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专项训练 ------句子专项
- 格式:doc
- 大小:112.50 KB
- 文档页数:12
部编版三年级下课内阅读专项训练一、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一)绝句①迟日江山丽,②春风花草香。
③泥融飞燕子,④沙暖睡鸳鸯。
1.本诗的作者是代诗人。
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迟日:丽: .泥融: . 鸳鸯:_________ .3.古诗后两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 “春日迟迟”。
这里用以突出_______的阳光,以统摄全篇。
同时用一“丽”字点染“江山”的_________景色。
第二句诗人把________、_________及其散发的馨香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收到了让读者如临其境的艺术效果。
第三句诗人选择初春最常见,也是最具有特征性的动态景物来勾画。
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秋去春归的________,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
这生动的描写,使画面更加充满勃勃生机,春意盎然,还有一种动态美。
第四句是勾勒静态景物。
春日冲融,日丽沙暖,_________也要享受这春天的温暖,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
的_________心情,也是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________情怀的表露。
(二)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
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清明: .纷纷: .欲断魂:借问: .3. 清明节,传统有与亲友结伴踏青、祭祖扫墓的习俗。
可是诗中的“______”却独自在他乡的旅途上,心中的感受是很______、凄凉的,再加上春雨________,更增添了“行人”莫名的烦乱和惆怅,情绪低落到似乎不可支持。
然而“行人”不甘沉湎在孤苦忧愁之中,赶快打听哪儿有喝酒的地方,让自己能置身于人和酒的热流之中。
于是,春雨中的牧童便指点出那远处的一片________。
诗歌的结句使人感到悠远而诗意又显得非常_________、明快。
4.古诗前两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燕子》片段,回答问题。
1.根据故事内容,给短文加个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的祖先难以理解的问题是什么?请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富兰克林用______揭开了雷电之谜,又发明了______。
正确的选项是( )A.铁丝避雷针B.风筝铁丝C.风筝避雷针__________。
5.用一句话简单地概括短文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________________在日常生活中,你只要稍微留意就会发现有许多很有趣味的科学。
如果你不信的话,那就请看:咦,糟糕,生鸡蛋和熟鸡蛋混在一起了。
这种情况,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碰到。
那该怎么办呢?别急,你只要拿起鸡蛋的一头,在桌上一转,如果它能直着“身子”,在桌上滴溜溜地转上几圈,那它就是熟鸡蛋。
否则就肯定是生的。
你把全部鸡蛋一个一个地转上一遍后,就可以把它们分开了。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熟鸡蛋里面的蛋白、蛋黄和蛋壳形成了一个整体,因此它就能旋转了;而那些生鸡蛋呢,内部像小孩子闹矛盾一样,不肯团结,那它肯定不能旋转。
你看,这里不是有着很有趣味的科学吗?又比如,在夏天,人们都喜欢穿浅色衣服,而到了冬天,人们又改为穿深色衣服了。
这又是为什么呢?难道里面也有科学?当然有。
因为浅色衣服所含的白色素较多,而白色素可以把所得到的热量散发出去,因此浅色衣服穿起来凉快。
所以,人们都喜欢在炎热的夏天穿浅色衣服。
而深色衣服呢,里面含有较多能够吸热的黑色素,穿起来比浅色衣服暖和多了。
所以,人们都喜欢在寒冷的冬天里穿上深色衣服。
你看,在这平凡的小事中,也有科学呢!再看,哎呀,背着一个大书包,肩头真疼。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训练字音辨析(含答案)字音辨析-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训练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款款(kuǎn)投掷(zhèng)气喘吁吁(yū)B.唠叨(láo)前爪(zhǎo)颤巍巍(chàn)C.抛锚(miáo)旋风(xuán)一模一样(mú)2.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懦弱(luò)镇静(zhèn)尽管(jǐn)丁零(línɡ)B.胖驴(lǘ)逆流(nì)抛锚(miáo)吁吁(xū)C.大概(ɡài)灼热(zhuó)纤细(xiān)脊背(j ǐ)D.