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试题(教师版)
- 格式:doc
- 大小:548.00 KB
- 文档页数:10
东城区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高 三 物 理 2015.0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
考试时长10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甲、乙两人从某点出发沿同一圆形跑道运动,甲沿顺时针方向行走,乙沿逆时针方向行走。
经过一段时间后,甲、乙两人在另一点相遇。
从出发到相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人通过的路程一定不同 B .甲、乙两人通过的路程一定相同 C .甲、乙两人发生的位移一定不同 D .甲、乙两人发生的位移一定相同2.质量为2kg 的小球自塔顶由静止开始下落,不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g 取10m/s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2s 末小球的动量大小为40kg·m/sB .2s 末小球的动能为40JC .2s 内重力的冲量大小为20N·sD .2s 内重力的平均功率为20W3.质量为m 的小球P 以大小为v 的速度与质量为3m 的静止小球Q 发生正碰,碰后小球P 以大小为2v的速度被反弹,则正碰后小球Q 的速度大小是( ) A .v 2 B .2vC .3vD . 6v4.如图所示,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研究竖直运动的电梯中物体的受力情况,在电梯地板上放置了一个压力传感器,将质量为4kg 的物体放在传感器上。
在电梯运动的某段过程中,传感器的示数为44N 。
g 取10m/s 2。
对此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物体受到的重力变大B.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1m/s 2C. 电梯正在减速上升D. 电梯的加速度大小为4m/s 25.如图所示,三根轻绳的一端系于O 点,绳1、2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墙上,绳3的另一端吊着质量为m 的重物。
重物处于静止时,绳1水平,绳2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
北京市东城区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高三数学 (文科)学校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本试卷共5页,共150分。
考试时长12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40分)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已知集合{}12A x x =∈-≤≤Z ,集合{}420,,=B ,则AB =(A ){}02, (B ){}420,, (C ){}4,2,0,1- (D ){}4,2,1,0,1-(2)下列函数中,既是奇函数,又在区间(0+)∞,上为增函数的是 (A )x y ln = (B )3y x = (C )3x y = (D )x y sin = (3)设x ∈R ,则“1x >”是“21x >”的(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当3n =时,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 值为(A )6 (B )8 (C )14(D )30(5)已知3cos 4α=,(,0)2απ∈-,则sin 2α的值为(A )38 (B )38- (C (D )(6)如图所示,为了测量某湖泊两侧A ,B 间的距离,某同学首先选定了与A ,B 不共线的一点C ,然后给出了四种测量方案:(△ABC 的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记为a ,b ,c ) ①测量A ,C ,b ②测量a ,b ,C ③测量A ,B ,a ④测量a ,b ,B 则一定能确定A ,B 间距离的所有方案的序号为(A )①②③ (B )②③④(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7)已知向量(1,3)=a ,(,23)m m =-b ,平面上任意向量c 都可以唯一地表示为+λμ=c a b (,)λμ∈R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A )(,0)(0,)-∞+∞ (B )(,3)-∞ (C )(,3)(3,)-∞--+∞ (D )[3,3)-(8)已知两点(1,0)M -,(1,0)N ,若直线(2)y k x =-上至少存在三个点P ,使得△MNP 是直角三角形,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 (A )11[,0)(0,]33- (B )3[,0)(0,]33- (C )11[,]33-(D )[5,5]-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110分)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东城区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高三语文本试卷共8页,共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1-6题。
中国的谜语源远流长。
好谜语的审美标准,移植严复翻译《天演论》时提出的“信、达、雅”三字就很恰当。
“信”,指谜作的内容要求。
整条谜作要符合情理、文理和谜语本身的内在逻辑.。
