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定远县育才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实验班)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83.50 KB
- 文档页数:8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高一(实验班)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一、单选题1.已知集合A ={}|2x x <,B ={}|320x x ->,则 A .A I B =3|2x x ⎧⎫<⎨⎬⎩⎭B .A I B =∅C .A U B 3|2x x ⎧⎫=<⎨⎬⎩⎭D .A U B=R【答案】A【解析】由320x ->得32x <,所以33{|2}{|}{|}22A B x x x x x x =<<=<I I ,选A .点睛:对于集合的交、并、补运算问题,应先把集合化简再计算,常常借助数轴或韦恩图处理.2.已知函数()f x 是偶函数,且在区间[]0,1上是减函数,则(0.5)f -、(1)f -、(0)f 的大小关系是( )A .()()()0.501f f f -<<-B .()()()10.50f f f -<-<C .()()()00.51f f f <-<-D .()()()100.5f f f -<<-【答案】C【解析】∵函数f(x)为偶函数,∴f(-0.5)=f(0.5),f(-1)=f(1).又∵f(x)在区间(0,+∞)上是增函数,∴f(0)<f(0.5)<f(1),即f(0)<f(-0.5)<f(-1),故选C. 3.设函数3,1,()2,1,xx b x f x x -<⎧=⎨≥⎩若344f f ⎛⎫⎛⎫= ⎪ ⎪⎝⎭⎝⎭,则b 等于( ) A .1 B .78 C .34D .12【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计算出334f b ⎛⎫=-⎪⎝⎭,再按b 的情况进行分类讨论,代入函数的解析式,求出b 的值,得到答案. 【详解】因为3,1,()2,1,xx b x f x x -<⎧=⎨≥⎩, 所以334344f b b ⎛⎫=⨯-=-⎪⎝⎭, 若2b ≤,则31b -≥, 此时()333244bf f f b -⎛⎫⎛⎫=-== ⎪ ⎪⎝⎭⎝⎭,解得1b =若2b >,则31b -<,此时()()334312544f f f b b b b ⎛⎫⎛⎫=-=⨯--=-= ⎪ ⎪⎝⎭⎝⎭, 解得85b =,不符合2b >,故舍去 所以综上所述,1b =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根据分段函数的值求参数,属于简单题. 4.已知幂函数的图象过点,则函数的值域为( )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的图象过点,值域为【考点】幂函数值域5.若函数1()(3)2xf x a a =-⋅是指数函数,则1()2f 的值为( ) A .2 B .-2C .22-D .2【答案】D【解析】根据指数函数的定义可得12a ﹣3=1,a >0,a ≠1,先求出函数解析式,将x 12=代入可得答案. 【详解】解:∵函数f (x )=(12a ﹣3)•a x 是指数函数,∴12a ﹣3=1,a >0,a ≠1, 解得a =8, ∴f (x )=8x , ∴f (12)8==22, 故选:D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指数函数的定义:形如y =a x (a >0,a ≠1)的函数叫指数函数,属于考查基本概念. 6.已知函数()()()21ln1931,.lg2lg 2f x x x f f ⎛⎫=+-++= ⎪⎝⎭则A .1-B .0C .1D .2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设lg2a =,则1lgln22a =-=-,()()()2ln1931f a f a a a +-=+-++()()222ln 1931ln 1992ln122a a a a ⎛⎫+-++=+-+=+= ⎪⎝⎭,所以()1lg2lg 22f f ⎛⎫+= ⎪⎝⎭,所以答案为D.【考点】1.对数函数的运算律;2.换元法. 7.函数2()log 21xf x =-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函数可化为()()()22log 21,0log 12,0x xx f x x ⎧->⎪=⎨-<⎪⎩,所以函数当0x >时,函数为增函数,当0x <时,函数为减函数,可排除A 、B ,结合图象可知0x <时,()0f x < ,排除D ,故选C.8.设定义在区间(),b b -上的函数()1lg 12axf x x+=-是奇函数(a ,R b ∈,且2a ≠-),则b a 的取值范围是( ) A.(B.(C.(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222111()()lg lg lg 0121214ax ax a x f x f x x x x +--+-=+==-+-,所以2221114a x x-=-,24a =,因为2a ≠-,所以2a =,由12012x x +>-得1122x -<<,所以102b <≤,1212b a <≤,故选A .【考点】函数的奇偶性.【名师点晴】已知带有字母参数的函数的表达式及奇偶性求参数.常常采用待定系数法:利用f (x )±f (-x )=0产生关于字母的恒等式,由系数的对等性可得知字母的值. 9.已知集合4{|0}1x A x R x -=∈≤+,2{|(2)(1)0}B x R x a x a =∈---<,若A B =∅I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2,)+∞B .[2,)+∞C .{1}[2,)+∞UD .(1,)+∞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A 中不等式变形得()()410x x -+≤,且10x +≠,解得:14x -<≤,即(]1,4A =-;由B 中不等式解得:221a x a <<+,即()22,1,B a a A B =+=∅Q I ,所以分两种情况考虑:当B =∅时,221a a =+,即1a =;当B ≠∅时,则有24a ≥或211a +≤-,即2a ≥,综上,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12,+∞U ,故选C .【考点】1、集合的表示;2、集合的交集及其应用.10.某种细菌经60分钟培养,可繁殖为原来的2倍,且知该细菌的繁殖规律为y =10e kt ,其中k 为常数,t 表示时间(单位:小时 ),y 表示细菌个数,10个细菌经过7小时培养,细菌能达到的个数为( ) A .640 B .1 280 C .2 560 D .5 120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细菌经60分钟培养,可繁殖为原来的2倍,所以1个细菌经过7小时的培养可使细菌能达到27=128个则10个细菌经过7小时培养,细菌能达到的个数1280。
育才学校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实验班物理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某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8+2t3(m),它的速度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v=6t2(m/s),该质点在t=0到t=2s间的平均速度和t=2s时的瞬时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A. 12m/s,8m/sB. 8m/s,24m/sC. 12m/s,24m/sD. 8m/s,12m/s2.某质点在0~3s内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质点在第1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第2s内的平均速度B. t=3s时,质点的位移最大C. 质点在第2s内的加速度与第3s内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 质点在第2s内的位移与第3s内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3.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4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是()A. 0、2m/s2B. 5m/s、4m/s2C. 5m/s、8m/s2D. 5m/s、2m/s25m/s,则自驾驶员急4.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急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2踩刹车开始,2s与5s时汽车的位移之比为()A. 5:4B. 4:5C. 3:4D. 4:35.一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
