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
- 格式:docx
- 大小:18.60 KB
- 文档页数:2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平均数问题求平均数问题的数量关系式是: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总数 =平均数×份数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例题一:例 1、用 4 个同样的杯子,水面的高度分别是8 厘米、5 厘米、4 厘米和 3 厘米。
这四杯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厘米?练习二2、小明期末测试语文、数学、英语和科学分别是90 分、 96 分、 92 分和98 分。
小明这四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3、某学校1— 4 年级,分别有260 人、 300 人、 280 人和 312 人。
这个学校平均每个年级多少人? 4、甲筐有梨32 千克,乙筐有梨38 千克,丙、丁两筐共有梨50 千克,平均每筐梨有多少千克?例题二 :1、幼儿园小朋友做红花,小明做了7 朵,小红做了9 朵,小花和小张合作了12 朵。
平均每人做红花多少朵?2、一个书架上第一层放书52 本,第二层放书和第三层共46 本。
平均每层放书多少本?练习二:1、某工厂第一、第二车间共有工人180 人,第三车间有103 人,第四车间有81 人。
平均每个车间有多少人?2、商店有蓝气球和红气球共 43 只,黄气球有 20 只,绿气球有 33 只。
平均每种气球有多少只?3、植树小组植一批树, 3 天完成。
前 2 天共植了 113 棵,第三天植了 55 棵。
植树小组平均每天植树多少棵?4、小明期中考试,语文、数学总分是 197 分,英语考了 91 分,小明三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例题三:1、小红、小青的平均身高是103 厘米,小军的身高是115 厘米,三个人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2、一个同学读一本故事书,前 4 天每天读25 页,以后每天读40 页,又读了 6 天正好读完。
这个同学平均每天读多少页?练习三:1、一辆摩托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 2 小时每小时行驶60 千米,后 3 小时每小时行驶70 千米,这辆摩托车平均每小时行使多少千米?2、小明家先后买了两批小鸡,第一批的 20 只每只重 60 克,第二批的 30 只每只重 70 克,小明家的小鸡平均每只多少克?3、少先队员为饲养场割草,第一组7 人,平均每人割13 千克,第二组 5 人,平均每人割25千克,平均每人割草多少千克?4、有一小组同学量身高,其中 2 人都是 124 厘米,另外 4 人都是 130 厘米。
第9讲平均数把一个总数平均分成几个相等的数,相等的数的数值就叫做这个总数的平均数;例如,24平均分成四个数:6,6,6,6,数6就叫做24分成四份的平均数;又如,24平均分成六个数:4,4,4,4,4,4,数4就叫做24分成六份的平均数;由此可见,平均数是相对于“总数”和分成的“份数”而言的;知道了被均分的“总数”和均分的“份数”,就可以求出平均数:总数÷份数=平均数;“平均数”这个数学概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用到;例如,某次考试全班同学的“平均成绩”,几件货物的“平均重量”,某辆汽车行驶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等等,都是我们经常碰到的求平均数的问题;根据求平均数的一般公式可以得到它们的计算方法:全班同学的总成绩÷全班同学人数=平均成绩,几件货物的总重量÷货物件数=平均重量,一辆汽车行驶的路程÷所用的时间=平均速度;我们在上一讲的例2中,已经接触到求平均数的应用题,下面再举一些例子来说明有关平均数应用问题的解法;例1一小组六个同学在某次数学考试中,分别为98分、87分、93分、86分、88分、94分;他们的平均成绩是多少解:总成绩=98+87+93+86+88+94=546分;这个小组有6个同学,平均成绩是546÷6=91分;答:平均成绩是91分;例2把40千克苹果和80千克梨装在6个筐内可以混装,使每个筐装的重量一样;每筐应装多少千克解:苹果和梨的总重量为40+80=120千克;因要装成6筐,所以,每筐平均应装120÷6=20千克;答:每筐应装20千克;例3小明家先后买了两批小猪,养到今年10月;第一批的3头每头重66千克,第二批的5头每头重42千克;小明家养的猪平均多重解:两批猪的总重量为66×3+42×5=408千克;两批猪的头数为3+5=8头,故平均每头猪重408÷8=51千克;答:平均每头猪重51千克;注意,在上例中不能这样来求每头猪的平均重量:66+42÷2=54千克;上式求出的是两批猪的“平均重量的平均数”,而不是3+5=8头猪的平均重量;这是刚接触平均数的同学最容易犯的错误例4一个学生为了培养自己的数学解题能力,除了认真读一些书外,还规定自己每周一周为7天平均每天做4道数学竞赛训练题;星期一至星期三每天做3道,星期四不做,星期五、六两天共