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易错知识点归纳
- 格式:doc
- 大小:210.00 KB
- 文档页数:17
高考化学常见错误点梳理在高考中,化学是一门重要的科目,也是一门容易出错的科目。
很多学生在化学考试中常常会犯一些常见的错误,这些错误点如果能够重点掌握,相信对于化学成绩的提升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下面我将对高考化学常见的错误点进行梳理,并给出一些建议。
一、基础知识错误1. 元素符号和原子序数的混淆:在小题中,经常会出现元素符号和原子序数混淆的错误,比如把氮气的符号写成"N2O"。
要避免这类错误,需要加强对化学元素周期表和元素符号的记忆。
可以通过练习记忆表格或者背诵元素符号来加深记忆。
2. 元素价态弄混:一些元素有多种价态,比如氯气的价态可以为+1或者-1。
在题目中要特别注意区分,特别是在化学方程式中,正确标注元素的价态是非常重要的。
3. 化学方程式的写错: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的表示方式,但是很多学生在写化学方程式时容易出现错误。
比如忘记写反应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符号写错等等。
这个问题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掌握,多做例题,并注意标明各种反应条件。
二、化学计算错误1. 单位换算错误:在一些题目中,需要进行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在换算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计算错误。
为了避免这种错误,我们可以使用单位换算表,将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规则记忆清楚。
2. 化学计算公式应用错误:化学计算中有很多公式,比如摩尔计算公式、反应物质量计算公式等。
在应用这些公式时,要特别注意各个变量的含义,正确使用公式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
3. 代入计算错误:在一些复杂的计算中,需要将数值代入公式进行计算,很多学生容易将数值代入错误,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为了避免这种错误,可以采用多次代入的方法,将计算结果反复核对,确保计算的准确性。
三、实验操作错误1. 实验操作步骤忽略:在一些实验题中,会给出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但是很多学生看漏或者忽略了实验步骤,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
要避免这个错误,需要认真阅读题目,确保理解并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2. 仪器使用错误:很多实验中需要使用一些仪器,比如酸度计、电子天平等。
16个⾼中化学考试常见易错点历次化学考试,常因考⽣缺乏必要的答题技巧或不能规范化解题⽽常失分,现总结出来,希望考试时不在这些地⽅出差错,⾼标准,严要求,从平时做起,向规范要⾼分。
⾃⼰曾经出现过的错误,在阅读时作出标记。
下⾯是⼩编整理的16个⾼中化学考试常见易错点,希望⼤家喜欢。
16个⾼中化学考试常见易错点1、排列顺序时,分清是"由⼤到⼩"还是"由⼩到⼤",类似的,"由强到弱","由⾼到低",等等。
2、书写化学⽅程式时,分清是等号还是可逆号或箭头,如⼀种盐⽔解⽅程式⼀定⽤可逆号不能⽤等号,其产物也不能标"↓"或"↑",弱酸、弱碱的电离⼀定要⽤可逆号不能⽤等号。
3、要求写"名称"却写分⼦式或其他化学式,要求写分⼦式或结构式却写名称。
电⼦式、原⼦或离⼦结构⽰意图、结构简式、结构式不看清,张冠李戴。
要求写离⼦⽅程式⽽错写成化学⽅程式。
4、物理量或单位的符号书写不正确。
如物质的量浓度c(HCl)写成c?。
有单位的不写单位,没有单位的写了。
如"溶解度"单位是g,却不写出,"相对分⼦质量"、"相对原⼦质量"⽆单位,却加上"g"或"g/mol"。
摩尔质量有单位(g/mol)却不写单位,失分。
5、别忽视题⼲中?"混合物"、"化合物"、"单质"等限制条件。
要注意试题中⼩括号内的话。
6、所有的稀有⽓体都是单原⼦分⼦⽽误认为双原⼦分⼦。
7、273℃与273K不注意区分,是"标况"还是"⾮标况",是"⽓态"还是"液态""固态"不分清楚。
高中化学易忘/易错/易混知识点大梳理常错点1错误地认为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辨析酸性氧化物与非金属氧化物是两种不同的分类方式,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CrO3、Mn2O7是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和NO2等。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而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是两性氧化物,CrO3是酸性氧化物。
常错点2错误地认为胶体带有电荷。
辨析胶体是电中性的,只有胶体粒子即胶粒带有电荷,而且并不是所有胶体粒子都带有电荷。
如淀粉胶体粒子不带电荷。
常错点3错误地认为有化学键被破坏的变化过程就是化学变化。
辨析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从微观角度看就是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生成。
只有化学键断裂或只有化学键生成的过程不是化学变化,如氯化钠固体溶于水时破坏了其中的离子键,离子晶体和金属晶体的熔化或破碎过程破坏了其中的化学键,从饱和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过程形成了化学键,这些均是物理变化。
常错点4错误地认为同种元素的单质间的转化是物理变化。
辨析同种元素的不同单质(如O2和O3、金刚石和石墨)是不同的物质,相互之间的转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常错点5错误地认为气体摩尔体积就是22.4L·mol-1辨析两者是不同的,气体摩尔体积就是1 mol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占有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22.4 L,在非标准状况下可能是22.4 L,也可能不是22.4 L常错点6在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或阿伏加德罗定律时忽视物质的状态或使用条件。
辨析气体摩尔体积或阿伏加德罗定律只适用于气体体系,既可以是纯净气体,也可以是混合气体。
对于固体或液体不适用。
气体摩尔体积在应用于气体计算时,要注意在标准状况下才能用22.4 L·mol-1常错点7在计算物质的量浓度时错误地应用溶剂的体积。
高三化学易错知识点化学是高中理科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于高三学生来说,掌握化学的核心知识点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由于知识点复杂繁多,很容易出现一些易错的情况。
