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奥数平均数
- 格式:docx
- 大小:14.95 KB
- 文档页数:2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平均数问题求平均数问题的数量关系式是: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总数 =平均数×份数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例题一:例 1、用 4 个同样的杯子,水面的高度分别是8 厘米、5 厘米、4 厘米和 3 厘米。
这四杯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厘米?练习二2、小明期末测试语文、数学、英语和科学分别是90 分、 96 分、 92 分和98 分。
小明这四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3、某学校1— 4 年级,分别有260 人、 300 人、 280 人和 312 人。
这个学校平均每个年级多少人? 4、甲筐有梨32 千克,乙筐有梨38 千克,丙、丁两筐共有梨50 千克,平均每筐梨有多少千克?例题二 :1、幼儿园小朋友做红花,小明做了7 朵,小红做了9 朵,小花和小张合作了12 朵。
平均每人做红花多少朵?2、一个书架上第一层放书52 本,第二层放书和第三层共46 本。
平均每层放书多少本?练习二:1、某工厂第一、第二车间共有工人180 人,第三车间有103 人,第四车间有81 人。
平均每个车间有多少人?2、商店有蓝气球和红气球共 43 只,黄气球有 20 只,绿气球有 33 只。
平均每种气球有多少只?3、植树小组植一批树, 3 天完成。
前 2 天共植了 113 棵,第三天植了 55 棵。
植树小组平均每天植树多少棵?4、小明期中考试,语文、数学总分是 197 分,英语考了 91 分,小明三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例题三:1、小红、小青的平均身高是103 厘米,小军的身高是115 厘米,三个人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2、一个同学读一本故事书,前 4 天每天读25 页,以后每天读40 页,又读了 6 天正好读完。
这个同学平均每天读多少页?练习三:1、一辆摩托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 2 小时每小时行驶60 千米,后 3 小时每小时行驶70 千米,这辆摩托车平均每小时行使多少千米?2、小明家先后买了两批小鸡,第一批的 20 只每只重 60 克,第二批的 30 只每只重 70 克,小明家的小鸡平均每只多少克?3、少先队员为饲养场割草,第一组7 人,平均每人割13 千克,第二组 5 人,平均每人割25千克,平均每人割草多少千克?4、有一小组同学量身高,其中 2 人都是 124 厘米,另外 4 人都是 130 厘米。
三年级奥数——平均数一、知识点:1.平均数:把一个(总)数平均分成几个相等的数的数值叫做这个(总)数的平均数。
2. 平均数=总数÷份数总数=平均数×份数3.方法:公式法、整体思想、基准数、移多补少二、例题1. 总数未知:四个小朋友吃葡萄,小华吃了7颗,小红和小刚一起吃了13颗,小方吃了4颗。
平均每人吃几颗?2. 份数变化:有三筐苹果,第一筐有38个,第二筐有45个,第三筐有53个,把第一筐苹果全部分装到第二筐和第三筐中,怎样才能使第二筐和第三筐的苹果一样多?3.整体与局部3.1 小新的零花钱今年前3个月小新有平均88元的零花钱,四、五月份平均有83元的零花钱,那么小新平均每月零花钱有多少?3.2 四队跑步甲、乙、丙三队平均跑了24公里,乙、丙、丁平均跑了26公里。
已知丁队跑了28公里,问甲队跑了多少公里?3.3 7个数平均数是29,前3个平均数是25,后5个数是38,请问第三个数是多少?3.4 三人参加数学竞赛,甲乙的总分是145分,乙、丙的总分是125分,丙、甲的总分是150分,求三人各自多少分?4.基数与移多补少有15个小朋友跳绳,他们每分钟跳绳的个数分别是93、94、85、92、86、88、94、91、88、89、92、86、93、90、89,求平均每人每分钟跳绳多少个?三、习题跳绳比赛,四轮跳绳平均不低于96个的能进入决赛,小光前三轮跳了95、97、94,那么他要进入决赛,第四轮得分至少要多少个?5个连续自然数的中间一个数是45,这5个数的和是多少?56+57+58+59+60=34+35+36+37+38+39=求所有三位数的和。
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3+8=四、讲题与提问请小朋友选择习题中的一道,将给同学听,当名小老师。
