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课(统编版)
- 格式:ppt
- 大小:2.65 MB
- 文档页数:22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第一篇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知道隋朝的建立、统一的时间及意义;了解隋朝强盛的原因及表现;掌握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和作用;了解科举制的创建过程及作用;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
(2)思考与探究“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大运河”“如何评价大运河的开通”等问题,培养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故事、视频、材料及阅读教材等手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
(2)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珍惜今天的统一、安定的社会环境。
(2)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他的开通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的见证,至今仍值得我们为之骄傲。
(3)科举制度的出现时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是促成隋朝繁荣原因之一,符合当时的社会发展需要。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及作用;科举制的创建过程及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探讨从隋朝灭亡中得到的正确启示。
学情分析:学生在上学期已经掌握了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大统一时期的秦汉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概况。
这些知识对于本单元的学习起了铺路搭桥的作用,使学生具备了学习隋唐历史知识的条件。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知识储备和价值观的初步形成时期,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并不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历史,培养正确的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培养关注历史发展的广泛性和持续性。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出示图片)一支《玉树后庭花》,成了一个没落政权的亡国之音;一首《泊秦淮》,感慨一段历史兴替的变幻无常;一株琼花,深院绽放,演绎一个淫逸暴君的穷奢传奇;一条古运河,千淌,见证一个繁盛帝国的短暂兴亡……,这里的繁盛帝国指的就是繁盛一时的隋朝,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隋朝来了解它的历史。
七下历史第一课知识点。
七年级历史第一课的知识点包括:
1. 历史的研究方法:考古学、史学、人类学等。
2. 人类的起源和迁移:人类起源于非洲,并逐渐迁移到世界各地。
3. 农业革命:约公元前1.1万年左右,人类开始从狩猎采集为生转变为农业生产。
4. 文明的发展:农业革命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城市、国家、文字、工艺等文明的发展。
5. 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的特点和区别。
6. 中国历史的发展:中华文明的起源、夏商周三代的演变、封建社会的形成等。
7. 世界历史的发展: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古代文明的兴起和衰落。
8. 历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如古代的汉朝、秦始皇、亚历山大大帝等。
9. 历史的价值和意义:了解历史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过去、理解现在,并为未来提供参考。
以上是七年级历史第一课的主要知识点,具体的内容可能根据教材和课程设置有所差异。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是《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具体知识点如下:
1、隋朝建立的时间、人物、都城;统一的时间、意义?
时间是581年;人物是杨坚隋文帝;都城是长安;统一时间是589年;意义是结束了长期分裂对峙的局面,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
2、隋文帝的统治内容,意义?
经济:①发展经济,编订户籍,同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政治:②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意义: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人口数量和垦田数量大幅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出现了“开皇之治”的局面。
3、大运河开通的目的、人物、概况、评价?
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人物:隋炀帝。
概况: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二千七百多千米;
三点:中心洛阳、北端涿郡、南端余杭;
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五河: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评价:①是古代最长的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②劳民伤财,给百姓带来沉重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4、科举制创立的时间、标志、影响?
标志:隋炀帝时,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影响:①政治上: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官吏选拔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参政,促进社会阶
层的流动。
②教育上: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③文化上: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
④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员的主要制度,维持了1300多年。
5、隋朝灭亡的时间、原因?
