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学物理实验模拟考题及其解答
- 格式:doc
- 大小:88.00 KB
- 文档页数:21
物理实验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的干涉现象中,两束相干光的频率必须相同,这是因为:A. 光的频率不同,干涉条纹无法形成B. 光的频率不同,干涉条纹会模糊不清C. 光的频率相同,干涉条纹才会清晰D. 光的频率不同,干涉条纹会消失答案:C2. 在测量物体的加速度时,如果测量误差主要来自于测量时间的误差,那么加速度的相对误差是:A. 与时间的相对误差相同B. 与时间的相对误差的一半相同C. 与时间的相对误差的平方根相同D. 与时间的相对误差的平方相同答案:B3.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下列哪种情况系统内能会增加?A. 系统对外做功,同时吸收热量B. 系统对外做功,同时放出热量C. 系统对外做功,同时吸收热量小于对外做的功D. 系统对外做功,同时吸收热量大于对外做的功答案:D4. 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中,如果温度T和气体摩尔数n保持不变,那么气体的压强P和体积V之间的关系是:A. 成正比B. 成反比C. 无关D. 无法确定答案:B5.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关系是:A.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 大小不等,方向相反C. 大小相等,方向相同D. 大小不等,方向相同答案:A6.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如果将其中一个缝遮挡,干涉图样会:A. 消失B. 保持不变C. 变为单缝衍射图样D. 变为随机分布的光点答案:C7. 根据库仑定律,两个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与它们的电荷量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如果两个电荷的电荷量增加一倍,它们之间的距离增加为原来的两倍,那么它们之间的静电力将:A. 增加为原来的四倍B. 减少为原来的四分之一C. 保持不变D. 增加为原来的两倍答案:C8. 在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中,如果将其中一个反射镜移动一小段距离,干涉条纹将会:A. 向左移动B. 向右移动C. 向上移动D. 向下移动9.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一个物体从高处自由下落时,其动能和势能之和将:A. 增加B. 减少C. 保持不变D. 先增加后减少答案:C10. 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时,如果电流表的内阻对电路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那么电流表的读数与实际电流值的关系是:A. 读数比实际电流值大B. 读数比实际电流值小C. 读数与实际电流值相等D. 无法确定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在单摆实验中,摆长越长,周期T与摆长L的关系是T∝______。
大学物理实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相邻亮条纹之间的距离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A. 双缝到屏幕的距离B. 双缝之间的距离C. 光的波长D. 双缝的宽度答案:D2.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转换B. 能量可以被创造或消灭C. 能量守恒定律不适用于热力学过程D. 能量的总量在封闭系统中是恒定的答案:A3. 在静电场中,电场强度的方向是:A. 沿着电场线的方向B. 垂直于电场线的方向C. 与电场线的方向无关D. 与电场线的方向相反答案:A4.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B. 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C.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答案:D5. 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中,下列哪个物理量与温度无关?A. 压强B. 体积C. 气体的摩尔数D. 气体的分子数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根据库仑定律,两点电荷之间的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______。
