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接口前三章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90.85 KB
- 文档页数:8
第一章微机接口技术概述1. 8086微处理器可寻址访问的最大I/O空间是()。
A.1KBB.64KBC.640KBD.1MB参考答案:B2. CPU的控制总线提供()。
A.数据信号流B.所有存储器和I/O设备的时序信号及控制信号C.来自I/O设备和存储器的响应信号D.前面B和C两项参考答案:D3. CPU的数据总线提供()。
A.数据信号流B.所有存储器和I/O设备的时序信号及控制信号C.来自I/O设备和存储器的响应信号D.地址信号流参考答案:A4. CPU的地址总线提供()。
A.数据信号流B.所有存储器和I/O设备的时序信号及控制信号C.来自I/O设备和存储器的响应信号D.地址信号流参考答案:D5. CPU在执行OUT DX,AL指令时,CPU往控制总线上送出的有效信号是()。
A. B C D.参考答案:A6. CPU在执行OUT DX,AL指令时,CPU往地址总线上送出的有效信号是()。
A.DX寄存器所存放的地址B AL寄存器所存放的数据C D.参考答案:A7. CPU在执行OUT DX,AL指令时,CPU往数据总线上送出的有效信号是()。
A.DX寄存器所存放的地址B AL寄存器所存放的数据C D.参考答案:B8. 8086 CPU寄存器中,能在操作数内存寻址时用作地址寄存器的是()。
A.AX B BX C CX D. DX参考答案:B9. 8086CPU在作外设输入时,控制信号M/ ,DT/ 必须是()。
A.11 B 00 C 01 D. 10参考答案:B10. 8086CPU基本总线周期中,地址信号在()时间发生。
A.T1 B T3 C T2 D. T4参考答案:A11. 8086CPU在作总线操作时,遇到READY=L后可插入()。
A.1个等待周期 B 等待周期个数由具体情况所定C 2个等待周期 D. 3个等待周期参考答案:B12. 8086系统中,SP()。
A.只能指向奇地址单元 B 只能指向偶地址单元C最好指向偶地址单元 D. 最好指向奇地址单元参考答案:B13. 8086 系统配置在最大方式比最小方式增加的一片专用芯片是()。
习题一1.什么是接口?接口就是微处理器CPU与外部世界的连接部件,是CPU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中转站。
2.为什么要在CPU与外设之间设置接口?在CPU与外设之间设置接口主要有4个原因:(1)CPU与外设二者的信号不兼容,包括信号线的功能定义、逻辑定义和时序关系(2)CPU与外设的速度不匹配,CPU的速度快,外设的速度慢(3)若不通过接口,而由CPU直接对外设的操作实施控制,会使CPU处于穷于应付与外设打交道之中,大大降低CPU的效率(4)若外设直接由CPU控制,会使外设的硬件结构依赖于CPU,对外设本身的发展不利。
3.微型计算机的接口一般应具备那些功能?微机的接口一般有如下的几个功能:(1)执行CPU命令的功能:CPU将对外设的控制命令发到接口电路中的命令寄存器(命令口)中,在经分析去控制外设(2)返回外设状态的功能:通过状态寄存器(状态口)完成,包括正常工作状态和故障状态(3)数据缓冲的功能:接口电路中的数据寄存器(数据口)对CPU于外设间传送的数据进行中转(4)设备寻址的功能:CPU某个时刻只能和一台外设交换数据,CPU发出的地址信号经过接口电路中的地址译码电路来选中I/O设备(5)信号转换的功能:当CPU与外设的信号功能定义、逻辑关系、电平高低及工作时序不兼容时接口电路要完成信号的转换功能(6)数据宽度与数据格式转换的功能:由于CPU处理的数据都是并行的,当外设采用串行传送方式时,接口电路就要完成串、并之间的转换,并进行数据格式的转换。
4.接口技术在微机应用中起的作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在微机系统中,微处理器的强大功能必须通过外部设备才能实现,而外设与微处理器之间的信息交换和通信又是靠接口来实现的,所以,接口技术成为了一门关键技术,它直接影响微机系统的功能和微机的推广应用。
5.接口电路的硬件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接口电路的硬件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基本逻辑电路:包括命令寄存器、状态寄存器和数据缓冲寄存器,是接口电路中的核心(2)端口地址译码电路:实现设备的选择功能(3)供选电路:根据不同任务和功能要求而添加的功能模块电路。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习题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含部分详解)第一章(p20)1、参考答案:冯•诺伊曼计算机的设计思想(EDVAC方案:存储程序通用电子计算机方案):①计算机分为计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和输出装置五个部分;②计算机内采用二进制;③将程序存储在计算机内,简称“程序存储”。
其中第三点是冯•诺依曼计算机设计的精华,所以人们又把冯•诺依曼原理叫做程序存储原理,即程序由指令组成并和数据一起存放在存储器中,机器则按程序指定的逻辑顺序把指令从存储器中读出来并逐条执行,从而自动完成程序描述的处理工作。
