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G∕T 5108-2016 不锈钢制小径管束螺旋缠绕式换热器
- 格式:pdf
- 大小:1.08 MB
- 文档页数:15
压力容器通用工艺守则汇编目录一、下料通用工艺守则 (1)二、筒体制造通用工艺守则 (7)三、封头、管板、换热器等制造通用工艺守则 (12)四、机械加工通用守则 (19)五、不锈钢产品制造通用工艺守则 (20)六、热处理通用工艺守则 (22)七、奥氏体不锈钢压力容器酸洗钝化工艺守则 (27)八、耐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通用工艺守则 (30)九、油漆通用工艺守则 (36)十、包装通用工艺守则 (40)十一、金属材料化学分析通用工艺守则 (42)十二、金属材料机械性能试验通用工艺守则 (45)十三、金相试验通用工艺守则 (47)十四、检验通用工艺守则 (49)十五、无损检测通用工艺手册 (68)一、下料通用工艺守则总则1.1压力容器下料通用工艺守则,以下简称《下料守则》,是压力容器制造中材料、总零部件下料等工序遵照的工艺技术文件。
1.2《下料守则》若与《容规》标准,图样各工艺文件的技术要求不相符时,应以《容规》、标准、图样要求及工艺文件为准。
1.3凡属受压元件的材料<板材、管材、棒材>应有标记。
当钢材需割开前、应按《材料标记移植制度》先进行移植。
1.4下料人员必须熟悉图纸:工艺文件、核对图纸要求的材料与投入使用的材料是否相符,需代用的材料手续是否齐全,严禁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1.5下料人员应根据使用的板材,型材的规格和图纸尺寸,进行排料,并注意下列各项要求。
1.5.1避免支座和接管开孔碰上焊缝。
1.5.2钢管拼接的最短长度;碳素钢不小于300mm,不锈钢不小于400mm。
1.5.3下料时应取钢板的轧制方向与卷园平行。
1.6凡使用气割下料的钢材应垫平,要求切口光滑、平整、垂直,并将熔渣和飞溅必须清除干净。
表面不得有裂纹、分层、夹渣等缺陷。
1.7 奥氏体不锈钢下料划线时不得使用钢针和能引起表面刻痕的工具,应使用无氯无硫记号笔书写划线,标记移植时,不得打钢印,不得使用油漆、等有污染的物料书写。
1.8 奥氏体不锈钢下料可采用机械剪切方法或空气等离子切割的方法。
压力容器考试问答题一、什么叫设计压力?什么叫计算压力?如何确定?设计压力:设定的容器顶部的最高压力,与相应的设计温度一起作为设计载荷条件,其值不低于工作压力。
(GB150-98,3.4.3 & TSG R0004-2009,3.9.1)计算压力:在相应设计温度下,用以确定元件厚度的压力,其中包含液柱静压力,当元件所承受的液柱静压力小于5%设计压力时,可以忽略不计。
(GB150-98,3.4.4)在相应设计温度下,用以确定元件厚度的压力,并且应当考虑液柱静压力等附加载荷。
(TSGR0004-2009 3.9.1)设计压力和计算压力的确定:设计压力的确定(GB150-98,3.5.1,P4 & HG20580-98,4,P6)计算压力的确定二、固定式液化气体容器设计中,如何确定设计压力?常温储存液化气体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应当以规定温度下的工作压力为基础确定。
(参见TSG R0004-2009 ,3.9.3)———————————————————————————————————————————盛装临界温度大于或等于50℃的液化气体的压力容器,如无保冷设施,其设计压力不低于该液化气体在50℃时的饱和蒸气压力;如设计有可靠的保冷设施,其设计压力应不低于所盛装液化气体在可能达到的最高工作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力。
盛装临界温度小于50℃的液化气体的压力容器,如无可靠保冷设施或虽有可靠保冷设施而无试验实测,最高工作温度时其设计压力不低于所装液化气体在设计规定的最大充装量、温度为50时的气体压力;如设计有可靠的保冷设施,并有试验实测最高工作温度且能保证低于临界温度储存的,其设计压力不低于试验实测最高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力。
(《承压设备设计典型问题精解》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一章,4 ,P3)三、GB150-98标准对压力容器设计应考虑的载荷有哪些?(GB150-98,3.5.4,P4)———————————————————————————————————————————设计载荷(HG20580-98,6,P9~11)———————————————————————————————————————————不同的工艺条件和工况,在设计中应考虑以下载荷:a.内压、外压或最大压差;b.液体静压力;c.容器的自重(包括内件和填料等),以及正常工作或压力试验状态下内装填料的重力载荷;d.附属设备及隔热材料、衬里、管道、扶梯、平台等的重力载荷;e.风载荷、地震载荷、雪载荷;f.支座、底座圈、支耳及其他型式支撑件的反作用力;g.连接管道和其他部件的作用力;h.温度梯度或热膨胀量不同引起的作用力;i.包括压力急剧波动的冲击载荷;j.冲击反力,如由流体冲击引起的反力等;k.运输或吊装时的作用力。
1.当设备的温度很高时,裙座与封头连接处应怎么考虑?当温差应力很大时,隔气圈设置应怎样考虑隔气圈只是大大减小了温差应力对焊缝的影响,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对此进行温度场和疲劳分析,以保证设备安全运行。
2.消氢热处理去除在焊接过程中焊接接头吸收的“氢”(一般来自于焊接环境中的水分),溶解于金属晶格中的氢使焊接接头的塑性和韧性明显下降,甚至产生裂纹,导致脆性断裂,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延迟裂纹。
消氢热处理这种消氢的办法就是进行焊后立即进行热处理,一般为200℃~350℃。
消氢热处理是加热后让焊接时填充金属中的氢在高温下逸出,后热是改善强度,消除产生裂纹的可能。
3.RT和UT的检测上有什么区别,各适用于哪种场合?RT适合检测气孔,夹渣等体积型缺陷,UT适合检测裂纹,未融合等面积型缺陷。
对于薄板,RT检出缺陷率高,对于厚板,UT检出缺陷率高。
4.锻件的Ⅱ、Ⅲ、Ⅳ级有什么区别;Ⅱ级同炉抽检拉伸试验和冲击;Ⅲ级同炉抽检拉伸试验和冲击并逐件进行UT 检测;Ⅳ级逐件拉伸和冲击并UT5.塔器计算时各种工况下的载荷怎么考虑;压力载荷、夜柱静压力、质量载荷,风载荷,地震载荷,偏心载荷。
必要时还需考虑1.管道外载2.温度场应力3.压力波动引起的冲击载荷4.吊装,运输时的作用力计算时考虑安装工况、液压工况、检修工况以及正常操作工况中最恶劣的进行计算。
6.高压密封有哪些?平盖连接的主螺柱在材料、检测、安装方面各有什么要求1. 金属平垫2.双锥密封3.伍德密封4.八角垫和椭圆垫密封(螺栓连接)5.卡扎里密封(螺纹连接)6.卡箍紧固设计压力≥10MPa的高压紧固件用直径大于50mm的锻轧钢棒应进行UT 检测,符合Ⅲ级要求。
高压紧固件在热处理和机加工后,进行MT检测,不得存在任何裂纹和1.5mm的非轴向线性缺陷以及大于4mm的圆形缺陷。
高压螺栓安装时可采用螺栓拉伸器或扭力扳手7.不锈钢的许用应力为什么会有两种?为什么碳钢的没有两种许用应力?碳钢屈强比~0.5,考虑安全系数时,许用应力到抗拉强度有3倍裕量;不锈钢管屈强比低,考虑安全系数时,许用应力到抗拉强度的裕量很大,使用高应力值时,不超过屈服强度90%,但不适用于法兰等产生微量变形就会引发泄露的密封部件。
