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考公共关系公关口才复习资料

自考公共关系公关口才复习资料

自考公共关系公关口才复习资料
自考公共关系公关口才复习资料

自考公共关系公关口才复习资料

多看多记多学习之口才

《公共关系口

第一章公共关系口才概述

1(语言: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是声音、文字和意义相符合的符号系

统,是社会交际、表情达意的重要工具。语言分为自然语言和非自然语言。自然语

言一般指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非自然语言则专指态势语言。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

是两种主要的语言形式。

2(口头语言:以音和义结合而成,以说和听为传播方式的有声语言。口头语言

即我国标准口语的确切表述是,运用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表达,适合社会交际的语

言环境,语意相对确定的口头语言。口头语言是其他语言形式的基础。

3(口头语言的特点:音义结合的相对性;思考表达的同步性;瞬息即逝的短暂性;

信息反馈的迅速性;语

体风格的简洁性。

4(书面语言:是字和义结合以写和读为传播方式的语言,是口头语言的文字符

号形式。甲骨文是我国现已发现的最早的书面文字。

5(态势语言:以体态和意义相结合,以表现与观察为传播方式的语言符号。

6(言语:对特定语言的运用和运用语言所产生的结果。7(口才:是语言交际中有

效地运用口头语言的才能。“口才”一词最早见诸《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口

才是以口头语言为主要工具。

8.口才的基本特点:明确的目的性;明显的综合性;独特的技巧性;突出的实践性;

9.口才的综合性特点:生理和心理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综合;思考和表达的综

合;方式和手段的综合。10.公共关系口才:能够体现公关精神,遵循公关原则,取

得良好公关效果的口才表达能力。口才与公共关系口才之间具有一般与个别的关系,表明一般口才不能代替公共关系口才,一般口才则是公共关系口才的基础。11.区分口才不同层次的三条标准:说得对;说得好;说得妙。

12.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包括公共关系的总体原则、实践原则、活动原则和从业人员的职业原则。其中总体原则包括(P20页);其中的实践原则包括真实信用原则、平等互利原则、统一协调原则、整体效应原则。 13(.公共关系精神的创始人:公共关系职业的创始人艾维.李的公共关系思想体现为“公众必须被告知”,并提出“讲真话”的命题,被后人誉为“公共关系之父”。公共关系学科的创始人爱德华.伯内斯,他主张“投公众所好。”

14。公共关系思想的核心(即基本精神):“公众必须被告知”、“讲真话”和“投公众所好。” 15(公共关系口才的衡量标准:

(1)遵循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2)体现公共关系的基本精神;(3)服务公共关系

活动的既定目标。公共关系传播由开始到实现目标可依次分为交流信息、沟通情感、改变态度、引起行为等四个层次。树立组织的良好形象,优化组织的社会环境,是公共关系活动的最终目标。

16(公共关系口才的性质:

(1)一般口才的性质,即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明显的综合性、独特的技巧性和

突出的实践性。(2)口头语言的性质,指音义结合的相对性、思考表达的同步性、瞬息即逝的短暂性、信息反馈的迅速性和语体风格的简洁性。(3)公共关系的性质。公共关系的性质是公关口才的特有性质。

17(公共关系口才的作用:畅通信息渠道;播洒人文关怀;融洽人际关系;维护组

织形象;促进各项工作。其中,畅通信息渠道是公关口才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作用。

传播沟通既是公关的构成要素,又是公关活动的功能。公众是决定公共关系主体命运的关键因素。第二章口语交际的构成要素

1(口语交际信息传播模式(口语交际的七个构成要素):说话人、听话人、信息、符号、编码、解码、语境。2。口语交际中传播与反馈的关系:反馈是信息接受者对信息发出者的反应活动,实际上反馈也是一种传播活动。反馈的实质就是传播,多数传播中包含有反馈。3.符号与信息的非对应性:信息符号是口语交际中编。信息符号与信息之间的非对应状况,存在着两种情形:一个信息可以用至少两个信息码和解码的核心问题

符号来表示;一个信息符号可以表示至少两个信息。

4.信息传播是口语交际的核心。最理想的口语交际是编码正确且解码也正确。

第 1 页

多看多记多学习之口才

5.语境影响口语交际的特点:广泛性;层次性,即长期、间接的影响和即时、直接的影响;两面性,即积极、正面和消极、负面的影响;可控性。

6.语境对辨析和确定信息的作用:

(1)语境是辨析和确定信息符号含义的依据。(2)语境对口语交际参与者的制约和影响。其影响和制约可分为两种类型,即情绪性影响和能力性影响。语境对口语交际参与者的能力性影响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 7.口语交际的参与者在交际中具有主导作用:

(1)意愿和态度关系到交际的顺利进行。(2)决策和调控关系到传播主旨和内容。决策和调控传播主旨和传播内容的任务只能由口语交际的参与者-----说话人和听话人来共同完成。(3)素质和水平关系到口语交际的效果。提高交际效果,口语交际的参与者要做到:化解编码的失误,即编码失误发生在自己身上而自我化解,编码失误发生在对方身上而代为化解;把握符号外信息;克服解码的障碍;补救解码的误读。第三章公关口才的应用原则一(公众原则

1(公众原则的含义:运用公共关系口才时,必须尊重公众,维护公众,服务公众。公共关系口才必须具有价值和道德取向,即遵循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体现公共关系的基本精神,服务于公共关系的既定目标。2。公众原则的基本要求(1)尊重并维护公众的人格地位。组织、公众和媒介是公共关系的三大构成要素。组织处于主体地位,而公众则是公共关系的客体。(2)尊重并尽量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最早从公共关系角度对知情权进行阐述的,是被称为公共关系之父的艾维李。(3)尊重并满足公众的正当需求。二、恰当原则1(恰当原则的含义:运用公共关系口才时所传播的思想和情感应当具有恰当性。衡量一个言语行为是否恰当主要看其是否有利于实现交际目的,即有利于实现交际目的语言表达为恰当。正确与恰当并非任何时间都一致。在特定语境中,口语表达的恰当性不一定要求必须正确,只要与语境相协调,也是恰当的。2(恰当原则的具体要求:

(1) 尽量选择既恰当又正确的信息。既恰当又正确的信息是运用公共关系口才过程中遵循恰当原则的第

一选择。

(2) 应当避免使用不恰当的信息。

三、适宜原则1(适宜原则的基本内容:

(1) 传播方式适宜。公共关系活动中的传播方式主要有交谈、演讲和辩说。其交谈主要有座谈、对话、

谈心、讨论、研究等形式。交谈在公共关系活动中适合于召开生活会、调查会、调度会、碰头会、

工作例会等。

(2) 时间地点适宜。

(3) 通俗程序适宜。通俗程度是指公共关系口才的运用应当适合公众的理解接受程度。其具体要求包括:

通俗程度应略高于一般水平;适应一般与适应个别相结合;适应程度应当符合时代特点。 (4) 风格特色适宜。为使公共关系口才的风格特色适宜,做到:风格特色应当与信息内容相协调;风格

特色应当“不拘一格”,关键是要破除在风格问题上的思维定势,就是破除按照某种固定风格去传

播信息的固有观念。

四、语境原则

1( 语境原则的含义:公共关系口才在运用中应当努力适应语境的影响并且需要积极地控制语境

和利用语境。

2( 对语境实施控制的形式:

(1) 对语境影响的利用。利用语境的影响以增强口语交际效果,包括正用与反用两种类型。

(2) 对语境影响的导引。对语境消极、负面的影响加以疏导、淡化或消释,从而保证口语交际的

顺利时行。

(3) 对语境影响的顺应。

(4) 对语境影响的遏止。

(5) 对语境影响的再造。

五、诚信原则

1( 诚信原则的含义:运用公共关系口才,应当具有真诚的态度和承担责任的精神。即言语

第 2 页

多看多记多学习之口才

真诚,说话算数。

2( 诚信原则的内容

(1) 言语真诚。

(2) 说话算数。

3( 诚信原则的绝对性与相对性。诚信原则适用于一般情况,既有绝对的一面,也有相对的一面。

4( 诚信危机的处理

(1) 坦率承认错误。

(2) 告知事情真相。

(3) 采取切实行动。

5( 言语真诚与保守秘密之间的关系:言语真诚是公共关系口才诚信原则的内容之一,而保守组

织机密则是公共关系从业人员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两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言语

真诚是否应当暴露个人隐私这要根据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和处理。

第四章公关口才的表达方式

1(公共关系口才最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叙说、描述、抒情、论证和说明。2。叙说的类型:叙说是口语交际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根据叙说内容的详略,可将叙说分为详叙和略叙;根据叙说的内容,可将叙说分为顺叙、倒叙、插叙、引叙四类。顺叙是叙说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

3。叙说的要求:(1)头绪清楚。叙说必须条理分明、头绪清楚,要让听话人听了叙说之后,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能够产生说话人所期待的效果。(2)交代明白。

(3)详略得当。详叙或略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通常要考虑听众的兴趣和需要,时间、场合的限制,信息内容的重要程度等因素。4。描述的类型:根据描述对