接下来,将介绍高三化学中容易出错的知识点,帮助同学们加深理解,避免常见错误。
一、化学反应类型化学反应是化学学科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高三化学中,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包括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沉淀反应等。
其中一个常见的错误是混淆中和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中和反应是指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过程,反应类型为酸碱中和反应;而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的氧化态和还原态发生变化的反应,常以电子的转移为特征。
二、化学键化学键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理解化学键的形成和特点有助于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反应。
高三化学中常见的易错知识点包括离子键和共价键的特点。
离子键是指由正负电荷吸引而形成的化学键,特点是电荷不对称,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溶解性;共价键是指两个原子通过共享电子形成的化学键,特点是电子共享相对均衡,不导电。
容易混淆这两种键的特点,造成错误。
三、配位化合物配位化合物是高三化学中重要的知识点,也是应用广泛的领域之一。
在学习配位化合物时,容易出现的错误是配位数和配位键类型的混淆。
配位数指的是配位物中配位中心与配位体形成的化学键的数量,一般分为双位、三位、四位等。
而配位键类型则指的是配位中心与配位体之间的化学键类型,可以是配位中心的孤对电子与配位体的空位发生作用,也可以是配位中心的孤对电子与配位体的孤对电子发生作用。
四、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是化学中常见的概念,也是容易混淆的知识点之一。
电解质指的是在溶液中能够导电的物质,可以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非电解质则指的是在溶液中不能导电的物质。
容易出错的地方在于对于特定的物质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的判断,需要根据物质的性质和溶液中的导电性进行判断。
五、化学反应平衡化学反应平衡是化学学科中重要的内容之一,涉及到了反应速率、反应热力学等方面的知识。
高中化学120个易错知识点一、“元素化合物”知识模块01碱金属元素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单质的活泼性越大。
✘熔点随着原子半径增大而递减。
02硫与白磷皆易溶于二硫化碳、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有机酸则较难溶于水。
03在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浓硫酸产生蓝色固体。
✔浓硫酸吸水后有胆矾析出04能与冷水反应放出气体单质的只有是活泼的金属单质或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比如2N a2O2+2H2O→O2↑+4N a O H。
05将空气液化,然后逐渐升温,先制得氧气,余下氮气。
✘N2的沸点低于O2,会先得到N2,留下液氧。
06把生铁冶炼成碳素钢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除去生铁中除F e以外各种元素,把生铁提纯。
✘是降低生铁中C的百分比而不是提纯07虽然自然界含钾的物质均易溶于水,但土壤中K%不高,故需施钾肥满足植物生长需要。
✘自然界钾元素含量不低,但以复杂硅酸盐形式存在难溶于水。
08制取漂白粉、配制波尔多液以及改良酸性土壤时,都要用到熟石灰。
✔制取漂白粉为熟石灰和C l2反应,波尔多液为熟石灰和硫酸铜的混合物09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酸溶液。
✘S i O2能溶于氢氟酸10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再加入氯水或溴水或碘水或硝酸锌,皆会产生F e3+。
✘加入碘水会得到F e I2,因为F e3+的氧化性虽然不如C l2,B r2,但是强于I2,在溶液中F e I3是不存在的。
11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钝化是化学性质,实质上是生成了致密的A l2O3氧化膜保护着铝罐。
12N a A l O2、N a2S i O3、N a2C O3、C a(C l O)2、N a O H、C17H35C O O N a、C6H5O N a等饱和溶液中通入C O2出现白色沉淀,继续通入C O2至过量,白色沉淀仍不消失。
✘C a(C l O)2中继续通入C O2至过量,白色沉淀消失,最后得到的是C a(H C O3)2。
高中化学易错知识点总结_高三数学知识点总结1. 元素周期表:易错点在于记不清元素的位置、周期和族别,特别是过渡金属元素的位置。
要记住常见元素的周期和族别,以便在解题时能够快速定位元素位置。
2. 化学键:易错点在于理解化学键的形成原理和类型。
要理解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的特点和形成方式,并能够判断不同物质之间的化学键类型。
3. 物质的转化:易错点在于不清楚不同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和反应类型。
要熟悉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包括酸碱中和、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等,并能够根据实验条件推断反应类型。
4. 氧化还原反应:易错点在于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要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以及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特点,并熟悉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5. 酸碱中和反应:易错点在于不清楚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和特点。
要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包括酸和碱的定义、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产生,以及盐的形成过程。
6. 化学平衡:易错点在于不清楚化学平衡的条件和理解平衡常数。
要记住平衡常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并能够根据平衡常数的大小判断反应趋势。
