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语
孙中山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 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 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生 精力。他敢于向几千年来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皇 权制度和一切阻碍社会进步的反动势力宣战。他最 早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期望中国迎头赶上世界上 先进的国家,并为推动实现这个美好理想而顽强工 作。他历经险阻,但百折不挠,忠实地实践了他所 说的“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 的誓言。
限制袁世凯权 利防止专制独
▪临时大总统和国务委员行使行 政权,实行责任内阁制
▪法院独立行使司法权
裁,确立民主 共和政体。 (主要目的)
意义: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质)。它从法律上 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确立。
讨论:辛亥革命后,尽管革命发展迅速,但全国 政局混乱。你能从各政治势力的状况分析袁世凯 掌握政权的原因吗?
提示:
清政府——在革命打击下土崩瓦解,丧失政权势在必然。 帝国主义——维护在华利益,扶持袁世凯作为新代理人。 立宪派、旧官僚——谋求政治地位,助袁掌权。 革命派——为推翻帝制,寄望于袁世凯。 袁世凯——掌握清政府大权与北洋军,志在必得。
帝制终结和袁世凯掌权
1912年2月,清朝最后 一位皇帝宣统(旁立者) 下诏退位,封建君主制度结束。
——秋瑾《如此江山》
思考:诗歌反映一个世纪前的中国怎样的局面? 诗歌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抱负?
戊戌变法失败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 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 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 国之政法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宣统帝
大 系 君上清,永皇神远清帝圣尊政尊统戴日府治严。益内大不腐外可清败交帝侵困国犯,。,万世一 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令 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实行。 用人之权操之君上,而大臣辅弼 之,议院不得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