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行政能力测试数量关系-直除法
- 格式:doc
- 大小:428.00 KB
- 文档页数:3
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技巧《资料分析-截位直除》
在计算比值型,具体数值的时候,截位直除是最强大的办法,只是不适用计算增量,要算太多数据了,在大小比较中,截位直除是最笨的办法,完全用不到。
要点1:分子不截位,分母截三位,已经能保证千分级的误差,在99.9%的题型中都适用,还有一种不适用的是:选项误差大概在3%以内,而且分母是4位数,这种题型明显是在考除法。
要点2,3256/3568,中写成3256/357,在3256/3657中,写成3256/365,正确的思维是后面的不管什么数都截掉,看到8 9就给它进一位,在“考虑要不要进一位”这是思维,本身就是浪费思维。
公务员行测:直除法在解答一道资料分析题的时候,往往需要用到多种方法,在计算方面,除了常用的估算法之外,还会经常用到一种方法,这就是直除法。
我们先看这样两道例题:【例1】95733÷3624=A. 19.34B. 26.42C. 33.16D. 40.51本题若按照正常程序计算会很麻烦,但由于四个选项的首位数字都不相同,于是就可以采用特殊的方法来迅速得到答案。
很容易计算95733/3624的首位数字是2 ,而选项中首位是2的数字只有一个,所以答案只能是B。
【例2】比较21/51和32/81大小直接相除可知,21/51=0.4……,32/81=0.3……,显然前面的更大。
通过上面两道例题我们可以知道,“直除法”就是在比较或者计算较复杂分数时,通过“直接相除”的方式得到商的首位(首一位或首两位),从而得出正确答案的速算方式。
下面通过几道练习来加深读者对这种方法的认识。
【例3】 2012年甲企业服装类的销售额是2348.79万元,占企业总销售额的比重是46.3%,求2012年甲企业的总销售额是多少?A. 3464.78万元B. 4455.31万元C. 5311.23万元D. 5072.98万元【解析】2348.79÷46.3%=2348.79×0.463=2348790/463=5……,但首位是5的有两个,这就需要计算第二位,经过简单计算可知,第一位上5后,第二位不可能上3,由此可排除C项,所以正确答案是D。
这道题的重点在于需要计算出首两位数字以判断答案。
【例4】 2012年甲企业的销售额是2348.79万元,比2007年提高了46.3%,求2011年甲企业的销售额是多少?A. 1605.46万元B. 1966.53万元C. 2588.42万元D. 2931.15万元【解析】2348.79÷(1+46.3%)=2348.79÷1.463≈234879÷146= 16……,选A。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之数量关系解题技巧:整除法
数量关系是事业单位考试的必考题型,这部分题一共十道,虽然不是很多,但是做起来比较耗时,主要是因为我们对于数量关系大都应用传统
的列式计算方法,那么今天给大家准备一个比较省时省力的技巧,整除法,能够协助大家节省时间,提升做题效率。
一、整除的概念:
如果A除以B等于C,ABC都是整数,那么我们就说A能够被B整除。
概念很容易理解,并不是很难,那么如何使用整除来计算.比如下边这道题
例:某公司组织员工到外地旅游时租了几辆同样的大巴车,若每辆车
坐32人则有8个人上不了车,若每辆车坐36人则最后一辆车还有12个空座。
问该公司共有员工多少人?
A.156 人
B.168 人
C.175 人
D.182 人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该公司的员工总数减去8后能够被32整除,结合选项,只有B满足条件。
二、适用题型
并不是所有题都能够应用整除,那么面对什么样的题型我们能够采用整除这种技巧。
通常情况下在题中出现比例,百分数,分数,倍数的情况下,能够采用整除,比如:
例:某粮库里有三堆袋装大米。
已知第一堆有303袋大米,第二堆有
全部大米袋数的五分之一,第三堆有全部大米袋数的七分之若干。
问
粮库里共有多少袋大米?