下列速度v 和位移x的关系图象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6.如图为一个做直线运动物体的v -t 图象,则( )A. 0~3s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B. 3~6s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C. 2 s 和4s 时刻的速度方向相反D. 第3s 时刻物体速度方向发生改变7.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物体一直往正方向运动B.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2m/s 2C. 4s 末物体位于出发点D. 2s 后的物体做减速运动8.一个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 、b 两点时的速度大小分别是4v 和v ,所用时间是t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5v tB. 经过ab 中点时的速率是2.5vC. 在2t时刻的速率是172vD. 0 --2t 时间内发生的位移比2t --t时间内位移大34vt 9. 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从t=0时刻开始,物体的xt~t 的图象如图所示,图线与纵横坐标轴的交点分别为0.5 m/s 和-1 s ,由此可知( )A. 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0.5 m/sB. 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C.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D. 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1 m/s10.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s 内的位移是5m ,则( ) A. 物体的加速度是5 m/s 2B. 物体的加速度为10 m/s 2C. 物体在第2 s 内的位移为10 mD. 物体在第4 s 内的位移是35 m11.物体甲的速度﹣时间图象和物体乙的位移﹣时间图象分别如图所示,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A. 甲在0〜4s 时间内有往返运动,它通过的总路程为6mB. 甲在0〜4s 时间内做匀变速直线运动C. 乙在t=2s 时速度方向发生改变,与初速度方向相反D. 乙在0〜4s 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零12. 一物体大小为4m/s 的初速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经过2s 的时间,其速度大小变为10m/s ,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可能为( )A. 2m/s 2B. 3m/s 2C. 5m/s 2D. 7m/s 2二、实验题(共3小题,共12分)13.小华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某处,在绳子拉力的作用下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在水平木板上运动,如图所示。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育才学校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物理试题(普通班)一、选择题1.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人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B. 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C. 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作质点D. 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忽略,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答案』D『解析』【详解】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引入这个概念方便我们研究问题,故A错误;B.体积大的物体也可以看做质点,比如地球,故B错误;C.轻小的物体,不一定可以看做质点,要看它的形状对分析的问题有没有影响,故C错误;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故D正确;2.上体育课时,某同学沿着半径为R的水平圆周跑道跑了1.75圈时,他的()A. 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3.5πRB. 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2RC. 路程为3.5πR、位移的大小为2RD. 路程为0.5πR、位移的大小为2R『答案』C『解析』【详解】人经过了1.75个圆周,所以经过的路程为1.75×2πR=3.5πR,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的长度,所以位移的大小为2R。
A. 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3.5πR与分析不符,故A错误;B. 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2R与分析不符,故B错误;C.路程为3.5πR、位移的大小为2R与分析相符合,故C正确;D. 路程为0.5πR、位移的大小为2R与分析不符,故D错误。
3.某中学正在举行班级对抗赛,张明明同学是短跑运动员,在百米竞赛中,测得他在6.25s 末的速度为10.4m/s,12.5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他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 A. 10.3m/s B. 10.2m/s C. 9m/s D. 8m/s 『答案』D『解析』根据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vxt=,可得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100v8/12.5m s==,所以D正确。
育才学校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实验班地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宇宙间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从而形成天体系统。
地球既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又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据此回答下列1-3题。
1.目前人类可以观测到的最高级别天体系统是:()A. 太阳系B. 总星系C. 河外星系D. 地月系2.银河系中与地球最近的星球是:()A. 月球B. 火星C. 太阳D. 金星3.关于太阳系八大行星结构特征和公转特征的正确叙述是()A. 地球与类地行星的体积和质量十分相似B. 运动的同向性指自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C. 运动的共面性指轨道都在同一个平面上D. 运动的近圆性指轨道都是一个正圆形状4.海陆间热力环流形成的海风,从海洋上带来丰富的水汽在陆地上形成降水。
若近期陆地降水持续减少,可能的原因是( )。
海陆热力环流示意图A. 陆地升温明显B. 海洋持续升温C. 海平面不断下降D. 大型水库建设过多5.下图为亚洲某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针对该国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是()A.实施林草结合的防风固沙工程B.大面积营造水土保持林C.广泛建设人工水域D.调整农作物熟制6.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球外部圈层由ABC三部分组成,其中C为生物圈B. 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其中G为地核C. E、F合为岩石圈D. 各圈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了自然环境太阳表面新形成的巨大黑子群和大耀斑,喷射出大量气体、电磁波和带电粒子流,以每小时300万千米以上的速度向宇宙空间喷射,形成太阳风暴。
有人形象地把太阳风暴比作“太阳打喷嚏”。
据此完成下面7-8小题。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黑子所在区域之外也是耀斑出现频率最高的区域B. 太阳活动频繁时,流星雨和极光现象增多C. 黑子活动增强的年份是耀斑频繁爆发的年份D. 耀斑是太阳色球层中激烈的能量爆发8.太阳风暴对地球的影响是()A. 引发潮汐现象B. 诱发台风和海啸C. 干扰电离层和有线通信D. 产生磁暴和极光现象读下图,完成下列9-10小题。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一 实验班物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仅在答题卷上作答。
第I 卷 选择题48分一、选择题(12小题,第1-7小题单选题,第8-12小题多选题,共48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在研究某学生骑车返校的速度时可将其视为质点,而对这位学生骑车姿势进行生理学分析时不可将其视为质点B. 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引入了“质点”的概念,是采用建立理想物理模型的方法C. 伽利略猜想自由落体速度与下落的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D. 时刻是指运动过程中的某一瞬间、对应着一个位置,时间是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对应着一个运动过程。
