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物理(工)(实践)》真题+解答
- 格式:docx
- 大小:212.44 KB
- 文档页数:3
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将质量为1.00kg 的模型火箭点火升空,50g 燃烧的燃气以大小为600 m/s 的速度从火箭喷口在很短时间内喷出。
在燃气喷出后的瞬间,火箭的动量大小为(喷出过程中重力和空气阻力可忽略) A .30kg m/s ⋅B .5.7×102kg m/s ⋅ C .6.0×102kg m/s ⋅D .6.3×102kg m/s ⋅15.发球机从同一高度向正前方依次水平射出两个速度不同的乒乓球(忽略空气的影响)。
速度较大的球越过球网,速度较小的球没有越过球网,其原因是 A .速度较小的球下降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多B .速度较小的球在下降相同距离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较大C .速度较大的球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少D .速度较大的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降的距离较大16.如图,空间某区域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与纸面平行),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量,三个带正电的微粒a ,b ,c 电荷量相等,质量分别为m a ,m b ,m c ,已知在该区域内,a 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b 在纸面内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 在纸面内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a b c m m m >>B .b a cm m m >>C .a c bm m m >>D .c b a m m m >>17.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主要是将氚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用来发电,氚核聚变反应方程是22311120H H He n ++→,已知21H 的质量为2.0136u ,32He 的质量为3.0150u ,10n 的质量为1.0087u ,1u =931MeV/c 2。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新课标1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 35.5 K 39 Ti 48 Fe 56 I 127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将质量为1.00 kg 的模型火箭点火升空,50 g 燃烧的燃气以大小为600 m/s 的速度从火箭喷口在很短时间内喷出。
在燃气喷出后的瞬间,火箭的动量大小为(喷出过程中重力和空气阻力可忽略)A .30kg m/s ⋅B .5.7×102kg m/s ⋅C .6.0×102kg m/s ⋅D .6.3×102kg m/s ⋅ 15.发球机从同一高度向正前方依次水平射出两个速度不同的乒乓球(忽略空气的影响)。
速度较大的球越过球网,速度较小的球没有越过球网;其原因是A .速度较小的球下降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多B .速度较小的球在下降相同距离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较大C .速度较大的球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少D .速度较大的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降的距离较大16.如图,空间某区域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与纸面平行),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三个带正电的微粒a 、b 、c 电荷量相等,质量分别为m a 、m b 、m c 。
已知在该区域内,a 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b 在纸面内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 在纸面内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2018年高考真题全国卷II理综物理试题解析(解析版)详细答案本文没有明显的格式错误,但是有一些排版不规范的问题。
在第一题的解析中,CD错误应该换行,单独成为一句话,并且需要加上标点符号。
在第二题的解析中,最后一句话应该换行,单独成为一段。
在第三题的解析中,密度公式后面应该加上标点符号。
同时,每段话的语言表达也可以更加简洁明了。
例如,第一题的解析可以改为:“木箱在运动过程中受到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根据动能定理可知,动能等于力做功的大小。
因此,动能小于拉力所做的功,选项A正确。
”1014Hz和1015Hz是指频率的单位,108m·s-1是指光速的大小。
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只有当光的频率大于某个最小值时,才能产生光电效应。
根据公式f=Φ/h,其中Φ为金属的逸出功,h为普朗克常量,可以求出锌产生光电效应的最低频率为1015Hz。
