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综合题专题训练:洋流
- 格式:docx
- 大小:620.10 KB
- 文档页数:10
高三地理洋流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北大西洋暖流主要是由于()
A.地形因素
B.气候因素
C.海水密度差异
D.构造因素
2.我国沿海地区间歇洋流是由于()
A.地球自转
B.海水密度差异
C.风力的作用
D.地形的影响
3.洋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
C.地球自转
D.海水浮力
4.关于洋流速度的下列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A.洋流速度在深海中较快
B.洋流速度在浅海中较慢
C.洋流速度与气候无关
D.洋流速度与地形无关
5.温度影响洋流的因素主要是()
A.盛行风
B.海水密度
C.地球自转
D.海底地形
二、判断题
1.洋流是指海水在洋面上,或洋面以下水层中按一定方向流动的现象。
()
2.暖流与冷流的形成是由于海洋的热平衡。
()
3.洋流的产生主要是受海水密度和盛行风的共同作用。
()
4.在地球上,洋流的方向受到地球自转的影响。
()
5.运载热量的洋流,主要集中在北大西洋洋流中。
()
三、简答题
1.解释盛行风对洋流的影响。
2.请简述地球自转对洋流方向的影响。
3.解释洋流是如何形成的。
4.简要介绍一下北大西洋暖流。
5.解释洋流如何影响地球的气候。
以上是高三地理洋流练习题,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洋流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2019·海口联考)读百年前泰坦尼克号邮轮航线(图中的实线箭头)示意图,完成1~2题。
1.泰坦尼克号邮轮航行途中大部分航段所遇洋流的主要成因是( )A.受极地东风影响而成B.受东北信风影响而成C.受盛行西风影响而成D.受东南信风影响而成2.图中a、b、c、d四条虚线箭头能表示将撞毁邮轮的冰山搬运至此的洋流的流向是( )A.aB.bC.cD.d答案 1.C 2.A下图示意某帆船环球航海路线。
2017年12月船上某船员在丙海域投放了一个交友漂流瓶,2018年4月该漂流瓶被游客在丁处海边捡到。
据此完成3~4题。
3.该漂流瓶依次经过的洋流最可能是( )A.北印度洋季风洋流—西澳大利亚寒流—西风漂流B.北印度洋季风洋流—马达加斯加暖流—西风漂流C.南赤道暖流—莫桑比克暖流—秘鲁寒流—西风漂流D.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巴西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4.在图示区域航行时,该帆船船长在他的航海日志中这样写道:“大面积海域挤满了渔船,部分渔民渔获满仓而返航……”此时该帆船最可能位于(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答案 3.B 4.A(2018·马鞍山模拟)读某大陆南回归线附近剖面图,完成5~6题。
5.M区可能形成的自然现象是( )A.雾B.云层C.降水D.渔场6.若图中的风力增强,可能给该地区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是( )A.增加沿岸大气湿度B.增加沿岸大气温度C.海域渔业资源更丰富D.厄尔尼诺影响加剧答案 5.A 6.C(2019·南京模拟)下图是世界部分重要海上航线分布示意图。
据此回答7~8题。
7.下列航程中,基本顺水的是( )A.横滨到温哥华B.悉尼到香港C.新加坡到亚丁港D.旧金山到利马8.下列港口中,洋流能对沿岸气候起到增温增湿作用的是( )A.珀斯B.利马C.横滨D.旧金山答案7.A 8.C读印度洋某海域及马六甲海峡示意图,完成9~10题。
洋流综合题专练1.洋流的形成与全球风带密切相关,全球大洋环流可以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
请观察下面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1)对比两幅图,“世界局部地区洋流分布示意图”中实线箭头所示洋流主要是受风吹形成的。
起源地是气压带。
(2)主要受右图所示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是,其在全球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3)性质不同的洋流对流经沿岸地区会产生明显影响,从而导致景观有显著差异。