请写下听课后的感想和疑惑吧!。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平均数问题求平均数问题的数量关系式是: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总数=平均数×份数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例题一:例1、用4个同样的杯子,水面的高度分别是8厘米、5厘米、4厘米和3厘米。
这四杯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厘米?练习二2、小明期末测试语文、数学、英语和科学分别是90分、96分、92分和98分。
小明这四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3、某学校1—4年级,分别有260人、300人、280人和312人。
这个学校平均每个年级多少人?4、甲筐有梨32千克,乙筐有梨38千克,丙、丁两筐共有梨50千克,平均每筐梨有多少千克?例题二:1、幼儿园小朋友做红花,小明做了7朵,小红做了9朵,小花和小张合作了12朵。
平均每人做红花多少朵?2、一个书架上第一层放书52本,第二层放书和第三层共46本。
平均每层放书多少本?练习二:1、某工厂第一、第二车间共有工人180人,第三车间有103人,第四车间有81人。
平均每个车间有多少人?2、商店有蓝气球和红气球共43只,黄气球有20只,绿气球有33只。
平均每种气球有多少只?3、植树小组植一批树,3天完成。
前2天共植了113棵,第三天植了55棵。
植树小组平均每天植树多少棵?4、小明期中考试,语文、数学总分是197分,英语考了91分,小明三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例题三:1、小红、小青的平均身高是103厘米,小军的身高是115厘米,三个人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2、一个同学读一本故事书,前4天每天读25页,以后每天读40页,又读了6天正好读完。
这个同学平均每天读多少页?练习三:1、一辆摩托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2小时每小时行驶60千米,后3小时每小时行驶70千米,这辆摩托车平均每小时行使多少千米?2、小明家先后买了两批小鸡,第一批的20只每只重60克,第二批的30只每只重70克,小明家的小鸡平均每只多少克?3、少先队员为饲养场割草,第一组7人,平均每人割13千克,第二组5人,平均每人割25千克,平均每人割草多少千克?4、有一小组同学量身高,其中2人都是124厘米,另外4人都是130厘米。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平均数问题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平均数问题求平均数问题的数量关系式是: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总数=平均数×份数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练习一:1、用4个同样的杯子,水面的高度分别是8厘米、5厘米、4厘米和3厘米。
这四杯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厘米?2、小明期末测试语文、数学、英语和科学分别是90分、96分、92分和98分。
小明这四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3、某学校1—4年级,分别有260人、300人、280人和312人。
这个学校平均每个年级多少人?4、甲筐有梨32千克,乙筐有梨38千克,丙、丁两筐共有梨50千克,平均每筐梨有多少千克?练习二:1、幼儿园小朋友做红花,小明做了7朵,小红做了9朵,小花和小张合作了12朵。
平均每人做红花多少朵?2、一个书架上第一层放书52本,第二层放书和第三层共46本。
平均每层放书多少本?3、某工厂第一、第二车间共有工人180人,第三车间有103人,第四车间有81人。
平均每个车间有多少人?4、商店有蓝气球和红气球共43只,黄气球有20只,绿气球有33只。
平均每种气球有多少只?练习三:1、植树小组植一批树,3天完成。
前2天共植了113棵,第三天植了55棵。
植树小组平均每天植树多少棵?2、小明期中考试,语文、数学总分是197分,英语考了91分,小明三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3、小红、小青的平均身高是103厘米,小军的身高是115厘米,三个人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4、一个同学读一本故事书,前4天每天读25页,以后每天读40页,又读了6天正好读完。
