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小练笔大用处
- 格式:doc
- 大小:12.95 KB
- 文档页数:2
小练笔有大作用摘要:利用课本上的随文小练笔对小学生进行小练笔写作训练,不仅能够缓解学生的写作压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更能增强写作的趣味性,极大程度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
本文重点对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的随文小练笔教学进行探讨。
针对不同的训练目标,采取不同的练笔方式。
引导学生从句段仿写,举一反三,推动大作文写作。
关键词:随文小练笔,三年级,课本,训练目标,单元习作引言:自2019年部编版教材的全面投放,更加凸显了习作在学生小学阶段的学习中的独立地位,在教材编写中也增加了许多〃小练笔〃的板块。
本篇论文是基于我校开展的市级课题〃小学语文微写作的典型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目的是探究小学中年级微写作教学中随文小练笔教学的方式方法。
本文分别阐述了小练笔的必要性,课堂上随文小练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整理了三年级下册课本中小练笔的题目及训练目标,并以此为例,结合教学实例,给出了教学建议。
一、小练笔训练的必要性《语文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可是长期以来,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的现状依然困扰着我们。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每学期应有八次写作练习,每学年要进行十六次写作练习,通过这样的写作练习,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远远不够的。
学生的写作技巧需要用实践来不断磨砺。
结合部编版教材的教学实际需求,进行必要的小练笔专项训练,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提升写作能力有着必要的作用。
对小学生进行小练笔写作训练,不仅能够缓解学生的写作压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更能增强写作的趣味性,极大程度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小练笔就是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们能够当即按要求写出的一小段文字,又可以称作随文小练笔或课堂小练笔。
随文小练笔简单地来说就是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们进行与课文有关的写作训练。
对于低中学段的学生来说,随文小练笔以仿写课文段落为主。
本文重点对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的随文小练笔教学进行探讨。
小练笔大用途——习作任务驱动下语文要素训练的思考作者:王莹来源:《小学教学设计(语文)》 2020年第12期王莹在加强语文要素训练的大背景下,如何解读课文呢?笔者认为,课文的教学,不能拘泥于课文内容。
若能将课文的阅读和习作训练紧密结合,精心开发,科学整合,找出阅读和习作间的相互联系,实现阅读要素和习作要素之间的有效转化,形成阅读中有习作、习作中有阅读的学习链,课堂教学效果将显著提高。
笔者试以五年级上册教材为例,谈谈如何对教材中的原生课文进行语文要素解构,即通过设计小练笔活动,引导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表达,让课文发挥出最大的教学价值。
一、研读课后习题,提炼写作素材统编教材的课后习题类型丰富,其中仿写、小练笔是旨在引导学生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应用的实践。
五年级上册选文共27篇,其中精读课文21篇,略读课文6篇。
课后习题中明确要求仿写或小练笔的共计4篇。
这4篇课后习作练习要求,有的可直接运用,有的可以结合课文的表达形式稍作修改,达到练笔的效果。
如《落花生》课后小练笔的要求:花生会让我们想到那些默默无闻作贡献的人。
看到下面的事物,你会想到哪些人?选择其中一个,试着写一段话。
(竹子、梅花、蜜蜂、路灯)品读课文,可以看到作者一家在讨论花生的特点时,以对话的方式展开,那小练笔时能不能用上这一形式呢?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写一种事物,表达自己的感情”。