冯•诺伊曼计算机主要以运算器和控制器为中心,结构框图如下图所示。
2、参考答案:微处理器就是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机的核心,单独的CPU不能构成计算机系统;微型计算机由微处理器、主存储器、I/O接口(注意:不是I/O设备)组成;而微型计算机系统除了包括微型计算机外,还有系统软件(即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外存储器和I/O设备等。
微型计算机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
3、答案略,见p6~74、答案略,见图2,或教材图1-35、答案略,见p12~136、参考答案:由于8086微处理器的地址总线的宽度为20位,所以它可寻址220=1M字节的存储空间;而PentiumII微处理器的地址总线的宽度为36位,所以它可寻址236=64G字节的存储空间。
7、参考答案:①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围设备互联),是Intel公司1992年发布486微处理器时推出的32/64位标准总线,数据传输速率位132MB/s,适用于Pentium 微型计算机。
PCI总线是同步且独立于微处理器的具有即插即用(PNP:Plug and play,所谓即插即用,是指当板卡插入系统时,系统会自动对板卡所需资源进行分配,如基地址、中断号等,并自动寻找相应的驱动程序)的特性.PCI总线允许任何微处理器通过桥接口连接到PCI 总线上。
《计算机接口技术》习题3一、单项选择题1.当8255A的PC4~PC7全部为输出线时,表明8255A的A端口工作方式是()。
A. 方式0B. 方式1C. 方式2D. 任何方式2. 由于8086有单独的I/O指令,所以其I/O端口()。
A. 只能安排在I/O空间内B. 只能安排在存储空间内C. 既可安排在I/O空间,也可安排在存储空间D. 可安排在系统的整个空间3. 下列总线中属于系统总线的是()。
A. IEEE-488B. RS-232CC. EISAD. RS-4494. 目前PC机上都带有USB接口,这里的USB是一种()。
A. 接口芯片B. 并行总线标准C. 串行总线标准D. 外围设备5. 下列总线中属于外部总线标准的()。
A. EISAB. STDC. PCID. A,B,C都不是6.在接口电路中,通常要求()。
A.输入三态缓冲、输出三态缓冲B.输入三态缓冲、输出锁存C.输入锁存、输出三态缓冲D.输入三态锁存、输出锁存7.8255A的方式选择控制字为80H,其含义是()。
A.A、B、C 口全为输入B.A口为输出,其他为输入C.A、B为方式0D.A、B、C口均为方式0输出8.设置特殊屏蔽方式的目的是()。
A.屏蔽低级中断B.响应高级中断C.响应低级中断D.响应同级中断9.在8259A中,寄存器IMR的作用是()。
A.记录处理的中断请求B.判断中断优先级的级别C.有选择的屏蔽D.存放外部输入的中断请求信号10.二个8259A级联最多可控制()个中断源。
A.8B.12C.16D.1511.对8253进行初始化编程时,在写入控制字后,输出端OUT()。
A.为低电平B.为高电平C.由工作方式决定为相应的高电平或低电平D.维持原状态不变12.CPU响应中断请求和响应DMA请求的本质区别是()。
A.中断响应靠软件实现B.响应中断时CPU仍然能控制总线,而响应DMA请求时,CPU要让出总线C.速度慢D.控制简单13.8253A方式2能产生()的定时信号。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习题参考答案3-13章..习题3.1 什么是总线?总线是如何分类的?答:总线,是一组能为多个功能部件服务的公共信息传送线路,是计算机各部件之间的传送数据、地址和控制信息的公共通路,它能分时地发送与接收各部件的信息。
按照总线系统的层次结构,可以把总线分为片内总线、系统总线、局部总线和外设总线。
3.2 举例说明有哪些常见的系统总线与外设总线。
答:常见的系统总线有:ISA总线、PCI总线、PCI Express总线。
常见的外设总线有:RS-232串行总线、IEEE1394串行总线、USB串行总线。
3.3 ISA总线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ISA总线的主要特点是:(1)总线支持力强,支持64KB的I/O地址空间、24位存储器地址空间、8/16位数据存取、15级硬件中断、7个DMA通道等。
(2)16位ISA总线是一种多主控(Multi Master)总线,可通过系统总线扩充槽中的MAST ER的信号线实现。
除CPU外,DMA控制器、刷新控制器和带处理器的智能接口卡都可以成为ISA总线的主控设备。
(3)支持8种类型的总线周期,分别为8/16位的存储器读周期、8/16位的存储器写周期、8/16位的I/O读周期、8/16位的I/O写周期、中断请求和中断响应周期、DMA周期、存储器刷新周期和总线仲裁周期。
3.4 PCI总线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PCI总线的特点概述如下:(1) 线性突发传输:PCI支持突发的数据传输模式,满足了新型处理器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与内存之间的读写速度要求。