皱眉(zhòu)模样(mú)匀称(chèn)欢迎(yín)3.下列词语中,划横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谦虚(qiān)投掷(zhì)恼火(nǎo)匀称(chèn)B.阻(zǔ)力懦(nuò)弱皱(zhuò)纹闲散(sǎn)C.狮(shī)子遵(zūn)循灼(zuó)伤闪烁(shuò)D.陶罐(guàng)骄(jiào)傲超(chāo)常大概(gài)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绿树(luì)习惯(guàn)B.空隙(xī)网络(luò)C.末端(mò)唠叨(lāo)D.脊背(jǐ)投掷(zhì)5.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纵横(zhònɡ)资产(zī)匀称(chènɡ)宁愿(nìnɡ)B.呕吐(tù)瞭望(liào)模样(mú)夹杂(jiā)C.前爪(zhuǎ)铁锚(máo )陈醋(cù)纤细(xi ān)D.栅栏(zhà)薄脆(bó)嘀咕(dí)追逐(zh ú)6.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伶俐(línɡ)冰柱(bīn)负责(zé)B.饱胀(zhànɡ)芬芳(fēn)模型(mú)C.欧洲(zhōu)水缸(ɡānɡ)婴儿(yīn)D.智慧(zhì)妻子(qī)陌生(mò)7.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A.走廊(láng)B.斑纹(bān)C.唠叨(láo)D.脊背(jī)8.下面带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脊背(jǐ)和弄(huó)B.劲风(jìng)匀称(chèn)C.尊重(zhūn)细胞(bāo)D.蔚蓝(yù)模型(x íng)9.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几痕(hén)前爪(zhǎo)B.陌生(mò)设计(shè)C.尊敬(zūn)纤细(qiān)D.遵循(zūn)滔滔不绝(tāo)10.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和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A.分裂(lì)轻悠悠(yōu)成群结对B.农耕(ɡēnɡ)亮晶晶(jīnɡ)争奇斗艳C.纤细(xiān)金灿灿(chàn)没精打彩1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A.大模大样(mú)脊梁(jǐ)一杆枪(ɡān)B.横掠(lüè)情不自禁(jìn)挨打(āi)C.投掷(zhènɡ)呕吐(tǔ)束缚(bó)D.劳累(lèi)一乘轿子(shènɡ)撒种(sǎ)12.下列词语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横掠(lüè)嘀(dī)咕B.铁锚(miáo)旋(xuàn)风C.一乘(shèng)轿子电线杆(gān)D.瞭(liào)望警(jǐn)报13.下列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懦弱(nuò)撒腿(sǎ)模样(mó)___龙爪(zhǎo)B.折腾(zhē)称心(chèn)差别(chā)脊背(jǐ)C.闲散(sàn)呕吐(tù)1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A.劲风干劲B.撒手撒谎C.夹袄夹菜D.挨饿挨挨挤挤二、填空题15.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加点字的读音是错误的,把它找出来,并将字母写在括号里。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1.《颐和园》片段,完成练习。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
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
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
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1)颐和园长廊的的特点是________。
(2)为了说明长廊的特点,作者采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说明方法。
(3)《颐和园》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景方式,在本段中能体现这一方法的词语是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1)长、还有长廊柁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房间多。
(2)列数字;作比较(3)进了;绕过【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2)这是对说明文说明方法的考查。
学生应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①举例子;②分类别;③打比方;④列数字;⑤作比较;⑥下定义;⑦列图表;作答时要结合语境,抓住标志性词语,判断说明方法。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1)长、还有长廊柁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房间多。