于是,笔者对小练笔的要求作了这样的修改:许地山先生在和父亲的对话中,体会到花生的好处,想到了那些默默无闻作贡献的人。
假如你和父母一起谈起竹子、梅花、蜜蜂、路灯等事物的时候,会说些什么?想到什么?请你选择其中一个,以对话的方式写一段话。
对话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练笔中增加对话的要求,使学生再一次关注课文,且要求具体,降低了练习的难度。
《猎人海力布》和《四季之美》分别作了如下改动:猎人海力布的故事曲折动人,请你根据课文内容,给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写一段话,简要介绍它的来历。
“小”练笔也有“大”用处:语文新课标下四上第二单元小练笔设计课后小练笔以篇幅短小、形式多样为特点,围绕课文中某一个教学难点或重点进行小篇幅的语言片段练习,由读学写,达到读写结合。
它是阅读教学过程中的语言文字训练,融读写为一体,旨在让学生借鉴课文的写作方法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或让学生借鉴作者的思想方法磨炼思维能力。
语文教学中进行小练笔训练,不仅可以促进小学生对本单元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吸收,同时可以让学生在语言实践运用与体验中产生情感的共鸣,培养学生稳定的思维品质,提升学生的语文读写素养。
小练笔好处多在语文教学改革中,我们欣喜地发现,“小练笔”在阅读教学中如一缕清风,给语文教学改革带来了生机,使人们耳目为之一新。
它给学生带来了很多好处。
如: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水平;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小练笔”体现了读写结合这一语文学习规律而备受学生欢迎,也能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共同提高。
我教了十年的语文深感许多学生一提起写作文便一筹莫展,无从下手。
这固然有言之无物的原因,但也受言之无序的困扰。
因为每单元进行一次作文训练间隔时间长,学生练笔次数少,容易产生教学与作文相脱节。
为弥补这一不足,我在阅读教学的同时,针对所学课文进行作文小练笔,不仅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还给阅读教学吹来了一缕清风,注入了一泓活水,使人们的耳目为之一新。
阅读课上的“小练笔”就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结合学习的内容,围绕一个重点或中心进行的片断写作训练。
它有三个显著特征:一是“小”。
“小练笔”就其篇幅而言,短小精悍;就其章法看,不求其成“体统”,只要达到训练目的、训练要求即可,不限于结构的完整。
二是“活”。
①形式灵活。
既可对课文某一内容编写、扩写、续写,又可借鉴课文的某种句式特点仿写。
②内容灵活。
可以写物、写景、抒情。
③练笔时间灵活。
可安排在全篇课文学完之后,也可安排在某段课文学完之后。
在不影响阅读教学任务完成的情况下,训练的时间可短,可长。
鉴于以上特点,说明阅读课上的“小练笔”有很多好处。
下面我就谈一下它的好处。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小语大纲要求每学期由六篇变八篇作文,算起来每两周写一篇,作文教学收效不大,小学生作文水平不高,学生存在不会写问题,但主要的原因是学生作文兴趣不高。
因为现在小学生的作文选择的还是有易于他们写的内容,可还是写不好,我认为就是动笔的习惯没有养成。
结合阅读教学开展“小练笔”活动,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养成勤动笔习惯的一种好方法。
让“小练笔”成就大作文从教十多年来,我一直喜欢研究作文,每一次展示课,我都以作文教学主题。
经过多年的反思,我总结了一套比较实用的提高作文能力,降低作文难度的教学方法。
那就是充分抓住可以开展“小练笔”的一切机会,让学生轻松自如的完成每一次小练笔。
因为我深知,“小练笔”的充分运用,有利于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既积累作文素材,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利用作文“小练笔”,降低作文难度,逐层深入的培养学生乐于动笔的兴趣,养成持之以恒地练笔习惯,这尤为重要。
以下是我训练小练笔的方法:第一,让课文阅读为“小练笔”服务我认为,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个非常好的习作蓝本,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借鉴的语句、语段。