做了13道;那么,星期日要做几道题才能达到自己规定的要求分析:要先求出每周规定做的题目总数,然后求出星期一至星期六已做的题目数;两者相减就是星期日要完成的题目数;每周要完成的题目总数是4×7=28道;星期一至星期六已做题目3×3+13=22道,所以,星期日要完成28-22=6道;解:4×7-3×3+13=6道;答:星期日要做6道题;例5三年级二班共有42名同学,全班平均身高为132厘米,其中女生有18人,平均身高为136厘米;问:男生平均身高是多少解:全班身高的总数为132×42=5544厘米,女生身高总数为136×18=2448厘米,男生有42-18=24人,身高总数为5544-2448=3096厘米,男生平均身高为3096÷24=129厘米;综合列式:132×42-136×18÷42-18=129厘米;答:男生平均身高为129厘米;例6小敏期末考试,数学92分,语文90分,英语成绩比这三门的平均成绩高4分;问:英语得了多少分分析:英语比平均成绩高的这4分,是“补”给了数学和语文,所以三门功课的平均成绩为92+90+4÷2=93分,由此可求出英语成绩;解:92+92+4÷2+4=97分;答:英语得了97分;练习91.一班有40个学生,二班有42个学生,三班有45个学生;开学后又转学来了11个学生;怎样分才能使每班学生人数相等2.小岗计划4天做15道数学题,结果多做了9道;平均每天做了多少道3.一小组同学体检量身高时发现其中2人的身高是123厘米,另外4人的身高均为132厘米;这个小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多少4.小梅做跳绳练习,第一次跳了67下,第二次跳了76下;她要想三次平均成绩达到80下,第三次至少要跳多少下5.一农机站有960千克的柴油;用了6天,还剩240千克;照此用法,剩下的柴油还可用几天6.小浩为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自己规定这一个月30天要读完共288页的彩图世界童话名著伊索寓言;头9天平均每天读了8页,第二个9天平均每天读了10页,第三个9天平均每天读了11页;最后三天平均每天需要读几页才能达到自己规定的要求7.五个同学期末考试的数学成绩平均94分,而其中有三个同学的平均成绩为92分,另两个同学的平均成绩是多少8.小亮学游泳,第一次游了25米,第二次游的距离比两次游的平均距离多8米;小亮第二次游了多少米9.篮球队中四名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82厘米,另一名队员的身高比这五队员的平均身高矮8厘米,这名队员的身高是多少答案与提示练习91.一、二、三班分别转入6,4,1人;提示:每班应有40+42+45+11÷3=46人;道;解:15+9÷4=6道;3.129厘米;解:123×2+132×4÷6=129厘米;下;解:80×3-67+76=97下;天;解:240÷960—240÷6=2天;页;解:288-8+10+11×9÷3=9页;分;解:94×5-92×3÷2=97分;8.41米;解:25+8×2=41米;9.172厘米;解:这名队员比平均身高矮的这8厘米,是由另四名队员给“补上”的,所以平均身高为182-8÷4=180厘米,这名队员身高180-8=172厘米;。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平均数问题专题分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把一堆物品分给几个人,或者把几个人的物品集中起来再按照一定数量分给他们。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平均数问题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移多补少,或者用总人数和总份数之间的关系来解答。
求平均数问题的数量关系式是: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如:总路程总时间=平均速度。
练习一:1、用4个同样的杯子,水面的高度分别是8厘米、5厘米、4厘米和3厘米。
这四杯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厘米?2、小明期末测试语文、数学、英语和科学分别是90分、96分、92分和98分。
小明这四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3、某学校1 4年级,分别有260人、300人、280人和312人。
这个学校平均每个年级多少人?4、甲筐有梨32千克,乙筐有梨38千克,丙、丁两筐共有梨50千克,平均每筐梨有多少千克?练习二:1、幼儿园小朋友做红花,小明做了7朵,小红做了9朵,小花和小张合作了12朵。
平均每人做红花多少朵?2、一个书架上第一层放书52本,第二层放书和第三层共46本。
平均每层放书多少本?3、某工厂第一、第二车间共有工人180人,第三车间有103人,第四车间有81人。
平均每个车间有多少人?4、商店有蓝气球和红气球共43只,黄气球有20只,绿气球有33只。
平均每种气球有多少只?练习三:1、植树小组植一批树,3天完成。
前2天共植了113棵,第三天植了55棵。
