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版苏大强?老人立遗嘱将房产赠保姆
- 格式:docx
- 大小:93.54 KB
- 文档页数:2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只给女儿留一元”的遗嘱尴尬了谁正文:老人立遗嘱:保姆获80万+房子,女儿只有1块钱!网友:看到绝望!50年比不过3个月?2019-08-30 15:25“老人、保姆、房产、遗嘱”,这几个词语联系在一起时,你们会想到什么?其实这类“老人立遗嘱,将房子留给保姆”的新闻屡见不鲜。
但今天这份上海一老人的遗嘱却有很大不同,所引发的争议也远大于以前类似的遗嘱。
2018年11月25日,上海一老人在临终前,在医院立下了一份遗嘱。
“我的遗产留给女儿吴某一元,其余财产包括房产一套、存款80万,全留给陈女士。
”而这个陈女士,是女儿给老人请的保姆,仅到家里3个月……离婚不要财产,只要女儿50年前,女儿吴某出生,老父亲开心得不得了。
甚至为了女儿,把一直无法戒掉的烟给戒了。
后来老吴和妻子离婚,他放弃了财产分割,只提了一个要求:我要女儿。
虽然是单亲家庭,但在女儿小时候,老吴也是用尽自己的全力去爱她了。
女儿生病,半夜送她去医院;有什么要求也会尽力满足她。
老吴心疼地对女儿说“爸爸真的好爱你”,那时候的小吴,还会用自己稚嫩的小手帮爸爸擦擦眼泪,“爸爸你别哭了,爸爸我也爱你”儿女总是要长大成人的,小吴转眼到谈婚论嫁的年纪了。
结婚生子后,女儿和自己,也好像变得陌生了。
老吴:“从一周一个电话,到一个月一个电话,到三个月一个电话;从半个月来看我一次,到一个月来一次,到三个月来一次,后来半年也未必能再见一次了。
”从女儿家到自己家,只有一个小时的车程。
而这一小时,对老人来说,似乎也太遥远了……50年亲情比不上3个月的照顾?后来,老吴年纪大了生病,一个人躺在医院的病床上。
三个月里,女儿只来了两次,简单问候两句,就匆匆走了。
给他请了一个保姆之后,再也没来过医院。
保姆贴心照顾了老吴三个月。
生命即将走到尽头,还是没有等来女儿。
这位父亲心如死灰,便立下了这份遗嘱。
老吴:“上海房租太贵了,房子就留给保姆。
爸爸存款也不多,你结婚生子耗尽了爸爸所有积蓄,只剩下80多万养老钱也用不上了,也留给陈阿姨吧。
房产赠保姆血案,空巢老父有私情?-关爱空巢老人论文房产赠保姆血案,空巢老父有私情?儿子滞留异乡,小保姆膝下“尽孝”2006年8月,刘逸书、伍兰夫妇的独生子刘晖考入了成都的一所大学。
在庆祝宴上,刘逸书含泪宣布:“等儿子大学毕业,我和伍兰的苦日子就到头了。
”刘逸书时年51岁,妻子伍兰比他小3岁,两人都是黑龙江绥化市人。
1999年,两人从绥化市机修厂双双下岗,开了“益民”维修铺专修家用电器。
生意上轨道后,两人在北林区按揭买了一套126平方米的房子。
夫妇俩勤劳苦干,省吃俭用,只为给儿子创造好一点的条件。
然而,刘晖刚念高一,患类风湿多年的伍兰竟瘫痪在床了。
刘逸书忙得筋疲力尽,但为了儿子,他苦苦支撑。
伍兰心疼丈夫,经常流着泪说:“我活着只会拖累你。
”刘逸书大声说:“你活着我干活才有劲头。
等儿子大学毕业,我把维修部关掉伺候你,带你去游山玩水。
”在夫妇俩的憧憬中,儿子考上了大学。
刘逸书也于2009年底还完了房贷。
他特意给儿子打去了电话:“等你找了女朋友,爸妈就搬回老房子去住,腾出地儿给你做婚房。
”夫妇俩还有一套50平方米的老房子,是原单位的福利房。
刘晖对此并不热心。
2010年7月,当父母要求他回绥化市找工作时,他才说了实话。
原来,刘晖在大二时,就和同校的成都女孩孙艳恋爱了。
孙艳比刘晖小1岁,她明确表示,不会跟他去东北。
临近毕业,刘晖再次做孙艳的工作,可孙艳坚决不让步。
孙艳父母给刘晖施压,要么分手,要么他留在成都。
刘晖深爱着女友,只有顺从了。
于是,毕业后,他和孙艳双双进入成都一家电子公司做了工程师。
得知儿子的决定,刘逸书和伍兰非常失落。