这个同学平均每天读多少页?练习四:1、一辆摩托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2小时每小时行驶60千米,后3小时每小时行驶70千米,这辆摩托车平均每小时行使多少千米?2、小明家先后买了两批小鸡,第一批的20只每只重60克,第二批的30只每只重70克,小明家的小鸡平均每只多少克?3、少先队员为饲养场割草,第一组7人,平均每人割13千克,第二组5人,平均每人割25千克,平均每人割草多少千克?4、有一小组同学量身高,其中2人都是124厘米,另外4人都是130厘米。
三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求平均数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是: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例1:二(1)班学生分三组植树,第一组有8人,共植树80棵;第二组有6人,共植树66棵;第三组有6人,共植树54棵。
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分析与解答:因为二(1)班学生分三组植树,由问题可知“平均范围”是三个组,是按人数平均,因此所需条件是三个组植树的总棵数和三个组的总人数。
三个组植树的总棵数为:80+66+54=200棵,总人数为:8+6+6=20人,所以平均每人植树200÷20=10棵。
练习一1,电视机厂四月份前10天共生产电视机3300台,后20天共生产电视机6300台。
这个月平均每天生产电视机多少台?2,小明参加数学考试,前两次的平均分是85分,后三次的总分是270分。
求小明这五次考试的平均分数是多少。
3,二(1)班学生分三组植树,第一组有8人,平均每人植树10棵;第二组有6人,平均每人植树11棵;第三组有6人,平均每人植树9棵。
二(1)班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例2:王老师为四年级羽毛球队的同学测量身高。
其中两个同学身高153厘米,一个同学身高152厘米,有两个同学身高149厘米,还有两个同学身高147厘米。
求四年级羽毛球队同学的平均身高。
分析与解答:这道题可以按照一般思路解,即用身高总和除以总人数。
这道题还可以采用假设平均数的方法求解,容易发现,同学们的身高都在150厘米左右,可以假设平均身高为150厘米,把它当作基准数,用“基数+各数与基数的差之和÷份数=平均数”。
(153×2+152+149×2+147×2)÷(2+1+2+2)=150厘米或:150+(3×2+2-1×2-3×2)÷(2+1+2+2)=150厘米练习二1,五(1)班有7个同学参加数学竞赛,其中有两个同学得了99分,还有三个同学得了96分,另外两个同学分别得了97、89分。
三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及答案1、用1、8、8、4四张数字卡片可以组成若干个不同的四位数,所有这些四位数的平均值是多少?答案:(3×1111+3×4444+6×8888)÷12=5832.75。
2、有几位同学一起计算他们语文考试的平均分。
赵峰的得分如果再提高13分,他们的平均分就达到90分;如果赵峰的得分降低5分,他们的平均分只有87分。
那么这些同学共有多少人?答案:(13+5)÷(90-87)=6。
3、用6元1千克的甲级糖,3.5元1千克的乙级糖,3元1千克的丙级糖,混合成为每千克4元的什锦糖。
如果甲级糖1千克,丙级糖1千克,应放入乙级糖多少千克?答案:[6-4-(4-3)]÷(4-3.5)=2。
4、老师在黑板上写了13个自然数,让小明计算平均数(保留两位小数),小明计算出的答案是12.43。
老师说最后一位数字错了,其他的数字都对。
正确的答案应是多少?答案:12.4×13=161.212.5×13=162.5162÷13≈12.46。
5、有两组数,第一组数的平均数是12.8,第二组数的平均数是10.2,而这两组数总的平均数是12.02,那么第一组数的个数和第二组数个数的比值是多少?答案:(12.02-10.2)÷(12.8-12.02)=7/3。
6、某班在一次数学考试中,平均成绩是78分,男、女生各自的平均成绩是75.5分和81分。
这个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倍? 答案:(81-78)÷(78-75.5)=1.2。
7、会场里有两个座位和四个座位的长椅若干把。
某年级学生(不足70人)来开会,一部分学生一人坐一把两座长椅,其余的人三人坐一把四座长椅。
结果平均每个学生坐1.35个座位。
问:有多少个学生来开会?答案:(2-1.35)÷(1.35-4/3)=3939+1=40。
8、五位裁判员给一名体操运动员评分后,去掉一个分和一个最低分,平均得9.58分;只去掉一个分,平均得9.46分;只去掉一个最低分,平均得9.66分。