7. 酸碱性:易错点在于不清楚酸碱性的判断和理解。
要记住酸碱性指标如pH值和指示剂的使用,以及常见物质的酸碱性和酸碱性强弱的判断。
8. 功能性基团:易错点在于不熟悉常见有机物中的功能性基团和其性质。
要了解常见有机物中的氢氧基、羟基、羧基、胺基等功能性基团,并能够判断有机物的性质。
9. 化学反应速率:易错点在于不清楚化学反应速率的确定和影响因素。
要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以及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0. 配位化合物:易错点在于不熟悉配位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要了解配位化合物的特点和命名方法,以及配位数、配位键和配位体的概念。
高中化学九大易错知识点总结8篇篇1一、物质结构与性质1.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掌握不准确,导致无法正确判断元素的性质。
2. 化学键类型的判断错误,无法准确区分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等不同类型。
3. 晶体类型判断失误,对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等晶体类型的特点和判断方法理解不深刻。
二、化学反应与方程1.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理解不全面,导致无法准确判断反应速率的快慢。
2. 化学方程式配平的技巧掌握不好,经常出现配平错误。
3.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不规范,要么遗漏离子电荷,要么混淆离子符号。
三、溶液与胶体1. 对溶液的浓度、pH值等基本概念理解不深刻,导致实验操作时无法准确控制条件。
2. 胶体的性质掌握不全面,无法正确区分胶体与溶液、浊液的区别。
3. 电泳现象的理解有误,对电泳实验中粒子移动方向判断错误。
四、元素化合物知识1. 对常见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用途等掌握不全面,导致实验操作时无法正确判断反应现象。
2.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技巧掌握不好,无法准确根据元素周期表推断元素的性质。
3.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理解不深刻,无法正确解释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现象。
五、有机化学基础1. 对有机物的命名规则掌握不准确,导致无法正确命名有机化合物。
2. 有机反应的条件、机理等理解不深刻,无法准确解释有机化学反应的现象和结果。
3. 对有机物的性质、用途等掌握不全面,导致在解决有机化学问题时容易出现错误。
六、化学实验与探究1. 实验操作技能掌握不熟练,导致实验过程中出现错误或失败。
2. 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不足,无法准确记录和解释实验现象。
3. 实验探究的能力欠缺,无法独立完成化学探究实验。
七、化学计算与数据处理1. 化学计算的基本功不扎实,导致在解决化学计算问题时出现错误。
2. 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不足,无法准确处理化学实验中的数据。
3. 化学式的计算、溶液的配制等基本技能掌握不熟练,影响化学学习的整体效果。
高中化学易错知识点归纳高中化学易错知识点11、羟基就是氢氧根看上去都是OH组成的一个整体,其实,羟基是一个基团,它只是物质结构的一部分,不会电离出来。
而氢氧根是一个原子团,是一个阴离子,它或强或弱都能电离出来。
所以,羟基不等于氢氧根。
例如:C2H5OH中的OH是羟基,不会电离出来;硫酸中有两个OH也是羟基,众所周知,硫酸不可能电离出OH-的。
而在NaOH、Mg(OH)2、Fe(OH)3、Cu2(OH)2CO3中的OH就是离子,能电离出来,因此这里叫氢氧根。
2、Fe3+离子是黄色的众所周知,FeCl3溶液是黄色的,但是不是意味着Fe3+就是黄色的呢?不是。
Fe3+对应的碱Fe(OH)3是弱碱,它和强酸根离子结合成的盐类将会水解产生红棕色的Fe(OH)3。
因此浓的FeCl3溶液是红棕色的,一般浓度就显黄色,归根结底就是水解生成的Fe(OH)3导致的。
真正Fe3+离子是淡紫色的而不是黄色的。
将Fe3+溶液加入过量的酸来抑制水解,黄色将褪去。
3、AgOH遇水分解我发现不少同学都这么说,其实看溶解性表中AgOH一格为“—”就认为是遇水分解,其实不是的。
而是AgOH的热稳定性极差,室温就能分解,所以在复分解时得到AgOH后就马上分解,因而AgOH常温下不存在,和水是没有关系的。
如果在低温下进行这个操作,是可以得到AgOH 这个白色沉淀的。
4、多元含氧酸具体是几元酸看酸中H的个数。
多元酸究竟能电离多少个H+,是要看它结构中有多少个羟基,非羟基的氢是不能电离出来的。
如亚磷酸(H3PO3),看上去它有三个H,好像是三元酸,但是它的结构中,是有一个H和一个O分别和中心原子直接相连的,而不构成羟基。
构成羟基的O和H只有两个。
因此H3PO3是二元酸。
当然,有的还要考虑别的因素,如路易斯酸H3BO3就不能由此来解释。
5、酸式盐溶液呈酸性吗?表面上看,“酸”式盐溶液当然呈酸性啦,其实不然。
到底酸式盐呈什么性,要分情况讨论。
高中化学易错知识点详细总结一、俗名无机部分:纯碱、苏打、天然碱、口碱:Na2CO3 小苏打:NaHCO3 大苏打:Na2S2O3 石膏(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莹石:CaF2 重晶石:BaSO4(无毒)碳铵:NH4HCO3 石灰石、大理石:CaCO3 生石灰:CaO 食盐:NaCl 熟石灰、消石灰:Ca(OH)2 芒硝:Na2SO4·7H2O (缓泻剂)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绿矾:FaSO4·7H2O 干冰:CO2 明矾:KAl (SO4)2·12H2O 漂白粉:Ca (ClO)2 、CaCl2(混和物)泻盐:MgSO4·7H2O 胆矾、蓝矾:CuSO4·5H2O 双氧水:H2O2 皓矾:ZnSO4·7H2O 硅石、石英:SiO2 刚玉:Al2O3 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 铁红、铁矿:Fe2O3 磁铁矿:Fe3O4 黄铁矿、硫铁矿:FeS2 铜绿、孔雀石:Cu2 (OH)2CO3 菱铁矿:FeCO3 赤铜矿:Cu2O 波尔多液:Ca (OH)2和CuSO4 石硫合剂:Ca (OH)2和S 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 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和CaSO4 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 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 水煤气:CO和H2 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 (NH4)2 (SO4)2 溶于水后呈淡绿色光化学烟雾:NO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王水:浓HNO3与浓HCl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
