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恐龙1
- 格式:ppt
- 大小:4.06 MB
- 文档页数:55
恐龙图鉴恐爪龙【驰龙科——肉食性恐龙:体长3--4米,特征脚部第二趾的镰刀状巨爪可达12厘米长】伶盗龙【驰龙科——肉食性恐龙:有羽毛、具有长而坚挺的尾巴;体长约2米,身高约1.1米,体重约15公斤,长约九厘米的第2趾是它捕杀猎物的主要武器】犹他盗龙【驰龙科——肉食性恐龙:体长5--7米,驰龙类中是名副其实的巨人。
特征脚部第二趾的镰刀状巨爪可达22厘米长】窃蛋龙【兽脚亚目—杂食恐龙:外形酷似类鸵鸟,嘴巴是类似鹦鹉的喙状,头顶带有突起的冠饰,并且大部分都长有羽毛,身长1.8-2.5米】巨盗龙【窃蛋龙下目--肉食性恐龙:目长着像海龟般的喙。
成年个体长可达8米,身高能达到5.5米,体重达4吨】似鸵龙【似鸟龙下目——杂食性恐龙:头部很小,颈部细长,身体轻巧,身长约3--4米,体重约150公斤擅长奔跑短跑小能手】似鸡龙【是似鸟龙科—杂食恐龙:脑袋很小,但是在脑袋的两侧快接近头顶的地方却长着一双大大的眼睛,体长约4--6米、身高约3米(是最大的似鸟龙科)、体重约440公斤】恐手龙【兽脚亚目---杂食恐龙:嘴里没有牙齿、背部则有一个很大的驼峰状物,体长12米,体重9.3吨,拥有着2米半长的手臂和25厘米的指爪】单爪龙【兽脚亚目--小型肉食恐龙:前肢是单一的爪7~8厘米长,双脚长而敏捷;体长约1米】镰刀龙【大型兽脚类---植食恐龙:前臂大约2.5米长,前肢六个巨爪长达75厘米,形状就像用来除杂草的长柄大镰刀,身高为6米,重量可达6--7吨】埃雷拉龙(又叫黑瑞龙)【兽脚亚目--肉食性恐龙:体长5米,身高: 3-4米,体重180公斤,它的头大,颈部又短又结实,牙齿锐利,颌部非常有力,前肢长有利爪,后肢强劲有力。
】美颌龙(又叫细颈龙)【兽脚类---小型肉食性恐龙:最小的恐龙之一,身长约1米,体重0.83--3.5公斤,有着长的后肢及尾巴,前肢手掌有三指,头颅骨细致、窄长,鼻端呈锥形】中华龙鸟【美颌龙类——肉食性恐龙:体长约为1米左右、中华龙鸟的尾巴上有明暗相间的条带、中华龙鸟和美颌龙的区别在于它的前肢较后肢要更短小】吨。
介绍一种恐龙的外形特点20字
摘要:
1.恐龙的种类
2.恐龙的外形特点
3.恐龙的生活习性
4.恐龙的灭绝原因
正文:
恐龙是地球上曾经存在的一种庞大生物,它们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
其中,一种叫做“暴龙”的恐龙,以其强大的攻击力和独特的外形特点而闻名。
暴龙是一种大型肉食性恐龙,其外形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暴龙的头颅巨大,呈三角形,上面布满了尖锐的牙齿,这使得它们能够轻松地撕裂猎物。
其次,暴龙的身体强壮,四肢粗壮,具有很强的奔跑和攻击能力。
再次,暴龙的尾巴长而粗壮,尾端有一块硕大的骨头,可以作为攻击武器,也可以用来保持平衡。
暴龙生活在距今大约六千五百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是当时地球上最强大的掠食者之一。
它们的生活习性主要是以猎食为主,常常单独行动,寻找猎物。
暴龙的猎物主要包括三趾类腕龙和鸟臀目恐龙,它们会利用强大的攻击力和出色的奔跑速度,追捕猎物。
然而,尽管暴龙强大无比,但最终还是无法逃脱灭绝的命运。
据科学家研究,暴龙的灭绝可能是因为白垩纪晚期的大规模灾难性事件,如陨石撞击、火山爆发等,导致环境急剧恶化,无法生存。
总的来说,暴龙是一种外形独特、强大的恐龙,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灭绝原因也是人们长期研究的课题。
恐龙的种类和特点恐龙是地球上已经灭绝的一类巨大爬行动物,它们在地球上生存了超过1亿年的时间。
在这漫长的时间中,不同种类的恐龙出现过许多独特的特征和特点。
本文将探讨恐龙的不同种类以及它们的特点。
1. 肉食恐龙肉食恐龙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恐龙之一。
它们以食用其他动物为主要食物来源,利用锋利的牙齿和强壮的后肢进行捕猎。
其中最著名的肉食恐龙是霸王龙,它是最大的陆地食肉动物之一。
它的特点是巨大的身体和强壮的下颚,使得它能够狩猎到各种各样的猎物。
2. 植食恐龙植食恐龙则与肉食恐龙形成鲜明的对比。
它们是以植物为主要食物来源的恐龙,拥有大而强壮的颚骨和尖锐的牙齿,以便咀嚼植物。
最著名的植食恐龙之一是梁龙,它拥有巨大的颅骨和长而细长的颈椎,使得它能够够够食用高处的树叶。