(2)列数字、作比较;(3)进了、绕过【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2)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赵州桥(节选)赵州桥非常雄伟。
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héng kuà)________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
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新版部编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1.请认真阅读选段,然后完成(1)—(4)题。
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
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挨挨挤挤:________(3)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①傍晚,“我”到公园玩,闻到荷花的香味。
________②荷叶的特点是又绿又大又圆。
________③“白荷花在这些大国盘之间冒出来。
”这里的“冒”字用得非常好,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荷花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________④短文主要运用了夸张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来描写荷花和荷叶的。
________(4)用文中划线的词“有的…有的…有的…”仿写一句话。
【答案】(1)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还是花骨朵儿(2)形容人多混杂,这里指的是荷叶密密麻麻的,非常拥挤。
(3)错误;正确;正确;错误(4)略【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2)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①错误;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
②正确;③正确;③错误,短文主要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来描写荷花和荷叶的。
(4)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学生要在明确词语意思的前提下,会用词语造句,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
“有的…有的…有的…” 这是排比句。
故答案为:(1)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还是花骨朵儿;(2)形容人多混杂,这里指的是荷叶密密麻麻的,非常拥挤。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阅读】(含答案)部编版三年级下课内阅读专项训练一、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一)绝句①迟日江山丽。
②春风花草香。
③泥融飞燕子。
④XXX睡鸳鸯。
1.本诗的作者是代诗人。
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XXX:丽。
泥融。
鸳鸯:_________。
3.古诗后两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4.“春日迟迟”。
这里用以突出_______的阳光,以统摄全篇。
同时用一“丽”字点染“江山”的_________景色。
第二句诗人把________、_________及其散发的馨香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收到了让读者如临其境的艺术效果。
第三句诗人选择初春最常见,也是最具有特征性的动态景物来勾画。
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秋去春归的________,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
这生动的描写,使画面更加充满勃勃生机,春意盎然,还有一种动态美。
第四句是勾勒静态景物。
春日冲融,日丽沙暖,_________也要享受这春天的温暖,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
的_________心情,也是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________情怀的表露。
二)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XXX指杏花村。
1.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
2.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XXX。
纷纷。
欲断魂:借问。
3.清明节,传统有与亲友结伴踏青、祭祖扫墓的俗。
