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菌中药微生态制剂决定营养源对猪肠道健康的作用效应
- 格式:ppt
- 大小:4.97 MB
- 文档页数:102
活性干酵母对仔猪肠道菌群的影响作者:高宗旺孟绍原杨青王宝晴李炜来源:《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24年第01期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的活性干酵母对“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肠道菌群的影响。
试验选取21日龄体重约6.8 kg健康的断奶仔猪280头,按照单因素设计,随机分成4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
对照组断奶仔猪饲喂基础饲料,活性干酵母组断奶仔猪分别饲喂含有250、500和750 g/t的活性干酵母的试验饲料。
预饲期1周,正式试验期4周。
试验结束后采集回肠和空肠食糜用于检测肠道菌群。
结果表明:试验B组和试验C组断奶仔猪回肠中的乳酸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的(P<0.05);所有活性干酵母组断奶仔猪回肠中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的(P<0.05),酵母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的(P<0.05);所有活性干酵母组断奶仔猪空肠中的乳酸菌和酵母菌数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P<0.05),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的(P<0.05)。
试验表明,断奶仔猪饲喂适量的活性干酵母可以提高肠道中乳酸菌和酵母菌数量,降低大肠杆菌数量,改善肠道菌群结构,且活性干酵母在仔猪生产中的适宜添加量为500 g/t。
关键词:活性干酵母;肠道菌群;断奶仔猪中图分类号:S828.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0769(2024)01-0019-03仔猪在断奶阶段极易出现胃肠道功能紊乱,加之离开母体被动免疫、饲料转变等因素,导致仔猪出现严重的腹泻,进而影响生长发育[1]。
仔猪断奶后的饲养应注意胃肠道菌群的维护,帮助仔猪机体建立一个相对稳定健康的肠道内环境,使机体更好地吸收饲料中的营养物质,防止仔猪出现营养性腹泻[2]。
仔猪断奶阶段,日粮中适量添加一些微生态制剂可以帮助仔猪建立有益的肠道内环境,改善肠道健康[3-4]。
近些年,活性干酵母在畜禽饲养中的应用研究逐渐增多,在替代抗生素方面起到了不错的饲养效果。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特点与功效一、主要成分黄芪、黄芩、大黄、丹皮、甘草、芍草、茯苓、木香、陈皮、山楂、金银花、蒲公英、板蓝根、羊角、刺五加、菜豆、水牛角、人参、大蒜、毛香、五味子、钩吻、石菖蒲、王不留行、马鞭草、马兜铃、穿心莲、当归、冬瓜、猪苓、柴胡等几十种。
二、特点与功效1、改善饲料品质,增加动物食欲,促进消化吸收,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饲养成本。
2、提高畜禽产品品质,降低药残,为无公害食品生产提供保障。
3、增加动物整体各个器官免疫力,有效遏制肠炎、下痢等细菌性疾病,提高对病毒性疾病的抵抗力。
4、减少化学合成抗生素的使用,降低疾病治疗费用开支。
5、有活血养气,健胃驱虫,快速催肥功能,乳猪断奶15公斤后三个月出栏,体重平均可达98-100公斤,全程料肉比达2.6:1左右。
三、附加说明1、增强免疫作用科学研究发现,天然中草药的多糖类(黄芪多糖等)、有机酸类(马兜铃等)、甙类(人参皂甙)、生物碱类(小蘗碱等)、和挥发油类(大蒜素等)有增强免疫的作用,现在已开发出许多免疫增强剂和疫苗佐剂,提高了疫苗的免疫作用,也降低了疫苗的毒副作用。
科学实验证明:注射猪瘟疫苗的猪,补充了上述的免疫增强剂,其免疫滴度远远高于没有补充的猪。
补充中药添加剂的猪,在免疫初期释放的两种白细胞介素IL-2和IFN-R水平都得到提高,这一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中药添加剂加快了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反应速度。
天津宝坻某猪场在使用北京市天心生物技术研究所的中草药型预混料后,年内节省医药费开支达60%以上。
断奶后至出栏发病率降低70%。
充分体现了中草药添加剂在日粮和养殖过程中的不可替补性。
1、抗应激作用应激反应是指动物肌体对激源的非特异防御应答的生理反应。
