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缺陷动物
- 格式:ppt
- 大小:1.37 MB
- 文档页数:55
免疫缺陷小鼠模型品系介绍免疫缺陷动物,是指先天性遗传突变或用人工方法造成一种或多种免疫系统组成成分缺陷的动物。
免疫缺陷大小鼠是研究肿瘤、癌症干细胞、造血、人源化和传染病的强大异种移植模型的工具鼠。
以前高度免疫缺陷小鼠由于缺乏完整的人体免疫系统的相关因素,如小鼠与人MHC不相容性,以及缺乏人特异的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不能完全重现人体免疫系统。
现在小鼠模型主要通过基因改造高度免疫缺陷小鼠的方式,以期降低小鼠微环境的干扰,或者表达人的生长因子使人的某些免疫细胞亚群更成熟,或者转入人的HLA 解决组织相容性问题。
这些改造包括:(1)敲除小鼠造血分化相关基因,为人的HSC分化提供更好的微环境,如小鼠KIT受体突变,可以改善红细胞生成、血小板形成和HSC植入。
敲除小鼠Flt3L配体(FMS-related tyrosine kinase 3 ligand,介导小鼠树突状细胞扩增),可以促进人单核和树突状细胞发育。
(2)导入人的细胞(生长、趋化)因子,如SCF、M-CSF 、GM-CSF、IL-2、IL-3、IL-7、IL-15、TPO等,这些可以促进人的某些免疫细胞亚群更成熟。
(3)解决组织相容性问题,如转入人的HLA-A2和DR1,敲除小鼠的H2-B2m等。
通过以上一种或者多种基因修饰方式,以期提高人源化小鼠PBMC和HSC细胞定植和分化能力,并减小异源免疫排斥(Xeno-GvHD),更好的重建人免疫系统。
2020年,赛业与genOway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genOway 成立于1999年,是欧美科研与医药界首选的实验鼠金牌供应商。
(重度免疫缺陷小鼠)BRGSF小鼠是赛业与genOway合作引进的精选成品鼠之一。
免疫缺陷小鼠在白血病研究中的新进展作者:李仲霞(综述) 王跃嗣贾秀红(审校) 作者单位: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滨州市256603【关键词】免疫缺陷小鼠,模型;白血病免疫缺陷动物(immunodeficient animal)是指由于先天性遗传缺陷或用人工方法造成一种或多种免疫系统组成成分缺陷的动物。
它源于1962年苏格兰医师Issacson等首先发现的无胸腺裸小鼠。
1969年,丹麦学者Rygaard首次成功的将人类恶性肿瘤移植于裸小鼠体内,在裸小鼠体内存活并生长,开创了免疫缺陷动物研究和应用的新里程碑。
近三十多年来对免疫缺陷小鼠有了深入的研究,相关品系因此建立,并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研究,尤其在肿瘤学、免疫学中的应用。
笔者综述了免疫缺陷动物的发展现状以及其在白血病研究中的应用新进展。
1 免疫缺陷小鼠的概况1.1 SCID 小鼠(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小鼠) 1983年Bosma 等[1]发现C.B217 纯系小鼠16 号染色体上的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CID) 基因发生隐性突变后,小鼠缺乏功能成熟的T和B淋巴细胞而称为SCID小鼠。
该小鼠胸腺、脾、淋巴结的重量不及正常的30% ,体内T和B淋巴细胞联合缺陷, 是建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有效模型,应用广泛。
另外,Ohsugi等[2]使用5、7、9、11 周的B17 scid/scid (SCID) 小鼠来建立模型, 结果5周龄的小鼠100% 有肿瘤形成,7周龄小鼠肿瘤形成率为50%,9周龄小鼠为20%,11周龄的小鼠没有大体肿瘤形成。
说明小鼠周龄对模型的建立也有重要影响。
1.2 NOD/ SCID 小鼠(非肥胖糖尿病型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 SCID小鼠NK细胞及巨噬细胞功能正常。
有2%~23%的小鼠出现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恢复(渗漏现象),这明显影响了SCID 小鼠的更广泛应用。
为提高人类肿瘤异种移植的成功率,人们将SCID小鼠与不同遗传背景品系小鼠杂交,NOD/ SCID由此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