可是诗中的“______”却独自在他乡的旅途上,心中的感受是很______、凄凉的,再加上春雨________,更增添了“行人”莫名的烦乱和惆怅,情绪低落到似乎不可支持。
然而“行人”不甘沉湎在孤苦忧愁之中,赶快打听哪儿有喝酒的地方,让自己能置身于人和酒的热流之中。
于是,春雨中的牧童便指点出那远处的一片________。
诗歌的结句使人感到悠远而诗意又显得非常_________、明快。
4.古诗前两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燕子》片段,回答问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练习第一单元一、下面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河豚.(tún)双翼.(yì)B.掠.过(nuè)饱胀.(zhànɡ)C.舞蹈.(dǎo)疲倦.(quàn)D.膜.翅(mú)距.离(jù)二、根据拼音写词句。
yuān yānɡ lú yá xiān xìǒu ěr méi zǐhuánɡshírìrìqínɡ,xiǎo xī fàn jìn què shān xínɡ。
三、给下面每组字加上相同的偏旁组成新字,再在横线上分别组词。
郑劳京弗:千各勺分:四、给下面横线上选填恰当的词语。
1.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来。
(合拢聚拢)2.水面的小圆晕一圈圈地开去。
(荡漾飘荡)3.他们走在回家的路上,唱起了一首的歌曲。
(轻巧轻快)4.这只小狗的鼻子真,老远就闻到了食物的气味。
(灵活灵敏)5.小燕子也由南方飞来,加入这的图画中。
(光鲜亮丽光彩夺目)五、先理解诗句中加点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1.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迟日:诗句意思:2.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不减:诗句意思:六、用加点词写句子。
1.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2.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3.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呀.!七、按要求写句子。
1.它套上一辆泥制的小车,拉着就走。
(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2.我小时候也画过不少。
它的形态好掌握,很好画。
(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3.我赶紧连忙往荷花池边跑去。
(修改病句)4.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
(缩句)八、指出下面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专项训练课外阅读1.类文阅读亮丽的羽毛有一根非常绚丽耀眼的羽毛,生长在大鹏鸟的翅膀上。
每天,大鹏鸟展翅高飞,这根羽毛就随风起舞,闪闪发光。
地上的人们看见了,都赞叹道:“飞得多高啊,羽毛多漂亮啊!”有一天,亮丽的羽毛意气风发地对其他羽毛说:“大鹏鸟飞翔时看起来如此壮观伟岸,还不都是因为有我参与。
”又过了一段日子,它说:“我觉得大鹏鸟已经成为我人生沉重的负担,要不是大鹏鸟硕大无比的身躯重重地压着我,我一定可以飞得更远更高。
”说完,它使出浑身解数,拼命地脱离大鹏鸟,最后,它终于如愿以偿,从大鹏鸟的翅膀上掉落下来。
可是,在空中没飘多久,它就无声无息地落在泥泞的土地上,从此再也无法飘扬远飞了。
(1)【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意气风发:________浑身解数:________(2)【故事脉络】概括这则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
故事的主人公是________,它以为________是它的功劳,于是它决定________,最后,它________。
(3)【品读句子】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作者是如何把故事写得生动有趣的,并填空。
它使出浑身解数,拼命地脱离大鹏鸟,最后,它终于如愿以偿,从大鹏鸟的翅膀上掉落下来。
“如愿以偿”的“愿”指的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都极为形象地描写了这个过程的艰难。
(4)【理解寓意】这篇寓言适用于那些()的人。
A.长得漂亮却没有什么用B.敢于奋斗、不计后果C.自以为是、狂妄自大D.努力奋斗、如愿以偿(5)【受到启示】如果你是大鹏鸟身上的其他羽毛,当这根羽毛想要脱离大鹏鸟的时候,你会怎样劝说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外阅读。
蚊子和狮子一只蚊子飞向狮子,对狮子说:“你一定以为,你比我强大,不过这种看法是错的。
课外阅读专项训练一(一)燕子筑巢阳春三月,柳树吐出了新芽,桃树开出了花,可爱的燕子从南方回来了。
我7岁的时候,也是这样一个美丽的春天,曾燕子在舅舅家房檐下筑巢。
那天,我在舅舅家玩,看见两只燕子在屋前转了几圈,叽叽喳喳地叫着,然后落在一棵柳树上,东张西望的。
它们穿着黑外衣,露出白衬衫,小眼睛黑亮黑亮的,真惹人喜爱。
过了一阵子,它们飞走了。
可不一会儿,又地衔着泥回来了。
我,因为我知道它们要筑巢了。
