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同步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同步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同步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同步测试含答案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测试1 相交线

学习要求

1.能从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四个角的关系入手,理解对顶角、互为邻补角的概念,掌握对顶角的性质.

2.能依据对顶角的性质、邻补角的概念等知识,进行简单的计算.

课堂学习检测

一、填空题

1.如果两个角有一条______边,并且它们的另一边互为____________,那么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叫做互为邻补角.

2.如果两个角有______顶点,并且其中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两边的___________ ________,那么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3.对顶角的重要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O点,∠AOE=90°.

(1)∠1和∠2叫做______角;∠1和∠4互为______角;

∠2和∠3互为_______角;∠1和∠3互为______角;

∠2和∠4互为______角.

(2)若∠1=20°,那么∠2=______;

∠3=∠BO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1=______°-______°=______°.

5.如图,直线AB与CD相交于O点,且∠COE=90°,则

(1)与∠BOD互补的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BOD互余的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EOA互余的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BOD=42°17′,则∠AOD=__________;∠EOD=______;∠AOE=______.

二、选择题

6.图中是对顶角的是( ).

7.如图,∠1的邻补角是( ).

(A)∠BOC (B)∠BOC 和∠AOF (C)∠AOF

(D)∠BOE 和∠AOF

8.如图,直线AB 与CD 相交于点O ,若,则∠BOD 的度数为( ).

(A)30° (B)45° (C)60° (D)135°

9.如图所示,直线l 1,l 2,l 3相交于一点,则下列答案中,全对的一组是( ).

(A)∠1=90°,∠2=30°,∠3=∠4=60° (B)∠1=∠3=90°,∠2=∠4=30° (C)∠1=∠3=90°,∠2=∠4=60°

(D)∠1=∠3=90°,∠2=60°,∠4=30° 三、判断正误

10.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是对顶角. ( ) 11.如果两个角有公共顶点且没有公共边,那么这两个角是对顶角. ( ) 12.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 ) 13.如果两个角是邻补角,那么它们一定互为补角. ( ) 14.对顶角的角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 ) 15.有一条公共边和公共顶点,且互为补角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 )

综合、运用、诊断

一、解答题

16.如图所示,AB ,CD ,EF 交于点O ,∠1=20°,∠BOC =80°,求∠2的度数.

17.已知:如图,直线a ,b ,c 两两相交,∠1=2∠3,∠2=86°.求∠4的度数.

AOD AOC ∠=

∠3

1

18.已知: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D,OF平分∠COB,∠AOD∶∠DOE=4∶1.求∠AOF的度数.

19.如图,有两堵围墙,有人想测量地面上两堵围墙内所形成的∠AOB的度数,但人又不能进入围墙,只能站在墙外,请问该如何测量?

拓展、探究、思考

20.如图,O是直线CD上一点,射线OA,OB在直线CD的两侧,且使∠AOC=∠BOD,试确定∠AOC 与∠BOD是否为对顶角,并说明你的理由.

21.回答下列问题:

(1)三条直线AB,CD,EF两两相交,图形中共有几对对顶角(平角除外)?几对邻补角?

(2)四条直线AB,CD,EF,GH两两相交,图形中共有几对对顶角(平角除外)?几对邻补角?

(3)m条直线a1,a2,a3,…,a m-1,a m相交于点O,则图中一共有几对对顶角(平角除外)?几对邻补角?

测试2 垂线

学习要求

1.理解两条直线垂直的概念,掌握垂线的性质,能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2.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并会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课堂学习检测

一、填空题

1.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______,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______线,它们的交点叫做______.

2.垂线的性质

性质1:平面内,过一点____________与已知直线垂直.

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_________中,_________最短.

3.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__________________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4.如图,直线AB,CD互相垂直,记作______;直线AB,CD互相垂直,垂足为O点,记作____________;

线段PO的长度是点_________到直线_________的距离;点M到直线AB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__.

二、按要求画图

5.如图,过A点作CD⊥MN,过A点作PQ⊥EF于B.

图a 图b 图c

6.如图,过A点作BC边所在直线的垂线EF,垂足是D,并量出A点到BC边的距离.

图a 图b 图c

7.如图,已知∠AOB及点P,分别画出点P到射线OA、OB的垂线段PM及PN.

图a 图b 图c

8.如图,小明从A村到B村去取鱼虫,将鱼虫放到河里,请作出小明经过的最短路线.

综合、运用、诊断

一、判断下列语句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9.两条直线相交,若有一组邻补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 10.若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 11.一条直线的垂线只能画一条.( ) 12.平面内,过线段AB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AB垂直.( ) 13.连接直线l外一点到直线l上各点的6个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 14.点到直线的距离,是过这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这点与垂足的距离.( ) 15.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 16.在三角形ABC中,若∠B=90°,则AC>AB.( ) 二、选择题

17.如图,若AO⊥CO,BO⊥DO,且∠BOC= ,则∠AOD等于( ).

(A)180°-2α (B)180°-α (C)

(D)2α-90°

18.如图,点P 为直线m 外一点,点P 到直线m 上的三点A 、B 、C 的距离分别为P A =4cm ,PB =6cm ,

PC =3cm ,则点P 到直线m 的距离为( ).

(A)3cm (B)小于3cm (C)不大于3cm (D)以上结论都不对

19.如图,BC ⊥AC ,CD ⊥AB ,AB =m ,CD =n ,则AC 的长的取值范围是( ).

(A)AC <m (B)AC >n (C)n ≤AC ≤m (D)n <AC <m

20.若直线a 与直线b 相交于点A ,则直线b 上到直线a 距离等于2cm 的点的个数是( ).

(A)0 (B)1 (C)2 (D)3

21.如图,AC ⊥BC 于点C ,CD ⊥AB 于点D ,DE ⊥BC 于点E ,能表示点到直线(或线段)的距离的线段有

( ).

(A)3条 (B)4条 (C)7条 (D)8条 三、解答题

22.已知:OA ⊥OC ,∠AOB ∶∠AOC =2∶3.求∠BOC 的度数.

23.已知:如图,三条直线AB ,CD ,EF 相交于O ,且CD ⊥EF ,∠AOE =70°,若OG 平分∠BOF .求

∠DOG .

α

2

190+

?

拓展、探究、思考

24.已知平面内有一条直线m 及直线外三点A ,B ,C ,分别过这三个点作直线m 的垂线,想一想有几个

不同的垂足?画图说明.

25.已知点M ,试在平面内作出四条直线l 1,l 2,l 3,l 4,使它们分别到点M 的距离是1.5cm .