附件1-2动设备类-技术规格书模板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公司项目设备技术规格书(试行模板)3 合同附件签署2 更新1 原始版本序号日期描述编写审查批准年月日目录1. 总则2. 技术要求2.1. 供货范围2.1.1 设备具体范围2.1.2 备品备件2.1.3 专用工具2.2. 规范和标准2.3 设备技术条件及要求2.4 性能要求和性能保证值2.5 投标方产品业绩2.6 设计与供货的界限及接口规则2.7 技术资料及交付进度2.8 培训2.9 设计联络2.10 清洁、油漆、包装、装卸、运输与储存2.11 监造(检验)和性能验收试验2.12 技术服务2.13 工程进度安排2.14 通讯地址及联系人1.总则说明1.1 本技术规格书适用于乌鲁木齐石化公司炼油厂2017年换热器防腐处理设施完善项目使用设备,提出了设备(本体及驱动装置、辅助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制造、检验、安装、试验和现场服务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技术文件及相关报告的提供;包装及运输等内容。
1.2 在确定中标人后,针对中标人对技术规格书的应答文件及存在的技术偏离,双方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对本技术规格书内容进行补充细化,修改签署版本作为商务合同的技术附件。
1.3 本技术规格书所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
投标方应保证提供符合本技术规格书和符合有关国家、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的高质量产品及其相应服务,对所供产品质量承担全部责任。
1.4 在设备技术规格中标注有“*”号的条款为必须满足的要求,不允许投标人投标的产品有任何偏离,对这些条款的任何偏离将导致废标。
1.5 在技术规格中标注有“#”号的条款,允许投标人应标时有差异,但需要投标人的投标文件要具体对投标产品在技术性能或服务上的差异进行充分说明。
1.6 如果投标人没有以书面方式对本技术规格书的条文提出异议,那么招标人可以认为投标人提出的产品完全符合本技术规格书和标准的要求。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容规》将压力容器分为三类的目的是什么?其划分的原则是什么?答:为有利用于安全技术监督和管理,将《容规》适用范围内的压力容器划分为三类,划分的原则为:下列情况之一的,为第三类压力容器:1) 高压容器;2) 中压容器(仅限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3) 中压储存容器(仅限易燃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且pV 乘积大于等于10MPa·m3);4) 中压反应容器(仅限易燃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且pV 乘积大于等于0.5MPa·m3);5) 低压容器(仅限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且pV 乘积大于等于0.2MPa·m3);6) 高压、中压管壳式余热锅炉;7) 中压搪玻璃压力容器;8) 使用强度级别较高(指相应标准中抗拉强度规定值下限大于等于540Mpa)的材料制造的压力容器;9) 移动式压力容器,包括铁路罐车(介质为液化气体、低温液体)、罐式汽车[液化气体运输(半挂)车、低温液体运输(半挂)车、永久气体运输(半挂)车]和罐式集装箱(介质为液化气体、低温液体)等;10) 球形储罐(容积大于等于50m3);11) 低温液体储存容器(容积大于5m3)。
下列情况之一的,为第二类压力容器(本条第1 款规定的除外):1) 中压容器;2) 低压容器(仅限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3) 低压反应容器和低压储存容器(仅限易燃介质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4) 低压管壳式余热锅炉;5) 低压搪玻璃压力容器。
低压容器为第一类压力容器(本条第1 款、第2 款规定的除外)。
在由李世玉主编的《压力容器设计工程师培训教程中》将高压,任意介质的V<0.025m3或Di<0.15m 的压力容器划为一类,此规定现在不具有法律效力。
笔者提醒大家容规划类是以工作压力入门的即工作压力要大于等于0.1MPa,具体划类是以设计压力划分的即所谓的低压中压高压超高压是按设计压力划分的。
目录一、压力管道设计基本规定PGG13.1-2008 (3)二、压力管道设计、安装、检验相关标准、规范PGG13.2-2008 (5)三、压力管道图样绘制规定PGG13.3-2008 (8)四、压力管道设计文件编制规定PGG13.4-2008 (12)五、压力管道设计基础数据采集规定PGG13.5-2008 (19)六、压力管道布置规定PGG13.6-2008 (25)七、压力管道材料选用规定PGG13.7-2008 (36)八、压力管道元件选用规定PGG13.8-2008 (48)九、压力管道支吊架设计规定PGG13.9-2008 (61)十、压力管道强度计算规定PGG13.10-2008 (79)十一、压力管道应力分析规定PGG13.11-2008 (81)十二、压力管道防腐、隔热规定PGG13.12-2008 (88)十三、压力管道其他规定PGG13.13-2008 (97)一、压力管道设计基本规定PGG13.1-20081.1 总则1.1.1 本规定根据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TSGR1001-2008《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制定。
1.1.2 本规定适用于公称压力小于或等于42MPa的工业金属压力管道及非金属衬里的工业金属压力管道的设计。
非压力管道的设计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1.1.3 本规定不适用于GB/T20801.1-2006《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第1部分:总则第1.4条规定的管道范围。
1.1.4 压力管道,是指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0.1MPa(表压)的气体、液化气体、蒸汽介质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介质,且公称直径大于25mm的管道。
1.2 压力管道类别、级别划分1.2.1 GA类(长输管道)长输(油气)管道是指产地、储存库、使用单位之间的用于输送商品介质的管道,划分为GA1级和GA2级。
GA1级: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长输管道为GA1级:(1)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气体介质,最高工作压力大于4.0MPa的长输管道。