夫妇俩的苦楚,伍兰曾对邻居吕梅多次倾诉:“儿大不由娘啊,我以前还发愁,等儿子找媳妇了,人家姑娘会嫌弃我是一个活累赘。
这下,见都见不着了,我养的儿子成人家的了……”吕梅百般安慰:“你快把病养好,去成都和儿子团聚。
”伍兰哭得更伤心了:“我哪里也不去,死也要死在老家。
”父母的苦心,刘晖并没有体会到。
《都挺好》“中国式”家庭的满目疮痍,每个女孩都值得温暖对待!最近《都挺好》已经进入尾声了,朋友圈都在谈论这部家庭伦理剧,我也开始试着追了一下剧情。
这部剧直击社会痛点、人物鲜明又不失细腻,开播不到一周就被豆瓣评论8.5分,这算是比较高的评分了。
看剧名,也许第一眼你会觉得这是一部比较温馨的家庭教育片。
但实际折射出了“中国式”家庭的满目疮痍。
而剧情主要是讲父母重男轻女,然后就有了后面苏家三兄妹的故事。
01、剧中大哥苏明哲,儒雅斯文,本科清华,斯坦福硕士。
毕业后留美生活发展,有一个大方得体的妻子和一个可爱的女儿,是所有别人眼里的人生赢家,父母心里最信赖的老大,亲戚邻居眼中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
但实际软弱糊涂,一味大包大揽,满脑子愚孝,自己死要面子还要拖累妻子一个人承担生活的重担。
二哥苏明成吊儿郎当,啃老多年却不自知,成绩不好,妈妈买大学给他上,毕业后也不想着独立,靠妈妈花钱帮忙找工作,最后连恋爱结婚的房子都是妈妈买的,结婚之后生活也是一团糟还要靠妈妈接济。
苏明成是一个心理上没有断奶的妈宝男,什么事情都是“我妈说”,后来苏母去世他才从心理上开始“断奶”,不过因为没有担当,生活依旧一团乱麻。
最可怜的是小妹苏明玉,她的前半生活生生地体现了,什么叫做“性别原罪”。
自记事起,重男轻女的家庭让她遭受了很多不公平的待遇,母亲从来没给过她好脸色和公平的对待,她从小就是被忽视的那一个。
小时候遭遇的种种不公,到长大后都转化为她前进的动力,她憋着一股劲儿,势必要出人头地。
但原生家庭的影响给她心里上留下的阴影,让她变得“不近人情”。
表面不讲人情,但她内心依然是一个极度缺爱的小女孩。
她一直是紧绷着,活得太用力,以至于她经常遭受失眠的痛苦。
而直至遇到石天冬,她的内心才安稳了一点。
在家人眼里,都觉得她是冷漠无情的。
母亲去世,她没在人前掉一滴眼泪,好像这场葬礼与她无关。
就连接从美国回来奔丧的大哥时,她还在处理工作。
看起来你会觉得明玉很无情,但是你没经历过她的过去,就不会知道为什么现在她会变成满身是刺。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素质评价限时:150分钟满分:1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 (10分)1.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 历史上,有许多守将在米栗充盈、兵革坚利、版筑.(zhú)之城高耸的情况下,因失道寡.(guǎ)助而不得不弃城而逃。
B. 山谷此时变得荒凉而崎.(qí)岖,行走渐渐成了攀登,几个原本吹嘘.(yū)自己有多厉害的游客不免有些泻气。
C. 20世纪60年代,河南林州人民以无穷匮.(guì)的精神动力,叩石恳壤,从太行山腰中开凿.(záo)出了红旗渠。
D. 愚公移山不辍.(chuò)的决定,虽然被智叟鄙视,但却得到了家人以及邻居家孀.(shuāng)妻弱子的支持。
2.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 (2分)①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______________。
②她__________地看着,连要干的活都忘了,直到壁炉架上的布谷鸟自鸣钟敲了十二下。
③春节期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山东高密旧居成为旅游热点,来往游人__________,场面之壮观真令人__________。