·M

26.从点O 引出四条射线OA ,OB ,OC ,OD ,且AO ⊥BO ,CO ⊥DO ,试探索∠AOC 与∠BOD 的数

量关系.

27.一个锐角与一个钝角互为邻角,过顶点作公共边的垂线,若此垂线与锐角的另一边构成

直角,

与钝角的另一边构成直

角,则此锐角与钝角的和等于直角的多少倍?

测试3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学习要求

当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时,能从所构成的八个角中识别出哪两个角是同位角、内错角及同旁内角.

课堂学习检测

一、填空题

1.如图,若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在所构成的八个角中指出,下列各对角之间是属于哪种特殊位置关系的角

?

7

57

3

(1)∠1与∠2是_______;(2)∠5与∠7是______;

(3)∠1与∠5是_______;(4)∠5与∠3是______;

(5)∠5与∠4是_______;(6)∠8与∠4是______;

(7)∠4与∠6是_______;(8)∠6与∠3是______;

(9)∠3与∠7是______;(10)∠6与∠2是______.

2.如图所示,图中用数字标出的角中,同位角有______;内错角有______;同旁内角有______.

3.如图所示,

(1)∠B和∠ECD可看成是直线AB、CE被直线______所截得的_______角;

(2)∠A和∠ACE可看成是直线_______、______被直线_______所截得的______角.

4.如图所示,

(1)∠AED和∠ABC可看成是直线______、______被直线______所截得的_______角;

(2)∠EDB和∠DBC可看成是直线______、______被直线_______所截得的______角;

(3)∠EDC和∠C可看成是直线_______、______被直线______所截得的______角.

综合、运用、诊断

一、选择题

5.已知图①~④,

在上述四个图中,∠1与∠2是同位角的有( ).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③(D)①

6.如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5与∠2是对顶角(B)∠1与∠3是同位角

(C)∠2与∠3是同旁内角(D)∠1与∠2是同旁内角

7.如图,∠1和∠2是内错角,可看成是由直线( ).

(A)AD,BC被AC所截构成

(B)AB,CD被AC所截构成

(C)AB,CD被AD所截构成

(D)AB,CD被BC所截构成

8.如图,直线AB,CD与直线EF,GH分别相交,图中的同旁内角共有( ).

(A)4对(B)8对

(C)12对(D)16对

拓展、探究、思考

一、解答题

9.如图,三条直线两两相交,共有几对对顶角?几对邻补角?几对同位角?几对内错角?几对同旁内角?

测试4 平行线及平行线的判定

1.理解平行线的概念,知道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掌握平行公理及其推论.

2.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能运用所学的“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判定两条直线是否平行.用作图工具画平行线,从而学习如何进行简单的推理论证.

课堂学习检测

一、填空题

1.在同一平面内,______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若直线a与直线b平行,则记作______.

2.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______、______.

3.平行公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平行公理的推论是如果两条直线都与______,那么这两条直线也______.即三条直线a,b,c,若a∥b,b∥c,则______.

5.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除平行线定义和平行公理推论外):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____________,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这个判定方法1可简述为:

____________,两直线平行.

(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____________,那么____________.这个判定方法2可简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____________,那么____________.这个判定方法3可简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根据已知条件推理

6.已知:如图,请分别依据所给出的条件,判定相应的哪两条直线平行?并写出推理的根据.

(1)如果∠2=∠3,那么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2=∠5,那么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2+∠1=180°,那么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5=∠3,那么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4+∠6=180°,那么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6=∠3,那么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已知:如图,请分别根据已知条件进行推理,得出结论,并在括号内注明理由.

(1)∵∠B=∠3(已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A(已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BCE=180°(已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运用、诊断

一、依据下列语句画出图形

8.已知:点P是∠AOB内一点.过点P分别作直线CD∥OA,直线EF∥OB.

9.已知:三角形ABC及BC边的中点D.过D点作DF∥CA交AB于M,再过D点作DE∥AB交AC于N点.

二、解答题

10.已知:如图,∠1=∠2.求证:AB∥CD.

(1)分析:如图,欲证AB∥CD,只要证∠1=______.

证法1:

∵∠1=∠2,(已知)

又∠3=∠2,( )

∴∠1=_______.( )

∴AB∥CD.(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如图,欲证AB∥CD,只要证∠3=∠4.

证法2:

∵∠4=∠1,∠3=∠2,( )

又∠1=∠2,(已知)

从而∠3=_______.( )

∴AB∥CD.(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绘图员画图时经常使用丁字尺,丁字尺分尺头、尺身两部分,尺头的里边和尺身的上边应平直,并且一般互相垂直,也有把尺头和尺身用螺栓连接起来,可以转动尺头,使它和尺身成一定的角度.用丁字尺画平行线的方法如下面的三个图所示.画直线时要按住尺身,推移丁字尺时必须使尺头靠紧图画板的边框.请你说明:利用丁字尺画平行线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拓展、探究、思考

12.已知:如图,CD⊥DA,DA⊥AB,∠1=∠2.试确定射线DF与AE的位置关系,并说明你的理由.

(1)问题的结论:DF______AE.

(2)证明思路分析:欲证DF______AE,只要证∠3=______.

(3)证明过程:

证明:∵CD⊥DA,DA⊥AB,( )

∴∠CDA=∠DAB=______°.(垂直定义)

又∠1=∠2,( )

从而∠CDA-∠1=______-______,(等式的性质)

即∠3=___.

∴DF___AE.(____,____)

13.已知:如图,∠ABC=∠ADC,BF、DE分别平分∠ABC与∠ADC.且∠1=∠3.

证明:∵∠ABC =∠ADC ,

(

)

又∵BF 、DE 分别平分∠ABC 与∠ADC ,

( )

∴∠______=∠______.( ) ∵∠1=∠3,( ) ∴∠2=∠______.(等量代换) ∴______∥______.( )

14.已知:如图,∠1=∠2,∠3+∠4=180°.试确定直线a 与直线c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你的理由.

(1)问题的结论:a ______c .

(2)证明思路分析:欲证a ______c ,只要证______∥______且______∥______. (3)证明过程:

证明:∵∠1=∠2,( )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 ∵∠3+∠4=180°,( )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由①、②,因为a ∥______,c ∥______, ∴a ______c .(________,________)

测试5 平行线的性质

学习要求

1.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并能依据平行线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 2.了解平行线的判定与平行线的性质的区别. 3.理解两条平行线的距离的概念.