2.一质点由静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1α,经过时间一段后,加速度方向反向、大小变为2α,经过相同时间,恰好回到出发点,则两次的加速度大小之比12:αα为( )A. 1:2B. 1:3C. 1:4D. 1:53.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v 一t 图象如图所示,t l 时刻对应乙图的最低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物体先向负方向运动,t 1时刻以后反向向正方向运动B. t 2时刻,乙物体追上甲C. t l 时刻,两物体加速度大小相等D. 0~t 2时间内,乙的速度和加速度都是先减小后增大4.长为5 m的竖直杆下端距离一竖直隧道口为5 m,若这个隧道长也为5 m,让这根杆自由下落,它通过隧道的时间为()B. )1sC. )1sD. )1s5.从某一高度相隔1s先后自由释放两个相同的小球甲和乙,不计空气的阻力,它们在空中任一时刻( )A. 甲、乙两球距离始终保持不变,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保持不变B. 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大,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也越来越大C. 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大,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保持不变D. 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小,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也越来越小6.有四个运动的物体A、B、C、D,物体A、B运动的x-t图象如下图甲所示;物体C、D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根据图象做出的以下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 物体A和B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且A的速度比B更大B. 在0~3 s的时间内,物体B运动的位移为10 mC. t=3 s时,物体C追上物体DD. t=3 s时,物体C与物体D之间有最大间距7.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a﹣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v﹣t图象中,可能正确描述此物体运动的是()8.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t=1s 时速度为6/m s ,t=2s 时的速度为8/m s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计时起点t=0时的速度为4/m sB. 物体的加速度为26/m sC. 任意1秒内的速度变化2/m sD. 第1秒内的平均速度为6/m s9.如图所示,物体自O 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A 、B 、C 、D 为其运动轨迹上的四点,测得AB=2m ,BC=3m .且物体通过AB 、BC 、CD 所用的时间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可以求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B .可以求得CD=4mC .可以求得OA 之间的距离为1.125mD .可以求得OA 之间的距离为1.5m10.小物体P 在光滑水平面上正在以速度v 0匀速运动。
2019-2020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实验班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36.0分)1.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t内通过的位移是△s,则△s表示()△tA. 物体在△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B. 物体在△t时间末的瞬时速度C. 物体在△t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D. 物体在△s这段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2.物体A和B的x−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 两物体是从同一位置同吋向同一方向运动的B. 图中交点表示5s末A、B两物体速度相同C. 从第3s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υA>υBD. 在前5 s内B物体的位移大于A物体的位移3.一物体的位移函数式是x=4t+2t2(m),那么它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是()A. 2m/s,0.4m/s2B. 4m/s,4m/s2C. 4m/s,2m/s2D. 4m/s,1m/s2t2,则从刹车开始,2s 4.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刹车后位移s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s=20t−52内和5s内汽车的位移之比为()A. 5:4B. 4:5C. 3:4D. 4:35.物体甲的速度与时间图象和物体乙的位移与时间图象分别如图所示,则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A. 甲在整个t=4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路程为12mB. 甲在整个t=4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6mC. 乙在整个t=4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路程为12mD. 乙在整个t=4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6m6.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其中t 2=2t 1,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B. t 1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C. t 2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D. 0~t 1时间内,甲、乙两物体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7. 一物体自t =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在0~6s 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mB. 在0~6s 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35mC. 在0~6s 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5m/sD. 在4~6内,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10m/s 28. 给滑块一初速度v 0使它沿光滑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g 2,当滑块速度大小减为v 02时,所用时间是( )A. v 02g 或v 0gB. v 0g 或3v0gC. v 0g 或3v02gD. v 02g或3v 02g9. 一质点沿x 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通过坐标原点时开始计时,其xt −t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0.5m/sB. 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0.5m/sC. 质点在第1 s 内的平均速度0.75m/sD. 质点在1 s 末速度为1.5m/s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2.0分)10. 对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任意2s内的位移一定等于1s内位移的2倍B. 任意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一定等于它的路程C. 若两物体速率相同,则两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一定相等D. 若两物体速率相同,则两物体在相同时间内发生的位移一定相同11.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运动的x−t图象,则下列关于甲、乙两物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甲、乙两个物体同时出发B. 甲、乙两个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 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小D. t2时刻两个物体速度相同12.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m/s2,这就是说()A. 物体速度变化量是2m/sB. 每经过一秒物体的速度都增大2m/sC. 任意一秒内的末速度均为初速度的2倍D. 第n s末的速度比第1s末的速度大2(n−1)m/s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3.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0cm的遮光板,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匀加速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1=0.30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2=0.10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2.0s.则滑块的加速度为______m/s2四、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4.