科学研究证明,诸如刺五加、延胡等有提高机体抵抗力和调节缓和激源的作用,黄芪、党参等可对机体进行调节并提高功能、防治应激反应的抵抗期出现的异常变化,使机体在恶劣环境中的生理功能得到调节,并使之朝着有利的方向进行,增强适应能力。
收稿日期:2015-03-20基金项目:淮安市科技项目(SN13068)作者简介:潘志乐(1977-),男,高级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牧技术推广工作微生态制剂在创建生态健康猪场的应用试验研究潘志乐1马云1孙鎏国1吴荣山2郝桂娟3(1江苏省淮安市畜牧技术推广站,江苏淮安223001;2江苏华威猪业有限公司,江苏淮阴223300;3江苏三仪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江苏邳州221300)摘要:用含有丁酸梭菌、枯草芽孢杆菌、粪肠球菌及其代谢产物的微生态制剂对初生仔猪、保育猪、育肥猪进行饲喂试验。
结果表明,试验组初生仔猪的育成率比对照组提高1.71个百分点,腹泻率下降8.01个百分点,平均日增重提高7.05%;试验组断奶仔猪的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10.26%,料重比降低6.59%,腹泻率降低16.3个百分点;试验组育肥猪的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8.36%,料肉比降低7.14%。
表明微生态制剂可显著提高初生仔猪和断奶仔猪的日增重;有助于育肥猪的生长,提高其饲料转化率,并且在降低腹泻发病率方面效果尤为显著。
关键词:微生态制剂;日增重;料肉比;腹泻率;育成率中图分类号:S816.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4645(2015)05-0069-05畜禽长期使用抗生素会造成机体内菌群失调和微生态平衡破坏,导致潜伏在体内或外源的有害菌大量繁殖,引起畜禽内、外源性感染和二重感染。
大量的研究证实,微生态制剂因其天然、无毒、无副作用、无残留、安全可靠、不污染环境的优越性,成为抗生素的最佳替代品之一[1]。
微生态制剂是指在微生态学理论和相关实践指导下,采用已知的有益微生物,经培养、发酵、干燥等特殊工艺制成的,可用于调整生态失调,保持微生态平衡,提高宿主健康水平或增进其健康状态的生理性活菌制品。
因其天然无毒等优点,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 )定义为“可以直接饲喂的微生物”。
微生态制剂主要包括乳酸菌制剂、芽孢杆菌制剂、真菌制剂与酵母菌制剂等,这些微生态制剂具有提高畜禽生长性能、促进动物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等作用。
龙源期刊网 微生态制剂在养猪业中的作用作者:骆桂兰来源:《农村百事通》2016年第10期一、提高猪生产性能微生态制剂能够改善猪胃肠道的生态环境,产生有益物质,建立和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促进猪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提高饲料的转化和利用率,增强生猪的消化功能。
用微生态制剂取代育肥猪日粮中的抗生素类药物添加剂,能够大幅度提高猪的生长速度与饲料利用率,降低单位增重饲料成本。
在规模猪场实际生产中,在保育猪和生长育肥猪饲粮中添加0.1%微生态制剂,可以显著提高保育猪和生长育肥猪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降低料重比,保育猪和生长期育肥猪平均日采食量显著提高。
二、提高猪免疫力,减少发病率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合理使用微生态制剂可以抑制有害菌,调节肠道菌群,增强猪的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对于降低腹泻发生率、防治仔猪下痢、缓解断奶应激和提高仔猪成活率等方面都有显著作用。
通过对10多个猪场的生产应用效果调查发现,饲喂微生态制剂的仔猪抗病力强,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圆环病毒病、副猪嗜血分枝杆菌病、断奶仔猪腹泻等病毒性和细菌性疾病的发生。
特别是国内一直没有很好解决断奶仔猪腹泻问题,饲喂微生态制剂可以很好地改善断奶仔猪腹泻,使猪呼吸道疾病大幅度减少,仔猪成活率大幅度提高。
微生态制剂可以大幅减少仔猪在用药、断奶、换圈、换日粮、去势以及高温或严寒等情况下产生的不良应激反应。
三、改善猪场内环境养猪场粪尿恶臭,不仅污染周围环境,而且臭气中所含的氨气、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会影响猪的健康生长。
