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缺陷动物复习资料
- 格式:pdf
- 大小:525.61 KB
- 文档页数:4
2特异性3 免疫记忆免疫防御2免疫自身稳定3免疫监视(禽类特有)。
D细胞,来源于骨髓和脾脏的红髓,成熟后主要存在于脾脏、淋巴结核结缔组织,无吞噬作用,专职抗原提呈,是体内抗原提呈作用最强的一类细胞。
细胞杀伤靶细胞的作用特点是只能杀伤与抗体结合的细胞,所以这种杀伤作用也称为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
应的细胞。
-巨噬细胞等)和相关细胞(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等)产生的调节细胞功能的高活性多功能多肽或蛋白质分子。
分类:1的蛋白)功能:促进细胞免疫、促进体液免疫、刺激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和/或各系不同分化阶段前体细胞生长和分化、参与炎症反应,重要的炎症介质;;2抗肿瘤和参与免疫调节等功能的糖蛋白。
)功能:I型INF—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
361)免疫调节作用;(2)介导免疫效应功能;(3)促进炎症反应;(4)刺激造血功能;(5)促进血管生成等。
T细胞表面能够识别和结合抗原分子的结构1.免疫原性:是指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的特性。
2.反应原性:是指抗原与相应的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特性。
二者统称为抗原性。
分子物质:抗原要有一定的分子质量,越大越强(三)分子结构复杂:要有一定的化学组成和结构,越复杂越强(四)物理性状:球状分子蛋白质的抗原性较直链分子蛋白质强,聚合状态的蛋白质较单体状态的蛋白质抗原性强 (五)适当的进入途径:抗原分子只有完整的进入免疫活性细胞所在的场所才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
化学基团决定,这些基团称为抗原决定簇。
是被免疫细胞识别的靶结构;也是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按T细胞依赖:胸腺依赖抗原TD、胸腺非依赖抗原TI 2、按抗原的物质性质:天然抗原、人工抗原、合成抗原 3人、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的性质相同的抗原)1.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细菌抗原{鞭毛抗原(H抗原)、菌体抗原、荚膜抗原、菌毛抗原}、病毒抗原{囊膜抗原、衣壳抗原、可溶性抗原}、毒素、寄生虫)2.动物免疫血清3.异嗜性抗原4.超抗原Sag(某些抗原只需极低浓度即可激活多个T细胞克隆产生强烈的免疫应答的一类抗原物质称为超抗原)分为外源性超抗原、内源性超抗原。
动物免疫学题库1. 什么是动物免疫学?动物免疫学研究动物体内免疫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调控机制,以及动物对感染和疾病的免疫反应。
2. 动物免疫系统有哪些组成部分?动物免疫系统主要包括免疫器官(如脾脏、淋巴结等)、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免疫分子(如抗体、细胞因子等)和免疫调节网络等。
3. 什么是免疫记忆?免疫记忆指的是免疫系统对先前接触过的病原体产生的免疫反应有较强的应对能力,并能在再次接触同一病原体时迅速启动免疫反应的能力。
4. 免疫应答的两种主要类型是什么?免疫应答的两种主要类型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主要由B细胞和抗体介导,而细胞免疫主要由T细胞介导。
5. 免疫系统如何识别病原体?免疫系统通过识别病原体的特定分子结构,如抗原。
抗原可以是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多糖、脂质等。