课堂学习检测

一、填空题

1.平行线具有如下性质: (1)性质1:______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______.这个性质可简述为两直线______,同位角______. (2)性质2:两条平行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等.这个性质可简述为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性质3:__________________,同旁内角______.这个性质可简述为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同时______两条平行线,并且夹在这两条平行线间的______________叫做这两条平行线的距离.

.2

12

1ADC ABC ∠=

∠∴.2

12,2

11ADC ABC ∠=

∠∠=

3.如图,请分别根据已知条件进行推理,得出结论,并在括号内注明理由.

(1)如果AB∥EF,那么∠2=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AB∥DC,那么∠3=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AF∥BE,那么∠1+∠2=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AF∥BE,∠4=120°,那么∠5=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已知:如图,DE∥AB.请根据已知条件进行推理,分别得出结论,并在括号内注明理由.

(1)∵DE∥AB,(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E∥AB,(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E∥AB( ),

∴∠1+______=180°.(______,______)

综合、运用、诊断

一、解答题

5.如图,∠1=∠2,∠3=110°,求∠4.

解题思路分析:欲求∠4,需先证明______∥______.

解:∵∠1=∠2,(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已知:如图,∠1+∠2=180°.求证:∠3=∠4.

证明思路分析:欲证∠3=∠4,只要证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______,______)

7.已知:如图,AB∥CD,∠1=∠B.

求证:CD是∠BCE的平分线.

证明思路分析:欲证CD是∠BCE的平分线,

只要证______=______.

证明:∵AB∥CD,(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1=∠B,( )

∴______=______.(等量代换)

即CD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已知:如图,AB∥CD,∠1=∠2.求证:BE∥CF.

证明思路分析:欲证BE∥CF,只要证______=______.

证明:∵AB∥CD,( )

∴∠A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

∴∠ABC-∠1=______-______,( )

即______=______.

∴BE∥CF.(__________,__________)

9.已知:如图,AB∥CD,∠B=35°,∠1=75°.求∠A的度数.

解题思路分析:欲求∠A,只要求∠ACD的大小.

解:∵CD∥AB,∠B=35°,(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1=75°,

∴∠ACD=∠1+∠2=______°.

∵CD∥AB,( )

∴∠A+______=18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 ∥CD ,AD ∥BC ,∠B =50°.求∠D 的度数.

分析:可利用∠DCE 作为中间量过渡.

解法1:∵AB ∥CD ,∠B =50°,( )

∴∠DC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AD ∥BC ,( )

∴∠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一想:如果以∠A 作为中间量,如何求解? 解法2:∵AD ∥BC ,∠B =50°,( )

∴∠A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即∠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C ∥AB ,( )

∴∠D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即∠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已知:如图,AB ∥CD ,AP 平分∠BAC ,CP 平分∠ACD ,求∠APC 的度数.

解:过P 点作PM ∥AB 交AC 于点M .

∵AB ∥CD ,( )

∴∠BAC +∠______=180°.( ) ∵PM ∥AB ,

∴∠1=∠_______,( )

且PM ∥_______.(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也互相平行) ∴∠3=∠______.(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P 平分∠BAC ,CP 平分∠ACD ,( )

______,______.( )

.( )

∴∠APC =∠2+∠3=∠1+∠4=90°.( ) 总结:两直线平行时,同旁内角的角平分线______.

拓展、探究、思考

12.已知:如图,AB ∥CD ,EF ⊥AB 于M 点且EF 交CD 于N 点.求证:EF ⊥CD .

=

∠∴211∠

=

∠2

14

90

2

12

141=∠+

∠=∠+∠∴ACD BAC

13.如图,DE∥BC,∠D∶∠DBC=2∶1,∠1=∠2,求∠E的度数.

14.问题探究:

(1)如果一个角的两条边与另一个角的两条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的大小有何关系?举例说明.

(2)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垂直,那么这两个角的大小有何关系?举例说明.15.如图,AB∥DE,∠1=25°,∠2=110°,求∠BCD的度数.

16.如图,AB,CD是两根钉在木板上的平行木条,将一根橡皮筋固定在A,C两点,点E是橡皮筋上的一点,拽动E点将橡皮筋拉紧后,请你探索∠A,∠AEC,∠C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并说明理由.(提示:先画出示意图,再说明理由).

测试6 命题

学习要求

1.知道什么是命题,知道一个命题是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构成的.

2.对于给定的命题,能找出它的题设和结论,并会把该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能判定该命题的真假.

课堂学习检测

一、填空题

1.______一件事件的______叫做命题.

2.许多命题都是由______和______两部分组成.其中题设是____________,结论是______ _____.

3.命题通常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这时,“如果”后接的部分是______,“那么”后接的部分是______.

4.所谓真命题就是: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就______的命题.相反,所谓假命题就是:如果题设成立,不能保证结论______的命题.

二、指出下列命题的题设和结论

5.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题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题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题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对顶角相等.

题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将下列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9.90°的角是直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末位数字是零的整数能被5整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等角的余角相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运用、诊断

一、下列语句哪些是命题,哪些不是命题?

13.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 ) 14. 不是有理数.( )

15.直线a与b能相交吗?( ) 16.连接AB.( )

17.作AB⊥CD于E点.( ) 18.三条直线相交,有三个交点.( )

二、判断下列各命题中,哪些命题是真命题?哪些是假命题?(对于真命题画“√”,对于假命题画“×”)

20.如果两个角不相等,那么这两个角不是对顶角.( )

21.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

22.如果AC=BC,那么C点是AB的中点.( )

23.若a∥b,b∥c,则a∥c.( )

24.如果C是线段AB的中点,那么AB=2BC.( )

25.若x2=4,则x=2.( )

26.若xy=0,则x=0.( )

27.同一平面内既不重合也不平行的两条直线一定相交.( )

28.邻补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 )

29.同位角相等.( )

30.大于直角的角是钝角.( )

拓展、探究、思考

31.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给出下列论断:

①AB∥DC;②AD∥BC;③AB=AD;④∠A=∠C;⑤AD=BC.

以上面论断中的两个作为题设,再从余下的论断中选一个作为结论,并用“如果……,那么……”的形式写出一个真命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求证: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

测试7 平移

学习要求

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知道一个图形进行平移后所得的图形与原图形之间所具有的联系和性质,能用平移变换有关知识说明一些简单问题及进行图形设计.

课堂学习检测

一、填空题

1.如图所示,线段ON是由线段______平移得到的;线段DE是由线段______平移得到的;线段FG是由线段______平移得到的.