铝热剂:Al + Fe2O3或其它氧化物。
尿素:CO(NH2) 2有机部分:氯仿:CHCl3 电石:CaC2 电石气:C2H2 (乙炔) TNT:三硝基甲苯酒精、乙醇:C2H5OH 氟氯烃:是良好的制冷剂,有毒,但破坏O3层。
高中化学知识、易错点、注意事项大全一、物理性质1、有色气体:F2(淡黄绿色、Cl2(黄绿色、Br2(g(红棕色、I2(g(紫红色、NO2(红棕色、O3(淡蓝色,其余均为无色气体。
其它物质的颜色见会考手册的颜色表。
2、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F、HCl、HBr、HI、NH3、SO2、NO2、F2、Cl2、Br2(g;有臭蛋气味的气体S。
3、熔沸点、状态:①同族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减小,同族非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增大。
②同族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熔沸点从上到下增大,含氢键的NH3、H2O、HF反常。
③常温下呈气态的有机物:碳原子数小于等于4的烃、一氯甲烷、甲醛。
④熔沸点比较规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不一定。
⑤原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共价键,离子晶体熔化只破坏离子键,分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
⑥常温下呈液态的单质有Br2、Hg;呈气态的单质有H2、O2、O3、N2、F2、Cl2;常温呈液态的无机化合物主要有H2 O、H2O2、硫酸、硝酸。
⑦同类有机物一般碳原子数越大,熔沸点越高,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同分异构体之间:正>异>新,邻>间>对。
⑧比较熔沸点注意常温下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如:白磷>二硫化碳>干冰。
⑨易升华的物质:碘的单质、干冰,还有红磷也能升华(隔绝空气情况下,但冷却后变成白磷,氯化铝也可;三氯化铁在10 0度左右即可升华。
⑩易液化的气体:NH3、Cl2,NH3可用作致冷剂。
4、溶解性①常见气体溶解性由大到小:NH3、HCl、SO2、H2S、C l2、CO2。
极易溶于水在空气中易形成白雾的气体,能做喷泉实验的气体:NH3、HF、HCl、HBr、HI;能溶于水的气体:CO 2、SO2、Cl2、Br2(g、H2S、NO2。
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尾气吸收时要用防倒吸装置。
②溶于水的有机物:低级醇、醛、酸、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氨基酸。
2024年高考化学易错的知识点总结化学作为一门科学学科,涉及的知识点较为广泛,其中一些易错的知识点容易使学生在高考中犯错。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2024年高考化学科目,我对常见易错的知识点进行了总结,以期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物质的性质和变化1.物质的分类:常见易错的有物质的颗粒状态、分子和离子的概念的混淆等。
2.物质的性质: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理解和区分容易出错。
此外,有些物质的性质易混淆,如杂质的物理性质和溶液的物理性质、单质和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3.物质的变化:反应类型的判断容易出错,常见的有氧化还原反应与酸碱中和反应、水解反应与氧化反应的混淆。
二、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计算1.化学方程式:多个变量或反应物之间的关系、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与物质的比例关系容易混淆。
应注意正确书写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正确配平化学方程式。
2.化学计算:常见易错的有质量关系计算和物质的量关系计算。
质量关系计算包括质量百分比、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物质的量关系计算包括摩尔质量、摩尔比和摩尔位移的计算。
三、离子反应和电解质1.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离子产物的判断易错。
此外,对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流向理解不清晰会导致错误。
2.电解质:常见易错的有分子离子与离子离子的混淆,电解质的强弱和电离的程度的混淆。
四、化学键和分子结构1.化学键:键的种类和键的性质的混淆易错。
常见的有共价键和离子键的混淆,以及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混淆。
2.分子结构:分子的3D结构和平面结构的混淆,以及分子的几何构型的错误判断。
五、物质的稳定性和溶液1.物质的稳定性:物质的稳定性和不稳定性的判断易错。
常见错误的情况有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判断,以及化合物的热稳定性和化合物的水解的判断。
2.溶液:溶解度和溶液浓度的混淆,以及溶液的饱和度和过饱和度的判断。
六、化学反应速率1.化学反应速率:对化学反应速率的理解和计算易错。
常见的错误情况有反应速率和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反应速率和温度的关系等。
高中化学最易错知识点归纳高中化学最易错知识点归纳整理学习化学的时候,一定要懂得重视实验,高中化学学科中有很多实验,日常或是考试中做的题目中考察实验的也是比较多的。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学最易错知识点归纳,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高中化学易错知识点一、阿伏加德罗定律1.内容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即“三同”定“一同”。
2.推论(1)同温同压下,V1/V2=n1/n2(2)同温同体积时,p1/p2=n1/n2=N1/N2(3)同温同压等质量时,V1/V2=M2/M1(4)同温同压同体积时,M1/M2=ρ1/ρ2注意:①阿伏加德罗定律也适用于不反应的混合气体。
②使用气态方程PV=nRT有助于理解上述推论。
3.阿伏加德罗常数这类题的解法①状况条件:考查气体时经常给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1.01×105Pa、25℃时等。