在同一平面内有两根平行长导轨,导轨间存在依次相邻的矩形匀强磁场区域,区域宽度均为l,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交替向上向下。
一边长为的正方形金属线框在导轨上向左匀速运动,线框中感应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正确图线可能是D。
在移动过程中,左边导体棒切割产生的电流方向是顺时针,右边切割磁感线产生的电流方向也是顺时针,两根棒切割产生电动势方向相同,因此电流恒定且方向为顺时针。
从第二个矩形区域到第三个矩形区域,左右两根棒切割磁感线产生的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回路中电流表现为零。
从第三个矩形区域到第四个矩形区域,左边切割产生的电流方向逆时针,右边切割产生的电流方向也是逆时针,所以电流的大小为,方向是逆时针。
当线框再向左运动时,左边切割产生的电流方向顺时针,右边切割产生的电流方向是逆时针,此时回路中电流表现为零,故线圈在运动过程中电流是周期性变化,因此D是正确的选项。
甲、乙两汽车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其速度-时间图像分别如图中甲、乙两条曲线所示。
已知两车在t2时刻并排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
2018《物理(工)(实践)》真题+解答-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2018《物理(工)(实践)》真题(课程代码 00421)请认真熟悉物理(工)的基本原理,熟练掌握物理(工)实验设备的主要功能及其使用方法等实务操作技能。
下面结合理论学习和实验操作,回答以下问题。
1. 在静电场描绘实验中,等势线的疏密说明什么,并说明理由若电源电压增加一倍,等势线的形状是否会变化,并说明理由(10分)2. 用惠斯通电桥测电阻的实验中,电桥平衡的条件是什么在用电桥测待测电阻前,为什么要用万用表进行粗测(10分)3. 已有信号输入到示波器中,但荧光屏上无信号显示,试分析原因(10分)4.欲用逐差法处理数据,实验测量时必须使自变量怎样变化逐差法处理数据的优点是什么(10分)5.调整分光计望远镜的目的是使望远镜接受平行光并且光轴与分光计中心轴垂直。
请问通过哪几个步骤可以把望远镜调节到这样的状态(要求调节顺序正确)(10分)6.现有两个电压信号,其中一个是稳定直流电压信号、另一个是正弦交流电压信号,如何用示波器检验出直流电压信号如果能用示波器测量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怎样测量(10分)7.现有一块圆柱体岩石,提供一只电压表、一只毫安表、一台电源、两个直径与岩石外径相同的金属圆片、游标卡尺等所需器材。
试用伏安法测出该岩石的电阻率。
要求①画出实验原理方框图,②推导出测量电阻率的计算公式(不考虑电表内阻),③写出实验步骤。
(20分)8.用光杠杆法测量金属棒线膨胀系数:设计要求:(1)简述实验基本原理,推导测量公式;(2)合理选用实验器材;(3)说明主要实验步骤和过程;(4)选择合适的数据处理方法,说明原因。
(20分)解答如下:1、(1)等势线的疏密说明静电场各处电场强度的大小,根据U=Ed,相邻两个等势线的电势差恒定,间距越大(表示疏),则可知电场强度越小;反之,间距越小(表示密),则可知电场强度越大。
2018年物理高考选择题详细解答2018年的物理高考选择题是考生们备战高考的关键内容之一。
以下是对2018年物理高考选择题的详细解答。
一、选择题解答1. 题目一解答:根据题目要求,选择题1的答案为A。
2. 题目二解答:根据题目要求,选择题2的答案为C。
3. 题目三解答:根据题目要求,选择题3的答案为B。
4. 题目四解答:根据题目要求,选择题4的答案为D。
二、选择题解析1. 题目一解析此题考查的是XXX定律的应用。
根据选项分析,正确答案应为A。
2. 题目二解析此题考查的是YYY方程的应用。
根据选项分析,正确答案应为C。
3. 题目三解析此题考查的是ZZZ原理的应用。
根据选项分析,正确答案应为B。
4. 题目四解析此题考查的是WWW公式的应用。
根据选项分析,正确答案应为D。
三、选择题讲解1. 题目一讲解这道题涉及到的是XXX定律的具体应用。
根据题干提供的情境,我们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出正确答案为A。
2. 题目二讲解对于这道题,我们需要运用YYY方程进行求解。
通过计算得出正确答案为C。
3. 题目三讲解在这道题中,我们需要运用ZZZ原理来求解问题。
根据计算结果,正确答案为B。
4. 题目四讲解这道题目考察了WWW公式的应用。
经过计算得到正确答案为D。
四、选择题答案分析1. 题目一答案分析对于这道题目,正确答案选择A。
根据题干提供的情境,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得到想要的结果。
2. 题目二答案分析根据题干所给的信息,我们通过计算得出正确答案为C。
3. 题目三答案分析题目三的正确答案为B。
在解题过程中,我们需要运用特定的原理和相关公式进行计算。
4. 题目四答案分析通过计算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题目四的正确答案为D。
在解答这道题目时,需要运用到特定的公式。
五、总结通过对2018年物理高考选择题的详细解答,我们可以看出这些题目主要考查考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备战高考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熟练掌握各种物理定律、公式和原理,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具体问题的解决中。
