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7
第五单元教学计划教材分析本单元为习作单元,整单元由四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精读课文,共两篇。
《麻雀》一文记叙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是小麻雀免受伤害的故事。
全文虽然字数不足四百字,但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得一清二楚,且叙述生动,扣人心弦。
《把天都峰》一文写的是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和一位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爬上又高又陡的天都峰的事。
第二部分是“交流平台”和“初试身手” O “交流平台”围绕怎样把一件事情写清楚展开交流,以课文《麻雀》和《爬天都峰》为例,引导学生梳理、总结把事情写清楚的方法。
“初试身手”安排了两项内容,旨在引导学生初步尝试运用所学的方法,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
第三部分是习作例文,为学生提供可资借鉴的习作范例。
两篇习作例文《我家的杏熟了》和《小木船》借旁批和课后题,提示学生怎样把事情写清楚。
最后部分是单元习作,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习作方法进行习作实践,培养完成单元习作所需要的能力。
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读准一个多音字,会写23个生字,会写31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从课文的学习中知道要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写清楚。
3.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把事情写清楚的方法。
4.能按一定的顺序把一件事写清楚。
教学重点、难点1.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把事情写清楚的方法。
2.能按一定的顺序把一件事经过写清楚。
单元课时分配16.................................................................................................. 麻雀2课时17........................................................................................ 爬天都峰2课时“交流平台”和“初试身手” ......................... 1课时习作例文 ............................................. 1课时习作 ................................................. 1课时主备人:罗廷玉16麻雀教学目标1.认识“嗅、奈”等7个生字,会写“嗅、巢”等13个生字;理解“无可奈何、拯救、嘶哑、搏斗、庞大”等词语。
17 预习卡1、我会写本课的生字(我能正确、美观地背写词语)。
崇、旋、嘉、砖、隔、屯、堡、垒、仗、扶、智、慧、魄2、我能找出本课多音字或形近字并组词。
旋()砖()魂()旅()传()魄()3、我能结合生活和文章内容理解词语。
蜿蜒:指河流、道路的样子。
呼应:指事情各部分之间相互。
陡峭:指山势坡度很,直上直下。
凝结:文中指长城是人民的勤劳与聚集在一起的。
崇山峻岭:指而且险峻的山岭。
气魄雄伟:文中指长城雄伟壮观,很有。
4、思考:文章的前两个自然段,分别讲了长城的()和()两大特点。
5、思考:表面上看,长城是由城砖、条石构成的,实际上依靠的是古代无数劳动人民的()。
6、我能背诵第三自然段。
四年级语文导学案主备人:审核人:四年级语文组班级:四()学习组:学习小主人:18 预习卡1、我会写本课的生字(我能正确、美观地抄写两遍,背写一遍)。
殿、廊、柱、栽、筑、阁、朱、堤、雕、狮、态2、我能找出本课形近字和多音字并组词。
栽()筑()堤()裁()恐()提()3、我能结合生活和文章内容理解词语。
耸立:指山峰或建筑高高地。
神清气爽:指人头脑,精神。
葱郁:指树木生长得很,颜色很。
隐隐约约:指看起来或听起来不,感觉不明显。
远眺:指人向处看。
金碧辉煌:指建筑物非常,光彩夺目。
4、思考:作为一篇游记散文,作者是按照()顺序写的,先后介绍了()()()三个景点。
5、思考:在第2自然段,作者从()(长度)()()()五个方面,表现了长廊的()、()。
6、思考:在第8自然段,作者用()(湖心岛)()等景物,表现了昆明湖的()。
四年级语文导学案主备人:审核人:四年级语文组班级:四()学习组:学习小主人:19 预习卡1、我会写本课的生字(我能正确、美观抄写词语两遍)。
誉、瞰、统、率、征、靡、魁、搏2、我能找出本课多音字或形近字并组词。
瞰()愧()搏()敢()魁()博()3、我能结合生活和文章内容理解词语。
鸟瞰:指像飞行的鸟一样从向看。
所向披靡:指(军队)到达的地方,都能取得。
第五单元教学计划【课标要求】1、识字与写字 能正确认读本单元生字,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本单元生字、词语,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2、阅读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3、习作读懂习作要求,解决两个问题:写什么,怎样写?4、口语交际 能用普通话交谈。
【教学目标】一、基础性目标1、读本单元的生字词语,并能正确地书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的意思,通过对语言的理解,领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二、发展性目标1、充分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