在猪日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可以提高饲料报酬率,清除粪尿恶臭,净化生态环境,同时大大降低传染性胸膜肺炎、喘气病等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用微生态制剂饲喂畜禽或处理粪便,能够有效消除粪便恶臭,抑制蚊蝇滋生,净化养殖场及其周边的环境。
使用微生态制剂后,猪舍内的氨气浓度明显下降。
猪舍结构不同,氨气去除率也不同:干清粪结构的氨气去除率为37.2%,而水清粪结构的猪舍氨气去除率为19.45%;圈舍内的苍蝇密度可下降46.2%。
微生态制剂的使用对猪的肠道问题的影响1、肠道问题首先是腹泻和便秘1.1有时仔猪腹泻抗生素解决不了断奶仔猪的腹泻是最让我们头痛的问题之一,幸好我们有好多抗生素可以解决,可是有一天我们突然发现以前屡试不爽的药物突然不见效了,打了针照样拉稀。
其实不是药物不管用了,而是你遇到了另外一种情况:断奶的仔猪肠道菌群严重失调,功能出现了紊乱,在这种状况之下即使使用再多的药物也是无济于事,反而还可能更加破坏肠道的菌群平衡。
这时你需要及时恢复肠道的微生态,使有益菌群快速的增殖从而改善肠道功能,这时腹泻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这也正是顽固性腹泻的仔猪使用润生康后快速治愈的原因,同时也是我们建议在断奶前后饲料中添加润生康防治菌群失调而发生腹泻的原因。
1.2病毒性腹泻更是束手无策病毒性腹泻如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等,往往会快速感染全群造成严重腹泻,并且有很高的死亡率,尤其对于仔猪。
感染猪只肠道严重受损,会有肠粘膜脱落随粪便排出,对于病死猪的剖检可以看出肠管稀薄透明,几乎丧失了消化吸收的功能。
但是对于这样烈性的疾病却没有特效的药物,我们也只是补盐补液防止继发感染为主。
在治疗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忽视一个问题,那就是快速修复肠道粘膜和微生态平衡。
即使对于耐受的猪只这同样也是重中之重,猪只肠道功能的恢复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肠道粘膜和微生态平衡的恢复情况。
所以对于感染病毒性腹泻疾病的猪只无论在治疗阶段还是恢复阶段,都要注意润生康的使用。
1.3母猪的便秘也不是不可以解决母猪的便秘问题一直是困扰猪场的老大难问题。
因为生产之前的母猪由于胎儿的压迫造成肠胃蠕动受阻,肠道排空时间延长从而出现便秘的情况。
在此过程中消化机能显著减弱,肠道的菌群也处于失调的状态。
通过补充微生态制剂来重新建立新的平衡,强化肠胃的功能可以很好的预防和解决母猪便秘的问题。
2、这些问题你想到了吗2.1圈舍有害气体超标的危害与肠道的消化密切相关我们经常会为猪舍里的异味和有害气体而困扰,尤其在冬季密闭的情况下这个问题就更加严重。
畜牧生产领域中微生态制剂的作用解析发布时间:2021-12-23T03:39:20.652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26期作者:李守勋[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畜牧生产产品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品质优良、味道鲜美的畜牧产品更受消费者喜爱。
射洪市复兴镇畜牧兽医站四川遂宁 629232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畜牧生产产品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品质优良、味道鲜美的畜牧产品更受消费者喜爱。
现代畜牧生产领域中为了预防一些生物疾病,常常会借助化学药品控制畜牧生产产品的病症问题,这种化学防治手段很容易造成药品残留,进一步危害我国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
研究调查发现,微生态制剂在有效解决畜牧生产领域中产品问题的同时,还能够有效保障食品安全,保护人们身体健康。
基于此,本文研究了微生态制剂的种类,详细解析了微生态制剂在畜牧生产领域中的作用。
关键词:畜牧生产;微生态制剂;作用前言:微生态制剂又被称为活菌制剂、促生素以及益生菌,主要通过微生态学相关理论,借助有益的生物菌群以及其促进生长的物质,经历培养、发酵、提纯以及干燥等生产环节后,制作而成的一种活菌制剂。
微生态制剂是将抗生素以及抑菌物质进行有机结合的一种制剂,可以改善动物机体内的肠道环境,扼杀机体内有害微生物的生长活性,可以平衡肠道内的环境。
微生态制剂也被认为是活的微生物,可以添加在动物饲料中,帮助动物改善机体内的肠道环境。
近年来,我国畜牧行业生产产品的问题受到人们的重视,微生态制剂在其动物机体内的应用,可以为其生长提供保障。