植树小组平均每天植树多少棵?2、小明期中考试,语文、数学总分是197分,英语考了91分,小明三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3、小红、小青的平均身高是103厘米,小军的身高是115厘米,三个人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4、一个同学读一本故事书,前4天每天读25页,以后每天读40页,又读了6天正好读完。
这个同学平均每天读多少页?练习四:1、一辆摩托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2小时每小时行驶60千米,后3小时每小时行驶70千米,这辆摩托车平均每小时行使多少千米?2、小明家先后买了两批小鸡,第一批的20只每只重60克,第二批的30只每只重70克,小明家的小鸡平均每只多少克?3、少先队员为饲养场割草,第一组7人,平均每人割13千克,第二组5人,平均每人割25千克,平均每人割草多少千克?4、有一小组同学量身高,其中2人都是124厘米,另外4人都是130厘米。
平均数问题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经常遇到求平均数的问题,比如:求平均分数、平均年龄、平均气温、平均身高、平均亩产量……这是小学学习阶段经常接触的问题,是一种典型的应用题。
两种含义:①指把几个不相等的数,在总和不变的条件下,移多补少,大的补给小的,使每份相等;②指把总数平均分成大小相等的若干份。
涉及概念:总数、总份数、平均数(1份数),基本公式:总数÷总份数=平均数(1份数)总数÷平均数=总份数平均数×总份数=总数解答这类问题的关键:弄清总数、总份数、平均数三者之间的关系,根据总数对应的总份数,求出一份数,也就是平均数。
含义一、指把几个不相等的数,在总和不变的条件下,移多补少,大的补给小的,求平均数,使每份相等题型一:总数÷总份数=平均数(1份数)练习一:告诉每个值,求平均数1、用4个同样的杯子,水面的高度分别是8厘米、5厘米、4厘米和3厘米。
这四杯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厘米?2、小明期末测试语文、数学、英语和科学分别是90分、96分、92分和98分。
小明这四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3、某学校1—4年级,分别有260人、300人、280人和312人。
这个学校平均每个年级多4、甲筐有梨32千克,乙筐有梨38千克,丙、丁两筐各有梨50千克,平均每筐梨有多少千克?5、小明、小军、小丁、小珍身高分别为141厘米,143厘米,142厘米,150厘米。
四人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6、用5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的高度分别是4厘米、5厘米、6厘米、7厘米、8厘米。
这5个杯子里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厘米?7、三年级有4个班,分别有45、49、46、48人,平均每班有多少人?练习二:告诉其中几个的总和,求平均数1、幼儿园小朋友做红花,小明做了7朵,小红做了9朵,小花和小张合作了12朵。
平均每人做红花多少朵?2、一个书架上第一层放书52本,第二层和第三层共放书46本。
平均每层放书多少本?3、某工厂第一、第二车间共有工人180人,第三车间有103人,第四车间有81人。
人教版奥数三年级平均数问题1、用4个同样的杯子,水面的高度分别是8厘米、5厘米、4厘米和3厘米。
这四杯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厘米?2、小明期末测试语文、数学、英语和科学分别是90分、96分、92分和98分。
小明这四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3、某学校1—4年级,分别有260人、300人、280人和312人。
这个学校平均每个年级多少人?4、甲筐有梨32千克,乙筐有梨38千克,丙、丁两筐共有梨50千克,平均每筐梨有多少千克?1、幼儿园小朋友做红花,小明做了7朵,小红做了9朵,小花和小张合作了12朵。
平均每人做红花多少朵?2、一个书架上第一层放书52本,第二层放书和第三层共46本。
平均每层放书多少3、某工厂第一、第二车间共有工人180人,第三车间有103人,第四车间有81人。
平均每个车间有多少人?4、商店有蓝气球和红气球共43只,黄气球有20只,绿气球有33只。
平均每种气球有多少只?1、植树小组植一批树,3天完成。
前2天共植了113棵,第三天植了55棵。
植树小组平均每天植树多少棵?2、小明期中考试,语文、数学总分是197分,英语考了91分,小明三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3、小红、小青的平均身高是103厘米,小军的身高是115厘米,三个人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4、一个同学读一本故事书,前4天每天读25页,以后每天读40页,又读了6天正好读完。
这个同学平均每天读多少页?1、一辆摩托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2小时每小时行驶60千米,后3小时每小时行驶70千米,这辆摩托车平均每小时行使多少千米?2、小明家先后买了两批小鸡,第一批的20只每只重60克,第二批的30只每只重70克,小明家的小鸡平均每只多少克?3、少先队员为饲养场割草,第一组7人,平均每人割13千克,第二组5人,平均每人割25千克,平均每人割草多少千克?4、有一小组同学量身高,其中2人都是124厘米,另外4人都是130厘米。
