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港澳回归
- 格式:ppt
- 大小:2.64 MB
- 文档页数:40
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提出的背景、含义及深远影响,掌握中国政府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时间及港澳回归的意义。
2、通过学生回忆港澳台问题的由来,培养初步的历史归纳能力。
3、通过探讨“一国两制”的含义、港澳回归的意义及原因,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合作探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并积极参与到各种活动中。
2、结合视频、图片文字等资料,探究“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和澳回归的意义和原因,了解香港澳门回归的盛况,感受祖国的强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深刻体会香港、澳门与祖国大家庭的血缘关系所筑就的爱国情感;通过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只有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中国人民才可能真正走上独立自主发展的道路,中国才可能真正地实现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最终实现台湾的回归。
【重点难点】重点:本课的重点是“一国两制”;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难点:本课的难点是为什么要采用“一国两制”的方式解决港澳问题【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创设情景【学习方法】自主合作,共同探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大家是否知道明珠似的香港和澳门曾经离开过祖国母亲的怀抱?那他们是经过哪些不平凡的历程,又重新回到祖国怀抱的呢?今天,我们重温历史,共同学习第13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二、讲授新课(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1.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教师:同学们一定想知道在我们收回港澳之前,港澳分别被哪个国家控制?这些国家是如何占领香港和澳门的呢?下面通过课件为大家介绍。
1842年8月29日,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正式割让香港岛。
1860年10月24日,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北京条约》,割让九龙。
1898年6月9日,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租新界、附近大小岛屿235个以及大鹏湾、深圳湾水域,为期99年。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回归的时间、意义,主权的含义;掌握“一国两制”的提出和含义、香港和澳门的区旗、区徽及其含义。
联系近代列强侵华等史实,归纳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形成初步的历史归纳能力以及培养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归纳本课知识要点,理清本课知识脉络。
通过阅读教材描述“一国两制”和香港、澳门回归等历史事件,按照历史常用学习法,掌握本课重难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课本插图激动人心的情景,体验香港、澳门与祖国大家庭血脉相连的深情,从而进一步巩固爱国情感,深化追求祖国统一的理念。
通过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进一步认识到只有坚持党的领导,中国人民才真正走上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培育热爱共产党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
三、教学准备及课时安排:多媒体课件一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趣导学:播放视频《九七香港回归》,进入本课学习内容。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由于历史原因,祖国至今还没有完全统一。
为了完成统一大业,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朝着神圣的目标大踏步地前进着。
(组织学生满怀深情地朗读本课内容,进入新课的学习和探究。
)(二)新课学习: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回答问题:课件)师生互动,共同学习:1、“一国两制”的构想:(1)邓小平为什么要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既要照顾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大陆与港澳台地区的差别,又要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维护民族与国家的根本利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怎样理解“一国两制”的含义?(它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
指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统一主权的国家里,以祖国统一为前提,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2、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1)教师补充香港澳门问题的历史由来并指导学生观看《英国侵占香港示意图》和《香港问题》介绍:16世纪后期,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
第 12 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年级:班级:姓名:【学习目标】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知道“一国两制”的含义,掌握中国政府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时间;探讨香港、澳门回归的原因,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重点: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自主学习】(阅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一、“一国两制”的构想1.目的:为解决、和这些历史遗留的问题。
2.提出者:3. 内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制度。
4.意义:为大业指明了方向,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好评,为港澳回归开辟了途径。
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1.香港回归:中两国于年签署联合声明。
年月日,中国对国占领的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正式成立行政区。
2.澳门回归:中两国于年签署联合声明。
年月日,中国对占领的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正式成立行政区。
3.港澳回归的意义:【合作探究】回顾中国近代史,想一想香港是怎样逐步被英国占领的?香港是何时回归的?从香港的失去到回归,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巩固训练】1.我国之所以能用“一国两制”的原则解决港、澳问题,其根本原因是()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综合国力的提高C.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D.殖民国家力量的削弱。
2.“一国两制”第一次成功实践是()A.解决西藏问题 B.解决台湾问题 C.解决澳门问题 D.解决香港问题3.中国政府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其总体目标是为了()A.解决香港回归问题 B.解决澳门回归问题C.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D.实现祖国统一大业4.澳门和香港回归祖国后保持了经济繁荣,再次证明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强大生命力,坚定了我们用这一方法解决台湾问题的信心。
“一国两制”的基本内不容包括()A.“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B.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C.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D.港、澳、台地区拥有绝对的自治权5.香港媒体在评论中国收回香港时说:“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
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学习目标】1、了解和掌握“一国两制”的提出和含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及意义。
2、通过会议学过的内容,总结出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大家初步的历史归纳能力。
3、通过港澳的回归,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才能真正走上独立自主发展的道路,才能真正实现港澳的回归,最终实现台湾的回归。
【课标要求】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学习过程】:1.知识回顾:2.课前导学(知识梳理)(一)“一国两制”的构想1、背景:实现,是中华民族的愿望。
2、提出:改革开放后,从维护国家统一和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的伟大构想。
3、含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现制度。
4、意义:为实现指明了前景。
(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
)(二)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1、经过:(1)香港回归;①1984年底,中英两国签署联合声明。
②,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2)澳门回归:①1987年4月,中葡两国政府签署联合声明。
②,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2、意义: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我国在完成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3.课堂研讨:(1)展示交流:小组内展示交流(2)合作探究:1、香港和澳门在回归前,分别被哪个国家占领?这些国家是如何占领香港和澳门的?(回顾旧知并结合地图册28页和30页)2、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方式有哪些?非和平方式不好在哪里?使用和平方式解决港澳问题,就必须充分的照顾到香港与澳门的历史和实际情况。
请思考:香港与澳门地区在回归前的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结合63页活动与探究一)3、16世纪中叶,葡萄牙侵占了澳门,100多年前,英国侵占了香港。
为什么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能够收回香港和澳门?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启示?4、拓展反馈:(1)“一国两制”构想的第一次成功实践是()A.香港回归祖国B.澳门回归祖国C.台湾问题的解决D.西藏和平解放(2)我国的经济特区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最主要区别是()A、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B、生活方式不同C、政治体制不同D、文化传承不同(3)香港媒体在评论中国收回香港时说:“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