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苏科版九年级上《电压和电压表的使用》(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77.00 KB
- 文档页数:6
电压和电压表的使用【学习目标】1.认识电压,知道电压的单位,并会进行单位换算;2.理解电压的作用,了解在一段电路中产生电流,它的两端就要有电压;3.了解常用电源的电压值;4.知道电压表的符号、使用规则、读数。
5.会正确使用电压表接入串、并联电路,并能画出相应的电路图;6.会分析实验数据,归纳总结串、并联电路各自电压的规律;7.会利用串、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解决简单问题。
【知识梳理】一、电压的作用1.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
3.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②电路是连通的。
4.电压的单位:国际单位伏特,简称伏,符号:V 常用单位: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换算关系: 1kV=1000V 1V=1000mV 1mV=1000μV5.记住一些电压值: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5V,一节蓄电池的电压2V,家庭电路的电压220V。
微点拨1.说电压时,要说“用电器”两端的电压,或“某两点”间的电压。
2.电源的作用是使导体的两端产生电压,电压的作用是使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源将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时,使电源的正极聚集正电荷,负极聚集负电荷。
二、电压的测量——电压表1.仪器:电压表,符号:2.读数时,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每大格、每小格电压值。
3.使用规则:“两要;一不”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②应该使标有“—”号的接线柱靠近电源的负极,另一个接线柱靠近电源的正极,也就是说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
危害:被测电压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时,不仅测不出电压值,电压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烧坏电压表。
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 0~3V和0~15V。
测量时,先选大量程试触,若被测电压在3V~15V之间,可用15V的量程进行测量;若被测电压小于3V,则换用小的量程。
再将这三节干电池串联成电池组,测出串联电池组的电压,将测得的数据记到表1内。
分析串联电池组的电压跟各节干电池电压之间的关系,写出结论。
初三物理学案课题:§13.4 电压和电压表的使用主备: 刘军审核: 初三物理备课组 2009.11.4 姓名______ 预习课本P.71-75,完成下列试题:1、电压使电路中形成了 。
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压的单位:国际单位: ,常用单位: 380V= kV,1.5 V= mV3、4节干电池串联成电池组,总电压应为( ) A.1.5伏 B.2伏C.6伏 D.8伏4、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5、下列关于电压表的使用规则中,不正确的是( )A.电压表要与被测电路并联B.可用试触法来判断被测电压是否超过量程C.电压表的量程不能超过被测电压D.电流必须从“+”接线柱流进电压表 6、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7、某同学用电压表测电压时,电压表的指针偏转超出刻度范围,如图,他应该选择 的量程 ,如果电压表的指针反向偏转,如图乙所示,这是因为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 。
8、在图的电路中,开关S1和开关S2原来是断开的,如果将开关S1闭合,则电压表测量的是 两端的电压,如果将开关S2闭合,则电压表测量的是 两端的电压。
9、串联电路中的电压的规律是 并联电路中的电压的规律是10、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3V ,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为2V ,则:( )L 2L122甲乙A、灯泡L1两端电压为2VB、灯泡L2两端电压为2VC、灯泡L1两端电压为3VD、灯泡L2两端电压为1V§13. 3 电压和电压表的使用当堂训练班级学号姓名____________1、在选择电压表的量程时,正确的是()A.尽可能选择大一些的量程B.试触大量程接线柱时发现指针偏转很小,应选用小量程进行测量C.选用大小不同的量程测量,测量结果同样精确D.试触时电压表示数2.8V,选15V的量程更好些2、某同学在用有两个量程的电压表(0~3伏和0~15伏)测由两节干电池串联组成的电池组的电压时,记录的是10伏,他出现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实际电压应是_________伏.3、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要使R1和R2能继续工作,甲、乙两处可接入_________表;断开开关S,仍要使R1和R2都能工作,甲、乙两处只可接入_________表.4、如图所示,电路中电压表测量的是()A.灯L1两端的电压B.灯L2两端的电压C.灯L1、L2两端的总电压D.电原两端的总电压5、如图所示,V1测量两端的电压;V2测量两端的电压;V3测量两端的电压,其中电压表V1、V2和V3的示数分别为U1、U2和U3,则三个电表示数之间存在的关系式是.6、在图a.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均为图b.所示,则电阻R1和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A.4.8V,1.2V;B.6V,1.2V;C.1.2V,6V;D.1.2V,4.8V.7、灯L1与灯L2串联,先用电压表测灯L1两端的电压,如图2所示。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上《电压和电压表的使用》WORD教案2一、学习目标:1.通过与水压的类比了解电压的概念,明白电源提供了电压。