3. 装甲恐龙装甲恐龙借助于身上的坚硬鳞片或者骨板来保护自己免受外界的伤害。
他们身体坚固且结实,能够抵御来自捕食者的袭击。
最典型的装甲恐龙是剑龙,它有着坚硬的骨板覆盖全身,使得它拥有了世界上最有效的防御机制之一。
4. 飞行恐龙与飞鸟和蝙蝠一样,恐龙界也有一类能够飞行的恐龙,称为翼龙。
它们拥有轻巧而坚韧的翼膜,可以展开翅膀在空中飞行。
翼龙的特点是具有巨大的翼展和锐利的牙齿,使得它们能够在空中捕捉食物。
5. 水生恐龙水生恐龙是一类适应水生环境的恐龙,它们在陆地上生活了一段时间后逐渐进化成为了水生动物。
最著名的水生恐龙是腕龙,它拥有鱼类一样的鱼鳃和鳍状的手指,帮助它在水中游动。
总结:恐龙的种类与特点多种多样,每一类都有其独特的适应环境和生存方式。
肉食恐龙以捕猎其他动物为主要特点,植食恐龙则以植物为主要食物来源。
装甲恐龙拥有坚固的骨板来保护自己,而翼龙则拥有翅膀在空中飞翔。
水生恐龙适应了水生环境,演化成为了水中的顶级掠食者。
通过学习恐龙的不同种类和特点,我们能更好地了解这些古老生物的生存方式和进化历程。
2023年《恐龙》教案2023年《恐龙》教案1本课为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上的一篇课文。
课文主要写了恐龙的种类,千奇百怪的形态以及它们的生活习性。
如果仅凭文中的插图引领学生学习,学生必定会兴味索然。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充满生机与活力,我精心设计了这一课。
一、教学目标1、网络环境下,由学生自主学习,了解恐龙的种类、形态以及他们的生活习性。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积累文中的语言,说积累的话,说创造的话。
3、通过查阅与浏览,学会信息的搜集与处理,并对恐龙有更广泛的了解。
二、教学对象分析1、每一位学生都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有部分学生通过电视,课外书籍已对恐龙有一定的了解。
2、学生已有一定的操作能力和操作速度,能把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复制和粘贴至网上留言。
三、教学策略本课教学分三大版块。
第一版块为复习,以信息树的形式展示学生阅读课文之后所获得的信息。
第二版块为新授,学生在网络环境下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学习课文。
第三版块为拓展延伸,自主搜集信息,以留言的形式共享彼此的成果。
四、教学内容1、了解课文中恐龙的种类、形态以及生活习性。
2、搜集积累恐龙的更多信息。
五、选择媒体本课教学是网络环境下的语文学习。
五、教学过程1、信息树——激发学习兴趣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已经了解了恐龙的哪些情况?请把你知道的情况贴在黑板上的信息树上。
生贴自制的卡片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恐龙的种类及生活习性。
2、新课教学——让课堂焕发活力第一版块:学习恐龙的种类及形态(模块:选择与理解)(1)默读课文第二段,找出文中写了哪几种恐龙?(雷龙、梁龙、剑龙、三角龙……)(2)读读课文,看看图画,在名称后面贴上相应的恐龙图。
雷龙梁龙剑龙三角龙鱼龙翼龙能拖动图画,并能显示对与错相关恐龙的图片(3)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恐龙,读读想想它有什么特点?交流:生随机点击自己喜欢的恐龙的图画,图画边配上了相应的文字,说出喜欢的恐龙的特点。
[要点:雷龙的特点是大,从“庞然大物”、“比六头大象还要重”“雷鸣一般”等词语中体会。
关于恐龙的资料四年级下册一、恐龙的定义与生存年代。
1. 定义。
- 恐龙是出现在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的一类爬行动物的统称。
它们具有独特的骨骼结构,大多数体型巨大,不过也有一些小型恐龙。
2. 生存年代。
- 三叠纪(约2.5亿 - 2亿年前):这是恐龙开始出现的时期。
最早的恐龙比较小,如始盗龙,它是一种肉食性恐龙,体长约1米,是已知最古老的恐龙之一。
- 侏罗纪(约2亿 - 1.45亿年前):这个时期恐龙种类繁多。
比如梁龙,它是一种巨大的植食性恐龙,身体非常长,可以达到27米左右。
还有异特龙,是凶猛的肉食性恐龙,体长约9米。
- 白垩纪(约1.45亿 - 6600万年前):在白垩纪末期发生了恐龙大灭绝事件。
