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数字摄影测量基础PDF
- 格式:pdf
- 大小:3.15 MB
- 文档页数:78
数字摄影测量----774ed923-715f-11ec-accc-7cb59b590d7d1.摄影机与被摄物体距离的远近分类:航天摄影测量,航空摄影测量,地面摄影测量,近景摄影测量,显微摄影测量。
用途分类:地形摄影测量,非地形摄影测量。
技术手段(摄影测量发展时间先后):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数字摄影测量。
2.摄像机按用途分为专业摄像机和普通摄像机。
3.量测用摄影机的特征:a量测用摄影机的像距是一个固定的已知值b摄影机像面框架上有无框标标志是区分量测用摄影机和非量测用摄像机的重要标志c量测用摄影机的内方位元素的数值是已知的。
4.摄影测量6.航空摄影摄影测量的基本要求:A.摄影倾斜角:根据规定要求,摄影倾斜角应小于2°~3°(垂直摄影)。
B)摄影高度。
C摄影比例尺:考虑测绘比例尺、摄影测量办公室制图方法和测绘精度,以及经济性和室友数据的可用性。
1/M=f/h(M为航空摄影比例尺,f为航空相机的主要距离,h为航空高度)。
D.照片重叠:层重叠:PX%=PX/LX*100%60%~65%,最小不小于53%;横向重叠:Pt%=PX/ly*100%30%~35%,最小不小于15%。
摄影基线:路线上两个相邻摄影站之间的距离称为摄影基线。
F)高差:同一路线的最高高度与最低高度之差不大于30m,摄影区的实际高度与设计高度之差不大于50m。
G.皮带曲率:一般情况下,皮带曲率不得超过30%。
H.照片旋转角度:一般要求小于6°,个人最大角度不大于8°。
根据被摄物体在像片上的构想规律及物体与对应影像之间的几何关系和代数关系,获取被摄物体的几何属性和物理属性。
5.地形图为正投影(也称平行投影、垂直投影)。
如果投影光线组中的所有光线彼此平行且垂直于摄影平面,则它将成为正交投影同一侧的正片和测量值不同的负片。
6.摄影测量中常用坐标系分为两大类:1.用于描述像点位置的像方空间坐标系2.用于描述地面店位置的物方空间坐标系。
数字摄影测量学 每一篇 摄影测量基础每一章 绪论主要内容:摄影测量学的定义,摄影测量学的分类,摄影测量要解决的基本问题,航空摄影测量的成图方法,摄影测量的成图作业工序,摄影测量的发展历程。
重点:摄影测量学的定义、分类,摄影测量要解决的基本问题,航空摄影测量测图方法,摄影测量的发展历程。
一、摄影测量学:是对研究的对象进行摄影,根据所获得的构像信息,从几何方面和物理方面加以分析研究,从而对所摄对象的本质提供各种资料的一门学科。
二、分类:(一)、按研究对象:⎪⎪⎪⎩⎪⎪⎪⎨⎧⎪⎪⎩⎪⎪⎨⎧交向摄影测量等倾摄影测量等偏摄影测量正直摄影测量非地形摄影测量地形摄影测量 1、地形摄影测量:研究的对象是地区表面的形态,以物体与构像之间的几何关系为基础,最终根据摄影像片测绘出摄影区域的地形图。
2、非地形摄影测量一般是指近景摄影测量,顾名思义,研究的对象在体积和面积上较小,摄影机到摄影目标的距离较近,一般小于300m ,测量的精度相应地要求较高。
基本理论也是根据物体与构像之间的几何关系,但在处理技术上有着其特殊性。
测量成果乃是表示研究对象的一系列特征点的三维坐标值,即研究对象的数字模型可绘制所摄物体的立面图、平面图和显示立体形态的等值图。
(二)、按摄影站的位置:⎪⎪⎩⎪⎪⎨⎧水中摄影测量地面摄影测量航空摄影测量航天摄影测量1、航天摄影测量 :利用航天器和人造卫星、高空飞机进行摄影。
2、航空摄影测量:指的是地形摄影测量,从航摄飞机上对地面进行摄影,目的在于测绘地形图。
3、地面摄影测量:包括地面立体摄影测量和近景摄影测量。
前者在测绘特殊地区的地形图时常采用,后者是对科学技术专题科目进行研究时采用。
4、水中摄影测量是将摄影机置于水中,对水下地表进行摄影以绘制水下地形图,这属于双介质摄影测量。
三、摄影测量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将中心投影的像片转换为正射投影的地形图。
四、航空摄影测量绘制地形图的方法:⎪⎩⎪⎨⎧全能法微分法分工法综合法)(1、综合法:是摄影测量和地面地形测量相结合的测图方法。
