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纺工艺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276.00 KB
- 文档页数:32
纺纱工艺设计发表者:发表时间:2012-6-6 9:04:13第一章棉纺工艺设计棉纺厂主要加工棉、棉型化纤、中长化纤的纯纺及其混纺纱线,其它天然纤维如毛、麻、绢、羊绒、兔毛等的短纤维形式也可在棉纺厂进行混纺产品开发。
本章主要掌握典型纺纱系统、各工序工艺参数调节、半制品及成纱的质量控制指标和措施。
第一节纺纱系统分类1 普梳纺纱原料→开清棉→梳棉→并条(2-3道) →粗纱→细纱→后加工2 精梳纺纱原料→开清棉→梳棉→精梳前准备→精梳→并条(2-3道) →粗纱(预并条、条卷)(条卷、并卷)(条并卷)→细纱→后加工3 混纺纱棉→开清→梳理→精梳前准备→精梳涤→开清→梳理→预并条→混并条(三道) →粗纱→细纱→后加工4 新型纺纱开清棉→梳棉→并条二道→新型纺纱5 中长纺中长专用开清棉设备→M型梳棉机→并条粗纱→细纱6 废纺系统利用下脚纺制棉毯等7 后加工1烧毛→纱筒打包→出厂烧毛→定型线筒打包→出厂细纱→络筒→并纱→捻线→线络筒→摇纱→绞纱打包→出厂络并联细管直并本厂织部车间使用本节学习后能写出典型棉纺纺纱流程。
第二节工艺参数与质量指标一、原料1 棉:籽棉轧棉皮棉→打包→送到纺织厂1) 轧棉a 锯齿轧棉—锯齿棉含量少、短绒少、棉结索丝疵点多、产量高、适轧细绒棉(长度为25~33mm,细度为6000 ~ 7000公支,适纺中细号纱,即9 ~ 28tex)b 皮辊轧棉—皮辊棉含杂多、短绒多、棉结索丝疵点少、产量低适轧长绒棉(长度33mm以上,细度7000 ~8000公支,适纺细号纱,即3 ~ 7tex)2)打包规格:例国内包100*42*60cm 体积v=0.25m³密度300 ~ 360kg/m³G=75 ~ 90kg2、化纤1)品种粘胶莫代尔丽赛天丝2涤纶腈纶锦纶维纶丙纶)芳纶聚乳酸等2)型式长度(mm)细度(旦)棉型33-38 1.2-1.5中长型51-76 2-3毛型76-102 3-5生产经验公式:L/D=1 L-英寸,D-旦3)分等及质量指标分等按内在质量和外观疵点分:内在质量: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细度偏差、长度偏差以及超长纤维、倍长纤维等。
棉纺手册引言棉纺是指将棉花纤维经过一系列工序加工成棉纱、棉线、棉布等纺织品的过程。
棉纺作为纺织行业中最主要的一个分支,对于纺织品的生产和市场具有重要影响力。
本手册将介绍棉纺的基本工艺流程以及如何进行质量控制,供棉纺从业人员参考使用。
一、棉纺基本工艺流程棉纺的基本工艺流程包括纤维处理、纺纱、织造、整理等环节。
以下将逐一介绍每个环节的具体工艺过程。
1. 纤维处理纤维处理是棉纺的第一步,其目的是为了提高纺纱的质量和效率。
纤维处理的主要工艺包括开松、清洗、净化和形成纱条等。
•开松:将纤维打开,使其松软,便于后续工序处理。
•清洗:去除纤维中的杂质和油脂,并消除纤维表面的死皮,提高纤维的柔软度。
•净化:通过过滤、除尘等工艺,去除纤维上的残留杂质。
•形成纱条:将已经处理好的纤维按一定规则形成纱条,便于纺纱时的连续操作。
2. 纺纱纺纱是将棉花纤维制成棉纱的过程。
纺纱的目的是将纤维进行拉伸,使其排列成纱线,并增强其强度和可纺性。
纺纱的主要工艺包括精梳、粗梳、纺纱和捻线。
•精梳:将纤维在精梳机上进行多道次梳理和拉伸,去除短纤维和杂质,提高纤维的长短比。
•粗梳:将纤维在粗梳机上进行少道次梳理,使短纤维和杂质更好地分离。
•纺纱:将经过梳理的纤维进行纺纱,形成纱线。
•捻线:将纺纱得到的纱线进行旋转,增加纱线的强度和稳定性。
3. 织造织造是将纱线通过编织机构一根经纱与一根纬纱交织形成织物的过程。
织造的主要工艺包括上机、编织和下机。
•上机:按照设计要求,将经纱、纬纱分别穿过上机装置,并调整好张力。
•编织:在编织机上,经纱和纬纱按照一定的规律交织在一起,形成纺织品。
•下机:将织造好的纺织品从编织机上卸下,并进行修整和整理。