2.记住并明白得电流表的正确使用规则,会正确使用电压表,能正确读数。
3.通过实验明白得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二、预习交流:1.我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是……2.我在预习过程中,所做的小实验成功(或不成功)的缘故是……三、互动突破:(一)电压活动一:以水压明白得电压(类比法)比较上面两幅图,找出电压与水压的类似的地点。
水泵:保持一定水压水管:传输水流涡轮:利用水能工作阀门:操纵水流通断电源:导线:电灯:开关:电路中电流的形成,是由于电路两端存在着。
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电压用字母表示,电压的国际单位是,符号是。
常用单位:、。
换算关系:1kV= V;1V= mV。
活动二:了解周围的电压值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一节蓄电池的电压是;照明电路的电压是;人体的安全电压是。
(二)电压表活动三:认识电压表请观看电压表,你从表的外观上获得哪些信息?量程:1. ,分度值:2. ,分度值:元件符号电压表如何读数?比较电压表和电流表使用有哪些不同?活动四:电压表测电池的电压动手测出每节干电池的电压,再将这些电池串联起来,测出那个电池组的电压,你发觉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三)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V活动五: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动手实验,你发觉了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是: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是: 。
(四)废旧电池的处理阅读课本,了解废旧电池的处理。
四、总结提升:五、当堂训练: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路两端有电压,电路中就一定有连续的电流B 、导体只要构成通路,导体中就会有电流C 、电路中有电流不一定有电压D 、电压是电路中形成电流的缘故2、关于电压表的使用,正确的是( )A 、电压表不能直截了当测量电源电压、否则会烧坏B 、尽可能选大得量程,以免损坏电压表C 、经试触后,被测电压不超过小量程时,应选用较小量程D 、电压表接入电路时,不用考虑“+”、“—”接线柱的接法3在图2所示电路中,开关S 闭合后,灯泡L 1和L 2正常发光,请在图中的“О”内填上合适的电表符号。
《四、电压和电压表的使用》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压的作用和电压的获得。
2、知道电源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切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2、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二)教学难点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
三、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新课讲解:一、电压1、用干电池,小灯泡开关放在示教板上,用导线将电路连接起来。
合上开关,灯泡亮了,说明电路中产生了电流。
取下电池,闭合开关,灯泡不亮,电路中没有电流。
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电路中不能形成电流,电源的作用是什么?2、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形成电流,用水流作比喻,看看水流是怎样形成的?3、将装有水管两端总保持一定的水压,于是水管内就有持续水流。
5、电路中电流的形成,是由于电路两端存在着电压,而电源的作用就维持正负极有一定的电压。
6、电压的符号用U表示。
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简称伏(V)常用单位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请同学们看课本上的几种电压值,要求记住的电压值有。
一节干电池电压为1.5V。
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V。
对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二、活动:学习使用电压表1、测量电压也要用专门的仪表叫电压表。
2、出示几种电压表表盘上标有字母V。
3、引导学生观察演示电压表,“-”是公用接线柱,“3”或“15”是“+”接线柱。
当使用“-”和“3”接线柱时,从表盘的下排刻线读数,量程是多大?最小刻度值是多少?当使用“-”和“15”接线柱时,从表盘的上排刻度读数,量程是多大?最小刻度值是多少?4、利用投影进行电压表的读数练习。
5、电压表的使用方法较零:检查电压表的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如有偏差,进行较正。
并联:电流表必须串联在电路中,使电流从标有“3” 或“15”接线柱流入电流表,从“-”接线柱流出电流表。
使被测电压不超出电压表量程:在已知电路中电压大小时,直接选择合适的量程;若不能判断,则先试用大量程,然后进行选择。
四、电压和电压表的使用【教学目标】1、通过与水流的类比了解电压的概念,知道电压的单位。
2、学会正确使用电压表。
3、通过探究,知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教学重点】学会正确使用电压表,通过探究知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教学难点】探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实验器材】电学实验组合箱、(电池两节、小灯泡、开关、电压表、导线共30组)【教学方法】讨论、归纳、实验、观察、探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学媒体提问引入闭合开关,小灯泡为什么会亮?小灯泡的亮度为什么不一样?讲解(1)水流、电流类比,得出电压概念讨论回答多媒体保持形成保持形成水泵———水压——水流电源——电压——电流小灯泡亮是因为有电流通过灯泡。
