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16949-2009标准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2.59 MB
- 文档页数:190
ISO/TS16949:2009基础知识第一部分:ISO/TS基本介绍及发展孙泽文第一部分:ISO/TS基本介绍及发展第二部分:ISO/TS16949:2009标准条款介绍目录一、什么是ISO★ISO定义许多人会注意到,“ISO”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全称(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的缩写并不相同★为什么不是“IOS”呢?其实,“ISO”并不是其全称首字母的缩写,而是一个词,它来源于希腊语,意为“相等”——“equal”从“相等”到“标准”,内涵上的联系使“ISO”成为组织的名称。
二、ISO的发展★1947年成立,我国是ISO创始国之一,1950年停止会籍,1978年恢复成员国资格★ISO现有157个成员。
ISO的最高权力机构是每年一次的“全体大会”,日常办事机构为中央秘书处,设在瑞士的日内瓦。
★ISO的宗旨是“在世界上促进标准化及其相关活动的发展,以便于商品和服务的国际交换,在智力、科学、技术和经济领域开展合作”。
★ISO下设224个技术委员会(TC),611个分技术委员会(SC),2000多个工作组(WG)。
★TC176即ISO中第176个技术委员会,它成立于1980年,全称是“品质保证技术委员会”,1987年又更名为“品质管理和品质保证技术委员会”。
TC176专门负责制定品质管理和品质保证技术的标准。
★ISO9000族标准是由ISO/TC176制定的所有国际标准三、ISO900族标准的建立IS0/TC176就是一个重要的技术委员会。
(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对质量改进有所忽视;对制造业以外的其他行业质量管理的特殊特性考虑不周;对欧美以外的其他国家的质量管理经验吸纳不够;★94版标准(第二版)☆得到了很多国家的认可和推广,推动了各国经济的繁荣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在广泛应用的同时对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况且ISO9000标准起源于制造业,要使其适用于全球各行各业的需要,还有些不足。
ISO/TS16949:2009新标准ISO/TS 16949:2009 will be issued during the first quarter 2 009, following the ballot of the ISO TC176 and reflects the ch anges in ISO 9001:2008. As such, the following applies: ISO/TS 16949:2009将在2009年第一季度发布,以符合ISO T C176的投票结果,及反映ISO 9001:2008的变化。
其详情如下:1) No new requirements 没有新要求ISO/TS 16949:2009 introduces no new or changed requirem ents. ISO 9001:2008 is based on clarifications or amendments to the existing requirements of ISO 9001:2000 and those that are intended to improve consistency with ISO 14001:2004.ISO/TS 16949:2009没有新的要求或变更。
ISO 9001:2008是根据对ISO 9001:2000现有要求进行澄清和修正,此举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与ISO 14001:2004整合。
2) Application 应用Certification Bodies and Organizations are expected to under stand and apply the amendments to ISO/TS 16949:2009. Appli cation of the clarifications related to ISO 9001:2008 requireme nts in the boxed text of ISO/TS 16949:2009 is effective not lat er than 120 days after the release of ISO/TS 16949:2009.IATF期望认证机构和组织理解ISO/TS 16949:2009的修正条款并付诸实践。
4.1主要过程的识别
过程是为顾客(内部的或外部的)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过程开始于输入,以输出为结束。
我们把过程分为三种类型:顾客导向过程、管理过程和支持过程。
顾客过程会直接对顾客产生影响;支持过程为支持顾客过程功能的过程;管理过程是对顾客导向过程和支持过程的统筹和管理。
顾客导向过程:COP1:(市场开发)合同评审
COP2:过程设计与开发
COP3:产品制造过程
COP4:工程更改
COP5:交付
COP6:售后服务(顾客满意度)
支持过程:SP1:文件和记录管理
SP2:人力资源管理
