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多层次的存储器(白中英第五版)讲述
- 格式:ppt
- 大小:2.10 MB
- 文档页数:107
白中英《计算机组成原理》(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完整版>精研学习网>无偿试用20%资料
全国547所院校视频及题库全收集
考研全套>视频资料>课后答案>往年真题>职称考试
第1章计算机系统概论
1.1复习笔记
1.2课后习题详解
第2章运算方法和运算器
2.1复习笔记
2.2课后习题详解
第3章多层次的存储器
3.1复习笔记
3.2课后习题详解
第4章指令系统
4.1复习笔记
4.2课后习题详解
第5章中央处理器
5.1复习笔记
5.2课后习题详解
第6章总线系统
6.1复习笔记
6.2课后习题详解
第7章外存与I/O设备
7.1复习笔记
7.2课后习题详解
第8章输入输出系统
8.1复习笔记
8.2课后习题详解
第9章并行组织与结构
9.1复习笔记
9.2课后习题详解
第10章课程教学实验设计
第11章课程综合设计。
3.8 奔腾系列机的虚存组织一、存储器模型可分为:①平坦存储器模型,②分段存储器模型,③实地址模式存储器模型。
平坦存储器模型(Flat memory model)内存被组织成单一的、连续的地址空间,称为“线性地址空间”。
所有的代码、数据和堆栈均包含在该地址空间内,该空间的字节地址范围为0到3221 。
分段存储器模型(Segmented memory model)每个程序均使用一组独立的地址空问,每个地址空间就是一个段,段的最大长度为322B。
逻辑地址由段选择器和偏移量组成,处理机将逻辑地址透明地转换为线性地址。
实地址模式存储器模型(Real—address mode memory model)这是为保持与早期的8086处理机兼容的存储器模式。
线性地址空间被分为段,段的最大长度为64KB。
线性地址空间的最大长度为202B。
二、虚地址模式IA-32体系结构微处理机的虚拟存储器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分段和分页。
存储管理部件包括分段部件SU和分页部件PU两部分。
分段部件将程序中使用的虚地址转换成线性地址。
而分页部件则将线性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
在分段部件SU和分页部件PU中,每一部分都可以独立地打开或关闭,因而可出现四种组合方式:(1)不分段不分页模式程序中使用的逻辑地址与物理地址相同。
(2)分段不分页模式相当于段式虚拟存储器。
程序中使用的逻辑地址由一个16位段选择器和一个32位偏移量组成。
段选择器中的最低两位用于存储保护,其余l4位选择一个特定的段。
因此,对于分段的存储器,用户的虚拟地址空间是143246*==TB。
22264而物理地址空间使用32位地址,最大4GB。
由分段部件将二维的虚拟地址转换为一维的线性地址。
在分页部件不工作的情况下,线性地址也就是主存物理地址。
(3)不分段分页模式相当于页式虚拟存储器。
程序中使用的是32位线性地址,由分页部件将其转换成32位物理地址。
用户的虚拟地址空间是322=4GB。
第3章习题答案1、设有一个具有20位地址和32位字长的存储器,问 (1) 该存储器能存储多少字节的信息? (2) 如果存储器由512K ×8位SRA M 芯片组成,需要多少片? (3) 需要多少位地址作芯片选择? 解:(1) 该存储器能存储:字节4M 832220=⨯(2) 需要片8823228512322192020=⨯⨯=⨯⨯K(3) 用512K ⨯8位的芯片构成字长为32位的存储器,则需要每4片为一组进行字长的位数扩展,然后再由2组进行存储器容量的扩展。
所以只需一位最高位地址进行芯片选择。
2、已知某64位机主存采用半导体存储器,其地址码为26位,若使用4M ×8位的DR A M 芯片组成该机所允许的最大主存空间,并选用内存条结构形式,问; (1) 若每个内存条为16M ×64位,共需几个内存条? (2) 每个内存条内共有多少D RAM 芯片? (3) 主存共需多少DRAM 芯片? CPU 如何选择各内存条? 解:(1) 共需内存条条4641664226=⨯⨯M (2) 每个内存条内共有个芯32846416=⨯⨯M M 片 (3) 主存共需多少个RAM 1288464648464226=⨯⨯=⨯⨯M M M 芯片, 共有4个内存条,故CPU 选择内存条用最高两位地址A 24和A 25通过2:4译码器实现;其余的24根地址线用于内存条内部单元的选择。
3、用16K ×8位的DR A M 芯片构成64K ×32位存储器,要求: (1) 画出该存储器的组成逻辑框图。
