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教案《运水》
- 格式:doc
- 大小:12.50 KB
- 文档页数:1
【小班科学教案】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运水活动目标:
1.感受水在水运中的明显特点,懂得节约用水。
2、尝试使用工具运水,能仔细观察各种工具运水的不同并愿意表达自己的发现。
3.体验玩水的乐趣。
活动准备:
一些水池,一些水上游戏工具,毛巾,玩具小鸭,视频活动流程:
一、运一运--师:今天啊徐老师请了一位客人和小朋友一起玩,它是谁?和它打个招呼。
--老师:小鸭最喜欢做什么?这里有一个游泳池。
小鸭想请孩子们帮忙提一些水。
--师:瞧,这里有许多工具,你们认识吗?这个是什么?
--老师:你认为哪种工具能载水?
--师:请你们去运运看,是不是和你们说的一样。
二、老师:你刚才用什么工具运水?它能载水吗?请把它放在红框里。
有不能带水的玩具吗?请把它放在绿色的框里。
--师:小朋友认为碗、杯子、瓶子能运水,漏勺和纱网不能运水,为什么啊?
--老师:你觉得水怎么样?(没有颜色,没有味道)——老师:除了给小鸭洗澡,水还能用来做什么?
--师:水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
三、老师:这是另一幅关于小鸭的漫画。
让我们看看。
--师:如果有一天我们也跟动画片里的小鸭子一样没有水用了,会怎么样?那么以后我们用水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呢?
--老师:孩子们知道水很重要。
我们应该节约用水,而不是浪费水。
幼儿园小班教案《运水》(通用8篇)幼儿园小班教案《运水》篇1活动目标:1、在运水中感知水的明显特征,知道要节省用水。
2、尝试运用工具运水,能认真观测各种工具运水的不同并情愿表达自己的发觉。
3、体验玩水的乐趣。
4、乐于探究、沟通与共享。
活动预备:水盆假设干、玩水工具假设干、毛巾、玩具小鸭、一段视频活动过程:一、运一运--师:今日啊徐老师请了一位客人和小伙伴一起玩,它是谁?和它打个招呼。
--师:小鸭子最喜爱做什么呀?这里有一个游泳池,小鸭子要请小伙伴来帮忙运点水。
--师:瞧,这里有很多工具,你们认识吗?这个是什么?--师:你觉得哪个工具能运水?--师:请你们去运运看,是不是和你们说的一样。
二、说一说--师:你刚才用什么工具去运水的?它能运水吗?请把它放到红色的框子里。
有没有哪个玩具不能运水?请你把它放到绿色的框子里。
--师:小伙伴认为碗、杯子、瓶子能运水,漏勺和纱网不能运水,为什么啊?--师:你觉得水是什么样子的?〔没有颜色,没有味道〕--师:水除了可以让小鸭子洗澡,还可以用来做什么?--师:水是特别特别重要的,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
三、看一看--师:这里还有一个小鸭子的动画片,我们一起看一看。
--师:假如有一天我们也跟动画片里的小鸭子一样没有水用了,会怎么样?那么以后我们用水的时候要留意些什么呢?--师:小伙伴都明白了水特别重要,我们要节省用水,不糜费水。
反思本案例来源于我园小班主题活动“水搬家”,内容选择源于幼儿的生活阅历,符合幼儿的爱好爱好。
小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决断了“玩”是本次活动的关键,整个活动过程既是“玩”的`过程,也是“探究”的过程,又是相互“学习”的过程。
因此,我通过“情境创设——动手操作——体验沟通——生活拓展”四大环节让孩子在探究中学习,乐学、爱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集中表达“解放、游戏、体验、轻结果”四大特点。
“解放”是探究式启蒙教学的基本准那么,就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与自主进展。
小班科学教案运水游戏引言:科学教育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参与各种有趣的科学实验和活动,孩子们能够培养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本文将介绍一种适合小班级的科学教案——运水游戏。
这个游戏不仅可以帮助孩子们学习水的流动原理,还能锻炼他们的合作和团队精神。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个游戏的目标、材料、步骤和教学指导。
目标:1. 了解水的流动原理;2. 锻炼合作和团队意识。
材料:1. 平坦的室内或室外空间;2. 一组带有喷头的水枪;3. 一些塑料杯或容器;4. 遮阳伞或篷布(可选)。
步骤:1. 准备工作:a) 选择一个适合进行游戏的空间,确保孩子们的安全;b) 准备好水枪和塑料杯或容器;c) 如有需要,搭建遮阳伞或篷布,以免天气炎热时孩子们暴晒在太阳下。
2. 游戏介绍:a) 在开始游戏前,向孩子们简单介绍水的流动原理,可以使用简单的语言和生动的图片;b) 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参与度。
3. 游戏规则:a) 将孩子们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有两名成员;b) 约定好起始点和终点,将塑料杯或容器放在终点处,并确保容器底部有一个小孔;c) 每组的任务是从起点处用水枪将水传送到终点的容器中;d) 孩子们使用水枪将水喷射到空中,水从喷头中流出,并通过一段距离,最终流入容器中。
4. 游戏开始:a) 每个小组站在起点处,准备好水枪;b) 教师或指定的学生喊“开始”,孩子们开始用水枪喷射水;c) 孩子们要学会调整喷射的方式和力度,以使水能够顺利流入容器中;d) 第一个将水成功传送到容器中的小组获胜。
教学指导:1. 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游戏开始前,向孩子们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告诉他们只有相互协作,才能成功地完成任务。
鼓励他们互相帮助和支持,同时也要教导他们学会倾听和沟通。
2. 观察和讨论:在游戏结束后,组织孩子们观察容器中的水流动情况,并讨论水是如何从起点传送到终点的。
幼儿园中班体育游戏教案《运水》含反思篇4活动目标:1、通过游戏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以及动作的灵敏性。
2、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各种玩法。
