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展望,日本的影响
- 格式:docx
- 大小:12.64 KB
- 文档页数:3
日元或许在2024年受到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的波动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变化,各国货币都会面临不同程度的波动和影响。
在这一背景下,日元作为世界重要的货币之一,也很可能在2024年受到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的波动。
本文将从全球经济增长、日本经济状况、货币政策等方面进行讨论,展望日元在2024年的走势。
一、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对日元的影响全球经济增长预期是影响日元走势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2024年,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发展,经济增长预期可能存在不确定性和波动性,这将直接影响到日元的汇率。
如果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乐观,那么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将提高,他们更倾向于将资金投入到高收益率的货币中,这可能导致日元汇率的下跌。
相反,如果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疲软,投资者将更加谨慎,更倾向于将资金转移到低风险货币,这可能推动日元汇率的上升。
二、日本经济状况对日元的影响日本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本国经济状况对日元走势有着重要的影响。
2024年,日本经济可能面临各种挑战和机遇。
如果日本经济保持稳定增长,那么投资者对日元的需求将增加,从而推动日元汇率上升。
但是,如果日本经济遇到困境,如通缩压力、经济衰退等问题,那么市场对日元的需求可能会下降,导致日元汇率的下跌。
三、货币政策对日元的影响货币政策是央行调控汇率的重要手段,也是影响日元走势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2024年,日本央行可能会继续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包括维持低利率和购买国债等操作。
这样的货币政策可能导致日元汇率的下行压力,因为低利率和大量货币供应会减少日元的吸引力。
然而,如果日本央行考虑经济稳定和通胀目标的变化,调整货币政策以应对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可能会对日元产生积极的影响。
结语日元作为世界重要货币之一,其汇率走势受到全球经济增长预期、日本经济状况和货币政策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
在2024年,随着全球经济的变化和不确定性的增加,日元可能面临着波动和风险。
投资者和市场参与者需要密切关注全球经济形势和日本经济动态,以做出准确的判断和战略规划。
论中日关系摘要: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日本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两国承担着维护和平和促进发展的重要责任。
近几年来,当中日经贸关系渐趋佳境之际,双边的政治关系却进一步滑向冷淡的深渊,其间的反差逾来逾大,几乎到了如不对政治局面加以改善,经济关系也难以为继的地步。
去年中国以58786亿美元的GDP高于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为54742亿美元,日本已经正式交出了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位置。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中国快速驰援日本彰显大国风范。