②物质状态: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用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如H2O、SO3、已烷、辛烷、CHCl3等。
③物质结构和晶体结构: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时常涉及希有气体He、Ne等为单原子组成和胶体粒子,Cl2、N2、O2、H2为双原子分子等。
晶体结构:P4、金刚石、石墨、二氧化硅等结构。
二、离子共存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
如CO32-、SO32-、S2-、HCO3-、HSO3-、HS-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
如Ba2+、Ca2+、Mg2+、Ag+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Mg2+、Fe2+、Ag+、Al3+、Zn2+、Cu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Pb2+与Cl-,Fe2+与S2-、Ca2+与PO43-、Ag+与I-不能大量共存。
(3)有弱电解质生成。
如OH-、CH3COO-、PO43-、HPO42-、H2PO4-、F-、ClO-、AlO2-、SiO32-、CN-、C17H35COO-、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如HCO3-、HPO42-、HS-、H2PO4-、HSO3-不能与OH-大量共存;NH4+与OH-不能大量共存。
高中化学九大易错知识点总结5篇篇1一、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1. 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规律是原子结构和周期律的具体表现。
在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元素从左到右,最高正化合价从+ 1 到+ 7,最低负化合价从- 4 到- 1,并且金属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呈周期性变化。
然而,对于一些元素的性质,其相似性和递变性规律具有特殊性,例如非金属性氟>氯>溴>碘,而金属性钠>镁>铝。
2. 电子排布的能级顺序是元素性质的决定性因素。
当最外层电子达到饱和结构时,元素的性质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变化。
对于某些元素的性质,其能级顺序的特殊性具有明显的表现,例如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其金属性越强。
二、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主要表现为反应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和反应速率的变化。
其中,反应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标志,而反应速率的变化则与反应条件、反应物的性质等因素有关。
2.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也会发生变化。
一般来说,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
在分析过程中要注意区分不同的氧化还原反应体系,例如不同浓度的同一氧化剂在不同反应体系中的氧化性可能会有所不同。
三、化学平衡1. 化学平衡状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的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生成物和反应物浓度不再随时间改变的状态。
要准确理解和把握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对于一些特殊的化学平衡问题能够进行准确的判断和处理。
2. 温度和压力是影响化学平衡的两个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温度升高会促进化学反应的速率,使化学平衡向着吸热方向移动;而压力的改变则会影响气态反应的动力学特性,进而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方向。
因此,在分析和处理化学平衡问题时,要综合考虑温度和压力的影响因素。
四、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1.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问题是高中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分析过程中要注意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和电荷守恒规律的运用。
高中化学易错知识点(355条)1.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2.最简式即实验式。
3.结构式不能省键,只要有省键则为结构简式。
如醋酸(乙酸)结构式:结构简式:CH3COOH4.C17H33COOH油酯,含双键,可是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C17H35COOH硬脂酸;C15H31COOH软脂酸5.最简式相同,混合物共含的X原子数目相同。
6.SiO2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不是因为其导电性,是因为折射率大。
(易全反射)7.萃取剂两点要求:①与原溶剂不互溶②溶质在其中的溶解度要大于原溶剂8.先写氧化剂,还原剂及产物,再通过观察补H+或H2O。
9.Al(OH)3沉淀只溶于强酸、强碱,不溶于NH3·H2O。
10.—CHO有还原性;酚类易被氧化,如苯酚在空气中被氧化呈粉红色。
11.只有—COOH与NaHCO3反应。
12.常用电荷守恒判断离子浓度关系:如在NH4Cl和混合溶液中,若PH=7,则C(H+)=C(OH-),又由电荷守恒得:C(NH4+)+C(H+)=C(Cl-)+C(OH-),所以得C(NH4+)=C(Cl-).13.稀有气体的半径与其它原子半径没有可比性。
14.14C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
615.判断一种离子先与溶液中的A或B离子哪个先反应时,可以假设先与某个离子反应,然后看是否成立(不成立即又被反应掉,徒劳一场)。
16.胶体的聚沉方法:①加强电解质②持续加热③加带相反电荷的物质17.热化学方程式不写反应条件。
18.燃烧热是反应物为1mol;中和热是生成1mol的稳定的化合物。
19.20.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的表述(适当删改):将导管插入水中,加热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停止加热,导管内有水回流并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