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记录小车运动的一段纸带如图1所示,在纸带上选择A、B、C、D、E、F六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1)由纸带提供的数据求出打下C、E点时的小车的速度,填入下表:计数点序号B C D E计数点对应的时刻t/s00.10.20.3通过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v/m⋅s−10.250.452(3)根据作出的vt图象可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m/s2.五、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0分)15.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v0=2m/s,加速度a=0.1m/s2,则第3s末的速度是多少?5s内的位移是多少?16.如图所示的A、B两个物体,距地面高度为45m,A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阻力不计,做自由落体运动,B物体在下落过程中受空气阻力作用,其加速度大小为9m/s2.已知重力加速度g取10m/s2,A、B两物体均可视为质点.则:(1)若A、B两物体同时由静止释放,求当物体A落地时物体B离地距离;(2)若要使两物体同时落地,且两物体均由静止开始释放,求物体B需提前多长时间释放;(3)若将B物体移到距地面高度18m处A的正下方C点,并由静止释放,且AB同时释放,为了使A在运动过程中与B相碰,则至少给A物体多大的竖直向下的初速度?17.以10m/s的速度行驶的汽车突然加速行驶,加速度的大小是2.0m/s2,求:(1)5.0s后的速度?(2)5.0s内的位移?-------- 答案与解析 --------1.答案:A解析:【分析】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比值表示速度,是对应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是某个时刻的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育才学校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实验班化学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1N A个氢气分子所占的体积为22.4LB. 2N A个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为88gC. 0.1mol/L 的NaCl溶液中,Na+与Cl-离子总数为0.2N AD. 17g NH3中所含原子数为N A【答案】B 【解析】【详解】A.没表明标准状况下,不能用22.4L/mol,故A错误;B.2N A个二氧化碳分子,也就是2mol,其质量为88g,故B正确;C.溶液体积未知,不能计算离子数目,故C错误;D.17g氨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所含原子数为3N A,故D错误。
故选B。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 L水中溶解了58.5g NaCl,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B. 从1 L 2mol/L的H2SO4溶液中取出0.5 L,该溶液的浓度为1mol/LC. 配制500mL 0.5mol/L的CuSO4溶液,需62.5g胆矾D. 中和100mL 1mol/L的H2SO4溶液,需NaOH为4g【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1 L水中溶解了58.5 g NaCl,58.5 g NaCl的物质的量是1mol,当其溶液1L 水中形成的溶液的体积不是1L,因此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是1 mol·L-1,错误;B.溶液有均一性,溶液的浓度与溶液的体积无关,从1 L 2 mol·L-1的H2SO4溶液中取出0.5 L,该溶液的浓度为2mol·L-1,错误;C.配制500 mL 0.5 mol·L-1的CuSO4溶液,需要溶质的物质的量是n="0.5L" ×0.5 mol·L-1=0.25mol,由于含有1mol溶质CuSO4需要的胆矾质量是250g,则配制溶液含有溶质0.25mol时需胆矾的质量是0.25mol×250g/mol="62.5" g,正确;D.硫酸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二者的物质的量的比是1:2,在100 mL 1 mol·L-1的H2SO4溶液中含有硫酸的物质的量是n(H2SO4)=0.1L×1mol/L=0.1mol,需NaOH 物质的量是0.2mol,其质量是0.2mol×40g/mol="8" g,错误。
育才学校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实验班英语试卷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1. What is the conversation mainly about?A. A dishB. A festivalC. A trip2. What did the man enjoy yesterday evening?A. A concertB. A classC.A match3. Where is the leather sofa now?A In the bedroomB In the living room4.Why did the speakers cake turn out poorly this time?C In the dining roomA. They took it out too earlyB. They left it in the oven too longC. They used completely different materials.5. What is the boy's plan for this weekend?A Going to the countrysideB. Visiting his parents.C. Playing chess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育才学校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一实验班物理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7小题为单选,8-12小题为多选,每小题4分,共48分)1.质量相同的甲、乙两人乘坐两部构造不同、倾角相同的电梯去商场,他们均相对于电梯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两电梯匀速上升,则甲、乙两人均没有受到摩擦力B. 若两电梯匀速上升,则甲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C. 若两电梯匀加速上升,则两人均受到沿速度方向的摩擦力D. 无论电梯加速或匀速上升,甲的都不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2.如图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O为球心,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从半球形容器最低点缓慢移近最高点。
设小滑块所受支持力为N,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F缓慢增大B. F缓慢减小C. N不变D. N缓慢减小3.如图,A、B两球用劲度系数为k1的轻弹簧相连,B球用长为L的细绳悬于O点,A球固定在O点正下方,且O、A间的距离恰为L,此时绳子所受的拉力为T1,弹簧的弹力为F1,现把A、B间的弹簧换成劲度系数为k2(k1>k2)的轻弹簧,仍使系统平衡,此时绳子所受的拉力为T2,弹簧的弹力为F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T1<T2B. F1<F2C. T1=T2D. F1=F24.某同学以校门口为原点,向东方向为正方向建立坐标系,记录了甲、乙两位同学的位置—时间(x-t)图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t1时刻,甲的瞬时速度为零,乙的速度不为零B.在t2时刻,甲、乙速度可能相同C.在t2时刻,甲、乙两同学相遇D.在t3时刻,乙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为零5.如图所示的位移-时间和速度-时间图象中,给出的四条曲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图线1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B. s-t图像中t1时刻v1>v2C. v-t图像中0至t3时间内3和4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D. 两图像中,t2、t4时刻分别表示反向运动6.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固定着三个完全相同的木块,一子弹以水平速度v射入木块,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穿透第三个木块时速度恰好为零,则子弹依次射入每个木块时的速度比和穿过每个木块所用的时间比分别为()A. v1:v2:v3=3:2:1B. v1:v2:v3=5:3:1C. t1:t2:t3=1:2:3D. t1:t2:t3=(3﹣2):(2﹣1):17. 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其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甲为直线,乙为折线),若t=t2时刻甲、乙恰好位于同一位置,关于0-t2时间内甲、乙的运动,下列看法正确的是()A. 甲的加速度始终大于乙的加速度B. 时刻,甲在乙前方C. 时刻,甲在乙前方D. 甲、乙的速度第一次相等时,甲、乙之间的距离最大.8.如图所示,物体自 O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B、C、D为其运动轨迹上的四点,测得AB=2 m, BC=3m,且物体通过AB、BC、CD所用的时间均为0.5 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加速度为4 m/s2B. CD=5 mC. OA之间的距离为1mD. OA之间的距离为1.125m9.一斜劈A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在其斜面上放着一滑块B,若给滑块B一平行斜面向下的初速度v0,则B正好保持匀速下滑。
