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醋文化
- 格式:doc
- 大小:52.00 KB
- 文档页数:5
山西做醋的历史大约有3O00年之久。
北魏贾思勰在其名著《齐民要术》中总结的22种制醋法,有人考证认为就是山西人的酿造法。
其中“作米酢法”便是“山西老陈醋”的酿制方法。
到了清初顺治年间,介休出了一位“醋仙”,名叫王来福,他在清徐城关开办了一个“美和居”醋坊,又在白醋的基础上增加了熏醋工艺,大胆地改革、创新,“冬捞冰,夏伏晒”,终于创出了山西“老陈醋”名牌,使老陈醋一举名列中国四大名醋之首。
作为醋的故乡,在民间至今有做酷的遗风。
如果您到山西的乡村僻壤盛夏一游,你会发现,老乡们在烈日之下。
放一口麻纸闷着的大缸,在用“老醯儿”(制醋的醴子)晒醋,而且醋缸需不断地搬动,因为醋缸要跟着“爷爷”(太阳)走。
看到此情此景,过去山西“家家有醋缸,人人当醋匠”的场景定会跃然眼前。
确实山西是制醋的大本营,现在全省有 100多家醋厂,著名的除清徐老陈醋之外,还有陵川玉泉老陈醋、壶关辛寨老陈醋、榆次南堡老陈醋。
品种有老陈醋、名特醋、双醋、陈醋、特醋、晋醋、味醋、熏醋等。
同一品种的醋,根据使用原料和生.产工艺的不同,又可分出各种各样的品种类别,真可谓琳琅满目,各具特色。
人说山西好地方,地肥水美醋更香。
山西人善制醋,是因为山西人爱吃醋,而山西人爱吃醋也真可称为全国之最,在山西民间有无醋不成味之说。
山西人善酿酷爱吃醋,素有“老醯儿”之称。
古时管醋叫醯,把酿醋的人叫“醯人”,把酿醋的醴叫“老醯”。
因此,吃醋也不叫吃醋,而叫“吃醣”。
由于山西人对酿醋的特殊贡献,再加山西人嗜醋如命,又巧合了“醯”和山西的“西”字同音,所以外省人就尊称山西人为“山西老醯”了。
“老西儿”对醋的贡献确实应大书特书,因为醋的作用真是太多了。
醋内除含有大量醋酸外,并含有钙、铁、乳酸、甘油、氨基酸及醛类化合物。
醋不仅是调味之首可以入味,还是人体健身佳品。
在食用方面,它能溶解食物中的钙和铁,使人体易于吸收,也可以用于脱制萝卜、白菜、大蒜等食物。
在医疗方面用醋入药,有生发、美容。
山西醋文化08地科08508051 闫旭蒸酵熏淋夏晒冬捞精艺酿出小巷名, 香酸绵甜调味佐餐众人争夸晋宁醋。
山西酿醋的历史源远流长,精湛的工艺举世无双。
山西人在周时便开始酿醋,到春秋战国时期,山西酿醋业己遍及城乡,打破了西周“公室制醋作坊”的单一格局。
秦时有了辛(辣)、咸、苦、酸、甘(甜)五味之说。
到了汉朝,醋己经成为当时一种大众化的调味品。
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崔宴的《四民月令》也都有制醋的记载。
随着醋在民间的迅速普及与使用,酿醋技术也不断花样翻新。
北魏时醋的制作已经标准化。
北魏农学家贾思解在《齐民要术》一书中谈到,制醋法到魏晋时已有数十种之多。
唐宋时期,由于制曲技术的进步和发展,醋酿造技术的也不断更新这必然带来醋品种的逐渐增多,质量愈臻完美。
五代《四时纂要》中又提出“米醋”、“暴米醋”、“麦醋”、“暴麦醋”等酿造方法,说明酿醋技术又有了进一步发展。
宋代, 山西酿醋业遍布城乡,太行、吕梁这些偏僻地区也出现了“家家有醋缸,人人当醋匠”的盛况。
经过隋、唐、宋、元几代的发展演进,明清时期山西醋业发展到鼎盛时期。
其标志之一是醋坊林立,多种经济形式并存。
在明清以前,晋阳白醋即以陈年白醋而知名,明洪武年间,原清源“美和居”的王来福大师傅,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摸索创新,在“醋化”和“淋醋”之间,增加了一道“熏酷”的工艺,即“熏蒸法”,形成该字号食醋的独特品味。
到清顺治元年(1644年)开始,中华老字号“美和居”改新醋陈酿工艺为“夏伏晒、冬捞冰”经过一年以上陈酿的醋,黑紫醇香、久存不腐,食者无不叫绝。
遂把隔年陈酿的醋称为老陈醋,从而开创了老陈醋的历史。
于是“美和居”名声大振,老陈醋也成为王室贡品,闻名中外,成为中国四大名醋之首,被誉为“国醋”、“天下第一醋”,山西醋业迎来了“黄金时代”。
在近代,“福源昌”生产的“山西老陈醋”曾获得1924年巴拿马国际商品博览会优质商品一等奖的殊荣。
由此可见,山西醋业从起源到发展,历经千年,时久弥香。
山西醋文化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一部分,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底蕴。
山西是中国著名的醋都,其醋文化历史悠久,影响广泛。
以下是关于山西醋文化的简介:
一、历史背景
山西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和传承,山西醋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酿造工艺和风味。
山西老陈醋是中国四大名醋之一,以其色、香、醇、浓、酸五大特征著称于世。
二、酿造工艺
山西醋的酿造工艺十分独特,以高粱、大麦、豌豆等为主要原料,经过酒精发酵后,再经固态醋酸发酵、熏醅、陈酿等工序酿制而成。
这些原料和工艺使得山西醋具有独特的风味和品质。
三、文化意义
山西醋不仅是一种调味品,更是一种文化象征。
在山西民间,醋被广泛应用于烹饪、保健、医疗等领域。
同时,山西醋还与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等紧密相连,成为了山西的一张文化名片。
山西人善酿醋、爱吃醋,素有“老醯儿”之称。
四、产业发展
山西醋产业也十分发达。
全省有100多家醋厂,其中著名的有清徐老陈醋、陵川玉泉老陈醋、壶关辛寨老陈醋、榆次南堡老陈醋等。