象的不同,可将描述分为人物描述、事物描述和景物描述;根据描述手法的不同,可分为直接描述和间接描述;根据描述的详略不同,可分为细致描述和简朴描述。其中,人物描述包括对人物的肖像描述、言辞描述、行动描述和心理描述。

4( 描述的要求:描述目的要明确;描述要自然贴切;描述要突出特点。

5( 抒情的类型: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常用句式有呼告、判断、感叹、反复、设问、反问等。间

接抒情有借助叙说抒情、借助描述抒情、借助论证抒情。

6( 抒情的要求:感情真挚;情趣健康;符合要求。

7( 完整论证包含的要素 :论证是确定某个说法、观点真实性或虚假性的思维过程。论证包括论题、论据

和论证方式三个部分。在整个论述过程中,论题占主导地位,论据和论证都必须为论题服务。论据则是

论证的基础。论据可分为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

8( 论证的种类:立论和驳论。

9( 论证的规则:

(1)论题必须清楚、明确。违反这条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叫做“论题模糊”或“论题不清”。 (2)论题必须始终同一。在一个论证中只能有一个论题,并始终围绕着该论题进行论证。否则就要犯“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的错误。

3)论据必须是真实的命题。论据是用来论证论题真实性的根据,以虚假的命题作论据就是“论据虚假”。 (4)论据的真实性不应该靠论题来证明。论题的真实性必须依靠论据的真实性来论证。如果论据的真实性依赖于论题的真实性,就等于没有论证,违反这条规则的逻辑错误叫做“循环论证”。 (5)论据中必须能够推出论题。论据与论题之间必须具有必然联系。论题是按照推理原则,从论据合乎逻辑地

推导出来的。违反该原则会犯“推不出”的错误。所谓“推不出”的错误表现为:论据与论题不相干;论据不充分;违反有关推理的规则。

10(说明的方法:概括说明;定义说明(有实质定义说明和语词定义说明);分类说明;举例说明;比较说

明;数字说明;引用说明。

11(说明的基本要求:解说清楚、明白、深刻,能够表现事物的特点和本质。

第五章公关口才的修辞手法

1( 比喻的种类:明喻、暗喻和借喻。

第 3 页

多看多记多学习之口才

2( 正确运用比喻应注意:喻体应当是常见、易懂的事物;喻体和本体应当具有共同点;用以作比的事

物应当积极健康。

3(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两大类。运用比拟应当注意:比拟应该体现当时的真情实感;用于比拟的人

和物必须相似或相近;注意比拟和比喻的区别。

4( 借代:借代的依据是事物的相关性。借代的方式划分为:特征代本体、专名代泛称、具体代抽象、

部分代整体、整体代部分。

5( 借代与借喻的区别:借喻是喻中有代,借代是代而不喻;借喻侧重“相似性”,借代侧重“相关性”;

借喻可以改为明喻,而借代则不能改为明喻。

6( 运用借代应该注意的问题:把握借代与借喻的区别;被替代的本体必须明确,借代中的借体必须具

有明显的代表性,使人一听就能明白所指代的是什么;应当注意褒贬和场合。

7( 运用对偶应该注意的问题:对偶在口才实践中的应用,多以对联的方式出现。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

种文学形式。对偶的主要特点是“对称”。对仗严谨是运用对偶的最基本要求,是指上下联的字数

相等,上下联用词的词性要对应。运用对偶时形式与内容应当统一。

8( 对比的种类:对比是指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手

法。对比分为两体对比和两面对比。

9( 运用对比应当注意的问题:注意不同的特点,两体对比常用于揭示对立,通过对比使其更加鲜明,

两面对立常用于揭示事物内部即矛盾又统一的辩证关系,通过对比帮助人们全面认识问题;认识事

物的本质;区别对比与对偶,对偶的主要特点是对称,对比的主要特点是对

立,对偶强调形式,对

比强调内容,要求意义相反或相对。

10( 排比的类型:句子成分的对比;句子的排比。

11( 运用排比应当注意的问题:必须从内容出发;视情况决定长短;正确使用提

示语。 12( 层递的种类:递升型的层递;递降型的层递。

13( 设问的作用:吸引说话人注意,启发听话人思索;强调突出某些重要的内容;用于讲话内容的转折

处,能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设问说理,可以使论证深入,波澜起伏。

14( 设问与反问的区别:都是无疑而问,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问明确地表示肯定和否定。

设问的作用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反问的作用主要是加强语

气,表明作者自己的思

想。

15( 反复的基本类型: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

16( 修辞手法在口语交际中的综合运用:主要有连用和兼用两种基本形式。修

辞手法的连用是指同类或

异类修辞手法在某个口语表达中的接连使用,包括同类修辞手法连用和异类修

辞手法连用两种形

式。修辞手法的兼用是指在同一个口语表达中兼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第六章公关口才的句式选择

1( 长句化短的方法:(长句表意严密、精确、细致;短句表意简洁、明快、有力) (1)抽调法。把长句的附加成分抽出来,调到其他位置,或者另外独立成句,或者

变为复句里的分句。

(2)拆分法。把联合成分拆开,让拆开的部分与原句中相同部分直接相配,分

别独立成句。 2( 复杂句与简单句的区分:两者是根据句子的结构和语意的复杂程

度以及提供信息的多少而划分的句

子类型。区分复杂句与简单句,是着眼于句子结构的复杂程度和信息量的大

小。 3( 整句与散句:整句是指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组句子。散句是指结构不整

齐、交错使用的一组句子。

整句形式整齐、声音和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散句句式多种多样,所表达

的内容不象整句那么

集中,但散而不乱,比较灵活。整句与散句交错运用,要比单纯用整句或散句

的效果好。 4( 主动句与被动句:口语表达主要用主动句,但以下两种情况使用被

动句要比使用主动句更为合适。

一是主动者不需要说出,或不愿说出,或无从说出时使用被动句;二是在特定的上下文中,为了使

前后分句的主语保持一致,为了使叙说的重点突出。也可使用被动句。

5( 运用肯定句与否定句应当注意:语意的轻重强弱,肯定句的语意比否定句重些强些,但双重否定句

的语意又比肯定句重些强些;肯定和否定并用,从正反两个方面认识事物比单一从一方面认识更为

第 4 页

多看多记多学习之口才

深刻,能够更加鲜明、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性质和特点。

6( 完整与省略的基本类型:完整语句是指表达形式与其所传播的信息完全对应的语句。省略语句是指

表达形式省略了某些成分与其所传播的信息内容不完全对应的语句。省略句并不影响所传信息内容

的完整性,而且使语言表达显得更加简洁精炼。完整与省略的基本类型有:语句的完整和省略;句

群的完整和省略;关联词语的完整和省略。

7( 完整句式的特点:语句结构比较严谨,逻辑层次比较清晰,*表意更加明确。 8( 省略句式的特点:简洁明快,言简意赅,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9( 运用省略表达手法应该注意:省略不是苟简,不能因为省略而造成意义表达的模糊和错误;省略的

内容应该是不言自明、不言而喻的事实或道理;省略的部分不应该存在内容和形式方面的问题。 10( 刚劲与柔合手法的类型:

(1)刚与柔的互动类型:以刚克刚型;以刚克柔型;以柔克刚型;以柔克柔型。

(2)刚与柔的兼用类型:以刚为主型;以柔为主型;刚柔并重型。

12(具象的作用:积累和丰富对事物情况具体、细致、鲜活的认知印象;构建逼

真情境,渲染现场氛围,强

化感同身受;激活、调动情感的力量。

13(抽象的作用:尊重听话人的理解力和联想力;高屋建瓴,把握事物情况的实质;优化和确保重点内容,

达到言简意赅,以少胜多的效果。

14(具象或抽象的选择应用涉及两个方面:手法的选择和程度的选择。手法的选择在口语交际中属于初级层

次的选择。程度的选择必须以手法的选择为基础和前提。

15(选用明示或暗示的标准:褒贬标准;禁忌标准;敏感标准;窘迫标准;怀疑标准;保密标准。 16(选用明示或暗示应该注意的事项:手法的选用标准具有多样性;既有一般性又有灵活性;既有一致性又

有可能不一致性。

第七章公关口才的辅助技巧

1( 美国心理学家逊伯特.莫拉宾认为,一条信息的传递效果,其中有声语言(包括副语言)的作用占

38%,语词的作用占7%,而体态语言的作用占55%。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在《修辞学》中写

道:音量、音高和节奏是演说家应当注意的三点。

2( 音量对于口语表达的影响:音量的大小取决于气流的强弱,气流越强,音量越大,气流越弱,音量

越小。音量的大小能够体现不同的个性;音量的大小能够表现不同的情绪;音量的大小能够表现说

话人与听话人的关系。

3( 调节音量需要注意的事项:要恰当、适度;要顺畅、自然。

4( 重音的表达方式:高低对比法;强弱对比法;快慢对比法。

5( 运用重音的基本原则:重音贵在于精而不在于多;正确处理重音与非重音;表达重音要注意把握分

寸;确定重音应当从全局出发。

6( 丘吉尔曾总结了口头表达艺术的四大要素,其中占第一位的就是口语表达的节奏。口语表达的节奏

大体上包含以下要素:速度的快慢;音量的高低;音质的好差;声调的抑扬顿挫。速度是最重要的

要素。

7( 节奏的表现形式:快慢变化;高低变化;强弱变化;韵律变化。

8( 安排节奏的原则:内容与形式相结合;整体与细节相结合;重复与变化相结合。 9( 停连的作用:生理的需要;心理的需要,思考的需要。停连的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相比较,心理需