“达”,可以依据字典解说为三层意思:一是通达,指谜面文义要通顺,谜思要通明,谜路要通畅;二是全面,达观,扣合妥贴.,无断章取义....、支.离破碎、穿凿牵强.等缺陋;三是达到,实现,指谜作的艺术构思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雅”,包含的内容远比前二者丰富和深厚。
第一,是正确,合乎规范,所谓“雅者,正也”(《毛诗序》);第二,是高尚,美好,“正而有美德者谓之雅”(《荀子·荣辱》注);第三,才是文雅,高雅,即我们一般人理解的雅致.、优雅。
这还是第二义引申.出来的意思。
因此,“雅”不仅指对形式美的追求,还应指对谜作思想性方面的要求:首先,谜作的思想甲(格调/腔调)一定要正确;其次,内容乙(方向/倾向)要健康,立意要积极向上,不能矮化道德水准,放任庸俗、低俗、粗俗的问题存在。
另外,就“雅”所包含的丙(形式/形势)美感这一层,要包括谜面、谜底、谜目以及标注的谜格。
如果谜底不“雅”、褒.贬失当,谜目拉杂不堪、混浊不清,都将损害谜作的品位。
因此,“雅”主要是指对谜作思想内涵的要求。
谜语,其闪光点在于创意,它要求创作者能大胆突破固有的思维定势,另辟.蹊径,更新理念,变革技法,充分运用汉字的音、形、义等多种变化,以及之间具有的丁(奇妙/微妙)关系和特点,创造新的语境,力求特立独行....,成就别出心裁....的佳作,使中华谜作不断推.陈出新...,走入新的境界,迈向新的高峰。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A.逻辑.(jì) B. 牵强.(qiánɡ) C. 褒.贬(bāo) D. 另辟.蹊径(bì)2.文中加点字的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妥贴.B.支.离破碎C.雅致.D.引申.3.在文中甲乙丙丁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3分)A.格调方向形式奇妙B.腔调倾向形势奇妙C.腔调方向形势微妙D.格调倾向形式微妙4.文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断章取义B. 特立独行C. 别出心裁D.推陈出新7.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东城区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高三数学(文科)学校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本试卷共5页,共150分。
考试时长12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40分)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已知集合,集合,则{}12A x x =∈-≤≤Z {}420,,=B A B =(A ) (B ) {}02,{}420,,(C )(D ){}4,2,0,1-{}4,2,1,0,1-(2)下列函数中,既是奇函数,又在区间上为增函数的是(0+)∞, (A ) (B ) x y ln =3y x =(C )(D )3xy =xy sin =(3)设,则“”是“”的x ∈R 1x >21x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当时,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3n =输出的值为S (A ) (B ) 68(C ) (D )1430(5)已知,,则的值为3cos 4α=(,0)2απ∈-sin 2α(A )(B ) (C (D )3838-(6)如图所示,为了测量某湖泊两侧,间的距离,某同学首先选定了与,不A B A B 共线的一点,然后给出了四种测量方案:(△的角,,所对的边C ABC A B C 分别记为,,)a b c①测量,, ②测量,, ③测量,, ④测量,,A C b a b C A B a a b B 则一定能确定,间距离的所有方案的序号为A B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7)已知向量,,平面上任意向量都可以唯一地表示为(1,3)=a (,23)m m =-b c ,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λμ=c a b (,)λμ∈R m (A ) (B ) (,0)(0,)-∞+∞ (,3)-∞(C )(D )(,3)(3,)-∞--+∞ [3,3)-(8)已知两点,,若直线上至少存在三个点,使得△(1,0)M -(1,0)N (2)yk x =-P 是直角三角形,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MNP k (A ) (B ) 11[,0)(0,33- [,0)(0, (C ) (D )11[,33-[5,5]-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110分)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英语英语 第 1 页(共页(共 12 页)东城区2013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英语试卷 2014.1 第二部分:知识运用(共两节,45分)第一节第一节 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分)从每题所给的A 、B 、C 、D 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例:It‟s so nice to hear from her again. _____, we last met more than thirty years ago. A .What‟s more B .That‟s to sayC .In other words D .Believe it or not 答案是D 。