2018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及解析力学部分参考答案4.②、③、①、④ B 二、填空题34. 2:1 20 35. π三、作图36.四、计算题 37.参考解答:以t 表示水由喷口处到落地所用的时间,有221gt h =① 单位时间内喷出的水量为Q =S v ②空中水的总量应为V =Q t ③由以上各式得ghv S V 2⋅⋅= ④ 代入数值得4104.2-⨯=V m3⑤38.解: (1)设滑雪者质量为m ,斜面与水平面夹角为θ,滑雪者滑行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W=mgcos s+mg(L-scos )=mgL μθμθμ ①由动能定理212mg(H-h)-μ② 离开B 点时的速度 ③ (2)设滑雪者离开B由2111,22h gt s vt ==<, 可解得1s L)④此时必须满足 H-L<2h μ ⑤ 当H-L>2h μ⑥时,滑雪者直接落到地面上可解得2221h=gt s =vt 2可解得2s 39.参考解答:小球在碰撞斜面前做平抛运动.设刚要碰撞斜面时小球速度为v .由题意,v 的方向与竖直线的夹角为30°,且水平分量仍为v 0,如右图.由此得v =2v 0 ①碰撞过程中,小球速度由v 变为反向的.43v 碰撞时间极短,可不 计重力的冲量,由动量定理,斜面对小球的冲量为 mv v m I +=)43( ② 由①、②得 027mv I =③ 40.参考解答:设两物块一起运动的加速度为a ,则有F 1-F 2=(m 1+m 2)a ①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质量为m 1的物块有F 1-T=m 1a ② 由①、②两式得211221m m F m F m T ++=41.参考解答:设圆盘的质量为m ,桌长为l ,在桌布从圆盘下抽出的过程中,盘的加速度为a 1,有桌布抽出后,盘在桌面上作匀减速运动,以a 2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有设盘刚离开桌布时的速度为v 1,移动的距离为x 1,离开桌布后在桌面上再运动距离x 2后便停下,有盘没有从桌面上掉下的条件是设桌布从盘下抽出所经历时问为t ,在这段时间内桌布移动的距离为x ,有由以上各式解得42.参考解答: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43.参考解答:以g′表示火星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M表示火星的质量,m表示为量的卫星的质量,m′表示火星表面处某一物体的质量,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有以v表示着陆器第二次落到火星表面时的速度,它的竖直分量为v1,水平分量仍为v0,有由以上各式解得;44.参考解答:设所求的时间为t ,用m 、M 分别表示卫星和地球的质量,r 表示卫星到地心的距离,有: 222()mM Gmr r Tπ= ① 春分时,如图所示,圆E 表示轨道,S 表示卫星,A 表示观察者,O 表示地心,由图可以看出当卫星S 绕地心O 转到图示位置以后(设地球自转是沿图中逆时针方向),其正下方的观察者将看不见它,据此再考虑对称性,有sin r R θ= ②22t T θπ=③ 2MG g R = ④ 由以上各式解得 12324arcsin()TR t gTππ= ⑤ 45.参考解答:考虑中子是赤道处一块物质,只有当它受到的万有引力大于或等于它随星体所需的向心力时,中子星才不会瓦解。
2018年高考新课标物理3卷详细解析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Ⅲ)一、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题6分,共48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5-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分)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核Al,产生了第一个人工放射性核素X:α Al→n+X.X的原子序数和质量数分别为()A.15和28B.15和30C.16和30D.17和312.(6分)为了探测引力波,“天琴计划”预计发射地球卫星P,其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6倍;另一地球卫星Q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4倍。
P与Q的周期之比约为()A.2:1B.4:1C.8:1D.16:13.(6分)一电阻接到方波交流电源上,在一个周期内产生的热量为Q方;若该电阻接到正弦交流电源上,在一个周期内产生的热量为Q正.该电阻上电压的峰值均为u0,周期均为T,如图所示。
则Q 方:Q正等于()A.1:B.:1C.1:2D.2:14.(6分)在一斜面顶端,将甲、乙两个小球分别以v和的速度沿同一方向水平抛出,两球都落在该斜面上。
甲球落至斜面时的速率是乙球落至斜面时速率的()A.2倍B.4倍C.6倍D.8倍5.(6分)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甲、乙两车的位置x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t1时刻两车速度相等B.从0到t1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C.从t1到t2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D.在t1到t2时间内的某时刻,两车速度相等6.(6分)地下矿井中的矿石装在矿车中,用电机通过竖井运送到地面。
某竖井中矿车提升的速度大小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图线①②分别描述两次不同的提升过程,它们变速阶段加速度的大小都相同;两次提升的高度相同,提升的质量相等。
不考虑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
2018年高考物理真题及答案第一单元:物体受力分析一、力的概念1、力:力是。
力不能。
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对它施加这种作用。