这组同学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1、数学测试中,一组学生的最高分是98分,最低分是86,其余5名学生的平均分是92。
小学三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应用题及答案小学三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应用题及答案篇一1、用1、8、8、4四张数字卡片可以组成若干个不同的四位数,所有这些四位数的平均值是多少?(3×1111+3×4444+6×8888)÷12=5832.75有更好的方法吗?2、有几位同学一起计算他们语文考试的平均分。
赵峰的得分如果再提高13分,他们的平均分就达到90分;如果赵峰的得分降低5分,他们的平均分只有87分。
那么这些同学共有多少人?(13+5)÷(90-87)=63、用6元1千克的甲级糖,3.5元1千克的乙级糖,3元1千克的丙级糖,混合成为每千克4元的什锦糖。
如果甲级糖1千克,丙级糖1千克,应放入乙级糖多少千克?[6-4-(4-3)]÷(4-3.5)=24、老师在黑板上写了13个自然数,让小明计算平均数(保留两位小数),小明计算出的答案是12.43。
老师说最后一位数字错了,其他的数字都对。
正确的答案应是多少?12.4×13=161.212.5×13=162.5162÷13≈12.465、有两组数,第一组数的平均数是12.8,第二组数的平均数是10.2,而这两组数总的平均数是12.02,那么第一组数的个数和第二组数个数的比值是多少?(12.02-10.2)÷(12.8-12.02)=7/36、某班在一次数学考试中,平均成绩是78分,男、女生各自的平均成绩是75.5分和81分。
这个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倍?(81-78)÷(78-75.5)=1.27、会场里有两个座位和四个座位的长椅若干把。
某年级学生(不足70人)来开会,一部分学生一人坐一把两座长椅,其余的人三人坐一把四座长椅。
结果平均每个学生坐1.35个座位。
问:有多少个学生来开会?(2-1.35)÷(1.35-4/3)=3939+1=408、五位裁判员给一名体操运动员评分后,去掉一个分和一个最低分,平均得9.58分;只去掉一个分,平均得9.46分;只去掉一个最低分,平均得9.66分。
三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及答案1、用1、8、8、4四张数字卡片可以组成若干个不同的四位数,所有这些四位数的平均值是多少?答案:(3×1111+3×4444+6×8888)÷12=5832.75。
2、有几位同学一起计算他们语文考试的平均分。
赵峰的得分如果再提高13分,他们的平均分就达到90分;如果赵峰的得分降低5分,他们的平均分只有87分。
那么这些同学共有多少人?答案:(13+5)÷(90-87)=6。
3、用6元1千克的甲级糖,3.5元1千克的乙级糖,3元1千克的丙级糖,混合成为每千克4元的什锦糖。
如果甲级糖1千克,丙级糖1千克,应放入乙级糖多少千克?答案:[6-4-(4-3)]÷(4-3.5)=2。
4、老师在黑板上写了13个自然数,让小明计算平均数(保留两位小数),小明计算出的答案是12.43。
老师说最后一位数字错了,其他的数字都对。
正确的答案应是多少?答案:12.4×13=161.212.5×13=162.5162÷13≈12.46。
5、有两组数,第一组数的平均数是12.8,第二组数的平均数是10.2,而这两组数总的平均数是12.02,那么第一组数的个数和第二组数个数的比值是多少?答案:(12.02-10.2)÷(12.8-12.02)=7/3。
6、某班在一次数学考试中,平均成绩是78分,男、女生各自的平均成绩是75.5分和81分。
这个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倍? 答案:(81-78)÷(78-75.5)=1.2。
7、会场里有两个座位和四个座位的长椅若干把。
某年级学生(不足70人)来开会,一部分学生一人坐一把两座长椅,其余的人三人坐一把四座长椅。
结果平均每个学生坐1.35个座位。
问:有多少个学生来开会?答案:(2-1.35)÷(1.35-4/3)=3939+1=40。
8、五位裁判员给一名体操运动员评分后,去掉一个分和一个最低分,平均得9.58分;只去掉一个分,平均得9.46分;只去掉一个最低分,平均得9.66分。
三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附本知识点练习和答案)一般而言,我们用几个数的和除以这几个数的个数所得的商,就叫做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平均数问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求平均速度,平均身高、平均分、平均体重、平均价格等等。
求平均数,要知道两个条件,即被平均分的事物的总数量和平均分的总份数。