共享知识分享快乐共享知识分享快乐~:总贝U --------------------------------------------------- 3二:焊工--------------------------------- 3三焊接工艺评定 ----------------------------- 5四:焊接材料 ------------------------------ 9五:焊前准备 ----------------------------- 11六:焊接-------------------------------- 146.1 预热:---------------------------- 146.2手工电弧焊焊接:------------------------ 156.3埋弧自动焊焊接:------------------------ 166.4不锈钢材料焊接:----------------------- 186.5手工钨极氩弧焊:------------------------ 196.6换热器管束焊接: ------------------------ 216.7管一板自动焊焊接:--------------------- 236.8 CO2气体保护焊:---------------------- 256.9复合钢的焊接-------------------------- 29七:焊工钢印打印位置规定 ---------------------- 43八:焊缝外观质量检查标准 ---------------------- 45九:焊缝返修规定 --------------------------- 47十:焊接材料选用原贝S ----------------------- 49一:总则1.1本规程适用于我厂碳素钢、低合金钢、珠光体耐热钢等金属材料手工电弧焊,钨极氩弧焊,换热管管束焊接,管板自动焊,复合钢的焊接,气体保护焊和埋弧自动焊。
压力容器制造质量保证体系文件压力容器通用工艺规程xxxxxxx机械有限公司压力容器制造质量保证体系文件XXX/RQC01~31-2012压力容器制造通用工艺规程编制审核批准2012-06-01发布 2012-09-06实施xxxxxxx机械有限公司发布目录1.材料标记(XXX/RQC01-2012)-------------------------------------------------12.焊工标记(XXX/RQC02-2012)--------------------------------------------------73.气割(XXX/RQC03-2012)-----------------------------------------------------114.剪板(XXX/RQC04-2012)-----------------------------------------------------165.管板、折流板机加工(XXX/RQC05-2012)---------------------------------------176.清理、油漆、运输、包装(XXX/RQC06-2012)-------------------------------------207.手工电弧焊(XXX/RQC07-2012)-----------------------------------------------258.防止表面损伤(XXX/RQC08-2012)---------------------------------------------289.材料检验(XXX/RQC09-2012)-------------------------------------------------3010.法兰制造与装配(XXX/RQC10-2012)------------------------------------------3411.钢材坯料划线、下料、矫正(XXX/RQC11-2012)---------------------------------3612.筒体卷制(XXX/RQC12-2012)------------------------------------------------4213.埋弧自动焊(XXX/RQC13-2012)----------------------------------------------4714.手工碳弧气刨(XXX/RQC14-2012)--------------------------------------------5015.焊接接头返修(XXX/RQC15-2012)--------------------------------------------5216.外形尺寸检验(XXX/RQC16-2012)-------------------------------------------5417.等离子切割(XXX/RQC17-2012)----------------------------------------------5618.焊接检验(XXX/RQC18-2012)------------------------------------------------5919.手工钨极氩弧焊(XXX/RQC19-2012)------------------------------------------6220.不锈钢手工电弧焊(XXX/RQC20-2012)----------------------------------------6421.焊材烘焙(XXX/RQC21-2012)------------------------------------------------6522.热处理(XXX/RQC22-2012)--------------------------------------------------6623.射线检测(XXX/RQC23-2012)------------------------------------------------6824.超声波检测(XXX/RQC24-2012)----------------------------------------------7525.磁粉检测(XXX/RQC25-2012)-----------------------------------------------8026.渗透检测(XXX/RQC26-2012)-----------------------------------------------8327.冲击试验(XXX/RQC27-2012)-----------------------------------------------8628.拉伸、弯曲试验(XXX/RQC28-2012)------------------------------------------8729.液压试验(XXX/RQC29-2012)-----------------------------------------------9030.气压试验(XXX/RQC30-2012)------------------------------------------------9131.气密性试验(XXX/RQC31-2012)----------------------------------------------92材料标记(XXX/RQC01-2012)1.目的通过对材料编号的标识和确认,使材料在制造过程中得到追踪,保证材料的正确使用。
此资料系从百度文库和网络摘录整理排版,针对目前国内三维配管项目中常常用到的标准和不常用到的标准统统分析了一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吧。
或许做等级表和相关软件的数据库制作人员对此资料更加敏感。