线性突发传输能够更有效地运用总线的带宽去传输数据,以减少不必要的寻址操作。
(2) 多总线主控:PCI总线不同于ISA总线,其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是分时复用的。
这样减少了接插件的管脚数,便于实现突发数据的传输。
数据传输时,一个PCI设备作为主控设备,而另一个PCI设备作为从设备。
总线上所有时序的产生与控制,都是由主控设备发起的。
第一章课后习题1.1 把下列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八进制数、十六进制数。
① 16.25 ② 35.75 ③ 123.875 ④ 97/1281.2 把下列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
① 10101.01 ② 11001.0011 ③ 111.01 ④ 1010.11.3 把下列八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和二进制数。
① 756.07 ② 63.73 ③ 35.6 ④ 323.451.4 把下列十六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
① A7.8 ② 9AD.BD ③ B7C.8D ④ 1EC1.5 求下列带符号十进制数的8位补码。
① +127 ② -1 ③ -0 ④ -1281.6 求下列带符号十进制数的16位补码。
① +355 ② -11.7 计算机分那几类?各有什么特点?1.8 简述微处理器、微计算机及微计算机系统三个术语的内涵。
1.9 80X86微处理器有几代?各代的名称是什么?1.10 你知道现在的微型机可以配备哪些外部设备?1.11 微型机的运算速度与CPU的工作频率有关吗?1.12 字长与计算机的什么性能有关?习题一参考答案1.1 ① 16.25D=10000.01B=20.2Q=10.4H② 35.75D=.11B=43.6Q=23.CH③ 123.875D=.111B=173.7Q=7B.EH④ 97/128D=64/123+32/128+1/128=0.B=0.604Q=0.C2H1.2 ① 10101.01B=21.25D ② 11001.0011B=25.1875D③ 111.01B=7.25D ④ 1010.1B=10.5D1.3 ① 756.07Q=.B=494.109D ② 63.73Q=.B=51.922D③ 35.6Q=11101.110B=29.75D ④ 323.45Q=.B=211.578D1.4 ① A7.8H=167.5D ② 9AD.BDH=2477.738D③ B7C.8D=2940.551D ④ 1ECH=492D1.5 ① [+127]补= ② [-1]补=③ [-0]补= ④[-128]补=1.6 ① [+355]补= 00011 ② [-1]补= 1111 1111 1111 11111.7 答:传统上分为三类:大型主机、小型机、微型机。
计算机信息技术复习题前三章复习题一、填空题1、在计算机中,对汉字进行传输、处理和存储时使用汉字的()。
2、十进制整数转换成二进制整数的方法是()。
3.从理论上讲,一个只含有1500个汉字及中文标点而不含其他字符的文本文件,在存储器中占()KB(四舍五入,保留小数两位)。
4.在I/O设备中,显示器是计算机的()设备。
5.计算机所能辨认的最小信息单位是()。
6.若在内存首地址为1000H的存储空间中连续存储了1KB的信息,则其末地址为()H。
7.字符串“大学COMPUTER文化基础”(双引号除外),在机器内占用的存储字节数是()。
8.根据ASCII码编码原理,现要对50个字符进行编码,至少需要()个二进制位。
9.现代微型计算机的内存储器都采用内存条,使用时把它们插在()上的插槽中。
10.十六进制数A25F与十进制数2002的和是()H。
11)100个32×32点阵的汉字字模信息所占的字节数为()。
12)内存空间地址段为2001H——7000H,则其存储空间()KB。
13)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的国家是()。
14)十进制数183.8125对应的二进制数是()。
15)计算机内存储器分为ROM利RAM,其中存放在RAM上的信息将随着断电而消失,因此在关机前,应把信息先存()16)“N”的ASCII码为4EH,由此可推算出ASCII码为01001010B所对应的字符是()。
17)著名数学家冯·诺依曼(von Neumann)提出了()和程序控制理论。
18)一幅256色640*480中等分辨率的彩色图像,若没有压缩,至少需要()字节来存放该图像文件。
19)在传输数字信号时,为了便于传榆、减少干扰和易于放大,在发送端需要将发送的数字信号变换成为模拟信号,这种变换过程称为()20)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有()层21)在WWW服务中,统一资源定位器URL 可以由三部分组成,即()、主机域名与文件名。
第一章概述(P33)1-02 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答:(1)采用存储--转发技术,信道可以为多对会话动态复用,比电路交换资源利用率高。
(2)限制通过网络的数据分组的大小,如果发送报文超出限制,则发送方将报文分割成一个个小分组,每个分组以存储--转发方式独立传输。
当所有分组到达接收方后,接收方将它们重新拼接成报文。