拉布拉多半岛北部沿海与卑尔根附近纬度差异很小,但景观差异很大。
一个是苔原景观,一个是森林景观。
请运用洋流的知识,对其景观形成过程进行如下简要分析。
拉布拉多半岛北部沿岸,流经,有的作用,形成苔原景观。
卑尔根附近,流经,有的作用,形成森林景观。
(4)①、②、③、④四个海区中,有大渔场的是海区,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非(见图)位于非洲大陆最南部,东、南、西三面濒临印度洋和大西洋。
南非渔业很发达,以海洋捕捞业为主,鱼类及其制成品的出口值居非洲前列。
(1)用箭头标出图中①、②、③洋流的方向,并说出②洋流名称、性质及成因类型。
(2)结合图示信息,指出南非渔场的位置,并简述其成因。
3.水体运动是地球上物质运动的主要形式之一,它维系了地球的水热平衡。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东部某水库多年平均入库水量和出库水量变化图。
(1)根据图中出入库流量信息,可判断月至月期间水库水位上升。
_____月水位最低。
(2)该水库主要水源补给类型是_________,请说明判断理由。
材料二下图为世界某海区表层平均水温(℃)分布图。
(3)此海区位于________(南或北)半球。
(4)图中A地附近海域是否会形成世界大渔场?为什么?4.下图为“世界洋流分布局部示意图”(实线为暖流,虚线为寒流),读该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洋流名称:①②③。
(2)在①、②、③洋流中,受盛行风的作用下形成的是和。
(3)②洋流对沿岸气候的作用是,促使南美洲西岸形成狭长的最靠近赤道的气候类型。
(五)洋流【课标·解读】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了解洋流的概念及类型(寒流、暖流)。
2、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并能绘制世界洋流分布模式简图。
3、阅读有关地图,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演练探究】1、读“大西洋部分洋流系统示意图”,回答。
(1)只考虑顺风、顺水的条件,某船从A到B再返回A,那么从A到B利用的盛行风是,从B到A利用的洋流是。
(2)图中C附近有著名的渔场。
(3)B处有一油轮触礁,发生大面积海洋污染,洋流所起的积极作用是。
2.读某大洋的表层水温等温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区域位于半球(北或南),理由是。
(2)按性质划分,图中箭头处的洋流属于_____(寒或暖)流。
(3)该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4)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深受(洋流)的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3-4题。
材料一:上升流是近海水域中,离岸风吹动表层海水,使海水离岸而去,下层海水上升补充而产生的。
材料二:近年来,每隔几年的圣诞前后,常有太平洋赤道逆流南下,迫使南太平洋秘鲁寒流转向甚至消失,此温暖的海水“杀死”了秘鲁附近海域的大量鱼群并引起相关环境变化。
人们称此现象为“厄尔尼诺”。
3.材料二中鱼群被大量“杀死”的原因的是()A.南下热水有毒B.南下热水致该海域浮游生物大批死亡C.南下热水致该海域浮游生物过度繁殖D.热带肉食性鱼类随赤道逆流南下4.“厄尔尼诺”现象对气候的影响主要是()A.使所经过区域的气温低于多年平均值B.向所经过区域的大气输送大量热量C.扰乱了常规海流模式,使气候反常D.使全球降水总量异常增多【难点突破】1、在下图中用洋流符号(暖流寒流)把全球的洋流分布规律画成简单的模式图。
2、世界洋流分布图:(分大洋模式图)太平洋大西洋南印度洋【拓展巩固】一、单项选择题1.如果美国东海岸有一艘油轮泄油,下列渔场中可能受污染的是()A.舟山渔场 B.北海道渔场 C.秘鲁渔场 D.北海渔场读海陆分布示意图,回答2—3题。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讲解:洋流一、典例引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磷虾集中分布于南冰洋的南聚合带。
这个聚合带位于55°S~80°S之间,海水温度为1.3℃—3℃,是由西风漂流与沿岸环流相互作用形成的。
在两大洋流之间,出现了大旋涡,如威德尔海。