A.2585袋
B.3535袋
C.3825袋
D.4115袋
【答案】B。
解析:由题意,所求大米总袋数为5的倍数和7的倍数,故是35的倍数,选择B。
常握好这种技巧,能够协助大家又快又准的计算出答案。
【例1】738.49 1328.54 3955.43 2894.3422.03、47.01、133.49、101.56屮最人的数是()=【解析】直接相除:霁=亦, 1328,5447.01 =30',3955.43133.49=30\2894.34101.56=30\★【速算技巧二:直除法】李委明提示:“山除法”是指在比较或者计算较复杂分数时,通过“口•接相除”的方式得到商的育位(许一位或杵两位),从而得岀正确答案的速算方式。
“门除法”在资料分析的速算当屮有非常广泛的用途,并且由于其“方式简单”而具有“极易操作”性。
“直除法”从题型上一般包括两种形式:■、比较多个分数时,在量级相当的情况下,首位最人/小的数为最人/小数;二、计算一个分数时,在选项首位不同的情况下,通过计算首位便可选出正确答案。
“口除法”从难度深浅上来讲•般分为三种梯度:一、简单直接能看出商的首位;二、通过动手计算能看出商的首位;三、某些比较复杂的分数,需要计算分数的“倒数”的忤位来判定答案。
明显霁为四个数当屮最大的数。
【例2】324094103> 328954701、239553413> 128941831中最小的数是()7F 6#7.・7.・4103)32409. 4701)32895. 3413)23955.1831)12894.28721 28206 2389112817【解析】3688* 4689e64*77 •32409/4103、23955/3413、12894/1831 都比7 大,而32895/4701 比7 小, 因此四个数当中最小的数是32895/4701 o李委明提示:即使在使用速算技巧的情况下,少量却有必要的动手计算还是不可避免的。
【例3] 6874.32/760.31 > 3052」8/341.02、4013.98/447.13> 2304.83/259.74 中最大的数是( )。
公务员行测考试整除法说明数量关系是在行测中对大多数考生来说都比较难的部分,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掌握一类题型的做题思路,相对来说就会对没有那么强的畏难情绪。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公务员行测考试整除法说明,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公务员行测考试整除法说明一、整除与除尽的概念1、整除若整数“a”除以大于0的整数“b”,商为整数,且余数为零,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
2、除尽两数相除,没有余数,这时就说被除数能被除数除尽。
整除是除尽的一种情况。
二、常用小数字的整除判定1、局部看(1)一个数的末位能被2或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2或5整除;(2)一个数的末两位能被4或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4或25整除;(3)一个数的末三位能被8或 125 整除,这个数就能被8或125整除;2、整体看(1)整体作和一个数各位数数字和能被3或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或9整除。
(2)整体作差如果一个整数的末三位与末三位以前的数字组成的数之差能被7、11或13整除,那么这个数能被7、11或13整除。
三、整除的应用环境1、文字描述整除:明显整除字眼、出现“每”“平均”“倍数”;2、数据体现整除:出现分数、百分数、比例等。
四、整除的应用例1.若干学生住若干房间,如果每间住4人,则有20人没地方住;如果每间住8人,则有一间只有4人住,问共有多少学生?A.30B.34C.40D.44【答案】D。
解析:题干中出现“每”,可以考虑用整除。
每间住4人,则有20人没地方住,说明(总人数-20)能被4整除,20能被4整除,也意味着总人数能被4整除,排除A、B选项。
每间住8人,则有一间只有4人住,说明(总人数-4)能被8整除,排除C选项,故选择D选项。
例2.公司四名促销员某月共推销新产品100件,甲与丁共推销64件,甲与乙销量的比例为5:3,丙与丁销量的比例为1:2,则甲该月推销了多少件?A.20B.28C.38D.40【答案】D。
解析:题干中出现比例,可以考虑用整除。
公务员常考知识点整理公务员考试竞争激烈,要想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对常考知识点的扎实掌握至关重要。
以下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公务员常考的重要知识点。
一、行测部分1、言语理解与表达这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包括选词填空、片段阅读、语句表达等题型。
选词填空需要考生有丰富的词汇积累,并能准确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结合语境选出最恰当的词语。
片段阅读要求考生能够快速阅读并理解文段的主旨大意、细节信息、逻辑关系等,准确把握作者的意图。
语句表达则考查考生对病句、歧义句、排序等的判断和处理能力。
2、数量关系数量关系包含了数学运算和数字推理两种题型。