(3)传输特点:延迟较小,且相对稳定,适合计算机应用。
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就是终端之间通信时,一方首先发起呼叫,途径的交换机完成转接,直到目的端对方收到发起端的信号,即首先将收发双方的通路完全打通,然后才进行通信。
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双方一直占用该电路。
它的特点是实时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较低。
但同时也带来线路利用率低,电路接时间长,不同类型用户之间不能通信等缺点。
电路交换比较适用于信息量大、持续时间长的用户通信。
(2)报文交换将用户的报文存储在交换机的存储器中。
当所需要的输出电路空闲时,再将该报文发向接收交换机或终端,它以“存储—转发”方式在网内传输数据。
报文交换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用率高,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可实现不同速率、不同规程的终端间互通。
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以报文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占用大量的交换机内存和外存,传输延时大且不确定,不能满足对实时性要求高的用户。
报文交换适用于传输的报文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的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如公用电报网。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限定通过网络的数据长度,因此发送端必须将长报文分割成一个个小分组,每个带有目的地标识的分组以“存储-转发”技术独立通过网络,到达接收端后,再去掉分组头将各数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
分组交换使多路会话的数据共享线路,因此线路利用率比电路交换高;同时,由于分组在每个交换机上的处理时间和等待时间减少以及分组的并行传输,传输性能(传输时延、稳定性)比报文交换好,适合交互式应用。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概述习题1-0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哪些服务?答: P1第二段,三种网络各自提供的服务及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习题1-02 试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分组交换技术采用存储转发技术,将完整的报文分割成较小的数据段,在每个数据段前面,加上一些必要的控制信息组成首部后,就构成了分组。
分组是在计算机网络中传送的数据单元。
发送分组,接收端剥去首部,抽出数据部分,还原成报文后进行重组,这就是分组交换技术。
习题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电路交换的优点:适用于连续传送大量数据;缺点:电路建立连接时间长,线路利用率低。
信息传输延迟小,就给定的连续路由来说,传输延迟是固定不变的。
信息编码方法、信息格式以及传输控制程序来都不受限制,即可向用户提供透明的通路。
报文交换的优点:是采用了存储转发技术,线路使用率高;缺点:是延迟长。
分组交换的优点:分组动态分配带宽,且对网络逐段占用,提高通信线路使用效率。
分组独立选择路由,使结点之间数据交换比较灵活。
分组大大压缩结点所需的存储容量,也缩短了网络延时。
较短的报文分组比较长的报文可大大减少差错的产生,提高传输可靠性。
缺点:分组在各结点存储较发时需要排队,这就会造成一定的时延。
当网络通信量大时,这种时延也可能会很大。
同时,各分组必须携带的控制信息也造成了一定的开销。
习题1-04为什么说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答:因特网缩短了人际交往的时间和空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交往方式,使世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习题1-05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能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最主要的特点。
答:P3第一阶段是从单个网络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
第二个阶段的特点是建成了三级结构的因特网。
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
第三阶段的特点是逐渐形成了多层次ISP结构的因特网。
习题1-06简述因特网标准制定的几个阶段。
计算机接⼝技术习题3《计算机接⼝技术》习题3⼀、单项选择题1.当8255A的PC4~PC7全部为输出线时,表明8255A的A端⼝⼯作⽅式是()。