6. 什么是抗体?抗体是一种由B细胞产生的免疫分子,可以与病原体抗原结合来中和病原体或促进其清除。
抗体也被称为免疫球蛋白。
7. 免疫系统如何调节免疫应答?免疫系统通过免疫调节机制来平衡免疫应答,防止过度免疫反应或自身免疫反应。
免疫调节机制包括正调节和负调节,如免疫耐受、免疫抑制等。
8. 什么是疫苗?疫苗是一种激活免疫系统的制剂,包含病原体的抗原或类似抗原,可以诱导免疫系统产生免疫记忆,从而提供对特定病原体的保护。
9. 什么是免疫缺陷?免疫缺陷指的是免疫系统功能不全或缺陷,导致机体对病原体的防御能力下降,易患感染或疾病。
10. 动物免疫学在疾病防控中的作用是什么?动物免疫学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动物对感染的免疫反应机制,从而指导疾病的预防、控制和治疗。
通过研究动物免疫学,可以发展疫苗、诊断试剂和免疫治疗方法,提高动物的健康和免疫力。
免疫缺陷动物复习资料第一章基因突变动物一、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包括自发性突变、诱发性突变,根据基因突变的表现型效应分类,形态突变、致死突变、生化突变利用模式动物研究基因功能的基本思路1.正向遗传学(Forward genetics):从表型到基因:通过随机诱变技术制备特定表型的突变动物,通过遗传学分析、染色体定位、分子克隆等手段,最终克隆导致突变表型的突变基因。
优点:可获得较完整的遗传信息缺点:遗传分析与相关基因克隆是一繁琐过程2.反向遗传学(reverse genetics):从基因到表型:从特定基因的改造到整体动物表型分析:通过向动物基因组增加一个基因(转基因)或删除一个基因(基因敲出),观察动物表型变化,进而分析基因与表型的关系,研究基因功能优点:能深入、系统地研究特定基因功能,能在较短时间获得详实的研究资料缺点:动物表型往往受多基因调控,一个基因改变不能反应生物学机制的全貌单纯的表型分析往往会“漏掉”一些主要信息基因突变产生的结果1. 多数基因突变并不引起性状改变2. 少数基因突变可引起性状改变基因突变的意义突变是生物进化、分化的分子基础,突变是某些疾病的病变基础,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二、基因突变动物(一)概念:基因突变动物(genic mutant animals)是指在动物的繁育生产中,遗传基因发生突变而使动物具有了原性状外的某种特殊性状的动物。
将这些突变动物按照科学研究的要求进行定向培育,使育成的动物符合实验要求,称其为“突变系”动物(mutant strain animals)第二章免疫缺陷动物一、免疫缺陷(immunodeficiency diseases):(一)概念:是指因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环节或其组份因先天发育不全或后天因各种因素所致损害而使免疫活性细胞的发生发展、分化增殖和代谢异常并引起免疫功能不全所出现的临床综合征。
(二)免疫缺陷分类大体分为两类先天(或原发)性免疫缺陷。
遗传性缺陷病可以导致对病原微生物的高度易感性获得(或继发)性免疫缺陷可继发于营养不良、恶性肿瘤、免疫抑制药物治疗或免疫活性细胞受到病毒的感染,如HIV,是AIDS的病原体(三)抗体从母体到幼体的传递存在两种传递方式:①出生前在胎盘、卵黄囊或羊膜内完成②出生后从初乳获得。
二、免疫缺陷动物(一)概念:免疫缺陷动物(Immunodeficient animal)是指由于先天性遗传突变或用人工方法造成一种或多种免疫系统组成成分缺陷的动物。
(二)分类自发性突变spontaneously mutant 诱发突变mutagen exposed lines 遗传工程或转基因genetically engineered deleted or transgenic第三章 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动物一、裸小鼠特征全身无毛、裸体、胸腺缺乏、雌裸鼠母性差、抵抗力低下、生长发育迟缓、细胞免疫力低下,B淋巴细胞正常,但功能欠正常、毛呈弯曲或卷曲状,不能到达表皮患T淋巴细胞缺乏的动物有:裸小鼠、裸大鼠、豚鼠、丹麦黑白花牛。