3、培养幼儿勇敢顽强的作风以及相互配合、团结共进的合作精神。
4、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5、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小桥2座、1桶水、音乐、梯子2把、平衡木4个、两个盆子、若干杯子。
活动过程:一、准备部分:1、集合幼儿,师生问好。
2、听音乐,幼儿跟着教师一起跳兔子舞。
二、基本部分:1、根据老师的要求,在已经布置好的场地内,幼儿听着音乐跟教师一起到场地内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过小桥、走梯子和平衡木。
2、充分发挥幼儿想象力,积极提倡幼儿所想出来的`各种玩法,请幼儿进行示范,并共同进行练习。
3、游戏:梯上运水(1)、创设一个游戏情景,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
(2)、教师讲解示范游戏的方法,并提出游戏的要求。
(3)、让幼儿体验游戏,等幼儿熟练游戏方法后,组织幼儿进行比赛。
三、结束部分:1、放松练习:听音乐,跟着老师一起做放松运动。
2、收拾器材,做放松运动,组织幼儿进行擦汗喝水,师生再见。
活动反思为了让孩子们知道水是生命之源,要爱惜水、珍惜水,我设计了运水这个活动。
孩子探索欲望强,他们已经不限于教师传授的单一的游戏方法,总是在游戏中创造各种新的玩法,活动中发展幼儿走、跑、跳、爬等基本动作;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
整个活动为幼儿创设宽松、愉悦的环境。
引导、鼓励他们完成目标。
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效果很好。
幼儿园中班体育游戏教案《运水》含反思篇5活动目标1.体验运水的乐趣,在运水的过程中感知水的特性。
2.尝试使用工具运水,在探究中知道哪些东西能运水,哪些东西不能运水。
3.能大胆用语言表述自己的发现,乐于尝试和思考。
活动准备玩水池一个,玩水工具若干,单反数码相机,背景音乐《水族馆》。
活动过程一、情境创设——组织幼儿玩水,让他们体验玩水的乐趣,感知水的特性师:小朋友,你们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揭去遮盖物,出现玩水池。
小班科学课优质教案《运水》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科学课程第三册《生活中的水》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围绕水的运输方式、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节约用水等方面展开。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水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2. 学习并掌握简单的运水方法,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激发对科学知识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水的运输方法、生活中的节水措施。
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水的运输方法,理解节水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水桶、水管、水泵、水杯、计时器等。
学具:每组一套水桶、水管、水杯,以及其他相关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饮水机,思考:水是如何从水源地运输到我们身边的?引导学生认识到运水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水的运输方式,如水管、水泵等,以及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15分钟)以教室内的饮水机为例,讲解如何从水源地运输水到教室,让学生了解实际运水过程。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运水方案,将水从水源地运输到指定地点。
学生分享方案,教师点评。
5. 动手操作(2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运水实验,使用水桶、水管等工具,将水从水源地运输到指定地点。
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疑问。
六、板书设计1. 运水2. 内容:水的运输方式:水管、水泵等生活中的节水措施:洗手时关闭水龙头、收集雨水等运水实验心得体会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节水方案,并说明理由。
答案:例如,洗菜水可以用来浇花,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2. 作业题目:简述本节课学到的运水方法及其实际应用。
答案:如水管运输、水泵运输等,实际应用在生活中的供水系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水的运输方法,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存在操作不当、浪费水资源的现象。
2. 拓展延伸:课后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水厂,了解水的净化、运输过程,加深对水资源的认识。
幼儿园小班科学《运水》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一、教学内容《运水》是一节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活动内容选自幼儿园课程教材科学领域第五章第二节。
本节课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感知到水在不同容器中的流动性和容器形状对水流动性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幼儿探索水的流动性的欲望。