2、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并运用于自己的作文中。
【教学内容分析】第五组课文以“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专题,包括两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编者精心地挑选文章,三篇课文都配有精美的实景或实物图片,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是引领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一扇扇窗户。
【教学重点】1、认读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要品味语言,领悟作者的写法,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本单元教学难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要品味语言,领悟作者的写法,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解决措施与教法建议】1、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引导学生品味语言,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
【课时划分】《长城》 2课时《颐和园》 2课时《秦兵马俑》 1课时《语文园地五》 4-5课时共9-10课时【问题研讨】1、如何将理解课文内容与品味语言领悟写法相结合,让学生在认识事物的同时,学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2、如何引导学生将作者的表达方法运用于自己的习作中。
17《长城》导学案学习目标:1、我会认“崇峻”等8个生字,会写“崇旋、嘉、砖”等13个生字;我能正确读写“崇山峻岭、盘旋、智慧” 词语。
四年级第五单元导学案一、单元主题本单元以“习作单元”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学习按一定顺序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
二、单元目标1、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把一件事情写清楚。
三、课文分析(一)《麻雀》1、课文内容这篇课文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
2、写作顺序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把起因、经过、结果交代得很清楚。
3、写作方法作者通过对老麻雀和猎狗的动作、神态描写,表现出老麻雀的勇敢和猎狗的凶猛,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二)《爬天都峰》1、课文内容课文讲述了“我”和爸爸假日里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我们”互相鼓励,一起爬上天都峰的事。
2、写作顺序按照爬山前、爬山中、爬上峰顶后的顺序来写。
3、写作方法运用了人物的语言描写,突出了“我”和老爷爷从彼此身上汲取力量,勇于攀登的精神。
四、口语交际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是“交流读过的有关动物的故事”。
(一)交际目标1、能清楚地讲述自己读过的有关动物的故事。
2、能认真倾听别人的讲述,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交际指导1、讲述前,先回忆自己读过的有关动物的故事,选择一个印象深刻的。
2、讲述时,要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讲清楚,注意语言要生动有趣。
3、倾听时,要认真专注,尊重别人的发言,不打断别人。
五、习作(一)习作主题“生活万花筒”(二)习作目标1、能按一定的顺序把一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2、能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
(三)习作指导1、审题本次习作是写一件印象深刻的事,可以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也可以是看到的、听到的。
2、选材选择一件有趣、难忘、有意义的事来写,比如家庭趣事、学校活动、社会见闻等。
3、构思(1)确定写作顺序,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也可以按照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等。
(2)列出提纲,明确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在经过中哪些是重点内容,需要详细描写。
4、写作(1)开头要简洁明了,引出要写的事情。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生活万花筒》导学案导学案:生活万花筒【导学目标】1. 了解“生活万花筒”的寓意和意义。
2. 学习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
3. 培养乐观向上的情绪和积极主动的行动力。
【导学过程】导入:生活就像一面万花筒,五彩斑斓、多姿多彩。
同学们,你们有什么体验和感受呢?引导:生活的万花筒里有快乐、有困难,有挫折、有成功,甚至还有失败和失望,但人生就是这样多彩多姿。
正因为有这些丰富的经历,我们才能懂得生活的真谛,才能成长为独立自信的人。
示例一:快乐的万花筒快乐是生活的一种美好体验。
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平时你们在生活中是如何寻找快乐的呢?作业一:以“快乐的万花筒”为题,写一篇自己的作文,描述你们生活中的快乐经历。
字数不少于150字。