要居于主要地位,即生理的需要应当服从于心理的需要。

10( 根据停连的依据划分类型:语法停连;逻辑停连;心理停连。

11( 停连的方式:停顿的方式和连接的方式。其中停顿的方式有落停缓收和扬停强收。连接的方式有停

而徐连和停后紧连。

12( 语气的要求:人们说话的语气包含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内容要素,二是形式要素。对语气的要求

就是要能够正确地表现感情和角色特征,具体体现在---语气必须符合角色特征,语气的分量必须适

度。

第 5 页

多看多记多学习之口才

13( 咳嗽声在口语交际中的两个作用:填补语空;语言替代。

14( 态势语言从形式上分为四类:目光语;表情语;手势语和姿态语。

15( 目光语的特征:丰富性;直接性;真实性。

16( 运用目光语应该注意的问题:(1)充分发挥目光专注的作用。专注目光有三种作用:充分表达自己

倾听的专注之情和对对方的尊重、鼓励;加强有声语言的渗透力量;收集和了解对方的有关信息。

(2)准确把握目光的指向和驻留时间。(3)目光语应该与话语内容相协调。

17(手势语的主要类型:手掌势;手指势;臂腕势。其中“O”型手势于10世纪初风靡美国。“V”形手势

来源于二战时期的英国首相丘吉尔。

18(身势语的四种类型:象征性身势语;说明性身势语;表情性身势语;调整性身势语。 19(静态体语的两种类型:姿态语和界域语。姿态语中最常见、又较为重要的是立姿和坐姿。界域语主要有

距离界域和位置界域。其中距离界域又分为:密切界域(用于情侣、亲友、父母子女之间);人身界域

(用于宴会、酒会);社交界域(距离在1.2米至2.1米之间);公共界域(适用于小型演讲)。第八章公共关系交谈的口才

1( 交谈的特征:交谈是人类口语表达活动中一种最基本、最常用的方式。其特征为即兴性、相互性、

灵活性、并行性。

2( 根据交谈者的作用不同而划分的类型:并列式交谈和主辅式交谈。如工作讨论、业务洽谈、学术交

流中的交谈属于并列式交谈。如公关调查、记者采访、医生问诊、讨论式教学中的交谈属于主辅式

交谈。

3( 交谈的基本要求:言之有礼;言之有的;言之有益;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度;言之有序;

言之有情。

4( 交谈的总体结构:开端、本体和结尾三大部分构成。交谈的结尾可分成三个部分,即话题界限系列、

前置结束系列和结束系列。

5( 根据交谈者的作用不同而划分的交谈形式:并列式交谈,指参与交谈的双方和多方比较均衡地轮流

充当说话者和受话者。例如工作讨论、业务洽谈、学术交谈中的交谈都属于并列式交谈;主辅式交

谈,指交谈各方明显存在着说话与受话不均衡现象,是一种有主有辅的交谈,例如公关调查、记者

采访、医生问诊、讨论式教学中的交谈都属于此类。

6( 应当避免的交谈通病:唠叨不休型;不断打岔型;先见之明型;检查审问型;巴结讨好型;胡乱发

问型。

7( 话语的局部结构涉及两个问题:一是话轮的衔接和转换;二是相邻对的前置和内嵌。其中话轮的转

换和衔接可以区分为指定式和自选式两种。

8( 常用的岔题方法:利用一词多义;利用同义词语;利用同音异义;利用好奇心理;利用眼前事物。 9( 岔开话题的注意事项:隐蔽;邻近;及时;超越。

10( 常用的插话技巧:适时插话,即要抓住交谈节拍和把握说话时机;恰当自然;商榷口吻;独到新颖。 11( 交谈的开端技巧:专心;兴趣;自信;同情;友好;稳重。

12( 交谈的结尾技巧:切忌在双方热烈交谈时突然结束对话;不要勉强把话拖长;要注意观察对方的暗

示;要恰到好处地掌握时间;笑容是结束语的圆满句号;使用格言、警句作为结尾。 13( 交谈的语用原则:(1)角色原则。角色原则指交谈参与人在交谈过程中应当按照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及其规范进行交谈。(2)合作原则。合作原则的四个准则是关联准则、适量准则、真实准则和明白

准则。实现合作原则的方法有提醒矫正法和领会含义法。(3)礼貌原则。交谈

的礼貌原则包括的准

则有: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谦逊准则、同意准则、同情准则、

“套话”准则。(4)和

谐原则。

14( 倾听的技巧包括倾听态势技巧和倾听认知技巧两种类型。

15( 倾听态势技巧包括:应用柔合的目光注视对方的眼睛;身体应略微向对方倾斜;面部表情应适合于

交谈内容。

16( 倾听认知的技巧:记住大意;辩明含义,即认真分析对方话语的真正含义,听出其言内之意和言外

第 6 页

多看多记多学习之口才

之意;梳理思路;掌握要点。

17( 赞扬对方的技巧:赞扬要明确具体,切忌含糊笼统;赞扬要恰如其分,切忌信口开河,赞扬要因人

制宜,切忌千人一面。

18( 拒绝的方法:沉默不语拒绝法,多用于对方提出了不合理的要求,表现出蛮横无理态度,或一时难

以确定其动机而无法采用其他方法的情况下;含糊其辞拒绝法,这种方法的关键是要让对方感受到

你对他的请求不感兴趣,从而知难而退;强调客观拒绝法;褒人贬己拒绝法。第九章公共关系演讲的口才

1( 演讲的特点:演讲是口才的最高表现形式。“演讲”这一概念最早见于诸荷马史诗。演讲的基本特

点是:现实性、时空性、艺术性、整体性、协调性、应变性。

2( 演讲的传播效果:演讲是公共关系专题活动中传播效果最为明显的一种口语表达形式。好的演讲具

有的传播效果:较强的劝服作用;有效的信息交流;较强的表现力度;有助于提高声望;有助于塑

造形象。

3( 演讲的构成要素:一是演讲的主体即演讲者;二是演讲的客体即听众;三是特定的环境即场合;四

是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即方式 ;五是说服或感召听众即目的。演讲者在演讲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 4( 演讲的口语表达的总体要求:

(1) 清晰性、规范性。这是口语表达的初级要求,也是最基本的要求。规范性要求主要指口语表

述要合乎两个规范,一是合乎本民族的语言规范,二是合乎全人类共有的逻辑规范。

(2) 流利性、自如性。

(3) 丰富性、多彩性。口语表达的多彩性主要表现为形象色彩、感情色彩、理性色彩和风格色彩。 5( 演讲对使用声音的具体要求:声音的高低大小应当做到恰当适度;演讲中的停顿应当以语法、逻辑、

心理三个角度作为标准;使用重音时,应要处理重调和感情;语调的使用应当以演讲者演讲时的思

想感情为依据,也要注意体现演讲者自己的个性修养;应注意对节奏的准确处理。 6( 演讲的主题必须符合的基本要求:演讲的主题是否正确、鲜明、深刻是衡量演讲优劣的重要标准。

其要求是正确、鲜明、集中、突出。其中正确、鲜明、集中都是针对演讲的内容而提出的对主题的

要求。

7( 确定演讲的标题的标准和方法:演讲的标题应当符合贴切、简洁、新颖的基本要求。命题的主要方

法有设问法、抒情法、对比法、并列法、含蓄法、陈述法、比喻法、概括法。8( 演讲开头的方式:提问式、引言式、悬念式、借喻式、议论式、描述式、抒情式、直入式。 9( 写作演讲稿的主体应做到:分清层次;过渡照应;突出重点;选用材料;锤炼语言。 10( 议论式演讲的层次:并列式;递进式;对比式;总分式。

11( 记叙式演讲的层次:记叙式演讲主要采用连贯式,即按照时间、空间、情节、因果、问题等的顺序

进行演讲。记叙式演讲的基本方法为时间法;因果法;问题法;空间法。运用这些方法需注意:交

代要明白;线索要清楚;详略要得当;叙议要结合;高潮要明显。

12( 演讲材料的类型:直接材料、间接材料、创见材料。从报刊、广播电视等所得的材料为间接材料。

对获得的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进行归纳、分析、研究所得到的新的材料为创见材料。 13( 演讲的选用材料应符合的标准:选择的材料应当能够充分表现主题;选择能够充分表现主题的典型

材料;选择能够充分表现主题的新颖材料;选择的材料应当具有较强的针对性。14( 演讲稿的语言要求:符合口语特点;做到通俗易懂;力求生动活泼;尽量准确朴素。使演讲稿语言

生动活泼的方法有:用形象化的语言;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发挥语言的音乐性。 15( 演讲的结尾应符合的要求:能全面概括演讲的主题;能加深听众的印象;具有鼓动性,令人回味。 16( 演讲的结尾的常见方法:总结归纳法,即把演讲的主题意思加以概括、强调,以便给听众留下深刻