2. 帮助幼儿通过观察和操作,感知水在不同容器中的流动性。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操作,感知水在不同容器中的流动性。
难点:让幼儿理解容器形状对水流动性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不同形状的容器(如圆柱、方形、三角形等)、水、彩条。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个容器、一张彩条。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向幼儿展示一个装满水的容器,引导幼儿观察水在容器中的流动情况。
2. 讲解:教师向幼儿讲解水的流动性和容器形状之间的关系,引导幼儿理解不同形状的容器对水流动性的影响。
3. 操作: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领取一个容器和一张彩条。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要求幼儿用彩条将水从容器中运送到另一个容器中,运送过程中不能让水溅出。
4. 实践:幼儿开始进行游戏,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的操作不当。
六、板书设计板书运水游戏板书内容:水的流动性容器形状对水流动性的影响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和父母一起找一个容器,尝试用彩条将水从容器中运送到另一个容器中,观察并记录父母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答案:父母用彩条将水从容器中运送到另一个容器中,观察到不同形状的容器对水流动性的影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类似的活动,让幼儿探索其他物体(如沙子、米粒等)在不同容器中的流动性,引导幼儿发现更多科学的奥秘。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关注《运水》活动的教学内容聚焦于幼儿对水在不同容器中流动性的感知。
在活动中,教师通过展示和操作,让幼儿直观地观察到水在各种容器中的流动情况,以及容器形状对水流动性的影响。
幼儿园教案:运水简介《幼儿园教案:运水》是一项针对小班幼儿园儿童的活动教学计划。
在这项活动中,幼儿将会学习到水是如何运输到家中的,为他们提供一个切实的生活经历,加强他们的实践技能。
教学目标1.了解水是如何运输到家中的2.培养幼儿探索、思考、观察和想象能力,增强他们的实践技能。
3.正面引导幼儿对水资源节约的认识。
4.提高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1.饮水杯、玻璃杯、奶粉罐子等各种容器2.水龙头或水壶3.小木棍、胶布等物品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老师先引导孩子谈论日常生活中的用水情况,带领孩子一起回忆水源在哪里,出水口在哪里等问题,通过让孩子们回忆和交流,增加了幼儿对水的认识,并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
步骤二:测量水量•老师挂在教室里一张水表图,告诉孩子们它的作用是用来测量水的大小的。
•为了让孩子们更加具体地理解,老师向全班借来了一些饮水杯、缸子、玻璃杯等容器,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倒水到容器中,并用小木棍将容器中的水的梳数标明出来。
步骤三:设计小组合作•老师将班级分成3个小组,每个小组由3-4个孩子组成。
•然后,老师把3个小组分别安排到不同的地点,比如:–水塔–水厂–小区•老师让孩子们围绕这些地点展开小组合作,搜寻、探究、观察、记录相关信息。
同学们根据老师事先传授的知识和合作组员提供的信息,回答以下问题:–水源在哪?是从山里面来的,还是从河流来的?–水到小区要经过哪些管道?–为什么水要进行消毒?如何进行消毒?–小区居民是否在浪费水?如何节约用水?–小区居民如何缴纳水费?步骤四:把信息分组汇报•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搜寻和学习之后,每个小组需要用纸质或者电子的方式把学习的内容汇总,并根据老师安排的时间,进行课间展示。
他们可以使用图表,图片,歌谣或者其他方式来表示他们探究的内容。
•通过小组展示把各自的信息分享给其他小组以及老师。
步骤五:反思•教学活动结束后,班级进行一次反思,让孩子们讲述他们所学到的内容,交流感悟,并思考如何在自己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
运水小班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水是什么,水的存在形式,以及水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水的特性和重要性,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2.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和观察引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透明的玻璃杯、滤纸、纸巾、水、食盐、糖、酱油等。
2. 教学工具:投影仪、白板、标志笔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a. 利用幼儿熟悉的游戏、歌曲或图片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对水的兴趣。
b.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平时喝的是什么?水是用来干什么的?2. 导入完成后,进入正式教学(10分钟)a.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材料:透明的玻璃杯、滤纸、纸巾。
b. 提问:你们觉得在透明的玻璃杯中加入什么物质会发生什么变化?3. 进行实验(30分钟)a. 分组进行实验:将水倒入玻璃杯,依次加入食盐、糖、酱油等。
b.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例如:食盐溶解后水变咸)。
c. 让学生尝试用滤纸过滤已加入食盐的水,观察滤液和滤渣的变化。
d. 让学生用纸巾吸干已加入酱油的水,观察纸巾的变化。