示例二:困难的万花筒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很多困难,而困难给我们的是成长的机会。
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你们曾经面对过哪些困难?你们是如何解决的呢?作业二:以“困难的万花筒”为题,写一篇自己的作文,描述你们曾经面对的一次困难及如何解决的过程。
字数不少于150字。
提醒:在写作文时,要提炼出生活中的一个具体的情节,描述清楚事件的经过,把自己的心情、感受和收获都写进去。
【导学总结】同学们,生活就像一面万花筒,五彩缤纷。
在快乐的万花筒中,我们要懂得珍惜,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每一天的生活;在困难的万花筒中,我们要勇敢地挺身而出,克服困难,超越自我。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信的人。
作业的要求是写作文,大家要注意在写作文时,要提炼出生活中的一个具体的情节,描述清楚事件的经过,把自己的心情、感受和收获都写进去。
同时,作文要做到有主题,条理清晰,语言简练,表达准确。
慢慢来,相信大家一定能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展示自己的才华和魅力。
【拓展练习】练习一:列举生活中的一些快乐和困难,你是如何应对的?练习二:生活就像一面万花筒,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生活?你有什么想要告诉自己的话?【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导学活动,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生活万花筒”的寓意和意义,并能够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
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导学案设计总第25课时第五单元用餐准备的课程安排共计6小时。
第1课的学习目标是1。
知识目标:识别并阅读本课中的单词和句子:米饭、面条、鱼、蜜蜂、汤、蔬菜,你想吃什么?能力目标:能听、会说、会认米饭和面条鱼。
牛肉汤蔬菜你晚餐想吃什么?我很喜欢。
情感、策略、文化及其他相关目标(1)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使学生愿意合作、参与并勇于实践。
(2). 学习策略:注重合作学习。
对于目标1,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口型、表情和动作,以及一些日常的小对话来评估发音的准确性,理解老师的指示、要求和问题,并做出适当的回答。
方法根据目标2和目标3,通过命名问题、向小组或同桌提问进行对话练习和学生相互评价,达到清晰正确地说出单词或句子、敢于说话、积极参与对话和交流、测试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目的。
学习1句型:haves?当然给你。
关键词2:大米、鱼、蜜蜂、汤、面条、蔬菜学会正确阅读单词“蔬菜”。
困难的学习方法有阅读法、对话法和练习法。
课前准备本课所需的单词卡和课件。
(1)预热/第1版1导学过程老师播放磁带[使用单元5,让我们在这本教材的第1卷中唱/ A ],老师和学生唱“今天让我们有一个P IC”的歌曲,听老师做密码,学生听后做相应的动作。
(借助学生自己的单词卡)把水倒进咖啡里。
喝茶。
给我看看艾米尔克。
喝果汁。
切赫布莱德。
做蛋糕。
吃热狗。
给我看看汉伯格。
闻到了墨西哥的味道。
做蛋糕。
逾越节。
(2)演示1展示let’s lane的挂图,让学生在挂图上说出食物和饮料的名称。
老师指着地图,然后尽可能快地指着它。
学生应该快速说出食物和饮料的名称。
本项目2、导学过程活动也可由学生轮流完成。
2.导入新单词。
教师与学生进行会话:t:somanyfoodsanddrinks.ilikehamburg er.doyoulikeit?s:yes,ido./no,idon’t.t:what doyoulike?s:ilike…教师指着图片soup和vegetable问学生:doyoulikesoup/vegetable?让学生两人一组用上述句型进行对话。
平舆县外国语学校语文自研导学案四年级班姓名:日期:2015-8-24 编号:激情晨读课:(30分钟)一分钟演讲:开讲啦!今天一分钟演讲的主题是“长城”。
亮出你的观点,秀出你的风采!晨读目标:1、小老师帯读《长城》课后生字两遍。
(5分钟)2、大声自由朗读<<长城>>两遍,争取读准、读顺。
(10分钟)3、全班齐读<<长城>>(10分钟)4、检测:大组接力朗读<<长城>>(5分钟)【展示课导学】课题:《长城》课时:第一课时主题导向·自主探究·展示表现·课前准备:·学习主题:通过自读自悟,交流展示,能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进行词语积累;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习第一段。
集中自研成果自我检测效果描述:【自主反思】(日反思)我当日的收获平舆县外国语学校语文自研导学案四年级班姓名:日期:2015-8-24编号:激情晨读课:(30分钟)一分钟演讲:开讲啦!今天一分钟演讲的主题是“我眼中的长城”。
亮出你的观点,秀出你的风采!晨读目标:1、小老师帯读《长城》课后生字两遍。
(5分钟)2、大声自由朗读<<长城>>几遍,。
(10分钟)3、老师抽组长背诵课文。
(5分钟)4、检测:组长抽生背诵课文。
(10分钟)【展示课导学】课题:《长城》课时:第二课时主题导向·自主探究·展示表现·课前准备:·学习主题:通过自读自悟,交流展示,了解白鹅的性格特点,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的表达方法。
效果描述:【自主反思】(日反思)我当日的收获平舆县外国语学校语文自研导学案四年级班姓名:日期:2015-8-25 编号:激情晨读课:(30分钟)一分钟演讲:开讲啦!今天一分钟演讲的主题是“秦兵马俑”。
出你的观点,秀出你的风采!晨读目标:1、小老师帯读《秦兵马俑》课后生字两遍。
(5分钟)2、大声自由朗读<<秦兵马俑>>两遍,争取读准、读畅。