南极磷虾聚集在这个海域,形成了南极洲的一大族群,为其他海洋生物和鸟类提供了重要的食物来源。
南极磷虾数量巨大,且营养丰富,被称为“海上粮仓”。
多年来,世界渔业大国一直在进行南极磷虾的商业捕捞活动,下图中红旗代表我国辽渔集团2010年南极虾捕捞海域,阴影代表虾集聚区。
(1)说明南极沿岸环流的形成过程。
(2)分析南极环流辐合区生物资源丰富的原因。
(3)指出船员在威德尔海海域捕捞作业面临的风险。
【答案】(1)自极地高压辐散的气流,受地产偏向力作用,形成极地东风(东南风),极地东风吹拂海水自东向西环绕南极大陆运动。
(2)西风漂流与南极沿岸环流流经,扰动底层海水,营养盐类物质上浮,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磷虾、鱼类丰富,吸引海鸟和大型海洋生物前往捕食。
(3)南极沿岸寒流受南极半岛阻碍,形成大洋漩涡,洋面不稳定;南极大陆冰川崩塌入海,形成冰山,威胁作业船舶安全;大型海洋生物出没,对作业人员直接构成威胁;终年受极地东风控制,多暴风。
【解析】(1)南极沿岸环流的形成过程与当地的盛行风向有关。
自极地高压辐散的气流,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形成极地东风,极地东风吹拂海水自东向西环绕南极大陆运动形成南极沿岸环流。
(2)南极环流辐合区生物资源丰富与该海域的洋流有关,该海域内,有西风漂流与南极沿岸环流流经,扰动底层海水,营养盐类物质上浮,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磷虾、鱼类丰富,吸引海鸟和大型海洋生物前往捕食。
(3)船员在威德尔海海域捕捞作业面临的风险主要来自洋流、冰山、海洋生物及暴风。
南极沿岸寒流受南极半岛阻碍,形成大洋漩涡,洋面不稳定;南极大陆冰川崩塌入海,形成冰山,威胁作业船舶安全;大型海洋生物出没,对作业人员直接构成威胁;终年受极地东风控制,多暴风。
洋流练习题高三洋流是指在海洋中流动的广大水量。
洋流对地球的气候和生态系统起着重要的影响。
了解洋流的运动规律和特点对于理解海洋生态系统、预测天气以及开展渔业、航运等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一些关于洋流的练习题,旨在帮助高三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洋流的相关知识。
练习题一:洋流分类1. 根据水深和运动性质的不同,洋流可分为哪两类?简要描述它们的特点。
练习题二:主要洋流1. 描述北大西洋暖流的起点、运动方向和对周围气候的影响。
2. 描述北大西洋寒流的起点、运动方向和对周围气候的影响。
3. 描述赤道洋流的运动方向和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练习题三:洋流与气候1. 解释洋流对气候的影响机制。
2. 比较近岸洋流和大洋洋流对气候的影响有何不同?3. 解释洋流如何调节沿海地区的气温。
练习题四:洋流的检测与观测1. 列举常用的洋流观测手段,并简要描述其原理。
2. 了解和监测洋流对于哪些行业和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练习题五:洋流的保护与利用1. 介绍洋流对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2. 针对洋流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出你的观点并给出理由。
练习题六:洋流应用1. 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洋流,介绍其在航运、渔业或旅游等方面的应用和意义。
以上是关于洋流的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高三学生加深对洋流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洋流是海洋中的重要运动形式,对地球气候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学习洋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海洋环境、预测天气、保护海洋生态以及开展各种海洋相关的活动。
祝愿大家在洋流练习中取得好成绩!。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洋流的判读技巧一、知识讲解洋流的判读技巧(1)判定洋流所处的半球①依据等温线的数值变化规律,确定洋流所处的半球。
等温线数值自南向北递减,则位于北半球(图1);反之则位于南半球。
②依据纬度和环流方向组合图,确定洋流所处的半球。
