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 格式:ppt
- 大小:5.86 MB
- 文档页数:18
说明: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中考复习提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1.距今约有170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
(1965,云南元谋发现两颗牙齿化石及石器)2.距今约有70万年至约 20万年的北京人,仍保留猿的特点,已经会制造和使用工具(打制石器,又称旧石器,会制造使用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已经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靠采集、渔猎为生),是原始社会的组织形式。
(北京房山周口店龙骨山,1987年周口店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
)3. 距今约有1.8万年的山顶洞人,和现代人没多大区别,麿制石器,又称新石器,会人工取火。
第2课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1、氏族公社驻历了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时期,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都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体现了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人类已经定居,靠农业为生,出现制陶业)。
2、河姆渡聚落遗址位于今天的浙江省余姚河姆渡村,距今大约7000年,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是我国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代表。
河姆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还用动物骨骼制作工具,他们居住的房屋是干栏式的。
3、半坡聚落遗址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半坡村,距今大约_6000_年,主要粮食作物是_粟__,是我国黄河流域原始农耕的代表。
半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陶器(彩陶)是那时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
他们居住的房屋大多是半地穴式的。
4、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5.山东大汶口聚落位于现山东省泰安市大汶口,距今大约4-5千年,以农耕为主,出现了私有财产,产生了贫富分化。
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1.炎帝(神农氏),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发明医药、发明陶器、开辟集市。
(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
2.黄帝(轩辕氏),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衣裳、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他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抽丝技术。
是距今约4000多年前的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
第1课中华大地上的远古人类【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阅读“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初步掌握识别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初步了解有关考古、历史地图、文物插图、古史资料等方面的基本常识。
了解远古人类从低级到高级的演进过程。
通过想象北京人一天的生活,培养丰富的历史想象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课本与教师提供的考古材料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大胆想象,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
并学习用观察法、阅读等方法来探究有关问题。
教师以启发式教学引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知道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原始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以此增强民族自豪感。
通过对考古知识的初步理解,培养崇尚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元谋人和北京人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难点:认识劳动在人类产生过程中的作用。
【课时安排】1课时【教与学互动设计】(一)课前准备:1、首先将全班分成五个学习小组,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学习竞赛。
2、老师提前将所要填写的表格打印好,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分享故事,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所要上的是《中华大地上的远古人类》,那么现在老师就要考考你们,有哪个组能够又快又好地讲述有关于人类的诞生的神话传说故事呀?学生:女娲造人、上帝造人、盘古开天辟地……老师:非常好,但是这些都是神话传说并不可信。
直到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提出了生物进化论的观点,我们才发现人是从类人猿进化而来的。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就可以科学地认识到我国的远古人类和了解到他们的生活。
(三)活动与探究1、元谋人(1)人类是怎么诞生的?他们由什么演化而来的?学生: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来的。
(2)我们祖国最早的远古人类是谁呢?在那里发现和生活在什么时期呢?(学生根据课本回答。
)总结:我国境内最早的远古人类是元谋人。
(3)【课堂活动1】现在我们在元谋人的遗址云南省元谋县考古发现了一系列的遗物。
七年级(上)课本参考题答案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课程标准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2{想一想}火的使用对人类的生存和进化有什么作用?提示火的使用有:①照明,从而扩大生活领域。
②御寒。
③熟食。
熟食缩短了消化过程,有利于摄取食物营养,促进人类体质,尤其是大脑的发展和健康。
④火可以帮助人们驱逐野兽,增强人类自卫和狩猎能力。
第2课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课程标准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2、{议一议}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的异同。