这些醋厂不仅生产高品质的醋产品,还积极推广醋文化,为山西醋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五、宣传与传承
为了保护和传承山西醋文化,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多种措施。
包括加强醋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宣传,推出以老陈醋为主题的文化活动,打造醋文化旅游节等。
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山西醋文化的魅力,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总之,山西醋文化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的瑰宝,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它不仅是山西的一张文化名片,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西特产的演讲——走进美食之都: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走进美食之都——山西特产》。
山西,作为中国的一个省份,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地理环境,拥有许多令人惊叹的特产,堪称中国美食的宝库之一。
下面,我将带大家一起探索山西特产丰富多样的美食文化。
就让我们一起来品味山西的最著名的特产之一——醋。
山西醋被誉为“中国第一醋”,是山西省传统工艺中的瑰宝。
它在酿制过程中精选优质大麦、小麦和豌豆作为原料,采用古法秘制而成。
山西醋独特的风味,酸爽而不失甘甜,让人回味无穷。
无论是凉拌菜、炖菜还是腌制肉类,加入山西醋都能使菜品的口感更加鲜美。
除了醋,山西的豆腐也是当地的特色美食之一。
山西豆腐制作有着悠久的历史,技艺传承至今。
山西豆腐细嫩爽滑、香味浓郁。
它不仅是许多无荤食的人士的首选食品,还可以搭配各种其它食材制作出丰富多样的菜肴。
比如山西豆腐脑,它是以山西本地黄豆为主要原料,制作出口感绵密细腻、鲜美可口的豆腐脑。
它无论作为早餐还是下午茶,都备受人们的喜爱。
除了这些传统的特产,山西还以面食闻名。
比如山西刀削面,它是山西特色面食中的代表之一。
刀削面以其面条宽、厚、筋道、耐煮的特点而备受赞誉。
制作过程中需要精心调制面团,使用专业刀具,手工刀削而成。
一碗山西刀削面,汤汁醇厚,面条Q弹有嚼劲,深深地吸引着无数食客的味蕾。
此外,山西还有炊饼、烙饼等美食,以其花样繁多、制作精细而受到广大食客的喜爱。
当然,山西的美食文化远不止这些。
山西还有著名的小吃,如山西饽饽、过油肉等,都是令人垂涎三尺的美味。
此外,山西还有糖醋排骨、葱油饼等传统名菜,每一道菜品都彰显出山西独有的魅力。
无论是在山西的街头巷尾,还是在各大餐厅,每一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喜爱的山西美食。
山西特产的丰富多样,向我们展示了山西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地域风貌。
正因为如此,山西成为了中国美食之都。
在欣赏山西的美食之余,我们也不应忘记山西的其他特产。
山西的煤炭资源丰富,精美的陶器、桐木雕刻等也备受青睐。
探访山西传承600多年的醋文化作者:谢昕宇来源:《烹调知识》 2019年第8期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东湖”牌老陈醋是山西老陈醋历史文化的继承者和典型代表。
东湖:老醋养人中国四大名醋之首中华老字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东湖醋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东湖醋园,位于太原市马道坡26号)一、短片欣赏高粱红,豌豆黄五谷杂粮,滋补阴阳旧石磨,老醋缸琥珀墨玉,色泽流淌冬捞冰,夏晒忙老祖宗传统不能忘老祖宗传统咱不能忘踩曲饼儿,翻醋浆搅动了梦里的浓浓幽香醋香啊,醋味儿香醉倒了三晋飘过大洋调五味儿,保健康醋乡的醋香愈加芬芳二、传承简史明洪武元年(1368年),美和居创立“熏蒸法”,“白醋”变“黑醋”。
清顺治初年(1644年),山西醋(熏醋、果醋、米醋等)后随晋商的快速发展闻名于世。
“美和居”创立“冬捞冰、夏伏晒”工艺。
山西醋因其陈放时间越长而品质越佳,故被称作“山西老陈醋”。
1956年山西省清徐县政府联合“美和居”等21家制醋作坊合营,成立山西公私合营清徐曲醋厂。
1957年,山西公私合营清徐曲醋厂创立“东湖”牌山西老陈醋,成为山西省制醋业首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注册商标。
1996年山西老陈醋厂改制成立山西老陈醋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品牌包括:美和居、东湖、福源长等。
2008年,“美和居老陈醋酿制技艺”被国务院、文化部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西老陈醋集团董事长郭俊陆被认定为“美和居老陈醋酿制技艺”国家级传承人。
2011年,山西老陈醋集团成为全国调味品行业唯一、山西省唯一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1993年,“东湖”获得国家首批“中华老字号”品牌称号。