A. ⽅式0B. ⽅式1C. ⽅式2D. 任何⽅式2. 由于8086有单独的I/O指令,所以其I/O端⼝()。
A. 只能安排在I/O空间内B. 只能安排在存储空间内C. 既可安排在I/O空间,也可安排在存储空间D. 可安排在系统的整个空间3. 下列总线中属于系统总线的是()。
A. IEEE-488B. RS-232CC. EISAD. RS-4494. ⽬前PC机上都带有USB接⼝,这⾥的USB是⼀种()。
A. 接⼝芯⽚B. 并⾏总线标准C. 串⾏总线标准D. 外围设备5. 下列总线中属于外部总线标准的()。
A. EISAB. STDC. PCID. A,B,C都不是6.在接⼝电路中,通常要求()。
A.输⼊三态缓冲、输出三态缓冲B.输⼊三态缓冲、输出锁存C.输⼊锁存、输出三态缓冲D.输⼊三态锁存、输出锁存7.8255A的⽅式选择控制字为80H,其含义是()。
A.A、B、C ⼝全为输⼊B.A⼝为输出,其他为输⼊C.A、B为⽅式0D.A、B、C⼝均为⽅式0输出8.设置特殊屏蔽⽅式的⽬的是()。
A.屏蔽低级中断B.响应⾼级中断C.响应低级中断D.响应同级中断9.在8259A中,寄存器IMR的作⽤是()。
A.记录处理的中断请求B.判断中断优先级的级别C.有选择的屏蔽D.存放外部输⼊的中断请求信号10.⼆个8259A级联最多可控制()个中断源。
A.8B.12C.16D.1511.对8253进⾏初始化编程时,在写⼊控制字后,输出端OUT()。
A.为低电平B.为⾼电平C.由⼯作⽅式决定为相应的⾼电平或低电平D.维持原状态不变12.CPU响应中断请求和响应DMA请求的本质区别是()。
A.中断响应靠软件实现B.响应中断时CPU仍然能控制总线,⽽响应DMA请求时,CPU要让出总线C.速度慢D.控制简单13.8253A⽅式2能产⽣()的定时信号。
《计算机接口技术》习题1一、单项选择题1.8086/8088进行I/O写操作时,M/IO和DT/R必须是()。
A.H,HB.H,LC.L,HD.L,L2.CPU在数据线上传输的信息不可能是()。
A.数据B.状态C.命令D.模拟量3.由于8086有单独的I/O指令,所以其I/O端口()。
A.只能安排在I/O空间内B.只能安排在存储空间内C.既可安排在I/O空间,也可安排在存储空间D.可安排在系统的整个空间4.在I/O传送方式中,()传送可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
A.无条件传送B.中断传送C.查询传送D.上述三项均可5.当8255A的PC4~PC7全部为输出线时,表明8255A的A端口工作方式是()。
A.方式0B.方式1C.方式2D.任何方式6.在DMA方式下,CPU与总线的关系是()。
A.只能控制数据总线B.只能控制地址总线C.成高阻状态D.成短接状态7.若采用8255A的PA口输出控制一个七段LED显示器,8255A的PA口应工作于()。
A.方式0B.方式1C.方式2D.前面3种中的任一方式8.I/O单独编址方式下,从端口读入数据可使用()。
A.MOVB.OUTC.IND.XCHG9.下列总线中属于系统总线的是()。
A.IEEE-488B.RS-232CC.EISAD.RS-44910.在程序控制传送方式中,可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的是()。
A.无条件传送B.中断传送C.查询传送D.前三项均可11.在DMA方式下,CPU与总线的关系是()。
A. 只能控制数据总线B. 只能控制地址总线C. 成高阻状态D. 成短接状态12. 8255A的方式选择控制字为80H,其含义是()。
A. A、B、C 口全为输入B. A口为输出,其他为输入C. A、B为方式0D. A、B、C口均为方式0,输出13. 8086有20条地址线,可寻址的I/O端口地址最多为()个。
A. 256B. 1KC. 64KD. 1M14. 8253无论工作在哪种工作方式,在初始化编程时,当写入控制字后,输出端OUT就()。
第1章习题1、冯诺依曼计算机的内涵是什么?这种计算机的程序运行是由指令流驱动的还是数据流驱动的?2、微型计算机系统有哪三个层次?试简述它们的内涵及其联系和区别。
3、为什么把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说成是总线结构?试简述总线结构的优点。
4、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各组成部分的功能是什么?5、计算机分那几类?各有什么特点?6、微处理器应包含的最基本功能部件是哪些?7、微计算机应包含的最基本功能部件是哪些?8、微型计算机系统有哪几部分组成,简述各部分功能特点?9、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通常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系统硬件和系统软件这四种组合中的哪一种?第1章习题解答1、冯诺依曼计算机的内涵是什么?这种计算机程序运行是由指令流驱动的还是数据流驱动的?答:冯诺依曼计算机的内涵: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5大部分组成计算机硬件。
数据和计算机指令采用二进制数形式表示,存储在计算机内部存储器中.计算机工作原理的核心是“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