答案:反比2. 光的折射定律表明,入射角与折射角之间的关系是______。
答案:正弦值之比相等3.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两端的电压与流过电阻的电流之间的关系是______。
答案:成正比4. 波长、频率和波速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______来表示。
答案:波长 = 波速 / 频率5. 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行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长轴的立方与公转周期的平方之间存在______关系。
答案:正比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 简述电磁感应定律的基本原理。
答案:电磁感应定律指出,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或磁场发生变化时,会在导体中产生电动势。
这种现象称为电磁感应。
其基本原理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即感应电动势与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
2. 描述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及其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
⼤学物理实验理论考试题及答案解析⼀、选择题(每题4分,打“ * ”者为必做,再另选做4题,并标出选做记号“ * ”,多做不给分,共40分)1* 某间接测量量的测量公式为4323y x N -=,直接测量量x 和y 的标准误差为x ?和y ?,则间接测量量N 的标准误差为?BN ?=4322(2)3339N x x y x x x ??-==?=??, 3334(3)2248y N y y y y x ??==-?=-??- ()()[]21232289y x N y x ?+?=?2*。
⽤螺旋测微计测量长度时,测量值=末读数—初读数(零读数),初读数是为了消除 ( A ) (A )系统误差(B )偶然误差(C )过失误差(D )其他误差3*在计算铜块的密度ρ和不确定度ρ?时,计算器上分别显⽰为“8.35256”和“ 0.06532”则结果表⽰为:( C )(A) ρ=(8.35256 ± 0.0653)(gcm – 3 ), (B) ρ=(8.352 ± 0.065)(gcm – 3 ), (C) ρ=(8.35 ± 0.07)(gcm – 3 ),(D) ρ=(8.35256 ± 0.06532)(gcm – 3 ) (E) ρ=(20.083510? ± 0.07)(gcm – 3 ), (F) ρ=(8.35 ± 0.06)(gcm – 3 ),4*以下哪⼀点不符合随机误差统计规律分布特点( C )(A )单峰性(B )对称性(C )⽆界性有界性(D )抵偿性 5* 某螺旋测微计的⽰值误差为mm 004.0±,选出下列测量结果中正确的答案:( B )A .⽤它进⾏多次测量,其偶然误差为mm 004.0;B .⽤它作单次测量,可⽤mm 004.0±估算其误差; B =?==?C. ⽤它测量时的相对误差为mm 004.0±。
物理实验室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A. 3×10^5 km/sB. 3×10^8 m/sC. 3×10^6 m/sD. 3×10^4 m/s2. 物体的惯性与其()有关。
A. 形状B. 质量C. 颜色D. 温度3.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牛顿三大定律之一?()A. 惯性定律B. 作用与反作用定律C. 万有引力定律D. 力的作用与反作用定律4. 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成正比。
A. 电流的平方B. 电流C. 电阻D. 电流的平方与电阻5. 以下哪种波是横波?()A. 声波B. 电磁波C. 光波D. 所有以上选项6.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在转化过程中()。
A. 可以凭空产生B. 可以凭空消失C. 可以增加D. 总量保持不变7.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绝缘体?()A. 橡胶B. 玻璃C. 金属D. 塑料8.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其加速度为()。
A. 0 m/s^2B. 9.8 m/s^2C. 10 m/s^2D. 无法确定9. 光的折射现象是由于()。