暴龙(霸王龙)是白垩纪晚期的代表性肉食性恐龙,它体型庞大,体长可达12 - 13米。
三角龙是白垩纪晚期的植食性恐龙,它的头上有三个角,颈部有巨大的颈盾,体长可达9米。
二、恐龙的种类。
1. 按食性分类。
- 植食性恐龙。
- 腕龙:它是世界上最高的恐龙之一,身体巨大。
腕龙主要以树叶为食,它的脖子很长,可以够到高处的树叶。
它的前肢比后肢长,脑袋比较小。
- 甲龙:全身覆盖着厚厚的骨质甲片,就像一辆装甲坦克。
它的尾巴末端有一个骨质的棒槌,当遇到敌人时,可以用尾巴来攻击敌人。
甲龙以低矮的植物为食。
- 肉食性恐龙。
- 迅猛龙:虽然迅猛龙的体型相对较小,体长约2米,但它非常敏捷。
它的前肢上有锋利的爪子,牙齿也很尖锐,是群居性的肉食性恐龙,会群体狩猎。
- 棘龙:是一种体型巨大的肉食性恐龙,体长可达15 - 18米。
它的背上有长长的棘刺,可能有调节体温或者展示等功能。
棘龙主要生活在水边,可能会捕食鱼类等猎物。
2. 按身体结构分类。
- 蜥脚类恐龙。
- 这类恐龙一般体型巨大,有长长的脖子和尾巴,四肢粗壮。
例如阿根廷龙,据推测它可能是最大的恐龙,体长可达30 - 40米。
它们是植食性恐龙,需要大量的植物来维持生存。
- 兽脚类恐龙。
恐龙名称大全品种迄今全世界发掘出来的恐龙化石(包括骨、牙齿、皮肤、卵、粪便、足迹等)有2000多个,经鉴定,恐龙共计2目7亚目57科350余属800余种。
恐龙名称大全品种 11、鸭冠龙(1)和霸王龙一样,鸭冠龙出现在恐龙时代末期。
(2)角鼻龙最特别的地方是它的头部。
它扁平而长的颚骨像鸭子的嘴,因此得名角鼻龙。
2、恐爪龙(1)恐爪龙,学名:Deinonychus,是驰龙科恐龙的一属,后肢第二趾上有非常大,呈镰刀状的趾爪,在行走时第二趾可能会缩起,仅使用第三、第四趾行走。
(2)恐爪龙身长约3.4米,生活于下白垩纪的阿普第阶中期至阿尔布阶早期,距今约1亿1500万-1亿800万年前。
3、甲龙(1)甲龙就像一辆坚不可摧的坦克车,连霸王龙都拿它没办法。
(2)当剑龙逐渐消失后,覆盖着骨板的甲龙(犰狳)取而代之。
4、霸王龙(1)霸王龙的身体高达十四公尺,体重大约十公吨,尤其后脚十分粗大强壮,甚至能各自撑起一只犀牛。
(2)从霸王龙化石中得出,每一个牙齿都大如一个成人的手掌,即使是眼睛也比人头还大。
(3)霸王龙(暴龙)是肉食性恐龙中最大也是最残暴的,霸王龙出现的时间已经是恐龙时代的最末期,距离现在大约八千万年前。
5、鲨齿龙(1)壁齿龙又称齿龙。
它的名字意思是像食人鲨一样的蜥蜴,意思是锯齿状的。
(2)方齿亚目(Squaodon)属于方齿亚目(Squaodontidae)科,生活在距今1亿至9300万年前的白垩纪中期至晚期。
6、双冠龙双冠龙生存于侏罗纪早期的恐龙,双冠龙长达6米,站立时头部高约2.4 米。
头顶上长着两片大大的骨冠,故名双冠龙。
7、异特龙(1)异特龙,又称跃龙或异特龙,是食肉亚目蜥脚亚目恐龙的一个属。
它生活在侏罗纪晚期,大约在1.55亿年前到1.35亿年前。
(2)异特龙是种中型的二足、肉食性恐龙,身长8.5米,最大9.7米,体重1.5-3吨最重3.6吨。
另外,异特龙非常聪明,会围攻大型猎物,是一种庞大、凶猛的肉食性恐龙。
恐龙百科简介一、恐龙的定义与起源恐龙是出现在中生代时期(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的一类爬行动物的统称。
它们起源于约 2.3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
其起源与早期爬行动物的进化发展密切相关。
在地球环境逐渐变得适宜大型陆地生物生存时,原始的爬行动物开始分化出不同的类群,其中一支进化成为恐龙。
例如,始盗龙被认为是最早的恐龙之一,它体型较小,具有一些原始特征,像后肢强健适合奔跑,牙齿形状显示它可能是杂食性动物。
二、恐龙的分类(一)蜥臀目1. 兽脚亚目•这个亚目包含了许多著名的恐龙,如霸王龙。
霸王龙是大型肉食性恐龙,体长可达12• 13米。
它的牙齿巨大而锋利,适合撕裂猎物的肉。
它的腿部肌肉发达,使它具有很强的奔跑能力,能够追捕其他恐龙。
•迅猛龙也是兽脚亚目恐龙,虽然体型较小,但它非常敏捷。
它们群居生活,能够通过团队协作来捕杀猎物。
从化石发现来看,迅猛龙的爪子弯曲且尖锐,可以对猎物造成致命伤害。
2. 蜥脚亚目•梁龙是蜥脚亚目恐龙的典型代表。
梁龙体型巨大,是世界上最长的恐龙之一,它的体长可达27米左右。
它的脖子和尾巴都很长,主要以植物为食。
它在进食时,会利用长长的脖子够到高处的树叶。
(二)鸟臀目1. 鸟脚亚目•鸭嘴龙是鸟脚亚目恐龙的一种。
它的嘴巴形状像鸭嘴,里面有很多牙齿,适合咀嚼植物。
鸭嘴龙通常群居生活,它们可能会在大群体中互相保护,一起寻找食物。