2.如图所示,线段AB在下面的三个平移中(AB→A1B1→A2B2→A3B3),具有哪些性质.

图a

图b 图c

(1)线段AB上所有的点都是沿______移动,并且移动的距离都________.因此,线段AB,A1B1,A2B2,

A3B3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线段AB,A1B1,A2B2,A3B3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2)在平移变换中,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之间的位置关系是______;数量关系是______.

3.如图所示,将三角形ABC平移到△A′B′C′.

图a 图b

在这两个平移中:

(1)三角形ABC的整体沿_______移动,得到三角形A′B′C′.三角形A′B′C′与三角形ABC的

______和______完全相同.

(2)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即AA′,BB′,CC′之间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位置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运用、诊断

一、按要求画出相应图形

4.如图,AB∥DC,AD∥BC,DE⊥AB于E点.将三角形DAE平移,得到三角形CBF.

5.如图,AB∥DC.将线段DB向右平移,得到线段CE.

6.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及A′点.将平行四边形ABCD平移,使A点移到A′点,得平行四边形A′B′C′D′.

七年级数学下册测试卷及答案Word版

秦学教育七年级第二学期测试卷 满分120分 时间9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30分) 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32x x x -= B .325x x x += C .32x x x ÷= D .326x x x ?= 2.若a=0.32 ,b=-3-2 ,c=21 ()3--,d=01()3 -,则 ( ) A .a <b <c <d B .b <a <d <c C .a <d <c <b D .c <a <d <b 3.下列计算中错误的有 ( ) ①4a 3 b÷2a 2 =2a , ②-12x 4y 3 ÷2x 2 y=6x 2y 2 , ③-16a 2bc÷ 14 a 2 b=-4c , ④(- 12ab 2)3÷(-12ab 2)=14 a 2 b 4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4.从标号分别为1,2,3,4,5的5张卡片中,随机抽取1张.下列事件中,必然事件是 ( ) A .标号小于6 B .标号大于6 C .标号是奇数 D .标号是3 5.如图,工人师傅做了一个长方形窗框ABCD ,E 、F 、G 、H 分别是四条边上的点,为了使它稳固,需要在窗框上钉一根木条,这根木条不应钉在 ( ) A .A 、C 两点之间 B .E 、G 两点之间 C .B 、F 两点之间 D .G 、H 两点之间 6.如图,AE BD ∥,1120240∠=∠=°,°,则C ∠的度数是( ) A .10° B .20° C .30° D .40° 7.有五条线段,长度分别是2,4,6,8,10,从中任取三条能构成三角形的概率是( ) A . 15 B .35 C .12 D .310 8.小强将一张正方形纸片按如图所示对折两次,并在如图位置上剪去一个小正方形,然后展开得到( ) 9.如图在△ABC 中,D 、E 分别是AC 、BC 上的点,若△ADB≌△EDB ≌△EDC ,则∠C 的度数为(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共五套)

七年级下期末测评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若m >-1,则下列各式中错误的... 是( ) A .6m >-6 B .-5m <-5 C .m+1>0 D .1-m <2 2.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4 B. =-4 3.已知a >b >0,那么下列不等式组中无解.. 的是( ) A .?? ?->b x a x C .???-<>b x a x D .???<->b x a x 4.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仍在原来的方向上平行行驶,那么两个拐弯的角度可能为 ( ) (A) 先右转50°,后右转40° (B) 先右转50°,后左转40° (C) 先右转50°,后左转130° (D) 先右转50°,后左转50° 5.解为1 2x y =?? =?的方程组是( ) A.135x y x y -=??+=? B.135x y x y -=-??+=-? C.331x y x y -=??-=? D.2335x y x y -=-??+=? 6.如图,在△ABC 中,∠ABC=500,∠ACB=800,BP 平分∠ABC ,CP 平分∠ACB ,则∠BPC 的大小是( ) A .1000 B .1100 C .1150 D .1200 P B A (1) (2) (3) 7.四条线段的长分别为3,4,5,7,则它们首尾相连可以组成不同的三角形的个数是( ) A .4 B .3 C .2 D .1 8.在各个内角都相等的多边形中,一个外角等于一个内角的 1 2 ,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 .5 B .6 C .7 D .8 9.如图,△A 1B 1C 1是由△ABC 沿BC 方向平移了BC 长度的一半得到的,若△ABC 的面积为20 cm 2,则四边形A 1DCC 1的面积为( ) A .10 cm 2 B .12 c m 2 C .15 cm 2 D .17 cm 2 10.课间操时,小华、小军、小刚的位置如图1,小华对小刚说,如果我的位置用(?0,0)表示,小军的位置用(2,1)表示,那么你的位置可以表示成( ) A.(5,4) B.(4,5) C.(3,4) D.(4,3) C 1 A 1

七年级下册数学综合测试卷

七年级下数学 综合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已知点P (m +3,m +1)在x 轴上,则P 点的坐标为( ) A .(0,2) B .(2,0) C .(4,0) D .(0,-4) 2.在下图中,∠1,∠2是对顶角的图形是( ) 3.为了了解某校初二年级400名学生的体重情况,从中抽取50名学生的体重进行统计分析,这 个问题中,总体是指( ) A .400 B .被抽取的50名学生 C .400名学生的体重 D .被抽取50名学生的体重 4.以方程组2 34 x y x y +=?? -=?的解为坐标的点(,)x y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是(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5.下列各式中,正确的... 是( ) A.25=±5 B. 4=- 2 1 D.=6.不等式组211420x x ->??-? ,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 7.在 22 7 , 3.1415926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七年级数学试卷 第1页 (共8页) 8.有2元和5元两种纸币共21张,并且总钱数为72元.设2元纸币x 张,5元纸币y 张,根据题意列方程组为( ) A .21, 5272. x y x y +=?? +=? B .21, 2572. x y x y +=?? +=? C .2521,72.x y x y +=??+=? D .5221, 72.x y x y +=??+=?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9.请写出一个在第三象限内且到两坐标轴的距离都相等的点的坐标 . 10.已知样本容量是40,在样本的频数分布直方图中,各个小长方形的高之比为3:2:4:1,则第 二小组的频数为 ,第四小组的频数为 .11.如果163+x 的立方根是4,则42+x 的算术平方根是 . 12.不等式4x -6≥7x -12的正整数解为 . 13.若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为2 1x y =??=-? ,则这个方程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14. 如果二元一次方程组?? ?=+=-0432y x y x 的解是???==b y a x ,那么a+b= . 15.如图,已知AB ∥CD ,直线EF 分别交AB 、CD 于E 、F ,ED 平分∠BEF ,若∠1=72°, 则∠2= °. 16.如图所示,在10×20(m 2)的长方形草地内修建宽为2m 的道路,则草地的面积为_________m 2 . 七年级数学试卷 第2页 (共8页) A 21 2 1B 2 1D 21 C (第15题) (第16题)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共五套