A. 光速变化B. 介质密度变化C. 光源变化D. 观察者位置变化10. 一个物体的动能与其()成正比。
A. 质量B. 速度的平方C. 质量与速度的乘积D. 速度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R=______。
2. 光年是用于测量______的单位。
3. 热力学第一定律表明能量______。
4. 一个物体的势能与其______成正比。
5. 电磁波谱中,波长最长的是______波。
6. 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其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是v=______。
7. 电流的单位是______。
8.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______。
9. 物质的三态变化包括固态、液态和______。
10. 根据库仑定律,两个点电荷之间的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______成反比。
大学实验物理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 PV = nRT \) 中,如果温度T保持不变,那么压强P与体积V之间的关系是什么?A. 直接成正比B. 直接成反比C. 成指数关系D. 没有关系答案:B2. 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相邻的两个明亮条纹之间的距离被称为条纹间距。
当光源的波长变长时,条纹间距将如何变化?A. 变大B. 变小C. 不变D. 先变大后变小答案:A3.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 F = ma \),如果一个物体受到的力增大,而质量保持不变,那么其加速度将如何变化?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先增大后减小答案:A4. 在静电场中,电场线的方向是从正电荷指向负电荷。
如果将一个正电荷沿着电场线移动,电场力将做何种功?A. 正功B. 负功C. 不做功D. 无法确定答案:A5.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向心力的方向是什么?A. 指向圆心B. 垂直于圆心C. 指向圆周运动的切线方向D. 与速度方向相反答案:A6.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一个封闭系统内能的增加等于系统吸收的热量与对外做功的和。
如果一个系统既没有吸收热量也没有对外做功,那么其内能将如何变化?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无法确定答案:C7. 在量子力学中,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表明了什么?A. 粒子的位置和动量可以同时被精确测量B. 粒子的位置和动量不能同时被精确测量C. 粒子的动量和能量可以同时被精确测量D. 粒子的能量和时间可以同时被精确测量答案:B8. 一个电路中包含一个纯电阻R和一个电感L,当交流电源的频率增加时,电路的总阻抗将如何变化?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先增加后减少答案:A9. 在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中,如果两个光束的光程差发生变化,会导致什么现象?A. 干涉条纹变宽B. 干涉条纹变窄C. 干涉条纹发生移动D. 不会产生干涉条纹答案:C10. 根据狭义相对论,一个运动的时钟相对于静止观察者会变慢。
大学物理实验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光的干涉现象中,两束相干光的频率必须()。
A. 相同B. 相差一个量级C. 完全不同D. 无所谓答案:A2. 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 nRT 中,P 代表的是()。
A. 体积B. 温度C. 压强D. 熵答案:C3.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ma,力的单位牛顿可以表示为()。
A. kg·m/s²B. kg·m/sC. m·kg/s²D. m²·kg/s答案:A4.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其下落的高度 h 与时间 t 之间的关系为()。
A. h = 1/2gt²B. h = gt²C. h = 2gtD. h = gt答案:A5.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 Q 与电流 I、电阻 R 和时间 t 的关系为()。