中日两国关系如何,不仅对中日两国至关重要,而且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局势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
如此处理中日关系,一直是一个敏感的话题。
下面就我个人看法,对中日关系做一个历史回顾和展望。
关键字:中日关系、历史问题、合作、冲突、展望(一)中日关系历史回顾中日关系从东汉起就有外交关系,卑弥呼朝贡,倭王赞朝贡。
公元646年——1868年日本开始了“唐化”全面学习我华夏文明先后13次派遣遣唐使,大量派遣留学生。
到明朝,两国关系更加恶化。
日本倭寇入侵我国沿海地区,扰乱人民的生活。
两国经历几次大大小小的战争:平壤战争、闲山岛海战、蔚山之战、露梁海战。
清朝后,日本对中国侵略更加明显。
1894年8月1日日本对中国宣战,甲午战争正式开始。
这次战争是由于日本用武力侵占朝鲜,并于7月偷袭中国海陆军而引起的。
1895年4月17日,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等条约《马关条约》。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被迫签署《辛丑条约》,日本也是该条约的主谋者。
1911年,辛亥革命时期,日本既支持革命党也支持清王朝,图谋分裂中国。
后又对中国提出《二十一条》。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日本占领东三省。
1937年7月7日,发生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中国人民开始了长达八年的艰苦抗战。
侵华日军于1937年12月13日攻陷中国的南京之后,在南京城区及郊区对中国平民和战俘进行的长达6个星期的大规模屠杀、抢掠、强奸等战争罪行,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1945年8月14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发表《停战诏书》,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
分析当前的国际形势并谈谈自己做的看法1.国际形势展望:今年大动荡明年或更糟2011年已步入尾声。
回顾今年国际形势最突出、鲜明的特点,可以用“大动荡、大变革、大调整”来高度概括。
毫无疑问,世界将在动荡和变革中走完这极不平静的一年,而笔者也毫不怀疑,2012年的世界局势,将会在“大整合、大博弈、大冲突”中度过。
“开局不利”是中国人传统的忌讳,而2011年恰恰就在伊始之时出现了大动荡、大变革和大调整的苗头。
今年年初,突尼斯因一位年轻人自焚而首先爆发反政府、求变革的民主革命,“非洲之春”民主浪潮随即以星火燎原之势,迅速在北非和中东地区扩展,直接导致埃及、利比亚和也门等国政府相继倒台。
西方大国特别是美国、欧盟在北非、中东动荡变革过程中,一直起积极推动的作用,甚至利用联合国安理会授予的权力,协助利比亚国内反政府武装直接对卡扎菲政权展开军事打击,首创了“背后遥控”颠覆他国政权的先例。
发生在北非、中东地区的大变革,不仅对这一地区的地缘政治和安全战略格局产生重大且深远的影响,而且也对未来世界安全形势带来众多不稳定因素,产生的后果更是难以预估。
在欧洲大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虽然并非始于今年,但在今年却逐渐转趋恶化,不仅让欧盟一时束手无策,甚至也让全球经济备受牵连,成了欧债危机的“陪葬品”。
更为严重的是,如果说带有强烈“火药味”的北非、中东变革导致一些国家政治体制崩溃还不足为奇的话,那么,发生在平和、稳定和成熟的欧洲大陆的一场债务危机,竟然也促发并导致如希腊、意大利和西班牙政府的相继垮台,这的确令人唏嘘不已。
虽然欧债危机目前暂时得以缓和,但主要欧盟国家为了确保自身利益不受影响而展开的明争暗斗,将导致欧债危机朝向更加不明朗的方向发展。
例如,法、德两国尽管在维护欧元区稳定的原则立场上保持一致,但在如何对债务危机严重的国家提供援助问题上,却存在严重分歧,德国甚至公开拒绝了法国支持的发行欧盟统一债券的主张。
