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练习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3
第13课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一、选择题1.“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一项重要制度,它凝结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中国智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是中国为国际社会解决类似问题提供的一个新思路新方案,是中华民族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的新贡献。
”材料评述的是( )A.政治协商制度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一国两制”构想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年12月20日,习近平主席出席了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在讲话中,他深情回顾了澳门回归祖国20年来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充分肯定了澳门在“一国两制”实践中的独特作用。
下列关于“一国两制”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中央人民政府行使主权②“一国”是“两制”的前提和基础③特别行政区享有完全的自治权④“一国两制”中的“两制”是指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年6月3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必将在香港止暴制乱、震慑“台独”、确保“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下列对“一国两制”理解错误的是( )A.维护国家安全是“一国两制”赖以生存的基础B.“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C.“两制”是根,根深才能叶茂D.“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概念4.“一国两制”构想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是中国传统政治智慧的一次天才式创造。
首次成功运用“一国两制”构想解决的历史问题是( )A.西藏问题B.台湾问题C.澳门问题D.香港问题5.下面所示分别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徽。
下列关于这两个区徽所包含的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洗刷了百年的耻辱B.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C.是“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D.“一国两制”有利于推进祖国的统一6.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的共同点是( )A.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B.拥有高度的行政管理权C.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社会制度D.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7.邓小平指出,“一国两制”之所以能够行得通,“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
新课标人教版第13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第13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同步测试题1.中国政府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其总体目标是为了( ) A.解决香港回归问题B.解决澳门回归问题C.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D.实现祖国统一大业2.香港媒体在评论中国收回香港时说:“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
”这里的“天才创造”是指(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C.“一国两制”构想D.改革开放3.“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其根本出发点是( )A.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B.港澳台不适合实行社会主义制度C.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D.在港澳台地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4.我国政府用“一国两制”的构想解决港、澳、台问题,主要是考虑了( )①三地的现状②三地的历史③三地与大陆的差异④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1984年12月,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签署,“北京已保证……在接收后50年内不变更现有经济体系及法律制度”。
材料说明香港回归后将( )A.设立香港经济特区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保持资本主义制度D.实行社会主义制度6.如图,此纪念币发行的主要背景是( )A.纪念香港回归祖国B.纪念澳门回归祖国C.纪念“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D.纪念邓小平同志逝世7.在一本名为《回归路》的书籍中,记录着20世界80年代中国政府为实现中国统一大业所作出的努力,其中应包括( )①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②中葡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③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④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8.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说明( )①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②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③“一国两制”的构想是完全正确的④祖国统一大业取得了完全的胜利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9.“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不能用于解决( )A.台湾问题B.少数民族问题C.香港问题D.澳门问题10.“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翩跹接踵来。
精选2019-2020年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第13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知识点练习一第1题【单选题】“几个小时以前我还是皇家警察,但现在我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了。
”该警察说这句话的背景是( )A、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B、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C、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D、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我国之所以能用“一国两制”原则解决港、澳问题,根本原因是(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C、殖民国家力量的削弱D、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船儿弯弯入海港、回头望望沧悔茫茫,东方之珠,拥抱着我,让我温暖你那苍凉的胸膛,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每一滴泪珠仿佛都说出你的尊严,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歌曲《东方之珠》中包含了( )①香港的历史悠久和百年沧桑②香港人的精神归属及家园情结③基督教的忧患意识和天命思想④华人共同的文化心理和情怀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我国能够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最主要的原因是( )A、新中国已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B、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C、改革开放使综合国力大大增强D、“一国两制”构想为有关各方接受【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香港媒体在评论中国收回香港时说:“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
”这里的“天才创造”是指( )A、“一国两制”的构想B、尊重历史与现实C、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D、香港的顺利回归【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2017年4月1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迎来了第一位女特首——林郑月娥,她成为了特区第五任行政长官。
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建立有关的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C、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在厦门岛东南海滩,竖着一个巨大的标语牌,如下图。
第13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同步试题一、选择题1.新中国成立以来,祖国统一大业不断推进。
西藏和平解放,大陆基本统一;港澳回归祖国,统一进程迈出重要一步。
两岸和平统一,中华民族必将实现伟大复兴。
为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我国政府确定了()A.求同存异方针B.一国两制方针C.对外开放国策D.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解析】“一国两制”的提出是课标规定的要点,了解“一国两制”提出的背景和目的是学习的基本要求。