2019-2020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实验班高一(上)期中生物试卷1.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B. 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是: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C. 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D. 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2.科学家在深海中的火山口周围发现了热泉,并分离得到大量的硫细菌,下列关于该菌的表述错误的是()A. 硫细菌细胞膜与植物细胞膜成分基本相同B. 为高温酶的潜在来源C. 无拟核结构,但有染色体D. 硫细菌与乳酸菌细胞的细胞壁成分相同3.如图为电子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某细胞的一部分。
下列有关该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此细胞是真核细胞或原核细胞B. 此细胞不可能是细菌细胞,有可能是酵母菌细胞C. 该图对细胞结构的认识深入到纳米水平D. 2的结构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4.下列关于脂肪、蛋白质、糖类的检测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蛋白酶的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振荡后会发生蓝色反应B. 组织样液中滴加斐林试剂,不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没有还原糖C. 组织切片上滴加苏丹Ⅲ染液,显微观察有橘黄色颗粒说明有脂肪D. 马铃薯块茎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以用于进行还原糖的鉴定5.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脂肪鉴定中加入酒精,目的是保持细胞的活性,有利于观察B. 制备蛋白稀释液,防止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后粘在试管壁上C. 组织样液中滴加斐林试剂,不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没有还原糖D. 在黄豆组织样液中先加入0.1 g/mL NaOH后,立即加入0.05 g/mL CuSO4出现紫色反应6.如图1是细胞中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图2是活细胞中元素含量的柱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若图1表示细胞鲜重,则A、B依次是H2O、蛋白质B. 若图2表示组成人体细胞的元素含量,则a、b、c依次是O、C、HC. 地壳与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都是a,因此a是最基本的化学元素D. 活细胞中,数量最多的元素是图2中的c7.如图表示一个由三条多肽链形成的蛋白质分子,共含143个氨基酸,图中每条虚线表示由两个R基中的巯基(-SH)脱氢形成一个二硫键(-S-S-)。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高一实验班生物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仅在答题卷上作答。
第I卷选择题 60分一、选择题(30小题,共60分)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B. 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C. 细胞中的蛋白质分子与核酸分子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D.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不包括下列内容中的( )A. 父母亲通过精子和卵细胞把遗传物质传给下一代B. 乙肝病毒依赖人体肝细胞生活C. 遗传和变异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D. 松鼠的单个细胞也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3.酪蛋白磷酸肽是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肽,能促进人体对钙、铁和锌的吸收。
检测某样液中酪蛋白磷酸肽时可采用的试剂是( )A. 双缩脲试剂B. 斐林试剂C. 苏丹Ⅲ染液D. 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4.“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的分布”实验中,将口腔上皮细胞置入8%的盐酸溶液中水解的主要目的是( )A. 使细胞中的DNA水解成脱氧核苷酸B. 使细胞中物质全部水解C. 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D. 使细胞中的RNA水解成核糖核苷酸5.下列哪项是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共同特征( )A. 都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主要物质B. 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C. 都能在植物体内找到D. 结构单元都是葡萄糖6.下图中①—④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图是高倍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B. 此细胞不能是原核细胞,只能是动物细胞C. 结构1是无氧呼吸的主要场所D. 结构2和4都没有膜结构7.以下有关生命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病毒是生命系统的最小层次B. 单个细胞不能构成完整的生命系统C. 生态系统中各生物都具有组织和系统D.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命系统8.下列有关蓝藻和黑藻的比较,错误的是( )A. 蓝藻细胞内没有染色体,黑藻细胞内有染色体B. 蓝藻细胞内只有一种细胞器,黑藻细胞内有多种细胞器C. 蓝藻和黑藻细胞内都有线粒体,能进行呼吸作用D. 蓝藻和黑藻都含有叶绿素,都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9.下图中甲、乙为放大倍数不同的物镜下观察同一个血液涂片的效果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后,视野随即变暗B. 甲是高倍镜下观察的结果,视野中的细胞数目比乙的多C. 观察过程中,甲中的细胞逐渐长大至乙中的大小D. 甲乙视野中相同的两个细胞,其实际间距是不同的10.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B. 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使用,且必须现用现配C. 鉴定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D. 脂肪的鉴定实验中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红色的脂肪滴11.冬天人们比较喜欢吃涮肉,无论吃的是牛肉还是羊肉,都是牛或羊通过吃草获得化合物和元素后同化形成的。
定远育才学校18-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实验班英语试卷第Ⅰ卷第一部分:听力(共20小题; 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划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en will the bus leave?A. At 7:00.B. At 7:15.C. At 7:30.2. Which dress does the woman like?A. The yellow one.B. The white one.C. The pink one with white buttons.3. What does the man ask the woman to do?A. Lose weight.B. Go to a movie.C. Have some ice cream.4. Which subject does the woman think is harder?A. Physics.B. Chemistry.C. Chinese.5. Where is the woman going?A. A museum.B. A bank.C. A supermarket.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材料。
每段材料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材料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材料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题。
6. What is the possi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A. Friends.B. Neighbors.C. Passenger and taxi driver.7. When is the important meeting?A. At about 1:00 p.m..B. At about 2:00 p.m..C. At about 3:00 p.m..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第10题。