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式是:(1)平均数=总数量÷总分数;(2)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3)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
下面我们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说明。
根据总数和份数求平均数根据总数和份数求平均数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找准平均数所对应的总数量和总份数,它们之间的关系式: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平均数×总份数=总数量,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
比较总数求重叠数比较总数求重叠数已知一列数中某个数前面几个数的和(包含这个数)、后面几个数的和(包含这个数),以及所有数的和,那么这个数(重叠数)=(前几个数的和+后几个数的和)-所有数的和。
3个数中,每2个数一组,可以有3种搭配,把这3组的和相加,再除以2就等于这3个数的和。
根据变化前后的总数求个别数已知几个数的和,以及增加一个数后所有和的数,求增加的数时,用现在(增加后)的和减去原来(增加前)的和。
根据前后变化求个别数已知几个数的和,以及增加一个数后所有数的和,求增加的数时,用现在的和减去原来的和。
下面给大家一些练习(认真思考完成练习后再对答案):1、6个男生的平均体重是10千克,4个女生的平均体重是30千克,这10个同学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2、在一次数学测试中,包括小明在内的6名同学的平均分为70分,其中小明得了95分,则小明以外的5名同学的平均分为多少分?3、五年级(1)班有40个同学参加考试,其中2个同学缺考,平均成绩为79分。
缺考的两个同学补考后各得99分,则这个班最后平均分为多少?4、有6个数排成一行,它们的平均数是27,已知前4个数的平均数是23,后3个数的平均数是34,第4个数是多少?5、张老师、王鸿和金明的平均年酸是17岁:李老师、王鸿和金明的平均年龄是15岁,李老师今年27岁,张老师今年多少岁?6、某学生第一次与第二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是62分,第三次测验后,三次平均成绩是68分。
【导语】三年级开始奥数的学习,这个时段孩⼦有了⼀定的知识积淀,对奥数的接收能⼒也⽐⼀⼆年级要好很多。
⽽且三年级处于⼩学学段的中间时期,是⼀个处于转折的阶段,这个时候磨炼意志也是⾮常好的。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三年级平均数问题奥数应⽤题》,希望帮助到您。
【篇⼀】 1、⼩华家先后买了两批⼩鸡,第⼀批的20只每只重60克,第⼆批的30只每只重70克。
⼩华家的⼩鸡平均多重? 2、少先队员为饲养场割草,第⼀组7⼈,平均每⼈割草13千克,第⼆组5⼈,平均每⼈割25千克。
平均每⼈割草多少千克? 3、⼀⼩组同学量⾝⾼,其中2⼈都是124厘⽶,另外4⼈都是130厘⽶。
这组同学的平均⾝⾼是多少? 4、数学测试中,⼀组学⽣的分是98分,最低分是86分,其余5名学⽣的平均分为92分。
这⼀组学⽣的平均分是多少分? 5、⼀组同学进⾏⽴定跳远,最远的跳了152厘⽶,最近的跳了144厘⽶,其余6名同学都跳了148厘⽶。
这⼀组同学的平均跳远成绩是多少? 6、⼀组学⽣测量⾝⾼,的是150厘⽶,最矮的是136厘⽶,其余4名同学都是143厘⽶。
这组同学的平均⾝⾼是多少? 7、⾳乐考试中,⼀组学⽣中有2⼈得了分90分,1⼈得了最低分70分,其余5名同学都得了78分。
这组学⽣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8、华华3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9分,4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是90分。
第4次测验多少分? 9、有4个采茶⼩队,甲、⼄、丙三个⼩队平均每队采20千克,甲、⼄、丙、丁四个队平均每队采22千克。
丁队采了多少千克? 10、期中考试后,王英的语⽂、数学平均成绩是92分,加上英语后,三门的平均成绩是93分。
英语考了多少分?【篇⼆】 1、⼩华期末测试语⽂、数学、英语、社会分别得了90分、96分、92分、98分,这四门的平均分是多少? 2、某校1——4年级分别有260⼈、300⼈、280⼈、312⼈,平均每个年级有多少⼈? 3、甲筐有梨32千克,⼄筐有梨38千克,丙、丁筐共有梨50千克,平均每筐多少千克? 4、⼀个书架上第⼀层放书52本,第⼆层和第三层共放70本,第四层放了46本,平均每层放书多少本? 5、某⼯⼚第⼀、⼆车间共有⼯⼈180⼈,第三车间有103⼈,第四车间有81⼈。
三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三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求平均数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是: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例1:二(1)班学生分三组植树,第一组有8人,共植树80棵;第二组有6人,共植树66棵;第三组有6人,共植树54棵。