16《麻雀》导学案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用时:20分钟)交流识字方法并识记词语。
3.师生交流生字词语的学习情况,检查学生自主识记生字情况。
鼓励学生一字组多词。
并相机理解词语。
4.指导学生按自然段朗读课文,相机正音。
2.小组内逐个认读并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3.在教师指导下开火车读生字并组词,尝试多种方法理解词语。
4.按自然段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摇撼:师生合作演示风摇撼树的动作。
无可奈何:联系生活实际理解。
扎煞:结合插图理解。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用时:10分钟1.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思考课文Ii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
2.教师指导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
(1)指导学生分别找出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相机板书。
⑵指导学生练习将起因、经过、结果连起来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3.指导学生按照起因、经过和结果将课文分成三部分。
4.引导学生质疑。
1•带着问题读课文,想好后小组内交流。
2.边读文边理清思路。
(1)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归纳:起因:猎狗想伤害从树上掉落下来的小麻雀。
经过:老麻雀拼命保护小麻雀。
结果:老麻雀的勇气吓退了猎狗。
(2)将起因、经过、结果连起来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3.在教师指导下将课文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起因。
第二部分(第4〜6自然恂:行过.1.学生自主思考和组内交流要给予充分的时间。
让学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学生概况事悄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时,只要语言精练恰当,意思对即可,不要整齐划O3.学生质疑问难在组内进行,培养学生初步的质疑解疑能力,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1)指导学生交流感悟小麻雀的无助。
①引导学生自主汇报交流。
②相机指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无可奈何”。
③相机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2)指导学生交流、感悟老麻雀的无畏。
①引导学生自主汇报交流。
②融情想象:如果搏斗开始,这会是一场怎样的搏斗?搏斗的结果是什么?知道结果的老麻雀为什么还要来保护这只小麻雀?③相机引发学生的思考: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④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导学案(1)班级:小组:姓名:编号:主备人:课题口算整十数除整十数课型新知探究课课时学习目标 1.我能学会口算整十数除整十数的方法,我会除法估算并会说明估算思路。
2.我能感受口算整十数除整十数在生活中的作用。
学习重点难点主动探索口算方法。
能正确掌握两位数除法的估算。
学法指导分析法、探究法学案导案学习流程知识链接1.口算,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 ×8= 24 ÷8= 2×9= 18 ÷9=2..写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87 ≈()91≈()63≈()39≈()独立完成后,组内交流自学导学交流协作1.阅读教材主题图,理解图意。
看看图中有哪些人物,他们在干什么?能不能用自己的理解来列式并写出来。
————————————————————2. 自主探究并写出计算方法。
————————————————————3.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能不能得出整十数除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试着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独立练习。
60 ÷20= 90 ÷30 = 80÷40=5. 知识延伸。
试算:认真思考努力协作83 ÷20 ≈80 ÷19≈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讨论:你是怎样算的,你的方法是什么?小结:除数为两位数的除法,估算时一般是把两位数看作与它比较接近的整十数,再口算出结果。
6.知识运用。
62÷20 ≈12 0÷20 =85÷34≈93÷30≈展示激励深化引领1、展示交流自学内容。
2、学生点评,教师引领。
巩固拓展1. 完成第79页“做一做”。
2. 完成练习十三的第一题。
细心读题,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
我的收获凤泉区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导学案(2)班级:小组:姓名:主备人:王希荣审核人:学校:宝山路课题口算整十数除整十数课型新知探究课课时学习目标 1、我会口算整十数除几百几十的数(商一位数)进行除法估算,我会做除法估算并会说明估算思路。
第五单元教材分析一、本单元学习内容:1、垂直与平行2、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二、本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垂线,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垂直、互相垂直、垂线等概念。