安徽省滁州定远县育才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普通班)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1. 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分子总数为N A的SO2和CO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B. 0.1mol/L(NH4)2SO4溶液与0.2mol/LNH4Cl溶液中的NH4+数目相同C.标准状况下,H2和CO混合气体8.96L在足量O2中充分燃烧消耗O2分子数为0.2N AD. 1mol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了混合物,Na失去N A个电子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过滤操作中,漏斗的尖端应接触烧杯内壁B.从滴瓶中取用试剂时,滴管的尖嘴可以接触试管内壁C.配制稀硫酸时,先将浓硫酸加入烧杯中,后倒入蒸馏水D.用试管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使试管口竖直向上3.下列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的是( )A.将40 g NaOH固体溶解于1 L水中B.将22.4 L氯化氢气体溶于水配成1 L溶液C.将1 L 10 mol/L的浓盐酸与9 L水混合D.10 g NaOH固体溶解在水中配成250 mL溶液4.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A.在豆浆中加入盐卤制豆腐B.河流入海口处易形成沙洲C.一束平行光照射蛋白质胶体时,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D.向FeCl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5.下列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A.①③⑤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②④6.下列溶液配制实验的描述完全正确的是()A. 在实验室,学生一般无需查阅资料即可用75%的硝酸来配制50mL65%的硝酸溶液B. 实验室在配制FeCl3溶液时,常将FeCl3固体溶于较浓的盐酸中C. 用浓盐酸配制1:1(体积比)的稀盐酸(约6 mol·L﹣1)通常需要用容量瓶等仪器D. 用pH=1的盐酸配制100mLpH=2的盐酸所需全部玻璃仪器有100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7.同温同压下某瓶充满O2时重116g,充满CO2时重122g,充满某气体时重132g,则该未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28 B.64 C.32 D.448.提纯含有少量Ba(NO3)2杂质的KNO3溶液,可以使用的方法为 ( )A.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适量的稀硝酸B.加入过量的K2SO4溶液,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适量的稀硝酸C.加入过量的Na2SO4溶液,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适量的稀硝酸D.加入过量的K2CO3溶液,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适量的稀硝酸9.在实验中手不慎被玻璃划破,可用FeCl3溶液应急止血,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FeCl3溶液有杀菌消毒作用B.FeCl3溶液能使血液聚集沉降C.FeCl3溶液能产生Fe(OH)3沉淀堵住伤口D.FeCl3能使血液发生化学反应10.某无色溶液既可能是强酸性又可能是强碱性,在该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 A.H+Na+MnO-4SO2-4 B.Na+CO2-3Al3+Cl-C.K+Na+Cl-SO2-4 D.K+Cl-Ba2+HCO-3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aCl2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大于KCl溶液的导电能力B.固态KCl不导电,所以KCl是非电解质C.在相同温度下,强酸溶液一定比弱酸溶液的导电能力强D.在相同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导电能力强1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锌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Zn+Ag+===Zn2++AgB.碳酸氢钙溶液加到醋酸中:Ca(HCO3)2+2CH3COOH===Ca2++2CH3COO-+2CO2↑+2H2O C.少量金属钠加到冷水中:Na+2H2O===Na++OH-+H2↑D.氢氧化铜加到盐酸中:Cu(OH)2+2H+===Cu2++2H2O13.一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进行化学实验,按照左图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不亮,按照右图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亮,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NaCl不导电,不是电解质B.NaCl溶液是电解质C.NaCl在水溶液中电离出了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D.NaCl溶液中,水电离出大量的离子14.做化学实验时必须注意安全操作,避免意外伤害。
育才学校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实验班物理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某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8+2t3(m),它的速度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v=6t2(m/s),该质点在t=0到t=2s 间的平均速度和t=2s时的瞬时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A. 12m/s,8m/sB. 8m/s,24m/sC. 12m/s,24m/sD. 8m/s,12m/s2.某质点在0~3s内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质点在第1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第2s内的平均速度B. t=3s时,质点的位移最大C. 质点在第2s内的加速度与第3s内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 质点在第2s内的位移与第3s内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3.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4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是()A. 0、2m/s2B. 5m/s、4m/s2C. 5m/s、8m/s2D. 5m/s、2m/s24.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急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25m/s,则自驾驶员急踩刹车开始,2s与5s时汽车的位移之比为()A. 5:4B. 4:5C. 3:4D. 4:35.一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
下列速度v和位移x的关系图象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6.如图为一个做直线运动物体的v-t图象,则()A. 0~3s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B. 3~6s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C. 2 s和4s时刻的速度方向相反D. 第3s时刻物体速度方向发生改变7.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物体一直往正方向运动B.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C. 4s末物体位于出发点D. 2s后的物体做减速运动8.一个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b两点时的速度大小分别是4v和v,所用时间是t,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5v tB. 经过ab 中点时的速率是2.5vC. 在2t时刻的速率是172v D. 0 --2t 时间内发生的位移比2t --t时间内位移大34vt 9. 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从t=0时刻开始,物体的xt~t 的图象如图所示,图线与纵横坐标轴的交点分别为0.5 m/s 和-1 s ,由此可知( )A. 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0.5 m/sB. 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C.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D. 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1 m/s10.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s 内的位移是5m ,则( ) A. 物体的加速度是5 m/s 2 B. 物体的加速度为10 m/s 2 C. 物体在第2 s 内的位移为10 m D. 物体在第4 s 内的位移是35 m11.物体甲的速度﹣时间图象和物体乙的位移﹣时间图象分别如图所示,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A. 甲在0〜4s 时间内有往返运动,它通过的总路程为6mB. 甲在0〜4s时间内做匀变速直线运动C. 乙在t=2s时速度方向发生改变,与初速度方向相反D. 乙在0〜4s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零12. 一物体大小为4m/s的初速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经过2s的时间,其速度大小变为10m/s,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可能为()A. 2m/s2B. 3m/s2C. 5m/s2D. 7m/s2二、实验题(共3小题,共12分)13.小华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某处,在绳子拉力的作用下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在水平木板上运动,如图所示。