2. 角龙亚目•三角龙是角龙亚目恐龙中最著名的一种。
它的头上有三个角,还有一个巨大的颈盾。
三角龙主要用它的角来防御肉食性恐龙的攻击,颈盾可能也起到一定的保护和展示作用。
三、恐龙的生活习性(一)饮食习性1. 肉食性恐龙•肉食性恐龙以其他动物为食。
像霸王龙这样的大型肉食性恐龙会主动追捕其他恐龙。
它们具有敏锐的视觉和嗅觉,可以在很远的地方发现猎物。
它们的牙齿和爪子是捕食的重要工具。
2. 植食性恐龙•植食性恐龙则以植物为食。
例如腕龙,它每天需要大量的植物来维持庞大的身体需求。
由于植物的营养含量相对较低,植食性恐龙往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食,并且进化出了适应咀嚼和消化植物的牙齿和消化系统。
《恐龙》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扎西小学朱飞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20课《恐龙》。
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2、让学生在听说读写、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认真预习本课,标出课文自然段序号、圈出生字,找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作上自己喜欢的标记。
教学方式: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独立思索与合作探究相结合为主要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教师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将要和大家一起去认识一些新朋友,它们会是谁呢?请看大屏幕(多媒体出示恐龙图片)。
对,它们就是地球曾经的主人──恐龙。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1、教师解说:大约两亿年以前,恐龙在地球上到处漫游,足迹遍及整个世界;然而大约在6500万年以前,这些恐龙又突然神秘地消失了。
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家族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读读20课的课文,去了解了解。
2、多媒体课件出示自读要求:(1)坐姿端正,做到“眼到、口到、心到”。
(2)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
(3)想想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4)不动笔墨不读书。
3、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的读书姿势及习惯养成。
4、读书汇报:(1)指名说说各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师生共同概括,练习说话:课文先写了恐龙的生活年代、生活环境和活动范围,再写了恐龙及其亲戚的种类、形态,然后写了恐龙吃什么食物及怎样繁衍后代,最后写了恐龙神秘地消失。
三、认读生字,理解字词过渡:刚才读课文时,你发现哪个字的字音要读准,请给大家说说。
(学生自由发言)嗯,说得真好,其他小朋友是否也读得很棒呢?一起来读读这些生字。
1、绿线里的生字。
(1)多媒体课件出示绿线里的生字,学生齐读一遍。
(2)同桌相互认读。
2、田字格里的生字。
(1)课件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指名领读。
恐龙科普知识恐龙是生长在地球上约2.2亿年至约6,500万年前的一类巨型爬行动物。
这些史前生物,经过长时间的进化和演化,形成了多样的物种和不同的分类群。
恐龙曾经统治过地球,令人们着迷。
本文将为您介绍恐龙的科普知识,带您一起了解这些古老而神秘的生物。
一、恐龙分类与进化恐龙的分类可以根据其种类、大小和形态特征进行划分。
最初,根据恐龙的髋骨结构,将其分为鸟臀目和蜥臀目。
而现代分类学则遵循更多细节和特征,将恐龙分为霸王龙类、蜥脚类、甲龙类等。
每个类别下还有许多不同种类的恐龙。
关于恐龙起源的研究表明,它们是爬行动物中爬行类两栖类动物演化而来的。