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电源的作用是维持正负极间有一定的电压。
电压的符号:U国际单位:伏特(V)常用单位:千伏(KV)毫伏(mV)单位换算:1 KV =103 V1V=103 mV理解记忆多媒体介绍身边的常用电压值干电池:1.5V,蓄电池组:6V安全电压:不高于36V,照明电路电压:220V看书讲解(2)演示怎样知道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呢?介绍1、测量工具:电压表2、符号:3、使用方法:①电压表使用前要“调零”;②电压表与被测电路并联;③电流从电压表“+”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④所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电压表量程有两个:0 –3V 每小格0.1V0 –15V 每小格0.5V⑤电压表能直接与电源两极相连,测电源电压观察方法多媒体指导(1)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讨论方法和步骤:1、如右图连接电路;2、把电压表分别并联在ab、bc、ac位置,测出它们的电压,记入表格U a/v U b/v U c/v分组实验(1)归纳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每个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U1=U2)指导(2)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讨论方法和步骤:1、如右图连接电路;2、把电压表分别并联在L1、L2两端,测出它们的电压,记入表格U1/v U2/v U/v分组实验(2)归纳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并联电路中支路两端电压相等(U1=U2=U)作业P-79 WW W 1。
一、课题:电压和电压表的使用(1)课时:1课时执教者:俞惠忠二、教学目标(1)、通过类比知道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构建并理解电压的概念(2)、了解身边常见的电压值(3)、能正确使用电压表(4)、学会自制水果电池,加深对电池的认识。
(5)、尝试探究活动的乐趣从而激发探究的欲望三、教学重点、难点电压表的使用方法电压概念的理解四、教学方法实验、讨论五、教具干电池、小灯泡、电压表、开关、导线若干(学生两人一组)教学程序设计学生活动一引入课题二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1、演示:教师分别用新、旧电池给同一个小灯泡供电观察灯泡的亮暗程度,让学生回答所看到的现象。
2、讨论:新旧电池为什么会造成同一灯泡亮暗程度的不同?二、实验、类比,理解电压(一)、电压:1、把一节干电池,小灯泡开关放在示教板上,请一位同学按所画电路图,用导线将电路连接起来.闭合示教板上电路中的开关。
观察讨论:你看到什么现象,说明电路中有什么通过灯泡?取下电池,闭合开关。
提问:你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学生回答:灯泡不亮,电路中没有电流.教师追问: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电路中不能形成电流,电源的作用是什么?为了说明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形成电流,我们先用水流作比喻,看看水流是怎样形成的?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学生实验、观察、讨论2、介绍水流形成的原因,类比出电流形成的原因①、(课件演示)将装有水的U型管连通器的底部用止水钳夹住,两管内水面相平.打开止水钳,两管内水会不会发生流动?②、再向U型管内加水,使左管水面高出右管水面,打开止水钳,将会看到水从左管流向右管.学生进行讨论:你在什么时候会看到水流?学生讨论后回答:当两管液面不平是会看到水流。
③、为了使学生了解到水位差(又叫水压)是使水定向流动形成水流的原因,教师利用投影幻灯机表现出连通器水流的动态过程,反映出这一过程中水位的变化.教师追问:你看到的水流时间长吗?怎样才能出现长时间的水流?④、(教师结合课本插图进行解释)现在,我们用一台抽水机不断地把水从乙处抽到甲处(课本图13-26),使甲处的水总比乙处的水位高,由于水管两端总保持一定的水压,于是水管内就有持续水流.(教师引导学生将水路与电路进行比较,从认识水路各组成的作用及水流的形成原因来认识电路各组成的作用及电流的形成原因)3、电路中电流的形成,是由于电路两端存在着电压,而电源的作用就维持正负极有一定的电压。
§13.4《电压和电压表的使用》教学设计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第十三章电路初探一、教材分析电压的概念是电学中的又一个最基本的概念,是进一步学习电学的基础,电压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是以后学习欧姆定律及及电功、电能计算的基础。
电压表是电学实验的又一重要仪器。
学会用电压表测量电压的大小是电学中最基本的技能之一,因而本节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电学的基础。
依据课标,本节内容主要有四个:一是要求学生知道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维持压制装置,并能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理解电源的作用;二是电压的概念及单位;三是电压表的读数及正确使用;四是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其中,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是本节的一个重点,也是以后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综合计算的基础之一。
二、学情分析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会连接串、并联电路,已经具备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已经掌握了电流表的正确读数及电流表的正确使用。