育才学校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实验班地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宇宙间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从而形成天体系统。
地球既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又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据此回答下列1-3题。
1.目前人类可以观测到的最高级别天体系统是:()A. 太阳系B. 总星系C. 河外星系D. 地月系2.银河系中与地球最近的星球是:()A. 月球B. 火星C. 太阳D. 金星3.关于太阳系八大行星结构特征和公转特征的正确叙述是()A. 地球与类地行星的体积和质量十分相似B. 运动的同向性指自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C. 运动的共面性指轨道都在同一个平面上D. 运动的近圆性指轨道都是一个正圆形状4.海陆间热力环流形成的海风,从海洋上带来丰富的水汽在陆地上形成降水。
若近期陆地降水持续减少,可能的原因是( )。
海陆热力环流示意图A. 陆地升温明显B. 海洋持续升温C. 海平面不断下降D. 大型水库建设过多5.下图为亚洲某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针对该国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是()A.实施林草结合的防风固沙工程B.大面积营造水土保持林C.广泛建设人工水域D.调整农作物熟制6.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球外部圈层由ABC三部分组成,其中C为生物圈B. 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其中G为地核C. E、F合为岩石圈D. 各圈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了自然环境太阳表面新形成的巨大黑子群和大耀斑,喷射出大量气体、电磁波和带电粒子流,以每小时300万千米以上的速度向宇宙空间喷射,形成太阳风暴。
有人形象地把太阳风暴比作“太阳打喷嚏”。
据此完成下面7-8小题。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黑子所在区域之外也是耀斑出现频率最高的区域B. 太阳活动频繁时,流星雨和极光现象增多C. 黑子活动增强的年份是耀斑频繁爆发的年份D. 耀斑是太阳色球层中激烈的能量爆发8.太阳风暴对地球的影响是()A. 引发潮汐现象B. 诱发台风和海啸C. 干扰电离层和有线通信D. 产生磁暴和极光现象读下图,完成下列9-10小题。
育才学校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实验班物理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某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8+2t3(m),它的速度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v=6t2(m/s),该质点在t=0到t=2s
间的平均速度和t=2s时的瞬时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
A. 12m/s,8m/s
B. 8m/s,24m/s
C. 12m/s,24m/s
D. 8m/s,
12m/s
2.某质点在0~3s内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质点在第1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第2s内的平均速度
B. t=3s时,质点的位移最大
C. 质点在第2s内的加速度与第3s内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 质点在第2s内的位移与第3s内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4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是()
A. 0、2m/s2
B. 5m/s、4m/s2
C. 5m/s、8m/s2
D. 5m/s、2m/s2
4.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急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2
5m/s,则自驾驶员急踩刹车开始,2s与5s时汽车的位移之比为()
A. 5:4
B. 4:5
C. 3:4
D. 4:3
5.一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
下列速度v和位移x的关系图象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
6.如图为一个做直线运动物体的v-t图象,则()
A. 0~3s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B. 3~6s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C. 2 s和4s时刻的速度方向相反
D. 第3s时刻物体速度方向发生改变
7.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物体一直往正方向运动
B.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
C. 4s末物体位于出发点
D. 2s后的物体做减速运动
8.一个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b两点时的速度大小分别是4v和v,所用时间是t,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5v t
B. 经过ab中点时的速率是2.5v
C. 在
2t D. 0 --2t 时间内发生的位移比2t -- 时间内位移大34
vt 9. 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从t=0时刻开始,物体的x t
~t 的图象如图所示,图线与纵横坐标轴的交点分别为0.5 m/s 和-1 s ,由此可知( )
A. 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0.5 m/s
B. 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C.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D. 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1 m/s
10.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s 内的位移是5m ,则( )
A. 物体的加速度是5 m/s 2
B. 物体的加速度为10 m/s 2
C. 物体在第2 s 内的位移为10 m
D. 物体在第4 s 内的位移是35 m
11.物体甲的速度﹣时间图象和物体乙的位移﹣时间图象分别如图所示,则两个物
体的运动情况是( )
A. 甲在0〜4s 时间内有往返运动,它通过的总路程为6m
B. 甲在0〜4s 时间内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C. 乙在t=2s 时速度方向发生改变,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D. 乙在0〜4s 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零
12. 一物体大小为4m/s 的初速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经过2s 的时间,其速度大小
变为10m/s,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可能为()
A. 2m/s2
B. 3m/s2
C. 5m/s2
D. 7m/s2
二、实验题(共3小题,共12分)
13.小华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某处,在绳子拉力的作用下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在水平木板上运动,如图所示。
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的一段。
如图所示,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确定出八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并用刻度尺测出了各计数点到0计数点的距离,图中所标数据的单位是cm.