2、力的效果:使受力物体的或发生变化,或。
我们可以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检验力的存在与否,上述两种效果可以独立产生,也可以同时产生。
3、力是矢量,在三要素:。
要完整的表述一个力既要说明它的大小,又要说明它的方向。
为形象、直观的表述一个力,我们一般用来表示力的,这各表示力的方法叫力的图示。
作力的图示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一是不能用不同的标度画同一物体所受的不同力;二是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不同,力的图示要求严格,而力的示意图着重于力的方向,不要求做出标度。
4、力的分类:在力学中按可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等;按可分为:拉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等。
性质相同的力效果可以不同,也可以相同;效果相同的力,性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5、力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6、力的测量用。
二、重力1、产生:是由于而产生的。
2、重力的大小:重力与质量的关系为 .重力的大小可用测出,其大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静止时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或者对竖直悬绳的拉力。
3、重力的方向:。
4、物体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只跟物体的 5 有关,形状规则且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它的重心就在其上。
不规则物体的重心位置,除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外,还跟物体质量的分布有关。
对于形状不规则或者质量分布不均匀的薄板,可用测定其重心的位置。
因为重心为一等效概念,所以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可能在物体外,也可能在物体之内。
如圆环的重心就不在圆环上。
三、弹力1、定义: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2、产生条件:一是二是。
3、弹力的方向:一是压力、支持力的方向指向被压、被支持的物体。
二是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的方向。
三是弹力方向可以说成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
4、弹力大小的计算:一是胡克定律,既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产生的弹力大小与形变量成正比,即F= 。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12N14O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r 52 Zn 65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研究工作中由我国科学家完成的是A.以豌豆为材料发现性状遗传规律的实验B.用小球藻发现光合作用暗反应途径的实验C.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D.首例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2.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成熟个体中的细胞增殖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B.细胞的核膜、内质网膜和细胞膜中都含有磷元素C.两个相邻细胞的细胞膜接触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D.哺乳动物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过程不可逆3.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K+和Na+的分布特征是A.细胞外K+和Na+浓度均高于细胞内B.细胞外K+和Na+浓度均低于细胞内C.细胞外K+浓度高于细胞内,Na+相反D.细胞外K+浓度低于细胞内,Na+相反4.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B.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C.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相同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5.下列关于生物体中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B.食物链上传递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细胞呼吸散失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葡萄糖和乳酸D.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ATP6.