应用标准体系4.1国际上常用的标准体系4.1.1德国及前苏联应用标准体系4.1.2美国应用标准体系(ANSI)4.1.3日本应用标准体系(JIS)4.1.4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应用标准体系4.1.5英国和法国应用标准体系4.2国内常用的标准体系4.2.1石化行业应用标准体系4.2.2化工行业应用标准体系4.2.3机械行业应用标准体系4.2.4国家应用标准体系4.2.5 压力管道应用标准体系配伍应用标准体系目前,大多数压力管道及其元件都进行了系列化,并有相应的应用标准作支持。
因此压力管道材料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压力管道及其元件标准系列的选用。
应用标准体系。
一个管系(路)中各元件所用系列标准的集合。
这些标准应包括管子系列标准、管件系列标准、法兰及其连接件系列标准、阀门标准等。
这些标准通过一定的规则在一个管系中得到应用,它们之间相互衔接、相互配合,从而确定了管道及其元件的基本参数。
这些标准中尤其以管子标准和法兰标准最具代表性,它们是其它应用标准的基础。
下面以管子标准和法兰标准为主,介绍应用标准。
目前,世界上各国应用的标准体系有很多,不同的国家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应用标准和标准体系,它们之间有些相差很多,无法配套使用和互换因而给使用者带来不少麻烦。
因此,压力管道设计的第一步就是选择应用标准体系,并作为设计的统一规定,以免各相关专业因采用不能互换的其它标准体系而导致错误。
世界各国应用标准大体上分为两大类:◆管子----即钢管外径系列分为国际通用系列(大外径系列)英制管;国内常用系列(小外径系列)公制管(或米制管)法法兰和美式法兰压力等级:PN?0.1 0.25 0.6 1.0 1.6 2.5 4.0 6.3 10.0 16.0 25.0 40.0 MPa欧式法兰(DIN)压力等级:PN?2.0 5.0 6.8 10.0 15.0 25.0 42.0 MPa美式法兰(ANSI)CL??150?300?400?600? 900?1500?2500?Psi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法兰还是管子,上述两个系列或两个体系是不能混合使用的。
化工行业标准?HG/T 20519.15-1992 ?管段表及管道特性表1993-04-01 现行?HG/T 20519.16-1992 ?特殊管架图1993-04-01 现行?HG/T 20519.17-1992 ?管架图索引1993-04-01 现行?HG/T 20519.18-1992 ?管架表1993-04-01 现行?HG/T 20519.19-1992 ?弹簧汇总表1993-04-01 现行?HG/T 20519.2-1992 ?图纸目录1993-04-01 现行?HG/T 20519.20-1992 ?特殊管件图1993-04-01 现行?HG/T 20519.21-1992 ?特殊阀门和管道附件表1993-04-01 现行?HG/T 20519.22-1992 ?隔热材料表1993-04-01 现行?HG/T 20519.23-1992 ?防腐材料表1993-04-01 现行?HG/T 20519.24-1992 ?伴热管图和伴热管表1993-04-01 现行?HG/T 20519.25-1992 ?综合材料表1993-04-01 现行?HG/T 20519.26-1992 ?设备管口方位图1993-04-01 现行HG/T 20519.27-1992 ?管道常用的缩写词1993-04-01 现行HG/T 20519.28-1992 ?流程图;设备、管道布置图;管道轴测图;管件图;设备安装图的图线宽度及字体规定1993-04-01 现行?HG/T 20519.29-1992 ?管架编号和管道布置图中管架的表示法1993-04-01 现行? HG/T 20519.3-1992 ?设计说明(包括工艺、管道、隔热、隔声及防腐设计说明) 1993-04-01 现行?HG/T 20519.30-1992 ?隔热及隔声代号1993-04-01 现行?HG/T 20519.31-1992 ?管道及仪表流程图中设备、机器图例1993-04-01 现行? HG/T 20519.32-1992 ?管道及仪表流程图中管道、管件、阀门及管道附件图例1993-04-01 现行?HG/T 20519.33-1992 ?管道布置图和轴测图上管子、管件、阀门及管道特殊件图例1993-04-01 现行?HG/T 20519.34-1992 ?设备、管道布置图上用的图例1993-04-01 现行?HG/T 20519.35-1992 ?设备名称和位号1993-04-01 现行?HG/T 20519.36-1992 ?物料代号1993-04-01 现行?HG/T 20519.37-1992 ?管道的标注1993-04-01 现行?HG 20519.38-1992 ?管道等级号及管道材料等级表化学工业部1993-04-01 现行? HG/T 20519.39-1992 ?垫片代号1993-04-01 现行?HG/T 20519.4-1992 ?首页图1993-04-01 现行?HG/T 20519.40-1992 ?垫片密封代号1993-04-01 现行?HG/T 20519.5-1992 ?管道及仪表流程图1993-04-01 现行?HG/T 20519.6-1992 ?分区索引图1993-04-01 现行?HG/T 20519.7-1992 ?设备布置图1993-04-01 现行?HG/T 20519.8-1992 ?设备一览表1993-04-01 现行?HG/T 20519.9-1992 ?设备安装图1993-04-01 现行HG/T 20570.1-1995 ?设备和管道系统设计压力和设计温度的确定1996-03-01 现行HG/T 20570.11-1995 ?隔热、保温类型的选用1996-03-01 现行HG/T 20570.18-1995 ?阀门的设置1996-03-01 现行HG/T 20570.19-1995 ?阻火器的设置1996-03-01 现行?HG/T 20570.2-1995 ?安全阀的设置和选用1996-03-01 现行HG/T 20570.22-1995 ?管道过滤器的设置1996-03-01 现行?HG/T 20570.23-1995 ?盲板的设置1996-03-01 现行?HG/T 20570.24-1995 ?检流器的设置1996-03-01 现行?HG/T 20570.3-1995 ?爆破片的设置和选用1996-03-01 现行?HG/T 20570.4-1995 ?泵和压缩机压差分析1996-03-01 现行?HG/T 20570.5-1995 ?泵的系统特性计算和设备相对安装高度的确定1996-03-01 现行?HG/T 20570.6-1995 ?管径选择1996-03-01 现行?HG/T 20570.7-1995 ?管道压力降计算1996-03-01 现行?HG/T 20570.8-1995 ?气--液分离器设计1996-03-01 现行?HG/T 20570.9-1995 ?设备进、出管口压力损失计算1996-03-01 现行HG/T 20592~20635-2009 ?钢制管法兰.垫片.紧固件工业和信息化部2009-07-01 现行?HG/T 20593-2014 ?钢制化工设备焊接与检验工程技术规范工业和信息化部2015-06-01 现行?HG 20598-1997 ?螺纹钢管法兰(欧洲体系) 化学工业部1998-02-01 现行HG/T 20637.5-1998 ?仪表请购单的编制1999-01-01 现行?HG/T 20637.6-1998 ?仪表技术说明书的编制1999-01-01 现行?HG/T 20637.7-1998 ?仪表安装材料的统计1999-01-01 现行?HG/T 20637.8-1998 ?