4. 实验完成后,进行讨论(15分钟)a. 引导学生回答实验中的观察现象和发生变化的原因。
b. 讨论水的重要性:人体需要水来维持生命,水也用于农业、工业和日常生活。
c.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如何保护水资源?如何合理利用水?5. 小结(5分钟)a. 总结教学内容: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了水的特性和重要性。
b. 强调学习要点:学生要善于观察,勤于实践,学会保护水资源。
六、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开展水资源保护相关的活动,例如组织参观水厂、植树造林或制作宣传海报等。
2. 引导学生思考与水相关的问题,例如:为什么冰会浮在水面上?为什么水有三种存在形式(固态、液态、气态)?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水的了解更加深入,通过实验和观察,他们培养了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运水教案小班一、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运动方式和流动规律;2.能够观察和描述水的流动过程;3.培养小班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4.培养小班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准备1.水桶、水管、水龙头、水杯、小球等;2.干净的桌子和地面;3.适量的水。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向幼儿们展示一张水的流动图片,引导幼儿们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水流动情况,激发幼儿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实验环节1.实验1:水的流动方式教师向幼儿们展示一段水管,并让幼儿们观察水从水龙头流出的情况。
然后,教师将水管放在桌子上,让幼儿们用手指轻轻地按住水管的一端,观察水的流动情况。
最后,教师让幼儿们用水杯接住水,观察水的流动情况。
2.实验2:水的流动规律教师向幼儿们展示一张小球在水中运动的图片,并让幼儿们观察和描述小球在水中的运动情况。
然后,教师将小球放在水中,让幼儿们观察小球在水中的运动情况。
最后,教师让幼儿们用手指轻轻地推动水,观察水的流动规律。
3. 总结环节教师向幼儿们提问:“你们观察到了什么?”并引导幼儿们总结和归纳实验中观察到的水的运动方式和流动规律。
4. 拓展环节教师向幼儿们展示一张水的循环图片,并让幼儿们观察和描述图片中的水循环情况。
然后,教师让幼儿们用手指轻轻地推动水,观察水的循环情况。
四、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在实验中的表现,了解幼儿对水的运动方式和流动规律的掌握情况;2.通过幼儿的表现和回答问题的情况,了解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3.观察幼儿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了解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中,我采用了实验的方式,让幼儿们亲身体验水的运动方式和流动规律,激发了幼儿们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了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我也注意到,在实验中,有些幼儿会比较急躁,需要我及时引导和帮助。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幼儿的情感教育,培养幼儿的耐心和细心。
小班科学课教案《运水》教学目标:1. 能够描述水的基本运动形式;2. 了解水的运动对人的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形象地观察水的运动;2. 学生理解水的运动对人的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1. 学生理解水的运动形式和运动对人的生产和生活的影响;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图片和视频介绍水的运动;2. 模拟水的运动的小实验;3. 有关水的运动和生产生活的资料和案例。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2分钟)小朋友,我们今天要学什么呢?没错,我们要了解“运水”,你们有没有思考过我们身边的水是怎么运动的呢?它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又有什么影响呢?Step 2:呈现(5分钟)通过图片和视频介绍水的运动:露天水面的流动、河流的流动、潮汐的起伏、瀑布的跌宕、雨滴的飞溅等。
让学生了解水的运动形式,引导学生关注水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Step 3:实验探究(15分钟)将水倒入容器中,引导学生剖析观察Water in motion的小实验,让学生用手和眼睛感受水的运动和形态,复现实验,让学生自己尝试改变水的形态。
Step 4:案例分享(8分钟)分享水的运动对人的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的资料和案例,如水力发电、水运输、水灌溉、水资源保护等,让学生理解水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性。
Step 5:总结(5分钟)引导学生总结今天所学内容,并提醒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使用水,保护水资源。
教学反思:通过观察、实验等多种途径,让学生了解关于水运动的基本知识,同时也能增强学生对水的保护和节约的认识。