隋朝灭亡的时间是618年;灭亡直接原因是隋末农民起义,根本原因是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七年级初中历史第一课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的生活状况,掌握元谋人、北京人的生活特点及其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远古居民的生活方式、生产工具及其社会制度。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1. 远古居民的生活状况2. 元谋人、北京人的特点及其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教学难点:1. 远古居民的生活方式、生产工具及其社会制度2. 如何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教学准备:1. 教材《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2. 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利用课件展示祖国美丽的自然风光,引导学生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祖国的历史悠久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关于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的知识,你们期待吗?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远古居民的生活状况。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合作探讨(10分钟)1. 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远古居民的生活方式、生产工具及其社会制度。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讲解(10分钟)1. 讲解远古居民的生活方式、生产工具及其社会制度。
2. 重点介绍元谋人、北京人的特点及其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强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结合教材,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
2. 思考:远古居民的生活方式、生产工具及其社会制度对后世有何影响?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了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的生活状况,掌握了元谋人、北京人的特点及其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七年级历史第一课知识框架
七年级历史第一课知识框架可能包括以下内容:
1. 什么是历史:介绍历史的概念,历史的定义和研究方法。
2. 人类文明的起源:探讨人类文明的起源以及早期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
3. 文明的发展:介绍古代文明的发展,如埃及文明、中国文明、印度文明等。
4. 古代国家的兴起:介绍古代各国国家的兴起和发展,如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
5. 世界古代史:简要介绍世界各地的古代文明和历史事件,如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印加帝国、阿拉伯帝国等。
6. 中国古代史:重点介绍中国的古代历史,包括夏、商、周等朝代的兴衰,以及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7. 历史的意义和价值:讨论历史的意义、价值和作用,以及历史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以上只是一个大致的框架,具体的内容和细节可能会根据教材的要求和教师的教学安排有所调整。
第一课青春的邀约第1课时悄悄变化的我(后附答案)【学习目标】1.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积极的心态去接纳青春期的生理变化,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协调发展。
2.体察自己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变化,提高自我观察、体验的能力,学会调适青春期的心理矛盾,克服青春期的烦恼。
【重点难点】重点:学会调适青春期的心理矛盾。
难点:正视自己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变化。
【自主学习】1.青春期是人一生中__________的重要时期。
这一时期,我们的身体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__________的变化,___________的完善,__________的成熟。
2.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带给我们___________的生命力,使我们的身体充满______。
我们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成长充满___________,感觉生活拥有无限可能。
3.我们要正视_______的变化,__________青春花蕾的绽放。
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_______,是我们对自己的尊重;不嘲弄同伴的生理变化,是我们对同伴的________。
4.青春的我们追求美。
在追求形体、仪表等_________的同时,我们也要提高品德和文化修养,展现青春的__________。
5.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心理矛盾,我们才能___________。
我们可以参加___________,在集体的温暖中放松自己;可以___________,学习化解烦恼的方法;也可以培养__________转移注意,接纳和调适青春期的矛盾心理。
此外,我们还可以学习自我调节,成为自己的“心理____________”。
6.进入青春期我们的身体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7.怎样调节青春期的矛盾心理?【课时达标】1.瑞瑞在日记里记录:我的“清脆童声”变成了“破锣沙哑声”,这种变化属于()A.心理变化B.内部器官的完善C.性机能的成熟D.身体外形的变化2.小林和小明是好朋友,进入中学后,小林的个子迅速长高,而小明的个子还停留在小学的样子。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课知识点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课的主题是“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以下是这一课的知识点总结:
1.隋朝的建立: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它结束了南北朝数百年的分裂局面,实现了中国的统一。
隋朝的建立者是杨坚,他在581年建立了隋朝,定都长安。
2.隋朝的统一:隋朝在杨坚的领导下,通过战争和政治手段,先后消灭了北齐和南陈,结束了南北朝数百年的分裂局面,实现了中国的统一。