2004年8月9日,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对“山西老陈醋”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三、产地环境山西老陈醋以“食而绵酸、口感醇厚、滋味柔和、酸甜适口、余香绵长”享誉中外。
原料均取自本地生产的高粱、大麦、玉米和豌豆,山西高原上的日照强烈,昼夜温差大,所产杂粮糖分含量高,其他成分的含量也较高。
山西老陈醋冷知识
山西老陈醋是中国传统的酱醋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味。
以下是一些关于它的冷知识:
1. 山西老陈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醋之一。
2. 山西老陈醋的生产技艺源于中国古代的“酿酒”技术,经过多年的改良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醋酿造工艺。
3. 山西老陈醋的制作原料主要有小麦、大豆和水,其中小麦和大豆的比例不同,决定了醋的不同风味。
4. 山西老陈醋是一种低酸度的酱醋,不仅有醇厚的味道,还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物质,如氨基酸、有机酸和酶等。
5. 山西老陈醋还有很多用途,可以用于烹饪、调味、腌制、驱蚊、治疗等方面,是一种非常实用的调味品和药品。
6. 山西老陈醋还有许多传说和故事,如“醋神”传说、“陈年老醋”故事等,使它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7. 目前,山西老陈醋已成为中国的地理标志产品和国际知名品牌,享有着丰厚的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
- 1 -。
山西醋文化山西老陈醋是山西的文化符号之一,其文化内涵深远,是所有山西人引以为傲的文化价值符号。
在山西人眼中,醋就是吃饭必不可少的一味调剂。
山西人吃饭以面食为主,平时吃的擀面、拉面、饸饹等,都需在吃饭时稍加醋来进行调味和提味。
尤其是在特殊节日吃饺子或者油馍时,醋更是必不可少调味品。
就是在农村吃酒席的时候,都会事先在每桌备一碗醋。
可见,山西人对于醋的情怀是很深很重的,吃醋是印在山西人骨子里、流淌在血液中的一种独有的文化观。
谈及山西醋文化,有很久远的历史,并历久弥香,是山西人不断继承和发展过来的。
追溯其源头,可源于周朝。
其后经过春秋战国、秦汉、唐宋几千年的发展,直到明清,醋坊林立,醋业达到鼎盛。
醋在唐代,还有一个关于房玄龄之妻“吃醋”的不朽佳话。
据说唐太宗李世民要其大臣房玄龄纳妾,房玄龄很是担忧,因为其妻怎么也不可答应。
龙颜大怒,太宗李世民让房玄龄之妻在毒酒和纳妾中任选其一。
此女倒也刚烈,举起酒杯,一饮而下,谁料此酒并非毒酒,而是醋。
后来,“吃醋”便流传开来。
在民国时期,林徽因和冰心还因为一坛醋,引起文坛的关注。
现在,“吃醋”则多用于男女之间的爱恨纠结。
不过,在山西人眼中,这种想法并不是很强烈。
他们吃醋是实实在在的吃醋,吃醋也是日常生活中很平凡的一环罢了。
在山西饭馆里,主人总会顺便问一句“吃不吃醋。
”宋朝时,山西醋业更加兴盛,就连一些偏远的地区,也出现了“家家有醋缸,人人当醋匠”的盛况。
到清朝,老陈醋出现。
中华老字号“美和居”改进酿醋的工艺为“夏伏晒,冬捞冰,反复淋”,并经过一年以上来陈酿,这种醋叫做“老陈醋”。
“老陈醋”其实还和山西方言有关,因为新醋的酿成,香飘甚远,邻里八乡奔走告之,说是“酿了神醋”,因为山西方言中,“了”和“老”同音,后来就逐渐叫为“老陈醋”。
山西人爱吃醋,并且能把吃醋变成一种文化情怀,有其偶然性和必然性。
山西人吃醋,和山西人的饮食习惯有关。
因为气候的原因,山西土地上不能种植水稻,因此,大豆、高粱、小麦等农作物成为山西人的主要粮食。
山西传统酿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山西老陈醋作为中国四大名醋之首,其工艺源于自西周以来的制醋工艺。
史料记载,明初(1368年)太原醋坊酿醋师傅创造出了"熏蒸"工序和"夏伏晒,冬捞冰"的陈酿工艺,使山西老陈醋酿造工艺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又经600多年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一套与现代科学相匹配,以手工技艺为经验的山西老陈醋生产工艺,从而被认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山西老陈醋使用特定的原辅料、经典的原材料配方,依靠一条独特的工艺技术路线进行老陈醋的生产。
其运用了"低温酒醪液体发酵"、"高温接种引火,熏淋醋醅结合制醋"、"夏伏晒,冬捞冰的贮陈老熟"等多种工艺。
这套技艺在中国酿醋技术上独树一帜,而且是最富科学内涵,大有发掘潜力的传统技艺。
可以说它是中国传统技艺传承下来,并将发扬光大的一个典型代表。
山西老陈醋以高粱、大麦、豌豆等五谷酿造而成,是中国四大名醋之一,距今已有3000余年历史。
其色泽酱红、味道醇厚、香味绵长,素有"天下第一醋"之称。
此外,山西老陈醋的特征成分总黄酮含量≥60mg/100g,而黄酮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可改善血液循环,还具有抑制血糖升高、降低胆固醇等功效。
川芎嗪含量≥30mg/L,川芎嗪不仅是山西老陈醋的重要香气成分,且有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小动脉、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现如今,"醋"已经成为了山西的代名词。
