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与颠覆中呈现审美张力_女性主义与王家卫电影女性形象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91.46 KB
- 文档页数:2
《王家卫电影研究》篇一一、引言王家卫,一位享誉国际的导演,其作品充满了浪漫与神秘。
在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描绘中,他的电影创作独特地表现了都市、人的心灵及其与之对应的视觉冲击力。
他的作品语言洗练、情绪深邃,常为观众带来视觉和心灵上的双重享受。
本文将对王家卫电影的风格特点、角色与视觉表现等重要元素进行详细研究,并对这些特点及其对现代电影的贡献进行分析和解读。
二、王家卫电影风格的特点王家卫的电影以浪漫都市情感为主要主题,在创作风格上表现为现实主义和魔幻元素的融合。
这种独特的表现方式使他成为了一位独具匠心的导演。
他的电影通常采用缓慢的叙事节奏,独特的色彩运用和音效设计,以及人物复杂的情感表达。
1. 缓慢的叙事节奏王家卫的电影常常采用缓慢的叙事节奏,使得故事在发展中有更多的时间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都市的风景。
这种叙事方式使观众在欣赏故事的同时,能够深入地体验到角色的情感和城市的氛围。
2. 独特的色彩运用王家卫的电影中色彩的运用具有极高的艺术性。
他常常使用暗淡的色调,营造出一种忧郁、怀旧的气氛。
同时,他也会在关键时刻使用鲜明的色彩对比,使画面更具冲击力。
3. 人物复杂的情感表达王家卫的电影中的人物往往具有复杂的情感世界。
他善于通过人物间的对话和互动来展现他们的内心世界,使观众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角色的情感和动机。
三、角色与视觉表现1. 角色塑造王家卫的电影中的角色往往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复杂的心理世界。
他们常常是都市中的孤独者,面对生活的压力和困惑,他们选择以自己的方式去面对和解决问题。
这些角色虽然各有不同,但都充满了真实感,使观众能够产生共鸣。
2. 视觉表现王家卫的电影在视觉表现上具有极高的艺术性。
他善于运用镜头语言来展现都市的风景和人物的情感。
他的镜头常常在慢动作和静止画面中切换,使得画面更具动感和张力。
同时,他也会运用特殊的拍摄技巧和后期处理来增强画面的艺术感。
四、对现代电影的贡献王家卫的电影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表现方式对现代电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家卫电影的“荒诞性”及其审美价值》篇一一、引言王家卫,一位享誉国际的华语电影导演,以其独特的电影语言和深邃的情感表达,赢得了全球观众的喜爱。
他的电影中弥漫着一种“荒诞性”,这种荒诞不仅源自剧情的碎片化,也源于角色的迷茫和混乱的时空感。
正是这种荒诞性使得他的作品在电影美学上独树一帜,拥有着丰富的审美价值。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王家卫电影的“荒诞性”及其审美价值进行探讨。
二、王家卫电影的“荒诞性”表现1. 碎片化的叙事结构王家卫的电影常常采用非线性的叙事方式,情节跳跃、时空交错,使得整个故事呈现出一种碎片化的状态。
这种叙事方式使得观众难以捕捉到完整的故事线,却更能引发观众对角色内心世界的思考和感悟。
2. 迷茫的角色形象王家卫电影中的角色往往处于一种迷茫、失落的状态。
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归宿,不知道自己的追求,只是随波逐流地生活着。
这种迷茫感与荒诞性相互交织,使得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角色的内心世界。
3. 混乱的时空感王家卫的电影中,时空感常常被打破和重组。
过去与现在、现实与幻想交织在一起,使得观众难以分辨。
这种混乱的时空感进一步增强了电影的荒诞性。
三、王家卫电影的审美价值1. 独特的视觉风格王家卫的电影在视觉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如独特的镜头运用、色彩运用和画面构图等。
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他电影的独特魅力,使得他的作品在视觉上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2. 深刻的情感表达虽然王家卫的电影充满了荒诞性,但其中蕴含的情感却是深刻的。
他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和角色塑造,将人物内心的迷茫、挣扎和追求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种情感表达使得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从而产生共鸣。
3. 对现代社会的反思王家卫的电影往往通过对角色生活的描绘,反映出现代社会的种种问题。
如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对未来的迷茫等。
这些反思使得他的作品具有了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
四、结论综上所述,王家卫电影的“荒诞性”是其独特的电影语言和深邃的情感表达的重要体现。
《王家卫电影的“荒诞性”及其审美价值》篇一一、引言王家卫,一位在电影界独树一帜的导演,以其独特的电影语言和深邃的内心世界描绘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他的电影作品充满了荒诞性,却又在荒诞中透露出独特的审美价值。
本文将探讨王家卫电影的“荒诞性”及其审美价值,以期为观众提供一种新的理解和欣赏的角度。
二、王家卫电影的“荒诞性”王家卫的电影作品中,经常出现模糊的时空背景、非线性的叙事结构、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以及难以捉摸的命运。
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王家卫电影的“荒诞性”。
1. 模糊的时空背景王家卫的电影往往没有明确的时空背景,使得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变得模糊。
这种模糊的时空背景使得观众无法确定故事的真实性,从而产生一种荒诞感。
例如,在《重庆森林》中,观众无法确定故事发生的具体时间和地点,这种不确定性使得故事更加具有荒诞性。
2. 非线性的叙事结构王家卫的电影常常采用非线性的叙事结构,使得故事情节的展开缺乏明显的因果关系和逻辑顺序。
这种叙事方式打破了传统电影的叙事规律,使得故事更加具有荒诞性。
例如,《花样年华》中,通过回忆和闪回的方式展现故事,使得观众无法确定事件的先后顺序。