3.隋朝的经济:隋朝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
隋朝实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如修建大运河、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等,促进了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同时,隋朝还实行了均田制,使得农民获得了更多的土地和生产资料,提高了生产效率。
4.隋朝的文化:隋朝时期,中国文化建设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隋朝实行了科举制度,使得贫寒学子有机会通过考试进入官僚阶层。
同时,隋朝还继承和发展了魏晋南北朝的文化遗产,如书法、绘画、雕塑等,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5.隋朝的灭亡:尽管隋朝统一了中国,实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策和措施,但是隋朝的灭亡仍然不可避免。
隋朝的灭亡主要是由于统治阶级的腐败和暴政所致。
在隋炀帝的统治下,人民负担沉重,生活困苦,导致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和政治动荡。
最终,隋朝在618年被唐朝所取代。
以上是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的主要知识点。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隋朝的历史背景、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以及隋朝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课知识点整理
在七年级下册历史的第一课中,我们学习了关于中国古代的商朝和西周的历史知识。
以下是本课的重点内容整理:
一、商朝
1.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大约存在于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
2. 商朝的都城主要有二里头和殷墟,殷墟是商朝的中心城市。
3. 商朝的政治制度为封建制度,国王称为“天子”,下设诸侯。
4. 商朝的社会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
5. 商朝是青铜时代的代表,青铜器的制作技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青铜礼器被用于祭祀和礼仪活动。
二、西周
1. 西周是商朝的后期统治者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所建立的朝代,大约存在于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771年。
2. 周朝的都城为镐京(今西安),镐京是周朝的中心城市。
3. 周朝的政治制度为封建制度,国王称为“天子”,下设诸侯,实行宗法制度。
4. 周朝的社会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的兴起。
5. 周朝的文化得到了发展,出现了诗经、尚书等文化作品,周朝的礼乐制度得到了完善。
通过学习七年级下册历史的第一课,我们了解了商朝和西周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和文化特点,对于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轨迹和文明成就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同学们能够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课知识提纲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课通常是介绍中国古代史的基本概念和内容,主要包括以下知识点提纲:
1.中华文明的起源:介绍中华文明的起源,包括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古代文明,如夏、商、周等朝代的兴起。
2.中华文明的特点:讲解中华文明的特点,包括文字的发明、青铜器的制作、礼乐制度、农业发展等方面。
3.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介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包括封建制度、王朝更替、官制等内容。
4.古代中国的社会结构:讲解古代中国的社会结构,包括贵族、农民、手工业者、奴隶等社会阶层的分布和特点。
5.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介绍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的发展状况。
6.古代中国的文化成就:讲解古代中国的文化成就,包括诗词、书法、绘画、哲学等方面的发展和代表作品。
7.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交流:介绍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如周边少数民族、古代朝鲜、日本等)的交流与影响。
这些知识点提纲是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课通常会涉及的内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可以初步了解中国古代史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轨迹,为深入学习历史提供基础。
七年级下册第一课历史课文,讲解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第一课:希腊罗马文明在七年级的历史课程中,我们将学习到希腊罗马文明这一重要的历史课题。
希腊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的重要源头,对世界历史的发展影响深远。
希腊罗马文明是指古希腊和古罗马两个古代文明。
古希腊位于地中海东部,以雅典为代表;而古罗马位于地中海西部,以罗马为代表。
这两个文明分别在公元前8世纪和公元前7世纪兴起,经历了繁荣和衰落,但其精神和文化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古希腊是欧洲第一个高度文明化的国家,它的政治、哲学、文学、科学等方面的成就都影响了后世。
在政治方面,古希腊是最早的民主国家,雅典民主政治的制度在当时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在哲学方面,古希腊有众多杰出的思想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他们的思想对人类哲学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文学方面,古希腊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如《荷马史诗》和古希腊悲剧。
在科学方面,古希腊的数学、物理、医学等领域也有不可忽视的贡献。
古罗马是古希腊的继承者,在政治、法律、建筑等方面也有着巨大成就。
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其法律制度是许多国家法律的重要参考。
古罗马的建筑工程也是举世瞩目的,如斗兽场、万神殿、罗马浴场等,这些建筑至今仍然保留着它们的辉煌。
希腊罗马文明是一座精神瑰宝之山,无数后人不断探索其中的奥秘。
在当今世界,我们依然能感受到这个文明的影响,比如西方文化、政治制度、建筑风格等。