21.在混有亚铁离子和铁离子的溶液中检验亚铁离子,一般只有一种方法: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紫色褪去则说明有亚铁离子(利用其还原性)。
22. Cu2O砖红色沉淀。
高中化学易错的知识点高中化学易错的知识1元素化合物”知识模块1.碱金属元素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单质的活泼性越大错误,熔点随着原子半径增大而递减2.硫与白磷皆易溶于二硫化碳、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有机酸则较难溶于水3.在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浓硫酸产生蓝色固体正确,浓硫酸吸水后有胆矾析出4.能与冷水反应放出气体单质的只有是活泼的金属单质或活泼的非金属单质错误,比如2Na2O2+2H2O→O2↑+4NaOH5.将空气液化,然后逐渐升温,先制得氧气,余下氮气错误,N2的沸点低于O2,会先得到N2,留下液氧6.把生铁冶炼成碳素钢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除去生铁中除Fe 以外各种元素,把生铁提纯错误,是降低生铁中C的百分比而不是提纯7.虽然自然界含钾的物质均易溶于水,但土壤中K%不高,故需施钾肥满足植物生长需要错误,自然界钾元素含量不低,但以复杂硅酸盐形式存在难溶于水8.制取漂白粉、配制波尔多液以及改良酸性土壤时,都要用到熟石灰正确,制取漂白粉为熟石灰和Cl2反应,波尔多液为熟石灰和硫酸铜的混合物9.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酸溶液错误,SiO2能溶于氢氟酸10.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再加入氯水或溴水或碘水或硝酸锌,皆会产生Fe3+错误,加入碘水会得到FeI2,因为Fe3+的氧化性虽然不如Cl2,Br2,但是强于I2,在溶液中FeI3是不存在的11.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错误,钝化是化学性质,实质上是生成了致密的Al2O3氧化膜保护着铝罐12.NaAlO2、Na2SiO3、Na2CO3、Ca(ClO)2、NaOH、C17H35COONa、C6H5ONa等饱和溶液中通入CO2出现白色沉淀,继续通入CO2至过量,白色沉淀仍不消失错误,Ca(ClO)2中继续通入CO2至过量,白色沉淀消失,最后得到的是Ca(HCO3)213.大气中大量二氧化硫来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烧以及金属矿石的冶炼14.某澄清溶液由NH4Cl、AgNO3、NaOH三种物质混合而成,若加入足量硝酸必产生白色沉淀正确,NH4Cl、AgNO3、NaOH混合后发生反应生成[Ag(NH3)2]+加入足量硝酸后生成AgCl和NH4NO315.为了充分利用原料,硫酸工业中的尾气必须经净化、回收处理错误,是为了防止大气污染16.用1molAl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共有3mol电子发生转移正确17.硫化钠既不能与烧碱溶液反应,也不能与氢硫酸反应错误,硫化钠可以和氢硫酸反应: Na2S+H2S=2NaHS18.在含有较高浓度的Fe3+的溶液中,SCN-、I-、AlO-、S2-、CO32-、HCO3-等不能大量共存正确,Fe3+可以于SCN-配合,与I-和S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与CO32-,HCO3-和AlO2-发生双水解反应19.活性炭、二氧化硫、氯水等都能使品红褪色,但反应本质有所不同正确,活性炭是吸附品红,为物理变化,SO2是生成不稳定的化合物且可逆,氯水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不可逆20.乙酸乙酯、三溴苯酚、乙酸钠、液溴、玻璃、重晶石、重钙等都能与烧碱反应错误,重晶石(主要成分BaSO4)不与烧碱反应21.在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l2可得FeBr3、FeCl2、Br2错误,Fe2+和Br2不共存22.由于Fe3+和S2-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Fe2S3不存在错误,在PH=4左右的Fe3+溶液中加入Na2S可得到Fe2S3,溶度积极小23.在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可得亚硫酸钠与次氯酸错误,次氯酸可以氧化亚硫酸钠,会得到NaCl和H2SO424.有5.6g铁与足量酸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0.2NA错误,如果和硝酸等强氧化性酸反应转移0.3NA25.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正确,如较稀的HClO4,H2SO4等26.单质的还原性越弱,则其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错误,比如Cu的还原性弱于铁的,而Cu2+的氧化性同样弱于Fe3+27.CuCO3可由Cu2+溶液中加入CO32-制得错误,无法制的纯净的CuCO3,Cu2+溶液中加入CO32-会马上有Cu2(OH)2CO3生成28.单质X能从盐的溶液中置换出单质Y,则单质X与Y的物质属性可以是:(1)金属和金属;(2)非金属和非金属;(3)金属和非金属;(4)非金属和金属;错误,(4)非金属和金属不可能发生这个反应29.H2S、HI、FeCl2、浓H2SO4、Na2SO3、苯酚等溶液在空气中久置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错误,H2SO4是因为吸水且放出SO3而变质30.浓硝酸、浓硫酸在常温下都能与铜、铁等发生反应错误,浓硫酸常温与铜不反应高中化学易错的知识2"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模块1.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错误,是"只生成酸的氧化物"才能定义为酸性氧化物2.分子中键能越大,分子化学性质越稳定。
七大类高中化学易错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是一门较为抽象和复杂的学科,学生容易犯错。
以下是七大类高中化学易错知识点的总结:1.化学符号和化学式化学符号和化学式是化学中最基本的表示方法。
学生容易混淆不同元素的符号和写错化学式。
例如,将氧的符号写成O2或O3,将二氧化碳的化学式写成CO等。
2.元素周期表和原子结构学生容易混淆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位置和性质。
例如,将氧和氮的位置对调,将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搞混。
此外,学生还容易混淆原子序数和原子量等概念。
3.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在化学反应中,学生容易遗漏物质的状态符号、系数和符号等。
例如,写错反应物的化学式、忽略平衡符号等。