也养成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探究方法,因此本节课首先通过与水压进行类比,引导学生理解电压的概念,作用学生已有的知识,通过组织学生通过阅读说明书的方式;通过与使用电流表的方法进行对比,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和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知道如何正确正确读数、使用、连接电压表,然后通过实验练习正确使用电压表。
三、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与技能(1)通过与水压的类比了解电压的概念。
(2)知道电压的单位及换算关系。
(3)了解身边用电器的电压值。
(4)知道正确使用电压表的方法,能正确读数,并知道如何保护电压表。
(5)通过探究总结得出串、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2.过程与方法(1)通过与水压类比认识电压的概念,初步学会用类比法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2)学会通过阅读说明书了解仪器的使用方法。
(3)通过活动探究理解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2)通过自制水果电池等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在日常生活中探究物理学原理的习惯,激发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对物理的亲切感受。
《电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压的作用,电压的单位及换算。
2.会正确使用电压表。
3.会用电压表测量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学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养成学生自学的能力。
2.通过用测量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养成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电压概念的建立,让学生学会用“类比法”研究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养成与他人合作和交流能力,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2.通过认识安全电压值,渗透安全教育。
【教学重点】电压表正确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1.电压在电路中的作用2.用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电压大小。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水果电池、电压表、电流表、开关、灯泡、导线若干、干电池。
学生:电压表、开关、灯泡(2个)、导线若干、干电池(3节)、自备水果。
(16组)【教学过程】二.新课讲授水流的形成2.电流的形成1、以水为例说明电压(类比水压)1)利用自制教具说明水流的形成条件—存在水压2)电流的形成开关闭合后,灯泡发光。
[思考]:1.灯泡发光谁在起作用?2.在电路中要形成持续的电流要具备什么条件?[结论]:电源—电压—电流[结论]:电路中得到持续的电流的条件:①有电源,②电路是通路总结一下水流与电流的形成二者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
闭合开关----打开阀门灯亮----水轮转动电压----水压(设计意图:用水流的形成要有水压类比到电流的形成要有电压。
用类比的方法讲解,学生比较容易理解,轻松突破难点。
)学生认真观察演示实验,思考提出的问题实验现象:打开阀门后,左右两个容器中水位发生变化,同时水轮转动;当水位相同时,水轮停止转动。
回答:两边水位差也推动水形成水流。
问题:有什么方法使水再次流动?[回答]1.是电源在起作用,它给电路提供了电压。
2.电路中要得到持续电流的条件①有电源,②电路是通路3.电压的作用思考:1.电压在电路中的作用是怎样的?2.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压的单位是什么?常用单位有哪几个?它们之间单位换算是如何的?回答: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
压特点
学以致用2、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并巡回指导实验过程
⑴适时强调使用电压表的注意事项
⑵叫三个小组派代表填写实验数据
⑶引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讨论分析
⑷类比分财产,加深理解,强化“串联分压”
的概念;引导学生提出疑问并释疑解惑。
3、教师演示“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压特点”
⑴适时强调使用电压表的注意事项
⑵叫两位同学在黑板上填写实验数据
⑶引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讨论分析
⑷类比熊的耳朵、考试师生压力山大等加深理
解,强化“并联等压”
小组合作探究
摆放---- 连接---- 电压表
测量---记录----更换灯泡
小组交流合作
分析归纳结论
学生观察、思考并回答老
师提出的问题,提出自己
的疑问
学生观察、思考
学生观察、思考;读数并
记录
学生讨论实验数据
明确解决电路问题的三个
基本步骤:
1、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
2、确定电表测量什么
3、运用串并联电路的电流
电压规律分析
课堂检测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完成1---3题,并做评价
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收获和疑问进行总结
学生完成1-3课堂检测题
学生对本节课的收获和疑
问进行总结