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2.认识平行线,理解"在同一平面内"的含义。
3.会用三角板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
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培养学生初步画图的能力。
4.使学生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了解其特性,能够正确画出底所对应的高。
三、本单元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垂直、垂线、距离、高、底等概念;掌握平行四边形、梯形的意义及特征。
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四、本单元教学难点:学会画垂线;理解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五、本单元课时安排:垂直与平行 3课时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3课时六、本单元教学建议:1、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把握学习的起点和难点。
2、理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学习的重点。
3、注重学用结合,就地取材,充实教材内容。
4、加强作图的训练和指导,重视操作能力的培养,空间想象力的培养。
新授课导学案(第1课时).............................................................................................................................................................. .............................................................................................................................................................. ............................................................................................................................................................. 新授课导学案(第2课时)新授课导学案(第3课时)新授课导学案(第4课时)新授课导学案(第5课时)复习课导学案(第 6 课时)主备人:执教人:学习时间:年月日课题: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整理与复习。
大庄学区四年级语文科上册导学案第五单元检测(二课时)第一课时检测目标:通过检测,使学生对于本单元字词得以巩固。
字词小天地(32分)一、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9分几乎(jījǐ)模拟(nǐyǐ)战车千乘(chèng shéng)鸟瞰(kàn gàn)征战(zhēng zhēn)颔首低眉(hán hàn)横槛(jiān jiàn)痕迹(héng hén)崇山峻岭(chóng cóng)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9分)气魄( )( ) ( )( )披靡( )( )世界( )( )魁梧( )( )拼搏惟( )惟( )神( )自( ) 举世( )( ) 昂( )挺( )三、我能找出下列不同类的词语,用横线划去。
6分1、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秦俑陶马2、乐山大佛苏州园林世界遗产北京故宫北京天坛3、耸立远眺俯视鸟瞰端详环顾四、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8分)单:①独立的,孤独的;②项目或种类少,结构不复杂;③记载事物的纸片;④只,仅。
1.单有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重。
( )2.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多么简单! ( )3.今晚的演出内容在节目单上写得明明白白。
( )4.有了大家的关心,小青再也不感到孤单了。
( )第二课时检测目标:1、学生对于自己的积累能灵活运用。
2、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及习作水平。
句子百花园(8分)一、我会对对子:8分1、北京颐和园月波楼的对联,上联是“”,下联是“半帘花影月笼纱”。
这幅对联,主要突出了2、写山东济南大明湖的一幅对联,上联是:“四面荷花三面柳”,下联是:“”,读了这幅对联,我体会到了。
二、阅读新世界(30分)(一)颐和园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
那就是佛香阁。
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目标:情意:感受、学习红军战士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知识:会读会写本课生字,理解积累本课重点词语。
能力:结合课文的主要内容,说说课文表现了红军战士的什么精神,初步学习总结中心思想。
重点:抓住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的言行,让学生体会他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大智大勇的革命精神。
难点:通过对课文主要内容的理解,对人物言行的语句品味,来领会中心。