数学运算涉及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利润问题、排列组合等众多常见的数学应用场景,需要考生运用数学思维和方法进行计算和求解。
数字推理则要求考生通过观察数字之间的规律,推导出下一个数字。
3、判断推理判断推理包括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和逻辑判断。
图形推理需要考生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能够发现图形的形状、位置、数量等方面的变化规律。
定义判断要准确理解给定定义的关键信息,然后对选项进行判断。
类比推理考查考生对词语之间逻辑关系的理解,如并列关系、包含关系、对应关系等。
逻辑判断则较为复杂,涉及命题推理、加强削弱论证、归纳推理等,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4、资料分析资料分析主要是对各种形式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和处理。
考生需要快速准确地读取数据,运用一定的计算方法和技巧,如估算法、直除法等,来回答相关问题。
二、申论部分1、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准确理解给定材料的含义,把握材料的主旨和要点,这是申论作答的基础。
2、综合分析能力对给定材料中的问题、现象等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原因、影响等,并提出合理的观点和见解。
3、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根据材料中反映的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和方案,这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经验。
4、文字表达能力能够用清晰、准确、流畅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使文章结构合理、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十大速算技巧★【速算技巧一:估算法】要点:"估算法"毫无疑问是资料分析题当中的速算第一法,在所有计算进行之前必须考虑能否先行估算。
所谓估算,是在精度要求并不太高的情况下,进行粗略估值的速算方式,一般在选项相差较大,或者在被比较数据相差较大的情况下使用。
估算的方式多样,需要各位考生在实战中多加训练与掌握。
进行估算的前提是选项或者待比较的数字相差必须比较大,并且这个差别的大小决定了"估算"时候的精度要求。
★【速算技巧二:直除法】要点:"直除法"是指在比较或者计算较复杂分数时,通过"直接相除"的方式得到商的首位(首一位或首两位),从而得出正确答案的速算方式。
"直除法"在资料分析的速算当中有非常广泛的用途,并且由于其"方式简单"而具有"极易操作"性。
"直除法"从题型上一般包括两种形式:一、比较多个分数时,在量级相当的情况下,首位最大/小的数为最大/小数;二、计算一个分数时,在选项首位不同的情况下,通过计算首位便可选出正确答案"直除法"从难度深浅上来讲一般分为三种梯度:一、简单直接能看出商的首位;二、通过动手计算能看出商的首位;三、某些比较复杂的分数,需要计算分数的"倒数"的首位来判定答案。
★【速算技巧三:截位法】要点:326.5/423.5所谓"截位法",是指"在精度允许的范围内,将计算过程当中的数字截位(即只看或者只取前几位),从而得到精度足够的计算结果"的速算方式。
在加法或者减法中使用"截位法"时,直接从左边高位开始相加或者相减(同时注意下一位是否需要进、位与借位),直到得到选项要求精度的答案为止。
在乘法或者除法中使用"截位法"时,为了使所得结果尽可能精确,需要注意截位近似的方向:一、扩大(或缩小)一个乘数因子,则需缩小(或扩大)另一个乘数因子;二、扩大(或缩小)被除数,则需扩大(或缩小)除数。
2022年公务员行测考试数量关系题排除法准备国考的同学们对于行测定义判断这个专项都不陌生,基本上属于必考的题型,而且它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像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都会有所涉及。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公务员行测考试数量关系题排除法,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公务员行测考试数量关系题排除法1. 直接代入法(验证法):直接将选项代入题干中进行验证。
例题1:1999年,一个青年说“今年我的生日已经过了,我现在的年龄正好是我出生年份的四个数字之和”,这个青年是哪年生的?A.1975B.1976C.1977D.1978正确答案B。
解析:此题可以用代入法,如果代入A,则他的年龄为22岁,1999-22=1978,矛盾;代入B,他的年龄为23,1999-23=1976,所以答案为B。
例题2.一个五位数,左边三位数是右边两位数的5倍,如果把右边的两位数移到前面,则所得新的五位数要比原来的五位数的2倍还多75,则原来的五位数是:A.12525B.13527C.17535D.22545正确答案A。
解析:采用代入法。
12525×2+75=25125,显然A答案符合要求,即选择A。