希腊罗马文明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古代,它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一页,也是我们历史课程中难以忽视的一部分。
通过学习希腊罗马文明,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西方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也能够更好地审视当今世界的种种问题。
希腊罗马文明是我们世界文明的瑰宝,带着我们深入感受那一份古老而辉煌的文明。
【2000字】第二篇示例:在七年级的下学期,我们开始学习历史课程的第一课。
这一课的内容涉及到中国古代的发展历程和文明,是我们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起点。
统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梳理汇总全册默写题汇总附答案历史是一门有关人类社会发展的学科,通过研究过去的事件和现象,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变化和演进。
初中历史教育旨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培养他们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统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是学习初中历史的一本教材,本文将对全册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并提供全册默写题汇总附答案,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历史知识。
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第一课:文明的产生和发展1. 文明的定义:指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取得的较高成就。
2. 文明的四大发源地:亚洲黄河流域、非洲尼罗河流域、亚洲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河流域、亚洲印度河流域。
3. 文明的主要特征:农业的发展和城市的形成、制度的建立和法律的出现、文字的产生和记载的发展等。
4.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
第二课:中华文明的诞生1. 尧、舜、禹三代的贡献:尧负责治理国家,舜讲学于民,禹治水。
2. 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炎帝、黄帝、尧、舜、禹等。
3. 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君主统治、封建等级、农耕经济等。
第三课:古代国家的兴亡1. 夏朝的兴亡:夏启、夏桀;夏农耕文化、灌溉水利和夏文字的特点。
2. 商朝的兴亡:商汤、商纣王;商朝牛、羊的标志、青铜器和甲骨文的特点。
3. 战国时期的国家纷争:秦、赵、魏、楚、燕、齐、宋八国;秦国的强大和嬴政的治理。
第四课:海外的文明1. 巴比伦文明:以苏美尔人为主导,以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河流域为核心;闻名于世的巴比伦城和巴比伦斗兽场。
2. 埃及文明:以尼罗河流域为核心,统一国家的兴起和法老的统治;金字塔和壁画艺术的独特风格。
3. 印度文明:以印度河流域为核心,种姓制度和宗教印度教的兴起;吠陀文明和历史悠久的吉萨印度教神庙。
第二单元:政治与社会第一课: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 五帝时期:尧、舜、禹、大禹、小禹;部落联盟和封建制度的初步形成。
2.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夏朝以世袭制为主,商朝以王权神授制为主,西周以封建制为主;三代家天下、六卿分封等。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课:幻灯片简介本文档是关于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课“幻灯片”的详细介绍。
本课是历史学科中的一部分,通过介绍幻灯片的起源、发展和使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幻灯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一、幻灯片的起源1.幻灯片的概念幻灯片是一种利用投影仪将图片、文字等内容投影到屏幕上供人观看的媒体工具。
最早的幻灯片使用光线、照片和透明胶片制作,现代幻灯片则多采用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制作。
2.幻灯片的起源幻灯片最早起源于19世纪,当时的幻灯片是利用光线和透明胶片投影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幻灯片的形式逐渐演变,从传统的幻灯片到现代的电子幻灯片。
二、幻灯片的发展1.传统幻灯片的发展 20世纪初,传统幻灯片成为教育、宣传以及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工具。
人们可以通过幻灯片展示照片、图表、文字等内容,提供直观的视觉效果,方便观众理解和接受信息。
2.电子幻灯片的发展随着计算机和投影仪技术的进步,20世纪末出现了电子幻灯片,也称为PPT幻灯片。
电子幻灯片通过计算机软件制作,可以添加动画效果、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元素,使幻灯片更加生动、多样化。
三、使用幻灯片的技巧1.幻灯片的设计要素–内容简洁明了:每张幻灯片的内容应简洁明了,避免文字过多和排版混乱。
–图片选择恰当:幻灯片中的图片应与内容相符,能够有效支持演讲或教学。
–字体和颜色搭配合理:选择合适的字体和颜色搭配,提高幻灯片的可读性。
2.幻灯片的制作技巧–使用模板:可以使用现有的幻灯片模板,简化制作过程。
–利用动画效果:适当添加一些动画效果,能够提升幻灯片的吸引力。
–注意幻灯片顺序:幻灯片的顺序要合理,便于讲解或展示内容的逻辑清晰。
四、幻灯片的应用领域1.教育领域幻灯片在教育领域中被广泛应用,教师可以利用幻灯片给学生进行知识传授,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
2.宣传推广幻灯片在宣传推广中也有重要作用,企业可以通过幻灯片展示产品、服务,吸引潜在客户的注意,增加销售机会。
3.文化艺术交流幻灯片也常用于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中,可以通过幻灯片展示文化艺术作品、历史文化等内容,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统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第一课青春的邀约第一框悄悄变化的我1、什么是青春期?有何重要性?(P3相关链接)青春期一般指人的发育过程中,介于儿童期和成年期之间的过渡期。
它是继婴儿期后,人生第二个生长发育的高峰期。
2、★青春期的身体(生理)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P3)①身体外形的变化。
②内部器官的完善。
③性机能的成熟。
3、★青春期生理变化的影响?(P3-P4)(1)积极影响:①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带给我们旺盛的生命力,使我们的身体充满能量。
②我们拥有充沛的精力、敏捷的思维,对成长充满强烈渴望,感觉生活拥有无限可能。