如图2是以副极地(纬度60°)为中心逆时针的大洋环流,则该大洋环流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图3是以副热带(纬度30°)为中心顺时针的大洋环流,则该大洋环流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同理,图4大洋环流位于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
(2)判定洋流流向洋流位于海水等温线弯曲度最大处,并与等温线垂直,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凸出方向一致(图1中的洋流M和N)。
(3)判定洋流性质①由水温高处流向水温低处的洋流为暖流(图1中的洋流M);反之则为寒流(图1中的洋流N)。
②通过判定洋流所处的半球,在北半球,自南向北的洋流为暖流,反之则为寒流;南半球情况相反。
③通过纬线度数的变化规律,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洋流一般为暖流,反之则为寒流。
(4)判定洋流名称①利用等温线图或纬度—环流方向组合图,判定洋流名称程序如下:判定洋流所处的南北半球;判定洋流所处的纬度带;判定洋流所在的大洋以及洋流所处大洋环流的位置,最终确定洋流的具体名称。
②利用大陆或岛屿同洋流的相对位置判定洋流名称:依据已知的大陆或岛屿形状确定大陆或岛屿的名称;根据大陆或岛屿同洋流的相对位置关系知识,确定洋流名称。
③利用经纬线地图,直接锁定洋流的位置,结合所掌握的世界洋流分布知识,确定洋流名称。
二、例题分析下图为“某大洋环流局部模式图”,右侧箭头为相应风带的盛行风。
读图完成第1~2题。
1.流经a处的洋流流向与下列四幅图所示一致的是( )2.若此图表示太平洋局部海域,则a洋流的名称为( )A.墨西哥湾暖流B.千岛寒流C.日本暖流D.东澳大利亚暖流1.C2.C 解析:第1题,从风向可以判断该环流应为北半球的中低纬大洋环流圈,a处的洋流为向北流动的暖流,与图C相符。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专项训练:洋流下图为部分洋流模式图。
完成1~2题。
1.根据洋流流向判断,图示洋流可能属于()①北印度洋夏季洋流②北半球副热带环流③北半球副极地环流④南半球副热带环流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若该洋流位于南太平洋,则甲、乙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能是()A.甲处寒暖流交汇形成渔场B.甲沿岸形成了热带沙漠气候C.乙处因上升流形成大渔场D.乙沿岸降水普遍多于甲沿岸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图中洋流流向为逆时针,为北半球副极地环流或者南半球副热带环流,故选C。
第2题,若该洋流位于南太平洋,为南半球的副热带环流,则乙为秘鲁寒流,甲为南赤道暖流。
甲处没有寒暖流交汇;甲对沿岸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乙处为上升流,形成大渔场;乙为寒流,对沿岸起到降温减湿作用,沿岸降水少,故选C。
答案:1.C 2.C如图为世界某区域图。
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M市西部海域渔业资源极为丰富,其主要原因是()A.寒暖流交汇,海水搅动,饵料丰富B.有寒流经过,海水上泛,饵料丰富C.入海河流众多,带来丰富营养物质D.港湾宽阔,风浪较小,适于渔业捕捞4.图中洋流()A.能使自南向北航行的海轮航速加快B.导致沿岸地区气温升高,降水增多C.造成附近海域夏季多海雾,影响航运D.促进热量不断向高纬度海区输送解析:第3题,由图中经纬度可知,该海域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大陆西岸,有寒流流经,海水上泛将下层海水中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饵料丰富,渔业资源丰富,B正确。
该海域没有暖流,A错;沿岸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入海河流较少,带来的营养物质少,C错;海域渔业资源的多少与港湾是否宽阔无关,D错。
第4题,图中海域洋流为寒流,由高纬流向低纬,即由北向南流,故能使自南向北航行的海轮航速减慢,A错;寒流导致沿岸地区气温降低,降水减少,B错;附近海域夏季蒸发旺盛,空气湿度大,寒流的降温作用易使空气中的水汽凝结形成海雾,C正确;图中海域洋流为寒流,由高纬流向低纬,D错。