3. 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王家卫的电影作品中,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是重要的表现内容。
他善于通过细节和画面来展现人物内心的情感世界,使得观众无法完全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
这种难以捉摸的情感世界使得电影更加具有荒诞性。
三、王家卫电影的审美价值尽管王家卫的电影具有荒诞性,但却在荒诞中透露出独特的审美价值。
1. 美学风格的独特性王家卫的电影作品具有独特的美学风格,他善于运用色彩、光影、音乐等元素来营造氛围和情感。
他的电影画面美丽而富有诗意,音乐悠扬而富有情感,使得观众在欣赏电影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美的享受。
2. 人物形象的深刻性王家卫的电影作品中,人物形象往往具有深刻的内涵。
他善于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情感世界来展现人物的性格和内心世界,使得观众对人物产生共鸣和思考。
《王家卫电影的“荒诞性”及其审美价值》篇一一、引言王家卫,作为当代华语电影的领军人物,以其独特的电影语言和深邃的审美视角,为观众呈现了一部部富有魅力的作品。
他的电影中充满了荒诞性,这种荒诞性不仅体现在情节的离奇和人物的复杂,更体现在对现实世界的深度思考和审美价值的独特呈现。
本文将通过分析王家卫电影的“荒诞性”及其审美价值,探讨其电影的独特魅力。
二、王家卫电影的“荒诞性”1. 情节的离奇与人物复杂王家卫的电影往往以非线性的叙事方式,将现实与虚幻交织在一起,使得情节显得离奇而富有张力。
例如在《重庆森林》中,时间的错乱、空间的跳跃以及人物关系的复杂,都使得整部电影充满了荒诞感。
此外,他电影中的人物往往具有多重的性格特点,复杂的情感纠葛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满。
2. 对现实世界的深度思考王家卫的电影中的荒诞性不仅仅是一种表面的形式感,更是对现实世界的深度思考。
他的电影往往以都市为背景,通过对现代都市人的生活状态、情感状态以及内心世界的描绘,反映了现代社会的荒诞性。
例如在《阿飞正传》中,对人生无常、命运不可捉摸的思考,以及对现代都市人孤独、迷茫的描绘,都使得电影具有了深刻的荒诞性。
三、王家卫电影的审美价值1. 独特的视觉风格王家卫的电影具有独特的视觉风格,他善于运用色彩、光影等元素来营造氛围。
他的电影往往色彩鲜明、光影斑驳,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在《花样年华》中,运用大量的色彩对比和光影变化,使得整部电影具有了一种独特的视觉美感。
2. 深邃的情感表达王家卫的电影中充满了深邃的情感表达。
他善于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复杂的情感纠葛来表现人物内心的世界。
这种情感表达不仅具有深度,而且具有共鸣力,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四、结论综上所述,王家卫的电影具有鲜明的“荒诞性”和深邃的审美价值。
他的电影以非线性的叙事方式、离奇的情节和复杂的人物关系为观众呈现了一个充满荒诞感的世界。
同时,他通过对现实世界的深度思考和独特的视觉风格,使得他的电影具有了深邃的审美价值。
从王家卫电影中开启女性主义之门作者:马宇来源:《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05期摘 ;要:女性主义自萌芽于西方社会至今,已经有许多理论和观点。
从伍尔夫的自由运动到劳拉穆尔维的《视觉快感与叙事性电影》的发表,女性主义的研究从未停歇,它引来众多人士的关注。
本文在女性主义理论的基础上,简述女性主义在电影艺术品中的魅力彰显,着重以王家卫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为例,赏析女性主义的真谛。
关键词:女性主义理论;女性主义;电影;王家卫作者简介:马宇(1978-),女,广西桂林人,硕士,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二语习得、英语教学、女性主义。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5)-05-0-01一、简述女性主义理论女性主义,Feminism,从理论上来讲,它是指以女性经验为来源与动机的社会理论和政治运动。
女性主义理论的目的在于了解性别不平等的本质,议题多涉及性别政治、权力关系、性的物化等。
在西方社会女性主义理论的奠基有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在世界范围内,女性是一个受压迫、受歧视的等级,如女性主义思想泰斗法国著名存在主义作家、女权运动的创始人之一保罗·萨特的终身伴侣波伏娃所说的“第二性”。
女性的第二性地位是普遍持久的。
在这样一个跨历史跨文化的社会结构中,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观念、伦理领域处于与男性不平等的地位,具体到家庭的私人领域也一样。
自上世纪70年代诞生的女性主义电影理论以来,迄今为止主要有三种批评模式,一是电影文本中塑造的女性形象,二是对电影受众的研究,三是建构女性电影的传统。
这三种批评模式具有各自的特点,共同构成了女性电影主义理论的电影批评理论。
二、女性主义在电影中的彰显电影是一种媒介,一种传播手段,它逼真的视觉效果和声色表象背后蕴藏着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意义。
当女性在电影中彰显,当二者相接轨联合,就产生了一批以女性主义为洪流的贯穿电影主导思想的影视作品。
《王家卫电影的“荒诞性”及其审美价值》篇一一、引言王家卫,这位独特的电影导演以其独特的视觉风格和深邃的内心世界描绘,创作出了一部部令人难以忘怀的影片。
他的作品中充满了荒诞的元素,这些元素不仅为影片增添了丰富的色彩,也赋予了其独特的审美价值。
本文将探讨王家卫电影中的“荒诞性”及其审美价值,从电影的叙事、角色塑造、视觉风格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二、王家卫电影的叙事荒诞性王家卫的电影往往以非线性的叙事方式呈现,打破了传统的时间和空间顺序。
这种叙事方式使得影片充满了荒诞感,让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不断产生疑惑和思考。
例如,在《重庆森林》中,影片通过跳跃式的叙事方式,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故事片段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错乱而富有张力的氛围。
这种荒诞性的叙事方式不仅使影片更具吸引力,也使得观众在思考中感受到生活的复杂性和多义性。
三、角色塑造的荒诞性王家卫电影中的角色往往具有复杂而独特的性格特征,他们的行为和思想充满了荒诞性。
这些角色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找到,但却又如此真实地呈现在银幕上。