A. 别有用心津津乐道车水马龙叹为观止B. 别具匠心津津有味车水马龙忍俊不禁C. 别具匠心津津有味络绎不绝叹为观止D. 别有用心津津乐道络绎不绝忍俊不禁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2分)A. 日本能否正确认识其侵略历史,是其能否赢得亚洲各国信任的关键因素。
B. 春天到了,整个乡村都响彻着小鸟的欢唱和小花绽放的芳香。
C. 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不仅需要作家的努力,但是需要广大读者的支持。
D. 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用水需求也跟着增加,这是成为塔里木河渐渐干涸的原因之一。
4. 下列各项中与原语段画线句相比,意思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2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淮安法院发布司法保护老年人权益典型案例文章属性•【公布机关】江苏省淮安市中级人民法院,江苏省淮安市中级人民法院,江苏省淮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布日期】2022.09.29•【分类】其他正文淮安法院发布司法保护老年人权益典型案例“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在民生方面的美好愿景。
今天,淮安中院发布8起典型案例,希望引导全社会共同保护老年人权益,积极营造尊老助老的社会风尚。
一因赡养方式发生纠纷时应尊重老年人的意见基本案情年近9旬的王大爷和妻子生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2002年,王大爷名下的一套老房子被拆迁,得拆迁款8万余元。
经家庭成员共同协商同意,王大爷和妻子决定将拆迁款给二儿子王二,同时和三名子女共同签订了《家庭房产权及父母丧失劳力护理的协议》。
该协议约定:老房子的拆迁款全部归王二所有,同时王二在新购住宅内,给王大爷及其爱人留一间卧室,该卧室由父母住到临终,厨房、客厅、大门都“共走共用”。
两家同居生活期间费用各自负担。
协议落款处三名子女及见证人均签字确认。
同年,王二用拆迁款购买了淮安市区的某处房屋,王大爷及妻子随王二共同居住在该房屋内。
王大爷的爱人去世后,该房屋于2017年再被政府征收,王二选择了货币安置方式并得安置款120余万元。
王二用该笔安置款购买了位于淮安市另两处房屋,一处为一室一厅的某公寓房,另一处为三室两厅的大房子。
王二一家三口住在大房子中,王大爷被安排居住在公寓房内。
公寓房内虽然设施齐全,周边生活条件也相对便利,但王大爷毕竟年事已高,一个人独自生活有诸多不便,其提出应像以前一样与王二一家三口共同居住在大房子中,其他两名子女亦支持王大爷的想法。
但经与王二多次协商未果,王大爷遂将王二诉至法院,请求法院确认2002年签署的协议有效,并由王二在大房子中为其提供一间卧室,并共用厨房、客厅、大门等。
裁判结果一审法院经审理认为,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义务。
老年人现实版《桃姐》:八旬女雇主一家接力赡养百岁保姆茵徐炯权丈夫过世,善良保姆帮她撑起一个家每逢天气晴好,在长沙市芙蓉区文艺新村社区,人们总能看到这样一个温馨的场景:一个白发苍苍的八旬娭毑搀扶着一个老态龙钟的百岁娭毑慢慢散步,形同母女,引发大家的赞叹与羡慕。
八旬娭毑名叫孙锦秀,百岁娭毑名叫王秀英,两人并无血缘关系,王秀英只是孙锦秀家曾经请的保姆。
1963年,30多岁的孙锦秀和丈夫一起从北京来到长沙工作。