洋流综合题专练1.洋流的形成与全球风带密切相关,全球大洋环流可以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
请观察下面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1)对比两幅图,“世界局部地区洋流分布示意图”中实线箭头所示洋流主要是受风吹形成的。
起源地是气压带。
(2)主要受右图所示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是,其在全球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3)性质不同的洋流对流经沿岸地区会产生明显影响,从而导致景观有显著差异。
拉布拉多半岛北部沿海与卑尔根附近纬度差异很小,但景观差异很大。
一个是苔原景观,一个是森林景观。
请运用洋流的知识,对其景观形成过程进行如下简要分析。
拉布拉多半岛北部沿岸,流经,有的作用,形成苔原景观。
卑尔根附近,流经,有的作用,形成森林景观。
(4)①、②、③、④四个海区中,有大渔场的是海区,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非(见图)位于非洲大陆最南部,东、南、西三面濒临印度洋和大西洋。
南非渔业很发达,以海洋捕捞业为主,鱼类及其制成品的出口值居非洲前列。
(1)用箭头标出图中①、②、③洋流的方向,并说出②洋流名称、性质及成因类型。
(2)结合图示信息,指出南非渔场的位置,并简述其成因。
3.水体运动是地球上物质运动的主要形式之一,它维系了地球的水热平衡。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东部某水库多年平均入库水量和出库水量变化图。
(1)根据图中出入库流量信息,可判断月至月期间水库水位上升。
_____月水位最低。
(2)该水库主要水源补给类型是_________,请说明判断理由。
材料二下图为世界某海区表层平均水温(℃)分布图。
(3)此海区位于________(南或北)半球。
(4)图中A地附近海域是否会形成世界大渔场?为什么?4.下图为“世界洋流分布局部示意图”(实线为暖流,虚线为寒流),读该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洋流名称:①②③。
(2)在①、②、③洋流中,受盛行风的作用下形成的是和。
(3)②洋流对沿岸气候的作用是,促使南美洲西岸形成狭长的最靠近赤道的气候类型。
高中地理洋流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不是洋流的主要成因?A. 风海流B. 密度流B. 补偿流D. 潮汐力2. 暖流和寒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什么?A. 暖流使沿岸气候变冷,寒流使沿岸气候变暖B. 暖流使沿岸气候变暖,寒流使沿岸气候变冷C. 暖流和寒流对沿岸气候没有影响D. 暖流和寒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相同的3. 以下哪个洋流属于暖流?A. 墨西哥湾流B. 本格拉寒流C. 加那利寒流D. 拉布拉多寒流4. 洋流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 影响海洋生物的分布B. 影响海洋生物的迁徙C. 影响海洋生物的繁殖D. 以上都是5. 洋流对航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影响航行速度B. 影响航行方向C. 影响航行安全D. 以上都是二、填空题6. 洋流的分类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7. 暖流通常在________侧,而寒流通常在________侧。
8. 洋流对气候的影响,主要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来实现。
三、简答题9. 请简述洋流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10. 请说明洋流对渔业资源的影响。
四、论述题11. 结合实例,论述洋流对全球贸易和经济的影响。
答案:一、选择题1. D2. B3. A4. D5. D二、填空题6. 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7. 低纬度、高纬度8. 热量输送、水分输送三、简答题9. 洋流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暖流可以增加沿岸地区的气温,使气候变暖;寒流则降低沿岸地区的气温,使气候变冷。