某同学运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对农田中具有趋光性的昆虫进行调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趋光性昆虫是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消费者B.黑光灯传递给趋光性昆虫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C.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调查某种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D.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该农田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天津市2018年高考[物理]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国家大科学过程——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于2017年8月28日首次打靶成功,获得中子束流,可以为诸多领域的研究和工业应用提供先进的研究平台,下列核反应中放出的粒子为中子的是A.147N俘获一个α粒子,产生178O并放出一个粒子B.2713Al俘获一个α粒子,产生3015P并放出一个粒子C.115B俘获一个质子,产生84Be并放出一个粒子D.63Li俘获一个质子,产生32He并放出一个粒子2.滑雪运动深受人民群众喜爱,某滑雪运动员(可视为质点)由坡道进入竖直面内的圆弧形滑道AB,从滑道的A点滑行到最低点B的过程中,由于摩擦力的存在,运动员的速率不变,则运动员沿AB下滑过程中A.所受合外力始终为零B.所受摩擦力大小不变C.合外力做功一定为零D.机械能始终保持不变3.如图所示,实线表示某电场的电场线(方向未标出),虚线是一带负电的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设M 点和N 点的电势分别为M N ϕϕ、,粒子在M 和N 时加速度大小分别为M N a a 、,速度大小分别为M N v v 、,电势能分别为P P M N E E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M N M N v v a a <<,B .M N M N v v ϕϕ<<,C .P P M N M N E E ϕϕ<<,D .P P M N M Na a E E <<,4.教学用发电机能够产生正弦式交变电流。
利用该发电机(内阻可忽略)通过理想变压器向定值电阻R 供电,电路如图所示,理想交流电流表A 、理想交流电压表V 的读数分别为I 、U ,R 消耗的功率为P 。
若发电机线圈的转速变为原来的12,则A .R 消耗的功率变为12PB .电压表V 的读数变为12UC .电流表A 的读数变为2ID .通过R 的交变电流频率不变5.氢原子光谱在可见光区域内有四条谱线αβγδH H H H 、、和,都是氢原子中电子从量子数n >2的能级跃迁到n =2的能级发出的光,它们在真空中的波长由长到短,可以判定A .αH 对应的前后能级之差最小B .同一介质对αH 的折射率最大C .同一介质中δH 的传播速度最大D .用γH 照射某一金属能发生光电效应,则βH 也一定能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2018年高考全国卷物理试题解析目录全国一卷2-17全国二卷18-34全国三卷35-46全国卷1物理试题解析1.高铁列车在启动阶段的运动可看作初速度为零的均加速直线运动,在启动阶段列车的动能()A.与它所经历的时间成正比B.与它的位移成正比C.与它的速度成正比D.与它的动量成正比【答案】B2.如图,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上端放有物块P ,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 作用在P 上,使其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x 表示P 离开静止位置的位移,在弹簧恢复原长前,下列表示F 和x 之间关系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A. B.C.【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牛顿运动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力随位移变化的图线及其相关的知识点。
由牛顿运动定律,F-mg-F 弹=ma ,F 弹=kx ,联立解得F=mg+ma +kx,对比题给的四个图象,可能正确的是A。
3.如图,三个固定的带电小球a 、b 和c ,相互间的距离分别为ab =5cm,bc =3cm,ca =4cm。
小球c 所受库仑力的合力的方向平衡于a 、b 的连线。
设小球a 、b 所带电荷量的比值的绝对值为k ,则()A.a 、b 的电荷同号,B.a 、b 的电荷异号,C.a 、b 的电荷同号,D.a 、b 的电荷异号,【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库仑定律、受力分析及其相关的知识点。
对小球c 所受库仑力分析,画出a 对c 的库仑力和b 对c 的库仑力,a 对c 的库仑力为排斥力,ac 的电荷同号,b 对c 的库仑力为吸引力,bc 电荷为异号,所以ab 的电荷为异号。
设ac 与bc 的夹角为θ,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和几何关系、库仑定律可得,F ac =k’,F bc =k ’,tan θ=3/4,tan θ=F bc /F ac ,ab 电荷量的比值k =,联立解得:k =64/27,选项D 正确。
【点睛】此题将库仑定律、受力分析、平行四边形定则有机融合,难度不大。
(2018·全国卷I)22. 如图(a),一弹簧上端固定在支架顶端,下端悬挂一托盘:一标尺由游标和主尺构成,主尺竖直固定在弹簧左边;托盘上方固定有一能与游标刻度线准确对齐的装置,简化为图中的指针。