她先是当小学老师,后调到某机械进出口公司办公室工作,夫妇俩相继生育了3个女儿,一家五口过着平淡而温馨的日子。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
孙锦秀的丈夫因病医治无效去世,家中顶梁柱轰然崩塌。
在长沙举目无亲的孙锦秀,要上班,要料理家务,还要照顾三个嗷嗷待哺的孩子,每天忙得焦头烂额也应付不过来。
正当孙锦秀手足无措之际,好心的邻居介绍了一个名叫王秀英的大姐来她家做保姆。
王秀英比孙锦秀大20岁,老家在湘乡农村。
她自幼父母双亡,20多岁就到长沙做保姆,一直单身未婚。
由于工作繁忙,孙锦秀根本无暇照顾家庭,三个孩子都由王秀英照看,她感到很不好意思。
王秀英却对她说:“你放心忙你的工作吧,孩子我会帮你照看好的。
”孙锦秀紧紧地拉着王秀英的手,满怀感激地说:“家里有您帮忙,我一万个放心!”几年前,电影《桃姐》曾感动了无数观众:桃姐在李家勤勤恳恳工作60年,中风后得到少爷罗杰无微不至的照顾。
如今,因为“许人一言、千金不移”的家风传承,因为一句“你帮我养小、我为你养老”的郑重承诺,102岁的王秀英与82岁的孙锦秀也演绎了一段跨越半个世纪的现实版“桃姐”故事:在孙锦秀遭遇困难时,身为保姆的王秀英竭尽全力帮她抚养3个女儿;当孤独的王秀英年迈体弱时,孙锦秀一家尽心尽力照顾她,始终不离不弃。
2018年第05期老年人2018年第05期王秀英果然没有辜负孙锦秀的信任,她将家中的一切料理得井井有条,对她的三个女儿更是关爱有加,生怕她们受一点委屈。
遗嘱是老人的护身符看新闻说,有一位北京老人,过世之后。
律师宣读老人留下的遗嘱,老人在遗嘱中说,把自己的房产和90%资金留给了保姆,资金剩余的10%留给了自己一直养着的一只叫“芒果”的狗子,这份遗嘱叫老人的子女很是不满,诉至法庭,一审二审均被驳回,维持原判。
为什么?因为法院判定,老人的遗嘱符合老人的生存现状和心理需求,遗嘱合法有效。
这则新闻让很多子女还有一些老人觉得不可思议和愤愤不平,凭啥把自己的房子和钱给了保姆和狗啊,给保姆就算了,给狗是几个意思啊?难道我们做儿女的还不如狗呢?也有的人标榜自己,说自己老了动不了了,不请保姆,绝对不让子女为难,不给子女添累赘。
其实我认为根本就不是这样,等真的老了,就会不一样了,现在还能动,能自己照顾自己,当然说这些都可以,真的老了的时候也是这样么?有很多老人把财产用遗嘱的形式给了外人,这其中老人的心有多疼,有多难受,为人子女可曾替老人想过?老人的孤独和寂寞你们了解么?老两口都健在还好一些,可以相互扶持,有一方过世,剩下一个老人在一处房子里,独自一个人,有没有个嘘寒问暖的先不说,感个冒都没有人能给端杯热水喝。
这个时候,子女做了什么?只是一味的指责老人把财产留给了外人,却不曾看一看自己是否真的做到了对父母的爱。
老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老人病了,给老人请个保姆,然后呢?自己成年累月的不来看看,说自己忙没时间,时间说,这锅我不背!说自己压力大单位没有假,这个锅,单位不背!这个世界是公平的,没有无缘无故的爱,父母的爱也是。
他们不是没有需求,他们生儿育女不是只为了延续自己的血脉,他们也希望自己老了的一天能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嘴上说的是,忙就不用回来了,心里呢?却等着盼着的希望你去看看他们,在这个躁动喧嚣,繁华落寞的世界里,谁能听到那些已然老去的父母们对孩子的渴望呢?我们对待朋友,同事都很客气,对待领导更是小心翼翼,但是在你们好不容易回家一趟,对着父母却大呼小叫的时候,你们可曾想过,那是你的父母啊!如果父母有资产,儿女一定都愿意去看,一旦没有了资产傍身,哎,难啊。
吴胜明,1984年被判死刑改死缓,2004年鲁豫亲访,80多岁身家过亿她2000元创业,成为千万富翁;她好像无所不能,经营小百货、配件生意、开饭店、做服装、倒卖汽车、彩电等等,只要赚钱没有她不敢做的。