仪表辅助设备及电缆、管缆的编号1999-01-01 现行HG/T 20645-1998 ?化工装置管道机械设计规定现行?HG/T 20645.1-1998 ?化工装置管道机械设计内容和深度规定2000-06-01 现行? HG/T 20645.2-1998 ?化工装置管道机械设计工程规定2000-06-01 现行?HG/T 20645.3-1998 ?化工装置管道机械专业技术管理规定2000-06-01 现行? HG/T 20645.4-1998 ?化工装置管道机械专业提出的设计条件2000-06-01 现行? HG/T 20645.5-1998 ?化工装置管道机械设计技术规定2000-06-01 现行?HG/T 20646.1-1999 ?化工装置管道材料设计内容和深度规定2001-08-01 现行?HG/T 20646.1~20646.5-1998 ?化工装置管道材料[合订本] 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2000-04-01 现行HG/T 20646.2-1999 ?化工装置管道材料设计工程规定2001-08-01 现行HG/T 20646.3-1999 ?化工装置管道材料控制专业技术管理规定2001-08-01 现行?HG/T 20646.4-1999 ?化工装置管道材料控制专业提出的设计条件2001-08-01 现行?HG/T 20646.5-1999 ?化工装置管道材料设计技术规定2001-08-01 现行HG/T 20700-2014 ?可编程序控制器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工业和信息化部2014-10-01 现行HG/T 20701.11-2000 ?设备/材料(询价、订货)请购单和技术规格书的格式与编制说明2001-06-01 现行HG 21502.1-1992 ?钢制立式圆筒形固定顶储罐系列化学工业部1992-12-01 现行HG/T 21629-1999 ?管架标准图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2000-04-01 现行HG/T 2810-2008 ?往复运动橡胶密封圈材料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8-10-01现行HG/T 2811-1996 ?旋转轴唇形密封圈橡胶材料1993-05-01 现行HG/T 4077-2009 ?防腐蚀涂层涂装技术规范工业和信息化部2009-07-01 现行? HG/T 4078-2009 ?阴极保护技术条件工业和信息化部2009-07-01 现行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API 1?安全与防火现行?API 2?储罐现行API 3?阀门现行?API 4?工业培训现行?API 5?管道输送部分现行?API 6?健康与环境问题现行?API 7?勘探与生产现行?API 8?石油计量现行?API 9?市场销售现行?ELS 1?俄罗斯及独联体国家石油管材类技术标准目录现行?ELS 2?俄罗斯油气勘探开发方面技术规范现行SY/T 0030-2008 ?油气田及管道腐蚀与防护工程基本词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8-12-01现行SY/T 0033-2009?油气田变配电设计规范国家能源局2010-05-01现行SY/T 0042-2002 ?防腐蚀工程经济计算方法标准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2002-08-01 现行SY/T 0043-2006 ?油气田地面管线和设备涂色规范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2007-01-01 现行SY/T 0049-2006 ?油田地面工程建设规划设计规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7-01-01 现行SY/T 0069-2008 ?原油稳定设计规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8-12-01 现行?SY/T 0076-2008 ?天然气脱水设计规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08-12-01 现行? SY/T 0077-2008 ?天然气凝液回收设计规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8-12-01 现行SY/T 0083-2008 ?除油罐设计规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8-12-01 现行SY/T 0087.1-2006 ?钢制管道及储罐腐蚀评价标准埋地钢质管道外腐蚀直接评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7-04-01 现行?SY/T 0090-2006 ?油气田及管道仪表控制系统设计规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7-01-01 现行?SY/T 0091-2006 ?油气田及管道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规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7-01-01 现行SY/T 0318-1998 ?石油浮放设备隔震技术标准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1999-10-01 现行SY/T 0328-2004 ?管道焊口内喷焊防腐技术标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4-11-01 现行SY/T 0403-2014 ?输油泵组安装技术规范国家能源局2015-03-01 现行SY/T 0448-2008 ?油气田油气处理用钢制容器施工技术规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8-12-01 现行SY/T 0452-2012 ?石油天然气金属管道焊接工艺评定国家能源局2012-12-01 现行SY/T 0523-2008 ?油田水处理过滤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8-12-01现行?SY/T 0525.2-1993?石油储罐回转接头1994-06-01现行SY/T 10002-2000 ?结构钢管制造规范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2000-10-01 现行SY/T 10041-2002 石油设施电气设备安装一级一类和二类区域划分的推荐作法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2002-08-01 现行SY/T 10043-2002 ?卸压和减压系统指南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2002-08-01 现行SY/T 10045-2003 ?工业生产过程中安全仪表系统的应用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2003-08-01 现行SY 25-1995 石油设施电器装置场所分类现行SY/T 4078-2014 钢质管道内涂层液体涂料补口机补口工艺规范国家能源局2015-03-01现行SY/T 4102-2013 ?