现要测量图(a)中弹簧的劲度系数,当托盘内没有砝码时,移动游标,使其零刻度线对准指针,此时标尺读数为1.950 cm;当托盘内放有质量为0.100 kg 的砝码时,移动游标,再次使其零刻度线对准指针,标尺示数如图(b)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cm。
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9.80 m/s2,此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保留3位有效数字)。
【答案】(1). 3.775 (2). 53.7【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游标卡尺的读数,弹簧劲度系数的测量、胡克定律及其相关的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教材上游标卡尺的使用和探究弹簧的伸长与形变量的关系实验知识的能力。
学科@网实验所用的游标卡尺精度为0.05mm,游标卡尺上游标第15条刻度线与主尺刻度线对齐,根据游标卡尺的读数规则,图(b)所示的游标卡尺读数为3.7cm+15×0.05mm=3.7cm+0.075cm=3.775cm。
托盘中放有质量为m=0.100kg的砝码时,弹簧受到的拉力F=mg=0.100×9.8N=0.980N,弹簧伸长x=3.775cm-1.950cm=1.825cm=0.01825m,根据胡克定律,F=kx,解得此弹簧的劲度系数k=F/x=53.7N/m。
【点睛】解答此题常见错误主要有:一是游标卡尺读数误差,或单位搞错导致错写成37.70;二是把重力加速度按照习惯用g=10m/s2代入计算导致错误;三是考虑采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计算劲度系数耽误时间。
(2018·全国卷II)23.某同学用图(a)所示的装置测量木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因数。
跨过光滑定滑轮的细线两端分别与木块和弹簧秤相连,滑轮和木块之间的细线保持水平,在木块上放置砝码。
2018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物理部分解析(全国卷Ⅲ)(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物理部分解析(全国卷Ⅲ)(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物理部分解析(全国卷Ⅲ)(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2018年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全国卷Ⅲ)二、选择题: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核2713Al ,产生了第一个人工放射性核素X:2713α+Al n+X .X 的原子序数和质量数分别为( )A .15和28B .15和30C .16和30D .17和311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核反应方程遵循的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规律及其相关的知识点。
根据核反应遵循的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知,X 的电荷数为2+13=15,质量数为4+27-1=30,根据原子核的电荷数等于原子序数,可知X 的原子序数为15,质量数为30,B 正确。
15.为了探测引力波,“天琴计划"预计发射地球卫星P ,其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6倍;另一地球卫星Q 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4倍。
P 与Q 的周期之比约为( )A .2:1B .4:1C .8:1D .16:115【答案】C 【解析】 设地球半径为R ,根据题述,地球卫星P 的轨道半径为R P =16R ,地球卫星Q 的轨道半径为R Q =4R ,根据开普勒定律,所以P 与Q 的周期之比为T P ∶T Q =8∶1,C 正确。
高考实验专题复习—力学实验(附参照答案 ) 一、考纲剖析考点考点解读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二:研究弹簧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三:考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章实验四:考证牛顿运动定律实验五:研究动能定理实验六:考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选)实验七:研究单摆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快度(选)实验八:考证动量守恒定律考纲领求:旨在考察学生实验与研究能力。
能独立达成实验,能明的确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察看、剖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办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剖析和评论;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拟订解决方案;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知识、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办理问题,包含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考纲说明: 1.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主要有:刻度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打点计时器、弹簧秤、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2.要求认识偏差问题在实验中的重要性,认识偏差的概念,知道系统偏差和有时偏差;知道用多次丈量取均匀值的方法减少有时偏差;能在某些实验中剖析偏差的主要根源;不要求计算偏差3.要求知道有效数字的看法,会用有效数字表达直接丈量的结果。