21. Everyone tells me I‟m a good speaker, _____ I really don don‟‟t like speaking in public. A. and B. so C. but D. or 22. Try not to wake up the baby if you _____ into the bedroom. A. go B. went C. have gone D. will go 23. John seemed puzzled about _____ the question meant. A. how B. why C. what D. which 24. — Do you like the school? — Yeah. I only wish the classes _____ a little smaller. A. be B. were C. had been D. should have been 25. According to the factory safety rules, all accidents _____ be reported to the safety officer. A. may B. can C. would D. must 26. We can‟t go ahead with the plan because very few people _____ any interest so far. A. had shown B. show C. will show D. have shown 27. We climbed higher _____ we might see the scenes better. A. so that B. even though C. in case D. as if 28. Most of my friends shop at the stores _____ the goods are very cheap. A. which B. where C. whose D. why 29. At first I regretted _____ them to stay, but we soon became great friends. A. to invite B. invited C. to have invited D. inviting 30. The visiting professor was interested in the teaching methods _____ in the classroom. A. use B. to use C. using D. used 31. Mr. Carter will be the main speaker ______ the graduation ceremony. A. at B. to C. among D. about 32. The painting ______ to someone who later donated it to the college. A. had sold B. was sold C. will sell D. is sold 英语英语 第 2 页(共页(共 12 页) 33. — Joe, don‟t forget to bring your laptop with you tomorrow, OK? —Oh, thank you. I wouldn‟t bring it if you _____ me. A. would n‟t remind B. haven ‟t reminded C. hadn‟t reminded t reminded D. shouldn ‟t have reminded 34. _____ more effectively with others, more and more people equip themselves with a higher education. A. Compete B. Being competed C. To compete D. Competing 35. Health experts believe that even a little exercise is far better than _____at all. A. none B. little C. everything D. anything 第二节第二节 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分)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从每题所给的A 、B 、C 、D 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东城区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高三英语2015.1第一部分:听力理解(共三节,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一道小题,从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听完每段对话或独白后,你将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或独白你将听一遍。
例:What is the man going to read?A.A newspaper.B.A magazine.C.A book.答案是A。
1. On which day will the speakers go for the field trip?A. Tuesday.B. Wednesday.C. Friday.2. What is the weather like?A. Hot.B. Rainy.C. Cool.3. Why does the man want to move?A. To live near his workplace.B. To live close to the school.C. To live in a bigger house.4. What is the woman doing?A. Making suggestions.B. Making complaints.C. Making an apology.5. When will the shop close today?A. At 8:00 pm.B. At 8: 45 pm.C. At 9:00 pm.第二节(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听下面4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道小题,从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5秒钟的时间阅读每小题。