A. Q = I²RtB. Q = IRtC. Q = It²D. Q = Rt²答案:A6.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
A. 可以创造B. 可以消失C. 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D. 可以无限制地增加答案:C7.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是()。
A. 299792458 m/sB. 3×10⁸ m/sC. 3×10⁵ km/sD. 3×10⁵ m/s答案:B8.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相邻的亮条纹和暗条纹之间的距离被称为()。
A. 波长B. 条纹间距C. 干涉间距D. 衍射间距答案:C9. 一个物体的动量 P 与其速度 v 和质量 m 的关系为()。
A. P = mvB. P = m/vC. P = v²/mD. P = m²/v答案:A10. 根据麦克斯韦方程组,变化的磁场会产生()。
A. 电场B. 磁场C. 引力场D. 温度场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1. 光的折射定律,即斯涅尔定律,可以表示为 n₁sinθ₁ =_______,其中 n₂是第二种介质的折射率,θ₁和θ₂分别是光在两种介质中的入射角和折射角。
《大学物理》实验模拟题及答案一一、选择题1.由于实验环境中的温度、湿度、气流变化而引起的误差属于: BA.系统误差B. 随机误差C. 粗大误差D. 相对误差 2.选出消除系统误差的测量方法 A A. 交换法 B. 放大法 C. 模拟法 D. 以上都不是 3.在正常情况下,下列读数错误的是 DA. 分度值为mm 1的毫米刻度尺测得物体长度为cm 00.40B. 分度值为mm 01.0的螺旋测微器,测得某物体的长度为mm 021.15C. 分度值为mm 02.0的游标卡尺测得某物体的长度为cm 604.1D. 有量程mV 1000,分格数为100格的电压表测得电压值为mV 5.100 4. 对于间接测量量232y x Z -=,正确的不确定度传递关系是 C A .()()22243yxZ U U x U += B .()()22243yxZ yU U x U -=C .()()22243yxZ yU U x U +=D .()()22243yxZ U U x U ±=5. 某同学实验中某长度测量值为5.6258m ,则该同学所用仪器可能是 A A .毫米钢卷尺 B .螺旋测微计 C .10分度游标卡尺 D .厘米直尺6.下列哪种仪器的读数不需要估读 D A. 毫米刻度尺 B. 千分尺 C. 读数显微镜 D. 电阻箱7.在下面的李萨如图中,如果在X 轴方向信号的频率是100Hz ,那么在Y 轴方向信号的频率是:C8.下列测量结果中表达式正确的是 AA .()KHz f 0027.02584.25±=B .()2203785000mm S ±=C . mS S t 05.054.89±=D .()33055.010621.5m Kg ±⨯=ρ 9.在杨氏模量实验中,通常先预加1kg 砝码,其目的是 CA. 消除摩擦力 B .减小初读数,消除零误差 C. 拉直金属丝,避免金属弯曲对测量伸长量的影响 D .使系统稳定,底座水平 10. 用电子示波器观察李萨如图形时,若图形不稳定,应该调节 AA. 信号源频率调节旋扭B. 示波器扫描时间旋钮C. 示波器垂直衰减旋扭D. 示波器水平或竖直移位旋扭二、填空题1.正常测量的误差,按产生的原因和性质可分为 和 两大类; 实验测量按照测量值获得的方法不同可分为 和 两大类。
大学物理试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光的波长与频率的关系是()。
A. 波长与频率成正比B. 波长与频率成反比C. 波长与频率无关D. 波长与频率相等2.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热量可以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B. 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C. 热量可以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D. 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但可以通过外界做功实现3.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A. 总是相等的B. 总是相反的C. 总是相等且相反的D. 总是不相等的4.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