小学三年级奥数第讲平均数问题(一)小学三年级奥数第一讲平均数问题这里是小学三年级奥数第一讲,我们将要学习关于平均数的概念。
平均数是指一组数的总和除以个数所得到的数值,是统计学中常用的一个计算方法。
平均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组数据的总体特征,让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例子一:小明在连续五天的练习中分别得到了91分、88分、95分、89分和93分,请计算他这五天的平均分数。
解答:要计算平均分数,我们首先需要将这五个分数相加,然后再除以5。
即:91 + 88 + 95 + 89 + 93 = 456456 / 5 = 91.2所以小明这五天的平均分数是91.2分。
例子二:班级里有10个学生,他们的身高分别为120厘米、130厘米、125厘米、135厘米、128厘米、130厘米、127厘米、133厘米、122厘米和125厘米,请计算这10个学生的平均身高。
解答:将这10个身高值相加,然后再除以10,即:120 + 130 + 125 + 135 + 128 + 130 + 127 + 133 + 122 + 125 = 1245 1245 / 10 = 124.5所以这10个学生的平均身高是124.5厘米。
通过上述例子,我们可以看到计算平均数的步骤是将数值相加,然后再除以个数。
现在,我们来解决一些更复杂的平均数问题。
例子三:小华参加了一场七天的马拉松训练营,每天的里程数分别为10公里、12公里、15公里、11公里、13公里、14公里和16公里,请计算小华这七天的平均每日里程数。
解答:我们可以将这七天的里程数相加,然后再除以7,即:10 + 12 + 15 + 11 + 13 + 14 + 16 = 9191 / 7 ≈ 13所以小华这七天的平均每日里程数是约为13公里。
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计算平均数的过程是一样的,无论是计算分数、身高还是每日里程数。
只需要将数值相加,再除以个数即可。
希望大家能够熟练掌握这一技巧。
三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附本知识点练习和答案)一般而言,我们用几个数的和除以这几个数的个数所得的商,就叫做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平均数问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求平均速度,平均身高、平均分、平均体重、平均价格等等。
求平均数,要知道两个条件,即被平均分的事物的总数量和平均分的总份数。
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式是:(1)平均数=总数量÷总分数;(2)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3)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
下面我们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说明。
根据总数和份数求平均数根据总数和份数求平均数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找准平均数所对应的总数量和总份数,它们之间的关系式: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平均数×总份数=总数量,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
比较总数求重叠数比较总数求重叠数已知一列数中某个数前面几个数的和(包含这个数)、后面几个数的和(包含这个数),以及所有数的和,那么这个数(重叠数)=(前几个数的和+后几个数的和)-所有数的和。
3个数中,每2个数一组,可以有3种搭配,把这3组的和相加,再除以2就等于这3个数的和。
根据变化前后的总数求个别数已知几个数的和,以及增加一个数后所有和的数,求增加的数时,用现在(增加后)的和减去原来(增加前)的和。
根据前后变化求个别数已知几个数的和,以及增加一个数后所有数的和,求增加的数时,用现在的和减去原来的和。
下面给大家一些练习(认真思考完成练习后再对答案):1、6个男生的平均体重是10千克,4个女生的平均体重是30千克,这10个同学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2、在一次数学测试中,包括小明在内的6名同学的平均分为70分,其中小明得了95分,则小明以外的5名同学的平均分为多少分?3、五年级(1)班有40个同学参加考试,其中2个同学缺考,平均成绩为79分。