4. 整理整理是对织物进行一系列的后处理工序,以改善织物的外观、手感和性能。
整理的主要工艺包括烫平、定形、印染和后整理。
•烫平:利用烫平机对织物进行平整和压光处理。
•定形:通过加热或化学处理使织物保持所需的形状和尺寸稳定性。
棉纺织生产工艺流程大全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棉纺织生产工艺流程一、清棉工序1.主要任务:(1)开棉:将紧压的原棉松解成较小的棉块或棉束,以利混合、除杂作用的顺利进行;(2)清棉:清除原棉中的大部分杂质、疵点及不宜纺纱的短纤维。
(3)混棉:将不同成分的原棉进行充分而均匀地混和,以利棉纱质量的稳定。
(4)成卷:制成一定重量、长度、厚薄均匀、外形良好的棉卷。
2.主要机械的名称(1)混棉机械:自动抓包机,由1-2只打手和抓棉小车组成,抓取平台上多包混合的原棉,用气流输送到前方,同时起开棉作用。
(2)棉箱机械:棉箱除杂机(高效能棉箱,A006B等)继续混合,开松棉块,清除棉籽、籽棉等较大杂质,同时控制好原棉的输送量。
(3)43号棉箱(A092),开松小棉块,具有较好的均棉、松解作用。
(4)打手机械:①毫猪式开棉机(A036),进行较剧烈的开棉和除杂作用,清除破籽等中等杂质。
②直立式开棉机具有剧烈的开棉和除杂作用,但易损伤纤维,产生棉结。
目前清花在流程中一般都不采用(一般可作原料予以处理或统破籽处理之用)。
③A035混开棉机,兼具棉箱机械和打手机械的性能,且有气流除杂装置,有较好的混棉、开棉和除杂作用。
④单程清棉机(A076等)对原棉继续进行开松、梳理,清除较细小的杂质,制成厚薄均匀、符合一定规格重量的棉卷。
1.主要任务(1)分梳:将棉块分解成单纤维状态,改善纤维伸直平行状态。
(2)除杂:清除棉卷中的细小杂质及短绒。
(3)混合:使纤维进一步充分均匀混合。
(4)成条:制成符合要求的棉条。
2.主要机械名称和作用:(1)刺辊:齿尖对棉层起打击、松解作用,进行握持分梳,清除棉卷中杂质和短绒,并初步拉直纤维。
齿尖将纤维带走,并转移给锡林。
(2)锡林、盖板①将经过刺辊松解的纤维进行自由分流,使之成为单纤维状态,具有均匀混合作用。
②除去纤维中残留的细小杂质和短绒。
(工艺技术)棉纺工艺设计目录1设计纱线的原料选择21.1 原棉选配21.2 化纤选配22 纱线的生产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特点4 2.1 流程的选择原则42.2 设备选择原则42.3 工艺流程选择42.4 主要设备特点介绍53 纱线的生产工艺设计53.1 选择各工序工艺参数53.2 细纱工艺设计53.3粗纱工艺设计73.4混并工艺设计83.5 涤预并工艺设计123.6 精梳工艺设计133.7 并卷工艺设计153.8 条卷工艺设计163.9 梳棉工艺设计173.10 开清棉工艺设计193.11络筒工艺设计203.12捻度计算214纺部各工序理论产量及定额产量计算224.1清棉机的理论产量224.2梳棉机的理论产量234.3条卷机的理论产量234.4并卷机的理论产量244.5精梳机的理论产量244.6粗纱机的理论产量254.7细纱机的理论产量254.8络筒机的理论产量255纺部各工序总产量计算265.1消耗率和计划停台率的选择265.2总产量和配台计算266结论347致谢351设计纱线的原料选择织物品质与构成织物的纱线品质密切有关。
纱线品质又取决于原料性质。
纱线种类和用途不同,选用原料又是选择纺纱工艺流程、机型和工艺参数的主要依据。
1.1原棉选配1.1.1按纱线特数选配原棉细号纱线:细号纱线都用于高档织物或股线,成纱质量要求较高。
应选择色泽洁白、品级较高(1.5~2.8),成熟度适中,纤维特数和强力较高,纤维较长(30~29mm),整齐度较好和杂质疵点较少的原棉。
1.1.2按纱线用途和加工工艺选配原棉(1)精梳棉纱:精梳棉纱多用于高档产品,要求纱线条干均匀,棉结杂质少。
因此,应选择色泽乳白、品级高纤维成熟度适中,纤维特数和强力较高、纤维较长、棉结杂质较少的原棉。
(2)机织用纱:经纱在准备和织造过程中,要经受反复摩檫和较大张力。
