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控”机制建设培训资料精品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4.52 MB
- 文档页数:42
双控机制建设培训课件2020年4月目录前言 (3)1、定义及关系 (4)2、双控机制建设基本要求 (5)1.成立机构 (6)2. 制定方案 (6)3. 制定制度 (6)4. 开展风险辨识管控专项培训 (7)5. 召开双控建设推进会 (7)6. 评价单元划分 (7)7. 开展风险辨识 (8)8. 风险分级 (9)9. 明确管控责任 (11)10. 制定并公示风险管控措施 (11)11. 建立健全风险管控信息台账 (12)12. 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清单和隐患治理信息台账 (12)13. 考核奖惩 (12)14. 组织风险辨识管控与隐患排查专项培训 (12)15. 持续改进 (13)前言双重预防是指采取对安全风险实施管控和对事故隐患进行排查治理的两种手段,是为防范生产安全事故而构筑的两道防线。
双重预防机制是一种超前预防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管理体系。
它通过辨识风险,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安全风险管控不到位转化为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未被及时发现和治理演变成事故,从而实现安全生产关口前移。
1、定义及关系“双控”机制: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简称“双控”风险: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
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
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
风险=可能性×严重性事故隐患: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或导致事故后果扩大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风险是对客观的可能性进行的主观评价,而隐患是客观存在的。
也就是说,隐患可以控制,可以治理,风险只能控制,不可消除的。
风险分级管控是隐患排查治理的前提和基础,隐患排查治理是对风险分级管控的检查和补充,只有将“两个体系”建设有机结合,才能将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性因素提前识别出来、管控起来,通过及时的检査和整改,将措施落实到位,就可有效减少和遏制事故的发生,真正实现预防为主、源头治理、关口前移、超前防范。
双控机制培训课件一、课程介绍双控机制是一种管理和监督制度,用于确保组织目标的达成。
该机制通过同时设置内控和外部控制来实现对组织活动的监管和评估。
本课程将为学员介绍双控机制的基本理念、原则和实施方法,帮助学员了解如何建立和维护一个有效的双控机制。
二、双控机制的目的和重要性1. 目的:双控机制旨在确保组织活动符合法规和政策要求,有效管理风险,预防和发现违规行为,保护组织利益。
2. 重要性:双控机制能够帮助组织提高管理效能,增加内部控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升对外部控制的监管水平,减少违规和损失。
三、双控机制的核心要素1. 内部控制:包括组织架构、职责分工、流程和制度等,旨在减少内部风险,确保组织活动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2. 外部控制:包括法规、政策和监管机构等,旨在规范组织行为,减少外部风险,保护利益相关方。
四、双控机制的实施步骤1. 制定管理策略:确定组织的管理目标和方向,明确双控机制的作用和重要性。
2. 设计内部控制:分析组织业务流程和风险点,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确保组织活动的合规性和高效性。
3.建立外部控制:了解相关法规和政策要求,与监管机构和利益相关方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确保外部控制的有效性。
4. 实施与监控:落实双控机制的操作步骤和措施,确保相关制度和流程的有效执行。
定期进行评估和监控,发现和纠正问题。
五、双控机制的管理工具1. 内部检查和审计:通过内部部门或独立审计机构开展内部审核和审计,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2. 外部评估和监管:接受外部监管机构和第三方机构的评估和监督,确保组织活动符合外部要求。
3. 信息系统支持: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健全的信息系统,实现对双控机制的数据收集、分析和报告,提高运营效率和风险管理水平。
六、双控机制的优势和挑战1. 优势:双控机制能够平衡内部和外部控制,提高管理的广度和深度,减少风险和损失。
2. 挑战:双控机制的实施需要组织的整体支持和配合,还需要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同时要面对法规变化和外部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