事先编制好的由计算机指令组成的程序在执行前先装入存储器,控制器依据程序中的指令顺序周而复始地取出指令、分析指令、执行指令,根据指令的功能进行相应的运算,直到完成全部指令操作为止.程序的运行是通过指令流来驱动的。
2、微型计算机系统有哪三个层次?试简述它们的内涵及其联系和区别。
答:微型计算机系统的三个层次: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系统.三者的内涵:微处理器是利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将组成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运算器和控制器集成在一块硅片上的集成电路,简称MPU,习惯上称CPU.微型计算机则是以微处理器为核心,配以内存储器、输入/输出(I/O)接口电路,通过总线结构连接而构成的裸机。
微型计算机系统是由微型计算机配以相应的外围设备(如键盘、显示器、打印机、外存储器等)、电源和其他辅助设备(如面板、机架等),以及控制微型计算机工作的软件而构成的完整的计算系统。
第一章习题※1.1 简述微处理器、微计算机及微计算机系统三个术语的内涵.微处理器(微处理机):由一片或几片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的中央处理器,一般也称CPU(Center Process Unit)。
其内部通常包括算术逻辑部件,累加器和通用寄存器组,程序计数器,时序和控制逻辑部件,内部总线等等.微型计算机:是指由CPU、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和系统总线构成的裸机。
微型计算机系统:是指以微型计算机为主体,再配以相应的外围设备、电源、辅助电路和所需要的软件而构成的计算机系统。
1.2 何谓单片机?单片机与一般微型计算机相比,具有哪些特点?单片机:是指将CPU、内存储器、I/O接口电路等功能部件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的计算机。
特点:(1)集成度高、体积小。
(2)可靠性高,抗干扰性强。
(3)低功耗。
(4)控制作用强(5)可扩展性好。
(6)性价比高。
1.3 什么是单板机?单板机:是指将CPU、内存储器和I/O接口电路,加上相应的外设以及监控程序等安装在一块电路板上所构成的计算机系统。
1.4 什么是个人计算机?个人计算机:指面向个人使用的计算机。
键盘、鼠标、主机、显示器为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1.5 试从微型计算机的结构说明数据总线、控制总线和地址总线的作用地址总线(AB) :是用来传送地址信息的信号线。
地址总线的位数决定了CPU可以直接寻址的内存空间的大小。
地址总是从CPU发出的,所以地址总线是单向的三态总线。
单向指信息只能沿一个方向传送,三态指除了输出高、低电平状态外,还可以处于高阻抗状态(浮空状态)。
数据总线(DB):数据总线是CPU用来传送数据信息的信号线。
数据总线是双向三态总线,即数据既可以从CPU送到其它部件,也可以从其它部件传送给CPU,数据总线的位数和处理器的位数相对应。
控制总线(CB):控制总线是用来传送控制信号的一组总线。
这组信号线比较复杂,由它来实现CPU对外部功能部件(包括存储器和I/O接口)的控制及接收外部传送给CPU的状态信号,不同的微处理器采用不同的控制信号。
已知一个存储器接口电路,求该存储系统的地址范围。
例如试编写初始化程序。
A 0 A 1 8253控制字格式SC 1SC 0=00选择计数通道0 RL 1RL 0=00 计数器锁存命令SC 1SC 0=01选择计数通道1 RL 1RL 0=01 只读/写低8位数据SC 1SC 0=10选择计数通道2 RL 1RL 0=10 只读/写高8位数据SC 1SC 0=11非法 RL 1RL 0=11 读/写16位数据,先低8位后高8位M 2M 1M 0=000 8253工作在方式0 BCD =1,为BCD 计数制M 2M 1M 0=001 8253工作在方式1 BCD =0,为二进制计数制M 2M 1M 0=⨯10 8253工作在方式2M 2M 1M 0=⨯11 8253工作在方式3M 2M 1M 0=100 8253工作在方式4M 2M 1M 0=101 8253工作在方式5解: T=4s 则 f=1/T=0.25Hz计数初值:N=250*1000/0.25=1000000SC1SC0RL1RL0M2M1M0BCD由于N>65536故需要两个计数器,每个计数器初值为1000程序如下:STACK SEGMENT STACKDB 200 DUP(?)STACK ENDSCODE SEGMENTASSUME SS:STACK,CS:CODESTART MOV AL,01110110BMOV DX,283HOUT DX,ALMOV AL,10110110BOUT DX,ALMOV DX,281HMOV AX,1000OUT DX,ALMOV AL,AHOUT DX,ALMOV DX,282HMOV AX,1000OUT DX,ALMOV AL,AHOUT DX,ALMOV AH,4CHINT 21HCODE ENDSEND START1.下列指令执行完后,AX=__4__、BX=__7__、CX=__3__、DX=__4__。
第一章计算机概述一、填空题1.在计算机中, 1KB= byte。
2.对于十进制数66,当它用二进制数表示时为,用十六进制数表示时为 H。