缺考的两个同学补考后各得99分,则这个班最后平均分为多少?4、有6个数排成一行,它们的平均数是27,已知前4个数的平均数是23,后3个数的平均数是34,第4个数是多少?5、张老师、王鸿和金明的平均年酸是17岁:李老师、王鸿和金明的平均年龄是15岁,李老师今年27岁,张老师今年多少岁?6、某学生第一次与第二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是62分,第三次测验后,三次平均成绩是68分。
三年级奥数专题三:平均数问题解题时关键要确定“总数量”以及与“总数量”相对应的“总份数”,然后用总数量除以总份数求出平均数。
求平均数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是: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
[经典例题]例1:小宇4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是91分,第5次测验得了96分,问他5次测验的平均成绩是多少?练习1:(三)1班原有男生20人,他们的平均体重为39千克,后来又有两个男同学插班,这两个男同学体重分别是42千克、36千克。
求现在这个班的男生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例2:有甲、乙、丙3个数,甲、乙的和是90,甲、丙的和是82,乙、丙的和是86。
甲、乙、丙3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练习2:小明期末考试语文和数学共190分,语文和英语共192分,数学和英语共194分,求小明语文、数学和英语三科的平均分是多少?例3:有五个数,它们的平均数是138,如果把它们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前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27,后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48,求中间的数。
练习3:有6个数排成一列,它们的平均数是27,前4个数的平均数是23,后3个数的平均数是34。
求第4个数是多少。
例4:从甲地到乙地的全程是120千米,小红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行15千米,从乙地到甲地每小时行10千米,求小红往返的平均速度。
练习4:甲地到乙地的全程是60千米。
小明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行15千米,从乙地到甲地每小时行10千米,例5:小丽前4次次语文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7分,5次语文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8分。
第5次测验得了多少分?练习5:小林期中考试语文、外语、自然的平均成绩是74分,数学成绩公布后,他的平均成绩提高了3分。
他的数学考了多少分?作业三1. 某哨所8名战士守卫,轮流派出2名战士站岗,一昼夜24小时,平均每人站岗几小时?2.王成期中考试语文、外语、自然的平均成绩是82分,数学成绩公布后,他的平均成绩提高了2分.王成数学考了多少分?3. 已知甲、乙、丙、丁四个数的平均数是10,甲、乙两数的平均数是8,求丙、丁两数的平均数。
【导语】解答平均数应⽤题关键是要求出总数量和总份数,然后再根据“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这个数量关系式来解答。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三年级奥数应⽤题:平均数问题》,希望帮助到您。
【篇⼀】 1、⼀个书架上第⼀层放书52本,第⼆层和第三层共放70本,第四层放了46本,平均每层放书多少本? 2、某⼯⼚第⼀、⼆车间共有⼯⼈180⼈,第三车间有103⼈,第四车间有81⼈。
平均每个车间多少⼈? 3、商店有蓝⾊⽓球和红⾊⽓球共43只,黄⽓球有20只,绿⽓球有33只。
平均每种⽓球多少只? 4、⽤4个同样的杯了装⽔,⽔⾯的⾼度分别是8厘⽶、5厘⽶、4厘⽶、3厘⽶。
这4个杯⼦⾥⽔⾯的平均⾼度是多少厘⽶? 5、幼⼉园⼩朋友做红花,⼩华做了7朵,⼩⽅做了9朵,⼩林和⼩宁合做了12朵。
平均每个⼩朋友做了多少朵? 6、⼩英4次数学测验的平均分是92分,5次数学测验的平均分⽐4次的平均分提⾼1分。
⼩英第5次测验得多少分? 7、⼩王、⼩张、⼩刘三⼈体育测试平均成绩是82分,如果加上⼩顾,四⼈平均成绩就提⾼了4分。
⼩顾体育测试分数是多少? 8、⼀个同学读⼀本书,共10天读完,平均每天读8页。