一、微生态制剂概述微生态制剂主要是以其物质组成以及作用进行分类,微生态制剂可以被分为益生元、益生菌以及合生素三类。
益生元指的是无法被生物本身消化或者吸收的部分,有助于选择性的加快肠道内有益菌群的生长以及繁殖速度,对有益菌群活性的增强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使得生物健康生长。
益生菌是一种有益的活菌制剂,也可以说成是一种代谢产物,其主要作用是维持生物体内的生态平衡,其可以有效遏制病原菌的生长,以此来维持生物健康。
饲用微生态制剂概述微生态制剂是指利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将已知的有益微生物进行培养、发酵、后处理等工艺制成的微生物制剂。
微生态制剂包括活菌制剂和微生物培养物,分为益生菌、益生元和合生元三类。
1、益生菌(Probiotics),也称活菌制剂,即能够促进肠内菌群生态平衡,对宿主起有益作用的活菌制剂。
2、益生元(Prebiotics),指能够选择性地刺激肠内一种或几种有益菌生长繁殖,而且不被宿主消化的物质。
3、合生元(synbiotics),指益生菌和益生元的混合制剂。
微生态制剂能有效改善畜禽消化道菌群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代谢以及饲料的吸收利用能力、降低动物体内有害物质的积累,从而达到防治消化道疾病和促进生长等多重作用。
微生态制剂具有无毒、无副作用,无残留、无污染,不产生抗药性等特点,是理想的抗生素替代品之一。
一、微生态制剂在饲料工业中的用途1、作为饲料添加剂,促进动物肠道内微生态平衡,即通过添加到饲料中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以改良动物体内微生物群落的组成,目前应用较多的有乳酸菌、芽孢杆菌、醇母菌等。
代表性产品如挑战集团的益菌健,由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胞杆菌组成,性能卓越,效果卓著。
2、改善养殖环境。
主要是水质微生态改良剂,即通过投放到养殖水环境中以改良底质或水质,主要有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等。
国内一定规模的水产微生态制剂企业有数百家,年销量5万吨以上,所产的单一菌种制剂及复合菌种制剂多达50多种,销售额在5亿元以上。
另外,也有应用于改善动物养殖环境的微生态制剂,如发酵床养猪技术。
二、饲用微生态制剂菌种选用标准及国家准用菌种根据动物的生理特性及饲料加工工艺的特点,饲用微生物菌种选用标准为:1、安全,非致病菌,最好来自动物自身肠道中;2、易生长,繁殖快;3、耐酸性,耐胆盐,并能植入肠粘膜;4、能产生乳酸和过氧化氢等有益物质;5、能抑制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肠道致病菌而不影响自己的活性;6、耐高温,易加工;7、有利于促进宿主的生长发育及提高抗病能力。
微生态制剂的研究进展及应用摘要:微生态制剂是指利用动物体内正常微生物成员或促进物质经特殊加工工艺支撑的活菌制剂。
微生态制剂以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和无毒副作用、无残留及无抗药性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
由于微生态制剂的特点是效果好、成本低且不污染环境,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
1947年,外国学者首次用乳酸杆菌饲喂仔猪后发现,乳酸菌可有效改善猪营养状况,增加其体质量。
但微生态制剂一直没有得到深人研究,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逐渐被实际应用于畜禽养殖业。
Lioyd(1997)试验证明,乳酸菌对肠道致病菌有颉颃作用。
Schillinger(1989)发现,乳酸菌可预防消化道疾病并有促进宿主生长的作用。
Sorokulova(1998)研究发现,饲喂益生菌可提高巨噬细胞活性。
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和美国饲料管理协会(AAF— CO)(1989)规定了43种允许饲喂的微生物。
我国微生态制剂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农业部(1999)第105号文件公布允许使用的微生物种类是12种。
目前,我国的年使用量已超过l 000 t。
1微生态制剂的定义与分类1.1定义微生态制剂是指利用动物体内正常微生物成员或促进物质经特殊加工工艺制成的活菌制剂。
较早被称作益生素和促生素,国内亦称为微生态制剂。
在美国被命名为DFMs(直接饲用微生物)。
欧盟委员会将其命名为微生物制剂。