突破口:红军赶到泸定桥,夺下泸定桥时,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表现?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揭示课题在1935年的中国大地上,发生了举世闻名的长征。
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一篇长征中的故事。
二、读通课文,理清文章脉络1、读通课文。
2、交流朗读。
3、出示“泸定桥”,泸定桥是一座怎样的桥呢?看插图。
4、课文是怎样写“泸定桥”的,用[ ]括出自由朗读,并说说泸定桥的情况。
交流出示句子。
①桥险——泸定桥离水面有几十丈高,是由十三根铁链组成的。
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九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人走在上面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一样。
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
齐读,读出桥险的语气。
②重要性——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
齐读,读出泸定桥的重要性。
5、理清文章脉络①师:红军为了北上抗日,必须飞快地赶到泸定桥,夺下泸定桥。
②快读,找到哪几节写了“飞”,哪几节写了“夺”。
出示:17、飞夺泸定桥╱╲赶到夺下交流:2-5 6-86、按事序分段。
三、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读通了课文,并给课文分了段,这节课我们来深入学习课文。
二、自学课文1、过渡:红军为了北上抗日,飞一样地赶到泸定桥,夺下泸定桥,遇到了种种困难。
红军遇到哪些困难呢?2、下面分小组自学课文:出示自学要求:自读课文,选择完成:★找到描写困难的句子。
(赶到——,夺下~~~)★★概括地说出遇到哪些困难。
★★★在此基础上说说自己的感受。
出示填空:赶到泸定桥夺下泸定桥困难__________ __________红军表现__________ __________3、自学三、导学组织交流,随机点拨。
(一)飞:①读句并概括:时间紧:时间只剩下二十多各小时了路途远:红四团离泸定桥还有二百四十里路难行:漆黑的夜里,泥泞天气恶劣:天又下起雨来,把他们全身都淋透了。
雨越下越猛,像瓢泼一样,把两岸的火把都浇灭了。
出示:赶到泸定桥困难:时间紧,路遥远,路难行,天气恶劣,敌人增援②师引:红军战士飞一样地赶到泸定桥,1、时间紧——2、路难行——3、天气恶劣——4、敌人增援——③谈感受夺:①读句并概括:桥险: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水急: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战……敌狂:守城的两个团的敌人……出示:夺下泸定桥困难桥险,水急,敌狂②感受:比以前更危险了。
③师引:红军战士在夺取泸定桥时,同样遇到了重重困难,1、桥险——2、水急——3、敌狂——红军虽然遇到了——,但他们毫不畏惧。
在课文第三节中有两句重要的句子,快速找出,出示齐读——抢在前面,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
齐读1、2、3节,说说为什么抢在前面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师:如果不抢在敌人前面,红军就难以夺下泸定桥。
他们如何抢在敌人前面,赶到泸定桥的呢?(二)小组分角色朗读,思考红军与敌人赛跑有几个来回?从“战胜敌人的决心使他们忘记了饥饿和疲劳”开始到第五节结束。
1、回答:几个来回?(3个)2、出示填空,概括交流,然后两组读红军,两组读敌人。
敌人点起火把,红军也点起火把,与敌人赛跑。
敌人问红军哪个部分的,红军告诉敌人是碰上红军撤下的。
敌人停下宿营,红军冒雨摸黑前进。
(三)谈感受说表现:红军表现:忘记,冒雨,踩着拿,背,带,攀穿过,冲进,搏斗自由读7、8节,要读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
出示填空:二十二位英雄(拿着)冲锋枪、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
英雄们听到党的号召,更加奋不顾身,都箭一般地(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去,和城里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
指名读填空,引读第7、8节。
(四)揭示文章中心出示:课文记叙了红军夺取泸定桥的经过,表现了红军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大智大勇的英雄气概。
四、引申1、发生在长征路上的故事非常多,在我们课文中已学过不少,请你说说看?《大雪山》,《草地夜行》出示: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发生在65年前的举世闻名的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革命战争史上惊动天地的创举,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与困难和挫折作斗争过程中谱写的最为壮丽的英雄诗篇。
红军长征的英雄业绩,象征中华威、民族魂,它给后人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2、推荐课外读物:《山水狂飙》(作者:伍近先)(发资料)《草地龙虎》(作者:陈宇)《长征丰碑——长征路寻胜》(作者:元麟)《地球的红飘带》(作者:魏巍)《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或《西行漫记》(作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3、介绍影片《长征》板书设计:17、飞夺泸定桥赶到泸定桥夺下泸定桥困难时间紧,路遥远,路难行桥险,水急,敌狂天气恶劣,敌人增援红军表现忘记,冒雨,踩着拿,背,带,攀穿过,冲进,搏斗《桥之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会课文中8个生字,并能在田字格中正确的书写,会在生活中灵活的运用。