2. 特殊值代入法:将题干中某种未知量用特殊值(通常是方便计算)代入,求出结果。
例题3.一辆汽车以60千米/时的速度从A地开往B地,它又以40千米/时的速度从B地返回A地,则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 )千米/小时。
A.50B.48C.30D.20正确答案B。
解析:特殊值代入法。
假设AB两地距离为120千米,那么可迅速计算得B。
3. 代入法的其他形式:代入法经常和粗略判断法,排除法,猜证结合法等综合运用,限于篇幅,本文不具体介绍,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例题4.有粗细不同的两支蜡烛,细蜡烛的长度是粗蜡烛长度的2倍,点完细蜡烛需要1小时,点完粗蜡烛需要2小时。
有一次停电,将这样两支蜡烛同时点燃。
来电时,发现两支蜡烛所剩长度一样,则此次停电共停了:A.10分钟B.20分钟C.40分钟D.60分钟正确答案C。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题型及答题技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以下简称“行测”)是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等选拔性考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旨在考查考生在行政管理方面的潜在能力,包括语言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多个方面。
了解并掌握行测的各种题型及答题技巧,对于提高考试成绩至关重要。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言语理解与表达是行测中的重要部分,主要包括选词填空、片段阅读、语句表达等题型。
(一)选词填空这类题目要求考生从给定的选项中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入句子中。
答题技巧在于:首先,要理解句子的语境和语义,把握句子想要表达的核心意思。
其次,分析选项中词语的含义、词性、搭配和感情色彩等,选择与语境最契合的词语。
同时,要注意积累常见的词语搭配和成语的用法。
(二)片段阅读考生需要阅读一段文字,然后回答相关问题。
解题时,要快速浏览文段,抓住关键语句和关键词,把握文段的主旨和结构。
注意文段中的转折、因果、递进等逻辑关系,这些往往是解题的关键。
此外,排除干扰选项,不要被无关信息所迷惑。
(三)语句表达包括病句辨析、歧义句判断等。
对于病句,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如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等。
对于歧义句,要从语法、语义和语用等角度进行分析,找出产生歧义的原因。
二、数量关系数量关系主要考查考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包括数学计算和数学推理。
(一)数字推理需要考生找出数列的规律,并根据规律推导出下一个数字。
常见的数列规律有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和数列、积数列等。
解题时,可以先对数列进行差、商、和、积等运算,观察是否有规律。
如果没有明显规律,可以考虑数列的各项与质数、平方数、立方数等的关系。
(二)数学运算涉及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利润问题、浓度问题等各种实际数学应用。
解题技巧在于: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然后,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如方程法、代入法、排除法等。
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可以通过画图、列表等方式帮助理解和分析。
除法在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一方面是因为资料分析试题中往往是倒推几年(例如资料中给出2010年的数值和同比增长率,让你求2009年诸如此类);另一方面有许多比较分数大小的题目。
这就需要对除法有比较好的速算技巧,直除法就是大家根据选项判断出需要直接除到首几位。
截位法同样是在精度允许的范围之内,将计算过程当中的数字进行截位。
但是在除法截位时需要注意,扩大被除数,就要同时适当的扩大除数,为了保证商的误差比较小。
下面结合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看一下直除法和截位法的应用:例1、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26-130题。
(2011年公务员考试材料二)据行业统计,2010年上半年成品油表观消费量10963万吨,同比增长12.5%。
其中,一、二季度分别增长16.3%和9.2%。
2010年1-5月,石油石化行业实现利润1645亿元,同比增长76.4%,上年同期为下降35.4%。
