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精神”材料作文
- 格式:ppt
- 大小:687.50 KB
- 文档页数:18
女排精神的作文(优秀8篇)中国女排精神作文篇一25岁的郎平横扫各事,职业生涯正盛,本该蓄力再创。
然而长期的高强度训练,让她在收获成功的另外也被伤病折磨。
郎平是一个非常清楚自身想要什么的人。
1985年,考量过自身的身体情况后,郎平毅然选择退役,进入北京师范大学攻读英语专业。
后与丈夫白帆共同赴美留学。
出国前,郎平是排球赛场的王者,可是,经历了一无全部的生活后,她要历练成为生活的王者。
郎平在自传里这样写道:“由于我拿的是公派自费的签证,因此不能工作,没有经济来源。
以前都是高高在上的,现在,一下子落到比较底层,还得靠人家借我汽车,给我买衣服,我全部的优势一时都没了,心里很难平衡。
……后来,我慢慢地想通了,我来美国学习,便是要掌握自身过去没有的东西,开始新的奋斗。
这段8年的海外生活经历,历练了我的心智,我已经把自身这个‘世界冠军’一脚一脚地踩到地上了,踩得很踏实。
假如我没有经历过出国后‘一文不名、一无全部’的生活,没有这些起起落落、沉沉浮浮的经历,我的人生不会有第二次起航。
”1995年,中国女排陷入低谷,在退役十年之后,郎平回国担任女排主教练,她抛家别女一个人回到北京。
仅仅一年,她就率领中国女排走出低谷,得到亚特兰大奥运会银牌和第十三届世锦赛亚军。
成绩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半决赛前,郎平曾因过度疲劳、血液含氧量过低,跟队员说话时突然晕倒,她却凭借惊人的毅力坚持上场,稳定军心。
在郎平带队的1995—1998年这个阶段,中国女排两次都闯入决赛,不过比较终惜败正处于白金一代阶段的古巴队,屈居第二。
后来郎平辞职了。
女排精神中国精神作文篇二XX月29日,女排世界杯比赛圆满结束,中国女排十一连胜,气贯长虹,以全胜战绩卫冕冠军。
这是中国女排第五次世界杯夺冠,威武霸气的中国女排,在最好的时间,以最圆满的成绩,给祖国献上了一份最棒的礼物!XX月1日,国庆阅兵时,女排出现在国庆游行的彩车上压轴出场。
学习中国女排精神范文(精选3篇)学习中国女排精神范文篇1时隔20xx年,里约小马拉卡纳体育馆的终极一战,中国女排再次登上奥运之巅。
无数人为她们创造的辉煌热泪盈眶,心情激荡。
一分一分拼争,这样一支用意志品质和历史传承书写传奇的队伍,在奥林匹克赛场克服一个个困难,穿越一道道险关,用永不言弃、坚忍不拔的精神风采,用敢打敢拼、敢于胜利的卓越表现,展现了中国女排的铮铮傲骨,释放了女排精神的耀眼光芒。
中国人对女排始终怀有一份难以割舍的情感。
这不仅是因为曾经辉煌的“五连冠”,更因为这支国字号队伍的生命历程,浓缩了中国人的骨气和血性,带给国人强大的精神激励和示范效应;人们今天为女排欢呼,也不仅是因为比赛胜利带来的快感,更因为一代代女排运动员们赓续的意志、精神和信念,超越地方,超越职业,为时代注入强大的正能量。
时空变幻,伟大精神弥足珍贵,永不过时。
今天的湖北,处在前后相续的历史时刻,站在改革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怎样抓住“十三五”这个大有可为的黄金机遇期?怎样破解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牢牢把握乘势而上的外部条件?又如何激发从弯道超越到换道超越的强大动力?三十多年前,报告文学作家鲁光用“坚忍不拔的精神”、“奋力登攀的精神”、“为祖国荣誉而搏的精神”,为“女排精神”注解,它曾激励全国人民凝聚自信、振作精神,致力发展与进步。
今天,推动湖北的梦想之舟越过艰难险阻,破解历史赋予荆楚大地的重大命题,各个地方、各个领域都需要发扬永不放弃、敢于出手的女排精神,都应当展现顽强拼搏、英勇坚决的奋斗力量。
事业更替,更需要精神挺立,砥砺前行。
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逻辑”,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不会轻而易举;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发展新动能,不会一帆风顺;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把“率先、进位、升级、奠基”变为美好现实,又谈何容易?改革越是行到深处,发展越是中流击水,中国女排那种“一分一分地咬”“一分一分地拼”的韧劲越是值得学习,那种“在逆境中迎难而上,在关键时刻屹立不倒”的劲头越是值得激发。