山西人也被戏称为"老西儿","西"与"醯"谐音,而"醯"在中国古代"指的就是醋。
一、传统醋的起源和发展(一)起源于西周醋的起源时间可以追溯到周代,因为前面的夏商两代没有任何关于醋的记载,所以就姑且认为醋起源于周代。
根据《周礼.天官.冢宰》记载:醋最初叫做“醯”,是用来祭祀和招待宾客的,在周朝的宫廷中还有专门负责酿醋的“醯人”,他们掌握着酿醋的技术,也要按照礼制供给天子祭祀或饮宴时使用醋的数量,对于极其看重祭祀和礼仪的周人来说,“醯人”是一群至关重要的人。
山西特产醋的介绍一、山西特产醋概述山西是中国的一片土地,这里自古以来就以其独特的酿酒技术而闻名于世。
其中,山西特产醋以其独特的酿造工艺和浓郁的历史文化韵味而备受推崇。
江西特产分为两大类别,即真醋和化工醋。
真醋是由纯粮食或食物酿造而成,而化工醋则是通过合成工艺生产的。
在山西,真醋是主流,同时还有一些特殊的酿造工艺,使得山西特产醋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
二、山西特产醋的历史2.1 醋的起源与发展醋作为一种调味品,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据文献记载,早在两千年前的中国东汉时期,人们已经开始使用醋来提鲜、腌制食物。
而山西特产醋作为中国古老的饮食之一,可追溯到宋代。
这一时期,山西的酿酒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并且开始出现了一些特殊的醋酿造技艺。
2.2 山西特产醋的发展历程在宋代后期,山西的醋酿造业开始兴盛起来。
这一时期,山西的酒坊开始转型生产醋,并且形成了一些特殊的醋酿造工艺。
与其他地方的醋相比,山西特产醋以其酒香浓郁、味道醇厚等特点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三、山西特产醋的酿造工艺3.1 原料的选择山西特产醋的原料主要是优质的大米、小麦和高粱。
这些粮食经过选种、脱水、糖化和稳定等工艺处理后,可以保证醋的质量和口感。
3.2 发酵的过程山西特产醋的酿造过程主要分为糖化、发酵和熟化三个阶段。
首先将原料进行糖化,使淀粉转化成糖。
然后通过添加酵母菌使糖发酵成醋。
最后,将发酵好的酒进行熟化,使其口感更加醇和。
3.3 独特的发酵容器在山西特产醋的酿造过程中,发酵容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上,山西人使用一种称为“三坛子”的陶瓷罐来进行醋的发酵。
这种陶瓷罐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可以使醋酒得到更好的发酵。
四、山西特产醋的品种4.1 老陈醋老陈醋是山西特产醋的一种,其特点是醋酸含量高,味道浓烈。
这种醋适合用来调味炖菜和腌制食材,可提升菜肴的口感。
4.2 米醋米醋是山西特产醋的另一种常见品种。
它是以大米为原料酿造而成,口感醇和,香气扑鼻。
米醋适合用来制作凉菜和腌制食材,增添菜肴的风味。
山西尧田醋文化概念山西尧田醋是山西省尧都区尧田镇一种传统的酿制技艺,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这种醋的酿制工艺独特,口感醇厚,历经百年不衰,被誉为“天下第一醋”。
尧田醋以食醋为中心,涵盖了浓香型、陈醋型、米醋型、果醋型等多种类型的醋制品,是中国名优食品之一,并于2008年获评“中国地理标志产品”。
尧田醋文化是以尧田醋为代表的山西醋文化所形成的一种文化概念,这种文化概念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人文内涵,是体现中华传统文化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步:源头探寻要理解尧田醋文化概念,就必须从尧田醋的源头探寻。
据史料记载,尧田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永乐年间。
当时,一位叫做白力根的农民,在耿村发现了酿醋的秘方,并在尧田镇开始了酿制食醋的生产。
经过多年磨练,尧田醋逐渐成为山西地区醋类产品的代表之一。
第二步:文化内涵尧田醋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
首先,尧田醋文化蕴含了民族地域文化的特点。
这种文化概念不仅是一个单纯的饮食文化,更是山西地区文化的一种体现。
其次,尧田醋文化还具有浓郁的历史文化特色。
尧田醋在山西饮食文化中的地位不可替代,已成为当地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尧田醋文化还体现了人文、生态、传统文化等多方面的特色,是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
第三步:文化传承尧田醋文化的传承非常重要。
尧田醋的酿制过程需遵循传统工艺,细腻精湛,需要掌握一定的酸碱度,温度等技术要点,这促使后代传承者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完善。
同时,为了弘扬尧田醋文化,需要不断地开展文化推广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这种传统文化的内涵,认识尧田醋文化的价值。
总之,尧田醋文化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内涵,是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之一。