同样,欧盟另一个主要大国英国,更断然拒绝加入欧盟财政联盟体系,导致欧盟内部出现分裂。
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目前,我国的通货膨胀已经基本得到控制,2011年第四季度通胀率走入下行通道,11月通货膨胀率为4.2%,可见我国的通胀治理已经初见成效。
展望2012,宏观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大,通胀压力仍然较大;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很可能引发国际金融市场反复大幅震荡;各国宏观调控目标和方向存在分歧和冲突,宏观政策协调难度加大(毕吉耀等,2011)。
对于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张立群(2011)认为,2011年经济增长呈下行态势,货币政策取得明显成效,进入2012年后,经济增长率将继续平稳降低,受世界经济和国内房地产市场调整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当然也存在发生较大波动的可能,其中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在于企业困难和就业问题等。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2011)总结,中国宏观经济复苏的步伐放缓,呈现出“经济增速逐季回落、通胀压力高位回缓、经济泡沫逆转、资源错配加剧、金融风险上扬与结构刚性持续的局面”。
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 CQMM )课题组(2011)使用预测模型得出,2012年, GDP增长率可能回落至9. 45% ,CPI预计将维持在4. 55% 的水平。
(我们认为,在进入2012年以后,通胀并不像之前那样是宏观调控的最主要目标,但基础还不牢固,仍有继续影响的可能。
因此,通货膨胀问题仍不容忽视,但考虑到中国经济内生动力和外围环境都面临一个严峻形势,应当对于增长情况赋予更多的关注。
在国内经济中对民生和经济总量有重要影响的房地市场调控已经取得成效,从经济的长远健康角度而言,目前的房价仍具有泡沫成分,房地产市场调控在2012年仍然重要。
)(一)通货膨胀问题通货膨胀率虽然回落,但通货膨胀的危险犹在。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考察,我们可以发现,进入2010年以来,通货膨胀就开始成为经济中一项不容忽视的问题。
2011年7月CPI甚至达到了6.5%的峰值,之后在中央大力的调控治理下虽然开始走入下行通道,但参考09年末的形势,在11月CPI和PPI数据虽然都处于低位,并不意味着来年的通货膨胀可以完全放松。
日本经济或呈“V”形反弹严婷分析人士认为,随着重建工作的开展,日本经济可能呈现“V”形反弹——短期内,日本经济将会受到重创;但从长期来看,重建项目可能有助于日本经济发展。
1995年神户地震后,日本经济即呈现此种运行轨迹。
在本次地震发生时,日本经济正处在努力走出衰退阶段,通缩的阴影挥之不去,消费者物价指数持续下降。
尽管日本央行在3月14日的声明中仍然强调,该行维持对日本经济回归温和复苏的基本预期,但也表示:“本次地震的破坏范围广泛,因此目前看来,生产可能会下降,并且央行担忧企业和居民的情绪会因此恶化。
”去年,日本经济强劲反弹,全年GDP实际增长3.9%,创20年来最快增速。
不过其经济增长主要由去年第一季度带动,后三个季度经济低迷,第四季度实际GDP甚至环比萎缩0.3%。
经济学家原本预期,今年第一季度日本经济将会重拾升势。
野村证券的经济学家曾预测日本经济将在今年第二季度走出当前的低迷状态,但该行现在认为,今年第三或第四季度之前,日本经济都不会摆脱低迷。
但从长期来看,野村证券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大卫·雷斯勒认为,来自政府、保险、私企、个人等多领域的资金将投入到重建过程中,这将创造就业,地震中受到重创的能源、建筑领域会得到极大提振。
野村证券亚洲经济部门副主管木下智夫在3月14日的研究报告中估计,本次地震对日本经济增速造成的影响有限,将在第一季度拖累日本GDP增速0.25至0.5个百分点,第二季度影响0.5至1个百分点,第三季度的影响在-0.5至0.5个百分点之间,而第四季度开始促进0.25至0.75个百分点。