此外,学生还容易不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和平衡过程。
4.电子结构和化学键学生容易对电子结构的理解和化学键的形成存在困惑。
例如,将共价键写成离子键,将单价电子理解为原子的价电子等。
5.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中化学的重点和难点。
学生容易混淆氧化剂和还原剂,以及判断原子氧化态的方法。
此外,学生还容易忽略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过程。
6.动力学和平衡学生容易对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平衡反应的关系、速率方程和速率常数等概念存在困惑。
例如,将快慢的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概念混淆。
7.酸碱和溶液学生容易混淆强酸和弱酸,强碱和弱碱的特性和性质。
此外,学生还容易将物质的溶解和电离混为一谈,不理解酸碱的离子反应和酸碱中性化反应等。
为了避免这些易错知识点,学生应该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可以通过积累实际的化学实验经验,加强对化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此外,还可以通过做题和解析错题的方式提高对易错知识点的掌握。
高中化学易错知识点归纳一、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判断正误,错误的请订正或说明原因)1、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都属于同种元素。
2、向饱和氯化铁溶液中滴加适量的沸水,制取氢氧化铁胶体。
3、Cl2、SO2和氨气的水溶液都具有导电性,它们都属于电解质。
4、氢氧燃料电池中,当电路上有1mol电子通过时,则正极上消耗氧气的体积为5.6L5、标准状况下,11.2LCl2溶于足量的冷水中,转移的电子数为0.5N A6、在1L0.1mol/L碳酸钠溶液中,阴离子总数一定大于0.1N A7、实验室用铅蓄电池作电源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0.050mol氯气,电池消耗的H2SO4的物质的量至少是0.10mol8、在同温同压下,由CO、N2和O2组成的混合气体的密度是H2的14.5倍,其中O2的质量分数为27.6%,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g/mol9、含N A个钠离子的Na2O溶解于1L水中,Na+的物质的量约为1mol/L10、配制0.2mol/LNaOH溶液500mL,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还有容量瓶;用托盘天平称量NaOH的质量为4g 11、在溶液中可能发生反应:2KMnO4+HCOOK+KOH=2K2MnO4+CO2↑+H2O12、在反应CaCO3+2HCN=CaCN2+CO↑+H2↑+CO2↑中,CaCO3是氧化剂,HCN是还原剂13、在反应14CuSO4+5FeS2+12H2O=7Cu2S+5FeSO4+12H2SO4中,Cu2S 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你能配平该反应吗?并得出该反应中电子转移个数吗?)14、在反应KClO3+6HCl(浓)=KCl+3Cl2↑+3H2O中,转移电子数为5e-,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1:5★15、某厂废水中含5.00×10-3mol/l的Cr2O72-,欲使1L该废水中的Cr2O72-完全转化为Cr0.5Fe1.5FeO4,理论上需要加入0.05molFeSO4·7H2O16、在3BrF3+5H2O=HBrO3+Br2+9HF+O2反应中,若有5mol水参加反应,则被水还原的BrF3的物质的量为10/3mol17、向Na2S2O3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的离子方程式为:S2O32-+2Cl2+3H2O =2SO32-+4Cl-+6H+18、碱洗除去铝材表面的自然氧化膜时,常有气泡冒出:2Al+2OH- =2AlO2-+H2↑19、少量SO2通入到Ca(ClO)2溶液中:SO2+Ca2++2ClO-+H2O=CaSO3↓+2HClO20、加入铝能放出H2的溶液中大量存在:Fe2+、Al3+、NO3-、Cl-21、由水电离出的c(OH-) =10-12mol/L的溶液大量存在:Cl-、HCO3-、NO3-、NH4+、F-22、在高温下,2C+SiO2=2CO+Si,由此可以说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硅元素23、1L1mol/L的碳酸钠溶液吸收SO2的量小于1L1mol/L硫化钠溶液吸收SO2的量24、已知中和热△H=-57.3kJ/mol,则稀硫酸与稀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是57.3kJ25、MnO2的生产方法之一是以石墨为电极,电解酸化的MnSO4溶液,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Mn2++2e-+2H2O=MnO2+4H+26、炒过菜的铁锅未及时洗净(残液中含NaCl),第二天便出现了红棕色的锈斑,负极反应式为Fe-3e-=Fe3+,正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27、镀铜可防止铁制品腐蚀,电镀时用铜不用石墨作阳极的原因是铜不活泼,覆盖在铁制品上保护了铁28、以铝材为阳极,在硫酸溶液中电解,铝材表面形成氧化膜,阳极电极反应式为2Al+3H2O-6e-=Al2O3+6H+29、已知2CO(g) CO 2(g) + C(s),T=980K时,△H-T△S=0。
当体系温度低于980K时,估计△H-T△S的正负符号为负,上述正反应将自发进行。
30、改变条件化学平衡正向移动时,正反应速率必然大于逆反应速率,至少某一个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
31、室温时,0.1mol/L某一元酸HA在水中有0.1%发生电离,该溶液的pH=4,此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1×10-732、常温下,pH=2的醋酸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7;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醋酸溶液与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733、某二酸H 2B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H2B=H++HB-、HB-H++B2-,则在0.1mol/L的Na2S溶液中有c(B2-)+c(HB-)+c(H2B) =0.1mol/L 34、已知K sp(AgCl)=1.8×10-10,K sp(A,2CrO4)=1.9×10-12,在0.001mol/LK2CrO4和0.01mol/LKCl混合液中滴加0.01mol/LAgNO3,刚出现Ag2CrO4沉淀时,溶液中Cl-浓度约是4.13×10-6mol/L,即可认为Cl-已沉淀完全,所以K2CrO4可作AgNO3溶液滴定KCl的指示剂。