第四章裸鼠的应用一、裸小鼠(Foxn1nu)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一)组织移植(人类肿瘤移植)研究(二)肿瘤药物治疗和肿瘤免疫研究(三)免疫和遗传研究(四)病毒、细菌、寄生虫感染机制的研究(五)生物制品的检定(六)内分泌和老年医学上的应用二、裸大鼠(一)基本介绍基因符号(突变基因)为rnu,以裸大鼠代替裸小鼠,具有移植瘤大、取血量多、可行某些外科小手术等优点(二)特点1.免疫器官及血细胞特性:1)免疫器官的组织学,与裸小鼠近似2)在3周龄裸大鼠纵膈的连续切片中,只见胸腺残体,内有未分化的上皮细胞及小囊肿,而未见淋巴细胞3)裸大鼠的白细胞总数在正常鼠范围之内,但分类计数却有明显不同。
纯合子(nznu/nznu)的中性白细胞较杂合子(nznu/+)高4倍,而杂合子的淋巴细胞较纯合子高2.5倍。
4)纯合子裸大鼠(rnu/rnu)肠系膜及腘淋巴结相对小于杂合子(rnu/+)。
2.免疫功能特性T细胞功能:先天性无胸腺,T细胞功能明显有丧失、对T细胞有丝分裂原(植物血凝素、刀豆球蛋白和美洲商陆)的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呈阴性反应B细胞功能正常:用抗Ig及抗T细胞抗体对rnu/rnu及rnu/+大鼠脾和淋巴结细胞行免疫荧光染色检查,发现在rnu裸大鼠,Ig+标记的细胞比例增加,而大多数Ig+标记细胞被认为是B淋巴细胞NK细胞活力增强:裸大鼠NK细胞活力高于胸腺大鼠、小于3周龄者未能测及NK细胞活力、用干扰素诱导剂可以提高NK细胞活力、NK 细胞活力的加强与干扰素的水平有关3. 其它特征(1)体毛稀少:裸大鼠并非象裸小鼠那样完全无毛,而是体毛稀少,有时暂时完全消失,以后又复现。
年龄较大的雄裸大鼠的尾根往往多毛(2)发育相对迟缓:与裸小鼠一样,rnu裸大鼠发育相对缓慢。
其生长期体重仅相当于正常大鼠的60%一80%!(3)易患呼吸道疾病(三)应用裸大鼠目前主要应用于人癌的移植研究。
因裸大鼠无胸腺,缺少T细胞,故能成功地移植异种皮肤和异种肿瘤,包括小鼠肿瘤及人肿瘤Festing首先报告了裸大鼠异种肿瘤移植(人结肠癌及小鼠浆细胞瘤),但移植瘤生长后自发消退。
此后陆续见到有关人癌细胞株及手术标本移植于裸大鼠的报导。
三、Digeorge综合征迪格奥尔格综合征是一种先天性T细胞缺陷,由先天畸形导致第三、四对咽囊发育缺陷造成。
严重低钙和主动脉弓畸形。
胸腺发育不全造成T淋巴细胞成熟障碍,外周血T淋巴细胞缺乏,数目明显减少。
阻碍胚胎发育的Ash2l蛋白第五章其他免疫缺陷动物的基本特性及应用一、B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动物(一)抗体缺陷病Deficiency of B LymphocytesB细胞缺陷可导致体液免疫应答缺陷,抗体减少甚至缺无。
临床表现为反复的胞外寄生菌感染, 一系列Ig不同水平的减少。
(二)人类B细胞缺陷病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又称Bruton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Bruton(1952年)首次报道。
前B淋巴细胞数量正常,T淋巴细胞数量及功能正常。
80%-90%临床诊断病例可检出相关致病基因BTK发生突变,BTK 属于非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
XLA发生的原因是由前B细胞发育为成熟B细胞的过程中发生障碍所造成的,通过剔除(knockout)btk基因研究发现:突变发生在Btk的不同结构域,其病变的轻重程度也表现不同。
在人类Btk自然发生的突变,是X-染色体连锁的无丙球蛋白血症(XLA)形成的原因,而在小鼠有一个相关的缺陷称为xid。
BTK 的遗传学特性:单基因遗传,X连锁隐性遗传。
大多数情况男性发病,女性携带。
二、性连锁免疫缺陷小鼠(X-linked immune deficiency mice,XID)(一)品系免疫学特征对T细胞非依赖性2型抗原无抗体应答:血中IgM及IgG3减少、脾脏中的B淋巴细胞数目减少、巨噬细胞活性异常、中性粒细胞活性异常、急性炎症减少、中性白细胞数减少、骨髓细胞生成受损寿命:(SPF环境)J亚系雌雄寿命527天Ca亚系雄性短486 天,雌性长825天。