(2)消极影响:有时,一些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可能给我们带来烦恼。
4、身体发育不同的原因和表现?(P5)(1)原因:受遗传、营养、锻炼等因素的影响,我们身体的发育情况各不相同。
(2)表现:有的长得快,有的长得慢;有的先长胖,有的先长高。
5、★怎样正确对待青春期的生理变化?(P5)①我们要正视身体的变化,欣然接受青春花蕾的绽放。
②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自卑,是我们对自己的尊重;不嘲弄同伴的生理变化,是我们对同伴的尊重。
③在追求形体、仪表等外在美的同时,我们也要提高品德和文化修养,展现青春的内在美。
(青春的我们应该怎样追求美?)6、★青春期的心理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P5)①认知能力得到发展。
②自我意识不断增强。
③情感世界愈加丰富。
7、青春期矛盾心理的主要表现(P6相关链接)①反抗与依赖。
②闭锁与开放。
③勇敢与怯懦。
8、为什么要正确处理青春期的矛盾心理?(P6)①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有时让我们烦恼,但也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契机。
②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这些心理矛盾,我们才能健康成长。
9、★如何正确处理青春期的矛盾心理?(P6)①可以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放松自己;②可以求助他人,学习化解烦恼的方法;③可以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接纳和调适青春期的矛盾心理。
④可以学习自我调节,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课七年级下册第一课的课题是"历史的起源"。
下面是一份参考内容,不包含链接,字数超过500字。
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对过去经历和事件的记录与研究。
了解历史的起源对我们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文化传承以及个体生活起到重要的作用。
但是,什么是历史的起源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人类的起源。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人类起源于大约250万年前的非洲。
古人类从穴居生活逐渐进化,开始使用简单的工具,狩猎采集,过着游牧生活。
经过一系列漫长的演变,约6000年前,人类开始了农耕文明的发展,也是人类历史的起源。
在农耕文明的时期,人类开始固定居住,形成了群体化的社会。
这一时期,人类社会逐渐出现了农业、手工业、贸易等不同的生产形式。
人们开始分工合作,农田和房屋不再是个体的私有财产,开始有了“公有”和“个人”的概念。
农产品的多余也引发了贸易的出现,人们开始交换物品以满足自己的需求。
在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中,交易逐渐演化为货币经济,这标志着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货币的出现加速了商品流通,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这也间接导致了城市的出现,城市成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大量的人口聚集在城市中。
城市化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
在城市化过程中,人们开始形成不同的社会阶层,如农民、奴隶、工匠、商人等。
社会阶级之间的冲突也随之出现。
同时,不同文化、宗教的碰撞与融合也给历史的发展带来了不同的影响。
历史的起源不仅包括社会经济的变革,也包括文化的传承。
人类开始使用文字,记录生活中的重要事件。
通过文字的使用,人类可以更加准确地记录过去的经历和事件,使得历史的研究更为深入。
同时,历史的起源还与科技的创新密切相关。
从简单的石器到复杂的机械装置,科技的进步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
火药的发明改变了战争的方式,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知识的传播,蒸汽机的出现推动了工业革命。
这些科技的突破为历史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教学活动设计活动四合作学习探究: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比一比,哪个小组表现最好。
目标导学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1.(多媒体出示问题:唐朝建立的基本情况)教师讲述:唐朝是如何建立?618年,李渊建立唐朝,以长安为都城,。
626年,李世民即位,改年号贞观,(唐太宗)。
2.(多媒体展示唐太宗的画像,读教材,出示问题:(1)“贞观之治”形成原因是什么?唐太宗吸取隋速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2)贞观时期推行革新的措施有哪些?(1)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权限及决策程序;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世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2)在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3)在军事上,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目标导学二女皇帝武则天(多媒体展示武则天的画像,读教材,出示问题:1、武则天的治国措施有哪些?①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②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不拘一格选拔;③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2、武则天统治有什么影响?“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目标导学三开元盛世1、(多媒体展示)史料解读——摘自杜甫的《忆昔》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 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安史之乱的过程、原因、影响;了解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唐末农民起义原因、简单经过及历史作用;五代十国的史实。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唐朝由盛转衰的原因、过程、影响的分析,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揭露地主阶级腐朽反动的本性,并说明这一切正是唐朝国势衰落的原因。
理解五代十国统一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也认识到当今反腐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