的印象;预示未来法;号召呼吁法;委婉含蓄法,即演讲者以委婉的言辞作为结局,让听众回味其

中的深刻含义,领会演讲的中心思想,达到发人深省的目的;借用名言法;诗词佳句法。 17( 即兴演讲的特点:应用的广泛性;决定的突然性;话题的随意生;篇幅的简短性。 18( 即兴演讲确定话题的技巧:从现场的情境中寻找话题;从现场的人和事中找话题;从听众的心态上

第 7 页

多看多记多学习之口才

找话题;从前面的演讲中找话题。

19( 即兴演讲控制场面的技巧:情真意切,令人感奋;机敏幽默,使人愉悦;巧设悬念,催人思索;余

音绕梁,耐人寻味。

第十章:上下级之间的口才

1( 作为上级的处事原则:要甘做公仆;要实事求是;要言而有信;要知人善任;要广开言路;要一视

同仁。

2( 上级对下级讲话的口才:不拘一格,引人入胜;简洁明快,循循善诱;令行禁止,威而不傲。 3( 上级说服下级的口才:选择最佳的说服地点,应要看是否具有居家优势和具备气氛优势;抓住说服

的最佳时机;针对下级的个人特点;善于摆事实、讲道理;运用苏格拉底技法;心理换位避免冲突。

上级在应用苏格拉底技法应注意:从下级的需求出发;充分利用提问技巧、巧妙诱导不露痕迹;让

下级自己做结论。

4( 上级批评下级的口才:避免消极或破坏性批评;批评之前要有所准备,力求取得最佳效果;选择最

易于接受、收效最佳的批评方式;不要伤害下级的自尊心,应避免触及对方短处、否定对方人格、

否定对方未来、避免牵连家庭亲友;谨慎使用公开批评方式;以赞扬和鼓励辅助批评。 5( 上级表扬下级的口才:表扬应当具体;表扬应当对事;表扬应当及时;表扬应当公开;明确表扬原

因;恰当运用对比。

6( 上级下达命令的主要方式:命令式、请求式、协商式、激将式。

7( 上级下达命令的技巧:选择恰当的人选和方法;明确执行的期限或时间;明确命令的理由和效果;

自考公共关系学重点笔记

第一章公共关系概论 第一节 一公共关系的定义分为: 1管理论——美国雷克斯.哈罗博士 2 传播论——英国弗兰克.杰夫金斯 3 传播管理论——美国詹姆斯格鲁尼格教授 4 咨询论——国际公共关系协会1978年发表《墨西哥宣言》 5 社会关系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蔡尔滋教授 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其目的是建立一种与这些公众互相信任的关系——格鲁尼格教授 二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 1公共关系的形为主体是组织机构 2 公共关系的沟通对象是相关大众 3 公共关系的工作手段是传播沟通媒介 4 公共关系的过程是信息的双向交流 5 公共关系的目标是为组织机构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第二节 一公共关系的相关概念与范畴 1公共关系状态——表示一种客观的实在 即一个组织与其公众环境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关系状况和舆论状况 2 公共关系活动——表示一种实际的操作实务 即运用传播沟通的方法去协调组织的社会关系,影响组织的公众舆论,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优化组织的运作环境的一系列公共关系的工作 3 公共关系观念——表示一种主观的思想意识 是一种影响和制约着组织的政策和行为的经营观念和管理哲学,它不仅指导着公共关系实务工作的健康发展,而且渗透到管理者日常行为的各个方面,成为引导、规范着组织行为的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另还有:形象观念、公众观念、传播观念、协调观念、互惠观念、服务观念 二公共关系学中三个最基本的概念:组织、公众、传播※ 1组织——公共关系的主体,即公共关系的承担者、实施者、行为者 2 公众——公共关系的对象 3 传播——公共关系的过程和方式 三关系、舆论、形象 1 关系——指组织与公众之间相处和交往的行为和状态,简单说就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联系公共关系不是泛指“任何”或“所有”的社会关系,而是指与“私人关系”相对应的具有社会公共性质的一种特殊关系 特征:特指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关系 特指信息交流的关系 2 舆论——指社会公众对组织的政策、行为、人员或产品所形成的看法和意见的总和,是社会

2018年10月自考《公共关系口才》真题(完整试题)

2018年10月自考《公共关系口才》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以体态与意义相结合,以表现与观察为传播方式的语言符号是 A.书面语言 B.有声语言 C.自然语言 D.态势语言 2.被后人誉为公共关系之父的是 A.艾维·李 B.爱德华·伯内斯 C.布封 D.福楼拜 3.说话人用来表示和传达自己思想、情感(即信息)的物质载体是 A.符号 B.信息 C.信源 D.信宿 4.语境对口语交际参与者的制约和影响主要表现为能力性影响和 A.情绪性影响 B.动机性影响 C.控制性影响 D.行为性影响 5.在口语交际中,使用某种比较隐蔽或含蓄的语言或非语言符号表示思想情感,给听话人的解读造成困难,这种困难被称作 A.解码失误 B.解码误读 C.解码困难 D.解码障碍 6.利用语境的影响以增强口语交际的效果叫做 A.对语境影响的导引 B.对语境影响的利用 C.对语境影响的顺应 D.对语境影响的再造 7.说话人正面阐述某种观点和态度,确定其真实性的论证方法被称作 A.立论 B.论题 C.驳论 D.论据 8.对事物情况作简明扼要说明的方法是 A.定义说明 B.分类说明 C.概括说明 D.举例说明 9.借用与其密切相关的名称来代替某个人或物的名称的修辞手法是 A.比喻 B.借代 C.比拟 D.对比 10.为了引导听话人注意和思考某个问题而明知故问并且自问自答的修辞手法是 A.反问 B.设问 C.疑问 D.反复 11.把长句的附加成分抽出来,调到其他位置,或者另外独立成句,或者变为复句里的分句。这种方法是 A.抽调法 B.拆分法 C.合成法 D.分离法 12.结构简单、语意浅显、提供信息较少的语句是 A.简单句 B.整句 C.复杂句 D.散句 13.结构不整齐、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称为 A.短句 B.简单句

公共关系口才基础知识

语言: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是声音、文字和意义相结合的符号系统,是社会交际、表情达意的重要工具。语言分为自然语言和非自然语言。自然语言一般指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非自然语言则专指态势语言。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是两种主要的语言形式。 口头语言:指以音和义结合而成,以说和听为传播方式的有声语言。 口头语言是其他语言形式的基础,基础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没有口头语言就不会有书面语言,书面语言是根据社会交际的需要在口头语言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2、口头语言的历史长,书面 语言的历史短。3、口头语言应用的范围广泛,每个正常人至少都使用一种口头语言进行交流; 书面语言的应用范围相对狭窄,使用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4、口语交际中的表意符号以 口头语言为主,态势语言和副语言只具有辅助性和伴随性的功能。 我国标准口语:确切表述是运用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表达,适合社会交际的语言环境,语意相对确定的口头语言。 言语和语言的区别:1、语言为民族或全民所共有,言语则为个人的行为;2、语言材料和组合规则有限,具体的言语无穷无限;3、语言是对言语的抽象概括,言语是对语言的运用。 口头语言的特点:1、音义结合的相对性;2、思考表达的同步性;3、瞬息即逝的短暂性; 4、信息反馈的迅速性; 5、语体风格的简洁性。 口才就是语言交际中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的才能。“口才”一词最早见诸《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口才是以口头语言为主要工具。 口才的基本特点:1、明确的目的性;2、明显的综合性(口才的综合性特点:1、生理和心理的综合;2、素质和能力的综合;3、思考和表达的综合;4、方式和手段的综合。);3、独特的技 巧性;4、突出的实践性。 公共关系口才是能够体现公关精神,遵循公关原则,取得良好公关效果的口语表达才能。 口才与公关口才的关系:1)口才与公共关系口才之间具有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2)一般口才则是公共关系口才的基础。 一般口才的衡量标准(区分口才不同层次的三条标准):1、说得对,指口语表达能够做到清晰、明确、恰当、正确、流畅地传递有关信息;2、说得好,指口语表达能够做到形象、生动、收放有致,具有一定的感 染力和说服力;3、说得妙,指能够做到应对自如、敏捷灵活、鞭辟入里,有较强的冲击力、感召力和 征服力。 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可以分为:公共关系的总体原则;公共关系的实践原则(多选:真实信用原则、平等互利原则、统一协调原则、整体效益原则);公共关系的活动原则;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职业原则。 公共关系精神的创始人:公共关系职业的创始人艾维.李的公共关系思想体现为“公众必须被告知”,并提出“讲真话”的命题,被后人誉为“公共关系之父”。 公共关系学科的创始人爱德华.伯内斯,他主张“投公众所好。” 公关活动由传播到开始实现目标的四层次:交流信息(最基本的层次)、沟通情感(极重要)、 改变态度(非常关键)、引起行为(最高层次)。树立组织的良好形象,优化组织的社会环境,是公共关系活动的最终目标。 公共关系口才的衡量标准:1、遵循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公共关系的总体原则:公共关系必须以公众利益为目标、公共关系必须以公众研究为根据、公共关系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公共关系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是指导方针。实践原则:真实信用、平等互利、统一协调、整体效益,是行为规范。);2、体现公共