其中,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利润1319亿元,同比增长1.67倍,上年同期为下降75.8%;炼油行业利润326亿元,同比下降25.7%,上年同期为增长1.8倍。
127. 2010年上半年,全国成品油表观消费量同比增加了约多少万吨?A. 1009B. 1218C. 1370D. 1787【答案】B解析:本题采用直除法,根据选项截取前两位,129. 2009年1-5月,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利润占石油石化行业实现利润的比重约为:A.53%B.66%C.80%D.91%【答案】A【解析】本题采用截位法和估算法,,与之比较接近的为A。
例2、根据以下材料,回答121~125题。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材料一)2008年世界稻谷总产量68501.3万吨,比2000年增长14.3%;小麦总产量68994.6万吨,比2000年增长17.8%;玉米总产量82271.0万吨,比2000年增长39.1%;大豆产量23095.3万吨,比2000年增长43.2%。
【前置导读】资料分析是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难度较高也同时是分值最高的题型,而资料分析这部分试题的区分度较高,掌握比较好的同学能获得较多的分数,而大部分同学往往持有“放弃”的态度。
单纯从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题的难易度分析,资料分析的难度远远比不上数学运算,但资料分析的困难之处在于时间的长消耗性。
对于资料分析这一模块,考生需要在20分钟内完成4篇材料共20道题目,而解决一道题目需要阅读材料----寻找数据----计算数据----涂答题卡四个步骤,考生要在一分钟内完成四个步骤,这是一项何等艰巨的任务。
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这四个步骤,毋庸置疑最重要的是寻找数据、计算数据这两个步骤,尤其是计算数据,数据的计算往往成为广大考生的阿喀琉斯之踵。
国家公务员网辅导专家在此给大家介绍资料分析中最重要的计算方法之一:“直除法”,希望能通过实例的讲解对考生够提高数据计算的速度与准度有所帮助。
【方法点睛】“直除法”是通过首两位、首三位来判断答案,具体的分析包括四个层次、三个细节。
一、国家公务员网辅导专家提示:这是直除法最基础的层次,但是考生需要注意三个细节:1. 被除数保持不变(因为除不尽可以落位);2. 除数四舍五入取前两位;3. 商最后取前两位。
不用管答案是26点多,260多、2600多或者是0.026等,只要是26开头就是正确答案了。
二、2009年甲企业服装类销售额是2348.79万元,占整个企业销售额的比重是46.3%,求2009年甲企业的总销售额是多少万元?2348.79÷=2348.79×=≈≈国家公务员网辅导专家提示:这是直除法的第二层,通过上面的演算过程可以看出,第二层此类的计算又回归到第一层的计算形式:被除数2348.79保持不变,除数46.3四舍五入取前两位46,商最后取前两位,51开头的选项就是正确答案了。
国家公务员网辅导专家提示:上述式子中繁琐的推导过程只是让你们充分理解此题目的计算,考生在实战考试中无需如此麻烦,如果知道某类的数量是X,又知道这类数量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是Y,求总体数量只需用具体数量除以所占比例即可,即X÷Y=≈51。
2020国考行测最容易拿分的题型之不定方程公职类考试行测试卷中数量关系部分近几年考察题目类型较多。
对于题型较多且杂找到对应的解题方法至关重要。
方程的面孔在近几年公职类考试中频频出现,特别是不定方程。
不定方程无任何限制可能会有多组解,甚至无数组解,但公考题目都是单选题,因此符合题意的解是唯一的。
在考试过程中,大多数考生只能列出方程,但却对于如何去解无从下手,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就具体介绍一下几种常用关于不定方程的解题方法帮助考生学习。
一、概念未知数的个数大于独立方程的个数。
比如7x+8y=111,典型的不定方程。
二、解法1、整除法当等式后边的常数项与前边某一未知数系数有相同整除特性(有公共因数)考虑用整除法。
例1:幼儿园向小朋友发放小红花,其中表现优秀的小朋友每人发6朵小红花,表现良好的小朋友每人发1朵小红花,获花的所有小朋友一共获得18朵小红花,已知表现优秀、良好的小朋友都有,问可能有多少小朋友表现良好?A.5B. 6C.7D.8中公解析:B。
设表现优秀的小朋友人数为x,表现良好的人数y,x>0,y>0。
根据题意有:6x+y=18,一个独立方程两个未知数为不定方程,观察等式后边常数项与前边未知数x 的系数6有公共的因数6,既都能被6整除,因此y一定能被6整除,结合选项排除A、C 和D选项,选择B项。
注意:以找最大公约数为准。
2、奇偶法未知数系数中出现偶数考虑用奇偶法。
注: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例2:装某种产品的盒子有大、小两种,大盒每盒装11个,小盒每盒装8个,要把89个产品装入盒中,要求每个盒子都恰好装满,需要大、小盒子各多少个?A.3、7B. 4、6C.5、4D.6、3中公解析:A。
设大盒个数为x,小盒个数为y,x>0,y>0。
根据题意有:11x+8y=89,一个独立方程两个未知数为不定方程,观察等式,未知数y的系数8是偶数,8y一定是偶数,常数项89是奇数,所以11x一定是奇数,x一定是奇数,排除B、D选项。