此外,洋流还通过调节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影响降水分布。
10. 洋流对渔业资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洋流可以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促进渔业资源的繁殖和生长;同时,洋流还可以影响鱼类的迁徙路径,对渔业资源的分布产生影响。
四、论述题11. 洋流对全球贸易和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洋流可以缩短航行时间,降低运输成本;洋流还可以影响货物的保存状态,如暖流区域的货物容易受热变质,而寒流区域的货物则可以较好地保存。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综合题专题训练:洋流1.读7月索马里洋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驱动索马里洋流的西南风的成因。
(2)判断图中索马里洋流是属于寒流还是暖流,并说明依据。
(3)7月索马里洋流附近海域的鱼群相对较多还是较少?为什么?(4)索马里半岛沿海有一条沙漠带,解释这里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
[解析]第(1)题,根据南亚热带季风气候中夏季风的成因可知西南风是南半球的信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并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形成。
第(2)题,图中有两条等温线,沿岸等温线向北温度递增,故可知是洋流来自相对低温区,是寒流。
第(3)题,秘鲁渔场成因知识的迁移。
7月索马里半岛盛行西南风,来自陆地的离岸风,使沿岸表层海水流失,底层海水上涌,带来海底丰富营养盐类,吸引鱼群。
第(4)题,沙漠带的成因主要是冬夏季都受来自陆地的较干燥的风影响,且夏季受沿岸寒流的降温减湿的影响。
[答案] (1)夏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偏转成强劲的西南季风,驱动索马里沿岸的洋流向北运动。
(2)寒流。
依据:因为索马里洋流从水温低于24℃的海区流向水温高于24℃的海区(索马里洋流的水温比流经海区的水温低)。
(3)较多。
依据:因为该季节这里盛行西南风,易于形成涌升流,有利于吸引鱼群集聚。
(4)这里,夏季盛行西南离岸风,较为干燥;冬季盛行东北风,气流仍然较为干燥;全年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夏季沿岸寒流(或上泛冷水)也会加剧沿岸环境的干旱程度。
(任答两点即可)2.海雾大多是因为暖湿空气流经较冷表面(寒流)被冷却饱和而形成;寒、暖流交汇处往往具备这样的大气环流条件,很容易形成海雾。
图为日本附近海域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1)说出②海域容易出现海雾的理由。
(2)简述P地冬季多降水的主要原因。
(3)图中海域有一世界著名的大渔场,试分析该渔场形成的有利条件。
[答案] (1)②处海域处于寒暖流交汇处,上空水汽充足,易冷却饱和产生海雾。
(2)日本中部有山地,P地冬季处于冬季风(西北风)迎风坡,降水多。
(3)图中渔场处于寒暖流交汇处,营养物质多,浮游生物多,饵料丰富,鱼群富集。
[解析] 第(1)题,②地位于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处,暖流带来的充足水汽遇到寒流后降温,易冷却饱和产生海雾。
第(2)题,P地位于日本群岛西部,日本中部有山地,冬季时P地处于冬季风(西北风)迎风坡,因此降水较多。
第(3)题,图中渔场为北海道渔场,位于寒暖流交汇处。
寒暖流交汇处,海水扰动,将下层营养盐类上泛到表层,营养物质多,浮游生物多,饵料丰富,鱼群富集;寒暖流交汇还形成水障,阻碍鱼群游动,导致鱼群集中。
3.图为两地区某月等温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乙两图所示季节分别是和。
(2)甲图中等温线在海洋和陆地上都发生了弯曲,请分析其影响因素。
(3)在甲、乙两图中各有一洋流,用“→”或“”标出其运动方向,并标明洋流的名称。