教学应该注重趣味性和实用性,让小朋友在愉悦中学习并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小班科学课教案《运水》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四章《水和水的循环》,详细内容为第一课时“运水”。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水的基本特性,认识水在不同物体间的运输方式,并掌握简单的物态变化知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水的基本特性,如无色、无味、透明等。
2. 理解并掌握水在不同物体间的运输方式,如毛细现象、渗透等。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水现象,提高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水在不同物体间的运输方式,尤其是毛细现象和渗透现象的解释。
教学重点:水的基本特性,以及通过实践观察水在不同物体间的运输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器材(玻璃杯、棉签、色素、食盐、沙子、植物)、投影仪、PPT。
学具:每组一份实验器材,包括玻璃杯、棉签、色素、食盐、沙子、植物。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的水现象,如毛巾吸水、植物生长等,引导学生思考水是如何在不同物体间运输的。
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水的基本特性,如无色、无味、透明等,并介绍水在不同物体间的运输方式,如毛细现象、渗透等。
3. 例题讲解(5分钟)出示例题:为什么毛巾能吸水?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
4. 随堂练习(5分钟)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解释棉签吸水、食盐溶解等现象,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验探究(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水在不同物体间的运输过程,并记录实验结果。
6. 结果分享与讨论(5分钟)各组分享实验结果,讨论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六、板书设计1. 水的基本特性:无色、无味、透明等。
2. 水的运输方式:毛细现象、渗透等。
3. 实验结果:棉签吸水、食盐溶解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为什么毛巾能吸水。
(2)举例说明生活中的毛细现象。
(3)分析植物是如何通过根吸收水分的。
2. 答案:(1)毛巾能吸水是因为毛巾的纤维结构形成了毛细管,使水沿着纤维上升。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运水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2. 引导幼儿主动探索与发现,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4.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准备:1. 塑料杯、瓶子、玻璃杯、水杯等容器;2. 不同颜色的水彩笔;3. 水、蓝墨水、黄墨水等不同颜色的液体。
三、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教师用一个透明的塑料杯装满水,展示给幼儿观察。
2. 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水是什么颜色的?水有什么特点?3. 引导幼儿回答:水是无色的,透明的,可以见到里面的东西。
第一步:观察水的颜色1. 教师为每组幼儿准备一个透明的塑料杯和几支不同颜色的水彩笔。
2. 让幼儿用水彩笔在塑料杯内涂上不同颜色的纸。
3. 让幼儿观察涂上不同颜色纸的杯子,看颜色是如何变化的。
第二步:倒水实验1. 为每组幼儿准备一个装有蓝墨水的玻璃杯和一个装有黄墨水的玻璃杯。
2. 让幼儿将蓝墨水慢慢倒入装有黄墨水的玻璃杯中,观察颜色的变化。
3. 引导幼儿回答:两种颜色的墨水混合在一起之后,颜色变成了什么颜色?为什么会这样?第三步:倒水比赛1. 将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两人。
2. 为每组准备一个装满水的塑料瓶和一个空的水杯。
3. 规定一定的时间,比赛时幼儿要在两个容器之间来回倒水,目标是在规定时间内倒满空水杯。
4. 结束后观察每组幼儿的结果,讨论倒水过程中有什么奇妙的现象。
第四步:小组讨论1. 让每组幼儿自由讨论刚才的实验和比赛中的现象和问题,然后组织回答以下问题:a) 倒水实验中为什么会出现颜色的变化?b) 倒水比赛中为什么有时会倒不满水杯?c) 有没有办法可以改变倒水的结果?第五步:总结1.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多种液体混合后会产生新的颜色,倒水时要注意控制水流的速度和倾倒的角度。
2. 引导幼儿思考,如果将红色、黄色和蓝色的液体混合在一起,会得到什么颜色的液体?3. 鼓励幼儿提出自己的创新想法,可以在下节课进行实验。
小班科学《运水》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科学领域,教材为《幼儿科学探究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水和水蒸气”第三节“运水”。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水在不同容器中的运输方式,探究水管、水壶等工具的使用,以及通过实验活动理解水流动的原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水运输的基本方法,并能安全使用简单运水工具。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学会在团队中共同完成任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简单的运水工具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了解水流动的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水管、水壶、各种容器、水、计时器。