速算技巧:直除法之首位判断"直除法"是指在比较或者计算较复杂分数时,通过"直接相除"的方式得到商的首位(首一位或首两位),从而得出正确答案的速算方式。
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提醒考生:在应用直除法之前,一般都要先进行一定程度的估算,直除法的应用范围非常的广泛,直除法可以解决试卷中的大部分除法类计算题。
河北华图地址:石家庄市自强路35号庄家金融大厦707咨询电话:0311-********、89687770、133********全省11个地级市均有分部,具体请咨询电话 "直除法"从题型上一般包括两种形式:一、比较多个分数时,在量级相当的情况下,首位最大/小的数为最大/小数;二、计算一个分数时,在选项首位不同的情况下,通过计算首位便可选出正确答案; "直除法"从难度深浅上来讲一般分为三种梯度:一、简单直接能看出商的首位;二、通过动手计算能看出商的首位(首一位或者首两位);三、某些比较复杂的分数,需要计算分数的"倒数"的首位来判定选项中的答案。
【例1】中最大的数是( )。
56.10134.489294.13343.559310.7454.813222.0349.738、、、,其中第一个数字为-3001.4754.13283003.2249.738==+,,3056.10134.2894,3049.13343.3955--==四个数中最大的数。
【解析】比9大,所以四个数当中最大的数是。
32.687432.6874B.42.8%C.50.1%D.63.4% = = = ,所以选B 。
3945394539451687+4.0+%406】某地区去年外贸出口额各季度统计如下,请问第二季度出口额占全年的比例为多少?( )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出口额(亿元)4573569834953842% B.32.4% C.33.7% D.34.6%176085698-1A.2.34 B.1.76 C.1.57 D.1.32【解析】直接通过直除法计算516.1÷328.7,根据首两位为1.5,得到正确答+。
2014河南公务员资料分析速算技巧之直除法郑州省考交流群号:35094686【方法1】如果除数的首位是1或2,那么直接除以除数的前三位(除数四舍五入取前三位);[注]如果选项结果差别特别小,那么直接除以除数。
【方法2】若选项前两位或三位不同,则通过除以除数的前两位来判断答案,即取除数前两位计算结果(除数四舍五入取前两位);【方法3】若选项首位不同,则通过判断结果首位来判断答案,具体做法是“试商”判断结果首位;下面通过举例说明:【例1】2008年,新疆农作物总播种面积6805.31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2474.95万亩。
请问粮食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比例为多少?( )A.35.12%B.36.37%C.37.49%D.38.25%【解析】观察选项可知,本题只需确定结果的前两位,6805.31四舍五入取前两位是68,,结果的前两位是36,所以答案选择B选项。
【例2】2009年度全国旅行社营业收入为1806.53亿元,同比增长8.64%;毛利润总额为134.36亿元,毛利率为7.44%.2009年度全国旅行社的旅游业务营业收入为1745.59亿元,同比增长8.87%;旅游业务毛利润为120.27亿元,旅游业务毛利率为6.89%。
则2009年全国旅行社非旅游业务的毛利率约为:A. 8%B.11%C.17%D.23%【解析】毛利率=毛利润÷收入,非旅游业务的收入为1806.53-1745.59≈61,非旅游业务的毛利润为134.36-120.27≈14,所以毛利率为14÷61,首位判断为2,所以答案选择D选项。
【例3】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迅猛增长,1985、1995、2005年的值分别为289、2478、7883亿元人民币。
那么,1995年值为1985年值的( )倍,2005年值为1995年值的( )倍A.9.1 3.2B.8.6 3.2C.9.1 2.9D.8.6 2.9【解析】观察选项可以知道,本题只需判断结果的首位即可得到答案,2478÷289,首位判断为8,所以首先排除AC,7883÷2478,首位判断为3,所以排除D,答案选择B选项。
行测数量关系快速解题技巧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数量关系一直是让众多考生头疼的部分。
题目难度较大,时间又紧张,往往让人感到无从下手。
但其实,只要掌握了一些快速解题的技巧,就能在这一部分取得更好的成绩。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些实用的行测数量关系快速解题技巧。
一、整除法整除特性是数量关系中非常好用的一个技巧。
当题目中出现比例、分数、百分数或者倍数等特征时,我们可以考虑运用整除法来快速解题。
例如:某单位组织员工参加培训,男员工人数是女员工人数的2 倍。
如果总人数为 51 人,那么男员工有多少人?我们可以根据“男员工人数是女员工人数的 2 倍”这一条件,得出总人数是女员工人数的 3 倍。
因为总人数为 51 人,51 能被 3 整除,所以女员工人数能被 3 整除。
假设女员工人数为 x 人,那么 x 能被 3 整除,男员工人数为 2x 人,所以 2x 也能被 3 整除。
51÷3 = 17,所以女员工人数为 17 人,男员工人数为 2×17 = 34 人。