板书设计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U=U1+U2+…+Un 并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和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U=U1=U2=…=Un
作业设计学生用书第四节第二课时习题
教学反思。
13、4电压和电压表的使用(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电压表的用法.2、通过探究,知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知识回顾】:电流表电压表相同点1.2.3.不同点1.2.【导学内容】:一、活动四:电压表测电池的电压1.取三个电池,用电压表分别测量每一节电池的电压U1、U2、U32.将三节电池串联起来,用电压表测量这个电池组的电压U.U1 /V U2 /V U3 /V U /V3.串联电池组的电压与每个电池的电压的关系?你发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电池串联使用有什么好处?二、串联电路电压特点:1、猜一猜课本图中两灯泡两端电压与总电压的关系?2、怎样探究呢?请说出实验步骤步骤:a.按电路图连接电路;b.用电压表分别测出灯L1、L2两端的电压U1、 U2 ; (请同学们正确选择电压表的量程及正负接线柱!)c.测出L1、 L2两端的总电压U;3、得出实验结论:公式表示:4、该实验只做一次实验行吗?为什么?三、并联电路电压特点:1、猜一猜并联电路电压的特点2、如何探究呢?请说出实验步骤。
(为防止小灯泡烧坏并联时请用2节干电池作为电源!)步骤:a .按图连接电路b .用电压表分别测出灯L1两端的电压U1和灯L2两端的电压U2c .用电压表测出A 、B 两点之间的总电压U3、得出实验结论:公式表示:4、思考:电压表为什么要并联在电路中?并联电路中灯泡亮的那个电压大吗?两灯电压相等一定是并联吗?四、废干电池的污染与安全处理(学生自学生活·物理·社会)1、通过自习让学生谈谈废旧电池的污染和安全处理对我们的生活影响。
2、让学生调查社会对电池的消费和处理废干电池的习惯,并向行政管理部门、消费者提出自己的建议,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意识(课后各实验小组完成一份调查报告并在班内交流)【导学巩固】:(练一练,看看掌握的牢不牢) 1.灯泡L 1和L 2串联在电路中,加在它们两端的总电压为12V ,L 2两端的电压是4V ,则L 1两端的电压是 V 。
13.4 电压和电压表的使用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探究实验,得出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2.在实验过程中,训练学生连接电路、正确识记、使用电压表的基本技能。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提高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能力。
2.通过学生的亲自实验,培养他们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的实验能力和对实验结论的归纳总结的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研究、探索科学知识的精神。
2.通过共同探究的实验过程,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教学难点】组织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认真观察,仔细分析,归纳得出恰当的结论。
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一种彩色灯泡正常发光时需要22 V的电压,将它们接在220 V的家庭电路中,要使电路安全工作,应该怎样连接?串联电路中的电压有什么样的关系?也和电流一样,处处相等吗?并联电路中的电压有什么样的关系?也和电流一样,干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支路中电压之和吗?新课进行一、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1.提出问题:在图中所示的串联电路中,L1两端电压U1、L2两端电压U2、L2和L1组成的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U之间有什么关系?2.猜想或假设:猜测上面问题的可能答案,并把它写下来。
(1)我们认为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应该和电流的关系相同,也是处处相等。
(2)我们认为电压应该从电源正极出发,沿着电流的方向越来越小。
因为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某种“力量”,力量会越用越小。
(3)我们认为灯泡大的地方电压大,灯泡小的地方电压就小。
(4)我们认为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个电池的电压之和,那么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3.设计实验分别把电压表并联连接在电路中的L1两端、L2两端、L1和L2组成的串联电路两端,依次测出电压U1、U2和U,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四、电压和电压表的使用教学目标:1.通过与水流的类比了解电压的概念,知道电压的单位2.学会正确使用电压表3.通过探究,知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重点:认识电压和电源的作用及学会正确使用电压表难点:从说明书中学习电压表的使用,会正确使用电压表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检查学生课前准备的电池情况,表扬收集电池多的。
夏日的夜晚,闷得令人难受。
天空中乌云似浓烟,远处阵阵雷鸣,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临。
由此,你能想到什么?学生展开讨论根据学生的回答,联系一些因闪电而发生的事故,这是因为电流太大造成的,那电流是如何而来的呢?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引出新课,板书课题——电压二、新课教学那电压是如何形成的呢?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中P85,13-26,说明水压是水电压的符号:U,单位伏特,简称伏,符号V1KV=103V , 1mV=10-3V让学生观察带来的各种型号的电池的电压,除了电源两端有电压之外,其它的也有电压,如生活在海中的电鳐,它产生的电压约200V左右,用来自卫。