2. 学具:小铲、小桶、塑料杯、抹布。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干涸的花盆,询问学生如何将远处的水运来浇花,引出运水的话题。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水管、水壶等工具,讲解运水的基本方法,并进行演示。
3.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运水工具,尝试将水从一处运到指定位置。
4. 实验活动(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不同容器、不同倾角对水流速度的影响,让学生理解水流动的原理。
5. 小组合作(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运水比赛,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将水运输到指定位置,培养合作精神。
六、板书设计1. 运水工具:水管、水壶等2. 运水方法:倾倒、倒入、倒转3. 水流动原理:重力、容器形状、倾角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回家后,与家长共同完成一次运水活动,记录过程和心得体会。
2.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学生真实记录,家长签字确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了解学生对运水知识的掌握程度,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家中尝试其他运水方法,观察生活中的水流动现象,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简单的运水工具使用方法。
小班教案运水教案标题:小班教案-运水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水的基本特性和运动方式。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1. 图片或实物展示水的不同状态(液体、固体、气体)。
2. 透明容器或水桶。
3. 不同大小的水杯或容器。
4. 水。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水资源,如水龙头、水瓶等,并问学生水的特点和用途。
探究活动:2. 展示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水的不同状态(液体、固体、气体)。
解释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
3. 将透明容器或水桶放在教室中央,让学生围绕容器坐下。
4. 给每个学生分发不同大小的水杯或容器,让他们观察容器的形状、大小和容量,并讨论容器的不同用途。
5. 向容器中加入水,让学生观察水的流动和形状变化。
引导学生讨论水的运动方式,如流动、滴落等。
实践活动:6.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3-4名学生组成。
7. 给每个小组提供一个水桶和一些水杯。
8. 解释活动目标:小组成员合作将水从一个桶倒入另一个桶中,要求尽量不浪费水。
9. 让学生自由讨论并制定倒水的方案,鼓励他们思考如何减少水的浪费。
10. 学生按照讨论的方案进行实践,观察和记录倒水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总结活动:11.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和经验,让他们总结倒水过程中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1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有效地运水,减少浪费。
13. 结合学生的观察和总结,解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节约用水。
拓展活动:14. 鼓励学生在家中或学校环境中寻找更多的运水场景,观察和记录水的运动方式和问题。
15.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和发现,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改进现有的运水方式。
评估活动:16. 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水的基本特性和运动方式的理解程度。
17. 收集学生的记录和总结,评估他们对倒水过程中问题和解决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延伸:18. 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水的循环过程,如蒸发、降水等。
小班科学《运水》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章《水的奥秘》中的第2节“运水”。
详细内容包括:水的三态变化、水的运输方式、简单的水循环过程以及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的三态变化及其特点,掌握水的运输方式。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实验观察水循环过程,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明白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水的三态变化及其运输方式的理解,水循环过程的观察。
教学重点:水的三态变化、水的运输方式以及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验器材(烧杯、玻璃管、水泵、红墨水等)学具:每组一套实验器材,记录表,彩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干旱地区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水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将水运输到干旱地区。