听完后,每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你将听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题。
北京市东城区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高三数学(文)试卷本试卷共5页,共150分。
考试时长12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40分)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已知集合{}12A x x =∈-≤≤Z ,集合{}420,,=B ,则A B =(A ){}02,(B ){}420,, (C ){}4,2,0,1- (D ){}4,2,1,0,1- (2)下列函数中,既是奇函数,又在区间(0+)∞,上为增函数的是 (A )x y ln = (B )3y x = (C )3xy = (D )x y sin = (3)设x ∈R ,则“1x >”是“21x >”的(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当3n =时,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 值为(A )6 (B )8 (C )14 (D )30(5)已知3cos 4α=,(,0)2απ∈-,则sin 2α的值为(A )38 (B )38- (C(D)(6)如图所示,为了测量某湖泊两侧A ,B 间的距离,某同学首先选定了与A ,B 不共线的一点C ,然后给出了四种测量方案:(△ABC 的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记为a ,b ,c ) ①测量A ,C ,b ②测量a ,b ,C ③测量A ,B ,a ④测量a ,b ,B则一定能确定A ,B 间距离的所有方案的序号为(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7)已知向量(1,3)=a ,(,23)m m =-b ,平面上任意向量c 都可以唯一地表示为+λμ=c a b (,)λμ∈R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A )(,0)(0,)-∞+∞ (B )(,3)-∞ (C )(,3)(3,)-∞--+∞ (D )[3,3)-(8)已知两点(1,0)M -,(1,0)N ,若直线(2)y k x =-上至少存在三个点P ,使得△MNP 是直角三角形,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 (A )11[,0)(0,]33- (B )3[,0)(0,] (C )11[,]33-(D )[5,5]-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110分)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东城区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高三数学 (理科)学校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本试卷共5页,150分。
考试时长12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40分)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已知集合{0,1}A =,2{|4}B x x =≤ ,则A B =(A ){0,1} (B ) {0,1,2} (C ){|02}x x ≤< (D ){|02}x x ≤≤ 【答案】A 【解析】{}22B x x =-≤≤,所以{}0,1A B =故答案为:A 【考点】 集合的运算 【难度】 1(2)在复平面内,复数i1+i对应的点位于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答案】A 【解析】(1)11(1)(1)2i i i i i i i -+==++- 故答案为:A 【考点】 复数综合运算 【难度】1(3)设a ∈R ,则“2a a >”是“1>a ”的(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B 【解析】2a a >,则1a >或0a <,所以2a a >是1a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故答案为:B 【考点】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难度】1(4)设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493=+a a ,则11S 等于(A )12 (B )18 (C )22 (D )44 【答案】C 【解析】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可得39111a a a a +=+,所以111391111()11()2222a a a a S ⨯+⨯+===故答案为:C【考点】 等差数列 【难度】1(5)当4n =时,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 值为 (A )6 (B )8 (C )14 (D )30 【答案】D 【解析】1,2k S ==;22,226k S ==+=; 33,6214k S ==+=; 44,14230k S ==+=;54k =>,所以输出30S =故答案为:D【考点】算法和程序框图【难度】 2(6)已知函数13log ,0,()2,0,xx x f x x >⎧⎪=⎨⎪≤⎩若1()2f a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A)(1,0))-+∞ (B)(1- (C)(1,0))-+∞ (D)(- 【答案】D【解析】函数()f x 的图像如图所示,1()2f a >,所以由图象可得a的取值范围是(- 故答案为:D【考点】 函数图像 【难度】 2(7)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中,一个四面体的顶点坐标为分别为(0,0,2),(2,2,0),(0,2,0),(2,2,2).画该四面体三视图中的正视图时,以xOz 平面为投影面,则得到正视图可以为(A )(B ) (C ) (D )【答案】A 【解析】设(2,2,2)S ,(2,2,0)A ,(0,2,0)B ,(0,0,2)C 。