例如,《花样年华》中的周慕云和苏丽珍,他们的爱情故事在现实与幻想之间徘徊,让人感到既真实又荒诞。
这种荒诞性的角色塑造使得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产生共鸣,同时也对现实生活中的情感和人际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反思。
四、视觉风格的荒诞性王家卫的电影以其独特的视觉风格而著称,其画面美学充满了荒诞性。
他善于运用色彩、光影等视觉元素,营造出一种梦幻而现实交融的氛围。
例如,《花样年华》中的老上海街景和斑驳的色彩,给人一种怀旧而略带忧郁的感觉;而《重庆森林》中则通过冷冽的色调和快节奏的剪辑,营造出一种现代都市的疏离感。
这些视觉元素使得影片具有了荒诞性,也使得观众在观看过程中感受到强烈的审美冲击。
五、荒诞性的审美价值王家卫电影中的荒诞性为其作品赋予了独特的审美价值。
首先,荒诞性的叙事方式和角色塑造使得影片更具深度和广度,让观众在思考中感受到生活的复杂性和多义性。
其次,视觉风格的荒诞性使得影片具有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为观众带来了美学的享受。
女性主义、女性电影抑或是女性意识——重识当下中国电影中涉及的几个女性话题导语:近年来,中国电影界掀起了一股女性主义浪潮。
越来越多的电影作品开始关注女性议题,并且以女性的视角出发,探讨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
在当下中国电影中,女性主义、女性电影和女性意识成为了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重识当下中国电影中涉及的几个女性话题,对这些话题进行深度剖析。
一、女性主义在中国电影中的兴起女性主义运动在中国兴起于上世纪80时期,自此以来,中国女性的地位和权益得到了显著改善。
然而,在电影创作领域,女性主义的影响力并不显著,大部分电影依旧依靠传统的男性主导模式。
近年来,随着社会进步和思想观念的变化,中国电影界开始涌现出更多关注女性主义议题的作品,例如《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闺蜜2》等。
通过这些电影,观众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女性主义的内涵和价值。
二、女性电影的崛起与影响女性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电影类型,以女性视角、女性体验为核心,通过女性特有的生活经历和情感表达来探讨女性的心里世界。
特殊是在当下中国电影市场,女性电影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电影如《后来的我们》、《我的姐姐》等叙述了女性在婚姻、亲情和职场等方面面临的挑战和选择,引发了广泛的谈论和沉思。
女性电影的崛起不仅丰富了中国电影的题材内容,也提高了女性在电影创作中的参与度和话语权。
三、女性意识的觉醒与传播女性意识是指女性自我认知、自我价值的意识。
近年来,在新媒体的推动下,女性意识开始在中国传播开来,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形态,成为传递女性意识的重要媒介。
例如,电影《芳华》叙述了几位女性在大时代中的成长和坚韧,激发了观众对女性主体的沉思和认同。
女性电影人的涌现也为传播女性意识提供了重要支持。
四、探究当下中国电影中女性话题的意义当下中国电影中涉及的女性话题的兴起和关注,是中国社会进步、女性意识觉醒的重要体现。
对女性话题的探究不仅体现了中国电影行业对女性影响力的认可和重视,也为宽广女性提供了更多表达、沟通和发声的机会。
《王家卫电影的“荒诞性”及其审美价值》篇一一、引言王家卫,一位享誉国际的华语电影导演,以其独特的电影语言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创作出了一部部令人难以忘怀的经典作品。
他的电影中充满了荒诞性,这种荒诞性不仅体现在情节的跳跃、时空的错乱,更体现在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刻挖掘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本文将探讨王家卫电影的“荒诞性”及其审美价值。
二、王家卫电影的“荒诞性”1. 情节的跳跃与时空的错乱王家卫的电影中,情节往往不是按照传统的线性叙事方式进行展开,而是通过跳跃式的剪辑和时空的错乱,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这种叙事方式使得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不断产生疑惑和思考,从而加深了对电影的理解和感受。
2. 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刻挖掘王家卫的电影中,人物往往具有复杂的内心世界。
他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种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刻挖掘,使得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电影。
3. 对社会现实的反思王家卫的电影往往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反思,展现出一种荒诞的社会现象。
他通过对人物命运的描绘,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们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和挑战。
同时,他还通过对城市风景的描绘,展现出一种独特的城市氛围和情感。
三、王家卫电影的审美价值1. 独特的视觉冲击力王家卫的电影往往具有独特的视觉冲击力。
他通过对色彩、光影、构图等元素的巧妙运用,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这种视觉冲击力使得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2. 深刻的思想内涵王家卫的电影不仅具有荒诞性,更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他通过对人物命运的描绘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使得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同时,他还通过对爱情、友情等主题的探讨,使得观众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3. 跨文化交流的价值王家卫的电影具有跨文化交流的价值。
他的电影往往融合了东西方的文化元素,使得观众在欣赏电影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不同文化的魅力。