2. 教学内容讲解(10分钟)(1)讲解水的三态变化及其特点。
(2)介绍水的运输方式:蒸发、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等。
3. 实验演示与观察(15分钟)(1)演示水循环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
(2)学生分组实验,观察水的运输过程,填写记录表。
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5分钟)出示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引导学生独立完成随堂练习。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水的三态变化2. 水的运输方式3. 水循环过程4. 保护水资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如何将水从A地运输到B地?答案:采用蒸发、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等多种方式将水从A 地运输到B地。
2. 作业题目:简述水循环过程。
答案:水循环过程包括蒸发、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等环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观察,学生对水的运输方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但在讲解水循环过程中,部分学生掌握不够扎实,需要在课后加强巩固。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我国水资源现状,思考如何保护水资源,提高环保意识。
【幼儿园优质教案大全】小班科学活动:运水《运水》是我教案栏目整理的小班教案大全之一,本课包含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过程,活动准备,玩水是孩子的天性,在探究中发现哪些工具能运水,哪些工具不能运水,并知道其原因。
教案要怎么写?快来看看吧设计意图《指南》中指出:“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
”。
《纲要》中提出:“幼儿的科学探索应从身边的事物开始。
” 本班幼儿处于小班初期,喜欢动手动脑探索和摆弄身边常见物品。
玩水是孩子的天性,本次活动就是结合孩子的兴趣,利用身边的环境与生活中的常见工具和材料将教育内容巧妙、自然的渗透进去。
活动目标1、情感目标:体验使用工具运水的乐趣,感受运水活动的成就感。
2、认知目标:在探究中发现哪些工具能运水,哪些工具不能运水,并知道其原因。
3、能力目标:能用语言积极表达自己的发现,乐于尝试和思考。
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实验操作发现哪些工具能运水,哪些工具不能运水。
难点:通过观察思考知道能运水和不能运水的原因。
(运水的工具四周有边包围,底部没有小孔和缝隙不会漏水,不能运水的工具底部或四周有小孔和缝隙会漏水。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1)见过和或使用过常见的工具(如小碗、水杯、水舀、漏勺等);2)知道种植植物需要保持土壤的水分,土干了可能要浇水。
物质准备:1)情境创设:苗苗农庄两块需要浇水的土地、装满水的大水盆两个,水盆与苗苗农庄有五米的距离。
2)能运水的工具:小碗、水舀、杯子、小桶、小盆等。
3)不能运水的工具:筛子、漏勺、网捞、竹筐、漏斗等。
活动过程一、导入环节:(充分利用园所的自然环境,设置真实情境,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愿望,提出活动内容)师:这块地这么干,小种子都长不好了,我们可以怎么帮助它呢? 师:我们一起来给这块地浇浇水,让小种子快快长高好吗?但是这里离两个大水盆太远了,我们需要用工具把水运过来浇水,孟老师今天专门给你们准备了运水的工具,我们一起去看看都有哪些工具。
运水-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运水》小班科学课教案《运水》活动目标:1、在运水中感知水的明显特征,知道要节约用水。
2、尝试使用工具运水,能仔细观察各种工具运水的不同并愿意表达自己的发现。
3、体验玩水的乐趣。
活动准备:水盆若干、玩水工具若干、毛巾、玩具小鸭、一段视频活动过程:一、运一运--师:今天啊徐老师请了一位客人和小朋友一起玩,它是谁?和它打个招呼。
--师:小鸭子最喜欢做什么呀?这里有一个游泳池,小鸭子要请小朋友来帮忙运点水。
--师:瞧,这里有许多工具,你们认识吗?这个是什么?--师:你觉得哪个工具能运水?--师:请你们去运运看,是不是和你们说的一样。
二、说一说--师:你刚才用什么工具去运水的?它能运水吗?请把它放到红色的框子里。
有没有哪个玩具不能运水?请你把它放到绿色的框子里。
--师:小朋友认为碗、杯子、瓶子能运水,漏勺和纱网不能运水,为什么啊?--师:你觉得水是什么样子的?(没有颜色,没有味道)--师:水除了可以让小鸭子洗澡,还可以用来做什么?--师:水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
三、看一看--师:这里还有一个小鸭子的动画片,我们一起看一看。
--师:如果有一天我们也跟动画片里的小鸭子一样没有水用了,会怎么样?那么以后我们用水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呢?--师:小朋友都明白了水非常重要,我们要节约用水,不浪费水。
【素材积累】岳飞应募参军,因战功累累不断升职,宋高宗亲手写了“精忠岳飞”四个字,制成旗后赐给他。
又召他到寝阁,对他说:“中兴的大事,全部委托给你了。
”金人攻打拱州、亳州,刘锜向朝廷告急,宋高宗命令岳飞火速增援,并在赐给岳飞的亲笔信中说:“设施之事,一以委卿,朕不遥度。
”岳飞于是调兵遣将,分路出战,自己率领轻装骑兵驻扎在郾城,兵锋锐气十足。
但是,后来高宗和秦桧决定与金议和,向金称臣纳贡。