前5天他平均每天读6页,后4天这个同学平均每天读多少页? 9、有7个数的平均数为8,如果把其中⼀个数改为1,这时7个数的平均数是7。
这个被改动的数原来是⼏? 10、有5个数的平均数是5,如果把其中⼀个数改为2,这5个数的平均数是4。
这个被改动的数原来是⼏?【篇⼆】 1、⼩华期末测试语⽂、数学、英语、社会分别得了90分、96分、92分、98分,这四门的平均分是多少? 2、某校1——4年级分别有260⼈、300⼈、280⼈、312⼈,平均每个年级有多少⼈? 3、甲筐有梨32千克,⼄筐有梨38千克,丙、丁筐共有梨50千克,平均每筐多少千克? 4、⼩华家先后买了两批⼩鸡,第⼀批的20只每只重60克,第⼆批的30只每只重70克。
⼩华家的⼩鸡平均多重? 5、少先队员为饲养场割草,第⼀组7⼈,平均每⼈割草13千克,第⼆组5⼈,平均每⼈割25千克。
三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三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求平均数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是: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例1:二(1)班学生分三组植树,第一组有8人,共植树80棵;第二组有6人,共植树66棵;第三组有6人,共植树54棵。
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分析与解答:因为二(1)班学生分三组植树,由问题可知“平均范围”是三个组,是按人数平均,因此所需条件是三个组植树的总棵数和三个组的总人数。
三个组植树的总棵数为:80+66+54=200棵,总人数为:8+6+6=20人,所以平均每人植树200÷20=10棵。
练习一1,电视机厂四月份前10天共生产电视机3300台,后20天共生产电视机6300台。
这个月平均每天生产电视机多少台2,小明参加数学考试,前两次的平均分是85分,后三次的总分是270分。
求小明这五次考试的平均分数是多少。
3,二(1)班学生分三组植树,第一组有8人,平均每人植树10棵;第二组有6人,平均每人植树11棵;第三组有6人,平均每人植树9棵。
二(1)班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例2:王老师为四年级羽毛球队的同学测量身高。
其中两个同学身高153厘米,一个同学身高152厘米,有两个同学身高149厘米,还有两个同学身高147厘米。
求四年级羽毛球队同学的平均身高。
分析与解答:这道题可以按照一般思路解,即用身高总和除以总人数。
这道题还可以采用假设平均数的方法求解,容易发现,同学们的身高都在150厘米左右,可以假设平均身高为150厘米,把它当作基准数,用“基数+各数与基数的差之和÷份数=平均数”。
(153×2+152+149×2+147×2)÷(2+1+2+2)=150厘米或:150+(3×2+2-1×2-3×2)÷(2+1+2+2)=150厘米练习二1,五(1)班有7个同学参加数学竞赛,其中有两个同学得了99分,还有三个同学得了96分,另外两个同学分别得了97、89分。
平均数问题一、知识要点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经常遇到求平均数的问题,比如:求平均分数、平均年龄、平均气温、平均身高、平均亩产量……这是小学学习阶段经常接触的问题,是一种典型的应用题。
平均数问题一般含有两种含义:①把几个不相等的数,在总和不变的条件下,移多补少,大的补给给小的,使每份相等;②指把总数平均分成大小相等的若干份。
平均数问题涉及概念有总数、总份数、平均数(1份数),解答平均数问题的基本公式:总数÷总份数=平均数(1份数)总数÷平均数=总份数平均数×总份数=总数解答这类问题的关键主要是弄清总数、总份数、平均数三者之间的关系,根据总数对应的总份数,求出一份数,也就是平均数。
二、经典例题例1、考试中,小花的语文考了96分,数学考了97分,外语考了98分,三门的平均分是多少分?体验训练1用5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的高度分别是4厘米、5厘米、6厘米、7厘米、8厘米。