同时,我们也要在尧田醋文化的基础上,不断探寻新的发展方向和创新之路,让尧田醋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山西醋文化博物馆看到的标识
(原创版)
目录
1.山西醋文化博物馆的标识
2.标识的含义
3.标识的象征意义
4.标识的实际应用
正文
在山西醋文化博物馆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独特的标识。
这个标识以醋罐和醋勺为主体,周围环绕着一圈醋滴,形象地展现了山西醋文化博物馆的主题。
首先,让我们来解析一下这个标识的含义。
醋罐和醋勺代表了山西醋文化博物馆的核心展品,即醋的制作工具和器具。
而周围的醋滴则象征着醋的丰富多样和悠久历史。
整个标识简洁明了,准确地传达了山西醋文化博物馆的主题和特色。
其次,标识的象征意义也非常深远。
醋在山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山西醋不仅是一种调味品,更是山西人民生活中的一部分,有着深厚的人文内涵。
因此,山西醋文化博物馆的标识,不仅仅是对醋的象征,更是对山西醋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扬。
最后,标识的实际应用也非常广泛。
在山西醋文化博物馆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标识被用于各种宣传和展示活动中。
比如,博物馆的宣传册、展览海报、纪念品等,都可以看到这个标识。
通过标识的广泛应用,山西醋文化博物馆成功地将自己的形象和特色传达给了更多的人。
第1页共1页。
山西醋导游词尊敬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山西,我将为大家介绍山西的醋文化。
山西醋,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名醋之一,以其独特的酸甜味道和浓郁的醇香,成为了山西的一张靓丽名片。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山西醋的世界吧!一、醋的历史山西醋的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2世纪,相传在汉代末年,中原地区的历史名将韩信在山西创办了一家醋坊。
从此山西的醋坊如雨后春笋般地多了起来,并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醋文化。
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山西醋已经成为了中国著名的特色食品之一。
二、醋的制作山西醋的制作主要采用传统的天然发酵工艺,以小麦、大米、玉米等为原料,经过浸泡、蒸煮、曲面发酵等一系列复杂而细致的工艺流程,最终酿造出了浓郁的山西醋。
这种制作工艺在世界范围内被誉为“山西工艺”,是中国醋制作工艺的一个重要代表。
三、醋的分类山西醋根据不同的原料和工艺,可以分为多个品种。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包括老陈醋、细酸菜醋和老陈醋。
老陈醋是山西醋中最为古老、最为经典的品种。
它经过数年的陈酿,酿造出了独特的酸味和香气,口感醇厚,醇香四溢。
老陈醋的制作工艺需要历经曝晒、风味、氧化等多个环节,可谓是一种艺术,也是山西醋的代表之作。
细酸菜醋则是山西醋的一种变种。
它是将细碎的酸菜与山西醋搭配酿制而成,既保留了酸菜的清爽口感,又增添了醋的酸甜味道,是山西传统美食中的一道佳肴。
老陈醋则是山西醋的一种特殊的品种。
它的制作工艺更为复杂,需要酿制数年之久。
老陈醋具有独特的醇香味道和深黄色泽,被誉为“醋中之王”。
四、醋的文化山西醋不仅仅是美食,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山西,醋被视为是烹饪的灵魂,被誉为“百味之神”。
山西人民爱用醋烹饪,认为醋可以提鲜、去腥、增香,使菜肴更加美味。
同时,山西醋还经常用于宴礼、祭祀等重要场合,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山西醋还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
山西醋的制作工艺经过了数百年的发展,代代相传,传承至今。
制作醋的技艺需要工匠们将自己的智慧和经验融入其中,经过长时间的修炼和磨练,才能酿造出一瓶瓶醇香的山西醋。
山西人喜欢吃醋是什么原因?山西人喜欢吃醋,是什么原因?亦文亦物头条号优质文化原创作者05-20 23:28251赞踩亦文亦物聊山西国宝:山西人离不开老陈醋,断一顿出人命,绝非虚言(感谢邀请,本文约1090字,阅读需用时5分钟)本来,我专注于山西地上文物文化的发掘整理、实地行走,对饮食文化不太了解。
但是,毕竟古迹是遗存在三晋大地沃土上的,古建筑的营造者们绝大多数也是土生土长的山西人,当地文化怎么能少了饮食呢?何况,在嗜醋如命的山西。
在山西,一直流传有阎锡山的兵“缴枪不缴醋葫芦”的故事;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太原人年均食醋18斤的说法也脍炙人口。
从笔者自身看,家里是顿顿都离不开醋,浇面、炒菜、泡蒜、蘸料,硬是顿顿必吃老陈醋。