只见一只燕子把嘴里的泥团按在屋檐下,另一只却飞出去了。
一会儿,那只又衔着泥飞回来了,这只又飞出去……不知过了多久,它们终于筑成一个半圆,然后在原有的半圆上加了一圈又一圈……几天以后,巢了。
它们又衔来许多稻草、羽毛,把巢铺好。
过了几天,我看见两只燕子把头从巢里伸出来,愉快而兴奋地叫着。
我真为它们的成功感到开心。
燕子的巢虽然不是世界上最美丽、最温暖的,却是它们心血的结晶,是它们坚持不懈的结果。
我爱燕子,爱它那活泼可爱的样子,更爱它那持之以恒的精神。
我想,燕子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成功是靠辛勤劳动获得的。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文中横线上。
(填序号)①大功告成②喜出望外③亲眼见过④出人意料2.照样子,写词语。
(1)例:叽叽喳喳(AABB式写声音)(2)例:黑亮黑亮(ABAB式写颜色)3.燕子筑巢是它们的结晶,是它们的结果,是靠它们获得的。
4.短文第3自然段运用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作者之情。
5.用“”画出文中描写燕子筑巢经过的句子,并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二)丑菊我去年种了盆丑菊,天天盼着它快开花,因为我倒要看看享有此恶名的花儿究竟怎样。
可是(心想事成事与愿违),它偏偏跟我过不去,懒洋洋的地睡大觉,连花的影子都没有。
我气得真想把它拔了,但没舍得。
今年“五一”,沉睡了一年的花儿忽然打了苞,我高兴极了,真(庆幸后悔)没把它拔掉。
起初,底狭头宽的绿叶芯中夹了一个绿色的小球,仿佛夹了颗小绿豆。
长了几天,花苞就显出一点儿黄色,这时已有黄豆大小。
句子专项 一、我会选一选。 1.下列各句是比喻句的是( ) A.老师的话仿佛一束温暖的阳光直射我的心田。 B.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C.它不会像狗一样叫,不会像猫一样叫,也不会像牛那样哞哞叫,更不会像马那样嘶鸣。 2.下列句子,关联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但我还是想,父亲会给我做一个,只要能透出亮就行。 B. 因为他近视,就没有发现漏刮了一根胡子。 C. 哪怕是一只夜莺,他们就会给打下来。 D.如果从前没干过这一行,但是我好像有剃头的天分。 3.下面各组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一致的是( ) A.我喜欢春雨,它在树林里演奏,在大地上播种。 蒲公英的叶子像一把锋利的刀。 B. 从树洞里探出一个两颊上有黑斑的小脑袋,尖叫道:“他在哪儿?”“在那边。” 我想:老师会说什么呢?以前,老师们总是说“天是蓝色的”,或是“你有没有一双新鞋”,等等。 C. 那雪,就如白玉,铺满了大地,让你感觉来到了天界。 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4.下面的名言警句与出处及作者对应错误的是( ) A.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周易》 B.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C.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孟子》 D.改过不吝,从善如流。——苏轼 5.下面句子中不是拟人句的是( ) A.所有的鼓都敲起来了,敲在小伞上,敲在地面上,好像地球就是一面鼓。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海浪仿佛是一个顽皮的孩子,在沙滩上乱蹦乱跳。 D.微笑是一朵永不凋零的花。 二、照样子写句子。 (一)例:小华拿出作业本。 小华开始做作业。 小华出作业本开始做作业。 1. 孩子们在林子里采集野花。 孩子们做花环。 . 2. 狐狸叼起那块肉。 狐狸钻到洞里去了。 . 3. 孩子们依次走进教室。 孩子们认真听老师讲课。 . 4. 父亲在离炕沿很远的地方。 父亲正打磨一块冰,姿势很像在洗碗。 . 5. 父亲又一次把手放在脖子上。 父亲把手放在脖子上取暖。 . 6. 我提着父亲做的灯笼。 我和小伙伴们玩儿得很痛快。 . 7. 她急忙来到客舱。 她见按响服务铃的果然是刚才那位乘客。 . 8. 那位乘客要求空姐把留言本给他送过去。 那位乘客像是要投诉这位空姐。 . (二)例:重庆是我家乡。 我家乡是重庆。 1.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 . 2.李老师是我们的知心朋友。 . 3.1月1日是新年。 . 4.李小红是我们班的语文课代表。 . 5.爸爸妈妈是我最亲的人。 . 6.我的生日是8月6日。 . 7.你十二次的微笑是最真诚的歉意。 . 8. 我就是那个出名的调皮鬼。 . (三)例:我把桌子擦干浄了。 桌子被我擦干浄了。 1.姥姥把剪纸剪得美轮美奂。 . 2.姥姥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 . 3.我把姥姥的双眼用双手死死地捂住。 . 4.把细菌撒在从月球带回来尘土上。 . 5.父亲先把买来红果、海棠、山药等洗干净。 . 6.父亲把有点掉皮损伤的红果、海棠都挑出来。 . 7.我把一块大理石板洗擦干净。 . 8.我把墨水滴到了笔记本上。 . 9. 我睡得正香,一阵沙沙沙的声音把我吵醒了。 . 10. 乘客把空姐叫到了跟前。 . 三、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1. 我伸出舌头,品尝..这大地的乳汁,凉丝丝的,甜蜜蜜!