阀门检验与安装规范国家能源局2014-04-01 现行SY/T 4103-2006 ?钢质管道焊接及验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7-01-01 现行SY/T 4109-2013 ?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检测国家能源局2014-04-01 现行SY/T 4111-2007 ?天然气压缩机(组)安装工程施工技术规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8-03-01 现行SY/T 4125-2013 ?钢制管道焊接规程国家能源局2014-04-01 现行SY/T 4127-2014 ?钢质管道冷弯管制作及验收规范国家能源局2015-03-01 现行SY/T 4129-2014 ?输油输气管道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技术规范国家能源局2015-03-01 现行SY 43-1996 ?油气田地面管线和设备涂色标准现行SY 49-1994 ?油田地面建设规划设计规范现行SY/T 546-1996 ?腐蚀产物的采集与鉴定现行SY/T 5673-1993 ?油田用防垢剂性能评定方法1994-03-01 现行SY/T 5745-2008 ?采油采气工程词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8-12-01 现行SY/T 5919-2009 ?埋地钢质管道阴极保护技术管理规程国家能源局2010-05-01 现行SY/T 5961-2014 ?清蜡设备国家能源局2015-03-01 现行SY/T 6084-2014 ?地面驱动螺杆泵使用与维护国家能源局2015-03-01 现行SY/T 6306-2014 ?钢质原油储罐运行安全规范国家能源局2015-03-01 现行SY/T 6331-2013 ?气田地面工程设计节能技术规范国家能源局2014-04-01 现行SY/T 6366-2005 ?油田开发主要生产技术指标及计算方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5-10-01 现行SY/T 6375-2014 ?油气田与油气输送管道企业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导则国家能源局2015-03-01 现行SY/T 6423.1-2013 ?石油天然气工业钢管无损检测方法第1部分:焊接钢管焊缝缺欠的射线检测国家能源局2014-04-01 现行SY/T 6423.2-2013 ?石油天然气工业钢管无损检测方法第2部分:焊接钢管焊缝纵向和/或横向缺欠的自动超声检测国家能源局2014-04-01 现行?SY/T 6423.3-2013 ?石油天然气工业钢管无损检测方法第3部分:焊接钢管用钢带/钢板分层缺欠的自动超声检测国家能源局2014-04-01 现行?SY/T 6423.4-2013 ?石油天然气工业钢管无损检测方法第4部分:无缝和焊接钢管分层缺欠的自动超声检测国家能源局2014-04-01 现行SY/T 6423.5-2014 ?石油天然气工业钢管无损检测方法第5部分:焊接钢管焊缝缺欠的数字射线检测国家能源局2015-03-01 现行SY/T 6445-2000 ?石油管材常见缺陷术语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2000-10-01 现行SY/T 6553-2003 ?管道检验规范在用管道系统检验、修理、改造和再定级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2003-08-01 现行SY/T 6597-2014 ?油气管道内检测技术规范国家能源局2014-08-01 现行SY/T 6649-2006 ?原油、液化石油气及成品油管道维修推荐作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7-01-01 现行SY/T 6696-2014 ?储罐机械清洗作业规范国家能源局2014-08-01 现行SY/T 6715-2008 ?钢管管接头焊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8-12-01 现行SY/T 6964-2013 ?石油天然气站场阴极保护技术规范国家能源局2014-04-01 现行SY/T 6966-2013 ?输油气管道工程安全仪表系统设计规范国家能源局2014-04-01 现行SY/T 6967-2013 ?油气管道工程数字化系统设计规范国家能源局2014-04-01 现行SY/T 6970-2013 ?高含硫化氢气田地面集输系统在线腐蚀监测技术规范国家能源局2014-04-01 现行SY/T 6975-2014 ?管道系统完整性管理实施指南国家能源局2014-08-01 现行SY/T 7006-2014 ?石油工业信息系统总体控制规范国家能源局2015-03-01 现行SY/T 88-1995 ?钢制储罐罐底外壁阴极保护技术标准现行SY/T 90-1996 ?油气田及管道仪表控制系统设计规范现行?SY/T 91-1996 ?油气田及管道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规范现行SY/T 7024-2014 ?高含硫化氢气田金属材料现场硬度检验技术规范国家能源局2015-03-01 现行SY/T 7042-2016 ?基于应变设计地区油气管道用直缝埋弧焊钢管国家能源局2016-06-01 现行SH/T 3507-2011 ?石油化工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工业和信息化部2011-06-01 现行SY/T 5579.1-2008 ?油藏描述方法第1部分:总则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8-12-01 现行?SY/T 5579.2-2008 ?油藏描述方法第2部分:碎屑岩油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8-12-01 现行SY/T 5579.3-2008 ?油藏描述方法第3部分:碳酸盐岩潜山油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8-12-01 现行?SY/T 5579.4-2008 ?油藏描述方法第4部分:特殊岩性油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8-12-01 现行SY/T 5745-2008 采油采气工程词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08-12-01 现行SY/T 6896.3-2016 ?石油天然气工业特种管材技术规范第3部分:钛合金油管国家能源局2016-06-01 现行SY/T 7037-2016 ?油气输送管道监控与数据采集(SCADA)系统安全防护规范国家能源局2016-06-01 现行SY/T 7041-2016 ?钢质管道聚丙烯防腐层技术规范国家能源局2016-06-01 现行SHS 02019-2004 ?