东城区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高三政治本试卷共8页,100分。
考试时长10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本部分共24小题,每小题2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一曲《小苹果》火遍神州大地,成为2014年中国当之无愧的第一神曲。
回答1、2题。
1.朗朗上口的歌词,简单明快的曲调,《最炫民族风》般的旋律,《江南style》般的舞步,《小苹果》想不火都难。
这说明文艺创作应该A.兼容并包B.继承传统C.迎合大众D.抄袭模仿2.有网友说,这曲子听三遍以上就被“洗脑”了,“根本停不下来”。
这种不可控制的脑海中响起的旋律,都被心理学家称为“耳朵虫”现象。
在大脑中,信息往往都是根据信息之间的相关性而存储的,一些提取的线索一旦出现,就会自动触发相关信息。
“耳朵虫”现象说明A.意识具有主动选择性B.联系是普遍存在的C.大脑某某息之间都存在着具体联系D.认识规律才能改造规律3.当前,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提高青少年创新意识成为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树立创新意识A.推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完善和发展B.是辩证否定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要求C.要求我们敢于质疑和否定一切权威D.是推动认识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某电视台《中华好诗词》栏目的热播,又掀起了一场传统诗词文化的饕餮盛宴。
回答4~7题。
4.《中华好诗词》以高雅的立意、精巧的设计、轻松的形式,将中华诗词艺术与电视媒体巧妙结合,满足了电视观众对传统文化多样性、多层次的需求。
该节目的热播说明①传统文化都应该发扬②科技进步会影响文化的发展方向③文化创新要面向广大人民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5.之所以要弘扬古典诗词,是因为古典诗词A.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B.被人们称为凝固的艺术C.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D.是中华文化创造的源泉6.先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中国古代文学形式不断嬗变。
绝密★启用前2015届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02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试卷第2页,共12页第II 卷(非选择题)一、作文(题型注释)1、按要求作文。
不少于700字。
下面两节诗歌的内容是两位诗人在漫步中看到花后的不同反应: [甲]我凝神观注: [乙]裂开的墙缝中有一朵花, 矮篱上 我把你从墙上摘下, 荠菜花开放。
连根捧在我的手中。
这两节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不得抄袭、套作。
二、现代文阅读(题型注释)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
书香何来文学阅读对于一个民族的健康是至关重要的,我们总是说要“建立书香社会”。
书籍,真的是有香味的吗?一般来说,我们年轻的时候,闻到的书香更多也更浓烈一些——许多人还记得好不容易得到一本书,喜欢得不得了,除了看,还要不断地嗅,觉得它真的是香极了。
那时将纸页贴在鼻子上闻到的美好气息,并不完全是一种错觉。
墨和纸张纤维的气息,那来自于原野大地的气质被提留出来,吸进了肺腑,令人兴奋而愉悦。
纸和墨都是好东西,是大地上长出来的阳光下的生命。
大地上的植物经过很多环节,最后转化为书,也等于是另一种形式的开花结果。
它的香味更深地藏在了里边,我们一遍遍读书,打开它,也就是在享受它的气息。
眼下我们谈到阅读难免会有一种忧虑,就是读者越来越少,以前那种万人争读的盛况已经不复存在,好像真的出现了阅读危机。
其实,我们尽可以放心,这世上只要有人存在,就会有这种阅读,读者是永远存在的,人类这个与生俱来的嗜好并没有改变。
问题在于其他,比如说阅读的形式改变了。
网络上的小说一个月就能达到几十万几百万的点击量,杂志、报纸、书籍的出版也增加到前所未有的数量。
北京市东城区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试题【PGS07】本试卷共8页,共100分。