.2. 我心里很清楚,对别人来说我的模样令人厌恶..:一个小女孩 儿 ,长着一副畸形难看的嘴唇,弯曲的
鼻子,倾斜的牙齿,说起话来还结巴。 .3. 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 4.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
. 5.因此,老屋到现在还站在那儿,边.晒太阳,边.听小蜘蛛讲故事。
. 6.父亲突然..站定,朝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
.7.哪怕..是一只夜莺,他们也.会给打下来。
. 8.只要..你留心,就.会发现身边总有一些新鲜事。
. 9.村里的女孩子们一边..跳舞,一边..唱起了春天的歌。
. 10.但是,没有一个人比我更爱她。因为..这里有个很不一般的故事。
. 四、把下面的修辞手法写在句子后面。 1. 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大地田野里、花园里繁花似锦,夜莺在林中欢快地歌唱,万物欣欣向荣,白雪姑娘却更加悲伤了。( ) 2. 我喜欢春雨,它在树林里演奏,在大地上播种。( ) 3. 时时吹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 4. 听呀,溪水潺潺,低唱一首甜蜜的歌。( ) 5. 整片树林仿佛成了一座音乐厅。( ) 6. 所有的鼓都敲起来了,敲在小伞上,敲在地面上,好像地球就是一面鼓。( ) 7.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 8.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 ) 五、修改病句。 1.发现了不好的缺点,要及时改进。 . 2. 今年的杏儿丰收在望,长势喜人。 . 3. 又大又圆的大苹果堆出了箩筐。 . 4.接到“三好学生”奖状,高兴极了。 . 5.小红穿好大衣和头巾,拿着信跑出去了。 . 6.我们学校的诗歌朗诵比赛。 . 7. 爸爸再三地重复叮嘱我不要忘记去奶奶家。 . 8.商场里有各种各样种类繁多的玩具。 . 9.湖的四周缠绕着绿树红墙。 . 10. 我要连续努力,争取更大进步。 . 11.我把教室打扫得整整齐齐。 . 12.我们要做到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 13. 班长接受了虚心地同学们的建议。 . 14.联欢会上,大家表演了一个个精致的节目。 . 15.迎面走来了一位须发花白的老奶奶。 . 16.乌云和大雨一起从天空中倾泻下来。 . 17. 妈妈买了茄子、冬瓜、猪肉,白菜等许多蔬菜。 . 18.我第一个最先首次到达终点。 . 19.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 20.我怀着愉快而高兴地心情,接受了任务。 . 21.阅读课外书籍可以使我们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 22. 操场上飘着五颜六色的红旗。 . 六、扩句、缩句的练习。 (一) 缩句 1.气魄雄伟的万里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 . 2.戴着红领巾小姑娘一片一片地拾起地上的碎纸。 . 3.气象台发布了西伯利亚来的寒流即将南下的消息。 . 4.呻吟声、叫喊声、断断续续的ロ令声充满了茂密的树林。 . 5. 春雨在树林里尽情演奏着动听的音乐。 . 6. 树叶上的水珠被风吹得通通跌下来了。 . 7. 我顺着这锯末的痕迹朝上风口走去。 . 8.我用望远镜耐心地观察山雀。 . 9. 自由的山雀才发出一种特殊的尖叫声。 . 10.这两只山雀落在最高的一根树枝上。 . (二)扩写。 例:明月悬挂天空。 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天空。 1.微风吹拂着柳丝。 . 2.田野上长着庄稼。 . 3.橱窗里陈列着玩具。 。 . 4.麦苗点着头。 . 5.小朋友唱歌。 . 6.小松鼠爬上树。 . 7.王小丽跑过来了。 . 8.杨老师爱护我们每一位同学。 . 9.他接过接力棒向前跑去。 . 10.他跑得很快。 . 七、句子互动吧。 1.把下列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 (1)我心里很清楚,对别人来说我的模样令人厌恶。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我不能忘记父亲为我做的一切。 ______________ _ (3)我的小雨靴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秋天的田野就像金色的海洋。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5)蚂蚁团结自律的精神值得敬佩。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6)听了父亲的话,我流泪了。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7)中秋节前后正是故乡桂花盛开的季节。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8)父亲做的冰灯是一盏“最美的灯”。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这个故事怎能不使我感动呢? ______________ . (2)你们钻不进去,八路军也钻不进去,怎么放东西啊? ______________ . (3)人的聪明与愚笨,难道是天生的吗?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还有比这叫声更好听的吗?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5)我叫得那么响,怎么还能听到别人的喊声呢?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6)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7)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真理吗?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8)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9)不好好学习,怎能能取得好成绩呢?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0)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就越远了吗?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把引述句转为陈述句。 例:老师对我说:“我教你怎么写。” 老师对我说,他教我怎么写。 (1)他说:“没关系,我的马跑得快。”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美丽的姑娘说: “我是智慧的女儿。”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爸爸说:“小甜病了,我会不知道吗?”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那位年轻的母亲说:“你这么大年纪了,我站一会儿就行了。”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5)美丽的姑娘说:“我是智慧的女儿。”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6)山姆握着珊迪的手说:“我会永远照顾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