根据《动物微生态学》(何明清,1998)理论,机体通过补充外源有益菌群,使消化道内有益菌群迅速生长繁殖,并建立种群优势。
微生物制剂的抗病促生长机制尚处于假说阶段,即菌体自身的蛋白质、维生素及代谢产生的多种抑菌物质和酶类共同实现其促生长作用。
1.2微生态制剂的分类1.2.1 按成分分为益生菌、益生元和合生元3大类益生菌是有利于宿主肠道微生物平衡的活菌食品或饲料添加剂。
目前,用作微生态饲料添加剂的微生物主要有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放线菌和光合细菌等几大类。
益生元是能有选择性地刺激宿主动物消化道内有益菌的生长,从而对动物产生有利作用的食品或饲料中的不可消化成分,包括低聚糖、微藻(如螺旋藻和节旋藻)及天然植物(如中草药和野生植物)等。
微生态制剂对肠道菌群紊乱的调节作用微生态制剂是根据微生态学基本原理研制,用于调节机体的微生态环境。
动物微生态学是研究动物机体正常微生物群与宿主的相互关系。
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口腔、胃肠道、泌尿生殖道和皮肤4个生态学领域。
其中胃肠道微生态学在动物生产上的作用研究最多,也最深入。
一。
动物肠道的正常菌群细菌、真菌广泛寄居于健康动物的体内和体表,动物出生时肠道内是无菌的,经2小时~4小时后有大量细菌进入并繁殖,称为细菌的定植。
细菌种类和数量随动物年龄、食物、宿主对细菌、细菌与细菌之间相互作用而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存在整个生命过程中,并维持动态平衡,形成正常菌群。
消化道的不同部位,不仅细菌数量不同:胃内的菌落数低于每克103个(内容物),小肠约在每毫升104个~107个(内容物),大肠约为每克1011个~1012个;而且种类也不同,最主要的是类杆菌和双歧杆菌,分别占30%和25%,其次为芽孢杆菌和球菌。
二。
肠道微生物群的生物学作用帮助消化肠道微生物群的主要作用是将上消化道未消化的物质发酵并转化为能量。
如肠球菌可将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双歧杆菌能产生各种酶,将不溶性蛋白、脂肪和糖等变为可溶性。
合成维生素如双歧杆菌能合成维生素B;大肠杆菌能合成维生素K,链球菌能合成维生素C。
合成短链脂肪酸是细菌发酵的主要产物,包括乙酸、丙酸、丁酸。
合成短链脂肪酸可在结肠被迅速吸收,提供给机体能量,并促进水盐的吸收。
屏障防御肠道微生物是阻止致病菌入侵的生物屏障基础,并与免疫系统一起执行肠道的防御功能。
三。
消化道微生态失衡与功能紊乱胃肠道原籍菌、外籍菌和其上皮细胞等生物成分和食源性非生物成分(未被消化的食物)以及来自胃、肠、胰、肝脏的分泌物(如激素、酶、新液、胆盐等)共同构成了微生态系统。
任何一个环节异常,都可引起微生态平衡失调,导致腹泻和食欲不振等临床症状。
另外抗生素等的应用会使正常菌群异常,以致引起致病菌的繁殖。
动物的精神状态、生理和免疫状况及环境的变化等均会影响胃肠道上皮细胞的功能及分泌物组成。
微生态制剂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在养猪生产中,使用的饲料中长期添加抗生素,化学合成药物和激素类药物等,用于预防保健与促生长,尤其是抗生素的使用,越用越多,越用越滥,不仅造成严重的药物残留与生态环境的污染,而且造成病原体耐药性增强,危害动物性食品与人类健康的安全,应引起大家的高度关注。
健康养殖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养殖业,这是目前我国养殖业发展的一种新模式,与国家提倡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是一致的。
因此,在养猪生产中要大力提倡在饲料中不要添加抗生素与激素类药物,可使用微生态制剂、中草药制剂与新型抗菌药物,即细胞因子制剂等,既安全、效果好、使用方便,又无药物残留,不产生耐药性,能保障动物性食品的安全,这是养殖业今后的用药方向。
下面就有关养猪生产中使用动物微生态制剂的几个问题谈点意见,供同仁们参考。
(一)动物微生态制剂的主要功能1.提高猪只的生产性能和饲料利用率。
微生态制剂中的有益菌可产生多种消化酶、维生素、有机酸和促生长因子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这对提高猪只的生产性能和饲料转化率非常重要。
饲喂微生态制剂的猪群平均提高增重12%~20%,提高饲料转化率为10%,仔猪成活率可提高5%~10%,死亡率大大降低。
可促进母猪发情,延长发情期,提高受孕率与产仔成活率等。
2.提高猪只的免疫力与抗病力。
微生态制剂中的各种益生菌通过占位、粘附、竞争性排斥;营养物质的争夺,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细菌素、抗菌肽、溶菌酸及过氧化氢等物质,可抑制与排除有害细菌,维持机体肠道内微生态平衡,防止消化道与呼吸道各种疾病的发生。