(2) 设存储器读/写周期为0.5μS ,CPU 在1μS 内至少要访问一次。
试问采用哪种刷新方式比较合理?两次刷新的最大时间间隔是多少?对全部存储单元刷新一遍所需的实际刷新时间是多少? 解:(1) 用16K ×8位的DR A M 芯片构成64K ×32位存储器,需要用个芯16448163264=⨯=⨯⨯K K 片,其中每4片为一组构成16K ×32位——进行字长位数扩展(一组内的4个芯片只有数据信号线不互连——分别接D0~D 7、D 8~D 15、D 16~D23和D 24~D 31,其余同名引脚互连),需要低14位地址(A 0~A 13)作为模块内各个芯片的内部单元地址——分成行、列地址两次由A 0~A6引脚输入;然后再由4组进行存储器容量扩展,用高两位地址A 14、A15通过2:4译码器实现4组中选择一组。
白中英《计算机组成原理》第5版考研教材及真题视频讲解白中英《计算机组成原理》(第5版)网授精讲班【教材精讲+考研真题串讲】目录白中英《计算机组成原理》(第5版)网授精讲班【共41课时】电子书(题库)•白中英《计算机组成原理》(第5版)【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30小时高清视频】•白中英《计算机组成原理》(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白中英《计算机组成原理》(第5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试看部分内容教材精讲[视频讲解]第1章计算机系统概论[视频讲解]学习与考查目标1.理解单处理器计算机系统中各部件的内部工作原理、组成结构以及相互连接方式,具有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的整机概念。
2.理解计算机系统层次化结构概念,熟悉硬件与软件之间的界面,掌握指令集体系结构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实现方法。
3.能够综合运用计算机组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对有关计算机硬件系统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计算、分析,并能对一些基本部件进行简单设计。
考纲要求1.计算机发展历程2.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1)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2)计算机软件的分类;(3)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3.计算机的性能指标吞吐量、响应时间;CPU时钟周期、主频、CPI、C PU执行时间;MIPS、MFLOPS1.1 计算机系统的分类一、计算机系统的分类如图1-1所示。
图1-1 计算机系统分类图二、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如图1-2所示。
图1-2 计算机系统组成图三、概述计算机的分类:机械计算机电子模拟计算机:数值由连续的量来表示。
电子数字计算机:计算机中的数值由不连续的数字来表示。
专用机:经济,有效,快速,适应性差通用机:适应性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单片机低简易性高高体积,功耗,性能,价格低如图1-3所示。
图1-3数字计算机与模拟计算机的主要区别如表1-1所示。
表1-1 数字计算机与模拟计算机的主要区别考研真题精选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基本思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3.4 只读存储器和闪速存储器一、只读存储器ROM叫做只读存储器。
顾名思义,只读的意思是在它工作时只能读出,不能写入。
然而其中存储的原始数据,必须在它工作以前写入。
只读存储器由于工作可靠,保密性强,在计算机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主要有两类:①掩模ROM:掩模ROM实际上是一个存储内容固定的ROM,由生产厂家提供产品。
②可编程ROM:用户后写入内容,有些可以多次写入。
一次性编程的PROM、多次编程的EPROM和E2PROM。
1.掩模ROM(1)掩模ROM的阵列结构和存储元(2)掩模ROM的逻辑符号和内部逻辑框图2.可编程ROMEPROM叫做光擦除可编程可读存储器。