3.对于二进制数101001.101B,用十进制数表示时为:;用十六进制数表示时为: H。
4.已知某数的原码是10110110B,则其反码是;补码是。
5.软件通常分为和两大类。
二、单选题1.下列数据中最大的数为_____A. (11011001)2B. (75)10C. (37)8D. (27)162.微型计算机中主要包括有________。
A.微处理器、存储器和I/O接口 B.微处理器、运算器和存储器C.控制器、运算器和寄存器组 D.微处理器、运算器和寄存器3.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通常应包括。
A.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B.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C.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D.系统硬件和系统软件三、分析简答题1.8086 CPU的总线根据其中信息传送的类型可分为几种?哪几种?2.写出-25的原码、反码、补码,并将补码转换成十六进制数(设机器字长为8位)。
第二章微处理器指令系统一、填空题1.8086/8088 CPU从功能上分为和两部分。
8086/8088CPU中执行部件的功能是负责的执行。
2.8086 可以访问位和位的寄存器。
二、单选题1.8088/8086 CPU中,指令指针(IP)中存放的是。
A.指令 B.指令地址 C.操作数 D.操作数地址三、分析简答题1.8086/8088微处理器内部有那些寄存器,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什么?2.执行下面两个数相加:1010 0011 0100 1101+ 0011 0010 0001 1001分析其结果对下列标志位有何影响:(SF)= (ZF)= (AF)=(PF)= (CF)= (OF)=一、填空题1.计算机的指令通常包含和两部分。
2.8086系统中,栈底在堆栈的(最高地址端、最低地址端)。
3.如果VAL为数据段中0056H单元的符号名,其中存放的内容为0FF2H,当执行指令:MOV BX,VAL后,BX= ;而执行: LEA BX,VAL后,则BX= 。
4.设AX=2000H,BX=2002H,则在执行了指令CMP AX,BX后,标志位CF为,AX=。
5.执行指令“XOR AX,AX”后,标志位ZF的值为。
6.若(AL)=10011000B,(BL)=01100111B,则执行指令“ADD AL,BL”后,(AL)=;执行指令“AND AL,BL”后,(AL)=。
二、单选题1.完成将AX清零,并使标志位CF清零,下面错误的指令是:。
A.SUB AX,AX B.XOR AX,AXC.MOV AX,00H D.AND AX,00H2.下列8086指令中,对AX的结果与其他三条指令不同的是。
A.MOV AX,0 B.XOR AX,AXC.SUB AX,AX D.OR AX,03.若寄存器AX,BX,CX,DX的内容分别为11,12,13,14时,依次执行PUSH AX,PUSH BX,POP CX,POP DX,PUSH CX,PUSH DX,POP AX,POP BX后,则寄存器AX和BX的内容分别为:。
A.11,12 B.12,13 C.13,14 D.11,146.~9.基址加变址的寻址方式中,基址寄存器是指 6.,变址寄存器是指 7.,如执行指令MOV AX,[BX+SI+2]后,操作数的地址位移量EA为 8.,其实际物理地址为 9.。
4.A.AX B.BX C.CX D.SI5.A.SI B.AX C.BX D.DX6.A.EA=(AX)+(BX)+2 B.EA=(BX)+(SI)+2C.EA=(AX)+(SI)+2 D.EA=(BX)+(SI)7.A.(SS)+EA B.(ES)*10H+EA C.(CS)+EA*10H D.(DS)*10H+EA10.~ 12.设8086/8088CPU的(SS)=1050H,(SP)=0008H,(AX)=1234H,当执行一条: PUSH AX 指令时(SS)=___10__,(SP)=__11____,1234H存放的实际地址是__12___,请选择正确答案。
8.A.1050H B.1052H C.104EH D.1058H9.A.0008H B.0006H C.000AH D.0005H10.A.(10508H)=12H,(10507H)=34H B.(01506H)=34H,(01507H)=12HC.(10506H)=12H,(10507H)=34H D.(10508H)=34H,(10507H)=12H11.下面指令中,源操作数的寻址方式为寄存器相对寻址的指令是:。
A.INC WORD PTR [BX+SI] B.MOV CX,[SI+COUNT]C.NEG BYTE PTR [BX] D.ADD AX,BX12.设(AX)=1000H,(BX)=2000H,则在执行了指令“SUB AX,BX”后,标志位CF和ZF的值分别为:。
A.0,0 B.0,1 C.1,0 D.1,113.CPU执行算术运算指令不会影响的标志位是。
A.溢出标志 B.符号标志 C.零标志 D.方向标志14.设(AX)=ABDFH,则在执行指令“AND AX,0001H”后,AX寄存器的内容为:。
A.ABDEH B.FFFFH C.0001H D.0000H三、分析简答题1.写出至少3种指令,使AX寄存器置零2.堆栈存储区由哪两个寄存器管理?简述数据压栈和弹栈的过程。