因此,对其强力要求应高于纬纱,特别是细特纱,高经纬密的单纱织物或纬密较高的织物,对纱线强力要求更高。
棉纺织生产工艺设计流程大全1.市场调研和需求分析:通过市场调研和需求分析了解市场需求和趋势,确定产品类型和规格等。
2.原材料选型:根据产品要求和市场需求,选取合适的棉纤维原材料,包括纤维长度、纤维强度、纤维颜色等。
3.纺纱工艺设计:选择合适的纺纱方法,包括环锭纺纱、喷气纺纱、半杯销纺纱等。
设计纺纱工艺参数,如纱锭转速、喷气压力、销纺纱机速等。
4.纺织工艺设计:设计合适的织造工艺,包括织机选择、织机速度、织机密度等。
同时还要确定织物的设计花型和颜色。
5.印染工艺设计:根据产品要求,设计合适的印染工艺,包括印花、染色、整理等。
确定染色剂和印花浆料的选择,以及印染参数的设定。
6.后整理工艺设计:设计合适的后整理工艺,包括预缩、定型、整理等。
确定温度、时间等参数。
7.品质控制和检验:设计合适的品质控制方法和检验标准,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和标准。
包括纱线强力、织物密度、染色牢度等指标的测定。
8.成本估算和生产计划:根据工艺设计和产品要求,估算生产成本,确定生产计划和生产线配置。
9.生产实施和控制:根据生产计划,组织生产实施和控制。
对工艺流程进行监控和调整,解决生产中的问题。
10.产品质量检验和出厂检验:对生产的成品进行质量检验,包括外观质量、物理性能等指标的检测。
同时需要进行出厂检验,确保产品符合出厂标准。
以上是棉纺织生产工艺设计流程的简要介绍,实际工艺设计过程中还需要根据不同需求和要求进行调整和完善。
工艺设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因此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认真设计和实施。
棉纺工艺流程棉纺工艺流程是指将原棉经过加工和处理,转变为成品棉纱的过程。
下面是一个常见的棉纺工艺流程。
一、纺前准备1. 原棉分级:将采摘得到的原棉按照长度、强度、成熟度等进行分类。
2. 净化分割:将原棉中的杂质和短纤维去除,以保证纺纱时的纤维质量。
3. 打包或成套输送:将净化后的原棉打包或通过输送装置送入下一道工序。
二、纺纱1. 干粗纱工艺:使用细锭纺纱机,将原棉纤维进行精细梳理,排列成单根纱线。
2. 湿粗纱工艺:将原棉纤维进行湿法处理,使其具备纺纱条件,然后使用细锭纺纱机进行纺纱。
3. 干精纱工艺:使用精纱机,将粗纱通过拉伸和细梳理等工艺,得到更细、更平整的纱线。
4. 湿精纱工艺:将干粗纱进行湿法处理,然后经过湿法拉伸和细梳理等工艺制得精纱。
三、捻线1. 单纺捻线:将精纱通过捻线机进行单线捻合,使纱线更加结实。
2. 合股捻线:将两根或多根单线进行捻合,使纱线更加结实和均匀。
四、织造1. 筛选纱线:将捻好的纱线进行筛选,去除其中的瑕疵纱。
2. 上机织造:将筛选好的纱线装入织布机,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织造。
3. 下机检查:将织造好的布料从织布机上取下,进行质量检查。
五、整理1. 清理精整:使用清理机将织造后的布料上的杂质和浮毛去除。
2. 缩皱处理:使用缩皱机对布料进行热处理,使其具有更好的平整度和手感。
3. 验布:对整理后的布料进行质量检查,确保其符合各项指标要求。
4. 包装:将验布合格的布料按照规格和要求进行包装,准备发货。
以上是一个常见的棉纺工艺流程。
当然,不同的工厂和产品还可能有一些细微的差别和特殊要求。
但总体来说,这个工艺流程基本涵盖了从原棉到成品棉纱的各个环节。
通过这个工艺流程,可以将原棉加工成高质量的棉纱,为织造和制衣行业提供原料。
前言棉纺工艺设计不仅综合整个纺纱的全部理论学习,而且还为初涉棉纺专业人员接触生产实际、锻炼实际工作能力打下基础。
虽说关于棉纺专业方面的书籍很多,但我感到这些书籍在介绍工艺设计方面一是量大面广,理论和数据都比较复杂;二是对老机型及老产品设计介绍较多。