因为工作的关系,2016年5月开始,我遍访太原、清徐各大醋厂,东湖、紫林、宁化府、水塔几大领军品牌已看过十数次,从最初的一口酸不尝,变成了入口即品酸度、年份的地道“嗜醋人”,我的解读主要讲3点:1、山西人为啥爱吃醋?首先,山西地处黄土高原,天气干燥,温差大,水土粗粝;醋是酸味食品,能中和口味,维持人体体液平衡;其次,山西年降雨量太少,比不上山东、河北,在旧社会,田地里绿色果蔬少,妇女们尤擅作面食,一般都喜欢硬面、手擀,难消化,加点醋既是口味调和,好入口,更能促进吸收,开胃健脾,对肠道菌群有抑制、杀菌效果。
2、山西醋到底好在哪?全国有四大名醋,而山西老陈醋独拔头筹,位列第一,这并不是山西人自封,而是1930年中国微生物泰斗芳心方老先生盖棺论定的结果(不熟悉的请百度,国内食醋业、酿酒业近现开山鼻祖,汾酒品评也出自他的著作)。
山西老陈醋酿醋的原料好,精选本土高粱、豌豆、大麦等,底料劲儿足;老陈醋酿造需经过“蒸、窖、熏、淋、陈”五大工艺,更要“夏伏晒冬捞冰”,流程复杂,比一般的醋多一道“熏醋”工艺,格外香醇,后头苦,滋味长,越品越有味道。
而且,清徐被誉为“中国醋都”,从尧帝嗜蚁而酸算,有不低于3000年的用酸历史,至少在清顺治年间,王来福就发明熏醋工艺,创建“美和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十分久远;醋是酸味食品,但醋其实是碱性物品,长期使用,利于人体体液的健康调节。
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全国2014年10月自学考试A、人员招聘计划B、人员使用计划C、人员退休计划D、人员绩效计划10、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法中的专家判断法又称(A)A、德尔菲法B、经验预测法C、回归分析法D、马尔可夫分析法11、在招聘过程中,承担招聘计划制定职责的部门是(A)A、用人部门B、政府部门C、劳动力市场 D 人力资源部门12、组织现有员工数量与组织需求数量相比较所得的差额是(D)A、招募对象B、招募周期C、招募标准D、招募人数13、强调人员录用必须按照岗位特性、根据工作的需要来进行。
这一原则称为(A)A、因事择人B、平等竞争C、因人任职D、重工作能力14、属于认知测验的心理测验方法是(A)A、智力测验B、价格测验C、结构化面试D、无领导小组15、诊断性素质测评的特点是(B)A、测评结果公开B、测评结果不公开C、测评内容具有特定性D、测评内容具有表面特性16、对员工入职进行“1369”法新人培训的典型企业是(C)A、联想B、海尔C、沃尔玛D、摩托罗拉17、培训成果转化的第三个层面是(C)A、依样画瓢B、举一反三C、融会贯通D、自我管理18、以幻灯、电影、录像等多媒体教学设备为主要手段的培训方法为(B)A、游戏法B、视听法C、讲授法D、角色扮演法19、鱼刺图战略分解法是一种定性的逻辑分析方法。
提出这一方法的学者是(A)A、日本学者石川B、美国学者伯恩斯C、美国学者福莱、诺格D、日本学者松下幸之助20、小刘是办公室的收发员,一次她将本应加急寄出的邮件作为普通邮件寄出,使公司失去了一个重要客户,办公室主任立即将此事记录在案,作为年终考核的依据之一。
这种绩效考核的方法是(C)A、行为观察法B、强制分布法C、关键事件法D、配对比较法21.同一薪酬等级中薪酬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称为(A)A、薪酬区间B、薪酬水平C、增薪幅度D、薪酬结构22.薪酬设计的基础原则是(C)A、竞争性B、激励性C、公平性D、合法性23.通过正当途径获取企业外部组织或个人相关薪酬信息的过程称为(D)A、薪酬分析B、薪酬比较C、薪酬设计D、薪酬调查24.为了帮助员工处理好职业发展问题,直线经理需要扮演四种角色:教练、评估者、顾问和推荐人。
是中国醋文化的发源地,有2480余年的酿醋史,可追溯至殷商时期。
“醋”在周朝以前乐醯(音XI),汉代称酢(音ZUO),也叫苦酒。
自宋朝陈酉以后才要演变为“醋”。
【陈酉】山西梗阳(今清徐)人氏,山西陈王府“百味堂”掌味师,陈酉首创“廿一日成酢法”,当世之人,以陈酉之名与“廿”“一”“日”组成“醋”字,后世人称“醋仙”。
相传宋仁宗素有厌食怪癖,传统的开胃御酢丝毫不起作用,于是御膳总管密传山西陈王府“百味堂”掌味师陈酉,务必研制出有效的开胃御酢。
陈酉生于酿酢世家,自幼习酢,通晓天下制酢之法,遂领命研制御酢。
一日祭祖时受到自己姓氏“陈”的启示,于是精选山西上品五粮,以晋祠之水润料,七蒸七酿,廿一日成初酢,然后历经寒冬至阴,盛夏至阳,冬捞夏晒,窖封五年最终完成天酿,其色如紫琥珀,状似黑珍珠,五粮天酿的香浓醇酸,令人闻之便食欲大动,仁宗厌食之癖不药而愈。
陈酉之后皆为当世酿醋名家,传至明洪武7年(1374年),陈氏十二世子孙【陈博】集前人之大成汇编《陈氏醋经》以传天下.而以《陈氏醋经》七步法所成的“陈世家醋”亦被称为“陈醋”。
1928年乱世之秋,陈氏三十一世子孙陈鑫下南粤入香港创业,陈醋文化由此远播至台湾、越南、南洋、旧金山等海外华人聚集地。
【山西陈世家醋】亦被世界华人誉为老陈醋传世经典。
山西醋文化醋是我国传统的调味佳品,有着悠久的历史。
而山西醋更以其独特的制造工艺堪称中华醋之极品。
山西醋的传说趣谈在民间广泛流传,使山西醋文化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一、醋之概述(一)醋的历史醋自古以来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佐料,其味酸。
从结构来看,“醋”字的左边为“酉”,“酉”本为古代的盛酒器,此处指酒。
它说明了“醋”与酒有关,或者说“醋”是酒类物质。
其右之“昔”字据许慎说为声符。
自此以后,人们认为“醋”为形声字。
历史上关于“醋”字的产生,有着这样一种传说:相传在远古时期,夏代杜康的儿子叫黑塔,成人后他带领自己的部下东迁到现在的江苏靠近长江的镇江市一带定居下来,并在长江边上开设了一家酿酒的作坊。