(4)分析甲图中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答案] (1)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北半球夏季)(2)海洋上是受洋流(寒流)的影响;陆地上是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地形的影响。
(3)答图:(4)甲洋流对气候的影响: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
[解析] 第(1)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判断出,甲图中陆地为北美洲局部,乙图中陆地为南美洲局部。
甲图陆地等温线向高纬凸出,为夏季;乙图陆地等温线向低纬凸出,为冬季(或甲图20℃等温线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为夏季;乙图20℃等温线主要位于南回归线以北,为冬季)。
第(2)题,夏季陆地气温高,等温线凸向高纬;寒流降温,使海洋等温线凸向低纬;受地形响影,陆地等温线发生波动弯曲。
第(3)题,等温线的指向即洋流的流向,这两股洋流都是寒流,用虚线箭头;分别是加利福尼亚寒流和秘鲁寒流。
第(4)题,寒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降温减湿。
4.根据下图,利用你所学过的地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爱尔兰的都柏林和纽芬兰的圣约翰斯所处的纬度差不多,但1月份都柏林的气温为8℃时,圣约翰斯的气温通常在0℃以下,这是为什么?(2)在图中,用“△”表示纽芬兰渔场。
该渔场形成的主要条件是什么?(3)古代,哥伦布从欧洲去美洲时,走了图中A、B两条不同的路线。
有趣的是走距离较短的A路线用了37天,而走距离较长的B路线却只用了20天,试解释其中的原因。
(4)1978年3月,一艘叫“阿摩科·卡迪兹”号的油轮在英吉利海峡附近失事,使2.95亿升原油泄入海中。
你认为这次海上石油污染会随洋流带来什么影响?(5)著名的“泰坦尼克号”首航没能进入北极海区,使该船沉没的冰山是怎样进入纽芬兰岛附近海域的?答案(1)都柏林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而圣约翰斯受拉布拉多寒流影响。
(2)标在圣约翰斯偏北海域位于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
(3)当年哥伦布第一次去美洲是逆北大西洋暖流横渡大西洋,花费时间较长,而第二次他率船队顺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航行,比第一次少花17天时间到达美洲。
(4)受石油污染的海水会顺着加那利寒流、北赤道暖流、墨西哥湾暖流到达北美洲东海岸,也会顺着北大西洋暖流进入北冰洋,从而使污染范围扩大。
(5)拉布拉多寒流使高纬海区的冰山漂流南下。
5.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历史加快了从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
洲际贸易是近代世界不同地区之间经济与文化联系的主要内容之一。
三角贸易兴起于16世纪,在17~18世纪成为最重要的洲际贸易,因涉及欧洲、非洲和美洲三地,且其主要商路连接成三角形,故称“三角贸易”。
满载着枪支、纺织品、铁器和奢侈品等货物的商船,从利物浦等欧洲港口“出程”;到达非洲后,用上述商品交换被掠来的非洲黑人,然后经大西洋西航美洲,此为“中程”;商船到达美洲后,以这些黑人换取蔗糖、咖啡、烟草、棉花等物品,再运回欧洲,此乃“归程”。
一次三角贸易的航程,大约需时半年,可做三笔生意,获得数倍的利润。
利物浦等城市因此兴盛起来。
——据艾里克·威廉斯《资本主义与奴隶制度》等材料二三角贸易示意图。
(1)指出三角贸易涉及海区的大洋环流规律,以及三段航程海域洋流的性质(寒、暖流)。
(2)某船队1月份从欧洲出发,并如期回到里斯本。
说明该船队到达里斯本时,那里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解析】(1)充分利用图中的各个地名信息及三角贸易线图,确定三角贸易涉及的海区为北大西洋的中低纬度海域。
再回归洋流分布规律,可突破本题。
(2)材料一中有明确提示,“一次三角贸易的航程,大约需时半年。
”船队1月份从欧洲出发,半年后如期回到里斯本时,正值当地夏季。
再回归地中海气候的成因及特征即可解答此题。
【答案】(1)属于北大西洋中低纬度海区。
大洋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答成“反气旋”方向流动也可)出程,寒流。