作为学习棉纺工艺设计、实际生产参考是远远不够,因此出于这种目的和需求,我编写了这本小册子。
这本小册子力求从总体上介绍工艺设计,并注重棉纺学理论与实际生产应相结合和衔接。
比较完整地介绍工艺设计方法一些新机工艺设计参数,并从质量控制上入手分析工艺。
从整体内容上讲,既可相互连贯,也可独立成章。
本册主要供棉纺专业人员进行工艺设计使用,也可作为棉纺学理论学习参考资料。
本册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一些书籍和论著,特别是借鉴了《棉纺工艺设计》、《系统工程工艺学》的一些观点。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一定有许多缺点错误,肯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朱娴第一章工艺总体设计棉纺工艺是进行棉纺生产的最基本的方法,在要求兼顾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今天,如何正确合理地选择工艺参数,显得更为重要。
一个正确合理的工艺设计的建立,等于给企业生产灌入了新鲜的血液,为企业的更新产品、开发产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在讲述工艺设计重要性的同时,还要指出盲目的崇拜工艺设计的思想是不可取的、是错误的。
作为一个工艺设计,它能否正确实施和落实与设备的机械状态和工人操作水平有着密切关系。
工艺参数的选用也要以这两者为依据,工艺设计考虑的方面也很广,如产品用途、用户要求、原料性能、设备性能等,这也使工艺设计变得复杂化。
工艺设计没有通用性,只有在实际生产中注意总结和调查,才能找出真正的属于实际的工艺,所以说工艺设计只是企业生产的基础,而全面性的管理,才是企业生产的关键。
在实际生产中,工艺设计大致可以分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总体设计,依据产品的要求和设备的性能,合理选配原料,设计各工序的牵伸和定量,根据各工序设备性能和生产能力协调情况,初选机器速度。
棉纺工艺设计J60/2英支 T/C 70/30 月产量480吴瑞芳班级09纺一专业纺织工艺教学系纺织系指导老师耿琴玉序号 2第1章总论1.1 概况根据总工艺单和指定品种的生产要求,结合企业生产条件,设计该品种的生产工艺,在选择机型时要考虑到企业的具体情况及生产效率。
纱线品种:J60/2英支T/C70/30混纺纱线(筒子纱,用于机织经线)涤棉混纺线的主要特点是断裂强度高,一般比同规格的棉线高40%以上;耐磨性能好,一般比同规格的棉线高1倍;缩水率小,缩水率只有0.5%左右,适宜缝纫化纤织物和防皱高档棉织物,针脚平挺;耐热性能好,能适应3000-4000r/min的高速缝纫机使用,熨烫温度在160℃左右;柔软性和弹性好,适宜缝制高档化纤织品。
其关键工序(1):精梳(2)并条(3)后加工工艺。
1.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3 本设计特点的综合评价根据所纺的品种的特点:该产品属于低线密度棉纱,成纱强度高,外观疵点少,条干均匀度好;该产品又属精梳纱,外观好、条干均匀、棉结杂质少;用于机织经纱,纱的结构要求紧密结实、弹性好、强度高、毛羽少等特点进行合理的工艺设计;从原棉的选配开始,就选择的色泽略次、纤维较细长、强度较高、成熟度适中、整齐度较好的原棉;再从工艺流程开始进行专门的工艺设计,从开清棉到一直到细纱的所有机器配备都是根据所纺纱线的特点进行选配;因此该工艺设计基本上符合工艺设计的要求。
第2章 纺纱机器设备2.1工艺流程的确定及设备选型2.1.1工艺流程的确定及设备选型的原则 1)混纺纱工艺流程棉:开清棉→梳棉→预并条→条并卷联合机→精梳 涤:开清棉→梳棉→涤预并条2)设备选型的原则:①生产上适用―所选购的设备应与本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或开发新产品等需求相适应。