雄性寿命短与高的血胸发生率有关,SPF环境下对维生素K缺乏高度敏感高肿瘤发生率对高脂肪高胆固醇饲料诱导动脉粥样硬化有抵抗性,与C57BL/6J对照出生后有轻度听觉损伤三、NK细胞免疫缺陷动物(一) Beige小鼠:为NK细胞缺陷的突变系小鼠bg基因为隐性,位于第13号染色体上,纯合子(bg/bg)被毛完整,但毛色变浅,常用亚系为C57BL/6J。
细胞表型:“溶酶体酶分泌减少。
色素沉着表型:虹膜色素异常虹膜色素非常深且散在分布四、SCID免疫缺陷小鼠(一)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小鼠(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 mice,SCID小鼠)Scid小鼠的突变基因符号为scid,是隐性突变基因;发现于CB-17/ICR品系,带有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基因。
位于第16号染色体;纯合scid基因导致淋巴细胞的发育过程严重受阻,所以这种小鼠几乎完全丧失T和B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纯合scid基因导致淋巴细胞的发育过程严重受阻,所以这种小鼠几乎完全丧失T和B淋巴细胞免疫功能,造成低免疫球蛋白血症(二)SCID小鼠的免疫生物学特性外观与正常小鼠无异,生长发育正常,但胸腺、脾、淋巴结的重量一般为正常小鼠的30%;胸腺没有皮质结构,仅留残迹;脾小,无淋巴细胞聚集;淋巴结无明显皮质区,副皮质区缺失,呈淋巴细胞脱空状;所有T、B细胞功能测试均为阴性。
巨噬细胞、粒细胞、巨核细胞、NK细胞及淋巴激活因子(LAK)正常。
(三)SCID小鼠在医学生物学中的应用免疫功能更低,应用于肿瘤,(肿瘤生长更迅速,生长更快),免疫重建等(人淋巴细胞)缺点:NK 活性高于正常鼠,产生免疫球蛋白渗漏现象裸鼠有2个主要缺点:①繁殖力低下(♀)②异种移植成功率差异大第六章免疫缺陷动物的选育及制备一、医学实验动物的遗传标准化及育种方法(一)实验动物标准化的意义是实验结果准确性的保证、是实验结果可靠性的保证、是实验结果重复性的保证(二)实验动物标准化的研究内容1.实验动物遗传学质量控制近交系(Inbred strain) 全同胞兄妹交配或亲子交配,连续繁殖20代以上而培育出来的品系动物,基因纯合度高,基因型相同。
重复性好、相容性高、品系间的特异性,但生产饲养成本高,不耐受剧烈实验处理杂交群(Hybrid strain) 由不同品系或种群之间杂交产生的后代。
两个近交系杂交后生育的第一代动物,即杂交F1动物,重复性,稳定性;杂交优势;但F2出现遗传上的性状分离。
封闭群(Closed colony) 非近亲交配方式繁殖,不从其外部引入新个体,繁殖4代以上。
遗传组成的杂合性和相对稳定性;繁殖力强,生产饲养成本低。
突变系(Mutant strain) 基因发生了变异的动物。
不是一个单独的遗传类别。
关键在于是否携带突变基因。
包括自发突变和诱发突变两大类。
自发性突变:基因组育种,即通过某些技术手段培育特定的动物模型,建立基因库,提升优良基因的频率,使优良性状通过遗传稳定地传递给所有后代诱发性突变:利用物理因素改变染色体和基因(如X射线、r射线、紫外线、激光等)利用化学因素突变基因(亚硝酸、硫酸二乙脂等)利用生物学技术破坏基因的结构和表达(反转录病毒插入、转座子插入等、锌指核酸酶等)二、转基因动物育种(一)胚胎工程(embryo engineering)涵盖了所有对配子和胚胎进行操作的技术方法,它的研究重点是在雌、雄生殖细胞到囊胚的各个发育阶段上实施体外操作技术(二)超速排卵(superovulation)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激素(LH)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三)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步骤1:精子与卵子的获取精子来源:大、中型实验动物:一般通过人工按摩采精或假阴道采精;小型实验动物:通过手术,从附睾头部内取得成熟的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