就在岳飞积极准备渡过黄河收复失地的时候,高宗和秦桧却连发12道金字牌班师诏,命令岳飞退兵。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运水(四篇)目录: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运水一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铃儿响叮当二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香香的和臭臭的三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鼻子的秘密四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运水一活动目标:1、在运水中感知水的明显特征,知道要节约用水。
2、尝试使用工具运水,能仔细观察各种工具运水的不同并愿意表达自己的发现。
3、体验玩水的乐趣。
活动准备:水盆若干、玩水工具若干、毛巾、玩具小鸭、一段视频活动过程:一、运一运--师:今天啊徐老师请了一位客人和小朋友一起玩,它是谁?和它打个招呼。
--师:小鸭子最喜欢做什么呀?这里有一个游泳池,小鸭子要请小朋友来帮忙运点水。
--师:瞧,这里有许多工具,你们认识吗?这个是什么?--师:你觉得哪个工具能运水?--师:请你们去运运看,是不是和你们说的一样。
二、说一说--师:你刚才用什么工具去运水的?它能运水吗?请把它放到红色的框子里。
有没有哪个玩具不能运水?请你把它放到绿色的框子里。
--师:小朋友认为碗、杯子、瓶子能运水,漏勺和纱网不能运水,为什么啊?--师:你觉得水是什么样子的?(没有颜色,没有味道)--师:水除了可以让小鸭子洗澡,还可以用来做什么?--师:水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
三、看一看--师:这里还有一个小鸭子的动画片,我们一起看一看。
--师:如果有一天我们也跟动画片里的小鸭子一样没有水用了,会怎么样?那么以后我们用水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呢?--师:小朋友都明白了水非常重要,我们要节约用水,不浪费水。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铃儿响叮当二活动目标:1、听听、看看、说说几种常见的铃声,知道铃声的意思及与我们生活简单联系2、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体验共同游戏的快乐活动准备:大图书、音乐活动过程:一、摸一摸,激发兴趣游戏:摸摸你的**,**在哪里?小结:小眼睛会看,小耳朵会听,本领真大!二、听一听,区别铃声1、第一页:闹钟铃这是什么铃儿在说话?闹钟丁零零,好像在对喜洋洋说什么呀?起床要做些什么事情?模仿自己穿衣服、自己穿裤子……小结:闹钟丁零零,我要起床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真是能干的好宝宝。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运水(四篇)目录: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运水一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铃儿响叮当二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香香的和臭臭的三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鼻子的秘密四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运水一活动目标:1、在运水中感知水的明显特征,知道要节约用水。
2、尝试使用工具运水,能仔细观察各种工具运水的不同并愿意表达自己的发现。
3、体验玩水的乐趣。
活动准备:水盆若干、玩水工具若干、毛巾、玩具小鸭、一段视频活动过程:一、运一运--师:今天啊徐老师请了一位客人和小朋友一起玩,它是谁?和它打个招呼。
--师:小鸭子最喜欢做什么呀?这里有一个游泳池,小鸭子要请小朋友来帮忙运点水。
--师:瞧,这里有许多工具,你们认识吗?这个是什么?--师:你觉得哪个工具能运水?--师:请你们去运运看,是不是和你们说的一样。
二、说一说--师:你刚才用什么工具去运水的?它能运水吗?请把它放到红色的框子里。
有没有哪个玩具不能运水?请你把它放到绿色的框子里。
--师:小朋友认为碗、杯子、瓶子能运水,漏勺和纱网不能运水,为什么啊?--师:你觉得水是什么样子的?(没有颜色,没有味道)--师:水除了可以让小鸭子洗澡,还可以用来做什么?--师:水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
三、看一看--师:这里还有一个小鸭子的动画片,我们一起看一看。
--师:如果有一天我们也跟动画片里的小鸭子一样没有水用了,会怎么样?那么以后我们用水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呢?--师:小朋友都明白了水非常重要,我们要节约用水,不浪费水。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铃儿响叮当二活动目标:1、听听、看看、说说几种常见的铃声,知道铃声的意思及与我们生活简单联系2、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体验共同游戏的快乐活动准备:大图书、音乐活动过程:一、摸一摸,激发兴趣游戏:摸摸你的**,**在哪里?小结:小眼睛会看,小耳朵会听,本领真大!二、听一听,区别铃声1、第一页:闹钟铃这是什么铃儿在说话?闹钟丁零零,好像在对喜洋洋说什么呀?起床要做些什么事情?模仿自己穿衣服、自己穿裤子……小结:闹钟丁零零,我要起床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真是能干的好宝宝。
页眉内容
运水
新华幼儿园戚智超
活动目标:
1.练习在弯曲的小道上提物行走,增强手臂肌肉力量。
2.发展平衡能力。
活动准备:
大可乐瓶(内装三分之二的水)若干,场地上用水壶浇出几条弯弯曲曲的小路。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双手拎可乐瓶进行上举、侧平举、前后交替甩等练习。
2.组织游戏:运水。
(1)幼儿排成一路纵队,每人拎两瓶水从“小路”一端走到另一端,要求脚不可迈出“小路”。
(2)幼儿拎两瓶水(手稍撑开与地面成30°角)走过“小路”。
3带领幼儿甩动双臂做放松运动。
活动建议:
1.可在“小路”上设置一些小障碍,以增加游戏的难度和趣味性。
2.可充分利用园内的自然环境,如荡椅、花坛边缘等,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
页脚内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