SP3:设施、设备管理
SP4:供应商管理
SP5:采购管理
SP6:工装管理
SP7:顾客财产管理
SP8:产品贮存、防护
SP9:监视和测量装置管理
SP10:产品与过程的监视与测量
SP11:不合格品控制
SP12:统计与数据分析
管理过程:MP1:经营计划
MP2:管理评审
MP3:内部审核
MP4:预防与改进
MP5:财务管理
4.2各过程之间的关联
通过矩阵图对各过程的相互作用进行描述,本公司主要过程的识别和相互关系,其中管理过
备注:★表示主办部门◎表示协办部门
4.6过程关系图。
质量管理体系汽车生产件及相关维修零件组织应用ISO9001:2008的特别要求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particularrequirements forThe applicationof ISO9001:2008 forautomotive productionAnd relevant service part organizations(ISO/TS16949:2009 培训教材)温州市科能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国家认监委及环保总局批准认证咨询机构)地址:温州市新城华泰大厦2—1002室网址:http://www。
keneng。
org。
cn电话:88916001 88916002传真:0577-8891600288916016引言0。
1总则0.2过程方法0.3与GB/T 19004的关系注:应该由最高管理者在组织内展示和串联GB/T 19000—2005和GB/T 19004-2009中涉及的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的知识及其运用。
0。
3.1 1LA TF关于ISO/TS 16949:2009的指南《LATF 关于IS O /TS16949:2009的指南》是一项包括了推荐的汽车行业经验、范例、图解和解释的文件,并提供了对实施的帮助以符合这项技术规范的要求。
这份LA TF 指南文件的目的不是获得认证或获得订单。
0。
4与其他管理体系的相容性0.5 本技术规范的目标本技术规范的目标是要建立能够在供应链中提供持续改进,强调缺陷预防,减少变差和浪费的质量管理体系。
本技术规范与适当的顾客特殊要求相配合,定义了签署这项文件的组织的基本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本技术规范是为了避免多重认证审核,并为汽车生产件和相关的服务件组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提供一个通用的方法。
质量管理体系汽车生产件及相关维修零件组织应用GBT/T19001:2008的特别要求1范围1.1总则本技术规范与GB/T19001:2008相结合,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用于汽车相关产品的设计与开发、生产;相关时,也适用于安装和服务。
ISO/TS16949:2009条文3.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ISO 9000:2005及以下给出术语和定义。
本版标准描述供应链使用的术语如下所示:供方→组织→顾客本标准所使用的术语“组织”取代以前使用的术语“供方”,现在使用的“供方”取代以前使用的术语“分承包方”,这种变化反映了组织实际使用的术语。
本标准使用的“产品”这一术语包含了“服务”。
3.1.4 实验室(laboratory)进行包括化学、金相、尺寸、物理、电性能、可靠性测试在内的检验、试验和校准的设施。
3.1.5 实验室范围(laboratory scope)包括以下内容的受控文件:实验室有资格进行的详细而明确的试验、评价和校准;进行上述活动的设备清单;进行上述活动的方法和标准的清单;3.1.6 制造(manufacturing)制造或装配以下事项的过程:—生产原材料—生产或服务件—装配3.1.7 预测性保养(predictive maintenance)基于针对通过预测可能的失效模式而避免发生维修问题的的活动。
3.1.8 预防性保养为消除设备失效和非计划的生产中断而策划的活动,是制造过程设计的输出。
3.1.9 超额运费(premium frelght)由于产生额外交付导致的额外的成本或费用。
3.1.10 外部场所(remote location)用于支持现场且没有生产过程发生的地方。
3.1.11 现场(site)有发生增值的生产过程的地方。
3.1.12 特殊特性(special characteristics)可能影响安全性或符合法规、可装配性、功能、性能或后续生产工程的产品特性或制造过程参数。
4 质量管理体系4.1 总要求4.1.1 总要求—补充上述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应该包括与管理活动、资源提供、产品实现和测量有关的过程:4.2 文件要求4.2.1 总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必须包括:a)形成文件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b)质量手册;c)本标准所要求的形成文件的程序和记录;d)组织为确保其过程的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e)本标准所要求的记录(见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