它的存储内容可以根据需要写入,当需要更新时将原存储内容抹去,再写入新的内容。
现以浮栅雪崩注入型MOS管为存储元的EPROM为例进行说明,结构如图3-2-1所示。
图3-2-1 EPROM存储元现以浮栅雪崩注入型MOS管为存储元的EPROM为例进行说明,结构如图3-2-1(a)所示,图3-2-1(b)是电路符号。
若在漏极D端加上约几十伏的脉冲电压,使得沟道中的电场足够强,则会造成雪崩,产生很多高能量电子。
此时,若在G2栅上加上正电压,形成方向与沟道垂直的电场,便可使沟道中的电子穿过氧化层而注入到G1栅,从而使G1栅积累负电荷。
由于G1栅周围都是绝缘的二氧化硅层,泄漏电流极小,所以一旦电子注入到G1栅后,就能长期保存。
当G1栅有电子积累时,该MOS管的开启电压变得很高,即使G2栅为高电平,该管仍不能导通,相当于存储了“0”。
反之,G1栅无电子积累时,MOS管的开启电压较低,当G2栅为高电平时,该管可以导通,相当于存储了“1”。
图3-2-1(d)示出了读出时的电路,它采用二维译码方式:x地址译码器的输出xi与G2栅极相连,以决定T2管是否选中;y地址译码器的输出yi与T1管栅极相连,控制其数据是否读出。
当片选信号CS为高电平即该片选中时,方能读出数据。
白中英第五版计算机组成原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述4、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主要设计思想是什么?它包括哪些主要组成部分?答: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主要设计思想是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其中存储程序是指将程序和数据事先存放到存储器中,而程序控制是指控制器依据存储的程序来控制全机协调地完成计算任务。
总体来讲,存储程序并按地址顺序执行,这就是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主要设计思想。
5、什么是存储容量?什么是单元地址?什么是数据字?什么是指令字?答:见教材P8和P10。
7、指令和数据均存放在内存中,计算机如何区分它们是指令还是数据?答:见教材P10。
第二章运算方法和运算器1、写出下列各整数的原码、反码、补码表示(用8位二进制数)。
3、有一个字长为32位的浮点数,符号位1位,阶码8位,用移码表示,尾数23位,用补码表示,基数为2,请写出:(1)最大数的二进制表示阶码用移码表示,题中并未说明具体偏移量,故此处按照移码的定义,即采用偏移量为27=128,则此时阶码E的表示范围为0000 0000~1111 1111,即0~255,则在上述条件下,浮点数为最大数的条件如下:所以最大数的二进制表示为:0 1111 1111 1111 1111 1111 1111 1111 1111 111 对应十进制真值为:+(1-2-23)×2127(2)最小数的二进制表示浮点数为最小数的条件如下:所以最小数的二进制表示为:1 1111 1111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对应十进制真值为:-1×2127(3)规格化数所表示数的范围规格化要求尾数若为补码表示,则符号位和最高有效位符号必须不同。
(A)浮点数为最大正数的条件如下:所以最大正数的二进制表示为:0 1111 1111 1111 1111 1111 1111 1111 1111 111对应十进制真值为:+(1-2-23)×2127(B)浮点数为最小正数的条件如下:所以最小正数的二进制表示为:0 0000 0000 1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对应十进制真值为:+2-1×2-128=+2-129(C)浮点数为最大负数的条件如下:所以最大负数的二进制表示为:0 0000 0000 0111 1111 1111 1111 1111 111对应十进制真值为:-(2-1+2-23)×2-128(D)浮点数为最小负数的条件如下:所以最小负数的二进制表示为: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 对应十进制真值为:-1×2127所以,规格化数所表示数的范围如下:正数+2-129~+(1-2-23)×2127负数-2127 ~-(2-1+2-23)×2-1284、将下列十进制数表示成IEEE754标准的32位浮点规格化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