酿酒的主要工序就是用江水浸泡酒糟,每天还要将缸中的酒糟翻动。
当酒糟用水泡至21天后,他打开缸盖,突然一股香味扑鼻而来。
他一尝,感到这种东西又酸又甜,与酒不同。
他想给这种物质取个名字,但不知取个什么名,想了想,这东西是用酒糟经过21天后才制成,于是他用“二十一日”,即“昔”字加上“酉”字造了一个“醋”字,以此字作为这种又酸又甜的物质的名称。
自此,镇江的醋闻名遐迩,直到现在,镇江的醋仍然是每21天为一个酿制周期,镇江也成为名醋①之乡。
在我国古典文献中,醋本作“醯”(xī)或“酢”(zuò)。
曾被先人称为“苦酒”。
最初的制法是用麦曲使小米饭发酵,生成酒精,再借醋酸菌的作用将酒精氧化成醋酸。
先秦时期醋还是一种贵重的调味品,汉代已渐渐多起来。
《史记•货殖列传》说,“通邑大都”里面每年酿醋上千瓮。
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里记载了20种制醋法,其中提到的原料有秫米、粟米曲、大麦、豆、糟糠、酒糟、乌梅、蜜等。
随着醋的使用原料不断增多,制造地区不断扩大,醋也就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的调味料。
(二)醋与生活1.醋疗保健(1)食醋营养高食醋含有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除了主要成分醋酸外,还含有合成蛋白质的18种氨基酸、葡萄糖酸、果糖、麦芽糖、钙、铁、磷等,都是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成分。
食用醋后,可以促进胃液分泌,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
适当喝醋有利于钙等营养成分的吸收利用。
醋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可以杀灭肠道中的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多种细菌,能消肿、软化血管、降低血脂。
醋还能抑制人体衰老过程中过氧化物的形成,具有一定抗衰老、养颜的作用。
(2)食醋用处多容易失眠的人睡前倒杯凉开水,再加入一勺醋,喝后可助眠。
便秘者逐日酌量喝白水加醋,可润肠通便。
晕车的人乘车前喝一杯兑入老陈醋的温开水,能预防晕车。
在洗澡水或洗脚水中加点醋,能使肌肉放松,缓解疲劳。
头发有头屑,可用加入食醋的温水洗发,或用1∶1的食醋水把头皮浸湿,轻揉发根,10分钟后,用清水洗净,可以抑制头皮屑过多生成。
头发枯干没有光泽,可在每次洗发后,用加入少量食醋的温水清洗头发,最后用清水冲净,头发会逐渐变得柔软有光泽。
(3)喝醋有禁忌虽然食醋有保健功效,但也要因人而异。
大量喝醋对胃肠道的刺激很大,每天最多一至两杯稀释醋,不能大口大口直接喝醋。
空腹时不要喝醋,以免过度刺激胃黏膜,可在两餐之间或餐后一小时食用,能够促进消化。
胃溃疡和胃酸过多患者不宜靠喝醋保健。
在骨折治疗和康复期间,应避免食用醋,否则醋会使受伤部位酸软、疼痛,延误骨折治愈。
正在服用磺胺类药物、碳酸氢钠、氧化镁、胃舒平等碱性药物以及庆大霉素、链霉①:中国四大名醋:山西老陈醋、江苏镇江香醋、四川保宁药醋、福建永春老醋。
素、红霉素等抗菌素药物时,不要喝醋,以免影响药效。
2.醋与美食在烹调食物时,要放入多种调味品。
醋是一种重要的调料,它能派上许多用场:解腥、祛膻、减辣、添香、引甜、催熟、防黑、防腐、起花等。
中国烹饪协会美食营养专家提议,下面几样菜最好要放醋:(1)脆爽的蔬菜在炒土豆丝、炒豆芽、炒藕片的时候放点醋,能让菜肴脆嫩爽口。
因为醋能够保护蔬菜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使其保持坚挺。
但在炒油菜、小白菜等绿色蔬菜时不要放醋。
(2)紫红色的蔬菜在凉拌心里美萝卜、炒紫甘蓝的时候,放点醋能使菜肴的颜色更加红亮鲜艳。
这是因为这种紫红色的菜肴富含花青素,而花青素在酸性条件下能成漂亮的红色。
(3)含钙多的排骨类荤菜动物的骨头里含有丰富的钙质,这些钙主要以炭化钙的形式存在,在煮炖时不易溶出。
在熬小鱼、炖排骨汤的时候加点醋,能促使骨头中的钙溶解出来,利于人体吸收。
(4)胶原蛋白多的蹄或皮动物的蹄或皮、爪等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是女性喜爱的养颜菜。
可是,胶原蛋白需要长时间的熬炖才能溶出。
如果在煮的时候加点醋,能促使胶原蛋白分解出来。
(5)吃海鲜河蟹要蘸醋水产品容易感染寄生虫和微生物。
而食醋有很好的杀菌功效。
在吃水产品的时候蘸醋,不但能去腥提鲜,还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二、晋醋起源山西醋有着悠久的历史。
据考证,远在夏商时代的殷高祖武丁为聘请一位才子做他的宰相就有“若作酒醴,尔惟曲蘖;若作和羹,尔惟盐梅”之说。
其意是,假若做甜酒,就用那关键的曲和蘖;若做羹汤,就用那必不可少的盐和醋(在古代梅亦称酸“梅”,醋也)。
这位“人才”,当时就隐居在山西平陆县境内的一个名为“圣人洞”的地方。
可见早在公元前12世纪以前山西人就学会了酿醋并懂得用“梅”调和食物了。
另在《竹书纪年》记载我国上古有一种植物叫作“真荚”,这种植物月朔生一荚,然后每日生一荚,至月望停止。
望后13减一荚,至月末减完,刚好三十日。
这种植物不仅可用来计时,且味酸,是用来酿醋的最早原料。
萁荚生长于晋阳,即今山西太原。
这也是晋醋发端极早的一个明证。
山西水硬,促进消化醋是必不可少的,所以醋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山西做醋的历史大约有三千年之久。