七下期期末 姓名: 学号 班级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若m >-1,则下列各式中错误的... 是( ) A .6m >-6 B .-5m <-5 C .m+1>0 D .1-m <2 2.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4 B.=-4 3.已知a >b >0,那么下列不等式组中无解.. 的是( ) A .???->b x a x C .? ??-<>b x a x D .???<->b x a x 4.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仍在原来的方向上平行行驶,那么两个拐弯的角度可能为 ( ) (A) 先右转50°,后右转40° (B) 先右转50°,后左转40° (C) 先右转50°,后左转130° (D) 先右转50°,后左转50° 5.解为1 2 x y =??=?的方程组是( ) A.135x y x y -=??+=? B.135x y x y -=-??+=-? C.331x y x y -=??-=? D.2335 x y x y -=-??+=? 6.如图,在△ABC 中,∠ABC=500,∠ACB=800,BP 平分∠ABC ,CP 平分∠ACB ,则∠BPC 的

大小是( ) A .1000 B .1100 C .1150 D .1200 P C B A 小刚 小军 小华 (1) (2) (3) 7.四条线段的长分别为3,4,5,7,则它们首尾相连可以组成不同的三角形的个数是( ) A .4 B .3 C .2 D .1 8.在各个内角都相等的多边形中,一个外角等于一个内角的 1 2 ,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 .5 B .6 C .7 D .8 9.如图,△A 1B 1C 1是由△ABC 沿BC 方向平移了BC 长度的一半得到的,若△ABC 的面积为20 cm 2,则四边形A 1DCC 1的面积为( ) A .10 cm 2 B .12 cm 2 C .15 cm 2 D .17 cm 2 10.课间操时,小华、小军、小刚的位置如图1,小华对小刚说,如果我的位置用(?0,0)表示,小军的位置用(2,1)表示,那么你的位置可以表示成( ) A.(5,4) B.(4,5) C.(3,4) D.(4,3)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把答案直接填在答题卷的横线上. 11.49的平方根是________,算术平方根是______,-8的立方根是_____.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测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五章测试题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如图所示,∠1和∠2是对顶角的图形有 (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如图所示,三条直线AB,CD,EF 相交于一点O, 则∠AOE+∠DOB+∠COF 等于 ( ) A.150° B.180° C.210° D.120° 3.若两个角的一边在同一条直线上,另一边互相平行,则这两个角( ) A. 相等 B. 互补 C. 相等或互补 D. 相等且互补 4、如图,下列条件中,能判断直线a ∥b 的是 ( ) A .∠2=∠3 B .∠1=∠3 C .∠4+∠5=180° D .∠2=∠4 5.如图,l l 12//,AB l ABC ⊥∠=1130,ο,则∠=α ( ) A. 60ο B. 50ο C. 40ο D. 30ο (第4题图) (第5题图) (第6题图) α A l 1 B l 2 α C

C F 1 A D B E 6. 如图,能与∠α构成同旁内角的角有 ( ) A. 1个 B. 2个 C. 5个 D. 4个 7.同一平面内相交于一点的三条直线相交最多能构成( )对对顶角。 A 4 B 5 C 6 D 7 8.如右图,长方体中棱之间通过平移可以重合, 下列说法:①AA /平移能与BB /重合;②B /C /平移能 与DD /重合;③AB 、A /B /、CD 、C /D /通过平移可 以互相得到;④将四边形ABB /A /向后平移BC 长度能与DCC /D /重合。正确的有 (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二. 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 1.若a ∥b ,b ∥c ,则a c. 理由是 2. 直线AB 与CD 互相垂直,垂足为O ,P 是直线CD 上一点,则P 到AB 的距离是 __________。 3.已知:如图,CD AB ⊥于D ,∠=?130,则∠=FDB ________,∠=ADE ______, ∠=BDE __________。 50° A 28° a C b B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空3分,共18分) 1. 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若 ∠1+∠2=100°,则∠BOC 等于 ( ) A.130° B.140° C.150° D.160° 2.如图,把一块含有45°角的直角三角板的两个顶点放在直尺的对边上,如果∠1=20°,那么∠2等于( ) A .30° B.25° C.20° D.15° 3.如图,若在中国象棋盘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使“帅”位于点(-1,-2),“马”位于点(2,-2),则“兵”位于点( ) A .(-1,1) B .(-2,-1) C .(-3,1) D .(1,-2) 4.下列现象属于平移的是( ) A .冷水加热过程中小气泡上升成为大气泡 B 急刹车时汽车在地面上的滑动 C .投篮时的篮球运动 D .随风飘动的树叶在空中的运动 5.下列各数中,是无理数的为( ) A .39 B. 3.14 C. 4 D. 7 22- 6.若a 2=9, 3b =-2,则a+b=( ) A. -5 B. -11 C. -5 或 -11 D. ±5或±11 二、填空.(每小题3分,共27分) 7.把命题“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改成如果……那么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一大门的栏杆如右图所示,BA ⊥AE ,若CD ∥AE ,则∠ABC+∠BCD=____度. 9.如右图,有下列判断:①∠A 与∠1是同位角;②∠A 与∠B 是同旁内角;③∠4与∠1是内错角;④∠1与∠3是同位角。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7,则 10.在数轴上,-2对应的点为A,点B 与点A 的距离为点B 表示的数为_________. 11.绝对值小于7的所有整数有_____________. 12.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1,0)、(0,2),若将线段AB 平移至A 1B 1,点A 1B 1的坐标分别为(2,a )、(b ,3),则a+b=____________. 13.第二象限内的点P(x,y),满足|x |=9,y 2=4,则点P 的坐标是______. 14.若x 3m-3-2y n-1=5 是二元一次方程,则M n =__________ 15.平方根节是数学爱好者的节日,这一天的月份和日期的数字正好是当年年份最后两位数字的平方根,例如2009年的3月3日,2016年的4月4日,请你写出本世纪内你喜欢的一个平方根节: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题中所举例子除外) 三、解答题. 16. 解方程组(8分) ???=-=+152y x y x ???=-=+6 23432y x y x 班级: 姓名: 考号: 密 封 线

