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享]人体工学 第三章
- 格式:pdf
- 大小:9.41 MB
- 文档页数:9
商丘工学院
教案
课程名称:人体工程学任课教师:王翠霞所属部系:传媒与现代艺术教研室:艺术设计授课时间: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授课内容
第三章工作与生活——人体与家具
教学目标:
通过对工作面的高度、座位的设计等方面的讲述,来总结归纳书人体与家具的基本概念,为进一步学习人体工程学奠定基础。
本章重点:
了解工作面的高度、宽度;熟知座位的设计。
一工作面的设计
3.1
(1)水平作业域是人于台前,在台面上左右运动手臂形成的轨迹范围。
(工作台长宽的设计需要水平作业域)
(2)垂直作业域
把手臂伸直,以肩关节为轴作上下运动所形成的范围。
(搁板、拉手、挂件的设计)
3.2凭依性家具
(1)生活、工作、学习用桌的基本要求和尺度
桌高=座高+桌椅高差(坐姿时上身高度的1/3)
桌高:桌面高度为700-760mm,级差20mm。
桌面尺寸:一般人均占桌面周边长为550-580mm,较舒适的长度为600-750mm。
(2)立式工作用桌(台)的基本要求与尺度
站立用台桌高度以910-950mm为宜。
如果是需要着力的工作台,其桌面可以降低20-50mm,甚至可以更低一点。
3.3座位的设计
座椅的分类:工作椅、沙发、休闲椅、躺椅等
座椅的设计要根据需求的不同,认真测量椅类的座高、座宽、座深、背宽、背长、背斜角、座斜角、扶手高度等各个要素值,然后有针对性地设计。
高级工作人员用椅各部位尺寸调研:。
人体工学工作原理人体工学是一门研究人体与工作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其目标是通过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以及人与工作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提高工作效率、防止工作伤害、改善工作条件。
本文将基于这一概念,探讨人体工学的工作原理。
第一章:人体工学的概述人体工学是以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为基础,研究人与工作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
它关注人的身体结构、运动机理、认知特点等,以及工作环境对人的影响。
第二章:人体结构与工作环境人体的结构对工作环境有着直接影响。
例如,人的身高、体重、身体比例等因素决定了适合的工作环境和工具尺寸。
人体的骨骼结构、关节可活动范围等对姿势和动作的限制,直接影响着工作姿势的选择和工作方式的安排。
第三章:人体运动机理与工作要求人体工学研究人体的运动机理,以了解人的运动特点和运动的生理学基础。
这对于工作环境的设计和任务的安排非常重要。
人体的不同部位有着不同的运动范围和强度需求,合理规划工作任务,减少过度劳累和损伤的风险。
第四章:认知心理与工作效率人体工学不仅研究人体的生理特点,同时也关注人的认知心理特点。
工作环境的设计应考虑到人的注意力、记忆、学习等认知功能的特点,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减轻心理压力。
例如,合理利用颜色、光线、空间布局等手段,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有助于改善工作效率。
第五章:人体工学在工作场所的应用人体工学的原理在不同工作场所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办公室环境中,合理调整桌椅高度、键盘和鼠标位置,可以减少长时间工作对颈椎、腰椎的压力。
在生产线上,通过工作台的高度和倾斜角度的合理设计,可以减少肌肉疲劳和工作伤害。
结语人体工学的工作原理起到了关键作用,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来改善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
通过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我们能够合理设计工作场所,减少工作风险,提高工作效率。
在未来,我们应继续加强人体工学的研究,以更好地推动工作环境的改善与人的健康发展的结合。
第三章室内环境中的心理与行为1.领域性(心理)领域是指人为了某种需要而占据的一定空间范围。
这种范围可以是个人作为,或者是一间屋子,一栋房子甚至是一片区域。
他可以是有围墙的具体边界也可能是象征性的,容易为其他人识别的边界标志,或者是使人感知的空间范围。
人对空间的战友和支配是生命的渴望和本能。
领域性是从动物的行为研究中借用过来的,动物的个体或者群体常常生活在自然界的固定位置或者区域,各自保持一定的生活领域,减少对生活环境的相互竞争。
人也具有领域性,源于人的动物本能。
但不同于动物,领域对人更多已经内化成的是心理上的影响,而非直接的行为争斗。
如果两个同学住在同一间房子里,该房间会被分成2个大致相当的空间范围,个人的物品也会放在各自的范围内。
相邻两户宅前的空地人们会本能的用围墙或篱笆隔开,意识各自的范围。
将领域人格化是人对领域占有的一个共同特点。
所谓人格化是指领域的占有者总是用特殊的方式颈领域处理的具有特殊性,以肯定自己的身份和在群体当中的地位。
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将物质环境做特殊处理,以表示占有者的身份。
如将住宅外部的出入口、围墙等进行特殊设计,使其具有标志性。
将室内的家具、陈设、装饰等做特殊处理,使其就有个性。