清代初顺治年间,介休出了一位“醋仙”,名叫王来福,他在清徐城关开办了一个“美和居”醋坊,酿制方法采用“作米醋法”,他在白醋的基础上增加了熏醋工艺,“冬捞冰,夏伏晒”,终于创出了“老陈醋”的名牌,使老陈醋一举成为中国四大名醋之首。
山西确实是制醋的大本营,醋的品种非常多,有老陈醋、名特醋、双醋、陈醋、特醋、晋醋、味醋、熏醋、柿子醋等。
同一品种的醋,因使用原料和生产工艺不同,又可分出各种各样的类别,真可谓琳琅满目,各具特色。
著名的清徐老陈醋,还有陵川玉泉老陈醋、壶关辛寨老陈醋、榆次南堡老陈醋等,在清代已远销全国各地,为山西带来了滚滚财源,也为晋商的原始积累奠定了良好基础。
山西人善制醋,是因为山西人爱吃醋,山西人爱吃醋真可称为全国之最,山西民间有无醋不成味之说。
由于山西人对酿醋的特殊贡献,再加上山西人嗜醋如命,又巧合了“醯”和山西的“西”字同音,所以外省人就尊称山西人为“老醯儿”。
山西老陈醋的工艺特点是大曲发酵,酒精发酵周期长,醋酸发酵温度高,将一半成熟醋醅熏醅。
淋得的新醋再经三伏一冬的夏日晒、冬捞冰的陈酿老熟工艺,故而质地浓稠、醋味醇厚,久贮无沉淀,不变质。
原料配方(以重量计)高梁100% 大曲62.5% 水总计340% 蒸前水50% 蒸后水225% 入缸水65% 麸皮73% 谷糠73% 食盐5% 香辛料(花椒、茴香、桂皮、丁香、良姜等)0.05% 制作方法:1.原料处理。
高梁磨碎,使大部分成4~6瓣,粉末以少为宜,加水拌匀,润料12小时以上(若用30~40℃的温水,则4~6小时亦可)。
蒸煮以熟透不粘手,无生心好。
取出放入缸内,加沸水,拌匀后闷20分钟,使充分吸水,晾凉至25~26℃(冷却时间越短越好)。
2.制曲。
大曲是以70%的大麦,30%的豌豆为原料,粉碎后加水用踩曲机制成。
3.加大曲。
高梁饭冷至25~26℃时,按100公斤高梁加入磨细的大曲粉62.5公斤,拌匀,入酒精发酵缸,再加冷开水65公斤拌匀,入缸的温度一般掌握在20~24℃左右。
4.淀粉糖化及酒精发酵。
入缸后逐渐糖化发酵,至第3天品温可达30℃,第4天发酵至最高峰,主发酵结束。
用塑料薄膜封缸口,再盖上草垫,使之不透气,此后品温逐渐下降,发酵前3天,每天要开耙2次,3天后用塑料薄膜封闭,在18~20℃下保持15天以上的后发酵。
5.醋酸发酵。
发酵好的酒醪拌入麸皮与谷糠后,置于浅缸内进行醋酸发酵。
种子可取醋酸发酵已第3天,经过三次翻拌,品温达到43~45℃的鲜醋醅进行接种。
接种量为每只缸内料量的10%,置于中心,盖上草帘,约经12小时左右,品可升至41~42℃,每天早晚各翻拌一次,到第3~4天发大热,第5天开始退热,第8天即成醋。
6.成熟加盐。
醋酸发酵第8天后,醋酸已成熟,加入食盐,既能调味,又能抑制醋酸菌过度氧化,使醅温下降。
7.熏醅淋醋。
取发酵成熟的醋醅的一半置于熏醅缸中,用文火加热至70~80℃,缸口盖上瓦盆,每天翻拌1次,经4天出醅。
另一半醋醅先加入上次淋醋的淡醋液,再加冷水至总量为醋醅重的2倍后,浸泡12小时后进行淋醋。
淋出的醋加入香辛料加热至80℃左右,放入熏醅中,浸泡10小时后再进行淋醋,淋出的熏醋即为老陈醋的半成品。
每100公斤高梁控制淋出熏醋400公斤左右。
余下淋出的淡醋液,可下次浸泡醋醅。
8.陈酿。
原醋放在室外缸中,除下雨,刮风时盖盖外,经日晒夜露三伏一冬,得老陈醋,经过滤除去杂物即可出售。
三、醋都—清徐清徐县是中国传统的醋都,现有70余家食醋酿造企业,拥有六大系列60多个品种、年产醋10万吨的规模优势,占全国醋产量的六分之一。
近年来,由于当地政府大力支持,企业积极争取,质监部门精心培育,清徐醋业有水塔、东湖两个企业获得了中国名牌称号。
金元、来福、王氏三家企业获得了山西省标志性名牌和山西省名牌称号,形成了有一定规模的区域产业集群,走出了清徐市食醋酿造企业传统工艺与现代化生产相结合的产业发展新路子,实现了创一个名牌,带一片产业、兴一地经济、富一方百姓的战略构想,增加了当地粮食转能力,解决了农民增收问题,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山西水塔醋业股份有限公司位于“中国醋都”——清徐县,是国家八部委命名的全国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也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产量最高、市场占有率最广的老陈醋生产企业。
目前,公司拥有职工2000余人,占地一平方公里,年产食醋18万吨,下设十个分厂,一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一个生物技术研究院,一个营销公司,一个外贸公司,一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3万亩酿醋专用高粱基地,现已形成集原料基地、科研开发、制曲酿造、包装运输、营销策划、旅游文化于一体的企业集团。
公司主要产品有老陈醋、陈醋、风味醋、保健醋、醋饮料五大系列200多个品种,是国内食醋行业产品品种最多的企业。
公司产品畅销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出口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
山西老陈醋集团“美和居”,始创于清顺治年间,建国后,美和居联合21家制醋坊,诞生了老陈醋新品牌“东湖”。
“东湖”牌老陈醋,作为山西老陈醋的嫡系传人,以其精湛酿造技艺和色、香、味俱佳的优良口质,驰名中外,是山西老陈醋居中国名醋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