(答加那利寒流也可)中程,暖流。
(答出南赤道暖流、北赤道暖流、墨西哥湾暖流中任一个即可)归程,暖流。
(答北大西洋暖流也可)(2)特征:到达里斯本时为7月(8月或7~8月)。
(答夏季也可)气候干热(地中海气候)。
(答炎热干燥或干旱少雨也可)成因:受北移副热带高压控制,以下沉气流为主。
(“北移副热带高压”可写成“高压”或者“副高”都可)6.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箭头表示洋流的分布位置及流向。
(1)图中显示的是半球,并说明其判断理由。
(2)正常年份,(填字母)洋流经过的海域渔船云集,渔获量巨大,形成世界著名的渔场。
但是有些年份,因海面水温上升,海面常常漂浮着大量的死鱼,渔船减少,这最有可能是发生了现象。
(3)非洲南端的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有着世界分布纬度较高的热带雨林景观,该现象的形成与图中(填字母)洋流密切相关。
【答案】⑴南半球;只有中低纬环流且呈逆时针方向⑵A 厄尔尼诺现象⑶F【解析】第⑴题,结合图示可以看出,该半球仅存在中低纬一个环流,且呈逆时针方向,据此判断为南半球。
第⑵题,结合经纬网知,A洋流为秘鲁寒流,在其影响下发育了秘鲁渔场,但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渔业受到很大影响,鱼类大量死亡,导致渔获量减少。
第⑶题,根据经纬网判断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地理位置的前提下,确定洋流。
7.阅读图文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沃克环流”是存在于赤道附近低纬地带的大气热力环流,下图是太平洋正常年份“沃克环流”的垂直大气结构图。
⑴指出右侧等水温线图中虚线可表示洋流甲、丙、丁中的哪个洋流,并分析其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⑵比较图中所示太平洋热带海区,正常年份东部表层海水温度与西部的高低,并分析其原因。
⑶指出图中低纬地带甲、乙、丙三海区中,最可能出现大渔场的海区,并分析原因。
⑷当“沃克环流”减弱或反向时,热带太平洋表层海水东、西部水温异常,即出现所谓“厄尔尼诺”现象。
指出出现此现象时太平洋东、西两岸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形。
【答案】⑴丁;暖流对沿岸地区增温增湿。
⑵)东部表层海水温度比西部低。
原因是东部是(秘鲁)寒流流经,西部有暖流流经。
⑶丙。
原因是沿岸海区表层海水随(东南信)风而去,深层海水出现补偿上升运动,形成涌升流,底层营养物质上泛,饵料丰富。
⑷澳大利亚东部因干旱频发森林大火;热带太平洋西部台风次数减少;秘鲁渔场捕鱼量明显减少;南美洲西海岸易出现洪涝灾害。
8.读下图,回答问题。
(1)画出大洋西部两支南北流向的洋流。
(要求:寒流用虚线箭头,暖流用实线箭头。
)(2)图中40°纬线附近大洋西部等温线较东部________(稀疏或密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3)请简析P处海域多海雾的原因。
答案:(1)略。
(2)密集寒流与暖流交汇处,表层海水温度水平梯度大(3)P处海域为寒、暖流交汇处,暖流洋面上暖湿空气流到冷的寒流洋面上,水汽冷却凝结成雾。
9.读“世界渔场分布图”,回答问题。
(1)描述“大范围渔场”分布特点。
(2)图中A处的北海道渔场和B处的秘鲁渔场都是世界著名的渔场,简析它们形成原因的差异。
(3)目前,世界海洋渔业资源普遍萎缩,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答案:(1)大范围渔场主要分布在温带,北半球比南半球范围要广,面积最大的是北太平洋渔场。
(2)北海道渔场位于寒暖流交汇处,有利于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丰富饵料;洋流汇合还可以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游动,形成大渔场。
秘鲁渔场是受离岸风的影响,深层海水上涌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大渔场。
(3)自然原因:全球气候变暖,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等。
人为原因:人口增加导致过度捕捞;海洋污染、水域污染造成海洋生态环境恶化;重大工程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