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分析与解答:因为二(1)班学生分三组植树,由问题可知“平均范围”是三个组,是按人数平均,因此所需条件是三个组植树的总棵数和三个组的总人数。
三个组植树的总棵数为:80+66+54=200棵,总人数为:8+6+6=20人,所以平均每人植树200÷20=10棵。
练习一1,电视机厂四月份前10天共生产电视机3300台,后20天共生产电视机6300台。
这个月平均每天生产电视机多少台2,小明参加数学考试,前两次的平均分是85分,后三次的总分是270分。
求小明这五次考试的平均分数是多少。
3,二(1)班学生分三组植树,第一组有8人,平均每人植树10棵;第二组有6人,平均每人植树11棵;第三组有6人,平均每人植树9棵。
二(1)班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例2:王老师为四年级羽毛球队的同学测量身高。
其中两个同学身高153厘米,一个同学身高152厘米,有两个同学身高149厘米,还有两个同学身高147厘米。
求四年级羽毛球队同学的平均身高。
分析与解答:这道题可以按照一般思路解,即用身高总和除以总人数。
这道题还可以采用假设平均数的方法求解,容易发现,同学们的身高都在150厘米左右,可以假设平均身高为150厘米,把它当作基准数,用“基数+各数与基数的差之和÷份数=平均数”。
(153×2+152+149×2+147×2)÷(2+1+2+2)=150厘米或:150+(3×2+2-1×2-3×2)÷(2+1+2+2)=150厘米练习二1,五(1)班有7个同学参加数学竞赛,其中有两个同学得了99分,还有三个同学得了96分,另外两个同学分别得了97、89分。
平均数问题一、知识要点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经常遇到求平均数的问题,比如:求平均分数、平均年龄、平均气温、平均身高、平均亩产量……这是小学学习阶段经常接触的问题,是一种典型的应用题。
平均数问题一般含有两种含义:①把几个不相等的数,在总和不变的条件下,移多补少,大的补给给小的,使每份相等;②指把总数平均分成大小相等的若干份。
平均数问题涉及概念有总数、总份数、平均数(1份数),解答平均数问题的基本公式:总数÷总份数=平均数(1份数)总数÷平均数=总份数平均数×总份数=总数解答这类问题的关键主要是弄清总数、总份数、平均数三者之间的关系,根据总数对应的总份数,求出一份数,也就是平均数。
二、经典例题例1、考试中,小花的语文考了96分,数学考了97分,外语考了98分,三门的平均分是多少分?体验训练1用5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的高度分别是4厘米、5厘米、6厘米、7厘米、8厘米。
这5个杯子里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厘米?例2、甲车间有工人98人,乙车间有工人120人,丙、丁车间共有工人166人,甲、乙、丙、丁四个车间平均每个车间多少人?例3、一台拖拉机,第一天耕地78亩,第二天上午耕地49亩,下午耕地31亩,第三天耕地82亩,平均每天耕地多少亩?例4、6个男生的平均体重是 40千克,4个女生的平均体重是30千克,求全体同学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体验训练2甲班和乙班共83人,乙班和丙班共86人,丙班和丁班共89人,四个班的平均人数是多少?例5、考试中,小花的语文、数学的平均成绩是96分,加上外语后,三门的平均成绩是97分,外语得多少分?*例6、小明的语文、数学、英语,社会4门测试的平均分是89分,前3门的平均分是92分,后两门的平均分是88分,小明的英语测试多少分?三、课后作业1、王超同学在测验中,语文成绩86分,数学成绩91分,英语成绩是85分,体育成绩是94分,王超在测验中平均每科成绩是多少分?2、小明的身高160厘米,小丽比小明矮8厘米,小华比小明高2厘米,小明、小丽、小华3个人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3、幼儿园小朋友做红花,小华做了7朵,小方做了9朵,小林和小宁合做了12朵。
小学三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三篇】
导读:本文小学三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第一篇】练习题:甲种糖每千克8.8元,乙种糖每千克7.2元,用甲种糖5千克和多少乙种糖混合,才能使每千克糖的价钱为8.2元?
解答:(8.8-8.2)×5÷(8.2-7.2)=3(千克)
答:与乙种糖3千克混合。
【第二篇】练习题:7个连续偶数的和是1988,求这7个连续偶数。
解答:
分析已知奇数个偶数的和,可以用和除以个数求出中间数,再求出其他各偶数。
中间数:1988÷7=284
其他六个数分别为278、280、282、284、286、288、290。
答:这7个偶数分别为:278、280、282、284、286、288、290。
【第三篇】练习题:6个学生的年龄正好是连续自然数,他们的年龄和与小明爸爸的年龄相同,7个人年龄一共是126岁,求这6个学生各几岁?
