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发动战争者通常是被谴责的对象,但在下列人物中却存在例外,他
是( C )
A.远征俄国的拿破仑 B.侵略孟加拉的克莱武 C.发动埃及独立战争的纳赛尔 D.挑起科索沃战争的美国总统克林顿
3.1952年,纳赛尔领导的埃及武装起义,其性质是( A)
A.反帝反封建的民族独立运动 B.社会动乱 C.反对英国殖民统治 D.反革命暴乱
①万隆会议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
区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亚非拉人
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意 ②从万隆会议开始,发展中国家
义 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
上国际舞台。③中国提出的和平
共处五项原则受到国际社会的认
可,逐渐推行开来。
二、“非洲年”(非洲民族独立运动)
时间
独立的国家
影响
1951年
利比亚
—
1953年
埃及
1953年埃及共和国成立
埃及共和国国旗
埃及共和国国徽
பைடு நூலகம்
1956年7月26日 埃及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苏 伊 士 运 河 首 航 情 景
苏伊士运河连接地中海和红海,沟通欧、亚、非三洲,是一条具有战略意义的东 西方海运通道。1859年开凿,1869年建成通航。大大缩短了从欧洲到印度洋和西太平 洋的水上航程。1882年,英国完全控制苏伊士运河。1956年,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将 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推翻了英国扶持的封建王朝; 1956年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1960年 1962年 1990年
17个国家独立 阿尔及利亚 纳米比亚
“非洲年”
—
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 民主义的枷锁
纳赛尔
1952年7月23日,以纳赛尔等为首 的89名中下层青年军官——埃及“自由 军官组织”发动反帝反封建的“七月革 命”。赶跑法鲁克国王,推翻英国庇护 的埃及君主统治,成立“革命指导委员 会”,掌握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