特殊阀门维护检修规程2004-06-21 现行SY/T 0448-2008 油气田油气处理用钢制容器施工技术规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08-12-01 现行SY/T 0609-2016 ?优质钢制对焊管件规范国家能源局2016-06-01 现行?SY/T 10002-2000 ?结构钢管制造规范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2000-10-01 现行SY 4201.3-2016 ?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设备安装工程第3部分:容器类国家能源局2016-06-01 现行SY/T 6423.1-2013 ?石油天然气工业钢管无损检测方法第1部分:焊接钢管焊缝缺欠的射线检测国家能源局2014-04-01 现行SY/T 6423.2-2013 ?石油天然气工业钢管无损检测方法第2部分:焊接钢管焊缝纵向和/或横向缺欠的自动超声检测国家能源局2014-04-01 现行?SY/T 6423.3-2013 ?石油天然气工业钢管无损检测方法第3部分:焊接钢管用钢带/钢板分层缺欠的自动超声检测国家能源局2014-04-01 现行?SY/T 6423.4-2013 ?石油天然气工业钢管无损检测方法第4部分:无缝和焊接钢管分层缺欠的自动超声检测国家能源局2014-04-01 现行?SY/T 6423.5-2014 ?石油天然气工业钢管无损检测方法第5部分:焊接钢管焊缝缺欠的数字射线检测国家能源局2015-03-01 现行SY/T 6475-2000 ?石油天然气输送钢管尺寸和单位长度重量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2000-10-01 现行SY/T 6875-2012 ?板式结构屈曲强度国家能源局2012-03-01 现行SY/T 6876-2012 ?壳的屈曲强度国家能源局2012-03-01 现行SY/T 6877-2012 ?杆件、框架和球型壳的屈曲强度分析国家能源局2012-03-01 现行SY/T 6945-2013 ?石油管材失效分析导则国家能源局2014-04-01 现行SY/T 6950-2013 ?耐蚀合金套管和油管国家能源局2014-04-01 现行参考(非最新,有废止)。
毕业论文 U型管式换热器机械设计及三维建模、工作仿真第一章绪论在工业生产中,为了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过程的一种设备,统称为换热器。
它是化工、煤油、动力、原子能和其它许多工业部门广泛应用的一种通用工艺设备。
对于迅速发展的化工、煤油等工业生产来说,换热器尤为重要。
通常在化工厂的建设中,换热器约占总投资的10%~20%。
在石油炼厂中,换热器约占全部工艺设备投资的35%~40%。
在化工生产中,为了工艺流程的需要,往往进行着各种不同的换热过程:如加热、冷却、蒸发和冷凝。
换热器就是用来进行这些热传递的设备,通过这种设备,以便使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以满足工艺的需要。
总之换热器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任何化工生产工艺几乎都离不开它。
而在这些换热设备中,使用量最大的是管壳式换热器,它与其它形式的换热器相比较,最突出的优点是,单位体积内能够提供较大的传热面积,传热效果比较好,由于它的结构坚固,而且可以选用的材料范围较广,故适应性强,操作弹性大,因此,它广泛应于许多工业部门,尤其是化工生产中。
换热过程的强化是炼厂节能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随着节能工作的深入发展,炼油厂各装置内部及装置间的换热量明显增大,而换热器冷热流之间的温度差则不断减小。
为了节约投资,不过多地增加换热面积,提高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就成了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
本设计用螺纹管代替普通换热器的光管能有效的提高管外表面积,可以在管外给热系数不组的情况下,大大提高总传热系数,强化了传热,故使用螺纹管换热器可以做为强化传热的一个方向。
1.1设计条件:1.1.1设计原始参数管程介质:汽油壳程介质:汽油管程设计压力:2.43Mpa 壳程设计压力:2.45Mpa 管程设计温度:200? 壳程设计温度:200? 地震烈度:7级场地土类别:二类管程腐蚀余量:2mm 壳程腐蚀余量:3mm2 容器类别:二类换热面积: 170 m1U型管式换热器机械设计及三维建模、工作仿真1.1.2设计要求:1、查阅相关科技资料及英文资料2、进行换热器的结构论证及材料选择论证3、进行换热器机械设计及强度校核(传热性能及传热量的计算和校核)4、在Pro /E环境下进行换热器的三维建模及工作动态仿真模拟5、编号设计说明书(不少于20000字,含英文摘要)6、科技译文(不少于5000字)7、绘制换热器零部件机械图纸1.1.3设计主要内容1、绪论(1)设计内容、说明思想、设计特点(2)换热器在炼油装置中简单工艺流程及应用(3)主要设计参数的确定及说明2、材料的选择及论证3、换热器结构选择及论证(1)换热器整体结构型式及特点(2)前管箱、壳体和后端盖结构型式及特点(3)管束分程和分程隔板的布置及特点(4)管子尺寸及排列、数量、偏差和总传热面积的确定(5)折流板、拉杆、定距管等零件的结构及特点(6)管子与管板的连接说明(7)接管、法兰、管箱法兰、外头盖法兰、浮头法兰的结构及特点(8)支耳、支座、排气管、排液管的结构及作用(9)换热器密封结构型式及密封点的说明4、换热器零部件强度计算与校核(1)封头、壳体厚度计算(管子厚度计算)(2)管板强度计算与校核2第一章绪论(3)开孔补强计算(4)法兰强度计算与校核(5)鞍座强度校核5、绘制工程图纸6、对换热器零部件进行三维建模及工作动态仿真制作7、英文翻译1.2设计思想工程设计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因而,要求工程设计人员必须严格地遵守国家的有关方针和法律规定以及有关行业规范,特别是国家的工业经济法规、环境保护法规和安全法规。
不锈钢行业标准汇总目录●俄罗斯及欧洲废钢标准●美国废钢铁标准介绍(1991年)●日本废钢铁分类标准(Jis G2401)●中国新《废钢铁》国家标准介绍●世界各国不锈钢标准钢号对照表(新版)●锅炉用钢管及钢材料标准与安全●薄壁不锈钢水管行业标准●钢管标准中的常用术语●钢管的分类及标准●不锈钢小直径钢管标准号对照表●中国与亚洲、北美诸国以及澳大利亚的不锈钢钢号近似对照表●各国不锈钢团体标准对照表●美国ASTM标准中200系列(Cr-Mn系)奥氏体不锈钢薄壁不锈钢水管行业标准目前,建设部给水排水产品标准化委员会已组织专家审查通过了薄壁不锈钢水管及不锈钢卡压式管件二项行业标准,且报批稿已上交建设部。
现将上述二项标准的要点介绍如下: 1《薄壁不锈钢水管》 1.1 本标准是参照采用了国家标准GB/T12771-2000《流体输送用不锈钢焊接钢管》、欧洲标准DINEN10312-1999《液体(包括饮用水)输送用不锈钢管及管件》、英国标准BS4127-1994《主要输送水用薄壁不锈钢管》和日本标准JISG3448-1997《一般管道用不锈钢管》,并根据国情制定的。
1.2 范围:DN≯150mm,工作压力≯1.6MPa可输送饮用净水、生活饮用水、热水和温度≯135℃的高温水。
1.3 管材及适用场所见表1。
1.4 管材的化学成分见表2。
表1管材及适用场所表3管材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1.6 外观超出水管壁厚负公差的划伤、凹坑和矫直痕迹等缺陷。