这5个杯子里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厘米?例2、甲车间有工人98人,乙车间有工人120人,丙、丁车间共有工人166人,甲、乙、丙、丁四个车间平均每个车间多少人?例3、一台拖拉机,第一天耕地78亩,第二天上午耕地49亩,下午耕地31亩,第三天耕地82亩,平均每天耕地多少亩?例4、6个男生的平均体重是 40千克,4个女生的平均体重是30千克,求全体同学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体验训练2甲班和乙班共83人,乙班和丙班共86人,丙班和丁班共89人,四个班的平均人数是多少?例5、考试中,小花的语文、数学的平均成绩是96分,加上外语后,三门的平均成绩是97分,外语得多少分?*例6、小明的语文、数学、英语,社会4门测试的平均分是89分,前3门的平均分是92分,后两门的平均分是88分,小明的英语测试多少分?三、课后作业1、王超同学在测验中,语文成绩86分,数学成绩91分,英语成绩是85分,体育成绩是94分,王超在测验中平均每科成绩是多少分?2、小明的身高160厘米,小丽比小明矮8厘米,小华比小明高2厘米,小明、小丽、小华3个人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3、幼儿园小朋友做红花,小华做了7朵,小方做了9朵,小林和小宁合做了12朵。
第九讲平均数例1:小刚有五个抽屉,分别有图书33本、42本、20本、53本和32本,平均每个抽屉里有图书多少本?例2:小明参加了四次语文测试,平均成绩是68分,他想通过一次语文测验,将五次的平均成绩提高到最少70分,那么,在下次测验中,他至少要得多少分?例3:小兰的三门功课,平均成绩是93分,如果不算数学成绩,两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比三门功课的平均成绩要低1分,小兰的数学成绩是多少?例4:某四个数的平均值是30,若把其中之一改为50,平均数变为40,这个数原来是多少?例5: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231,这三个数中最大的一个是多少?例6:某人沿一条长为12千米的路上山,又从原路下山,上山时的速度是每小时2千米,下山时的速度每小时6千米,那么,他在上下山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练习:1、一位小朋友语文成绩是96分,数学成绩是90分,英语成绩是84分,求他三门课程成绩的平均数。
2、王师傅做一批零件,3小时完成,前1小时做46个,后2小时共做74个,他平均每个小时做多少个/3、一群小木偶,3个身高50厘米,4个身高57厘米,求这群木偶的平均身高。
4、某学生第一次与第二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是62分,第三次测验后,三次平均成绩是68分,他第三次得多少分?5、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50,甲数是48,乙数与丙数相同。
求乙数?6、有六个数排成一列,它们的平均数是27,前四个数的平均数是23,后三个数的平均数是34。
那么从前往后数,求第四个数是多少?7、某5个数的平均值是60,若把其中之一改为80,平均值为70,这个数应为多少?8、九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450,求这九个数。
9、甲种糖每千克11元,乙种糖每千克18元,3千克甲种糖和4千克乙种糖混合成杂锦糖,问杂锦糖每千克多少元?10、在前面三场击球游戏中,奥特曼得分分别是130、143、144,为了使四场游戏的得分平均数是145,第四场他应得多少分?11、有两个小组,每小组的学生数相等,其中一个小组平均每人9岁,另一小组平均每人11岁,那么这两个小组的学生平均每人多少岁?12、有4个数,按从大到小的排列说A、B、C、D。
小学三年级奥数平均数知识点与习题LELE was finally revised on the morning of December 16, 2020第9讲平均数把一个(总)数平均分成几个相等的数,相等的数的数值就叫做这个(总)数的平均数。
例如,24平均分成四个数:6,6,6,6,数6就叫做24分成四份的平均数。
又如,24平均分成六个数:4,4,4,4,4,4,数4就叫做24分成六份的平均数。
由此可见,平均数是相对于“总数”和分成的“份数”而言的。
知道了被均分的“总数”和均分的“份数”,就可以求出平均数:总数÷份数=平均数。
“平均数”这个数学概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用到。
例如,某次考试全班同学的“平均成绩”,几件货物的“平均重量”,某辆汽车行驶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等等,都是我们经常碰到的求平均数的问题。
根据求平均数的一般公式可以得到它们的计算方法:全班同学的总成绩÷全班同学人数=平均成绩,几件货物的总重量÷货物件数=平均重量,一辆汽车行驶的路程÷所用的时间=平均速度。
我们在上一讲的例2中,已经接触到求平均数的应用题,下面再举一些例子来说明有关平均数应用问题的解法。
例1一小组六个同学在某次数学考试中,分别为98分、87分、93分、86分、88分、94分。
他们的平均成绩是多少?解:总成绩=98+87+93+86+88+94=546(分)。
这个小组有6个同学,平均成绩是546÷6=91(分)。
答:平均成绩是91分。