女排精神为话题的作文_高中女排精神作文优秀精选五篇中国女排在奥运赛场写下的新的壮歌,将鼓舞国人在感动落泪之时,用踏踏实实的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以点滴奉献汇入时代大河。
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下有关于女排精神的作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篇一:中国女排精神作文女排精神是中国女排的历史遗产,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的五连冠之后的经验总结。
自1981年11月16日,中国女排在世界杯最后一场比赛中以3:2力克当时的世界劲旅日本队,首次登上世界冠军之巅之后,接连登上领奖台,实现五连冠傲人战绩。
可以说,这在一个排球竞技中几乎是不可及的成绩,真实地出现在人们面前。
但与所有运动队经历过的一样,中国女排也曾跌入低谷,也曾经历过青黄不接,三十多年来,战绩屡有浮沉,但精神从未沉沦。
从“铁榔头”的洛杉矶,到“郎平妈妈”率队的里约,不抛弃,不放弃,这就是我们熟悉的中国女排精神。
女排精神曾被运动员们视为刻苦奋斗的标杆和座右铭,鼓舞着他们的士气和热情。
更关键的是,它因契合时代需要,不仅成为体育领域的品牌意志,更被强烈地升华为民族面貌的代名词,演化成指代社会文化的一种符号。
它一直与女排的得失、沉浮紧紧联系在一起,并成为评价中国女排的最难以割舍的标准。
女排精神之所以备受推崇,最重要的是那种足以流芳百世的不畏强敌、奋力拼搏的精神,远远比“五连冠”本身更加能鼓舞国人。
说到底,“女排精神”不是一两次胜利,也不是一两个冠军就能证明的,它并不是最后的结果,而是一个过程。
正如郎平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所说的,“女排精神一直都在传承,并不是说赢了比赛才有女排精神,如果这场比赛输了,我认为队员们依然很努力。
”这样的女排精神,正是我们喜欢中国女排和提起女排就满满正能量的原因。
篇二:中国女排精神作文当中国女排拿下里约奥运会决赛中的制胜一分,所有队员在场上欢呼咆哮,奔跑落泪。
而远在万里之外的祖国,所有观众早已血脉泵张,热泪盈眶。
1984年的洛杉矶,2004年的雅典,2016年的里约,中国女排的三次奥运冠军跨越32年,从改革开放之初,到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再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冲刺阶段,总有一种力量激励着人们百折不挠,攻坚克难。
中国女排精神作文800字(精选21篇)中国女排精神作文800字(精选21篇)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
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国女排精神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国女排精神作文篇1"提到中国女排,就有落泪的感觉。
"这几天,年轻网友这样说。
伟大的精神总有催人泪下的力量。
正是靠着百折不挠、英勇顽强、团结奋斗的拼搏精神,中国女排在极其艰难的情形下创造了一个个奇迹,赢得了一场场荡气回肠、慷慨壮烈的史诗般胜利,最终在里约赛场赢得金牌,再次在奥运赛场奏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高高升起五星红旗。
这种感动整整绵延了35年。
从1981年中国女排首次夺得世界杯女子排球赛冠军起,拼搏精神一直深植于中国女排,成为这支光荣集体的强大基因。
尽管其间几经挫折、磨难、沉浮,但中国女排的拼搏精神一直洋溢于国际赛场。
在最艰困的情况下,我们看到的是一次次奋起,而没有丝毫放弃。
这种愈挫愈奋的坚强,铸就了几代中国女排的精神气质,在漫漫岁月中丰富了中国女排精神的内涵,成为一代代中国观众热爱女排、支持女排、守望女排、将女排视作"英雄之师"的重要理由。
一支英雄之师需要一代代人去奉献和传承。
在中国女排漫长的奋斗历程中,有一位代表性人物需要我们铭记,她就是郎平。
在中国女排最需要、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她一次又一次放弃个人利益,不计荣辱得失,毅然走向一线,担当起国人的期望与重任。
几个普通镜头,留下了这种精神的感人瞬间:上世纪90年代中期,郎平从大洋彼岸归来执教陷于低谷的中国女排,首都机场欢迎的人群中,有她当年五连冠的老战友,她遥遥地向着战友们挥手示意,无声宣示着振兴这支英雄之师的意志。
几年前,老队友陈招娣去世,郎平在深深的悲恸中坚定了重回中国女排、续写中国女排辉煌的信念。