《王家卫电影的“荒诞性”及其审美价值》篇一一、引言王家卫,这位中国现代电影界的佼佼者,以其独特的影像语言、鲜明的个人风格以及深刻的主题内涵,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赞誉。
他的电影作品充满了荒诞性,这种荒诞性不仅体现在情节的离奇、人物的复杂,更体现在对现实世界的深刻反思和审美价值的追求上。
本文将从荒诞性的角度出发,探讨王家卫电影的审美价值。
二、王家卫电影的荒诞性1. 情节的离奇与错位王家卫的电影往往以离奇的情节和错位的人物关系为特点,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和冲突以荒诞的方式呈现出来。
在《重庆森林》中,时间的错乱、身份的模糊以及人物的迷离感,都让人感受到一种荒诞的氛围。
这种荒诞性使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产生一种超脱现实的感受,进而引发对现实世界的思考。
2. 人物的复杂与多面性王家卫电影中的人物往往具有复杂和多面性的特点。
他们既有着鲜明的个性,又充满了矛盾和冲突。
在《花样年华》中,周慕云和苏丽珍之间的情感纠葛,既是一种情感的挣扎,也是一种对人生荒诞性的反思。
这种复杂性和多面性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生动,也让观众对人物的命运和情感有更深刻的体验。
三、王家卫电影的审美价值1. 视觉审美的独特性王家卫的电影以其独特的视觉风格和影像语言为观众带来了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
他的镜头语言丰富多样,运用了大量的特写、慢镜头等手法,将画面呈现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同时,他善于运用色彩、光影等元素,将画面营造出一种既美丽又忧伤的氛围,使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产生强烈的审美共鸣。
2. 情感审美的深度与广度王家卫的电影以情感为主题,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使观众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他的电影不仅关注个人的情感体验,还关注了社会的普遍现象和人生哲学问题。
在《一代宗师》中,通过对武林人物的刻画和对武林精神的探讨,引发了观众对人生价值、人生选择等问题的思考。
这种深度与广度的情感审美使王家卫的电影具有了更高的审美价值。
四、结论王家卫的电影以其独特的荒诞性和审美价值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王家卫电影的“荒诞性”及其审美价值王家卫电影的“荒诞性”及其审美价值引言王家卫是中国当代最重要的导演之一,他的电影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主题而备受赞誉。
他的作品常常展现出一种独特的"荒诞性",即荒废与荒诞之间的对立与融合。
这种特征流淌在他的每部电影中,成为他作品的核心,也塑造了他的独特审美价值。
本文将深入探讨王家卫电影的“荒诞性”以及它所体现的审美价值。
一、王家卫电影的“荒诞性”的内涵1. 荒废的城市与人心王家卫的电影中常常出现荒废的城市背景,比如《重庆森林》中的香港、《花样年华》中的上海。
这些城市给人一种荒凉、冷漠的感觉。
同时,他的故事情节多发生在夜晚和孤独的场景中,强调了城市的荒废和孤寂。
在这些城市中,人们的生活也常常被描绘成荒废的状态。
人们之间的沟通缺失,感情的束缚与自由之间的冲突,都成为他作品中的重要主题。
王家卫通过描绘这种荒废的城市和人心,展现了现代社会中的孤独、沮丧和迷失。
2. 荒诞的人物与故事情节在王家卫的电影中,人物和故事情节也经常呈现出荒诞的特征。
他的角色常常有着怪异的行为和形象,从而给观众带来一种荒唐的感觉。
比如《重庆森林》中的男主角陈永仁,他自甘堕落,沉溺于感情的苦恼中;《花样年华》中的苏世民,他的千面人生和无法逃脱的命运象征着现代人的迷茫。
这些荒诞的人物和故事情节,在王家卫的电影中并不被视为荒唐可笑的,相反,他们在荒诞性中展示出一种真实而深刻的情感和人生哲学。
王家卫通过荒诞性的表现形式,让观众更加深入地思考人性、命运和人生的意义。
二、王家卫电影的“荒诞性”对观众的冲击1. 真实的情感共鸣王家卫的电影通过荒诞性的表达方式,触动了观众内心最真实的情感。
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失落、痛苦和无奈,这些情感在荒诞性的营造下,显得更加深刻和真实。
观众与电影中的角色产生共鸣,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电影中,从而获得一种亲切感和宽慰。
2. 对现实的反思与思考王家卫电影中的荒诞性有力地折射了现实社会的问题和矛盾。
王家卫是如何塑造角色形象的?一、独特的视角与叙事手法王家卫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叙事手法塑造角色形象,使其作品在国际电影界独树一帜。
他擅长运用镜头语言和音乐来传达角色内心的细腻情感。
例如,在《花样年华》中,他利用快慢镜头的对比和镜头语言的微妙变化,通过主人公的穿衣行为、装扮和舞蹈姿态等细节去展现出角色的个性特色和情感变化。
这种叙事手法使观众能够更深刻地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产生共鸣。
二、细腻的情感表达与人物塑造王家卫善于通过情感细节来塑造角色形象。
他把视觉和音乐融入到角色的情感表达中,通过颜色搭配、服装和道具的运用等手法,展现出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在《重庆森林》中,他以极为细腻的方式塑造了心理纠结的主人公,通过镜头语言的灵活运用,使观众能够深刻感受到角色的复杂情感和内心挣扎,增加了电影的张力和观赏性。
三、深度的人物刻画与自由的演绎空间王家卫善于通过深入的人物刻画来塑造角色形象。
他在剧本和导演过程中,注重对角色的细腻描写和心理刻画,使每个角色都具有独特的个性和生命力。
同时,他也给予演员相对自由的演绎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表演才华,使角色更具鲜活感和可信度。
在《一代宗师》中,他通过对主人公叶问的形象刻画,展现了他的家族情感、武术理念和人格魅力,使角色形象更加立体和饱满。
四、音乐的独特运用与角色形象的衬托王家卫以音乐的独特运用来衬托角色形象,使其生动活泼。
他在作品中经常使用流行歌曲和经典音乐,通过音乐的旋律和节奏来呼应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在《春光乍泄》中,他用《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这首歌来衬托男主角的心情,在音乐与画面的交相呼应下,将角色的内心纠结和孤独感传达出来,让观众产生更深刻的共鸣。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王家卫是如何塑造角色形象的。