据有关研究报告,使用微生态制剂的猪群,猪的肠道疾病发病率减少25%,呼吸道疾病降低了50%。
益生菌的细胞壁上存在着肽聚糖等,可刺激肠道的免疫细胞增加局部免疫抗体的数量,有利于增强动物机体的抗病力。
乳酸菌分泌的免疫球蛋白1gA与分歧杆菌产生的胞壁酰二肽(MDP)均能活化巨噬细胞,诱导机体产生细胞因子,增强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活性,提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功能。
微生态制剂在禽畜养殖中的应用作者:曹树威余昌花黄春花杨启晟张莹陈政瑜甘露王自豪来源:《畜牧兽医科学》2021年第21期摘要:目前畜禽养殖提倡健康养殖,微生态制剂作为一种新型、无毒害的绿色添加剂,被养殖户广泛用于动物养殖中。
该文论述微生态制剂定义和分类,介绍微生态制剂的作用及在禽畜养殖中的应用,为微生态制剂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微生态制剂;禽畜;养殖;应用中图分类号:S816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21.21.062Application of Microecological Preparation in Poultry and Livestock BreedingAbstract:At present,livestock and poultry breeding advocate healthy breeding,micro-ecological agent as a new,non-toxic green additives,was widely used in animal breeding.This paper briefly discusses the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microecological agents,and discusses the fun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microecological agents in livestock breeding.Keywords:microecological preparation,livestock,breeding,application引言目前畜牧产业发展逐渐壮大,许多养殖户为追求利益最大化,长期使用具有抑制病原菌、减少死亡率、见效快等特点的饲用抗生素添加剂,导致很多动物类产品抗生素含量超标,甚至引发耐药菌等负面效应。
中药微生态制剂是最有效的免疫增强剂益生素(Probiotic),又称促生素、生菌剂、活菌制剂、微生态调节剂,其中文名称尚无统一规定,对其定义的解释也不尽一致。
首先Lilley和Stillwell 于1965年使用益生素一词(Probiotic),与抗生素(antibiotic)相对,两者的作用矛盾。
抗生素是直接杀灭或抑制有害菌生长。
1974年美国REParker认为“益生素是维持肠道菌群平衡的微生物或物质”。
1989年Fuller重新定义为“一种可通过改变肠道微生物平衡而对动物施加有利影响的活的微生物饲料添加剂。
1990年H.Sossard给益生素的定义是“摄入动物体内参与肠内微生物群落的阻碍作用,或者通过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来预防疾病而间接地起促进作用和提高饲料效率的活的微生物培养物”。
1991年我国学者又提出了一个较通俗的概念———饲用微生物添加剂。
益生素的种类可用作益生素的微生物种类很多,美国FDA(1989年)规定允许饲喂的微生物有42种。
我国1999年经农业部批准使用的微生物品种有12种,包括蜡样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粪链球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乳酸链球菌等。
生产上使用的益生素有两种:一种为单一菌属组成的单一型菌制剂,另一种为多种不同菌属组成的复合型菌制剂。
一般来说,前者功能性更专一。
若按照益生素技术进步,则可划分为四代:第一代益生素:用酵母菌、乳酸菌以稻壳粉,沸石粉等作载体固体发酵,自然晾晒而成,质量稳定性较差。
第二代益生素:加酶益生素,在第一代益生素的基础上复配一部分酶制剂,由于酶制剂数量、酶活都不确定,效果与第一代益生素差别不大。
第三代益生素:产酶益生素,以枯草芽孢杆菌为主要菌种发酵的一类产品,枯草芽孢杆菌繁殖代谢过程中可产淀粉酶,所以称为产酶益生素,与工业酶制剂比起来酶数量、酶活性都很低,芽孢杆菌加工后处于休眠状态,进入肠道需要激活时间,所以应用效果也不明显。
第四代益生素:用乳酸菌以中草药或提取物作载体发酵的活菌中药微生态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