间接丈量的有效数字运算不作要求二、实验分类8 个力学实验实验内容丈量性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研究弹簧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研究性实验研究动能定理研究单摆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快度考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章考证牛顿运动定律考证性实验考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考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要求刻度尺的使用丈量原理、实验方法纸带办理数据的方法:表格、图象理解实验原理(是选择实验仪器、安排实验步骤、控制实验条件、数据办理,偏差剖析等的依照)实验方法:装换,考证和等效思想;偏差剖析(产生原由及减小举措)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本实验是力学实验的要点实验,是力学实验的基础,经过娴熟掌握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为考证牛顿运动定律、研究动能定理、考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做好必需的知识和方法上的准备。
2018《物理(工)(实践)》真题
(课程代码 00421)
请认真熟悉物理(工)的基本原理,熟练掌握物理(工)实验设备的主要功能及其使用方法等实务操作技能。
下面结合理论学习和实验操作,回答以下问题。
1. 在静电场描绘实验中,等势线的疏密说明什么,并说明理由?若电源电压增加一倍,等势线的形状是否会变化,并说明理由?(10分)
2. 用惠斯通电桥测电阻的实验中,电桥平衡的条件是什么?在用电桥测待测电阻前,为什么要用万用表进行粗测?(10分)
3. 已有信号输入到示波器中,但荧光屏上无信号显示,试分析原因?(10分)
4.欲用逐差法处理数据,实验测量时必须使自变量怎样变化?逐差法处理数据的优点是什么?(10分)
5.调整分光计望远镜的目的是使望远镜接受平行光并且光轴与分光计中心轴垂直。
请问通过哪几个步骤可以把望远镜调节到这样的状态?(要求调节顺序正确)(10分)
6.现有两个电压信号,其中一个是稳定直流电压信号、另一个是正弦交流电压信号,如何用示波器检验出直流电压信号?如果能用示波器测量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怎样测量? (10分)
7.现有一块圆柱体岩石,提供一只电压表、一只毫安表、一台电源、两个直径与岩石外径相同的金属圆片、游标卡尺等所需器材。
试用伏安法测出该岩石的电阻率。
要求①画出实验原理方框图,②推导出测量电阻率的计算公式(不考虑电表内阻),③写出实验步骤。
(20分)
8.用光杠杆法测量金属棒线膨胀系数:设计要求:(1)简述实验基本原理,推导测量公式;(2)合理选用实验器材;(3)说明主要实验步骤和过程;(4)选择合适的数据处理方法,说明原因。
(20分)
解答如下:
1、(1)等势线的疏密说明静电场各处电场强度的大小,根据U=Ed,相邻两个等势
线的电势差恒定,间距越大(表示疏),则可知电场强度越小;反之,间距越小(表示密),则可知电场强度越大。
(2)若电源电压增加一倍,等势线会变密。
理由同上。
2、(1)当通过检流计的电流为零时,即电流计指针指零时,电桥达到平衡;
(2)用万用电表进行粗测待测电阻,是为了确定比例臂的比值(倍率)、估算比较臂的初值、电压值。
3、(1)亮度过低;
(2)接地;
(3)波形位置不当。
4、(1)自变量应满足等间距变化的要求,且满足分组要求。
(2)优点:充分利用数据;消除部分定值系统误差。
5、(1)粗调。
(2)调节望远镜目镜,使分划板叉丝清晰。
(3)调节望远镜物镜,使亮十字清晰。
(4)调节望远镜和载物台水平度调节螺钉,使反射镜正反两面反射回来亮十字都与自准位置重合。
6、(1)将电压信号输入到示波器的Y 输入端,调整X 轴的扫描周期,当示波器
屏幕上波形为一水平直线时,输入的信号为直流电压信号;当示波器屏幕上波形为一曲线时,输入的信号为交流电压信号;
(2)用示波器可以测量直流电压信号的电压值,方法是:测量出直流电压信号波形(水平直线)在Y 方向偏离扫描基线的格数,再乘以Y 轴的灵敏度。
7、(1)原理方框图:
(2)设岩石的长度为L、直径为D、电阻率为ρ ,则电阻R 可以表示成:R=ρ *(L/s)=p*(4 *L/π *D*D)
A.加在岩石俩端的电压为V,通过的电流为I,则有:R=V/I
B.推出ρ =(π *D*D*V)/(4*L*I) 3)
实验步骤:
1、用游标卡尺测量岩石块的长度L 和直径D
2、将金属圆片固定在岩石的俩端作为电极
3、连接好测量电路
4、测量出电压V 和电流
8、(1)实验基本原理:线胀系数:α =⊿l/〔L0(t2-t0)〕光杠杆:⊿l=l ⊿
n/2Dα =l ⊿n/{2D〔L0(t2-t0)〕}
(2)实验仪器:金属棒,玻璃箱,温度计,光杠杆,望远镜尺组,蒸汽源。
(3)a、仪器调整;b、记录初始值t0,n0,l,D,L0;c、加热金属杆,记录t2(等间距取点)和n;
(4)逐差法,线性最小二乘法,作图法;自变量等间距分布,两测量量线性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