②技术上先进―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前提下,要求其性能指标保持先进水平,以利提高产品质量和延长其技术寿命。
③经济上合理―一即要求设备价格合理,在使用过程中能耗、维护费用低,并且回收期较短。
精梳落棉加工工艺流程一、背景介绍精梳落棉加工是棉纺织工艺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主要是对棉花进行各种处理,以便后续加工成纺织品。
在加工过程中,需要经过清理、精梳、落棉等工艺步骤,最终得到纤细、均匀、柔软的棉纤维,用于生产面料、纱线等。
二、加工流程1. 棉花准备棉花在加工前需要进行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清洗和分级。
首先将原棉进行清洗,去除杂质和污垢,然后进行分级,根据棉花的长度、强度和成熟度等指标进行分类,以便后续加工选择合适的原棉。
2. 精梳精梳是将原棉进行拉伸和梳理,使棉纤维变细、均匀、柔软的工艺过程。
在精梳机上,原棉经过多道梳理,拉伸并清理掉较短的棉纤维和杂质,最终得到长而细的棉纤维,这些纤维称为精梳棉。
3. 落棉精梳过程中产生的剩余较短的棉纤维是需要进行回收的,并通过落棉机进行清理和再利用。
落棉机利用空气流将剩余的棉纤维从精梳棉中分离出来,以便后续回收再利用。
4. 质量检验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对精梳棉进行质量检验,检查纤维的长度、强度、外观等指标,以确保最终产出的纤维符合要求,能够满足后续生产需求。
5. 包装最后一道工序是对精梳棉进行包装,通常采用大包装或小包装形式,以便于运输和储存。
三、加工设备1. 精梳机精梳机是对原棉进行拉伸和梳理的设备,通过多道梳理和拉伸,将原棉进行分离、清理和整理,得到长而细的精梳棉。
2. 落棉机落棉机是将精梳过程中产生的剩余的棉纤维进行清理和分离的设备,通过利用空气流将短纤维和杂质从精梳棉中分离出来。
3. 质量检验设备质量检验设备主要包括纤维长度测定仪、纤维强度测定仪、外观检验仪等,用于对精梳棉的质量进行检验。
4. 包装设备包装设备主要包括大包装机和小包装机,用于对精梳棉进行包装,以便于运输和储存。
四、技术要点1. 精梳过程的控制在精梳过程中,需要控制仪表对纱线进行张力控制,以确保纱线的均匀和质量。
2. 落棉机的调试落棉机的空气流速度需要进行合理的调试,使得短纤维和杂质能够被有效清理出来,同时避免过度清理造成精梳棉的损失。
棉纺生产的工艺流程
《棉纺生产工艺流程》
棉纺生产是指将原棉经过一系列工艺加工,最终转化为棉纱、棉线等成品的过程。
下面是棉纺生产的一般工艺流程:
1. 纤维预处理
原棉运输到工厂后,首先需要对纤维进行预处理。
这一步通常包括除尘、除杂、除种等工序,以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
2. 纺纱
经过预处理的原棉进入纺纱车间,经过梳理、粗纱、精纱等工序,将原棉纤维拉成纱线。
在这个过程中,一般还需要加入水剂等辅助剂来增强纤维强度。
3. 纺纱后处理
纺纱后的纱线可能需要进行拧捻、撚线、染色等处理,以满足不同产品的要求。
4. 织造
纱线经过后处理后,被送入织机进行织布。
这一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产品要求选择合适的织造工艺,包括纹样设计、经纬调整等。
5. 成品处理
织造后的布匹需要进行整理、定型、检验等工序,最终成为棉布。
而另一方面,也有一部分纱线要进行整理、缠绕成为成品
纺线。
总的来说,棉纺生产的工艺流程涵盖了预处理、纺纱、织造和成品处理等多个环节。
在每一步工艺中,都需要严格控制各项参数,以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和符合客户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