领域性带来的积极作用:促使占有者进行正常的活动,为自身提供安全感,实现自我表达的可能性,是空间环境构成一定的秩序。
使人类活动在动态中发展平衡。
消极作用:人类具有扩大领域的本能,造成占有者彼此间的攀比,争斗,使得人际关系,邻里关系社会关系复杂化。
领域的研究对设计具有指导意义,既不能让占有者随意扩大领域,也不能不合理的缩小领域,要求设计者合理的确定个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的界限保障领域占有者的安全,又要便于人群交往。
个人空间(心理)个人空间是指存在于个体周围的最小空间范围。
个人空间是个人活动和生存的基础,他随着个体的活动而移动。
对这个范围的被侵犯和被干扰,会引起人的焦虑和不安。
个人空间有2种作用:使人与人,人与空间环境的关系的一分开,使其保持各自完整而又不受侵害的空间范围,即“身体缓冲区”。
有的时候,人在站立作业时,工作面高度要远低于人的立姿肘高。
如果作业面需放置工具、材料等,那么其高度应降到人的立姿肘高以下
也有的时候,人在站立作业时,工作面高度可以等于人的立姿肘高。
例如,银行和邮局的柜台面高度通常在990—1060 mm之间。
站立作业面高度配合适当的座面高度,能适用于坐立交替作业,例如专业绘图桌和酒吧柜台。
专业绘图桌的桌面高度一般在900 1000mm
台面高度一般在1060-1140 mm之间。
人以坐姿作业时,影响其作业面高度的因素有三个:
2.椅的尺度与形态
椅是有靠背或兼有靠背和扶手的坐具。
椅按其用途的不同而有许多种,有学者将椅分为三类:休息椅、工作椅、多功能椅。
(1)椅的人体因素
影响椅的尺度与形态的因素主要有:l、人体尺寸;2、实用目的;
康与舒适的要求(即坐的生理学因素)4、文化传统。
(β)这些尺度,有扶手的椅子还有扶手内宽(B1)和扶手高度(H2)这两个因素。
人取坐姿时,体重并非均布于整个臀—腿部,而是大部分集中在两块坐骨的小范围内。
如果坐姿前倾,或者座面上翘时,则膝腘处的大腿下部也要承压。
就坐姿的舒适度而言,座面与靠背的夹角存在这样的关系:座面的斜度愈小,要达到中性姿势(放松姿态),座画和靠背之间的角度必须愈大。
换言之,座面愈向后倾斜,座面和靠背之间的角度必须愈小。
(2)椅的一般设计原则
生理学和矫形学研究的结果,对椅的设计有如下建议:
(A)座椅应能方便坐姿的经常改变,能周期性地在前倾、端坐和后靠之间变换。
(B)为避免腰椎大幅前凸和背肌紧张,靠背应安装腰垫以支撑脊柱。
(C)工作椅应便于人保持直腰并前倾的坐姿。
(D)休息椅的座面和靠背都应向后倾斜,因为这样可使椎间盘的应力达到最佳分布。
(3)坐面
座面高度与“小腿加足高”相关,但还应考虑它与工作面的垂直距离,这个距离以275±25mm为宜。
座面的常规高度是430 mm,座面的推荐斜度为3°。
380-480 mm范围内的座面高度能满足大部分人的需要。
某些用途的椅,其座面高度要比普通椅的座面高。
例如,绘图室和酒吧台等场合的座椅,其座面高度在760~780 mm之间。
座面宽度与“坐姿臀宽”相关,座面宽度的最小尺寸是400 mm。
座面深度的常规尺寸是375-400 mm。
(4)靠背
对于工作椅而言,为避免人在工作时肘部碰到靠背,靠背的宽度以不大于325-375 mm为宜。
靠背的斜度以靠背和座面之间的夹角在100°时为宜。
靠背在水平方向宜有弧度,该弧度应与人背部的形状相适。
靠背应安装腰垫,腰垫的位置应在人的第三腰椎与第四腰椎之间,即座面后缘上方100-180mm
的位置。
(2)床的空间
如果是单层床,床上通常会有足够的空间高度。
按中国大量性城市住宅的室内净高2650 mm考虑,床沿高度在400~600 mm之间,那么单层床上方的空间高度应该在2050~2250 mm左右。
但如果是双层床,床上的空间高度也应至少是人的坐高加上适度余量。
(3)居室宽度
床是居住空间里尺度最大的家具,所以居室——
度首先决定于床的大小及其布置方式,其次才是其他家具的大小和布置。
(4)厕所宽度
以公共厕所为例,厕所的净宽决定于厕位隔间的大小、隔间门扇的开启方向和隔间外通道的宽度。
厕位隔间的宽度一般为900 mm,隔间门扇内开时,隔间的深度是
外开时为1200 mm。
隔间的门扇按一人通过考虑,为600 mm。
隔间门扇内开时,厕位隔间外通道的宽度按2人擦肩而过所需的空间确定,至少是1100 mm,则厕所的净宽就是1400 mm(隔间深度)加1100
为2500 mm。
隔间门扇外开时,厕位隔间外通道的宽度应考虑适当的避让空间,为1300 mm,则厕所的净宽就是1200 mm(隔间深度)加1300 mm(
2500 mm。
如果厕位隔间的对面需设置男用小便位,那么厕所的净宽就是
因此,女厕所的最小净宽为2500 mm,男厕所的净宽为
2.楼梯与台阶
楼梯扶手的高度不宜小于1000 mm,杆件的净距应小于等于110 mm。
梯段的净高应大于等于2200 mm,楼梯平台的净高应大于等于2000 mm。
梯段的坡度一般控制在30°左右,可以按下述公式计算:
2r+g=D
其中,r:阶宽,踏面宽度;g:阶高,踢面高度;D:自然跨步的水平长度。
每个梯段的踏步数不应超过18级,不少于3级。
公共空间踏面宽度宜小于300 mm,踢面宽度不大于150 mm,不小于100 mm。
三、城市空间尺度
城市空间尺度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城市节点到节点的水平距离,二是城市空间的高宽比例,尤其是街道的高宽比例。
1.节点水平距离
城市节点指的是城市中有较强功能或有鲜明形象的设施,例如交叉路口、地铁站、特色商店、加油站等。
节点水平距离的确定有两个依据,一是人的步行距离,二是车行距离。
大多数城市的地面公共交通车站间的平地距离是400~800 m。
人从这个距离内的任一点出发,到达最近的公交车站,最大距离不过400 m左右。
按人中等步行速度60 m/min计,步行需6 min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