他以独特的视角和叙事手法、细腻的情感表达与人物塑造、深度的人物刻画与自由的演绎空间以及音乐的独特运用来展现角色的个性特色和内心世界。
他的作品在电影界赢得了广泛的赞誉,成为了华语电影的代表之一。
中西方电影中女性形象建构对比分析中西方电影中女性形象建构对比分析随着电影产业的迅速发展,中西方电影成为世界范围内颇具影响力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成为了塑造和呈现不同文化中女性形象的重要媒介。
本文将对中西方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建构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中的差异和共同点。
首先,中西方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建构在价值观上存在明显差异。
在西方电影中,追求个人自由和独立是一个重要的价值观。
因此,西方电影中的女性角色更加强调自我实现和追求目标的进取精神。
这些女性角色通常具有独立的事业和社会地位,能够自主决策和掌控自己的命运。
例如,在美国电影《魔鬼老师》中,女主角艾德华兹是一位教育家,她用自己的方式教育学生,展现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和领导能力。
她在影片中代表了自信、坚韧和智慧的女性形象。
相比之下,中方电影中女性形象更加强调家庭和情感关系。
中方电影中的女性角色通常扮演着妻子、母亲和女儿等角色,她们的形象更多与家庭和社会关系相联系。
例如,在中国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女主角李雪莲具有坚毅的母爱和牺牲精神,她为了孩子的前途和家庭的团结,不惜一切地努力工作。
这种塑造女性形象的方式强调女性的忍耐力和牺牲精神,传递出中方文化中对家庭和社会责任的重视。
其次,中西方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建构在性别角色上存在差异。
西方电影中,女性角色通常扮演着自主、独立和强大的形象,而男性角色则扮演着被拯救、无能和依赖的形象。
这种扭转传统性别角色的表现方式,反映了西方社会对性别平等的追求。
例如,在美国电影《钢铁侠》中,女主角佩珀·波茨是一位聪明、独立和有能力的女性,不仅是男主角托尼·斯塔克的得力助手,还拥有自己的事业和决策能力。
她的形象与传统的女性被动角色相反,强调了女性的能力和权利。
相比之下,中方电影中的女性形象通常表现出柔弱、依赖和温柔的特点。
男性角色则经常扮演着英雄和拯救者的角色,强调男性的力量和责任。
例如,在中国电影《霸王别姬》中,女主角霸王与男主角程蝶衣的形象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中外影视史中的女性形象演变与性别意识探究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外影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逐渐发生了变化。
本文将从不同国家和时期的影视作品中选取几个典型的女性形象,对她们的演变和性别意识进行探究。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中国影视史中的女性形象。
在早期的中国电影中,女性形象通常被描绘为忍辱负重的受害者。
这种形象的典型例子是《乱世佳人》中的叶问。
她身处乱世之中,为了家族的利益,不得不嫁给一个她并不爱的男人。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思想的解放,中国影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发生了变化。
现代中国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多样化,她们表现出了强烈的个人意识和追求。
例如,在张艺谋的电影《卧虎藏龙》中,女主角李慕白和小师妹是两个非常独立和坚强的女性角色,她们不仅拥有高超的武术功夫,还有自己的情感和人生追求。
而在西方影视史中,女性形象的演变也是不可忽视的。
在好莱坞的黄金时代,女性形象往往被塑造成纯洁、无私、保守的形象。
例如,玛丽莲·梦露在《七年之痒》中的形象就是一个典型的“性感”女性形象。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女性权益的关注,女性在电影中的形象也发生了变化。
现代的好莱坞电影中,女性角色往往拥有更多的机会展示她们的智慧和实力。
例如,在《饥饿游戏》系列电影中的女主角凯特尼斯·伊夫里恩,她是一个强大而又有主见的女性,她不仅参与了生死搏斗的比赛,还成为了革命的领导者。
在中外影视史中,女性形象的演变与性别意识的探究密不可分。
女性形象的变化反映了社会对性别角色的认识和改变。
在早期的影视作品中,女性形象往往被剥夺了主动权,她们只是男性角色的附属品。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女性解放运动的兴起,影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开始呈现出更多的多样性和自主性。
这种变化反映了女性对自己权利和地位的争取,对性别平等的关注。
例如,在中国影视作品中,女性角色愈发拥有独立意识和追求。
这种变化与中国社会对妇女地位的不断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
而在西方影视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变化与社会对女性解放的追求紧密相连。
在传统与颠覆中呈现审美张力)))女性主义与王家卫电影女性形象分析u廖艳君欧阳璐电影创作实践表明,一个导演的性情比作为作品题材的/性别0更重要,或者说,导演的性别立场是决定一部电影性别倾向的关键。
那么,王家卫的性别立场怎样呢?通过对其5旺角卡门6、5花样年华6、5蓝莓之夜6等九部作品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鲜明的后现代主义风格中,王家卫的女性立场是不确定且矛盾交织的:一面是极端的传统,一面又是对传统的颠覆,总体上呈现出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审美意旨。
一、极端传统:女性在禁锢中孤独徘徊长期以来,人类一直延续或强化着以/男性0为主导的两性关系。
在传统性别模式和格局中,女性总是男性的/他者0,其意义和价值也总是被男性及其男权话语所书写。
就艺术创作来说,/艺术的意识形态属性决定了文学艺术总是直接或间接地表现着或折射着复杂而微妙的种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现实0,¹因此,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生产的一部分,电影艺术生产必然会有社会主流意志的呈现。
王家卫电影总体上介于艺术与商业之间,多种因素使得其电影(即使是艺术电影)难以摆脱主流的男性立场。