她忘不了,30多年前,正是陈招娣忍着伤痛,与大家奋战到夺冠的最后时刻,更忘不了女排姑娘誓把受伤的陈招娣"背上领奖台"的骨肉相连、荣辱与共的战斗情谊。
女排精神的作文有关于女排精神的作文(通用10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
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女排精神的作文(通用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女排精神的作文1一提起中国的三大球中,我相信有很多人都不约而同的想起女排,因为只有女排拿到过世界杯,世锦赛,奥运会的冠军成为大满贯!想起女排大家都会想到朱婷,惠若琪等人。
但我说的是我姥姥的那年代的女神———郎平。
郎平拥有铁榔头之称,她的球十分硬气,令对手魂飞丧胆,而且他还是世界三大扣球手之一,并且带领中国队豪取五连冠,为中国队立下汗马功劳,体现出不服输每球必争,即使对手比较强,但是也凭借毅力,信念,赢得比赛。
正是这种崇高的意志精神,以致影响到世世代代的年轻人,明知会输也要赢得世界的尊重。
这就是女排精神!郎平不仅是非常优秀的排球运动员,在退役后又成为了中国女排的主教练,把女排精神传承下去了,在2016年巴西奥运会,在小组赛不尽如人意,以小组最后一名进入八强,遇见了另一个小组最强队——巴西,巴西队世界排名第一,拥有超级巨星球员,又是主场,占有天时地利人和,中国队压力很大,背水一战,第一局很快就输掉了比赛,这时郎平敢用奇兵,调动队员的情绪鼓励队员,就算输也要咬掉他们一块肉,拼个你死我话!中国队不畏强手,敢打敢拼,不服输,相信一切皆有可能,赢得了比赛进入了四强!这完全凭借坚强的意志力和女排精神,战胜了巴西,最后取得了奥运会冠军,站在最高领奖台上。
当他们站在领奖台上国歌奏响时,每个人都热泪盈眶,这来之不易的金牌,是女排姑娘用汗水伤痛,年复一年,加倍训练换来的。
从1988年汉城奥运会拿到金牌,女排精神感染到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都该学习女排精神,用坚强的意志力,顽强的拼搏精神,去战胜困难,带着女排精神,去学习,去工作,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中国女排精神中考作文素材五篇中国女排精神作文北京时间8月21日,在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中,中国女排3-1逆转塞尔维亚女排,强势夺冠,这是中国女排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后,时隔12年再次摘得奥运会金牌,也是第三次夺得奥运冠军。
“中国女排真是了不起!中国女排真是太棒了!中国女排真是太伟大了!”随着中国女排姑娘最后一次扣球落地,不仅仅是里约热内卢的小马拉卡纳体育馆全场沸腾了,相信国内电视机前的亿万观众也为之振奋、热泪盈眶,大家击掌庆贺,欢呼雀跃,激动兴奋的心情无法用语言表达。
众所周知,中国女排一路走来简直太不容易了。
自里约奥运会开赛以来,这个女排在小组赛上战绩并不佳,仅仅取得了2胜3负名列B组第四的成绩。
但是,在最后三场非常关键的比赛中,中国女排姑娘们逐渐进入状态、蓄积多年的能量终于爆发,不仅打出了精气神,更让亿万国人热血沸腾,纷纷直呼又看到了“中国女排精神”。
先是四分之一决赛中在巴西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之下,中国女排以3:2逆转战胜巴西队昂首挺进四强。
再说在半决赛中对阵荷兰队,中国姑娘更是势如破竹,以3:1力克荷兰队,不仅报了小组赛不敌对手的一箭之仇,更是让中国女排时隔12年再度闯进奥运会决赛。
最后说决赛迎战塞尔维亚,中国女排在先输一局的不利开局影响下,没有放弃、没有服输,而是稳打稳扎、一分一分地顽强拼搏,并最终以3:1绝地反击逆转塞尔维亚女排,强势夺冠,真正打出了中国女排的精气神,打出了中国人的威风。
对于“中国女排”,相信大多数国人并不陌生,而且有着非常特殊而深厚的感情。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女排曾经在世界大赛中创造了“五连冠”的辉煌伟业,也成就了“中国女排精神”。
国人曾以女排为荣,为女排而傲。
很多人是听着中国女排故事长大的,在“女排精神”的滋养和鼓舞下成长起来的。
在那个时代,“女排精神”不仅仅是一种体育精神,更是一种时代精神的符号,它激励了一代中国人。
探究中国女排时隔12年再次夺得奥运冠军的奥秘所在,不管是记者、队员还是“郎指导”,说得最多的还是归功于“女排精神”。