A. s = 1/2at^2B. s = atC. s = 1/2atD. s = at^25. 根据麦克斯韦方程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电场是由电荷产生的B. 磁场是由电流产生的C. 变化的磁场可以产生电场D. 变化的电场可以产生磁场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R、电流I和电压U之间的关系是。
2. 波长为λ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3. 一个物体的质量为m,受到的力为F,其加速度a的大小是。
4.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也不会。
5. 光的折射定律表明,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都位于。
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从静止开始以5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物体在5s内的位移。
2. 一个电阻为10Ω的电阻器,通过它的电流为2A,求电阻器两端的电压。
四、实验题(每题15分,共30分)1. 描述并解释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验证过程。
2. 描述并解释光的干涉现象的实验观察过程。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区别和联系。
2. 论述相对论中时间膨胀和长度收缩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
六、答案一、选择题1. B2. B3. C4. A5. D二、填空题1. R = U/I2. 3×10^8 m/s3. a = F/m4. 消失,创生5. 同一平面三、计算题1. 位移s = 1/2 × 5m/s^2 × (5s)^2 = 62.5m2. 电压V = I × R = 2A × 10Ω = 20V四、实验题1. 牛顿第二定律实验验证过程:通过测量不同质量的物体在不同力的作用下的加速度,验证加速度与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的关系。
大学物理实验题目考核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在测量物体长度时,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A 测量工具不够精确B 测量方法不正确C 测量者估读时的偏差D 以上都是答案:D解释:测量工具的精度有限、测量方法的不完善以及测量者在估读时的主观判断都会导致测量结果存在误差。
2、用游标卡尺测量一圆柱体的直径,下列测量数据中正确的是()A 2542mmB 254mmC 25mmD 25420mm答案:A解释:游标卡尺能精确到 002mm,A 选项 2542mm 符合游标卡尺的读数精度。
3、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为了减小测量周期的误差,应()A 从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B 测摆球完成 30 次全振动的时间,计算出周期的平均值C 选用较长的细线和较重的小球D 以上方法都可以答案:D解释:从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便于判断和操作,能减小计时误差;测多次全振动的时间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选用较长的细线和较重的小球能使单摆的运动更接近理想情况,减小误差。
4、以下哪个物理量在实验中通常用间接测量的方法得到()A 物体的质量B 物体的长度C 电阻的阻值D 液体的密度答案:D解释:液体的密度需要通过测量液体的质量和体积,然后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得到,属于间接测量。
5、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 平衡摩擦力时,应将托盘和砝码通过细绳挂在小车上B 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C 改变小车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D 为了减小实验误差,托盘和砝码的质量应远大于小车的质量答案:C解释:平衡摩擦力时不应挂托盘和砝码;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改变小车质量时,摩擦力的平衡不受影响,不需要重新平衡;托盘和砝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时,才能近似认为小车所受拉力等于托盘和砝码的重力。
6、用伏安法测电阻时,电流表外接法适用于测量阻值()的电阻。