3.与数据有关的寻址方式有哪些?4.如果TABLE为数据段中0020H单元的符号名,在该单元中存放着3412H,请指出以下两条指令有什么区别?每条指令执行后AX寄存器中的内容是多少?MOV AX,TABLE LEA AX,TABLE5. 分别指出下列指令中的源操作数的寻址方式。
(1)MOV CX ,[300H] (2)MOV [BP][DI],300H (3)MOV AX ,BX (4)MOV AX ,[BP+DI] (5)JMP BX6. 指出下列指令的错误 (1)MOV AH ,BX (2)MOV BYTE PTR[BX],1000 (3)MOV [SI],[BX] (4)MOV DS ,0200H (5)MOV SI ,[DX] (6)PUSH AL7. 假设(DS )=2000H ,(BX )=1256H ,(SI )=528FH ;位移量TABLE=20A1H ,(232F7H )=3280H ,(264E5H )=2450H ,则; ① 执行指令JMP BX 后,(IP )= ? ② 执行指令JMP TABLE[BX]后,(IP )= ? ③ 执行指令JMP [BX][SI]后,(IP )= ?8. 已知8086 CPU 各寄存器和有关内存单元内容如下:指出执行下列指令后AX 寄存器的内容:0 2 0 0 H 0 4 0 0 H 0 3 0 0 H 0 1 0 0 H 1 0 0 0 H 2 0 0 0 H 1 2 0 2 H 1 2 0 3 HAX CX DX BX SP BP SI DICS DS SS ES I P1 0 0 0 H2 0 0 0 H3 0 0 0 H4 0 0 0 H 0 2 1 0 H20100H 20101H 20102H 20103H::1 2 H 3 4 H 5 6 H 7 8 H ::21200H 21201H 21202H 21203H9 A H B C H D E H E F H 4 3 H ::::21300H 21301H 21302H 21303H2 1 H 43 H 6 5 H 8 7 H MEMORY(1)MOV AX,1200H (2)MOV AX,[1203H] (3)MOV AX,[BX] (4)MOV AX,1100H[BX] (5)MOV AX,[BX][SI]第三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一、填空题1.若定义DA1 DB ‘abcdef’,则 (DA1+3) 存放的数据是。
2.指令“AND AX,STR1 AND STR2”中,STR1和STR2是两个已赋值的变量,两个AND 的区别是。
3.对于指令:MOV AX,15 GE 1111B,汇编结果为: MOV AX,。
4.在汇编语言中,一个过程有NEARA和FAR两种属性。
NEAR属性表明主程序和子程序在, FAR属性表示主程序和子程序在。
二、单选题1.在8086/8088汇编语言中,用于定义常数、变量、内存空间的定位。
A.伪指令 B.机器指令 C.宏指令 D.微指令2.在下列伪指令中定义字节变量的是。
A.DB B.DW C.DD D.DT3.如 VAR DW 1,2,$+5,3,4 在汇编时VAR分配的偏移地址是0075H,则偏移地址为0079H的单元中的内容是。
A.00H B.7CH C.84H D.7EH三、分析简答题1.汇编语言中的伪指令与执行指令有何不同?2.改正下面程序片段中的错误或指出错误原因。
DATA SEGMENTA DB 12、24、34B DW ‘12’,‘ABCD’DATA ENDSCODE SEGMENTASSUME DS:DATA,CS:CODEMOV DS,DATAMOV DX,OFFSET AMOV AL,[DX+2]MOV BL,CX3.假设某程序段中的数据定义如下:DA1 DW ?,2DUP(1)DA2 DB 32H,25HDA3 DB ?CUNT EQU $-DA1问:(1) 画出内存分配图(2) 变量DA1、DA2、DA3各占用几个字节?CUNT的值是多少?它表示什么意义?4.对下面两个数据段,请分析偏移地址为10H和11H的两个字节中的数据是一样的吗?为什么?DTSEG SEGMENT | DTSEG SEGMENTORG 10H | ORG 10HDATA1 DB 72H | DATA1 DW 7204HDB 04H | DTSEG ENDSDTSEG ENDS |5.若STR是字符串的首地址,指出下列程序的功能,并将语句加上注解。
LEA BX,STR ;_________MOV CX,20 ;_________LP: CMP [BX],‘*’JNZ NEXT ;_________MOV [BX],‘$’;_________NEXT: INC BX ;_________LOOP LP ;_________HLT程序的功能:6.分析填空假设(BL)=0E3H,变量VALUE中存放的内容79H,确定下列各条指令单独执行后的结果。
(1)XOR BL,VALUE BL=(2)OR BL,VALUE BL=(3)XOR BL,0FFH BL=(4)AND BL, 0 BL=(5)SHL BL,1 BL=四、程序设计题1.内存中有X、Y两个数:X=32,Y=-78 利用汇编语言编写完整的程序,计算这两个数之和,并将结果存入内存S,即:S=X+Y2.在BUF开始有一个字节型数组,共有100个元素,利用汇编语言编写完整的程序,计算这个数组中负数的个数,并将结果存入内存COUNT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