自考公共关系学复习必看资料章节考点汇总,考试重点标识板

自考《公共关系学》复习必看资料 【自考小册子】 第一章公共关系的概念 一、“公共关系”一词源自英文Public Relations,也可称为“公众关系”。 *二、公共关系的定义:P2 A、管理说:突出公共关系的管理属性。(美:雷克斯。哈罗) B、传播说:公共关系的传播属性。(英:费兰克。杰夫金斯) C、传播管理说:强调PR是组织一种特定的传播管理行为和职能。 (美,詹姆斯。格鲁尼格):PR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 D、咨询说:PR的决策咨询功能。《墨西哥宣言》:公共关系是一门艺术和社会科学。 E、关系说:公众性或社会性的关系或活动。(美:蔡尔兹) F、协调说:是关系说的深化,指协调组织与公众间的关系。 G、形象说:为组织塑造良好的形象。 3、美国《公共关系季刊》详细罗列了公共关系的14种特征。 *三、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 *1、确定PR本质的依据和方法:P5-6 A、分析构成公共关系活动的基本要素。(PR三要素:组织、传播、公众) B、分析三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本质联系。 组织传播沟通公众 (主体)(客体) 现代公共关系传播的本质是:组织与公众之间信息的双向交流 现代公关传播的本质特征是:组织与公众沟通交流的“双向性” “传播沟通”是现代公共关系理论的精髓,是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 *2、理解公共关系本质属性三个角度:P7 A、PR的“关系”性质:组织与公众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关系。 *B、PR的“职能”性质: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的目标、资源、对象、手段、过程和效果等基本要素的管理,即传播(沟通)管理。(简述) (现代组织经营管理的“四大支柱”:资金、技术、人才和PR) C、PR的“科学”性质: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是一门以传播学和管理学为主要依托的传播管理学或组织传播学。 (总之,PR是组织的“传播沟通关系”,组织的“传播沟通职能”,组织的“传播管理学科”,“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是其本质属性。) 四、公共关系状态、公共关系活动、公共关系观念(*三者之间的联系)P10-13(简述、案例) 1、公共关系状态:一个组织与公众环境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关系状况和舆论状况。(基础、结果)

2015年10月自考00182公共关系学试题及答案

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公共关系学试卷 (课程代码00182)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公共关系作为一门学科,最早产生于(B) A.英国 B.美国C.德国D.法国 2.被称为公共关系理论发展史的“第一个里程碑”的专著是(C) A.《公共关系学》 B.《有效的公共关系》 C.《公众舆论的形成》 D.《原则宣言》 3.在美国,被誉为“公共关系的圣经”的著作是(D) A.《公共关系学》 B.《原则宣言》 C.《公众舆论的形成》 D.《有效的公共关系》 4.公共关系意识的核心是(A) A.形象意识 B.互惠意识C.沟通意识 D.服务意识 5.下列属于稳定公众的是(C) A.招生时节的家长 B.足球场闹事的球迷 C.社区居民 D.“广交会”的来宾 6.社会组织目标公众中最具有权威性的是(C) A.媒介公众 B.社区公众C.顾客公众 D.政府公众 7.固定的僵化印象对人的知觉的影响称为(C)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定型作用 D.晕轮效应 8.马斯洛认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B ) A.生理的需要 B.自我实现的需要 C.尊重的需要 D.社交的需要 9.拉扎斯菲尔德提出的传播理论是(A) A.两级传播论 B.“5W”模式 C.受众选择“3S”论 D.议题设置论 10.从费用程度看,财力、精力花费最少,使用最方便的传媒是(C) A.报纸 B.因特网 C.广播 D.杂志 11.“把关人”概念的提出者是( D ) A.杰夫金斯 B.拉斯韦尔 C.麦库姆斯 D.卢因 12.展销会属于(C) A.征询型公共关系B.社会活动型公共关系 C.宣传型公共关系 D.交际型公共关系 13.新闻稿结构中最常见的是(A) A.倒金字塔结构 B.金字塔结构 C.并列结构 D.顺式结构 14.整合营销的最高阶段是(D) A.基于消费者的整合 B.协调的整合 C.形象的整合 D.关系管理的整合 15.从海外广告的发展历史来看,广告已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即(B) A.广告分离期 B.整合传播期 C.传播分离期 D.全面服务期 16.广告策划的基础是(A) A.市场调查 B.广告定位 C.广告创意 D.广告媒介安排 17.使用非广告的传播形式提示消费者进行广告回忆,以提高消费者对广告信息的记忆质量,这一整合营销传播的方法是(B) A.同一外观法 B.主题线方法 C.供应面的策划方法 D.特设会议的方法 18.下列选项,属于组织外在形象的是(C) A.组织目标 B.组织风气 C.典礼仪式 D.组织精神 19.组织识别系统的核心与原动力是(D) A.制度识别系统 B.行为识别系统 C.视觉识别系统 D.理念识别系统 20.焦点事件理论的提出者是(A) A.伯克兰 B.格鲁尼格 C.班尼特 D.芬克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1.按经营方式,公共关系公司可划分为(AB ) A.合作型公司B.独立型公司 C.专项业务服务公司 D.专门业务服务公司 E.综合服务咨询公司22.根据关系的稳定程度,公众可划分为(BCD)

自考《03292公共关系口才》复习资料

公共关系口才 复习资料 2017.07.13

第一章公共关系口才概述 一、知识点(名词解释或选择题) 1.本教材对口语交际信息传播模式的构建以新型控制论传播模式为基础。 2.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是声音、文字和意义相结合的符号系统,是社会交 际、表情达意的重要工具。(名) 3.口头语言:是指以音和义结合而成,以说和听为传播方式的有声语言。 4.书面语言:是指以字和义结合而成,以写和读为传播方式的语言,是口头语言的文 字符号形式。 5.态势语言:是以体态与意义相结合,以表现与观察为传播方式的语言符号。 6.言语交际:指特定的人,为了特定的目的,选择适合语言环境的语言内容和方式, 以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一种言语活动。 7.口才:就是以口头语言为主要工具,同时借助态势语言和副语言的辅助作用,取得 良好、卓越或超群效果的口语表达的能力。 8.公共关系口才:是能够体现公关精神,遵循公关原则,取得良好公关效果的口语表 达才能。 二、简答题或多选 (一)言语和言语的区别: 1)语言为民族或全民所共有,言语是个人的行为; 2)语言材料和组合规则有限,具体的言语无穷无限; 3)语言是对言语的抽象概括,言语是对语言的运用; (二)口才的基本特点: 1)明确的目的性; 2)明显的综合性;(综合性体现在:生理和心理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综合;思考和表达的综合;方式和手段的综合;) 3)独特的技巧性; 4)突出的实践性。 (三)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可以分为: 公共关系的总体原则;公共关系的实践原则(多选:真实信用原则、平等互利原则、统一协调原则、整体效益原则);公共关系的活动原则;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职业原则。 (四)公关活动由传播到开始实现目标的四层次: 交流信息、沟通情感、改变态度、引起行为。 三、论述题 (一)公共关系口才作用: 1)畅通信息渠道。其本身就是公共关系的精神的体现,因而是公共关系口才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作用。 2)播洒人文关怀。作为公共关系主体,任何一个组织都必须在公关工作和活动中真正树立和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尊重公众、关心公众、善待公众。

2021年自考公共关系学重点

第一章公共关系概念 (一)、掌握公关七种不同窗说,及各自侧重点。 答:1、管理说:美国知名公关学者雷克斯。哈罗博士研究分析了472个不同公共关系定义后提出公共关系是一种独特管理职能;美国学者卡特利普和森特以为:“公共关系是这样一种管理功能:它拟定、建立和维持一种组织与决定其成败各类公众之间互益关系。” 2、传播说:英国知名公关学者弗兰克。杰夫金斯; 3、传播管理说:此类定议将管理说和传播说结合起来,詹姆斯。格鲁尼专家以为:公共关系是一种组织与其有关公众之间传播管理。 4、征询说:1978年8月刊登《墨西哥宣言》:“公共关系是一门艺术和社会科学”。 5、关系说:蔡尔兹; 6、协调说; 7、形象说。 (二)、为什么说组织、公众、传播沟通是构成公共关系基本要素? 答:由于:1、组织是公共关系活动主体,即公共关系承担者、实行者、行为者; 2、公众是公共关系传播沟通对象; 3、传播沟通是公共关系活动过程和方式。 (三)、如何理解公共关系本质属性? 答:“传播沟通”是贯串整个公共关系一条基线,是当代公共关系理论精髓,是公共关系本质属性。可以进一步从如下三个角度来加以阐明: 1、公共关系“关系”性质; 2、公共关系“职能”性质; 3、公共关系“学科”性质。 (四)、如何理解公关活动、公关观念? 答:公共关系活动(实务)即运用传播沟通办法去协调组织社会关系,影响组织公众舆论,塑造组织良好形象,优化组织运作环境一系列公共关系工作。 公共关系观念是一种影响和制约关组织政策和行为经营观念和管理哲学,它不但指引着公共关系实务工作健康发展,并且渗入到管理者寻常行为各个方面,成为引导、规范着组织行为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五)、如何理解公共关系“形象”概念? 答:“形象”一讯在公共关系学中指组织总体特性和实际体当前社会公众中获得认知和评价。 1、一方面,公共关系所说“形象”其本质是信誉,注重组织形象实质上注重组织信誉;