A 较大B 较小C 任意大小D 以上都不对答案:B解释:电流表外接法中,电压表测量的是电阻和电流表两端的电压,测量值偏大,适用于测量阻值较小的电阻。
大学物理实验模拟考题及其解答大学物理实验模拟考题及其解答一、绪论课最基本应该掌握的内容:(1)数据处理的四种方法:列表法、作图法、逐差法、统计与直线拟合法,另外,还有最小二乘法、计算器法。
前四个是最基本的;(2)误差传递基本方法:对数微分法、全微分法。
具体的传递涉及:正方体、长方体、圆面、圆柱体、球体,两个刻度相减对应的距离的对应的仪器误差;(3)结果表达式的书写的基本要领;一、绪论课1. 随机误差、系统误差(量具误差与调整误差、理论误差与方法误差、环境误差、人员误差),分为可定系统误差和未定系统误差;结果表达式的规范写法与相对误差、三要素:测量值、不确定度和单位;单次测量结果表达式的写法—极限误差;多次测量、仪器误差、仪器标准差、②置信概率(置信度)例(1)测量结果表达式的三要素,是指、、。
例(2)在直接、单次测量的结果表达式中,常用仪器的极限误差Δ作为测量的不确定度,则该结果的置信概率为:()(A)68.3% (B)95.5% (C)99.7% (D)不能确定例(3)某长度的计量测量结果写成:L=25.78±0.05(mm) p=68.3%,下列叙述中哪个是正确的?1待测长度是25.73mm或25.83mm2待测长度是25.73mm到25.83mm之间3待测长度的真值在区间25.73mm~25.83mm内的概率为68.3%4待测长度在25.73mm~25.83mm内的概率是68.3%解:D正确的,因为待测长度的真值应该在25.73mm~25.83mm内的置信概率为68.3%。
2.真值、测量值、误差(绝对误差)的区别例(1)依照测量方法的不同,可将测量分为和两大类。
例(2)1)对一物理量进行等精度多次测量,其算术平均值是()A.真值;B.最接近真值;C.误差最大的值;D.误差为零的值3.偏差、标准误差、标准偏差、视差的区别4.系统误差、随机误差(有界性、单峰性、补偿性和对称性)、粗大误差例(1)电表未校准所引起的测量误差属于()(A)随机误差(B)系统误差(C)粗大误差(D)未知误差5.已定系统误差、未定系统误差、不确定度、总不确定度、标准差传递、仪器误差传递、对数微分法例(2)电表未校准所引起的测量误差属于()(A)随机误差(B)系统误差(C)粗大误差(D)未知误差6.误差传递:对数分法、全微分法、7.有效数据:从仪器直接读取,有效数字位数的确定;例(1)某物体的长度为1.366355cm,若用毫米尺测量,其值为cm;用精度为0.02mm的游标卡尺测量,其值为cm;用0—25mm的螺旋测微器测量,其值为 cm。
8.相对误差、百分误差、9.单位:基本单位、导出单位等;例(1).根据下列物理量的单位符号,试写出对应的是什么物理量单位:N•m是单位;Kg•m2是单位。
10视差:例如(1):产生视差的主要原因在于()(A)近视眼(B)老花眼(C)被测面与标尺线不在同一平面上例(2)名词解释①绝对误差——测量值和真值之差;②视差——在调试望远镜时,物体经物镜本应成像在刻画板上,实际上,却成像在刻画板的前面或者后面,观察者通过目镜观察时,出现不清晰现象,此时,成像处与刻画板间存在一差距,这样一个差距被成为视差。
③读数误差——实验者在对某一物理量进行测量时,读出来的数值与真值间存在一差值,我们把这样一个差值,叫做读数误差。
④逐差法——若待测物理量与直接测量量间成线形时,对直接测量量进行等间距测量偶数组数据,并对该有序数据分为两半,然后,进行逐项或相等间隔项相减而得到其结果。
设有n(n为偶数)个等间距间隔的测量数据:……。
则,利用算术平均法求得其间隔测量值的平均值为:11.逐差法处理实验数据例(1)逐差法处理数据的条件是:(1);(2)。
(3)使用逐差法处理实验数据的条件是()(A)凡能列出表格的偶数数据差几乎相等的偶数数据(B)两相邻数据差几乎相等的偶数数据(C)所有列表数据都能处理12.有效数据的运算:加、减法与最大位数相同;乘、除法与位数最小者同13.已定系统误差的纠正:例(1):螺旋测微器等测量仪器初读数不为“0”测量时引入的是:()(A)初大误差(B)随机误差(C)系统误差例(2)14、螺旋测微器与游标卡尺的应用(精度计算、系统误差的纠正、正确读数、仪器误差的确定等)例(1).某长度测量值为2.130mm,则所用仪器可能是 ( )(A)毫米尺(B)50分度卡尺(C)20分度卡尺(D)千分尺例(4)2、确定下面几种游标卡尺的精度(即最小分度值)。
游标分度数(总格数)10 10 20 20 50与游标分度数对应的主尺长度(mm)9 19 19 39 49游标尺的最小分度值(mm)0.1 0.1 0.05 0.05 0.02螺旋测微器等测量仪器初读数不为“0”测量时引入的是:()(A)初大误差(B)随机误差(C)系统误差杨氏弹性模量(1)在SI单位中,试写出下述物理量单位:线密度;杨丝模量;电阻温度系数。
(2)在拉伸法测量金属丝杨丝模量的实验中,的求取方法是()A.图解法;B.放大法;C.逐差法;D.最小二乘法(3)在金属丝杨氏弹性模量测量的实验中各长度量的测量分别采用了皮尺、米尺、50分度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其目的是为了满足: ( )(A)最小二乘原理(B)误差均分原理(C)误差最小(D)误差测量练习图(3)为金属丝微小变化计算的原理图(5)用光杠杆可以测量微小长度的变化量。