你还能知道其它什么动物带电吗?学生讨论了解常见的电压值,生活中常见干电池的电压,家中用的电灯的电压,阅读书上的小数据电压的大小可以用电压表来测量。
出示电压表,让学生观察桌子上的电压表,并与电流表进行比较,电压表的电路图符号和实物如下图所示学生根据要求观察电压表,观察、讨论、交流电压表的标志,它的接线柱,它的刻度和电流表的相同与不同。
对学生的讨论进行归纳总结阅读教材P86《读一读》,并回答下列问题:①电压表应跟被测用电器怎样连接?②电压表的“+”“—”接线柱应接在什么位置?③什么情况下使用“3”字样的接线柱,什么情况使用“15”字样的接线柱。
④从说明书上你还看懂了什么?学生交流,讨论想一想:电压表,电流表在使用规则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设计电路,用电压表测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交流所设计的电路图)(1)将课桌上的实物照自己的设计连接起来,巡回指导(2)根据学生的实验总结情况,点拨电压表的使用方法:①电压表应与被测用电器并联。
13.4 电压和电压表的使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电压,知道电压的作用及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知道电压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记住干电池及家庭电路的电压值。
3.认识电压表,了解电压表的用途与符号,会正确使用电压表测量电压。
【过程与方法】1.体会利用类比方法引入电压概念,明确电压的作用,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通过实验观察小灯泡亮度的变化,获得电路中电流的强弱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正确使用电压表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学会阅读说明书,并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2.通过认识安全电压值,渗透安全教育。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使用电压表,并能准确读数。
【教学难点】正确连接电压表,并用电压表测量电压。
课前准备干电池、开关、灯座、灯泡、电压表、导线等。
教学过程情景创设、新课引入电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电压”这个词听起来也不陌生。
你知道哪些知识与电压有关?例如:手电筒里的电池有电压,电压值是1.5 V;电子表和电动玩具车里的电池也有电压;高压线上有电压,人不能靠近……到底什么是电压?电压是哪里来的?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与电压有关的知识。
新课进行一、电压探究活动1:按照如图所示,利用干电池、小灯泡及导线、开关连接串联电路。
电路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小灯泡发光。
试一试,电路中先后接入一节和两节干电池时,小灯泡的亮度相同吗?取走干电池,补上一段导线,再闭合开关,能观察到什么现象?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总结:要想使小灯泡发光,必须把小灯泡接入电路中,小灯泡发光时一定有电流通过。
当分别连入一节和两节干电池时,小灯泡的亮度不一样,连入两节干电池时小灯泡较亮。
原因:电源给用电器两端提供电压,两节干电池比一节干电池的电压高,电压高时产生的电流大。
采用类比法认识“水流的形成”与“电流的形成”:如图所示,用一台抽水机不断地把水从右边抽到左边,使左边的水位总比右边的水位高,由于水管两端总保持一定的水位差(水压),于是水管内就有持续的水流。
《13.4电压和电压表的使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通过探究活动和学生实验展开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电压表的使用方法,教科书的编写思路和第三节相似,以电路与水路的类比,引入电压的概念,给出了使用电压表注意事项,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进行正确操作,并从使用规则的角度,分析、比较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异同,了解常用的物理思维方法及其应用。
在通过“学生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进一步训练学生使用电压表的技能。
学生分析多数学生上进心强,学习态度端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八年级和九年级前阶段的学习,学生有了一些观察和实验能力,但是缺乏一定的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
电流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
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5岁左右的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当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电源的作用.②知道电压的单位及单位之间的变换.③记住干电池和家庭电路的电压值.④使学生知道电压表的用途和符号.⑤记住并理解电压表的使用规则.⑥通过实验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2、过程与方法:用电压表探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切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②经历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寻找物理规律的过程、激发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教学资源课件动画帮助学生建立电压的概念,串、并联电路电压规律的视频录像再一次让学生学习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整个课程中用自制的PPT课件展示,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流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题引入1、PPT课件投影简单电路实物图,闭合开关,小灯泡为什么会发亮?电流是如何形成的?2、PPT投影:水流和电流形成的动画教师讲解:水压是水路形成水流,抽水机提供水压;与此类似,电路中电流的形成,是由于电路两端存在着电压,而电源的作用就好象水泵一样维持正负两极有一定的电压。
