单句B.整句C.复杂句D.散句11.运用凝炼、简洁的语言,对事物情况进行概括、简要描述或说明的表达手法是( )A.具象B.明示C.抽象D.暗示12.主语是动作或行为的发出者(施事者),这样的句子叫做( )A.主动句 B.被动句C.复杂句D.复合句13.某个声音与其他声音相互区别的根据和标志叫做( )A.音调B.音量C.音频D.音质14.在节奏的各种构成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是( )A.速度B.重音C.音质D.声调15.具有表示思想感情功能的身势语叫做( )A.象征性身势语B.说明性身势语C.表情性身势语D.调整性身势语16.以抒发某种情感为主要目的的交谈叫做( )A.调查式交谈B.说服式交谈C.倾诉式交谈D.商讨式交谈17.在对方提出了不合情理的要求并表现出蛮横无理的态度情况下,适合使用()A.褒人贬己拒绝法 B.强调客观拒绝法C.含糊其辞拒绝法D.沉默不语拒绝法18.将演讲分为宣读式演讲、背诵式演讲、提纲式演讲、即兴式演讲等,其划分标准是( )A.演讲的表达方式B.演讲的场合C.演讲采取的形式 D.演讲的内容19.演讲者以朴实的语言、现实的态度描述某种现象并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演讲开头方式叫做( )A.借喻式 B.引言式C.悬念式 D.议论式20.演讲的客体是指( )A.演讲的人员B.演讲的目的C.演讲的内容D.演讲的听众21.首先主动承担责任,引起对方感情上的共鸣,使之心甘情愿地解剖自己的批评方式是()A.自责式B.点化式C.交换式D.温婉式22.不直接指出错误,采取举例的方式提醒对方,使其提高认识,改正缺点。
自学考试公共关系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公共关系学的研究对象是()。
A.社会组织和公众B.公共关系人员C.公共关系职能D.公共关系原理2、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公共关系的职能()。
A.协调沟通B.收集信息C.制定政策D.危机管理3、公共关系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时期。
A. 19世纪末20世纪初B. 20世纪中叶C. 21世纪初D. 20世纪末二、多项选择题1、公共关系学的研究内容包括()。
A.公共关系的基本概念B.公共关系的起源和发展C.公共关系的职能和原则D.公共关系的组织机构和人员2、公共关系的协调沟通职能主要体现在()。
A.与政府部门的协调B.与媒体的协调C.与社区的协调D.与顾客的协调3、公共关系危机管理包括()等环节。
A.事前预防B.事中应对C.事后恢复D.形象重塑三、简答题1、请简述公共关系学的基本概念及研究对象。
2、请阐述公共关系在组织形象塑造中的作用。
3、请说明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应对策略。
四、论述题1、请结合实际案例,论述公共关系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2、请阐述公共关系在政府管理中的重要性及具体应用策略。
自学考试公共关系学试题答案自学考试公共关系学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公共关系学的研究对象是公众。
2、B:公共关系学的研究方法包括案例分析法、调查研究法等。
3、A:公共关系学属于应用科学的范畴,其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
4、C:公共关系学是研究社会组织与公众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5、D:公共关系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公共关系的基本概念、历史沿革、职业道德、法律法规、传播模式、危机管理、企业文化等多个方面。
二、多项选择题1、ABCD:公共关系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公共关系的基本概念、历史沿革、职业道德、法律法规、传播模式、危机管理、企业文化等多个方面。
2、ABCD:公共关系学的研究方法包括案例分析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等。
3、ABCD:公共关系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政府机构、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等各类社会组织。
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公共关系口才试题
课程代码:0329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言语交际中,听话人从声音中理解或解读说话人所传达的思想、情感的行为和过程是