35、白磷分子P4和甲烷分子CH4都是正四面体形分子,键角均为109028′36、电解精炼铜的过程中,每转移1mol电子,阳极质量减少32g37、在恒温恒容下,0.5molN2和1.5molH2充分反应生成NH3放出热量为19.3kJ,则1molN2和3molH2充分反应生成氨气放出热量为38.6kJ 38、符合8电子结构的分子都具有稳定的结构,不符合8电子结构的分子都是不稳定的39、元素周期表中,含元素种类最多的周期是第6周期,含元素种类最多的族是ⅠA40、将SO2和CO2气体分别通入水中至饱和,立即用酸度计测两溶液的pH,前者的pH小于后者,则证明H2SO3酸性强于H2CO3(SO2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CO2)41、利用电解原理,将被保护的钢铁设备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接作为阴极,另一附加惰性电极作为阳极,这种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叫做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42、10mL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pH=2的HA至pH刚好等于7,则HA溶液的体积≥10mL44、因为K sp(AgCl)>K sp(AgOH),故氨水能使AgCl溶解45、两种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1和c2,pH分别为a和a+1,则c1<10c246、与等浓度、等体积的NaOH溶液反应,消耗pH为2和pH为3的醋酸溶液的体积分别为xL和yL,则10x﹤y和等体积pH为2和pH为3的醋酸溶液反应,消耗等浓度的NaOH溶液体积分别为xL和yL 则x ﹥10y47、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量的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后停止电解,加入100g36.5%的盐酸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质量,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约是8mol48、由于水中既有范德华力,又有氢键,所以H2O比H2S稳定49、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都比第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要大,ⅠA 族元素的金属性要比Ⅱ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50.混合物可以分为均匀混合物和非均匀混合物,例如,空气、溶液属于均匀混合物,而泥浆则属于非均匀混合物。
51.丁达尔现象、吸附性、盐析、渗析都和胶体有关。
52.CaO属于碱性氧化物,SO2属于酸性氧化物,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Al(OH)3属于两性氢氧化物,甘氨酸属于两性化合物。
53.不同聚集状态的物质微粒的运动方式不同,固态物质微粒在固定的位置上振动(金属晶体的自由电子除外),液态物质微粒和气态物质微粒可以自由移动。
因此离子晶体不能导电。
(必修1P10)54.物质的体积主要由物质所含微粒的数目、微粒的大小和微粒之间的距离决定。
55.1mol气态物质的体积主要取决于气态物质中微粒之间的距离,而气态物质中微粒之间的距离与外界的温度、压强有关。
(必修1P11)以上正确的是:6、7、9、15、23、28、29、31、32、34、46、47、50、51、52、53、54、55二、元素及其化合物1、在Na2O和Na2O2组成的混合物中,阴离子与阳离子的个数比在1:1至1:2之间2、标准状况下,120mL含有0.20molNa2CO3的溶液和200mL0.10mol/L 盐酸反应,产生气体体积约为224mL3、在空气中直接加热MgCl2·6H2O晶体,可能生成Mg(OH)Cl或MgO4、将0.01mol①Na2O2 ②Na2O ③Na2CO3 ④NaCl分别加入100mL蒸馏水中,恢复至室温,所得溶液中阴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是(忽略溶液体积变化):①=②>③>④5、由2Fe3++Cu =Cu2++2Fe2+可知,在某些情况下,铜的金属性可能比铁强6、要使新制氯水里次氯酸的浓度增大,可向其中加入次氯酸钠或碳酸钙或碳酸钠等7、实验室制备氯气,可用排饱和食盐水集气法收集8、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酸性和还原性依次增强9、水玻璃可用于生产粘合剂和防火剂,分子式为Na2SiO310、利用SO2的漂白性,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鉴别CO2和SO211、持续地将SO2通入硝酸钡溶液中,或将CO2通入氯化钙溶液中都有可能生成沉淀12、实验室用铵盐NH4Cl或NH4NO3或(NH4)2SO4,与强碱NaOH或Ca(OH)2加热制备氨气13、某元素的单质与足量浓硝酸反应时,参加反应的单质与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则反应后的产物中,该元素的价态可能为+2或+414、1molCl2与足量的铁反应,只能生成FeCl3,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15、电解CuCl2、FeCl3、AlCl3的混合溶液时,阴极上依次析出Cu、Fe、Al16、取ag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g,可求出碳酸钠的质量分数(31a-42b)/31a×100% 17、1molNa、1molNa2O2分别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均为N A,产生的气体都为0.5mol19、为确认铜丝与过量浓硫酸加热后生成的CuSO4,可向试管中加水,观察颜色20、C60以分子间作用力形成分子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与CuO发生置换反应21、氮氧化物、氟氯烃会破坏臭氧层,氮氧化物如NO2会导致光化学烟雾22、在铜铁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后,剩余金属m1g,再加入少量稀硫酸,充分振荡后剩余金属m2g,一定是m1>m223.工业上以氯气石灰水为原料制造漂白粉。
(必修1P43)24.虽然氯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但常温下液氯可储存于钢瓶中。
25.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氯气,将氯气通入提取粗盐后的母液中,再鼓入热空气,冷凝得到粗溴。
而碘的制取是将氯气通入从海带灰溶解出的I-溶液中,再萃取得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