这在5旺角卡门6、5阿飞正传6、5堕落天使6、5春光乍泄6、520466等作品中有明显的体现。
这些电影有着明显的男性性别立场,女性往往扮演着传统的性别角色)))她们依附于男性,没有话语权,甚至是在传统的禁锢中孤单徘徊。
11依附性的职业形象王家卫电影的女性职业形象多是餐厅服务员、店员、秘书、舞女等,她们穿梭于王家卫电影的不同文本之中,但大多有着苏丽珍、l u l u等一样的/共名0。
王家卫很少对这些职业女性的工作内容与工作发展情况作深入表现,但正如其电影一贯以形式体现内容、隐含寓意一样,这些低收入的职业女性带有极强的暗喻性,即,她们因没有经济保障而必须依靠男性,是无法独立自主、依附于男性生存的传统女性形象。
5旺角卡门6中的阿娥是一位酒店店员,其工作影像的展现只体现了她作为传统女性的温柔多情。
简析传统文化诗性思维下的王家卫电影一、问题的提出1994年,香港著名电影导演王家卫改编自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的影片《东邪西毒》问世,自1992年起,在此后长达两年的拍摄过程中,王家卫这位另类天才导演,将这部脱胎于金庸故事的影片,以古龙的叙述方式呈现出来,大胆颠覆了传统武侠电影的格局,《东邪西毒》这部最不像武侠电影的另类武侠电影,以其磅礴的史诗气魄,成为香港艺术电影史上的大型制作之一,开创了香港武侠电影的新境界。
2008年,《东邪西毒》终极版(Ashes of Time)在戛纳影展上映,终极版无论在画面、时长、配乐、对白和镜头等方面,都与初版有所不同,画面更加艳丽,再加上马友友的重新配乐,音效更加出色。
尤其重要的是,影片调整了部分场景的先后顺序,张曼玉、刘嘉玲和林青霞的出场顺序有所改变,加上了极具传统色彩的区分一年四季的节气的文字注解,这就一扫之前影片过于神叨的结构主义叙事色彩,使得情节线索更加明晰。
①无论是初版还是终极版,对于普通观众和评论界来说,都是一部颇有争议的电影,争议的焦点在于其另类,即对传统武侠电影的颠覆上。
在传统武侠电影中,武的分量很重,也就是作为商业电影主要卖点的动作打斗是重头戏;另外,传统武侠电影传递出对正义与邪恶之争的鲜明态度,然而这些元素在《东邪西毒》中,都被处理得相当模糊,武与侠退后为电影的背景,虽然从形式上,它是一部地地道道的武侠片,沙漠、剑客、服装都展示着动人的武侠江湖色彩,但是在内容上却是现代的,王家卫不留余力地表达一种现代化的情绪:一个疏离与冷清的现实社会。
每一个人都是疏离的,没有归属感,不会靠近。
就像影片中欧阳峰所说的:我知道,要想不被人拒绝,最好的方法是先拒绝别人。
王家卫通过欧阳峰之口所要表达的那个现代的创作母题拒绝与被拒绝。
在另类之争尘埃落定之后,或者可以说,在另类风格已经得到观众认可,尤其是专业评论者的赞誉之后,研究的视角开始深入到影片细部,如音乐、色彩、光影、构图、叙述方式、后现代意蕴等方面进行更加细致的剖析。
导演评述MOVIELITERATURE201317解析王家卫电影中的色彩艺术■牛峰(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河南新乡453002)[摘要]王家卫是当代香港影坛创作个性最独特,也最具个人魅力的电影作者。
他在两岸三地的华人电影导演中占有一个特殊的位置。
王家卫的电影是另类而个性的,他在色彩运用上打破了“百分之百天然色彩”这一传统电影美学原则。
正是他的独树一帜成就了我们的长久难忘。
王家卫电影中的色彩艺术具有主观化和个性化的特点,而这种独出心裁的色彩运用已然成为王家卫电影的独特符号!本文先从王家卫导演的电影中阐释其特点,接着探讨其电影中的色彩艺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王家卫;电影;特点;色彩艺术众所周知,王家卫是当代香港影坛创作个性最独特,也最具个人魅力的电影作者。
他在两岸三地的华人电影导演中占有一个特殊的位置。
从人们对“王家卫”这一名字所做的解释———王,王者的王;家,大家的家;卫,前卫的卫———可以看出人们对他的高度评价。
在王家卫和他的电影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别的艺术家身上和他们作品中没有的东西。
一个艺术家确立了一种样式,这种样式又和别人的作品没有可比性,那么,他基本上就确立了自己在电影界的地位。
王家卫的电影让观众动摇了固有的对电影的看法,其中不论是影像或人物、叙事或细节,还是电影色彩,都独树一帜,别出心裁。
本文先从王家卫导演的电影中阐释其特点,接着探讨其电影中的色彩艺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一、王家卫电影色调概述《旺角卡门》(1988)是王家卫初试啼声的处女作,叙述的是两个情同手足的黑帮打手阿华和苍蝇的遭遇。
在这部电影中,王家卫在色彩运用上就初显才华,别出心裁。
整部影片主要运用了红、蓝、白、黑等色彩。
但是在酒店那场戏中,王家卫改用了棕色和淡紫系列,用以凸显男女主角心理层面发生的变化。
毋庸讳言,黑白色象征着阿华所处的黑社会的冷酷无情,而蓝红象征着阿华和表妹之间的纯真爱情,这份爱情烂漫而热烈。
《王家卫电影的“荒诞性”及其审美价值》篇一一、引言王家卫,一位以独特电影语言和深刻情感内涵著称的导演,其作品在中国电影界独树一帜。
他的电影常常以都市为背景,以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情感纠葛为主线,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荒诞性”。
本文旨在探讨王家卫电影中的“荒诞性”及其审美价值。
二、王家卫电影的“荒诞性”特点1. 独特的视觉风格王家卫的电影以其独特的视觉风格著称,包括运用独特的色彩、光影和构图等元素。
这种视觉风格常常呈现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使得电影中的情节和人物显得更加荒诞。
例如,在《重庆森林》中,画面中的灯光和阴影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迷离的氛围,使得人物的情感和命运显得更加不可捉摸。
2. 复杂的人物关系王家卫的电影中常常出现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情感纠葛。
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往往超越了现实生活中的常规逻辑,呈现出一种荒诞的色彩。
例如,《花样年华》中的男女主角在复杂的情感纠葛中展现了荒诞的人性,让人对他们的行为和情感感到困惑和无奈。
3. 现实与梦幻的交织王家卫的电影常常将现实与梦幻交织在一起,使得观众难以区分。
这种手法使得电影中的情节和人物更加荒诞,同时也增强了电影的审美价值。
例如,《蓝莓之夜》中的女主角在现实与梦幻之间徘徊,使得观众无法确定她所经历的是真实还是虚幻。
三、王家卫电影的审美价值1. 视觉审美的享受王家卫的电影以其独特的视觉风格为观众带来了视觉审美的享受。
他运用独特的色彩、光影和构图等元素,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使得观众在欣赏电影的同时也得到了一种美的享受。
2. 情感的共鸣王家卫的电影中常常表现出深刻的人物情感和情感纠葛,这些情感往往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