()A.解读 B.编码
C.语境
D.解码
2.说话人对事件的发生、发展,对问题的出现、变化,对人物的经历、行为进行交代和介绍的表达方式是()
A.论证
B.描述
C.叙说
D.说明
3.反馈的实质是()
A.传播
B.理解
C.赞同
D.反对
4.暂时中断原叙说而插进与原叙说有关的事件、问题或人物的内容,随后再从中断处接着进行的叙说是()
A.顺叙
B.倒叙
C.插叙
D.引叙
5.公共关系口才最基本、最重要的作用体现为()
A.畅通信息渠道
B.融洽人际关系
C.维护组织形象
D.促进各项工作
6.始终处于口语交际核心位置的是()
A.内容
B.媒介
C.主旨
D.信息
7.在论证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A.论据
B.论题
C.立论
D.驳论
8.语境对口语交际参与者的制约和影响主要表现为能力性影响和()
A.情绪性影响
B.动机性影响
C.控制性影响
D.行为性影响
9.下列属于口语交际构成要素的是()
A.图像
B.语境
C.媒介
D.场所
10.借代的依据是()
A.事物的相似性
B.事物的相同性
C.事物的相关性
D.事物的相反性
11.为了引导听话人注意和思考某个问题而明知故问并且自问自答的修辞手法是()
A.反问
B.设问
C.疑问
D.反复
12.包含词语多、结构复杂的句子被称为()
A.长句
B.复杂句
C.整句
D.完整句
13.声音持续的时值大小称为()
A.音高
B.音质
C.音量
D.音长
14.在口语表达中出现的能够体现说话人感情和角色特征的是()
A.语气
B.节奏
C.停连
D.重音
15.具有表示思想感情功能的身势语是()
A.象征性身势语
B.说明性身势语
C.表情性身势语
D.调整性身势语
16.以改变对方某种观点为主要目的的交谈称为()
A.调查式交谈
B.说服式交谈
C.倾诉式交谈
D.商讨式交谈
17.面对一些不便于直接、明确加以拒绝的问题时,可以采用()
A.沉默不语拒绝法
B.强调客观拒绝法
C.含糊其辞拒绝法
D.褒人贬己拒绝法
18.美国语言学家格莱斯认为会话的首要原则是()
A.有趣原则
B.真实原则
C.适量原则
D.合作原则
19.将演讲划分为集会演讲、课堂演讲、法庭演讲、街头演讲的标准是()
A.演讲的内容
B.演讲的场合
C.演讲的形式
D.演讲的方式
20.演讲对口语表达最基本的要求是()
A.丰富性、多彩性
B.流利性、自如性
C.清晰性、规范性
D.丰富性、流利性
21.批评者完全不考虑下级出现错误的客观原因,使用教训、指责的口气将出现错误的原因完全归罪于下级的批评方式叫做()
A.片面式批评
B.挑剔式批评
C.羞辱式批评
D.埋怨式批评
22.上级在批评下级时,不直接指出错误,而是采取举例的方式提醒对方,使其提高认识、改正缺点,这种批评方式是()
A.温婉式
B.比拟式
C.点化式
D.交换式
23.“苏格拉底技法”实质是一种()
A.激将法
B.协商法
C.请求法
D.劝诱法
24.词汇丰富、语句多姿、浓墨重彩、绘声绘色的口语风格类型属于()
A.华美富丽风格
B.委婉含蓄风格
C.亲切细腻风格
D.幽默风趣风格
25.最能体现交际者口语风格的主观因素是()
A.生活阅历
B.职业特点
C.个性气质
D.文化修养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口才的基本特点有()
A.明显的综合性
B.明确的目的性
C.独特的技巧性
D.风格的复杂性
E.突出的实践性
27.公共关系传播由开始到实现目标的层次包括()
A.交流信息
B.沟通感情
C.改变态度
D.引起行为
E.反馈信息
28.即兴演讲中控制场面的技巧包括()
A.情真意切,令人感奋
B.言简意赅,发人深省
C.机敏幽默,使人愉悦
D.巧设悬念,催人思索
E.余音绕梁,耐人寻味
29.上级说服下级的最佳说服地点应该()
A.具有居家优势
B.具备气氛优势
C.具有距离优势
D.具有安静优势
E.具备便捷优势
30.形成口语风格的客观因素主要有()
A.民族因素
B.时代因素
C.阶层因素
D.思想因素
E.社区因素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公共关系口才
32.对偶
33.目光语
34.演讲
35.“文风”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简述口头语言相对于书面语言的突出特点。
37.简述公共关系口才应用原则中公众原则的具体要求。
38.简述运用重音的基本原则。
39.简述演讲的传播效果。
40.简述口语交际参与者的主导作用。
五、论述题(本题10分)
41.论述交谈的语用原则。
六、案例分析题(本题10分)
42.运用公共关系口才应用原则中的恰当原则对以下案例进行分析。
某星级酒店招聘男性服务员,主管问参试者:‚女客人正在洗浴,你打扫房间,不慎入内,将如何应对这样的场面?‛
甲:‚‘对不起!’将门关好退出。
‛
乙:‚‘对不起,小姐!’将门关好退出。
‛
丙:‚‘对不起,先生!’将门关好退出。
‛酒店最终录取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