(1)根据纸带提供的信息,小华同学已知计算出了打下1、2、3、4、5这五个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请你帮助他计算出打下计数点6时小车的速度v=__________m/s(保留3位有效数字).
6
(2)现已根据上表中的v、t数据,作出小车运动的v t-图象,如右图所示。
根据v t-图象可知,在打0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
v=__________m/s;(保留2位有
效数字)加速度a=__________2
m/s.(保留2位有效数字)
14.如下图为测定滑块在气垫导轨上运动加速度的实验装置,滑块上安装宽度为d 的遮光板,释放重物后滑块先后通过光电门A、B,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光电门A、B的时间分别为△t A,和△t B,,用米尺测得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为s .那么滑块通过光电门A的速度表达式为____________,滑块通过光电门B的速度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物块的加速度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 。
(用题目中已知量的字母表示)。
三、解答题(共3小题,共40分)
15.(12分)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5s后速度达到10m/s,然后匀速运动了20s,接着经2s匀减速运动后静止,求:
(1)质点在加速阶段的加速度为多少?
(2)第26s末的速度大小是多少?
(3)全过程的位移是多少?
16. (16分)据报道,一儿童玩耍时不慎从36 m高的阳台上无初速掉下,在他刚掉下时恰被楼下管理人员发现,该人员迅速由静止冲向儿童下落处的正下方楼底,准备接住儿童.已知管理人员到楼底的距离为18m,为确保能稳妥安全接住儿童,管理人员将尽力节约时间,但又必须保证接儿童时没有水平方向的冲击(即水平速度为零).设儿童下落过程中加速度为8m/s2,将儿童和管理人员都看做质点。
(1)管理人员至少用多大的平均速度跑到楼底?
(2)若管理人员在奔跑过程中做匀加速或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相等,且最大速
度不超过9 m/s,求管理人员奔跑时加速度的大小需满足什么条件?
17. (12分)手动挡汽车一般有五个前进挡位,对应不间的速度范围,设在每一挡位汽车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换挡时间不计.某次行车时,一挡起步后立即挂入二挡,加速度为2m/s2,3s后挂入三挡,再经过4s速度达到13m/s,随即挂入四挡.加速度为1.5m/s2,速度达到16m/s时挂上五挡,加速度为lm/s2.求:
(1)汽车在三挡时的加速度大小;
(2)汽车在四挡行驶的时间;
(3)汽车挂上五挡后再过4s时的速度大小和在这4s内位移的大小.
参考答案
1.B
2.D
3.C
4.C
5.A
6.B
7.C
8.D
9. A
10.BD 11.AB 12. BD
13. (1)0.570 (2)0.310 0.43
14. A d t ∆ B d t ∆ 222212B A d d s t t ⎛⎫- ⎪∆∆⎝⎭
15.(1)2 m/s 2.(2)5 m/s .(3)235m .
解:(1)质点加速阶段的加速度: 22110/2/5
v a m s m s t ===. (2)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 223010/5/2
v a m s m s t --===-'. 第26s 末已经匀减速运动1s 时间,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得:v′=v+a′t′=10﹣5×1m/s=5m/s .
(3)匀加速运动的位移为: 111052522
v x t m m ==⨯=. 匀速运动的位移为:x 2=vt 2=10×20m=200m ,
匀减速运动的位移为: 331021022
v x t m m ==⨯= 则总位移为:x=x 1+x 2+x 3=235m .
16.(1)6m/s (2)a ≥9m/s 2
解:(1)儿童下落过程作匀加速运动,下落时间为t ,加速度为a .
由运动学公式s =12
at 2
得3t s 管理人员至少用的平均速度为118/6/3
s v m s m s t === (2)设管理人员先匀加速后匀减速奔跑到楼底,奔跑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v m ,由运动学公式02
m v v +=解得: 212/m v v m s == 说明管理人员先加速到v m 再匀速,最后匀减速奔跑到楼底.设匀速时间为t 2,所以有: ()1212m s t t v += 122218319
m s t t s v ⨯--===
由管理人员奔跑时的加速度为: 2299/232
m v a m s t t --=== 故管理员加速度要满足a >9m/s 2 17.(1)22 1.75/a m s = (2)32t s = (3)420m/s v = ; 72x m = 解:(1)汽车挂三挡时的速度1116/v a t m s == 汽车在三挡时的加速度221
22
1.75/v v a m s t -==
(2)汽车在四挡运动的时间32
33
2v v t s a -==
(3) 汽车在五挡时: 434420/v v a t m s =+= 34441
722x v t a t m =+=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1)22 1.75/a m s = (2)32t s
= (3)420m/s v = ; 72x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