观众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人物的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从而产生情感共鸣,这也是王家卫电影的重要审美价值之一。
3. 探讨人性与命运的深度王家卫的电影不仅关注人物的表面行为和情感变化,更深入地探讨了人性和命运的深度。
他的电影中的人物往往面临着复杂的命运和人生选择,这些选择往往超越了现实生活中的常规逻辑,呈现出一种荒诞的色彩。
王家卫电影研究王家卫电影研究近年来,王家卫的电影作品备受国内外观众和学者的关注和赞誉。
他以其独特的拍摄手法和敏锐的故事情节赢得了许多忠实粉丝。
本文将对王家卫的电影进行研究,探讨其风格特点、主题内容以及对中国电影的艺术贡献。
首先,王家卫的电影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觉美感和情感表达而著称。
他善于运用摄影、服装、音乐等元素,创造出独特的画面风格。
例如,在电影《重庆森林》中,他运用了迷离的灯光效果和深度的景深,营造出了一种浓郁的幻境氛围。
在他的电影中,颜色的运用也非常重要,往往通过不同的调色板来表达角色的情绪和内心世界。
另外,王家卫的电影中常常伴随着抒情的音乐,使观众对故事情节产生共鸣。
他热衷于选择经典的老歌作为电影配乐,这种混搭的手法也成为了他的一个标志。
其次,王家卫的电影作品往往关注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纠葛和心理变化。
他善于通过微小细节来刻画角色的内心世界,展现人性的复杂性。
他的电影中常常有两个或多个角色之间的交错故事,这样的叙事方式既增加了故事的张力,又呈现了现代人在大城市中孤独、迷失的状态。
《花样年华》中的男女主角,通过他们之间的纠结不清和错过,诠释了人类情感的脆弱和无常。
他的电影还常常探讨时间与记忆之间的关系,通过将过去和现在交织在一起,探寻人类的命运和存在。
此外,王家卫的电影作品也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他的电影常常以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为背景,通过对这些地方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中国人民的生活和命运。
他的作品也常常涉及到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和传统价值观。
例如,在电影《花样年华》中,他通过女主角的形象刻画了一个传统女性的形象,她扮演的角色是独立女性的代表,在私人领域展现了坚韧的一面。
综上所述,王家卫的电影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觉美感和情感表达赢得了众多观众的喜爱和赞誉。
通过对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纠葛和心理变化进行描绘,他深入探讨了人类的内心世界和存在的意义。
同时,他的电影也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对中国电影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传统与颠覆中呈现审美张力)))女性主义与王家卫电影女性形象分析u廖艳君欧阳璐电影创作实践表明,一个导演的性情比作为作品题材的/性别0更重要,或者说,导演的性别立场是决定一部电影性别倾向的关键。
那么,王家卫的性别立场怎样呢?通过对其5旺角卡门6、5花样年华6、5蓝莓之夜6等九部作品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鲜明的后现代主义风格中,王家卫的女性立场是不确定且矛盾交织的:一面是极端的传统,一面又是对传统的颠覆,总体上呈现出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审美意旨。
一、极端传统:女性在禁锢中孤独徘徊长期以来,人类一直延续或强化着以/男性0为主导的两性关系。
在传统性别模式和格局中,女性总是男性的/他者0,其意义和价值也总是被男性及其男权话语所书写。
就艺术创作来说,/艺术的意识形态属性决定了文学艺术总是直接或间接地表现着或折射着复杂而微妙的种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现实0,¹因此,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生产的一部分,电影艺术生产必然会有社会主流意志的呈现。
王家卫电影总体上介于艺术与商业之间,多种因素使得其电影(即使是艺术电影)难以摆脱主流的男性立场。
这在5旺角卡门6、5阿飞正传6、5堕落天使6、5春光乍泄6、520466等作品中有明显的体现。
这些电影有着明显的男性性别立场,女性往往扮演着传统的性别角色)))她们依附于男性,没有话语权,甚至是在传统的禁锢中孤单徘徊。
11依附性的职业形象王家卫电影的女性职业形象多是餐厅服务员、店员、秘书、舞女等,她们穿梭于王家卫电影的不同文本之中,但大多有着苏丽珍、l u l u等一样的/共名0。
王家卫很少对这些职业女性的工作内容与工作发展情况作深入表现,但正如其电影一贯以形式体现内容、隐含寓意一样,这些低收入的职业女性带有极强的暗喻性,即,她们因没有经济保障而必须依靠男性,是无法独立自主、依附于男性生存的传统女性形象。
5旺角卡门6中的阿娥是一位酒店店员,其工作影像的展现只体现了她作为传统女性的温柔多情。
5阿飞正传6对小卖部售货员苏丽珍的描绘展示了她的无聊,同时也为她被旭仔/一分钟朋友、更长久恋人0的浪漫打动提供了场景。
在5花样年华6中,观众所看到的苏丽珍更多的是她与周慕云的婚外情。
刘嘉玲两次饰演舞女l u l u,在5阿飞正传6中,其职业身份是通过妖艳的穿着和夸张的肢体语言表现出来的,然而,即使她美丽而性感,最终还是被旭仔抛弃。
在520466中,她在舞厅中的不断穿梭无非是在寻找昔日恋人旭仔而已。
520466中戏份很多的还有章子怡饰演的舞女白玲:白玲更加美丽而性感,然而,观众所看到的除了她与周慕云的纠葛,就是一个被遗弃女人的自暴自弃,,可以说,王家卫电影的这些女性尽管有职业,却大都是卑微的职业,这使得她们在经济上、情感上都是依附于男人而生存的、攀援的凌霄花。
21/被看0的审美客体在叙事学中,所谓/叙事视角0,是指叙事者进行艺术创作时所选取的方位或角度,是/视觉与被-看见.、被感知的东西之间的关系0º。
王家卫电影大部分以/男性0为叙事核心,女性形象大多通过隐蔽的男性视角而得以瞥见。
比如,5旺角卡门6单线性的故事全部围绕主角华仔而展开,阿娥的闯入只是华仔黑社会残酷人生的凄美插曲;5阿飞正传6讲述旭仔如同一只九尾鸟飞翔到死寻找生母的失败梦想,而苏丽珍、l u l u只是衬托旭仔梦想破灭的空虚与颓废;520466虽然女性众多,但l u l u、白玲、王靖雯等都是作品中男主角周慕云的点缀。
王家卫电影的/男性视角0突出地表现为男性是影片中/看0的主体,而女性则沦为/被看0的审美客体。
比如,在5东邪西毒6中,桃花每次出现都是在水池中。