最早的恐龙化石出现在距今2.2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
随着时间的推移,恐龙逐渐演化出了各式各样的特征,适应了不同的环境。
二、恐龙的特征与生活习性恐龙具有许多独特的特征,这些特征帮助它们在地球上繁衍生息。
例如,恐龙拥有特殊的骨骼结构,轻便的中空骨骼使得它们具备了较大的体型并能够快速奔跑。
另外,它们的巨大尾巴和凶猛的牙齿也是其特征之一。
恐龙的体型和生活习性多种多样。
有些恐龙像霸王龙一样体型巨大,属于食肉类,而有些恐龙像蜥脚类恐龙一样具有细长的脖子和尾巴,主要食草。
此外,恐龙也具备了繁殖的能力,有着保护自己和后代的本能。
三、恐龙的灭绝原因恐龙的灭绝至今仍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有几种主要的灭绝理论得到了广泛认可。
最常被提及的是“众多因素综合作用”理论,即认为恐龙灭绝可能是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例如,气候的变化、地质活动、火山喷发、陨石撞击等都可能对恐龙的生存环境造成了毁灭性的影响。
此外,外来物种的入侵也可能导致了恐龙灭绝。
近年来,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化石和地层记录,对恐龙灭绝事件的认识不断深入。
虽然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但我们对恐龙灭绝背后的原因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四、恐龙的研究与保护对恐龙的研究对于我们了解地球历史和进化过程至关重要。
科学家通过挖掘恐龙的化石,重建它们的生态系统,进一步揭示这些古老生物的生活方式和演化。
恐龙知识百科恐龙是地球上曾经存在的生物群体之一,生活于约2.3亿年前至6600万年前的地球历史时期。
它们在地球上生存了将近1.7亿年,占据着生态系统的主导地位。
恐龙的种类繁多,体型巨大,并且拥有各式各样的特征和习性。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关于恐龙的基本知识。
1. 恐龙分类与发现恐龙主要分为两大类:鸟脚类恐龙和兽脚类恐龙。
鸟脚类恐龙主要以身体庞大、后肢较长、食素性等特征为主,而兽脚类恐龙则以肢体结构和狩猎性质为特点。
恐龙的化石主要是通过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的发掘和研究而被发现的,这些化石使我们对恐龙的存在和特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恐龙的多样性恐龙的多样性非常丰富,从体型上来看,它们可以大致分为大型恐龙和小型恐龙。
大型恐龙主要包括著名的霸王龙、雷龙等,它们拥有庞大的身躯和强大的猎杀能力。
而小型恐龙则以迅捷和机敏性为特点,如智龙和迅龙等。
此外,恐龙还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和皮肤纹理,这些特征可以通过化石的研究来推测。
3. 恐龙的习性与生态恐龙在地球上占据着重要的生态角色,其繁荣时期称为"恐龙时代"。
它们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如陆地、湖泊和河流等。
根据化石记录,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些有关恐龙习性的信息。
例如,一些恐龙可能是群居动物,它们通过形成群体来提高狩猎的效率和抵御敌害;而另一些恐龙可能是孤独的猎食者,它们通过独自行动来捕获猎物。
此外,恐龙也有各种各样的饮食习性,有些是食草恐龙,有些是肉食恐龙。
4. 恐龙灭绝恐龙的生命历程可谓跌宕起伏,最终在66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遭受了一次灭绝事件,该事件被称为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
该事件导致了地球上大约75%的物种灭绝,其中包括了恐龙。
有许多理论用来解释这次灭绝事件的原因,包括大规模的火山喷发、流星撞击等。
无论原因如何,这次灭绝事件标志着恐龙时代的终结,恐龙们与地球永远告别。
总结:恐龙作为地球上曾经存在的生物群体之一,拥有丰富的多样性和生态特征。
经过古生物学家的研究,我们对恐龙的了解越来越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