如果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充分考虑它对学生作文的影响,可能我们在教学的时候立足点就不会仅仅停留在读读背背、归纳主要内容上面了。
我在阅读中不失时机的彰显写作的魅力,以读促写,以写促解,把阅读知识巧妙的转化成了习作能力。
例如:我在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排比”这种修辞手法,她在指导诵读后设计了一个小练笔:运用排比的手法写一组句子,赞美家乡的美景。
记得有一个学生这样写到:家乡石海的山真奇啊,有的拔地而起,有的连绵起伏,像迎宾小姐笑迎八方游客,像恩爱的夫妻眺望远方;家乡的石真怪啊,像金龟戏弄狗熊,像参天的古树,像新生的竹笋;家乡的洞真多啊,有可以召开万人音乐会的天泉洞,有瀑布飞泻的飞雾洞……又如:我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赵周桥》时,要求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围绕一个中心把事物写具体的方法。
”我在学生读到兴奋时,安排了模仿“西沙群岛鱼儿多特点”和“赵州桥坚固美观并存特点”进行练笔仿写,许多学生写出非常美妙的文段。
第二,用课后拓展培养“小练笔”习惯我十分重视课后小练笔,因为课文后“小练笔”有的是深化文章主题的扩写,有的是拓展学生思维的续写,还有的用于挖掘学生内心的感受……。
例如:在教学第八册课文《中彩那天》的课后有这样一个“小练笔”:“我能想象库伯先生派人把汽车开走以后,我们全家人当时的表现,把我想到的写下来。
小练笔,大作用作者:曾清环来源:《新作文·教学交流》2019年第12期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重点,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运用自如“放牧”语言文字成了教师作文教学的目标,而随堂小练笔具有的大作用可以很好地帮助语文教师达到这个目标。
關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随堂小练笔《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表达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喜读乐写,每个语文教师都在为之不断努力。
学生要想学好语文,必须突破写作这一难关。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
教师需正确的引领和启发学生的创作思维,才能开启学生作文成功之路。
课堂中的小练笔能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读写目标,强化语言文字训练,使阅读教学进一步提升,有效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一、随堂小练笔实现了读写结合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让读写融为一体,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抓住时机,让学生练笔,从最初的仿写开始,如教学《海上的风》这一现代诗时,我问学生:你还能把海上的风比作什么?“孙悟空”、“魔术师”“超人”……“为啥呢?”“它一来就能腾云驾雾!”……接着就可以顺势让孩子们把自己想象中的海上的风写下来了,从句子仿写开始难度小,接着就可以进行细节描写仿写,如《锡林格勒大草原》写草原的美丽“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
”可以直接学生模仿这个细节描写介绍校园一角,再到文章结构仿写,《桂林山水》《庐山的云雾》《锡林格勒大草原》等文章的结构都是总—分—总结构的,为学生安排文章结构优秀典范。
从读中悟写,在写中升读,完成了知识的迁移。
二、随堂小练笔延伸了课堂阅读根据课文背景、相关知识,布置课前预习小练笔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课堂阅读,如学习《青花》一文,布置学生找到周杰伦《青花瓷》这首歌歌词,了解歌词里包含的相关青花知识,同时阅读查找其它青花知识,再用一段话介绍青花,让学生在有趣的方式中感悟祖国博大精深的青花文化,体会到了课文中青花艺人执着的追求和创新精神,提高习作水平的同时延伸了课堂阅读。
关于小用中蕴含大用的作文
嘿,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想过,一些看起来小小的用处,其实藏着大大的作用呢?