女排精神为话题的作文_高中女排精神作文优秀精选五篇篇一:中国女排精神作文女排精神是中国女排的历史遗产,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的五连冠之后的经验总结。
自1981年11月16日,中国女排在世界杯最后一场比赛中以3:2力克当时的世界劲旅日本队,首次登上世界冠军之巅之后,接连登上领奖台,实现五连冠傲人战绩。
可以说,这在一个排球竞技中几乎是不可及的成绩,真实地出现在人们面前。
但与所有运动队经历过的一样,中国女排也曾跌入低谷,也曾经历过青黄不接,三十多年来,战绩屡有浮沉,但精神从未沉沦。
从“铁榔头”的洛杉矶,到“郎平妈妈”率队的里约,不抛弃,不放弃,这就是我们熟悉的中国女排精神。
女排精神曾被运动员们视为刻苦奋斗的标杆和座右铭,鼓舞着他们的士气和热情。
更关键的是,它因契合时代需要,不仅成为体育领域的品牌意志,更被强烈地升华为民族面貌的代名词,演化成指代社会文化的一种符号。
它一直与女排的得失、沉浮紧紧联系在一起,并成为评价中国女排的最难以割舍的标准。
女排精神之所以备受推崇,最重要的是那种足以流芳百世的不畏强敌、奋力拼搏的精神,远远比“五连冠”本身更加能鼓舞国人。
说到底,“女排精神”不是一两次胜利,也不是一两个冠军就能证明的,它并不是最后的结果,而是一个过程。
正如郎平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所说的,“女排精神一直都在传承,并不是说赢了比赛才有女排精神,如果这场比赛输了,我认为队员们依然很努力。
”这样的女排精神,正是我们喜欢中国女排和提起女排就满满正能量的原因。
篇二:中国女排精神作文当中国女排拿下里约奥运会决赛中的制胜一分,所有队员在场上欢呼咆哮,奔跑落泪。
而远在万里之外的祖国,所有观众早已血脉泵张,热泪盈眶。
1984年的洛杉矶,2004年的雅典,2016年的里约,中国女排的三次奥运冠军跨越32年,从改革开放之初,到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再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冲刺阶段,总有一种力量激励着人们百折不挠,攻坚克难。
中国女排精神作文800字(精选10篇)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
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国女排精神作文800字(精选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国女排精神作文1"提到中国女排,就有落泪的感觉。
"这几天,年轻网友这样说。
伟大的精神总有催人泪下的力量。
正是靠着百折不挠、英勇顽强、团结奋斗的拼搏精神,中国女排在极其艰难的情形下创造了一个个奇迹,赢得了一场场荡气回肠、慷慨壮烈的史诗般胜利,最终在里约赛场赢得金牌,再次在奥运赛场奏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高高升起五星红旗。
这种感动整整绵延了35年。
从1981年中国女排首次夺得世界杯女子排球赛冠军起,拼搏精神一直深植于中国女排,成为这支光荣集体的强大基因。
尽管其间几经挫折、磨难、沉浮,但中国女排的拼搏精神一直洋溢于国际赛场。
在最艰困的情况下,我们看到的是一次次奋起,而没有丝毫放弃。
这种愈挫愈奋的坚强,铸就了几代中国女排的精神气质,在漫漫岁月中丰富了中国女排精神的内涵,成为一代代中国观众热爱女排、支持女排、守望女排、将女排视作"英雄之师"的重要理由。
一支英雄之师需要一代代人去奉献和传承。
在中国女排漫长的奋斗历程中,有一位代表性人物需要我们铭记,她就是郎平。
在中国女排最需要、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她一次又一次放弃个人利益,不计荣辱得失,毅然走向一线,担当起国人的期望与重任。
几个普通镜头,留下了这种精神的感人瞬间:上世纪90年代中期,郎平从大洋彼岸归来执教陷于低谷的中国女排,首都机场欢迎的人群中,有她当年五连冠的老战友,她遥遥地向着战友们挥手示意,无声宣示着振兴这支英雄之师的意志。
几年前,老队友陈招娣去世,郎平在深深的悲恸中坚定了重回中国女排、续写中国女排辉煌的信念。
她忘不了,30多年前,正是陈招娣忍着伤痛,与大家奋战到夺冠的最后时刻,更忘不了女排姑娘誓把受伤的陈招娣"背上领奖台"的骨肉相连、荣辱与共的战斗情谊。
学习女排精神的作文学习女排精神的作文(精选20篇)学习女排精神的作文篇1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姐姐们在女排决赛中,以3:1战胜塞尔维亚队,获得奥运会金牌。