例2把40千克苹果和80千克梨装在6个筐内(可以混装),使每个筐装的重量一样。
每筐应装多少千克?解:苹果和梨的总重量为40+80=120(千克)。
因要装成6筐,所以,每筐平均应装120÷6=20(千克)。
答:每筐应装20千克。
例3小明家先后买了两批小猪,养到今年10月。
第一批的3头每头重66千克,第二批的5头每头重42千克。
【我生命中最最最重要的朋友们,请你们认真听老师讲并且跟着老师的思维走。
学业的成功重在于考点的不断过滤,相信我赠予你们的是你们学业成功的过滤器。
谢谢使用!!!】平均数一、考点、热点回顾1、平均数:把一个(总)数平均分成几个相等的数,相等的数的数值就叫做这个(总)数的平均数。
把几个不相等的数,在总和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移多补少,使他们完全相等,得到的数就是平均数。
例如,24平均分成四个数:6,6,6,6,数6就叫做24分成四份的平均数。
又如,24平均分成六个数:4,4,4,4,4,4,数4就叫做24分成六份的平均数。
2、平均数是相对于“总数”和分成的“份数”而言的。
知道了被均分的“总数”和均分的“份数”,就可以求出平均数:总数÷份数=平均数。
平均数×总份数=总数量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3、“平均数”这个数学概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用到。
例如,某次考试全班同学的“平均成绩”,几件货物的“平均重量”,某辆汽车行驶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等等,都是我们经常碰到的求平均数的问题。
根据求平均数的一般公式可以得到它们的计算方法:全班同学的总成绩÷全班同学人数=平均成绩,几件货物的总重量÷货物件数=平均重量,一辆汽车行驶的路程÷所用的时间=平均速度。
二、典型例题例1、一小组六个同学在某次数学考试中,分别为98分、87分、93分、86分、88分、94分。
他们的平均成绩是多少?例2、把40千克苹果和80千克梨装在6个筐内(可以混装),使每个筐装的重量一样。
每筐应装多少千克?例3、小明家先后买了两批小猪,养到今年10月。
第一批的3头每头重66千克,第二批的5头每头重42千克。
小明家养的猪平均多重?例4、一个学生为了培养自己的数学解题能力,除了认真读一些书外,还规定自己每周(一周为7天)平均每天做4道数学竞赛训练题。
星期一至星期三每天做3道,星期四不做,星期五、六两天共做了13道。
三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求平均数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是: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例1:二(1)班学生分三组植树,第一组有8人,共植树80棵;第二组有6人,共植树66棵;第三组有6人,共植树54棵。
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分析与解答:因为二(1)班学生分三组植树,由问题可知“平均范围”是三个组,是按人数平均,因此所需条件是三个组植树的总棵数和三个组的总人数。
三个组植树的总棵数为:80+66+54=200棵,总人数为:8+6+6=20人,所以平均每人植树200÷20=10棵。
练习一1,电视机厂四月份前10天共生产电视机3300台,后20天共生产电视机6300台。
这个月平均每天生产电视机多少台?2,小明参加数学考试,前两次的平均分是85分,后三次的总分是270分。
求小明这五次考试的平均分数是多少。
3,二(1)班学生分三组植树,第一组有8人,平均每人植树10棵;第二组有6人,平均每人植树11棵;第三组有6人,平均每人植树9棵。
二(1)班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例2:王老师为四年级羽毛球队的同学测量身高。
其中两个同学身高153厘米,一个同学身高152厘米,有两个同学身高149厘米,还有两个同学身高147厘米。
求四年级羽毛球队同学的平均身高。
分析与解答:这道题可以按照一般思路解,即用身高总和除以总人数。
这道题还可以采用假设平均数的方法求解,容易发现,同学们的身高都在150厘米左右,可以假设平均身高为150厘米,把它当作基准数,用“基数+各数与基数的差之和÷份数=平均数”。
(153×2+152+149×2+147×2)÷(2+1+2+2)=150厘米或:150+(3×2+2-1×2-3×2)÷(2+1+2+2)=150厘米练习二1,五(1)班有7个同学参加数学竞赛,其中有两个同学得了99分,还有三个同学得了96分,另外两个同学分别得了97、8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