解答:分析6个孩子年龄和与小明爸爸年龄相同,说明小明爸爸年龄是126岁的一半,是63岁.其他6个学生的年龄和也是63岁.63÷3=21(岁),21=10+11为中间两个数,所以其他四人年龄依
次为8、9、12、13岁。
答:这六个学生的年龄分别为:8、9、10、11、12、13岁。
小学三年级平均数奥数题篇一1、小华期末测试语文、数学、英语、社会分别得了90分、96分、92分、98分,这四门的平均分是多少?2、某校1——4年级分别有260人、300人、280人、312人,平均每个年级有多少人?3、甲筐有梨32千克,乙筐有梨38千克,丙、丁筐共有梨50千克,平均每筐多少千克?4、一个书架上第一层放书52本,第二层和第三层共放70本,第四层放了46本,平均每层放书多少本?5、某工厂第一、二车间共有工人180人,第三车间有103人,第四车间有81人。
平均每个车间多少人?6、商店有蓝色气球和红色气球共43只,黄气球有20只,绿气球有33只。
平均每种气球多少只?7、汽车配件厂有150名工人,平均每人每天能生产200个零件,后来部分工人的设备被改良了,这些工人每人每天可以多生产30个零件,此时工人平均每人每天能生产213个零件。
请问:有多少名工人的设备被改良了?8、黑板上有7个数,平均数为55。
如果把其中一个数改为140,则平均数变为64,求被改动的数是多少?如果再将其余6个数都乘以2,求此时7个数的平均数。
9、某单位男职工人数是女职工人数的2倍,男职工的平均年龄是31岁,女职工的平均年龄是40岁。
请问:该单位全体职工的平均年龄是多少?10、一次考试,甲、乙、丙三人平均91分,乙、丙、丁三人平均89分,甲、丁二人平均95分,问甲、丁各得多少分?小学三年级平均数奥数题篇二1、小点点期中考试国文、英语和自然三科平均成绩是83分,数学成绩公布后,他的平均成绩提高了2分。
他的数学考了多少分?2、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为87;甲、丙、丁三个数的平均数为85已知丁是84,那么乙是多少?3、24名同学平均分一堆图书,后来又加了名同学,大家重新分这些书。
每人平均比原来少2本。
这批图书共多少本?4、八个数排成一列,它们的平均数是54。
前五个数的平均数是46,后四个数的平均数是68,第五个数是多少?5、有五个数,它们平均数为73小添添把期中一个改为“98”。
三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求平均数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是: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例1:二(1)班学生分三组植树,第一组有8人,共植树80棵;第二组有6人,共植树66棵;第三组有6人,共植树54棵。
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分析与解答:因为二(1)班学生分三组植树,由问题可知“平均范围”是三个组,是按人数平均,因此所需条件是三个组植树的总棵数和三个组的总人数。
三个组植树的总棵数为:80+66+54=200棵,总人数为:8+6+6=20人,所以平均每人植树200÷20=10棵。
练习一1,电视机厂四月份前10天共生产电视机3300台,后20天共生产电视机6300台。
这个月平均每天生产电视机多少台?2,小明参加数学考试,前两次的平均分是85分,后三次的总分是270分。
求小明这五次考试的平均分数是多少。
3,二(1)班学生分三组植树,第一组有8人,平均每人植树10棵;第二组有6人,平均每人植树11棵;第三组有6人,平均每人植树9棵。
二(1)班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例2:王老师为四年级羽毛球队的同学测量身高。
其中两个同学身高153厘米,一个同学身高152厘米,有两个同学身高149厘米,还有两个同学身高147厘米。
求四年级羽毛球队同学的平均身高。
分析与解答:这道题可以按照一般思路解,即用身高总和除以总人数。
这道题还可以采用假设平均数的方法求解,容易发现,同学们的身高都在150厘米左右,可以假设平均身高为150厘米,把它当作基准数,用“基数+各数与基数的差之和÷份数=平均数”。
(153×2+152+149×2+147×2)÷(2+1+2+2)=150厘米或:150+(3×2+2-1×2-3×2)÷(2+1+2+2)=150厘米练习二1,五(1)班有7个同学参加数学竞赛,其中有两个同学得了99分,还有三个同学得了96分,另外两个同学分别得了97、89分。
平均数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下面的问题:有几个杯子,里面的水有多有少,为了使杯中水一样多,就将水多的杯子里的水倒进水少的杯子里,反复几次,直到几个杯子里的水一样多。
这就是我们所讲的“移多补少”,通常称之为平均数问题。
解答平均数应用题关键是要求出总数量和总份数,然后再根据“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这个数量关系式来解答。
例1.用4个同样的杯了装水,水面的高度分别是8厘米、5厘米、4厘米、3厘米。
这4个杯子里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厘米?【方法点拨】根据已知条件,先求出4个杯子里水的总厘米数,再用总厘米数除以杯子的个数就可以求出平均每个杯子里水面的高度:(8+5+4+3)÷3=5(厘米)。
练习1.(1)小华期末测试语文、数学、英语、社会分别得了90分、96分、92分、98分,这四门的平均分是多少?(2)甲筐有梨32千克,乙筐有梨38千克,丙、丁筐共有梨50千克,平均每筐多少千克?例2.幼儿园小朋友做红花,小华做了7朵,小方做了9朵,小林和小宁合做了12朵。
平均每个小朋友做了多少朵?【方法点拨】根据已知条件,先求出做花的总朵数,再用花的总朵数除以人数就可求出平均每人做花的朵数:(7+9+12)÷4=7(朵)。
练习2.(1)某工厂第一、二车间共有工人180人,第三车间有103人,第四车间有81人。
平均每个车间多少人?(2)商店有蓝色气球和红色气球共43只,黄气球有20只,绿气球有33只。
平均每种气球多少只?例3.一辆摩托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2小时每小时行驶60千米,后3小时每小时行驶70千米。
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方法点拨】根据已知条件,先求这辆摩托车行驶的总路程:60×2+70×3=330千米,再求行驶的总时间:2+3=5小时。
所以,平均每小时行驶:330÷5=66千米。
练习3.(1)小华家先后买了两批小鸡,第一批的20只每只重60克,第二批的30只每只重70克。
三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
求平均数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是: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例1:二(1)班学生分三组植树,第一组有8人,共植树80棵;第二组有6人,共植树66棵;第三组有6人,共植树54棵。
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
分析与解答:因为二(1)班学生分三组植树,由问题可知“平均范围”是三个组,是按人数平均,因此所需条件是三个组植树的总棵数和三个组的总人数。
三个组植树的总棵数为:80+66+54=200棵,总人数为:8+6+6=20人,所以平均每人植树200÷20=10棵。
练习一
1,电视机厂四月份前10天共生产电视机3300台,后20天共生产电视机6300台。
这个月平均每天生产电视机多少台?