七年级下册数学试卷全套

精品试卷,请参考使用,祝老师、同学们取得好成绩! 七年级下册数学试卷全套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题 一、选择:1、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仍在原来的方向上平行前进,那么两次拐弯的角度是 ( )A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 °B 第一次左拐50 °,第二次右拐50 °C 第一次左拐50 °,第二次左拐130 °D 第一次右拐50 °,第二次右拐50 ° 2、下列句子中不是命题的是 ( ) A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B 、直线AB 垂直于CD 吗? C 、若︱a ︱=︱b ︱,则a 2 = b 2。 D 、同角的补角相等。 3、平面内有两两相交的4条直线,如果最多有m 个交点,最少有n 个交点,则m-n=( ) A 3 B 4 C 5 D 6 4、“两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题设是( ) A 两直线 B 相交 C 只有一个交点 D 两直线相交 5、如图所示,把一个长方形纸片沿EF 折叠后,点D ,C 分别落在D′,的位置.若∠EFB =65°,则∠AED′等于 ( ) A .70° B .65° C .50° D .25° 6、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E ,若°=∠100AEC ,则D ∠等于( ) A .70° B .80° C .90° D .100° 7、如图直线1l ∥2l ,则∠ 为( ). 8、如图,已知AB ∥CD,若∠A=20°,∠E=35°,则∠C 等于( ). A.20° B. 35° C. 45° D.55° 9、在直线AB 上任取一点O ,过点O 作射线OC 、OD ,使OC ⊥OD ,当∠AOC=30o 时,∠BOD 的度数是( ). A .60o B .120o C .60o 或 90o D .60o 或120o 10、30°角的余角是( ) A .30°角 B .60°角 C .90°角 D .150°角 二、填空:1、x 的补角是3y,x=30°,则|x-y|的值是( )。 2、图形平移后对应点所连的线段( )且( )。 3、若两个角互为邻补角且度数之比为2:3,这两个角的度数分别为( )。 4、∠A 的邻补角是∠A 的2倍,则∠A 的度数是( )。 E D B C′ F C D ′ A 5题 C A E B F D 6题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单元测试(有答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第五章 平行线与相交线 单元测试(含答案) 一、单选题(共有12道小题) 1.如图,将直线l 1沿AB 的方向得到直线l 2,若∠1=50°,则∠2的度数是( ) A .40° B .50° C .90° D .130° 2.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和一张对边平行的纸条按下列方式摆放,两个三角板的一直角边重合,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的斜边与纸条一边重合,含?45角的三角板的一个顶点在纸条的另一边上,则1∠的度数是( ) A .?30 B .?20 C .?15 D .?14 3.如图,∠1+∠2=180°,∠3=100°则∠4等于( ) A .70° B .80° C .90° D .100° 4.如图,l ∥m ,等边△ABC 的顶点B 在直线m 上,∠1= 20°,则∠2的度数为( ) A .60° B .45° C .40° D .30° 5.如图,已知直线a ∥b ,∠1=131°,则∠2等于( ) A.39° B.41° C.49° D.59° 6.如图,直线a ∥b ,∠1=72°,则∠2的度数是( )

A.118° B.108° C.98° D.72° 7.如图,AB ∥CD,EF 交AB 、CD 于点E 、F ,EG 平分∠BEF ,交CD 于点G. 若∠1=40°, 则∠EGF=( ) A .20° B .40° C .70° D .110° 8.如图,AD 是∠EAC 的平分线,AD ∥BC ,∠B =30°,则∠C 为( ) A .30° B .60° C .80° D .120° 9.下列命题的逆命题不正确的是( ) A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B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C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D .对顶角相等 10.如图,是我们学过的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方法示意图,画图的原理是( ) A.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1.如图。已知AB ∥CD ,∠1=56°,则∠2的度数是( ) A.34° B.56° C.65° D.124° 12.如图,已知AB ∥CD ,∠C=65°,∠E=30°,则∠A 的度数为( ) b a E F C A B

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 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方的“月亮”图案可以由如图所示的图案平移得到的是() A.B.C.D. 2.某红外线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波长为0.00000094m,将0.00000094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9.4×10﹣7B.0.94×10﹣6C.9.4×10﹣6D.9.4×107 3.下列各式从左边到右边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 A.ab+ac+d=a(b+c)+d B.a2﹣1=(a+1)(a﹣1) C.(a+b)2=a2+2ab+b2D.a2b=ab?a 4.二元一次方程2x+3y+10=35的一个解可以是() A.B.C.D. 5.已知a>b,则下列不等关系正确的是() A.﹣a>﹣b B.3a>3b C.a﹣1<b﹣1D.a+1<b+2 6.如图,在Rt△ABC中,∠A=90°,直线DE∥BC,分别交AB、AC于点D、E,若∠ADE =30°,则∠C的度数为() A.30°B.40°C.50°D.60° 7.命题“若a=b,则|a|=|b|”与其逆命题的真假性为() A.该命题与其逆命题都是真命题 B.该命题是真命题,其逆命题是假命题 C.该命题是假命题,其逆命题是真命题

D.该命题与其逆命题都是假命题 8.已知AB=3,BC=1,则AC的长度的取值范围是() A.2≤AC≤4B.2<AC<4C.1≤AC≤3D.1<AC<3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 9.计算:a5÷a2的结果是. 10.计算(x+1)(2x﹣1)的结果为. 11.因式分解:ab2﹣2ab+a=. 12.不等式2x﹣1<3的解集是. 13.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2倍,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14.如图,将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沿EF折叠后,点C、D分别落在C、D的位置,DE 与BC相交于点G.若∠1=40°,则∠2=°. 15.将不等式“﹣2x>﹣2”中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可得到“x<1”,该步的依据是.16.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为. 17.如图,BE是△ABC的中线,D是AB的中点,连接DE.若△ABC的面积为1,则四边形DBCE的面积为. 18.二元一次方程组有可能无解.例如方程组无解,原因是:将①×2得2x+4y =2,它与②式存在矛盾,导致原方程组无解.若关于x、y的方程组无解,则a、b须满足的条件是.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64分)