提示相同点: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都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典型代表。
两者都开始了农业生产和定居生活,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
不同点:二者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半坡聚落位于黄河流域,而河姆渡聚落位于长江流域;房屋结构不同,前者为半地穴式房屋,后者为干栏式房屋。
半坡聚落主要种粟,而河姆渡聚落主要种植水稻。
4、{自我测评}我国较早种植水稻的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居民D、河姆渡居民提示 D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课程标准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1、{想一想}以黄帝的发明创造为例,说一说古史传说和史实有什们区别?提示皇帝被看作是华夏族的始祖,后人把许多发明创造都传作是黄帝的功绩,说它用玉作兵器,造舟车弓箭,染五色衣服。
他让妻子嫘组教民养蚕。
他命史官仓撷观兽之迹而造字,令大荛做干支甲子,以为纪年的准绳,让令伦制作乐器等。
这些传说,其中包含着后人附会的成分,不能全部信以为真。
但是其中又含有真实的历史(史实),至少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到黄帝时代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当时农业文化的进步。
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课程标准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史实。
了解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
1、{想一想}启时怎样继承王位的?世袭制与禅让制有什们区别?提示(1)启在禹的帮助下培植了个人势力,树立了较高的威信;(2)禹死后,启先后打败伯益和其他不服从的部落,正式继承父位,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
第1课中华大地上的远古人类课程标准以元谋人、北京人为例,了解中国境内的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所代表的中国境内原始人类文化遗存的基本特征及生活状况。
能力目标:通过阅读“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初步掌握识别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情感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周口店古人类遗址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2)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和争论,培养合作与竞争意识和崇尚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本课重点是元谋人,包括元谋人的发现地点、距今年代、考古发现情况等。
另一重点是北京人,包括北京人的发现地点、距今年代、制造石器、使用火、群居生活等。
教学难点:本课难点有二:1.初中学生对原始社会的名词比较生疏,刚刚学习历史,需要逐步理解;2.人类自身从猿到人的发展,劳动创造人的真理比较抽象,一时不易讲清。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分享故事,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所要上的是《中华大地上的远古人类》,那么现在老师就要考考你们,有哪个组能够又快又好地讲述有关于人类的诞生的神话传说故事呀?学生:女娲造人、上帝造人、盘古开天辟地……老师:非常好,但是这些都是神话传说并不可信。
直到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提出了生物进化论的观点,我们才发现人是从类人猿进化而来的。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就可以科学地认识到我国的远古人类和了解到他们的生活。
教学主体一、元谋人(1)人类是怎么诞生的?他们由什么演化而来的?学生: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来的。
(2)我们祖国最早的远古人类是谁呢?在那里发现和生活在什么时期呢?(学生根据课本回答。
)总结:我国境内最早的远古人类是元谋人。
(3)【课堂活动1】现在我们在元谋人的遗址云南省元谋县考古发现了一系列的遗物。
现在班里学习小组就成为考古调查组,负责研究猜测一下这些物品是什么,同时它们又有什么的作用?(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老师让学生上来回答。
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教学设计第第11课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我国早期远古人类的名称.生活年代.地点.体质特征,使用工具以及生活组织情况。
2.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历史地图和图片,培养看图识图能力。
3.通过想象北京人一天的生活,培养想象能力和写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探讨,学习与人合作.共同学习的方法。
2.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查阅资料的方法,树立探究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我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是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我国历史可以追溯到一百七多万年以前,从而激发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感情。
2.劳动创造世界和人类本身。
从我国远古人类制造工具.会劳动的历史,认清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
二.教学重点1.元谋人,包括元谋人的发现地点.距今年代.考古发现情况等。
2.北京人,包括北京人的发现地点.距今年代.制造石器.使用火.群居生活等。
教学难点1.初中学生对原始社会的名词比较生疏,刚刚学习历史,需要逐步理解;2.人类自身从猿到人的发展,劳动创造人的真理比较抽象,一时不易讲清。
教学方法情境设置法.讲述法.对比法.小组合作法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关于女娲造人的故事,并提问在中华大地上,谁是最早的居民呢他们长什么样吃什么穿什么住在什么地方他们是怎样生活的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探寻我们祖先生活遗迹,“拜访”祖先。
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推进新课展示原始人类遗址分布图,并提出相关问题。
将学生组成科学考察队,对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进行考察并写出考察报告。
首先进入科学考察第一站元谋人一.元谋人展示相关图片,并组织学生讨论,得出第一份考察报告1.元谋人是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2.元谋人已经使用石制工具。
3.元谋人已经使用天然火。
进入科学考察第二站北京人二.北京人“北京人”一目,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需结合课文的两幅插图北京人头部复原像和北京人使用的打制石器,进行形象的讲解。