考试时长10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Cl 35.5 Co 59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2分)本部分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化学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的应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解MgCl2溶液可制金属镁B.可溶性铁盐或铝盐可用于水的净化C.在海轮外壳上装上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D.“开发利用新能源”、“汽车尾气催化净化”都能提高空气质量答案:A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吸热反应都需加热才能发生B.在铁制品上镀铜时,铁制品作阳极,铜盐溶液作电镀液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D.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气体压强不发生变化时说明反应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答案:C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Na在足量O2中燃烧,消耗l mol O2时转移的电子数是4×6.02×1023B.盐酸和醋酸的混合溶液pH=1,该溶液中c(H+) = 0.1 mol/LC.1 L 0.1 mol/L NH4Cl溶液中的NH数是0.1×6.02×10234D.标准状况下2.24 L Cl2中含有0.2 mol 共价键答案:B4.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氢氧根离子的电子式是B.二氧化碳分子的比例模型是C.芳香烃的组成通式是C n H2n-6(n≥6)D.12C和14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均可表示为答案:D5.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C4H8O2的酯有4种结构B.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C.乙醇和葡萄糖均能发生酯化反应D.漂粉精和医用酒精均可用作消毒剂答案:B6. 单位体积的稀溶液中,非挥发性溶质的分子或离子数越多,该溶液的沸点越高。
下列溶液中沸点最高的是A.0.01 mol/L的蔗糖溶液B.0.01 mol/L的K2SO4溶液C.0.02 mol/L的NaCl溶液D.0.02 mol/L的CH3COOH溶液答案:C7. 关于常温下0.1 mol/L氨水(pH=11.12)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加水稀释过程中,c(H+):c(OH-) 的值增大B. 根据以上信息,可推断NH3·H2O为弱电解质C. 与pH=11.12的NaOH溶液相比,NaOH溶液中c(Na+) 大于氨水中c(NH4+)D. 加入少量NH4Cl 固体,溶液中水的电离平衡:H2O ⇌H+ + OH-正向移动答案:C8.下列措施能明显增大原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的是A.Na与水反应时增大水的用量B.将稀H2SO4改为98%的浓H2SO4与Zn反应制取H2C.在H2SO4与NaOH两溶液反应时,增大压强D.恒温恒容条件下,在工业合成氨反应中,增加氮气的量答案:D9. 下列离子或分子能够在指定的分散系中大量共存的是A.c(H+)=10-13 mol/L的溶液中:NO-3、SO-24、K+、Na+B.澄清石灰水中:Na+、K+、CH3COO -、HCO-3C.铁与稀硫酸反应后的溶液中:[Fe(CN)6]3-、NH4、Cl-、NO-3D.空气中:SO2、NO、N2、NH3答案:A10.利用常温下氨气与氯气能发生置换反应的性质,在氯碱工业生产中用氨来检查氯气是否泄漏,其模拟装置如图。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烧瓶中会出现白烟B.烧瓶中会立即出现喷泉C.烧瓶中发生的反应表明常温下氨气有还原性D.烧瓶内氨气与氯气发生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是3:2答案:B11. LED产品的使用为城市增添色彩。
下图是氢氧燃料电池驱动LED发光的一种装置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a处通入O2B.b处为电池正极,发生了还原反应C.通入O2的电极发生反应:O2 + 4e- + 4H+ = 2H2OD.该装置将化学能最终转化为电能答案:B12.如右图进行实验,试管中现象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答案:D13. 下图是某燃煤发电厂处理废气的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使用此装置可减少导致酸雨的气体形成B.装置内发生了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C.整个过程的总反应可表示为:2SO2 + 2CaCO3 + O2=2CaSO4 + 2CO2D.若排放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排放的气体中含SO2答案:D14. 下列关于各图像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甲乙丙丁A.由甲可知:热化学方程式是H2(g) +21O2(g) = H2O(g) H=﹣241.8 kJ/molB.由乙可知:对于恒温恒容条件下的反应2NO2(g) ⇌N2O4(g),A点为平衡状态C.由丙可知:将A、B饱和溶液分别由T1 ℃升温至T2 ℃时,溶质的质量分数B>AD. 由丁可知:同温度、同浓度的NaA溶液与NaB溶液相比,其pH前者小于后者答案:D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8分)本部分共6题,共58分。
15. (10分)合成芳香炔化合物的方法之一是在催化条件下,含炔氢的分子与溴苯发生反应,如:甲乙丙根据上式,请回答:(1)甲的分子式是;丙能发生的反应是(选填字母)。
a.取代反应b.加成反应c.水解反应d.消去反应(2)以苯为原料生成乙的化学方程式是。
(3)由丙制备的反应条件是。
(4)符合下列条件的丙的同分异构体有种(不包括顺反异构)。
①分子中除苯环外不含其他环状结构;②苯环上只有2个取代基,且其中一个是醛基。
答案:(10分)(1)C5H8O abd(2)(3)浓硫酸、加热(4)2416. (10分)有机物X的结构是(其中Ⅰ、Ⅱ为未知部分的结构)。
下列是X发生反应的转化关系图及E的信息。