就说我前段时间的经历吧。
有一天,我在家里收拾东西,发现了一个旧的小盒子。
这盒子呀,普普通通的,也没啥特别,我正打算把它扔掉。
可就在这时,我灵机一动,心想这盒子能不能派上什么用场呢?我仔细瞧了瞧,发现盒子的大小正合适放我的那些小文具。
于是,我把铅笔、橡皮、尺子啥的都放进了这个小盒子里。
嘿,你还别说,以前我的书桌总是乱糟糟的,文具到处都是,找起来可费劲了。
现在有了这个小盒子,桌面一下子变得整洁多了。
每次我要用文具的时候,一打开盒子就能找到,方便极了。
而且因为桌面整洁了,我写作业的心情都好了很多。
就这么一个小小的盒子,本来我都觉得没啥用了,没想到稍微动动脑筋,就能发挥这么大的作用。
所以呀,生活中很多看似不起眼的小物件或者小事情,说不定在
关键时刻就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大用处呢!。
(完整word版)随文小练笔,精彩现课堂随文小练笔,精彩现课堂南宁市隆安县城厢中心小学李金莲《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
阅读教学中的随文练笔是进行语言积累、运用,提高习作能力的重要方法之这一,时下,很多教都师认识到了课堂随文小练笔的重要性,除了把课后《小练笔》完成好之外,在阅读教学中还充分挖掘文本,精心地设计,有效地进行指导学生小练笔,让更多的学生在这个平台上更好的展现自己,提高能力。
那么,我们应如何利用教材,让课堂的小练习更有实效呢?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本人也摸索出了一些途径。
一、文本“空白”的填补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说:“学生阅读课文,既是课文信息的接受者,又是课文信息的加工者,总会以各种形式继续着作者的创作,实现着作品的价值,而这一切又有赖于想象的参与。
”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的课文作者有意无意地留下了一些空白,或戛然而止,或写得比较简练,或采用意味深长的了省略号,让人有想象的空间.我们要充分地开发这些空白,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让他们说一说,写一写,进行富有个性的补充,使文章更加丰满起来.例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周恩来亲眼看到中国人在租界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
”这段话中作者把情节写得比较简略,留下了许多空白让学生去想象,这是块可以开发的“宝地”,教学时,我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思考、想像:那位妇人是怎样哭诉的?那个中国巡警又是怎样训斥她的?站在一旁的洋人会说什么,做些什么?作为一个中国人看到自己的同胞在自己的土地上受到欺凌是一种怎样的感受?然后用笔补写这些人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自己的感想.学生在读书中想象,在安静中思考,打开了思维,拓开了空间,想象的画面渐渐清晰,对洋人、巡警的憎恨,对女人的悲悯之情已在他们的心中萌发。
小学语文论文-小练笔,大作用人教版新课标课堂小练笔在语文课中,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随机学写一些小片断、小段落。
它具有篇幅小、形式活、出手快、效果好的特点。
好的小练笔既充实了课文内容,释放了学生的表达潜能,又促进了学生对文本情感的升华体验,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读写结合最有效的载体。
一、情动时,就练笔现行小学语文教材有很多人文性很强的课文,它通过充满真情实感的故事内容,向学生传达着人世间美好的情感,给学生以道德情感上的熏陶。
学习这类课文,学生达到与作者情感共鸣时,我们可设计一些小练笔,让他们把阅读中获得的感悟和积蓄的情感凝结成文字。
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学生感受到了往日圆明园的辉煌与华丽,也感受到了外来侵略者的恶劣行为,内心有许多独特的想法。
我安排了一次小练笔:如果此时这些侵略者就站在我们面前,你想对他们说什么?可以用上文本积累的成语和句子。
让学生把自己的内心感受写下来,大约十来分钟,学生就写好了,他们表达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这次小练笔很成功,不仅让学生再次感受了侵略者的无耻行为,还让学生在练笔中运用了积累的词句。
在《中彩那天》一文中,作者的父亲为同事捎的一张彩票意外中了大奖,奖品是他梦寐以求的名牌汽车,于是父亲面临着一场道德抉择。
至于什么道德抉择,课文并没有说明,却不经意地丢给学生一个思考。
我随机要求学生站在“父亲”的立场,用心感受,写写他当时的矛盾心理。
我认为学生只有切身体会了父亲复杂的思想斗争,感悟了“父亲”在“实现梦寐以求的愿望——拥有一辆轿车”与“保持尊贵人格——诚实”这两者间的艰难抉择后,才能理解父亲让库伯开走奔驰轿车时的令人肃然起敬的正直人格;才能真正领悟到“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这句话的真正意义。