2,小明参加数学考试,前两次的平均分是85分,后三次的总分是270分。
求小明这五次考试的平均分数是多少。
3,二(1)班学生分三组植树,第一组有8人,平均每人植树10棵;第二组有6人,平均每人植树11棵;第三组有6人,平均每人植树9棵。
二(1)班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
例2:王老师为四年级羽毛球队的同学测量身高。
其中两个同学身高153厘米,一个同学身高152厘米,有两个同学身高149厘米,还有两个同学身高147厘米。
求四年级羽毛球队同学的平均身高。
分析与解答:这道题可以按照一般思路解,即用身高总和除以总人数。
这道题还可以采用假设平均数的方法求解,容易发现,同学们的身高都在150厘米左右,可以假设平均身高为150厘米,把它当作基准数,用“基数+各数与基数的差之和÷份数=平均数”。
(153×2+152+149×2+147×2)÷(2+1+2+2)=150厘米
或:150+(3×2+2-1×2-3×2)÷(2+1+2+2)=150厘米
练习二
1,五(1)班有7个同学参加数学竞赛,其中有两个同学得了99分,还有三个同学得了96分,另外两个同学分别得了97、89分。
这7个同学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2,气象小组每天早上8点测得的一周气温如下:13℃、13℃、13℃、14℃、15℃、14℃、16℃。
求一周的平均气温。
3,敬老院有8个老人,他们的年龄分别是78岁、76岁、77岁、81岁、78岁、78岁、76岁、80岁。
求这8个老人的平均年龄。
例3:从山顶到山脚的路长36千米,一辆汽车上山,需要4小时到达山顶,下山沿原路返回,只用2小时到达山脚。
求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
分析与解答:求往返的平均速度,要用往返的路程除以往返的时间,往返的路程是36×2=72千米,往返的时间是4+2=6小时。
所以,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行72÷6=12千米。
练习三
1,小强家离学校有1200米,早上上学,他家到学校用了15分钟,从学校到家用了10分钟。
求小强往返的平均速度。
2,李大伯上山采药,上山时他每分钟走50米,18分钟到达山顶;下山时,他沿原路返回,每分钟走75米。
求李大伯上下山的平均速度。
3,小亮上山时的速度是每小时走2千米,下山时的速度是每小时走6千米。
那么,他在上、下山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
例4:李华参加体育达标测试,五项平均成绩是85分,如果投掷成绩不算在内,平均成绩是83分。
李华投掷得了多少他?
分析与解答:先求出五项的总得分:85×5=425分,再算出四项的总分:83×4=332分,最后用五项总分减去四项总分,就等于李华投掷的成绩:425-332=93分。
练习四
1,小军参加了3次数学竞赛,平均分是84分。
已知前两次平均分是82分,他第三次得了多少分?
2,小丽在期末考试时,数学成绩公布前她四门功课的平均分数是92分;数学成绩公布后,她的平均成绩下降了1分。
小丽的数学考了多少分?
3,某班一次外语考试,李星因病没有参加。
其他同学的平均分是95分,第二天他的补考成绩是65分,如果加上李星的成绩后,全班的平均分是94分。
这个班有多少人?
例5:如果四个人的平均年龄是23岁,四个人中没有小于18岁的。
那么年龄最大的人可能是多少岁?分析与解答:因为四个人的平均年龄是23岁,那么四个人的年龄和是23×4=92岁;又知道四个人中没有小于18岁的,如果四个人中三个人的年龄都是18岁,就可去求另一个人的年龄最大可能是92 -18×3=38岁。
练习五
1,如果三个人的平均年龄是22岁,且没有小于18岁的,那么三个人中年龄最大的可能是多少岁?
2,如果四个人的平均年龄是28岁,且没有大于30岁的。
那么最小的人的年龄可能是多少岁?
3,如果四个人的平均年龄是25岁,四个人中没有小于16岁的,且这四个人的年龄互不相等。
那么年龄最大的可能是多少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