数字摄影测量基本知识目录一.测绘基本概念Ⅰ.一些常用术语1.误差2.精度(精确度)3.测量平差4.三角测量5.摄影比例尺6.像片的内方位元素和外方位元素7.4D产品8.3SⅡ.坐标系统1.大地坐标系2.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3.其它坐标系:4.高程基准Ⅲ.空中三角测量1.立体观测2.内定向3.相对定向4.绝对定向5.区域平差6.联合平差7.加密成果二.数字摄影测量基本概念1.数字摄影测量的定义2.数字影像获取与重采样3.影像匹配的基本概念4.影像相关原理5.二维相关与一维相关6.金字塔影像7.特征匹配与整体匹配8.影像匹配的精度9.数字微分纠正原理三.数字摄影测量系统一.测绘基本概念Ⅰ.常用术语1.误差e r r o ra.系统误差s y s t e m a t i c e r r o r测量的误差在大小和符号上趋于一致,或按一定规律变化,或保持为常数.b.偶然误差r a n d o m e r r o r偶然误差也叫随机误差.其误差量值和符号的变化是没有规律的.c.粗差G r o s s e r r o r o r b l u n d e r粗差也称错误,一般大于5倍的中误差.2.精度(精确度)a c c u r a c y评定测量成果质量的数量指标.a.平均误差a v e r a g e e r r o rM a v=∑Δ/n;b.中误差R M S E(R o o t M e a n S q u a r e E r r o r)M=s q r t(∑ΔΔ/n);c.极限误差L i m i t e r r o r2Md.相对误差r e l a t i v e e r r o r中误差与观测值之比叫做相对中误差.航测中常用航高的几千分之一来表示高程精度,例如H/8000.e.标准偏差s t a n d a r d d e v i a t i o n与中误差类似,欧美国家常用的评定精度指标.3.测量平差S u r v e y a d j u s t m e n t对一组观测值的误差进行合理配赋,求出最可靠的计算值作为终值,并对结果的精度进行评定。
数字摄影测量定义一:基于数字影像与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应用计算机技术、数字影像处理、影像匹配、模式识别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提取所摄对象的几何与属性信息,并用数字方式表达的摄影测量的分支学科。
数字摄影测量定义二:基于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应用计算机技术,从影像(包括硬拷贝影像、数字影像或数字化影像)提取所摄对象的几何与属性信息,并用数字方式表达的摄影测量的分支学科。
数字摄影测量的基本范畴:确定被摄定对象的几何和物理属性,即量测和理解。
计算机辅助测图:以计算机及其输入、输出设备为主要制图工具实现从影像中提取地图信息及其转换、传输、存储、处理和显示。
一个完全的机助测图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数据输出三部分。
数据采集主要过程:1)像片的定向,在解析测图仪上要进行解析内定向、相对定向和绝对定向或一步定向,在机助的立体坐标仪也要经过上诉定向。
2)像片定向后,要输入一些基本参数,如测图比例尺、图幅的图廓点坐标、测图窗口参数。
3)为了形成最终形式的库存数据,必须给不同的坐标(地物)以不同的属性代码(特征码),因而从测量每一个地物之前必须要输入属性码。
4)逐点量测地物上的每一个应记录点,或对地物、地貌(等高线等)进行跟踪,由系统确定点的记录与否。
5)当发现错误时进行联机编辑,包括删除、修改、增补等功能,不过联机编辑不宜过多以免降低测图仪利用效率。
6)所测数据以图形方式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以便监测量测结果的正确与否。
为快速确定需要编辑的地物,在数据采集时要建立屏幕检索表(作用)。
数字地面模型(DTM ):是地形表 面形态多种信息(地形、环境、土地利用、人口分布等)的一 种数字化表示。
数字表面模型(DSM ):包含了地表建筑物、桥 梁和树木等高度的数字高程模型数字高程模型DEM :一个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基本内核,若只考虑DTM 的地形分量,则为DEM 。
表示区域D 上的三维数字向量序列。
}{n i Z Y X V i i i i ...2,1),,,(==其中,(X,Y)是平面坐标,Z 是D Y X i i ∈),(点对应的高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