一些分析人士预计,尽管日本经济会在今年4至6月份最受打击,不过重建工作可望提振下半年经济,使2012年经济增长率或高于现时预测。
此外,本周在巴黎召开的八国集团外长会议上,预计日本地震及海啸也将成为主要议题。
法国外交部消息称,此次会议将讨论如何援助日本灾区。
9级强震对于已经深受金融危机打击的日本财政来说,可谓雪上加霜。
程实:全球经济2012回顾与2013展望华股财经2012年11月22日 09:36:23往事不堪回首来日复苏多忧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岁匆匆而不返。
转眼年关将近,又到了往古知今、瞻前顾后的当口。
回眸过去,神秘玛雅的末日诅咒始终萦绕在2012的上空,我们也许曾一度忐忑惶恐,但从未真正心怀敬畏,对复苏的盲目自负、对风险的后知后觉、对合作的置若罔闻掺杂在一起,最终催生出一个令人失望的2012。
展望未来,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广泛分布在2013的全年,我们也许不会再盲目乐观,但更需要摆脱迷茫彷徨,对趋势的理性认识、对风险的全面感知、对过去的明镜察行结合在一起,也许能够带来一个与众不同的2013.全球经济2012回顾:傲慢与偏见回顾2012年全球经济,太多的反复见证了主流共识的浅薄,太多的颠覆见证了主流共识的失落,由表及里,“傲慢与偏见”构成了2012年经济精神的核心关键词。
傲慢和偏见,均源于对经济理论的教条理解、对所谓共识的盲目笃信、对真实力量的深层不屑、对有形之手的依赖推崇、对透支增长的不变情节、对微观崛起的普遍轻视和对改变发生的内心胆怯。
这种傲慢,表现为对经济周期力量的将信将疑、对双重危机影响的明显低估;这种偏见,表现为对趋势理解的路径依赖、对结构变化的认知不足。
傲慢和偏见,不可避免地导致市场应对相对滞后、宏观调控反应迟钝、政策协作普遍匮乏,并最终使得2012年全球经济在普遍失速的下行通道中呈现出以下令人无奈的趋势特征。
其一,实体经济的自由落体超出预期。
遗憾的是,2012年全球经济的运行质量明显劣于2012年到来之前市场的主流预期,2011年10月,IMF预测全球经济将于2012年实现4%的增长,并达到73.74万亿美元的规模,通胀率则仅为3.66%;在经历了一年的坎坷与喧嚣之后,2012年10月,IMF将2012年全球GDP增速和规模预估调降至3.28%和71.28万亿美元,通胀预估则调升至4%。
增长速度放缓、通胀压力上升,2012年全球经济在“滞涨”的不归路上迈出了令人吃惊又令人失望的一步。
日本的两次崛起及其对中国和亚洲地区的影响日本,这个与我们隔海相望的,曾给我们多次带来灾难的岛国,将是我今天论述的重点。
日本,正如我上边所言,是一个岛国。
它和欧亚大陆西端的英国遥相呼应,成为分居大陆东西两端的两个岛国。
但是,日本作为岛国存在,却不具备英国作为岛国存在所具有的优势,那就是日本的资源极度匮乏,生存环境相当恶劣,火山地震频繁。
这一切客观情况决定了日本人的生存危机意识和一旦面临生存危机时的对外扩张性。
那么在说日本的两次崛起前,让我们先大致回顾一下古代日本和中国的关系。
一,古代日本和中国的关系古代日本和我国的关系,最深入人心的,莫过于“徐福渡海”的传说。
这个为秦始皇寻找不死之药的方士,曾两次从秦帝国带走数千童男童女和农具及耕作技术。
于是有人据此认为,当今日本人全都是秦人后代。
其实这种说法是一种谬误。
日本在所谓的“徐福渡海”之前,已经有了绳纹文化,如果徐福渡海的说法是真,那徐福渡海时,日本已经是弥生时代了。
所以,并不是说,徐福东渡日本前,日本就没有人,或者满岛都是上窜下蹦的猴子。
日本也有其比较悠久的历史,应该说至少在秦代之前。
但是,尽管现在日本境内有相当数量的徐福墓,同时也流传着相当多有关徐福的传说,但严格的史学考证,并没有找出有关徐福的任何真实史料或出土文物。
古代日本和我国交往,真正见诸史料是在汉武帝时。
史书记载,当时倭国(我国古代对日本的称呼,“倭”的含义是“低矮”。
)自称“大夫”,朝贡于汉朝。
东汉光武帝时,倭国派人使汉,光武帝赐其金印,上书“汉倭奴王印”。
我国隋唐时期,日本积极学习隋唐文化,派出大批使者,考察隋唐建筑及制度。
通过学习,日本进入封建社会。
我国元朝时期,曾力图征服日本,但均因风浪阻遏,不能实现。