自学考试公共关系学试题带答案

2016年4月自学考试00182公共关系学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公共关系职业化时期的代表人物是()。 【选项】 A.艾维·李 B.爱德华·伯尼斯 C.巴纳姆 D.詹姆斯·格鲁尼格 【答案】A 【解析】公共关系的历史与发展:1.古代时期——公共关系思想的萌芽;2.巴纳姆时期——神话与欺骗(发端时期); 3.艾维·李时期——公共关系职业化; 4.爱德华·伯尼斯时期——公共关系学科化; 5.公共关系在我国的发展:1987年在北京成立了中国公共关系协会;1991年成立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 2.被称为公共关系发展史上“第一个里程碑”的专著是()。 A.《公众舆论的形成》 B.《公共关系学》 C.《修辞学》 D.《高卢战记》 【答案】A 【解析】1923年美国人爱德华·伯尼斯出版了被称为公共关系理论发展史的“第一个里程碑”的专著——《公众舆论的形成》。爱德华·伯尼斯的主要贡献就在于,他把公共关系学理论从新闻传播领域中分离出来,并对公共关系的原理与方法进行较系统的研究,使之系统化、完整化,最终成为一门独立完整的新兴学科。 3.上海市公共关系协会成立的时间是()。 A.1985年 B.1986年 C.1987年 D.1989年 【答案】B 【解析】上海市公共关系协会是1986年11月在中国率先成立的第一家公关协会,拥有外企、三资、民营企业等200余个会员单位和众多个人会员。原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毛经权教授任会长,原上海市市长汪道涵先生任名誉会长。上海和海外一些著名人士担任了名誉会长、副会长和荣誉顾问。理事会的组成人员大都是企业首脑、学术精英、政府官员和媒介领导。 4.从管理作用上看,公共关系部门在组织中扮演的角色是()。 A.领导角色 B.中介角色 C.监督角色 D.核心角色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公共关系部门的地位。从管理作用上看,公共关系部门在组织总体中扮演一种“边缘”、“中介”的角色。

江苏自考 公共关系口才 笔记

第一章公共关系口才概述 P1、单: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是声音、文字和意义相结合的符号系统,是社会交际、表情达意的重要工具。 P1、填:语言有两种分类:其一,将语言分为自然语言和非自然语言。其二,将语言分为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P2、名:口头语言是指以音和义结合而成,以说和听为传播方式的有声语声。 名:书面语言是指以字和义结合而成,以写和读为传播方式的语言,是口头语言的文字符号形式。 名:副语言也叫做类语言或辅助语言,是指口语表达过程中伴随常规语言而出现、不分音节、需要根据语境确定其语义的语言现象,如语调、语速、重音、停顿以及笑声等。 P2、简:口头语言的基础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没有口头语言就不会有…… 第二、口头语言的历史长,有的语言…… 第三、口头语言应用的范围…… 第四、口语交际中的表意符号以口头…… P3、单:共同语就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方言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土语是指方言中的具有特定意义的语词;行话是指一般人不容易听懂的各行各业的专门用语。 P3、名:我国标准口语的确切表述是:运用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表达,适合社会交际的语言环境,语意相对确定的口头语言。 名:言语交际是指特定的人,为了特定的目的,选择适合语言环境的语言内容和方式,以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一种语言活动。 填:对特定语言的运用即言语活动,包括表达和领会、两个方面。 P4、简:言语和语言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语言为民族或全民所共有,言语则是个人的行为。 第二、语言材料和组合规则有限,具体的言语无穷无限。 第三、语言是对言语的抽象概括,言语是对语言的运用。 简:口头语言具有以下突出特点:1、音义结合的相对性2、思考表达的同步性3、瞬息即逝的短暂性4、信息反馈的迅速性5、语体风格的简洁性 填:“音”是口头语言的物质形式,“义”是口头语言的实质内容。 P5、单:面对面的直接交流没有中介阻隔,倾听者能够对表达者传递的信息马上作出反馈。 P5、单:语体风格的简洁性是指口头语言较多地使用省略句或简短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其一,面对面的双向交流中,共同的语言环境使很多意思不言而喻,双方能够心领神会地默契配合。其二,口语表达中借助形形色色的态势语言,可以传递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信息。其三,口语语句的长度受到人们呼吸节奏的制约,一口气说完一个较长的句子往往比较困难。其四,表达者需要顾及…… P6、单:中文“口才”一词,最早见诸《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 单:事实上,一个口语表达能否称得上口才,关键在于有没有效果 名:"口才”解释为“有效说话的才能”。 P7填、口才是一个人的政治、思想、道德、品格、智慧、学识、素养、个性、气质、阅历 能力等的综合反映。 简:口才的基本特点:1、明确的目的性:语言交际是一种有意识的交际活动,无论涉及什么内容,也无论采用什么方式都是为了实现特定的交际目的。毛泽东…… 2、明显的综合性:语言交际的环境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要想取得良好的表达效果,表达者必须…… 3、独特的技巧性:人们通常将能够被称为口才的口语表达叫做口语表达艺术。 4、突出的实践性。 P8、简:口才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生理和心理的综合。2、素质和能力的综合。3、思考和表达的综合。4、方式和手段的综合。 P9、单:人们通常将能够被称为口才的口语表达叫做口语表达艺术。这说明口才具有独特的技巧性。 P10、名/填:公共关系口才是能够体现公关精神,遵循公关原则,取得良好公关效果的口语表达才能。 P12、单:口才与公共关系口才之间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口才试题

1.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是声音、文字和意义相结合的符号系统,是社会交际、表情达意的重要工具。 2. 2.口头语言是指以音和义结合而成,以说和听为传播方式的有声语言。3. 3.言语和语言的区别:第一,语言为民族或全民所共有,言语则是个人的行为;第二,语言材料和组合规则有限,具体的言语无穷无限;第 三,语言是对言语的抽象概括,言语是对语言的运用。 4. 4.口头语言的特点: 1.音义结合的相对性; 2.思考表达的同步性; 3. 瞬息即逝的短暂性; 4.信息反馈的迅速性; 5.语体风格的简洁性。5.5.口才的基本特点: 1.明确的目的性; 2.明显的综合性; 3.独特的技巧性; 4.突出的实践性。 6. 6.公共关系口才是能够体现公关精神,遵循公关原则,取得良好公关效果的口语表达才能。 7. 7.区分口才不同层次的标准:对不对,好不好,妙不妙。 8. 8.公共关系口才的衡量标准: 1.遵循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 2.体现公共关系的基本精神; 3.服务公关活动的既定目标。 9. 9.公共关系的传播由开始到实现目标可依次分为交流信息(基本的层次)、沟通情感(重要的层次)、改变态度(关键的层次)、引起行为(最高层 次)四个层次。 10. 10.公共关系口才的作用: 1.畅通信息渠道; 2.播洒人文关怀; 3.融洽人际关系; 4.维护组织形象; 5.促进各项工作。 11.11.口语交际(即说话)的七个构成要素: 1.说话人。就是信息的发出者,也叫“信源”或“传者”; 2.听话人。就是信息的接受者,也叫“信 宿”或“受者”; 3.信息。就是说话人传达给听话人的思想、情感,也 就是口头语言中的“义”; 4.符号。就是说话人用来表示和传达自己思 想、情感(即信息)的物质载体,即口头语言中的“音”; 5.编码。就 是将信息编为符号的的行为和过程,是说话人选择一定的声音来表达自 己所要传达的思想、情感(即信息)的行为和过程; 6.解码。就是从符 号中读出信息的行为和过程,是听话人从声音中理解或解读说话人所传 达的思想、情感(信息或义)的行为和过程; 7.语境。就是口语交际的 环境。 12. 12.反馈的实质就是传播。 13. 13.信息传播是口语交际的核心。 14.14.口语交际的参与者在交际中具有主导作用。 15.口语交际参与者对言语交际的效果的影响: 1.意愿和态度关系到交际的顺利进行; 2.决策和调控关系到传播主旨和内容; 3.素质和水平关系到口语交际的效果。 16.参与者的素质和水平对交际效果的影响: 1.化解编码的失误; 2.把握符号外信息; 3.克服解码的障碍; 4.补救解码的误读。 17.公共关系口才的应用原则是指公共关系口才在实际运用中必须遵循的具体原则: 1.公众原则。公共关系口才的公众原则是指运用公共关系口才时,必须尊重公众,维护公众,服务公众。公共关系口才在运用中应当做到(公众原则的具体要求): a.尊重并维护公众的人格地位; b尊重并尽量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公众必须被告知”——艾维·李。 c.尊重并满足公众的政党需求; 2.恰当原