而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来看,/水0是欲望的象征)))忽明忽暗的光影闪烁在桃花的脸上,梦幻而迷离,一个镜头反打,骑在马上的黄药师正在窥视她,再是桃花光洁细腻的脚、手,进而是腿部的特写、背景的马的粗犷,以及梦幻般的光影使得桃花作为女性的柔媚、性感达到极致,极具窥视性。
在520466中,其/男性视角0突出表现为周慕云从房间2047中观看隔壁美丽性感的白玲、从阳台观看天台上的王靖雯。
在某种意义上,王家卫电影的男性视角实质上是商业片市场中社会主流的男性视角。
影片中男性对女性的/看0迎合了男性观众的窥视欲。
不仅如此,深谙商业之道的王家卫还把东方女性的/被看0推向了世界:/东方式的空间、东方故事、东方的佳丽共同作为西方视域中的-奇观.(s pectacle),在-看.、-被看.,男性、女人的经典模式中,将跻身于西方文化边缘中的民族文化,呈现为一种自觉的-女性.角色与姿态。
0»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这是5花样年华6等作品获得国际大奖的原因之一。
31花自飘零水自流的结局王家卫电影里的女性都是青春美丽的,她们有着情人、恋人、妻子和母亲、女儿等多种身份。
但这些女性形象大多又是失意的、不幸的。
比如,恋人、情人无法成为正统的妻子,妻子却因为丈夫婚外恋而陷入矛盾痛苦之中,女儿在父亲的压制下丧失了自主权、话语权等。
更重要的是,来稿摘登廖艳君欧阳璐:在传统与颠覆中呈现审美张力1462011期(175期)在作品的影像表意义中,在两性关系中,作为恋人、妻子、情人的女性处于从属地位,男人是她们的主心骨,女性的自我定位必须依赖于男人、符合男性的要求。
比如,/苏丽珍0无论是作为恋人、情人,还是妻子都不张扬、不妖娆,具有传统女性依赖、奉献、牺牲的性格特点,所以周慕云才在520466里深深地思念、追忆她,并因此而走近另一个苏丽珍(巩俐饰)。
再比如,520466中大女儿与日本人的交往遭到了父亲的严厉反对,小女儿的/回归0更是象征了父权话语的威严。
在1995年金马奖影展特刊中,王家卫曾说:/连续五部戏下来,发现自己一直在说的,无非就是里面的一种拒绝,害怕被拒绝,以及被拒绝之后的反应,在选择记忆与逃避之间的反应。
0¼实际上,我们从中看到的更多是男性的拒绝、女性的被拒绝及被拒绝后的失意与悲惨。
女性因走不出男权话语的天罗地网而似乎注定要忍受凄风苦雨,并且在凄风苦雨中花自飘零水自流。
二、倔强颠覆:女性在解放中特立独行有研究者指出:/王家卫电影是一种混杂着女性目光的男性凝视视角。
0½这表明,王家卫虽然有着鲜明的传统性别立场,但他又不是完全采取男权话语体系来建构其审美影像。
正像王家卫电影大多有着颠覆传统类型片的特征那样, /女性0在他的电影中常常有着独立人格的体现,这在超越人们对女性刻板成见的同时,呈现出/女性0特立独行的可贵形象。
11开创性的职业形象王家卫电影开创性地为女性设置一些特殊职业,比如, 5重庆森林6里的金发女毒枭、5堕落天使6里的杀手经纪人、520466里的女机器人等。
这些形象没有完整的名字,没有女性温婉的特质,相反,她们有着与男性一样甚至超乎男性的性格特征,并在城市森林或男权话语系统里特立独行。
可以说,她们是王家卫电影/边缘人0的代表。
她们要么是身份、职业处于家庭、社会的边缘,行为、生活方式显得异类,要么是有着非主流的边缘心态。
在审美意义的维度来看,这些边缘人的/特质0不仅颠覆了传统女性的职业形象,更重要的是还加剧了她们与传统女性的分离。
21/看0的主体王家卫电影大多以男性为叙事视角,但亦有着女性特有的目光,这使得女性并不纯然处于弱势,甚至还反/客0为/主0。
比如,5重庆森林6里的阿菲是一个独立、有个性的女子,在警察663的女友离他而去时,阿菲拆了女友给663的信、偷配了他的钥匙,并趁663不在时闯入他家。
于是,影片转入了阿菲的偷窥视角,,相比之下,阿菲的/偷窥0远甚于520466里周慕云的偷窥,因为阿菲的/看0带有很大的主动性和主体性。
5蓝莓之夜6更是王家卫采用女性视角创作的典型。
作品以伊丽莎白的行迹为线索,其中,女性的/看0、男性的/被看0得到了完全的呈现。
31做主的爱情和人生从爱情主动/被动的两性角逐来分析,王家卫不少电影中的女性掌握着爱情的主动权。
她们有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完全有别于传统意义上被动接受与等待的女性角色。
比如,在5旺角卡门6中,华仔前女友第一次出现就是提出和他分手;5东邪西毒6里/嫂子0负气嫁给西毒的哥哥,体现了一个在爱的追求上有强烈反抗意识的女性形象;5堕落天使6中天使5号看见天使1号就上前搭讪,主动追求的行为使得其性格特征更为明显;5蓝莓之夜6里伊丽莎白从离开到最终回到杰瑞米身边,完全是自己为爱情做主,,在这里,女性通过自己的思想和行动来主导自己的爱情与命运,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传统女性在两性关系中的依附、屈从地位。
三、小结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王家卫的电影既有传统性别意识,亦有现代女性主义的立场,其女性形象的魅力几乎都是在传统与颠覆中的审美张力中得以呈现的。
实际上,正如王家卫电影的另类风格一样,这些或传统、或现代(后现代)的女性形象具有一种另类的美,她们使得王家卫电影在两性关系上生长出一种既传统又叛逆的悖论美。
就其原因而言,一方面,出于商业市场的考虑,王家卫需要迎合男性主导的主流市场,但又要兼顾女性主义的潮流;另一方面,就王家卫自身来说,他出生在上海,生活在香港,深受西方思想观念的影响。
这使得他能够以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的双重视野来探求人性普遍性的同时,塑造出新的女性形象。
因此,我们既可以从中看到在传统文化中踽踽独行的女性,也可以看到在现代/后现代文化中特立独行的女性,/她们0的徘徊与独行增强了王家卫电影影像表意的特有气质,同时也为女性主义电影批评增添了丰富的素材和案例。
注释:¹陈旭光:5当代中国影视文化研究6,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页。
º[荷]米克#巴尔著:5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6,谭君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8页。
»戴锦华:5可见与不可见的女性:当代电影中的女性与女性电影6,5当代电影6,1994年第6期。
¼ 王志成:5灯火阑珊#情感辉煌6,见蔡洪声等主编:5香港电影80年6,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206页。
½李道新:5影视批评学6,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23页。
(作者廖艳君系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副教授;欧阳璐系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责任编辑:李立>廖艳君欧阳璐:在传统与颠覆中呈现审美张力来稿摘登现代传播2011年第2期(总第175期)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