2、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抓住第三小节重点词语体会“无形的桥”的深刻含义,并结合个人经历交流自己的看法。
重难点:通过学习,阅读有关于桥的知识,培养学生整理、收集的能力,鼓励学生学会积累。
教学策略初读—美读—欣赏—感悟课前准备教学媒体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课:前几节课,我们一起领略了在泸定桥上战士们的勇往直前和不畏艰险,正是由他们的付出才有我们今天的安定、团结和幸福。
出示个中桥的图片,桥现在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形形色色的桥。
我们一起去看看著名作家樊发稼在桥上的思考。
出示课题:桥之思二、初读课文导语: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把自己遇到的难认的字写下来,并把课文中难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导语:小组合作学习现在开始。
学生合作完成在预习时遇到的问题。
导语:你们刚才通过合作学习都有哪些收获?小组交流学习成果。
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做点拨。
导语:我们现在来一个朗读比赛,谁愿意首先站起来接受考验?请学生朗读课文。
师生共同评价,主要是纠正发音。
这一环至少要3名同学。
导语:既然大家课文读得这么棒,生字一定也没问题。
出示生字卡片,请学生开火车读生字。
导语:课文清晰的为我们分了三个小节,这三个小节中都讲了些什么内容呢?课文会有满意的答案。
三、美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小节1、指名读第一小节。
你认为第一小节为我们介绍了什么?学生自由交流。
(写了桥的功能及桥的材料和样式)你是从那里读到的?学生交流。
你还知道有哪些样式的桥?学生交流。
导语:我们的生活中正是因为有了各式各样的桥,生活就更加的方便、美观。
再次播放桥的各种图片。
请你读一读课文的第二小节。
你会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请一名同学朗读课文的第二小节。
评价朗读情况。
说一说第二小节为我们介绍了什么?学生自由交流。
在这一小节中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学生自由发言。
根据学情进行教学。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桥都引发了你的那些思考?学生自由交流。
请全班同学朗读课文第三小节。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你是怎样理解“这样的桥存在于心灵与心灵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小组合作学习。
全班交流。
四、总结选择你最喜欢的语句先记在读书笔记上,再来背一背。
全班交流。
布置作业:把自己最喜欢的校节读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收集有关于桥的材料,下节课交流。
(重点让学生了解这一小节讲的是造型优美的桥,再给人方便的同时,装点着乡村和城市,给人一种美的感受。
为我们介绍了两种桥。
)(理解“幽静”“碧波粼粼”“回旋别致”“魅力”“巍峨雄伟”“浩然坦荡”等词的意思,从而进一步了解桥的美。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请同学们一起有感情的读一读课文。
大家回去收集了很多的材料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
二、全班交流收集的材料。
教师给予及时的评价。
三、学习课文中的生字对“幽”“粼”“魅”“叉”“巍”等字做重点指导。
导语:在本课的生字中,你认为那几个字的书写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学生们自由交流。
指导书写。
三、你是一位设计师,你会建造一座什么样的桥?请先在小组中交流,把你想到的桥写下来。
四、全班交流比一比谁建造的桥最有特点。
师生共同评价。
五、总结并布置作业写会生字,修改小习作。
作业设置学写生字读课文写读书笔记板书设计桥之思功能、材料、形式方便心桥《语文天地五》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进入语文天地二、指导练习1.回顾我们以前学习的内容,采用怎样的方法来写摘录笔记?2.通过写摘录笔记,你都有哪些收获?遇到了哪些问题?遇到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怎样解决?3.你知道字典里这些符号所代表的意思吗?①②③(转)(引) (喻)与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4.结合书上的插图朗读一下这首古诗,边读边想:你从古诗中读懂了什么,同位之间互相交流一下。
5.试着背诵一下这首古诗第二课时1、通过查阅资料,你了解到了那些国内或者国外比较著名的桥梁?2、你认为人类最需要怎样的桥梁呢?为什么?与小组的同学进行讨论3、全班交流讨论结果4、读一读书中“开卷有益”中的内容,想一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5、回家以后继续搜集有关桥梁的资料,与同学们进行进一步的交流。
第三课时1 放音乐《北京的桥》2 自读课文《北京的桥》是首歌词,简练、押韵,充满感情。
引导学生诵读《北京的桥》3 引导学生诵读其他六座桥。
第四课时自读课文《看桥人》1、初读课文。
2、再读课文讨论提出问题。
作者详细写了“刘老头儿”走马上任后都干了些什么?第五课时(综合实践)鼓励学生通过实地调查,询问家长、翻阅书报、上网等多种形式了解家乡桥的历史与故事,以及最新的建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