七年级数学下册练习题及答案

. 1. 用一副三角板不能画出 A.75°角 B.135°角 C.160°角 D.105°角 2. 如图,直线a ,b 相交于点O ,若∠1=40°,则∠2等于 A.50° B.60° C.140° D.160° 3. 在下图右侧的四个三角形中,不能由△ABC 经过旋转或平移得到的是 4. 下面正确的是 A.三条直线中一定有两条直线平行 B.两条直线同时与第三条直线相交,那么它们一定平行 C.若直线∥22,l l ∥3l ,…1-n l ∥n l ,那么1l ∥n l D.直线13221,,l l l l l 则⊥⊥∥3l 5. 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若∠MON+∠NOP=90o则∠MOP 是直角 B.若α与β互为补角,则α与β中必有一个为锐角.另一个为钝角 C.两锐角之和是直角 D.若α与β互为余角,则α与β均为锐角 6. 如图,已知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E 平分∠COB ,若∠EOB =55o,则∠BOD 的度数是 A.35o B.55o C.70o D.110o 1 2 a b A B C A B C D B E C O D A

. 7. 已知:如图,AB CD ⊥,垂足为O ,EF 为过点O 的一条直线,则1∠与2∠的关系一定成立的是 A.相等 B.互余 C.互补 D.互为对顶角 8. 已知∠α=35°19′,则∠α的余角等于 A.144°41′ B. 144°81′ C. 54°41′ D. 54°81′ 9. 如图,直线l 1与l 2相交于点O ,1OM l ⊥,若44α∠=?,则β∠等于 A.56? B.46? C.45? D.44? 10. 如图,已知∠1=∠2,∠3=80O ,则∠4= A.80O B. 70O C. 60O D. 50O 11. 如图,AB ∥CD ,AC ⊥BC ,∠BAC =65°,则∠BCD =______________度。 A B C D E F 2 1 O O l 2l 1 β α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很实用的

12 3 (第三题) A B C D E (第10题)A B C D E F G H 第13题 A B C D 1 23 4 (第2题) 1 234 5 67 8 (第4题) a b c A B C D (第7题) 七年级数学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卷 班级 _______ 姓名 ________ 坐号 _______ 成绩 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 30 分) 1、如图所示,∠1和∠2是对顶角的是( ) A B C D 1 2 1 2 1 2 1 2 2、如图AB ∥CD 可以得到( ) A 、∠1=∠2 B 、∠2=∠3 C 、∠1=∠4 D 、∠3=∠4 3、直线AB 、CD 、EF 相交于O ,则∠1+∠2+∠3=( ) A 、90° B 、120° C 、180° D 、140° 4、如图所示,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现给出下列四种条件: ①∠2=∠6 ②∠2=∠8 ③∠1+∠4=180° ④∠3=∠8,其中能判断 是a ∥b 的条件的序号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5、某人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方向与原来相 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 A 、第一次左拐30°,第二次右拐30° B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 C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右拐130° D 、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 6、下列哪个图形是由左图平移得到的( ) B D 7、如图,在一个有4×4个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中,阴影 部分面积与正方形ABCD 面积的比是( ) A 、3:4 B 、5:8 C 、9:16 D 、1:2 8、下列现象属于平移的是( ) ① 打气筒活塞的轮复运动,② 电梯的上下运动,③ 钟摆的摆动,④ 转动的门,⑤ 汽车在一条笔直的马路上行走 A 、③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⑤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B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C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这 条直线的距离。 D 、在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10、直线AB ∥CD ,∠B =23°,∠D =42°,则∠E =( ) A 、23° B 、42° C 、65° D 、19°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若∠AOC =100°,则 ∠AOD =___________。 12、若AB ∥CD ,AB ∥EF ,则CD _______EF ,其理由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含期末试题 第五章达标检测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图形中,∠1与∠2是对顶角的是() 2.如图,两条直线相交于一点O,则图中共有()对邻补角. A.2 B.3 C.4 D.5 (第2题) (第3题) (第6题) 3.如图,在5×5的方格纸中将图①中的图形N平移到如图②所示的位置,那么下列平移正确的是() A.先向下移动1格,再向左移动1格B.先向下移动1格,再向左移动2格 C.先向下移动2格,再向左移动1格D.先向下移动2格,再向左移动2格 4.点P为直线l外一点,点A,B,C为直线l上三点,PA=4 cm,PB=5 cm,PC=3 cm,则点P到直线l的距离() A.等于4 cmB.等于5 cmC.小于3 cmD.不大于3 cm 5.命题:①对顶角相等;②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③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④内错角相等.其中假命题有()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如图,AB∥CD,FE⊥DB,垂足为E,∠1=50°,则∠2的度数是() A.60°B.50°C.40°D.30° 7.如图,将木条a绕点O旋转,使其与木条b平行,则旋转的最小角度为() A.65°B.85°C.95°D.115°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8.将一张长方形纸片折叠成如图所示的形状,则∠ABC =( ) A .73° B .56°C .68° D .146° 9.如图,一条公路修到湖边时,需拐弯绕湖而过,如果第一次拐弯处的∠A 是72°,第二次拐弯处的角是∠B ,第三次拐弯处的∠C 是153°,这时道路恰好和第一次拐弯之前的道路平行,则∠B 等于( ) A .81° B .99° C .108° D .120° 10.如图是一汽车探照灯纵剖面,从位于O 点的灯泡发出的两束光线OB ,OC 经过灯碗反射以后平行射出,如果∠ABO =α,∠DCO =β,则∠BOC 的度数是( ) A .α+β B .180°-α C .1 2 (α+β) D .90°+(α+β)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1.把命题“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如图,在同一平面内有A ,B ,C ,D ,E 五个点,过其中任意两点画直线最多可以画________条.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13.如图,已知直线AB ∥CD ,∠GEB 的平分线EF 交CD 于点F.若∠1=42°,则∠2=________. 14.如图,立定跳远比赛时,小明从点A 起跳落在沙坑内B 处,跳远成绩是4.6米,则小明从起跳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吉山学校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卷 (100分 9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3分) 1.如图,AB ∥ED,∠B+∠C+∠D=( ) A.180° B.360° C.540° D.270° 2.若点A(x,3)与点B(2,y)关于x 轴对称,则( ) A.x=-2,y=-3; B.x=2,y=3; C.x=-2,y=3; D.x=2,y=-3 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小于与它相邻的内角,则这个三角形是( )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无法确定 4.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cm,5cm,则它的周长为( ) A.8cm B.11cm C.13cm D.11cm 或13cm 5.若点A(m,n)在第二象限,那么点B(-m,│n │)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6.已知点P 在第三象限,且到x 轴的距离为3,到y 轴的距离为5,则点P 的坐标为( ? ) A.(3,5) B.(-5,3) C.(3,-5) D.(-5,-3) 7.如图,已知EF ∥BC,EH ∥AC,则图中与∠1互补的角有(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8.三角形是( ) A.连结任意三点组成的图形 B.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成的图形 C.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 D.以上说法均不对 9.三条共点直线都与第四条直线相交,一共有( )对对顶角. A.8 B.24 C.7 D.12 10.△ABC 中,∠A= 13 ∠B= 14 ∠C,则△ABC 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都有可能 11.学校的操场上,升旗的旗杆与地面关系属于( ) A.直线与直线平行; B.直线与平面平行; C.直线与直线垂直; D.直线与平面垂直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1分) 12.如图,AB ∥CD,直线EF 分别交AB 、CD 于E 、F,EG 平分∠BEF,若∠1=72°,?则∠2=________度. 13.已知点M(a,-1)和N(2,b)不重合. (1)当点M 、N 关于_______对称时,a=2,b=1 (2)当点M 、N 关于原点对称时,a=__________,b=_________. 14.若A(a,b)在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a 与b 的关系是_________. 15.两根木棒长分别为5和7,要选择第三根木棒将其钉成三角形,?若第三根木棒的长选取偶数时,有_______种选取情况. 16.一个多边形除了一个内角外,其余各内角之和为1680°,?那么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________. 17.n 边形的对角线的条数是_________. 18.如图,甲、乙两岸之间要架一座桥梁,从甲岸测得桥梁的走向是北偏东50?°,如果甲、乙两岸同时开工.要使桥梁准确连接,那么在乙岸施工时,应按β 为_________度的方向动工. 三、解答题:(19-22每题9分,23题10分,共46分) 19.如图,△ABC 中,AD ∥BC,AE 平分∠BAC,∠B=20°,∠C=30°,求∠DAE 的度数. E D C A D A E C B H 1 F E D C B A G 2 1F E D C B A G 北 βα北乙 甲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测试题及答案