试画图推导光杠杆系统的放大倍数。
金属丝杨丝弹性模量求解钢丝微小伸长量,所采用的是怎样的放大法?请画图说明用光杠杆测量微小长度变化的原理,测量钢丝微小伸长时如何减小实验的系统误差?如何减小测量误差?如何计算光杠镜的放大倍数?解:如图(3)所示,为测量钢丝微小伸长变化的原理图。
由图可以看出:,当θ很小时,即θ→0时,则有,故可得由此式可以看出,只要△L有一个微小变化,△S就有一个大的变化,因b不变,而只有增加D(即光臂),△S就会变大,从而可以减小测量误差。
在测量和进行数据处理的时候,通过测量偶数组数据,采用逐差法进行数据处理就可以减小系统误差。
(6)光杠杆的放大倍数为()(A)D/b (B)2D/b (C)D/2b(7)显微镜实验1)在用显微镜进行实验时,首先检查显微镜是否对齐;在用调焦手轮对被测件进行调焦时,应该移动镜筒;在测量时测微鼓轮应该向移动,让十字叉丝的竖线和被测目镜对准。
若移动叉丝超过目标时,应多一些,在重新向同一方向移动叉丝,以防止误差,完成测量时;我们实验室使用显微镜精度为,读数时,最多可读出有效数字。
两束相干光线的光程差△L满足什么样的条件时,它们的干涉条纹为明条纹?满足什么样的条件时,它们的干涉条纹为暗条纹?试举两个实验例子说明。
解:根据题意,设两相干光光程差若为半波长的偶数倍时,则产生明条纹;若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时,将产生暗条纹。
比如:等厚干涉实验与迈克尔实验就是遵循该原则。
示波器实验研究(1)用示波器直接读数法测定被测信号峰峰值Vpp的过程中,示波屏的坐标刻度值与旋钮刻度值相对应,条件是旋钮设置在位置。
在测定被测信号周期值T的过程中,示波屏的坐标刻度线值与旋钮刻度值相对应。
(2)用电子示波器观察李萨茹图形时,为了使图形转动最慢,应该调节()A.扫描频率旋钮;B. 、其中任意一个;C.电平旋钮;D.水平或竖直移位旋钮(3)在示波器上,用两种方法测定待测信号的频率f,并读出待测信号的(峰峰值)。
单臂电桥实验研究(1)某电阻上的色环颜色依次为:绿、白、红、银。
则该电阻的标称值为,误差为。
(2)请比较:惠斯登电桥与开尔文电桥,它们的测量范围各是从多少到多少?被测电阻的接入方法有何不同?结构上有何区别?对开尔文电桥的桥臂电阻有何特殊要求?解:惠斯登电桥(以下称A);开尔文电桥(以下称B)。
(1).A测量范围为:;B的测量范围为:。
(2).A采用两端接法;而B采用四端接法。
所以,A为单臂电桥,即一个比率臂;而B为双臂电桥,通过转动双制连动开关,以便保持两个比率臂相等,即。
(3).开尔文双臂电桥桥臂电阻要求:阻值一般必须均在10Ω以上,而比较电阻和待测电阻间是通过一条阻值为0.001Ω的导线连接。
弦振动实验研究(1)做弦振动实验时,改变下列哪个条件,仍能看到弦线的振动()A.采用棉线做弦线;B.采用铁丝做弦线;C.改变两铜块间的距离,D.磁钢放在波节的位置(2)弦振动实验中,驻波形成时,任意两个波节间的距离为()( A)(B)(C)(D)分光计实验(1)分光镜实验中,调整好望远镜后看到狭缝像模糊,应()调节目镜转轮;B.重新调节望远镜;C.调节狭缝至透镜的距离;D.调节分光计至光源的距离(2)10)用反射法在分光计上测“三棱镜”的顶角,当望远镜对准一个面的反射时,左、右角游标的读数分别为325°11′与145°9′,然后,对准另一个面的反射光时,左、右角游标的读数分别为75°14′与255°12′,则顶角为:A.110°3′;B.55°2′;C.90°;D.69°′(3)分光计设计了两个角游标是为了消除()(A)视差(B)螺距差(C)偏心差(D)色差(4)通过三棱镜能看到汞灯的谱线,这是基于下列哪个原因()(A)光的干涉(B)光的折射(C)光的衍射(D)光的反射(5)做分光计实验时,你是如何调节望远镜的?如何调节平行光管的?具体的说:你是调节从_目镜_到_刻画板_的距离,使目镜中能看到清晰叉丝;你是调节从刻画板_到物镜__的距离,使目镜中能清晰的看到从平面镜反射回来的小十字像,使望远镜调焦到无穷远。
你是调节从_光逢_到__透镜_的距离,使平行光管能产生平行光;你是以_通过目镜能看到光逢清晰的像_为标准来判断平行光的。
(7)做分光计实验时,如何用自准直法调节望远镜?望远镜调好后,如何调节平行光管,使其光轴与望远镜光轴平行?解:在分光计调焦的过程中,只要在叉丝平面上看到反射回来的清晰叉丝像后,望远镜就被调焦到无穷远。
图(3)分光计调整原理图2)在分光计实验中用自准直法将望远镜光轴和载物台平面都调到垂直于分光计的转轴。
请问:小双面反射镜的镜面应先后放在相对于a、b、c螺丝什么位置?解:在分光镜的调整中,分别要进行垂直调节和平行调节,所以,垂直调节的时候,应将小双面平面镜放在通过B的直线上;而平行调节的时候,应该将小双平面镜放在通过AC的直线上。
4、1) 图为转动惯量实验仪承物台,把两个质量相同的小钢柱分别放在(1,1'),(2,2'),(3,3')位置。
问:哪个位置系统转动惯量最大?哪个位置最小?解:分别将小圆柱体放在、的位置时,其转动惯量最大;当将小圆柱体放在、的位置时,其转动惯量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