此题考查我国在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上的基本方针,属于识记和理解的层次,正确答案是B。
2.“我们解决台湾问题既要坚持原则,又要灵活务实”。
这里的“原则”和“灵活”分别是指()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B.一个国家两种制度C.高度自治两种制度D.“一中一台”高度自治【解析】“一国两制”的提出是课标规定的要点,此题考查学生对“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理解和评价。
“一国两制”方针一个中国为原则,并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这是这一方针原则性的体现。
同时,考虑到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历史和现实,中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香港、澳门和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两种制度长期并存、共同发展,这是这一方针灵活性的体现。
属于理解的层次,正确答案是B。
3.《反分裂国家法》第五条:“……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
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
”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A.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B.坚持互利互补原则C.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航D.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解析】课标要求“评析祖国大陆与台湾的关系,表达维护国家统一的信念”。
本题提供《反分裂国家法》的具体条文,要求学生认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原则是坚持一个中国,渗透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
答案为D。
4.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李克强总理这样展望两岸前景:“我想花好总有月圆时。
”实现两岸“花好月圆”的前提是()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B.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C.实行社会主义制度D.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原则【解析】课标要求“评析祖国大陆与台湾的关系,表达维护国家统一的信念”。
第13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练习一、选择题1.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最初是为了解决A. 特区问题B. 香港问题C. 澳门问题D. 台湾问题【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解决台湾问题、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伟大构想。
这个构想的提出是从台湾问题开始的,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
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2.下面是王老师在讲历史专题复习时出示的几张图片,据此判断他讲的复习专题应该是A. 改革开放B. 祖国统一C. 申奥成功D. 外交成就【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图片信息可知,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汪辜会谈,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据此判断讲的复习专题应该是祖国统一。
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3.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下列属于邓小平理论创新内容的是①“一国两制”构想②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三步走④解决姓“资”姓“社”争论问题。
A. ①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②③④【答案】A【解析】“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提出的伟大构想,故①符合题意;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奉行的外交政策,不属于邓小平理论创新内容。
故②不符合题意;1987年,在中共十三大上,上下铺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中共十三大根据邓小平的设想,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故③符合题意;邓小平于1992年初到南方视察,他在视察途中,多次发表谈话,指出特区姓“社”不姓“资”,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
故④符合题意。
①③④符合题意,故选A。
4.下列哪些地方的主权是从外国殖民者手里收回的?①香港②澳门③台湾④西藏A. ①②B. ③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97年从英国殖民者手中收复了香港,1999年从葡萄牙殖民者手中收复澳门;台湾问题属于国内问题,1951年西藏解放。
第13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课课练一.选择题1.(2019·江苏泰州)右图是中国邮政为纪念香港回归发行的纪念邮票(小型张)。
下列对香港加归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有()C①香港回归祖国的时间是1997年7月1日②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③香港回归是标志着我国完成了祖国统一大业④香港回归开创了香港和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2019·娄底)15.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尽管不愿见香港回归中国,但她仍然称赞邓小平提出了“最富天才的创见.”这一“天才的创见”是指() CA.改革开放伟大决策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C.“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D.“三步走”的战略部署3.(2019·云南)相对于我国大陆地区来讲,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特别”是指( D )A. 政治上不受中央政府管辖B.与葡萄牙仍有紧密的政治联系C.澳门成为经济特区,原经济地位不变D.澳门享有高度自治权,原有社会制度不变4.(2019·江苏常州)7.1984年12月,中英双方通过长达两年多的外交谈判,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中国政府成功地解决了香港问题。
促成和谈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是AA.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B.中英双方的共同努力C.《南京条约》已被废止D.中国胜利重返联合国5.(2019·山东枣庄)13.2017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贯彻全面准确落实“一国两制”“港入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
其中,“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提出者是()DA.孙中山B.毛泽东C.周恩来D.邓小平6.(2019·湖南邵阳)右图是《游子身上衣》新闻漫画,游子身披五星红旗,喜笑颜开,欢欣鼓舞地扑向祖国母亲怀抱。
该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B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香港回归C.澳门回归D.“神舟”五号安然着陆7.(2019·山东青岛)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任行政长官选举于2012年3月25日举行投票,梁振英以689票在选举中胜出,当选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届行政长官。
最新精选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3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课后练习第三十三篇第1题【单选题】今年是香港回归20周年,回归后的香港发生的最大变化是( )A、社会制度B、经济制度C、主权归属D、社会生活【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我国能够成功地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最主要的原因是( )A、国际地位的提高B、综合国力的增强C、军事力量的壮大D、“一国两制”的构想【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这是1982年9月邓小平在北京接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的一张照片(下图),请你选择最恰当的语句为会谈中的邓小平配音(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我国以“一国两制”首先解决了( )A、澳门问题B、台湾问题C、殖民问题D、香港问题【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在“一国两制”构想指导下,1999年回归祖国的是( )A、香港B、澳门C、台湾D、九龙【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图片中反映了香港回归祖国的是( )ABCD【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说:英国人不该对香港的回归耿耿于怀,邓小平的构想是最富有天才的创造。
“天才的创造”是指(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一国两制”的构想【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一国两制”是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这一方针最早在下列哪个地区得以实现( )A、西藏B、台湾C、香港D、澳门【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曾响彻大江南北。