二、代入排除法当题目中选项信息充分,或者通过直接计算比较困难时,代入排除法往往能发挥很大的作用。
比如:一个三位数,各位数字之和是18,百位数字比十位数字大1,个位数字比十位数字大 2,这个三位数是多少?我们可以从选项入手,逐一进行代入。
A 选项,假设这个三位数是549,各位数字之和为 5 + 4 + 9 = 18,百位数字 5 比十位数字 4 大 1,个位数字 9 比十位数字 4 大 2,符合条件。
B、C、D 选项依次代入,发现不符合条件,所以答案是 A 选项。
三、特值法在一些题目中,如果涉及到多个未知量且它们的具体数值对结果没有影响时,我们可以通过设特值的方法来简化计算。
例如: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要 10 天完成,乙单独做需要 15 天完成。
两人合作,需要多少天完成?我们可以设这项工程的工作量为 30(10 和 15 的最小公倍数),那么甲每天的工作效率为 3,乙每天的工作效率为 2,两人合作每天的工作效率为 3 + 2 = 5,所以两人合作完成这项工程需要的时间为 30÷5= 6 天。
国考:数量关系新题型及秒杀技巧一、秒杀技巧(一)整除特性法秒杀集合问题例. 某单位利用业余时间举行了3次义务劳动,总计有112人次参加,在参加义务劳动的人中,只参加1次,参加2次和3次全部参加的人数之比为5:4:1。
问该单位共有多少人参加了义务劳动?()A. 70B. 72C. 77D. 80E. 85F. 92G. 94H. 102【京佳解析】A 本道题属于集合问题可以用整除特性法秒杀。
根据只参加1次:参加2次:参加3次=5:4:1,则参加的人数为10的倍数,所以排除B、C、E、F、G、H,答案为A或D。
如果为A,则参加1次为35人,2次为28人,3次为7人,所以总参加的人数为1×35+2×28+3×7=112,符合题意,故选A。
(二)代入排除法秒杀年龄问题例. 一家四口人的年龄之和为149岁,其中外公年龄、母亲年龄以及两人的年龄之和都是平方数,而父亲7年前的年龄正好是孩子年龄的6倍,问外公年龄上一次是孩子的整数倍是在几年前?()A. 9B. 8C. 7D. 6E. 5F. 4G. 3H. 2【京佳解析】B 本道题属于年龄问题可以结合代入排除法。
根据 42—x=6(x—7)得 x=12,根据代入法得8年前外公年龄是孩子的14倍,故选B。
外公父亲母亲孩子7年前 42—x x—764 49—x 36 x 149二、新题型(一)经济问题与最值问题的综合题例. 某市电价为一个自然月内用电量在100度以内的每度电0.5元,在101度到200度之间的每度电1元,在201度以上的每度电2元,张先生家第三季度缴纳电费370元,该季度用电最多的月份用电量不超过用电最少月份的2倍,问他第三季度最少用了多少度电?()A. 300B. 320C. 360D. 420E. 450F. 480G. 530H. 580【京佳解析】F 本道题属于经济问题与最值问题的综合题。
为了使用电量少,则尽可能用单价高的电量,设用电最少月份为x度,则用电最多月份为2x度,当201<2x 时,x>101,所以2×50+2×(x—100)+50+100+(2x—200)×2=370,则x=120,4×120=480,故选F。
【公考辅导】行测:数量关系——数学运算(计算问题之数的性质)【公考辅导】行测:数量关系——数学运算(计算问题之数的性质)数学运算问题一共分为十四个模块,其中一块是计算问题。
一,整除问题整除问题是计算问题中数的性质里面的一种。
在公务员考试中,数的整除性质被广泛应用在运算里,同时在行程、工程等问题中,很多时候都需要用到整除性质。
整除问题一般只考两个方面,考生只需牢牢掌握这两个方面,便可轻松搞定这类问题。
【核心点拨】1.题型简介数的整除性质被广泛应用在数学运算里。
一般情况下题目会给出某个N位数能被M个数整除的已知条件,求解这个N位数。
2.核心知识如果a、b、c为整数,b≠0,且a÷b=c,称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数a除以数b(b≠0),商是整数或者有限小数而没有余数,称a 能被b除尽(或者说b能除尽a)。
整除是除尽的一种。
(1)整除的性质A.如果数a和数b能同时被数c整除,那么a±b也能被数c整除。
如:36,54能同时被9整除,则它们的和90、差18也能被9整除。
B.如果数a能同时被数b和数c整除,那么数a能被数b与数c 的最小公倍数整除。
如:63能同时被3、7整除,则63也能被3和7的最小公倍数21整除。
C.如果数a能被数b整除,c是任意整数,那么积ac也能被数b 整除。
如:58能被29整除,则58乘以任意整数的积,例如58×5,也能被29整除。
D.平方数的尾数只能是0、1、4、5、6、9。
E.若一个数能被两个互质数的积整除,那么这个数也能分别被这两个互质数整除。
F.若一个质数能整除两个自然数的乘积,那么这个质数至少能整除这两个自然数中的一个。
(2)整除特征表1 常见数字整除的数字的特性表3.核心知识使用详解(1)三个连续的自然数之和(积)能被3整除。
(2)实际生活中很多事物的数量是以整数为基础来计量的,这一点在解题的过程中需要考生自己来发掘。
(3)1能整除任何整数,0能被任何非零整数整除。
数量关系八种必考题型讲解众所周知,公务员行测考试每道题目平均做题时间约为50秒,时间紧,出题范围又广,是考生公认的难度较大的考试,成为众多考生的梦魇,特别是数量关系,很多考生就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下面详细讲解一下数量关系八种必考题型,分别是:等差数列及其变式,十字交叉法,增长率相关速算法,直除法,差分法,牛吃草问题,质数与合数,鸡兔同笼问题。