我国明朝时期,丰臣秀吉曾想征服朝鲜,但被中朝联军击败,此后日本渐趋闭关锁国。
二,日本的两次崛起1.明治维新时期的崛起日本近代,德川幕府统治腐朽,闭关锁国,矛盾丛生。
中下级武士心怀不满,农民无地少地,整个社会如同即将爆发的火山。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及我国的应对思考口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霍建国世界经济在2010年强劲复苏后2011年的情况令人大失所望。
2011年世界经济总体走势经历了一次由较快复苏到再次减速的变化。
上半年世界经济显示出可持续复苏的态势。
进入下半年后世界经济坏消息频传欧洲债务危机深化市场信心走弱发达国家经济基本面数据再现疲态。
在诸多不利因素的叠加下国际金融市场剧烈震荡全球经济陷入衰退风险的警告不绝于耳。
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虽仍维持了9.2%的增速进出口贸易仍增长了 22%但经济和贸易增长的下行压力也日益凸显。
在全球经济环境持续恶化的情况下对外贸易也出现连续回落态势r投资和消费增长动力不足。
如何在稳定增长中力求通过深化改革寻求新的增长活力已成当务之急。
所以密切跟踪掌握全球经济的发展变化主动应对继续发挥我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优势,确保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贯彻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中求进…‟的指导思想是2012年面临的艰巨任务。
一、当前世界经济总体形势2011年以来世界经济延续复苏态势,但复苏步伐明显放缓。
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有效解决,一些固有矛盾又有新发展,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世界经济复苏进程既不平衡,又很脆弱经济下行风险有所抬头。
得益于新兴经济体经济强劲增长,一季度世界经济延续了上年的复苏态势,增长率达到4.3%。
进入二季度以来世界经济遭受一系列突发事件困扰。
日本大地震和海啸严重打击日本经济中东北非社会动荡使国际金融市场和石油市场风险加剧。
对大部分发达经济体而言面对着巨额财政赤字和大规模政府债务的冲击欧洲边缘国家的债务风险演变成为全球性事件发达国家的主权信用评级纷纷遭降级考验。
实体经济受到殃及失业率居高不下r私人投资乏力,个人消费低迷。
而经济增长较快的部分新兴经济体通胀压力不断上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日在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预计2011年全球经济增速将为4%较上年显著放缓,其中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率仅为1 . 6%; 2012年全球经济增速将为4%其中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1 .9%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61%均将低于2010年的增长水平。
分析当前的国际形势并谈谈自己做的看法1.国际形势展望:今年大动荡明年或更糟2011年已步入尾声。
回顾今年国际形势最突出、鲜明的特点,可以用“大动荡、大变革、大调整”来高度概括。
毫无疑问,世界将在动荡和变革中走完这极不平静的一年,而笔者也毫不怀疑,2012年的世界局势,将会在“大整合、大博弈、大冲突”中度过。
“开局不利”是中国人传统的忌讳,而2011年恰恰就在伊始之时出现了大动荡、大变革和大调整的苗头。
今年年初,突尼斯因一位年轻人自焚而首先爆发反政府、求变革的民主革命,“非洲之春”民主浪潮随即以星火燎原之势,迅速在北非和中东地区扩展,直接导致埃及、利比亚和也门等国政府相继倒台。
西方大国特别是美国、欧盟在北非、中东动荡变革过程中,一直起积极推动的作用,甚至利用联合国安理会授予的权力,协助利比亚国内反政府武装直接对卡扎菲政权展开军事打击,首创了“背后遥控”颠覆他国政权的先例。