<电压和电压表的使用>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学生学习电学以来既电流之后的第二个概念,教材以联系紧密层层递进的探究活动和学生实验展开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教科书的编写思路于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相似,以电路与水路的类比,引入电压的概念,给出了使用电压表的注意事项,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进行正确操作,并从使用规则的角度分析比较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异同,了解常用的物理学思维方法及其应用。
学情分析:电压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
对于电流的理解学生可以类比水流学生障碍不大,所以本节仍然建议用类比法,从水路引入。
教学重点:本节教学重点了解电压的概念、知道电压的单位及其换算、会正确使用电压表、通过探究知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
教学难点:电压概念的建立、电压与电流的关系、电压表的正确使用。
教学目标:1.通过与水压的类比了解电压的概念,知道电源提供了电压,电压形成电流;2.知道电压的单位及其各单位的换算关系,知道干电池、蓄电池和家庭电路的电压值;3.观察电压表,通过实验测量干电池和干电池组的电压值;4.通过实验了解串联电路中的电压特征;5.通过实验了解并联电路中的电压特征。
教学过程:一.电压及电压的形成讨论:观察下左图,左边水位高,右边水位低,打开阀门会看到水流动,但是当两边水位相同时,水还会流动吗?思考水流的形成。
并思考右图中电流的形成原因,回答下列问题阀门好比是电路中的管道好比是电路中的涡轮好比是电路中的抽水机好比是电路中的小组讨论以下几个问题:电路两端有电压一定有电流吗?电路中有电流一定有电压吗?电路中形成电流的条件是什么?总结:水流的形成是由于水管两端存在差,水泵的作用是不断将水从乙处抽到甲处,保持水管中的水一定的。
与此类似,电路中电流的形成是由于电路两端存在,电源类似与,它的作用就是维持正负极之间有一定的。
阅读课本P71,了解电压的符号以及单位总结:1.电压符号:2.电压单位:,简称,用符号表示。
课题 13.4 电压和电压表
教学目标1、知道电压的作用和电压的获得.
2、知道电源的作用.
3、知道电压的单位及单位之间的变换.
4、记住干电池和家庭电路的电压值.
5、使学生知道电压表的用途和符号.
6、记住并理解电压表的使用规则.
7、通过实验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教学重点1、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2、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
教学难点电压概念的理解、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媒体演示、学生分组科学探究、讲解、演示实验、讨论交流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电压1、把一节干电池,小灯泡开关放在示教板上,请
一位同学按所画电路图,用导线将电路连接起来.
闭合示教板上电路中的开关,灯泡亮了,说明电路中产生了电流.
教师从示教板上取下电池,闭合开关,灯泡不亮,电路中没有电流.
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电路中不能形成电流,电源的作用是什么?
2、为了说明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形成电流,我
们先用水流作比喻,看看水流是怎样形成的?
3、将装有水的U型管连通器的底部用止水钳
夹住,两管内水面相平.打开止水钳,两管内水
会不会发生流动?
再向U型管内加水,使左管水面高出右管水面,打开止水钳,将会看到水从左管流向右管.
利用投影幻灯机表现出连通器水流的动态过程,反映出这一过程中水位的变化,使学生了解
到水位差(又叫水压)是使水定向流动形成水流
的原因.
4、现在,我们用一台抽水机不断地把水从乙
处抽到甲处(课本图13-26),使甲处的水总比
乙处的水位高,由于水管两端总保持一定的水压,
于是水管内就有持续水流.
5、电路中电流的形成,是由于电路两端存在
着电压,而电源的作用就维持正负极有一定的电
压。
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学生观察、思考、交流
自制水果电池
四、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压特点
五、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压特点
压值,并判断正负极
2、根据测量结果相互交流,探究水果电池的正负
极和材料有关吗?
1、按图甲连接电路,用电压表分别测出灯
1
L两
端的电压
1
U、灯
2
L两端的电压
2
U和灯
1
L与
2
L
串联后的总电压
要求:先在作业本上画出将电压表接入电路
的三幅电路图,并标出电压表的“+”“-”接线
柱,学生自己设计记录表格,做好记录后,分析
实验结果,写出结论.
<图甲>
<图乙>
1、.按图乙连接电路,用电压表分别测出灯
1
L两
端的电压
1
U、灯
2
L两端的电压
2
U、A、B两点
之间的总电压U
学生实验
学生实验
记录实验结果并总结实验
结论
学生实验
记录实验结果并总结实验
结论
学﹤优-中]考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