数量关系有哪些解题方法?答:数量关系部分主要有两种题型:数字推理和数字运算。
数字推理包含:等差数列及其变式;两项之和等于第三项;等比数列及其变式;平方型及其变式;立方型及其变式;双重数列;混合型数列;一些特殊的排列规律等类型。
对这几种题型解题方法如下:(1)观察法。
这种方法对数字推理的所有题型(较简单的,基础性的)均适用。
观察法对考生的要求比较高,考生要对数字特别敏感,这样才能一眼看出题目所属的类型。
(2)假设法。
在做题之前要快速扫描题目中所给出数列的各项,并仔细观察、分析各项之间的关系,然后大胆提出假设,从局部突破(一般是前三项)来寻找数列各项之间的规律。
在假设时,可能一次假设并不能找到规律,这就要求考生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并迅速改变思路进行第二次假设。
(3)心算要多于笔算。
笔算因为要在纸面上进行,从而会浪费很多时间。
(4)空缺项突破法。
大体来说,如果空缺项在最后,要从前往后推导规律。
如果空缺项在最前面,则相反。
如果空缺项在中间,就需要看两边项数的多少来定,一般从项数多的一端来推导,然后延伸到项数少的一端来验证。
(5)先易后难法。
考生或许都能意识到这一点。
在做简单题时,考生有时突然就有了难题的思路。
同时这种方法还能激发考生临场发挥的潜力。
数学运算包含:比例分配问题;和、倍、差问题;混合溶液问题;植树问题;预算问题等十余种。
对这十余种题型解答的大体解法笔者亦总结如下:(1)凑整法。
这种方法是简便运算中最常用的方法。
主要是利用交换率和结合律,把数字凑成整数,再进行计算,就简便多了。
72647760.doc
1 / 3
声明:本资料由 大家论坛公务员考试专区/forum-66-1.html 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自
更多公务员考试信息,考试真题,模拟题:/forum-66-1.html 大家论坛,全免费公益性公务员论坛,等待您的光临!
公务员行政能力测试数量关系-直除法
提示:
“直除法”是指在比较或者计算较复杂分数时,通过“直接相除”的方式得到商的首位(首一位或首两位),从而得出正确答案的速算方式。
“直除法”在资料分析的速算当中有非常广泛的用途,并且由于其“方式简单”而具有“极易操作”性。
“直除法”从题型上一般包括两种形式: 一、比较多个分数时,在量级相当的情况下,首位最大/小的数为最大/小数; 二、计算一个分数时,在选项首位不同的情况下,通过计算首位便可选出正确答案。
“直除法”从难度深浅上来讲一般分为三种梯度: 一、简单直接能看出商的首位;
二、通过动手计算能看出商的首位;
三、某些比较复杂的分数,需要计算分数的“倒数”的首位来判定答案。
【例1】
56
.10134
.489294.13343.559310.7454.813222.0349.738、
、、中最大的数是( )。
【解析】直接相除:3
0.2294.837=30+
,
1
0.7454.8132=30-,
9
4.13343.5593=30-,
56
.10134.4892=
30-,
明显
3
0.2294.837为四个数当中最大的数。
【例2】32409/4103、32895/4701、23955/3413、12894/1831中最小的数是( )。
【解析】
32409/4103、23955/3413、12894/1831都比7大,而32895/4701比7小,
因此四个数当中最小的数是32895/4701。
提示:
即使在使用速算技巧的情况下,少量却有必要的动手计算还是不可避免的。
2/372647760.doc
【例3】6874.32/760.31、3052.18/341.02、4013.98/447.13、2304.83/259.74中最大的数是()。
1在本节及以后的计算当中由于涉及到大量的估算,因此我们用a+表示一个比a大的数,用a-表示一个比a小的数。
【解析】
只有6874.32/760.31比9大,所以四个数当中最大的数是6874.32/760.31。
【例4】5794.1/27591.43、3482.2/15130.87、4988.7/20788.33、6881.3/26458.46中最大的数是()。
【解析】本题直接用“直除法”很难直接看出结果,我们考虑这四个数的倒数:
27591.43/5794.1、15130.87/3482.2、20788.33/4988.7、26458.46/6881.3,
利用直除法,它们的首位分别为“4”、“4”、4”、“3”,
所以四个倒数当中26458.46/6881.3最小,因此原来四个数当中6881.3/26458.46最大。
【例5】阅读下面饼状图,请问该季度第一车间比第二车间多生产多少?()
A.38.5%
B.42.8%
C.50.1%
D.63.4%
【解析】5632-3945/3945=1687/3945=0.4+=40%+,所以选B。
72647760.doc
3 / 3
【例6】某地区去年外贸出口额各季度统计如下,请问第二季度出口额占
【解析】5698/17608=0.3+=30%+,其倒数17608/5698=3+,所以5698/17608=(1/3)-,所以选B 。
【例7】根据下图资料,己村的粮食总产量为戊村粮食总产量的多少倍?( )
A.2.34
B.1.76
C.1.57
D.1.32 【解析】直接通过直除法计算516.1÷328.7:
根据首两位为1.5*得到正确答案为C 。
更多公务员考试信息,考试真题,模拟题:/forum-66-1.html 大家论坛,大家学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