几分钟的时间,孩子们用心描绘出了一个个诚实、正直的“父亲”形象,深刻的道德难题在学生的思维碰撞中得到了生动的演绎。
课堂小练笔须练在对文本理解的深处,应练在情感的共鸣处,小练笔练应直达课文的“心脏”或“灵魂”,是不可多得的宝藏。
通过小练笔提高学生作文兴趣学语文,学生最头痛的是写作文,教语文,教师最头痛的则是教作文。
学生头痛的原因是“无话可说”、“心中有千言,笔下无一字”等情况。
而教师最头痛的原因是无法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难以点拔学生写作的技巧。
我踏上教坛25年来,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也曾经为这些原因头痛不已,后来我经过不断的探索,发现小练笔对提高学生写作兴趣有很大帮助。
经实践,我所教的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大大提高,作文水平也不断提高,在此,我就自己的探索谈谈小练笔对提高学生作文兴趣的一些尝试。
一、勤积素材,学以致用。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在作文中更能体现这一点。
如果在平时不把“米”积累丰富,到写作文时就成了“无米之炊”。
于是我大力提倡学生多阅读、多积累,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1.为学生提供素材库。
我先在班中设立图书角,然后发动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图书置于图书角中,这样一来,图书角的图书便丰富起来,学生的素材库也就充实了。
2.鼓励学生多作读书笔记,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在作读书笔记方面,我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本读书笔记,并引导学生摘录优美的词、句、段、篇。
从而扩充学生的视野,养成积少成多、温故知新的良好习惯。
这样,学生写起作文来就能顺手拈来。
二、练不离手,笔下生花。
在作文教学中,除了教材上的习作外,我还要求每位学生备一本“小练笔”,以随时练笔之用。
针对不同学生,不同情况,我对小练笔的任务也不同。
1、对整体学生,要求每周一至两篇。
内容就身边的时事而定。
例如奥运会、食品安全事件以及身边的交通事故等。
对这些话题,不局限习作的字数,只要求发表自己的见解,可参考报纸、电视、网络评论等。
对于这些学生相当熟悉的题材,学生大都不会觉得无话可说。
此举还可引发学生对道德、人性、国家荣誉感等方面的思考,从而升华其思想感情。
2、对基础较好的学生,从中选出十名左右,每周一篇,要求其从自己生活中取材,写写自己生活中的点滴,针对这些点点滴滴随感而发,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小练笔,大用处
实验小学杨丽芬
小练笔——即小作文,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练笔”是一个很重要的手段。
多读、多写、多练是自古以来被实践证明为行之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
我在日常作文教学中,除了完成规定篇目的大作文外,还进行一定数量的字数少的小作文练习。
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起了一定的作用。
要学生写好小作文,首先要让学生对写小作文的好处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强调“熟能生巧”的道理,指出多读、多写、多练就可以逐步掌握写作的规律。
然后,让学生阅读短小的文章,引导他们了解文章的题材源于生活,只要仔细地观察身边的事物,就能写出内容丰富的文章。
上期我在实际教学中,尝试以小练笔的形式,结合所学课文,让同学们较为透彻的了解一些习作技巧,进而熟练掌握,并用到自己实际的习作中去。
如:在教学《伯牙绝弦》这篇文言文时,文章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真挚情谊令人感动。
在课的末尾,我设置了这样一个小练笔:眼前展现伯牙绝弦的感人情景,耳边响起凄美绝伦的古筝琴声,老师满怀深情地说:“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高山遇流水,伯牙遇子期,子期别,伯牙绝。
此
时此刻你有话想说吗?请拿起笔同学们,多么凄美的故事啊!.
吧!把你心中的情感编写成一段动人的文字!”学生有的赞美伯牙与子期的纯洁友情,有的歌颂伯牙对朋友的真挚情感……小练笔真实地反映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学生对人物的理解,还有文本魅力所带给学生的情感得以提升。
我认为结合课例的小练笔的好处是用时少,印象深。
通过上期的实践证明“小练笔、大用处。
”现附学生小练笔一则如下:
伯牙你真是重情呀!你想些什么,钟子期都可以知道,钟子期死了,你很悲伤难过,你悲伤自己的知音永远离开了人世,你再也找不到这样的知己了,所以你摔破了自己的琴,发誓终身再也不弹琴了,你们的友谊真令人感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