据此问题回答题。
2019-2020年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第13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知识点练习第十篇第1题【单选题】邓小平曾在不同场合说,香港回归后,香港居民“股照炒、舞照跳、马照跑”。
这是说香港回归以后,香港原有的( )A、国际地位不变B、法律制度不变C、生活方式不变D、金融地位不变【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分别设立特别行政区。
其中“特别”的意思是( )A、特别行政区与中央政府互不管辖B、香港、澳门分别与英国、葡萄牙继续保持政治、经济联系C、香港、澳门人的国籍不变D、享有高度自治权利,原有的社会制度不变【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历史上有些年代注定不平凡,让人无法忘记。
1997 年我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让人无法忘怀。
香港的回归与哪一国策的成功实施有关( )A、科教兴国B、依法治国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一国两制【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一国两制”构想不适用于下列哪一地区?( )A、深圳B、香港C、台湾`D、澳门【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2017年的7月1日,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0周年。
对“特别行政区”中的“特别”理解正确的是( )A、政治上不直属中国中央政府管辖B、香港断绝与英国的一切政治经济联系C、中国政府不向香港派驻军队D、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如图报纸中“今天”指的是( )A、1997年7月1日B、1997年12月20日C、1999年7月1日D、1999年12月20日【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在“一国两制”基础上回归的香港和澳门,其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A、主权归属B、经济制度C、社会制度D、社会生活【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改革开放以来,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方面取得的成就包括( )①提出“一国两制” ②西藏和平解放③香港澳门的回归④海峡两岸交往的日益密切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尽管不愿见到香港回归中国,但她仍然称赞邓小平提出了“最富天才的创见”。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3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同步测试题
1.中国政府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其总体目标是为了( ) A.解决香港回归问题B.解决澳门回归问题
C.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D.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2.香港媒体在评论中国收回香港时说:“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
”这里的“天才创造”是指(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一国两制”构想D.改革开放
3.“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其根本出发点是( )
A.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B.港澳台不适合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C.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D.在港澳台地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4.我国政府用“一国两制”的构想解决港、澳、台问题,主要是考虑了( )
①三地的现状②三地的历史③三地与大陆的差异④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5.1984年12月,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签署,“北京已保证……在接收后50年内不变更现有经济体系及法律制度”。
材料说明香港回归后将( )
A.设立香港经济特区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保持资本主义制度D.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6.如图,此纪念币发行的主要背景是( )
A.纪念香港回归祖国B.纪念澳门回归祖国
C.纪念“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D.纪念邓小平同志逝世
7.在一本名为《回归路》的书籍中,记录着20世界80年代中国政府为实现中国统一大业所作出的努力,其中应包括( )
①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②中葡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③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④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8.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说明( )
①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②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③“一国两制”的构想是完全正确的④祖国统一大业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9.“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不能用于解决( )
A.台湾问题B.少数民族问题C.香港问题D.澳门问题
10.“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翩跹接踵来。
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
”这首诗歌中的“喜事”指( )
A.西藏和平解放B.新中国成立C.民族区域自治D.香港、澳门回归11.“在一国两制”基础上香港、澳门回归后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
A.社会制度B.主权归属C.经济制度D.社会生活
12.“香港特别行政区除悬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国徽外,还可使用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和区徽。
”《基本法》的此条款体现了(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方针D.“一国两制”构想
13.下图分别是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徽。
下列关于两个区徽所包含的历史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B.洗雪了中华民族的耻辱
C.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D.结束了外国列强对中国领土的占领
14.嘉兴有一位著名大师——金庸。
他作为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成员,参与基本法的起草,见证了香港回归祖国。
香港回归祖国( )
①结束了英国在香港的殖民统治②使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
③是“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实践④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5. 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1984年,邓小平正式提出用“一国两制”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
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_____________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____________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一国两制”政策以“一个中国”为原则,并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祖国大陆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香港、澳门保持其原有的资本主义,并可以享有除国防和外交外,其他事务高度自治及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
材料二
材料三
(1) 材料一中的“一国两制”的政策是哪位领导人提出来的?
(2)结合材料一说说“一国两制”的含义是什么?它的提出有什么重大意义?
(3)材料二、三分别反映了什么重大史实?这两个历史事件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4)你认为我国能成功收回材料二、三所展示的这两个地区主权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案:
1---14 DCCAC BBDBD BDAA
15. 社会主义资本主义
16. (1) 邓小平。
(2) 含义: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和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意义: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
(3) 材料二反映的是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材料三反映的是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香港、澳门的回归,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4)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一国两制”伟大构想被各方所接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