这个金牌来之不易,小组赛中国队勉强出线,四分之一决赛以3:0顽强战胜上届奥运冠军巴西队、半决赛以3:1艰难战胜荷兰队,本次又以综合优势战胜塞尔维亚队。
中国女排的胜利靠的不仅仅是技术,更多的是精神,我们的技术不是最好的,但女排姐姐身上的顽强拼搏、不放弃、团结协作、为国争光的精神是可贵的。
观看了女排后,我觉得女排有以下几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首先是团结一致。
比赛中,2人及2人以上的比赛项目,最需要的就是团结一致。
在女排身上,这种精神尤为突出。
场上的每一次发球、传球、进攻,都显示出女排队员之间的团结,得分相互鼓励,失误互相打气,电视屏幕上传递给我们的是她们的团结,也正是在队员团结一致的协作中,女排一步步走向成功。
其次是永不言弃。
在本次奥运会上,女排的前行之路甚是坎坷,每一场比赛的对手都是在国际上比较有实力的队伍,每一场比赛都打得让人揪心又兴奋。
女排姐姐们面对对手没有放弃拼搏,一分一分追,一分一分赶,竭尽全力,永不言弃。
最后是爱国情怀。
本届奥运会中,中国女排不畏强手、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背后凝聚了一种精神,这就是“爱国情怀”。
为祖国而战,为祖国荣誉而战、为国歌奏响奥运会赛场而战。
中国女排在这种情怀的强大支撑下披荆斩棘,创造了专属于她们的辉煌。
我们要向女排姐姐们学习,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不气馁、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同时发扬团队精神、团结互助,共同成长。
学习女排精神的作文篇2中国女排以3:1逆转获得里约奥运会冠军,她们值得所有赞美!中国女排依靠团队,不屈不挠的精神,一种积极向上,永不言败,团结奋进的人生态度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值得每一个集体学习。
我们都应该记得有一种坚持叫郎平,有一种精神叫中国女排!排球是一个团体项目,团队之间的能力、共同的目标,相互的包容对整个比赛都至关重要。
中国女排精神的作文关于中国女排精神的作文(精选6篇)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中国女排精神的作文(精选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国女排精神的作文112年后,中国女排终于重返奥运之巅。
当地时间20日晚的小马拉卡纳体育馆,在小组赛中2胜3负的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决赛中以3:1战胜塞尔维亚队最终夺冠,这是中国女排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后,时隔12年再次摘得奥运会金牌,也是第三次夺得奥运冠军。
四年一度的奥运盛会再次汇聚了世界的目光,由“铁榔头”郎平率队出征的中国女排再一次用行动诠释了无私奉献、团结协作精神、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女排精神。
一个特殊的群体,执念于一种特殊的精神传承,投身于一场特殊的“战斗”。
在地球另一端,这样的情景同样在上演,这样的逆战同样在持续,只不过,主角是300多万名铁路职工,战场是暑运。
7月1日以来,面对多地降雨突破历史极值、台风频繁登陆、高温天气唱主角等“出师不利”的局面,铁路人众志成城,努力把对旅客出行的影响降到最小,交上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持续高位运行,累计发送量超过4亿人次,46天里日均发送旅客超900万人次的累计达19天。
在压力面前不趴窝,在困难面前不叫苦,铁路大动脉的安全畅通离不开铁路职工的昼夜坚守。
笔者欣喜发现,近期新华网客户端、今日头条等网络媒体陆续推出“暑运最美铁路人”评选活动,粉丝阅读量累计破千万大关。
这其中不乏被誉为“夏日金花布德泽”的值班员——宋慧、不乏奔跑在太阳下的检修工长——王广佩、还有洪水中毅然赶赴车站出乘的“最美背影”——“凤舞楚天”乘务组……网友纷纷点赞。
其实,最美不光是身处一线的窗口服务人员,在旅客看不见的地方更多是默默奉献的幕后人员,深夜检修、冒雨抢险、有序调度,正因为有了铁路各工种的无缝衔接,才带来了旅客安全、方便、温馨出行的良好环境;其实,最美也不仅仅局限于一颦一笑之间的颜值,更是急难险重时争分夺秒的气质担当,洪水、台风来临之时,他们忘记了自己家人的时间,只记得旅客的时间,忘记了自己的生命,只记得旅客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