80年代她被称为上海滩的“大姐大”、上海首富;在上海最好的酒店给女儿庆生,最好的宴席宴请全校师生,临了还有红包送;因一批布料东窗事发,引起连锁反应,锒铛入狱;从死缓减到有期徒刑,又从有期减到18年;71岁出狱扫厕所,80岁再次创业成功,成为千万资产拥有者;鲁豫采访过她两次。
因为报道,几乎一夜之间成为红人。
他就是吴胜明,一个人活成一个传奇。
说她是传奇一点都不为过,她经历忐忑,迎难而上,不妥协,不气馁。
可以说,吴胜明是逆天改命的典范,今天我们一起走近吴胜明,去探寻她的坎坷人生路。
01、人生坎坷多磨难,挺过去就是艳阳天。
吴胜明原名吴如英,她内心笃定只要自己努力,每一天都能活得精彩,今天一定会胜过明天,所以自己改名为吴胜明。
1933年,吴胜明出生在浙江嵊县,因父亲吃喝嫖赌,母亲不堪忍受,在她2岁时跟一个军官私奔;小小年纪,她就缺乏父母的关爱,幸好祖母疼她。
可祖父喜欢孙子,从小把她当男孩养,9岁时她幡然醒悟,想变回女儿身,祖父不允许,她就不吃饭,最后差点饿死,才允许恢复女儿身。
12岁花样年华,本应在家享受童年的快乐,继母不能生育,信了谣言迁怒于她,继母设计被抢亲;16岁眼看同房越来越近,她逃婚去上海,最后被迫当了保姆;19岁初恋被拆散,从此苦等12年未果,32岁嫁给一个“好人”;35岁生的第一个女儿,2岁被人贩子拐走,第二个孩子3岁夭折,最后的一个女儿,16岁,喝下了整瓶的农药自杀身亡;53岁因为走私锒铛入狱,71岁出狱后扫厕所,80多岁又实现人生逆袭,坐拥千万资产,如今90多岁还在为了实现女儿的梦想努力拼搏。
前面90多年的时间,吴声明的生活起起伏伏,命运一次次给她脸色,而她却一次次跟命运抗争。
她从不屈服,也从不认输,她的人生信条就是:今天一定胜过明天。
现实版苏大强?老人立遗嘱将房产赠保姆
揭示中国养老现状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苏州年近八旬的老伯以公证遗赠的形式,将一套市场价超百万元的房产赠送给照顾自己多年的保姆。
据悉老人有一儿一女,但他们很少有时间陪伴老人,保姆一直细心照顾他。
此事一经报道,便引发网友关注。
有人认为,儿女未尽到赡养老人的义务,老人将财产留给保姆也无可厚非。
(来源中国新闻网)
也有网友人认为此做法不妥,貌似有些自私,在怎么也要商量一下,是共同财产。
每个人都会逐渐衰老,赡养,即照顾衰老的父母。
所谓赡养,主要是指儿女在经济上为父母提供必需的生活用品和费用的行为,即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提供必要的经济帮助,给予物质上的合理要求。
《宪法》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中国《婚姻法》也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
有经济负担能力的成年子女,不分男女、已婚未婚,在父母需要赡养时,都应依法尽力履行这一义务直至父母死亡。
家庭共同财产婚姻法中的规定:
第十七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继承法》第13条规定: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所以说,老人的晚年生活需要的是陪伴,而大部分年轻人都会以工作忙等众多理由把老人独自留在家中,即使花钱请了保姆,把父母照顾的无可挑剔的周到,但是老人需要的从来不是你的钱。
活了大半辈子,能把子女养大成人,肯定是不会在意那一点钱的,作为年轻人的我们,要多留一些时间给父母,现在忙的连打个电话都是奢侈,可是你有时间刷微博的时候不防给父母打一通电话,闲暇之余,多带他们出去走走,看看大千世界,走出以房子为中心,方圆一百米为半径的区域,体验一下难得的亲子时光,长时间坚持下来,你就会发现非常难得并且珍贵。
那么,何不从现在做起,多留时间给父母,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