断口应无毛刺。
其余应符合GB/T12771-2000标准中5.7条款要求。
1.7 尺寸及尺寸允许偏差 1.7.1 水管的基本尺寸见表4表4水管的基本尺寸 mm注:壁厚的±10%。
1.7.3 水管长度为定尺长度,一般为3000~6000mm,根据需方要求,供需双方协议,也可提供其他定尺长度,其允许偏差为mm。
1.7.4 水管的弯曲度为任意3000mm不超过12mm。
目录一、压力管道设计基本规定PGG13.1-2008 (3)二、压力管道设计、安装、检验相关标准、规范PGG13.2-2008 (5)三、压力管道图样绘制规定PGG13.3-2008 (8)四、压力管道设计文件编制规定PGG13.4-2008 (12)五、压力管道设计基础数据采集规定PGG13.5-2008 (19)六、压力管道布置规定PGG13.6-2008 (24)七、压力管道材料选用规定PGG13.7-2008 (35)八、压力管道元件选用规定PGG13.8-2008 (45)九、压力管道支吊架设计规定PGG13.9-2008 (58)十、压力管道强度计算规定PGG13.10-2008 (73)十一、压力管道应力分析规定PGG13.11-2008 (75)十二、压力管道防腐、隔热规定PGG13.12-2008 (80)十三、压力管道其他规定PGG13.13-2008 (89)一、压力管道设计基本规定PGG13.1-20081.1 总则1.1.1 本规定根据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TSGR1001-2008《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制定。
1.1.2 本规定适用于公称压力小于或等于42MPa的工业金属压力管道及非金属衬里的工业金属压力管道的设计。
非压力管道的设计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1.1.3 本规定不适用于GB/T20801.1-2006《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第1部分:总则第1.4条规定的管道范围。
1.1.4 压力管道,是指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0.1MPa(表压)的气体、液化气体、蒸汽介质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介质,且公称直径大于25mm的管道。
1.2 压力管道类别、级别划分1.2.1 GA类(长输管道)长输(油气)管道是指产地、储存库、使用单位之间的用于输送商品介质的管道,划分为GA1级和GA2级。
GA1级: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长输管道为GA1级:(1)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气体介质,最高工作压力大于4.0MPa的长输管道。
09MnNiDR制压力容器制造技术条件0101 09MnNiDR制低温压力容器制造技术条件(04041-0101)编制:校核:审核: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08月第 1 页共 25 页09MnNiDR制低温压力容器制造技术条件 1 总则1.1 适用范围本技术条件适用于壳体材料为09MnNiDR, -60??设计温度?-40?低温压力容器的制造、检验和验收。
1.2 相关的规范、标准和文件1.2.1容器的制造、检验和验收除应满足本技术条件外,还应满足图样、相关技术文件以及GB150附录C和GB151附录A的要求。
1.2.2 与本技术规格书相关的规范、标准——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99版——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及附录C——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及附录A——ASME II材料 C 篇《焊条、焊丝及填充金属》——HG20581-1998《钢制化工容器材料选用规定》——HG20584-1998《钢制化工容器制造技术要求》——JB4708-2000《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HG20585-1998《钢制低温压力容器技术规定》——SH/T 3525-2004《石油化工低温钢焊接规程》——JB/T4708-2000《钢制压力容器工艺评定》——JB/T4709-2000《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JB/T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GB3531《低温压力容器用低合金钢板》——GB/T229《金属夏比缺口冲击试验方法》第 2 页共 25 页——JB4727-2000《低温压力容器用低合金钢锻件》——GB/T5118《低合金钢焊条》——GB/T12470-2003《埋弧焊用低合金钢焊丝和焊剂》上述规范、标准应采用最新版,如涉及相关增补以采购单签发生效日期为准。
1.2.3 当执行标准、规范、材料本技术规格书发生矛盾处,以较严格要求为准。
优质资料U型管式换热器设计摘要本文介绍了U型管换热器的整体结构设计计算。
U型管换热器仅有一个管板,管子两端均固定于同一管板上,管子可以自由伸缩,无热应力,热补偿性能好;管程采用双管程,流程较长,流速较高,传热性能较好,承压能力强,管束可从壳体内抽出,便于检修和清洗,且结构简单,造价便宜.U型管式换热器的主要结构包括管箱、筒体、封头、换热管、接管、折流板、防冲板和导流筒、防短路结构、支座及管壳程的其他附件等。
本次设计为二类压力容器,设计温度和设计压力都较高,因而设计要求高.换热器采用双管程,不锈钢换热管制造。
设计中主要进行了换热器的结构设计,强度设计以及零部件的选型和工艺设计。
关键词:U型管换热器,结构,强度,设计计算目录中文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英文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绪论. (1)1管壳式换热器的类型、结构与型号 (1)1。
1 换热器的零部件名称 (1)1.2 换热器的主要组合部件 (2)2换热器材料选择 (3)2.1 选材原则 (4)3换热器结构设计 (4)3.1 壁厚的确定 (6)3。
2 管箱圆筒短节设计 (6)3.3 壳体圆筒设计 (7)3.4 封头设计 (8)3。
4。
1 后封头计算 (9)3.4。
2 管箱封头计算 (10)3.5 换热管设计 (11)3.5.1 换热管的规格和尺寸偏差 (11)3。
5.2 U形管的尺寸 (11)3。
5。
3 管子的排列型式 (12)3.5.4 换热管中心距 (12)3。
5。
5 布管限定圆 (12)3.5.6 换热管的排列原则 (14)3.6 管板设计 (14)3。
6.1 管板连接设计 (17)3.6.2 管板设计计算 (19)3。
7 管箱结构设计 (21)3。
7.1 管箱的最小内侧深度 (21)3.7。
2 分程隔板 (21)4 换热器其他各部件结构 (22)4.1 进出口接管设计 (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