自考科目《公共关系学》知识点归纳-之一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归纳之一 1.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公共关系学是研究行政管理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组织如何与公众进行双向传播与沟通的一门应用性学科。本质属性:公共关系活动过程中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组织”、“传播”和“公众”,组织和公众是公共关系的承担者,分别是公共关系的主体和客体,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是传播,三个要素之间的联系就是组织与公众之间通过传播沟通活动所形成的信息的双向交流。现代公关传播的本质特征即双向交流性。现代公共关系是组织的一种管理职能,其本质属性就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从公共关系的“关系”/“职能”/“学科”性质三个角度去理解。 2.公共关系不同层次的含义。 一种客观的实在,即公共关系状态,一个组织与其公众环境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关系状况和舆论状况,是组织公共关系的基础,也是组织公共关系的结果;一种实际的操作实务,即公共关系活动,运用传播沟通的方法去协调组织社会关系,影响组织社会舆论,塑造组织良好形象,优化组织运作环境的一系列公共关系工作;一种主观的思想意识,即公共关系观念,是影响和制约着组织的政策和行为的经营观念和管理哲学。 3.公共关系学中“关系”、“舆论”、“形象”的特定涵义: “关系”主要指组织与公众之间相处和交往的行为和状态,即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联系。 “舆论”指社会公众对组织的政策、行为、人员或产品所形成的看法和意见的总和,标志着大多数社会公众对组织的基本态度和行为。 “形象”指组织的总体特征和实际表现在社会公众中获得的认知和评价。一个组织的社会形象体现其社会关系状态和社会舆论状态的总和。公共关系所说的“形象”其本质是信誉,重视组织形象实质上是重视组织信誉;公共关系将建设和完善组织形象的内涵放在第一位;公共关系塑造的是组织的整体形象;公关形象通过组织的传播活动去影响公众的观念和态度而形成的,靠理性的说服、思想的沟通、情感的交流去影响人心。 4.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联系:从内容上看,公共关系包括了一部分人际关系,组织与公众的关系经常表现为个人与个人的关系,即代表组织的个人与公众群体中的个人之间的相互交往;从方法上看,公共关系实务也包括了人际沟通的技巧,即面对面的情感交流和说服技巧。区别:首先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是组织,人际关系的行为主体仅是个人;其次公共关系的对象是与组织相关的所

2018年4月自考《公共关系学》真题(完整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8年4月自考《公共关系学》真题(完整试卷)含答案 解析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侧重从公共关系的传播属性来理解公共关系的学者是()。 A.雷克斯·哈罗 B.弗兰克·杰夫金斯 C.詹姆斯·格鲁尼格 D.蔡尔滋 【答案】B 【解析】传播论侧重于公共关系的传播属性。比如:弗兰克·杰夫金斯认为公共关系就是一个组织为了达到与它的公众之间的相互了解的确定目标,而有计划地采用一切内向和外向的传播沟通方式的总和。 【考点】公共关系概论——公共关系的含义 2,公关意识的核心是()。 A.形象意识 B.沟通意识 C.互惠意识 D.创新意识 【答案】A 【解析】形象意识是公关意识的核心。 【考点】公共关系组织与人员——公共关系人员 3,中国公关职业获得国家有关部门认可的标志是()。 A.国家职业资格工作委员会公关专业委员会的成立 B.全国公关职业审定委员会的成立 C.公关职业道德准则的出台 D.公关协会的成立 【答案】A 【解析】国家职业资格工作委员会公关专业委员会的成立,说明我国公共关系已得到国家有关部门认可。 【考点】公共关系组织与人员——公共关系人员 4,“把关人”概念出自()。 A.《原则宣言》 B.《公共舆论的形成》 C.《第五项修炼》 D.《群体生活的渠道》 【答案】D

【解析】“把关人”概念原出于德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在1947年所写的《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 【考点】公共关系传播模式与媒介——公共关系传播模式 5,提出“两级传播论”的学者是()。 A.弗鲁姆 B.阿基里斯 C.拉扎斯菲尔德 D.林德布鲁姆 【答案】C 【解析】“两级传播论”是由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提出的。这是一种大众传播的强效果论观点。 【考点】公共关系传播模式与媒介——公共关系传播模式 6,通才式的公关人才可视为()。 A.咨询型人才 B.领导型人才 C.智囊型人才 D.辅助型人才 【答案】B 【解析】通才式的公关人才可视为领导型人才。 【考点】公共关系组织与人员——公共关系人员 7,影响受传者选择性理解的心理因素包括()。 A.知识、地位、动机 B.动机、认知、兴趣 C.情感、性格、气质 D.需要、态度、情绪 【答案】D 【解析】影响受传者的选择性理解的心理因素包括需要、态度和情绪三个方面。(1)需要。信息受传者对于一条信息的理解往往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2)态度。态度表现为对事物的肯定或否定、赞美或批评、爱好或厌恶等心理倾向。(3)情绪。情绪指那种与人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相联系的内心体验。 【考点】公共关系传播模式与媒介——受众选择“3S”论 8,将展览会分为单一商品展览会和混合商品展览会的标准是()。 A.展会性质 B.展览场地 C.展品种类 D.展出规模 【答案】C 【解析】从展出商品的种类来看,有单一商品展览会和混合商品展览会。从展会的性质来看,有宣传展览会和贸易展览会。从展览的场地来看,有室内展览会和露天展览会。从展览的规模来看,有大型的综合展览会、中型展览会、小型展览会和袖珍展览。 【考点】公共关系专题活动——展览活动

自学考试公共关系学试题答案完整版

自学考试公共关系学试 题答案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2015年10月自学考试00182公共关系学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题干】公共关系作为一门学科,最早产生于()。 【选项】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答案】B 【解析】公共关系职业化的发展,促进了公共关系由简单零碎的活动上升为较系统完整的专业活动,并逐渐形成了公共关系的原则与方法,使公共关系自立于学科之林,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条件已经成熟。美国学者爱德华·伯尼斯就是公共关系学科化的一名棋手。 2.【题干】被称为公共关系理论发展史的“第一个里程碑”的专着是()。 【选项】 A.《公共关系学》 B.《有效的公共关系》 C.《公众舆论的形成》 D.《原则宣言》 【答案】C 【解析】1923年美国人爱德华·伯尼斯出版了被称为公共关系理论发展史的“第一个里程碑”的专着——《公众舆论的形成》。爱德华·伯尼斯的主要贡献就在于,他把公共关系学理论从新闻传播领域中分离出来,并对公共关系的原理与方法进行较系统的研究,使之系统化、完整化,最终成为一门独立完整的新兴学科。 3.【题干】在美国,被誉为“公共关系的圣经”的着作是()。 【选项】 A.《公共关系学》 B.《原则宣言》 C.《公众舆论的形成》 D.《有效的公共关系》 【答案】D 【解析】1952年,美国的卡特利普和森特出版了权威性的公共关系专着《有效的公共关系》,论述了“双向对称”的公共关系模式,在公共关系的目标上将组织和公众的利益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在方法上坚持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双向传播与沟通。此书在美国被誉为“公共关系的圣经”。4.【题干】公共关系意识的核心是()。 【选项】 A.形象意识 B.互惠意识 C.沟通意识 D.服务意识 【答案】A 【解析】形象意识是公共关系意识的核心。在公共关系思想中,最重要的是珍惜信誉、重视形象的思想。现代企业都十分重视自己的形象。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一个企业的无形资产和无价之宝。

[精选试题集]全国自考《公共关系口才》试题

[精选试题集]全国自考《公共关系口才》试题 全国自考《公共关系口才》试题 卷面总分:100分 答题时间:80分钟 试卷题量:42题 练习次数:0次 一、单选题(共25题,共25分) 1.中文“口才”一词,最早见诸()。 A.《礼记·祭义》

B.《论语》 C.《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 D.《尚书》 2.公共关系传播活动的第一个层次是()。 A.引起行为 B.改变态度 C.沟通情感 D.交流信息 3.说话人驳斥某个观点或驳斥某个论证被称为()。 A.论题 B.立论 C.论据

D.驳论 4.按照一定的标准将需要说明的对象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加以说明的方法是()。 A.分类说明 B.定义说明 C.比较说明 D.概括说明 5.说话人对客观世界中的事件、物体、现象等所作的描述是()。 A.行动描述 B.事物描述 C.景物描述

D.直接描述 6.通过对人物、事物、景物的描述来抒发、表露感情称为()。 A.借助说明抒情 B.借助叙说抒情 C.借助论证抒情 D.借助描述抒情 7.借助想象把物当作人、把人当作物,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说的修辞手法称作()。 A.比拟 B.借代 C.暗喻

D.借喻 8.下列属于句子成分排比的是()。 A.主语的排比 B.谓语的排比 C.补语的排比 D.宾语的排比 9.结构不整齐、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称为()。 A.短句 B.简单句 C.散句 D.复杂句

10.被誉为“公共关系之父”的是()。 A.乔治·E·帕克 B.爱德华·伯内斯 C.艾维·李 D.雷克斯·F·哈洛 11.交谈时距离在1.2米到2.1米之间的界域属于()。 A.密切界域 B.人身界域 C.社交界域 D.公共界域