第一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的教学设计一、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教学目标】1、了解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生存年代及其遗址发现地点,初步了解有关考古方面的基本常识,使学生了解远古人类从低级到高级的演进过程。
2、通过分析北京人的体质特征,理解“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3、通过阅读“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培养识图能力知道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原始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认识到我国是世界人类起源地之一。
【教学重难点】重点:元谋人和北京人难点:人类自身从猿到人的发展,劳动创造人的真理比较抽象。
【教学方法】讲述法、讲授法、情景教学法、合作讨论、图示法【导入新课】“人类是怎样产生的?中外神话传说中有许多人类起源的故事,东方的女娲造人和西方的上帝造人(亚当夏娃),这些神话传说并不真实可靠,关于人类起源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最早在非洲发现了古猿的存在而一部分欧洲人认为亚洲人是非洲古猿迁移的后代,事实是如此吗?其实,作为亚洲第一大国的中国,到底有没有人类到起源的痕迹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整体感知】快速浏览第一课全部标题,找出本节课的课题和目题,尝试1分钟背过,然后默写下来。
【探寻教材】一、明确知识,标注教材。
要求:1.阅读教材根据表格,找出正确答案。
(不确定的答案可以用铅笔标注)2.要求答案有具体条数,并标上序号(针对大题意义影响一类内容较多的问题)。
3.对于有难度的可以小组内讨论,或请老师帮助。
4.核对答案,以小组为单位发表各自意见,教师对于出现问题的知识点讲解。
5.对于答案标注完成无疑问的请同学背诵时间(6-8)分钟【合作探究】二、设置情景,释疑解难,合作讨论探究一:1、想一想:为什么说劳动在“人”进化中起重要作用?探究二:2、看一看:看书本第3页北京人头部复原像,看看北京人外貌体征有什么特点?北京人看起来像猿,可为什么说他已经是人了呢?探究三:3、想一想:山顶洞人与北京人相比,谁的劳动技能更加进步呢?都有哪些表现?揭示了怎样的历史规律?【收获教材】三、归纳总结,知识树1、自己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从新感知教材【巩固教材】四、巩固复习1、完成本节课习题,2、小组内交换批改,谁批改谁签字,小组长负责审核。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默写复习卷姓名 班级第一课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1、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是 遗址。
2、人类是由猿慢慢进化而来的,在这一过程中, 起了重要作用; 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4、火使用的意义:① ② ③5、北京人生活的社会组织形式是 ,这也是人类最原始的社会组织形式。
第二课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1、 称为聚落, 称为氏族。
2、几千年前中华大地上氏族聚落星罗棋布,最具代表的两个是 流域的 和 流域的 。
3、 比较河姆渡聚落和半坡聚落:3、河姆渡聚落和半坡聚落的房屋结构不同的原因是 ;人们开始定居生活的根本原因是 。
第三课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1、在古史传说中,炎帝和黄帝是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被后人称为“神农氏”的是 ,而且也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
2、炎帝和黄帝联合打败蚩尤后,在“阪泉之野”展开大战,最终炎帝战败并归服黄帝,占据了中原地区并不断繁衍,形成了。
3、和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4、禅让制:存在于、、时期,是通过的办法。
5、禹治水的方法是采用和结合,最终治水成功,被后人誉为“大禹”。
第五课夏商西周的更迭1、我国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国家是由建立的,称为,中国历史开始进入奴隶制社会。
2、禹死后,他的儿子继承王位,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这种制度被称为,从此代替了禅让制。
3、在商朝的历史上,让商朝的统治稳定下来,因此后人又把商朝称为4、周灭商的关键的一场战役是,它是一场王朝更迭的战争。
第六课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1、西周时期,便于国家统治,普遍实行3、在夏商西周社会中分为、、三个阶层,其中贵族是,平民和奴隶是。
4、在夏商西周时期,国家为了统治人民,有哪些手段:、、。
第一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世界上最早的人类化石发现于非洲。
我国最早的人类化石发现于云南元谋,是元谋人。
我国发现时间最早的人类化石,是北京人。
一、元谋人1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 万年,发现于云南元谋。
2、在中国境内已发现的早期直立人遗存中,以元谋人化石最为著名。
3、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证据。
4、原始人类遗址分布特点是什么?答:原始人类遗址主要分布于江河流域,以及水源充足、植物生长茂盛的地区。
这样的自然环境,可以为原始人类的生存提供充足的植物和肉类食物等。
二、北京人1、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2、在人的进化过程中劳动起了重要作用。
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3、距今约71万—23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原始人类被称为“北京人”。
4、北京人是全世界最为著名的晚期直立人。
5、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6、北京人的生产方式——采集和狩猎7、概述北京人的特征?答:①北京人仍保留猿的一些特质,头骨较宽,眉骨粗大,颧骨高突;②已经能够直立行走;③会打制石器;(使用打制石器进行采集和狩猎的时代,叫做旧石器时代。
)④使用天然火;(火用来烧烤食物、照明和御寒,还用火驱赶野兽)⑤过群居生活。
(这是人类最原始的社会组织形式。
)8、火的使用对原始人类的生存和进化有什么作用?火可以烧烤、照明、御寒、保护自身安全等,火的使用增强了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
9.北京人的发现有什么意义?早(发现时间最早)、多(发现化石遗迹最多)、深(最具代表性,影响深)三、山顶洞人1.距今约3万年,在北京房山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中发现了”山顶洞人”遗址。
2.山顶洞人的生活:①采集、狩猎、捕捉水生动物。
②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磨制骨针用来连缀兽皮遮蔽身体。
③佩戴装饰品,已萌生审美意识。
④能够人工取火。
⑤过氏族生活。
3.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