发生在北非、中东地区的大变革,不仅对这一地区的地缘政治和安全战略格局产生重大且深远的影响,而且也对未来世界安全形势带来众多不稳定因素,产生的后果更是难以预估。
在欧洲大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虽然并非始于今年,但在今年却逐渐转趋恶化,不仅让欧盟一时束手无策,甚至也让全球经济备受牵连,成了欧债危机的“陪葬品”。
更为严重的是,如果说带有强烈“火药味”的北非、中东变革导致一些国家政治体制崩溃还不足为奇的话,那么,发生在平和、稳定和成熟的欧洲大陆的一场债务危机,竟然也促发并导致如希腊、意大利和西班牙政府的相继垮台,这的确令人唏嘘不已。
虽然欧债危机目前暂时得以缓和,但主要欧盟国家为了确保自身利益不受影响而展开的明争暗斗,将导致欧债危机朝向更加不明朗的方向发展。
例如,法、德两国尽管在维护欧元区稳定的原则立场上保持一致,但在如何对债务危机严重的国家提供援助问题上,却存在严重分歧,德国甚至公开拒绝了法国支持的发行欧盟统一债券的主张。
同样,欧盟另一个主要大国英国,更断然拒绝加入欧盟财政联盟体系,导致欧盟内部出现分裂。
龙年锑市 求稳为上——2011年锑市场回顾与2012年预测北京安泰科信息开发有限公司 杨薛玲一、2011年市场回顾2011年上半年锑市场整体呈现前涨后跌状态,下半年主要以高位震荡态势运行。
自2010年10月以来连续六个月单边上扬的锑价,终于在2011年4月中下旬步入回调整理之中,直到6月末止跌回稳,在9月再次冲上100000元/吨以后便一路走低,目前锑价仍处在下行通道中。
国内2#锑锭报价高点至109000-112000元/吨,低点至70000-72000元/吨。
2011年国内2#锑年均价为93000元/吨,同比上涨52.9%。
《MB》MMAT标准II级锑年均价为14595美元/吨,同比上涨62.2%。
图1所示为1970-2011年国际市场锑锭年平均价走势。
图1 1970-2011年国际市场锑锭年平均价走势图从2011年1-12月锑月均价的汇总情况(详见表1)来看,安泰科2#锑报价在3月以后每月均价同比上涨幅度在逐月下降,12月均价同比下降5.2%。
《MB》标准Ⅱ级锑月均价变化趋势与国内基本一致,但价格变化幅度明显小于国内。
由此清晰地反映出2011年国内外锑价的整体走势。
国内市场方面,2011年开年锑市场并未停止上涨的步伐,至4月初2#锑锭价格高点飙升至110000元/吨以上。
但由于此前锑价一直冲高不止,对下游消费产生明显影响,市场成交严重萎缩,加之全球经济环境的不断恶化,市场需求继续萎缩,锑价进入一轮深度调整阶段。
5-6月期间,锑价共计下降26000元/吨,7月受游资炒作影响反弹至91000元/吨,8月处在高位盘整中,9月受冷水江民营锑企业停产整顿消息影响,锑价再次快速反弹至100000元/吨,并于下旬转向下滑,直至年末。
表1 2011年1-12月锑月平均价汇总根据安泰科锑报价组采集的价格显示,2011年12月份2#锑锭出厂报价最高点为82000-84000元/吨,最低点为70000-72000元/吨,这也是2011年的最低锑价,较今年年初价格83500-85500元/吨,下降16%,而相比2008年金融危机前最高点43500-44000元/吨,上涨达62%,相比2008年金融危机后最低点25000-26000元/吨,上涨达178%。
2012 年展望,日本的影响
据IHS iSuppli 公司的MEMS 研究报告,2011 年汽车MEMS 传感器与激励器市场再度表现出色,尽管遇到日本和泰国自然灾害等诸多意外因
素。
2011 年汽车MEMS 销售额达到22 亿美元,比2010 年的19 亿美元劲增16%。
去年保持了2010 年大增28%的势头,当时该市场加速摆脱全球衰退局面。
2011 和2010 年增长率均高于平均水平,甚至高于上次衰退前7- 9%的通常增长速度。
随着该市场进入增长阶段,将有更多的好消息传出。
预计该市场的增长速度将快于最初的预期,从2010 年开始算起,五年复合年度增长率约为10%。
这意味着到2015 年,汽车MEMS 产业销售额有望突破30 亿美元大关,如图2 所示。
四类产品是汽车MEMS 销售额的主要贡献者:压力传感器,加速
计,陀螺仪和流量传感器。
这四种器件在24 个汽车MEMS 应用中占了21 个,而且几乎占了整个汽车MEMS 市场销售额的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