自学考试公共关系学试题答案

公共关系学试题答案月自学考试001822015年4全国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最早问世的公共关系学理论着作是()。 A.《大学》 B.《论语》 C.《修辞学》 D.《理想国》 【答案】C 【解析】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他的经典着作《修辞学》一书中,详细阐述了修辞的艺术,即如何运用语言来影响听众的思想和行为的艺术。因此西方公共关系学界认为,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堪称最早问世的公共关系学的理论书籍。 【考点】公共关系概论——公共关系的历史与发展——古代时期—公共关系思想的萌芽 2.公共关系意识的核心是()。 A.服务意识 B.互惠意识 C.沟通意识 D.形象意识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公共关系人员的公共关系意识。形象意识是公共关系意识的核心。 【考点】公共关系组织与人员——公共关系人员——公共关系人员的基本素质 3.公共关系对公关人员能力的最基本要求是()。 A.良好的组织能力 B.健全的思维和谋划能力 .敏锐的观察能力C. D.能写会说 【答案】D 【解析】大部分公共关系工作都要求公共关系人员有扎实的笔墨功夫、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而且任何一项公共关系工作都要与人交往,口头表达能力对他们来说十分重要。因而,公共关系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能写会说是公共关系对其工作人员的最基本的要求。【考点】公共关系组织与人员——公共关系人员——公共关系人员的基本素质 4.组织与公众形成关系的关键是公众的()。 A.相关性 B.变化性 C.群体性 D.共同性 【答案】A

公共关系学自考模拟试卷及答案

公共关系模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 本大题共 30小题,每小题 l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 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美国学者卡特利普和森特认为公关是一种 A. 管理功能 B ?传播职能 C. 一门艺术 D ?形象职能 将追求平等和双赢作为处理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而形成的公关观念, ) A.协调观念 B .互惠观念 C .传播观念 D .服务观念 3.公共关系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思想和活动,其源头并不在古代,而是近代的 ( ) A.中国 B .美国 C.英国 D .德国 4.现代公共关系发展史上的第一本公共关系专著是 ( ) A.《公共关系学》 B .《舆论》 C.《有效公共关系》 D .《公众舆论的形成》 5.民主政治取代专制政治.这是公共关系产生的 ( ) A.文化条件 B .历史条件 C.政治条件 D .经济条件 6.影响产品形象最关键的因素是 ( ) 8.公共关系意识的核心是 2.在公共关系中, 般称为 ( A.产品价格 C.产品质量。 7.论题处理又称作 A.问题管理 C.环境管理 B .产品包装 D .产品性能 ( ) B .危机处理 D .协调关系

A.服务公众的意识 B ?塑造形象的意识 C.真诚互惠的意识 D ?沟通交流的意识 9?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公关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职业心理素质,其中最基本的是() A. 从众心理.即与大众的想法要保持一致 B. 自信心理,即从事公关工作时保持自信心 C. 热情心理,热爱公共关系,可以投入工作 D. 开放心理,具有现代的开放意识、竞争意识 10. 公共关系传播工作的生命线是() A.保密 B .公正 C.负责 D .真实 11. 工商企业、金融机构、旅游服务业等组织属于() A.互益性组织 B .营利性组织 C.服务性组织 D .公益性组织 12. 社区关系也可称作区域关系、地方关系和() A.环境关系 B .组织关系 C.团体关系 D .睦邻关系 13. 关系到组织生死存亡,决定组织成败的那部分公众对象是() A.个体公众 B .组织公众 C.首要公众 D .次要公众 14. 在一定条件下,多种需要中会有一种最为迫切、起主要支配作用的需要, 即() A.自尊需要 B .胜任需要 C.成就需要 D .优势需要

《公共关系口才》历年真题和答案

2013.4 1.符合口语表达清晰、明确、恰当,正确、流畅地传递有关信息标准的是指【 A 】1-16 A.说得对 B.说得好 C.说得妙 D.说得绝 2.公共关系传播活动的第二个层次是【 D 】1-21 A.改变态度 B.引起行为 C.交流信息 D.沟通情感 3.说话人用来表示和传达自己思想、情感(即信息)的物质载体是【A 】2-35 A.符号 B.信息 C.信源 D.信宿 4.书面语言的符号是【 C 】1-4 A.声音 B.语词 C.文字 D.音节 5.对语境中消极、负面的影响直接加以制止、清除和封杀是【 D 】3-81 A.对语境影响的导引 B.对语境影响的顺应 C.对语境影响的再造 D.对语境影响的遏止 6.对人物所说的话及其语气、声态的描述是【 A 】4-97 A.言辞描述 B.肖像描述 C.行动描述 D.心理描述 7.通过对某—具体的人物、事件、问题的叙说来抒发、表露自己感情的表达方式是【 B 】4-102 A.借助说明抒情 B.借助叙说抒情 C.借助描述抒情 D.借助论证抒情 8.确定某个说法、观点真实性或虚假性的思维过程是【 C 】4-106 A.叙说 B.描述 C.论证 D.抒情 9.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修辞手法是【 D 】5-129 A.比喻 B.比拟 C.借代 D.对比

10.主语是动作或行为的接受者的句子称为【 B 】6-146 A.主动句 B.被动句 C.复杂句 D.复合句 11.用形象、直观的语言,对事物情况进行详细、细致的描述或说明的表达手法是【 A 】6-159 A.具象 B.抽象 C.概括 D.明示 12.声音的大小叫做【 C 】7-171 A.音质 B.音长 C.音量 D.音高 13.能够体现较为正式的非私人交往关系的人际间隔是【 B 】7-210 A.密切界域 B.社交界域 C.人身界域 D.公共界域 14.以弄清情况为主要目的的交谈叫做【 D 】8-216 A.论辩式交谈 B.请教式交谈 C.联络式交谈 D.探询式交谈 15.面对一些不便于直接、明确加以拒绝的问题,可以采用【 C 】8-242 A.褒人贬己拒绝法 B.强调客观拒绝法 C.含糊其辞拒绝法 D.沉默不语拒绝法 16.将演讲分为政治演讲、学术演讲、诉讼演讲、宗教演讲、礼仪演讲等的标准是【 A 】9-251 A.演讲的内容 B.演讲的场合 C.演讲采取的形式 D.演讲的表达方式 17.演讲对口语表达的中级要求是【 B 】9-252 A.清晰性、规范性 B.流利性、自如性 C.丰富性、多彩性 D.丰富性、流利性 18.为了突出强调某一语意而安排的停顿属于【 A 】9-254 A.逻辑停顿 B.语法停顿 C.心理停顿 D.语气停顿 19.公共口才最重要的作用是【 B 】1-27 A.播洒人文关怀 B.畅通信息渠道 C.维护组织形象 D.融洽人际关系

自考公共关系学完整笔记

第一章公共关系的概念 第一节“公共关系”的定义及基本质属性 一、公共关系的定义 1.管理说 美国著名公关学者雷克斯.哈罗博士(Rex L.Harlow)所提出的定义:“公共关系是一种独特的管理职能。 美国学者卡特利普和森特(Scott M .cutlip﹠Ailen H .Center)认为:“公共关系是这样一种管理功能:它确定、建立和维持一个组织与决定其成败的各类公众之间的互益关系。” 2.传播说 英国著名公关学者弗兰克.杰夫金斯(Frank Jefkins)认为:“公共关系就是一个组织为了达到它的公众之间相互了解的确定目标,而有计划地采用一切向内和向外的传播沟通方式的总和。” 3.传播管理说 当代美国公共关系学术权威,马里兰大学的詹姆斯.格鲁尼格教授(James E .Grunig,Ph .D)认为:“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 4.咨询说 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于1978年8月发表的《墨西哥宣言》:“公共关系是一门艺术和社会科学。它分析趋势,预测后果,向机构领导人提供意见,履行一系列有计划的行动,以服务于本机构和公众的共同利益、” 5.关系说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蔡尔兹(H .L .chils)认为:“公共关系是我们所从事的各种活动、所发生的各种关系的通称,这些活动与关系都是公众性的,并且都有其社会意义。” 6.协调说 “协调说“(或“平衡说”)是“关系说“的深化,认为公共关系主要是协调组织与公众之间的社会关系,”维持企业的营利性和社会性平衡就是公共关系。” 7.形象说 强调公共关系的宗旨是为组织塑造良好的形象,“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为了塑造组织形象,通过传播、沟通手段来影响公众的科学与艺术”。 传播管理说: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 二、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论述) 科学的定义应该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公共关系的定义则应该反映公共关系得现象和活动的本质。(一)确定公共关系本质的依据和方法 公关活动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组织”、“传播”和“公众” “组织”和“公众”是公共关系“主体”和“客体”;二者之间相互作用方式是“传播” 现代“公共关系传播”的本质:组织与公众之间信息的双向交流;现代公共关系传播的本质特征:组织与公众沟通交流的“双向性”。 现代公共关系是组织的一种管理职能,这种管理职能的本质属性就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 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传播沟通” (二)理解公共关系本质属性的三个角度(试述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 抓住公共关系得本质属性,就能够将它与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不同属性的东西区别开来。我们可以进一步从三个角度来加以说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