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统计表与统计图
- 格式:pptx
- 大小:1.02 MB
- 文档页数:27
第十二章 统计表与统计图一、教学大纲要求(一)掌握内容1.统计表(1) 统计表的结构。
(2) 统计表的种类。
(3) 编制统计表的注意事项。
2.统计图(1) 统计图的结构。
(2) 统计图的种类。
(3) 统计图的编制要求。
(二)熟悉内容 常用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了解内容 半对数线图、箱式图、误差线图等的绘制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教学内容精要(一)统计表与统计图的概念将统计资料及其指标以表格形式列出,称为统计表(statistical table )。
狭义的统计表只表示统计指标。
统计图(statistical graph)是将统计指标以点的位置、线段的升降、直条的长短或面积的大小等几何图形直观的表示事物间的数量关系。
(二)统计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列表的原则(1)重点突出,简单明了。
(2)主次分明,层次清楚,符合逻辑。
2.统计表的结构与编制要求统计表由标题、标目、线条和数字所构成。
如下表所示:横标目合 计数 字(1) 标题:位于表的上方,概括表的主要内容,一般需注明时间与地点。
(2)标目:有横、纵标目之分,分别说明横行和纵行数字的含义,应做到文字简明,层次清楚。
(3)线条:多采用三条半线,即顶线、底线、纵标目下的横隔线及合计上的半线。
忌斜线和竖线。
(4)数字:表内数据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
同一指标小数点位数要一致,位次要对齐。
表内不应有空项,无数字用“—”表示,数字为零则填“0”,暂缺项或未记录用“…”表示。
(5)备注:不为表的必备内容,如有必要,可在表内用“*”号标记,然后在表的下方加以说明。
3.统计表的种类统计表可分为简单表(simple table)和复合表(combinative table)两种类型。
简单表:只按单一特征或标志分组。
复合表:按两个或两个以上主要标志分组,如年龄和性别结合起来分组。
(三)统计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统计图的结构统计图通常由标题、标目、刻度和图例四部分组成。
统计图定义与作用定义统计图是利用几何图形、符号、线条、颜色等视觉元素来表示统计数据的一种图形化表达方式。
作用使数据更直观、易于理解,便于比较和分析数据间的关系和趋势。
用条形的长度表示数据的大小,适用于表示离散型数据。
条形图用折线的升降表示数据的变化趋势,适用于表示连续性数据。
折线图用扇形的面积表示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适用于表示数据的构成情况。
饼图用点的分布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适用于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和分布规律。
散点图常见类型及其特点适用场景与选择依据适用场景医学研究中常用于描述数据的分布规律、比较不同组别数据的差异、分析数据间的相关性和趋势等。
选择依据根据数据类型、数据特点和分析目的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类型。
例如,对于离散型数据,可以选择条形图或饼图;对于连续性数据,可以选择折线图或散点图。
同时,还需要考虑图形的直观性、易读性和美观性等因素。
直方图与条形图直方图用于展示连续变量的分布情况,横轴为变量分组,纵轴为频数或频率。
在医学研究中,常用于描述身高、体重等连续变量的分布。
条形图用于比较不同分类变量之间的差异,横轴为分类变量,纵轴为统计量(如均数、百分比等)。
在医学研究中,常用于比较不同组别(如性别、疾病类型等)之间的差异。
折线图与散点图折线图用于展示一个或多个变量随时间或其他连续变量的变化趋势,通过连接各数据点形成折线。
在医学研究中,常用于描述疾病发病率、死亡率等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散点图用于展示两个连续变量之间的关系,每个点代表一个观测值,横轴和纵轴分别为两个变量。
在医学研究中,常用于探索两个指标(如身高与体重、血压与年龄等)之间的相关性。
箱线图与小提琴图箱线图用于展示一组数据的分布情况,包括中位数、四分位数、异常值等。
在医学研究中,常用于比较不同组别数据的分布情况,如不同治疗方法下的疗效比较。
小提琴图结合了箱线图和核密度估计的优点,既能展示数据的分布形状,又能展示数据的概率密度。
在医学研究中,常用于更细致地比较不同组别数据的分布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