请回答:(1)按照官能团分类,G所属的物质类别是。
(2)B与G反应可生成高分子化合物M,其化学方程式是。
(3)A的结构简式是;X的结构简式是。
(4)F可作为食品饮料的添加剂,它的聚合物可作为手术缝合线等材料。
由B经过下列途径可合成F(部分反应条件略):N→R的反应类型是;R→T的化学方程式是。
(10分)(1)羧酸(2)(3)(4)取代17.(10分)X、Y、Z、M、Q、R是6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1)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X、Y、Q各自形成简单离子,其中离子半径最大的是(填离子符号)。
(3)周期表中有些处于对角(左上→右下)位置的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存在“对角线相似”的现象,则M的氧化物与强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Q和R按原子个数比1:1组成的化合物甲,是一种“绿色”氧化剂。
①甲中所含共价键类型是。
②空气阴极法电解制备甲的装置如右图所示。
在碱性溶液中,利用空气中的氧气还原得到甲和稀碱的溶液。
图中直流电源的a是极,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答案:(10分)(1)第3周期ⅥA族(2)O2-+H2O(3)BeO+2OH-=BeO-22(4)①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②正极O2 + 2e-+ 2H2O = H2O2 + 2OH-18.(9分)“C1化学”是指以碳单质或分子中含1个碳原子的物质(如CO、CO2、CH4、CH3OH等)为原料合成工业产品的化学工艺,对开发新能源和控制环境污染有重要意义。
(1)一定温度下,在两个容积均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发生反应:CO2(g) + 3H2(g) ⇌CH3OH(g) + H2O(g) △H =﹣49.0 kJ/mol。
相关数据如下:请回答:①c1c2(填“>”、“<”或“=”);a = 。
②若甲中反应10 s时达到平衡,则用CO2来表示甲中反应从开始到平衡过程中的平均反应速率是mol/(L·s)。
(2)压强为p1时,向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b mol CO和2b mol H2,发生反应CO(g)+2H2(g) ⇌ CH3OH(g)。
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请回答:①该反应属于(填“吸”或“放”)热反应;p1p2(填“>”、“<”或“=”)。
②1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用含b的代数式表示)。
(3)治理汽车尾气的反应是2NO(g)+2CO(g)⇌2CO2(g)+N2(g) △H<0。
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通入n(NO):n(CO)=1:2的混合气体,发生上述反应。
下列图像正确且能说明反应在进行到t1时刻一定达到平衡状态的是(选填字母)。
a b c d答案:(9分)(1)①=19.6 ②0.03(2)①放< ②21b(3)c d19.(10分)工、农业废水以及生活污水中浓度较高的NO-3会造成氮污染。
工业上处理水体中NO-3的一种方法是零价铁化学还原法。
某化学小组用废铁屑和硝酸盐溶液模拟此过程,实验如下。
(1)先用稀硫酸洗去废铁屑表面的铁锈,然后用蒸馏水将铁屑洗净。
①除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判断铁屑洗净的方法是。
(2)将KNO3溶液的pH调至2.5。
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分析调低溶液pH的原因是。
(3)将上述处理过的足量铁屑投入(2)的溶液中。
右图表示该反应过程中,体系内相关离子浓度、pH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①t1时刻前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t1时刻后,该反应仍在进行,溶液中NH+4的浓度在增大,Fe2+的浓度却没有增大,可能的原因是。
(4)铁屑与KNO3溶液反应过程中若向溶液中加入炭粉,可以增大该反应的速率,提高NO-3的去除效果,其原因是。
答案:(10分)(1)①Fe2O3+6H+=2Fe3++3H2O②测最后一次洗涤液的pH,若为7,则说明铁屑已洗净(2)NO-3在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强,易被铁屑还原(3)①4Fe+NO-3+10H+=4Fe2++NH4+3H2O②生成的Fe2+水解(4)炭粉和铁构成了无数微小的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20. 钴(Co)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广泛应用。
为从某工业废料中回收钴,某学生设计流程如下(废料中含有Al、Li、Co2O3和Fe2O3等物质)。
已知:①物质溶解性:LiF难溶于水,Li2CO3微溶于水;②部分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见下表:请回答:(1)步骤Ⅰ中得到含铝溶液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将步骤Ⅱ中Co2O3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填化学式):Co2O3 + 6H+ + 2Cl- = 2 + ↑+ 3H2O(3)步骤Ⅲ中Na2CO3溶液的作用是调节溶液的pH,应使溶液的pH不超过;废渣中的主要成分除了LiF外,还有。
(4)NaF与溶液中的Li+形成LiF沉淀,此反应对步骤Ⅳ所起的作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