123 (第三题) A B C D 1 23 4 (第2题) 1 2 34 567 8 (第4题) a b c 七年级数学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卷 班级 _______ 姓名 ________ 坐号 _______ 成绩 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 30 分) 1、如图AB ∥CD 可以得到< ) A 、∠1=∠2 B、∠2=∠3 C 、∠1=∠4 D、∠3=∠4 2、直线A B 、CD 、EF 相交于O ,则∠1+∠2+∠3=< ) A 、90° B 、120° C 、180° D 、140° 3、如图所示,∠1和∠2是对顶角的是< ) 4、如图所示,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现给出下列四种条件: ①∠2=∠6 ②∠2=∠8 ③∠1+∠4=180° ④∠3=∠8,其中能判断 是a ∥b 的条件的序号是< ) A 、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5、某人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方向与原来相 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 A 、第一次左拐30°,第二次右拐30° B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 C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右拐130° D 、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 6、下列哪个图形是由左图平移得到的< ) 7、如图,在一个有4×4个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中,阴影 部分面积与正方形ABCD 面积的比是< ) A 、3:4 B 、5:8 C 、9:16 D 、1:2

A B C D E (第10题) (第14题) A B C D E F G H 第13题 8、下列现象属于平移的是< ) ① 打气筒活塞的轮复运动,② 电梯的上下运动,③ 钟摆的摆动,④ 转动的门,⑤ 汽车在一条笔直的马路上行走A 、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⑤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B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C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这 条直线的距离。 D 、在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10、直线AB ∥CD ,∠B =23°,∠D =42°,则∠ E =< ) A 、23° B、42° C、65° D、19°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若∠AOC =100°,则 ∠AOD =___________。 12、若AB ∥CD ,AB ∥EF ,则CD _______EF ,其理由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如图,在正方体中,与线段AB 平行的线段有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4、奥运会上,跳水运动员入水时,形成的水花是评委

七年级下册数学测试题

七年级测试题(2020.6)【经典资料,保存必备】 第I 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四个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 B . C . D .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743a a a =+ B .236a a a =÷ C .6 2 3)(a a = D .()2 22a b a b -=- 3.新型冠状病毒的直径大约是0.00000006m ~0.00000014m ,将0.00000014m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61014.0-?m B .71014.0-?m C .6104.1-?m D .7104.1-?m 4. 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的是( ) A .乘坐公共汽车恰好有空座 B .购买一张彩票,中奖 C .同位角相等 D .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 5.下列长度的三根木棒首尾相接,不能做成三角形框架的是( ) A .7 cm 、9 cm 、2 cm B .7 cm 、15cm 、10 cm C .7 cm 、9 cm 、15 cm D .7 cm 、10 cm 、13 cm 6.如图,在下列四组条件中,能得到AB ∥CD 的是( ) A .∥1=∥2 B .∥3=∥4 C .∥ADC +∥BC D =180° D .∥BAC =∥ACD

C B A C 2B 2 A 2 A 1 B 1 C 1 7.如图,AB ∥ED ,CD=BF ,若要说明∥ABC ∥∥EDF ,则不能补充的条件是( ) A .AC=EF B .AB=ED C .∥A =∥E D .AC ∥EF 8. 如果 是完全平方式,则m 的值为( ) A .6 B .±6 C .12 D .±12 9.在下列条件:①A B C ∠+∠=∠;②::1:2:3A B C ∠∠∠=;③2A B C ∠=∠=∠;④1123A B C ∠= ∠=∠;⑤1 2 A B C ∠=∠=∠中,能确定△ABC 为直角三角形的条件有( ) A .5个 B .4个 C .3个 D .2个 10.如图,点C 在∠AOB 的边OB 上,用直尺和圆规作∠BCN =∠AOC ,这个尺规作图 的依据是( ) A .SAS B .SSS C .AAS D .ASA 11.端午节假期的某一天,小明全家上午8时自驾小汽车从家里出发,到某著名旅游景点游玩.该小汽车离家的距离S (千米)与时间t (小时)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象提供的有关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景点离小明家180千米 B .小明到家的时间为17点 C .返程的速度为60千米每小时 D .10点至14点,汽车匀速行驶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12.如图,△ABC 的面积为1.第一次操作:分别延长AB ,BC ,CA 至点1A ,1B ,1C ,使1A B AB =,1B C BC =,1C A CA =,顺次连接1A ,1B ,1C ,得到△111A B C .第二 942+-mx x 第6题图 第7题图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下册数学试卷一) 100分时间:120分钟满分: () 分每题一、细心填一填(2分,共24 ;1.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有种位置关系,它们是 ;则,其理由是 2.若直线a//b,b//c,的,,图中的对顶角是 1直线AB,CD,EF相交与点O如图3.COF AOE 。邻补角是 图 A D F A 3 2 1 C 如4.B C A D B O ,2图 C E B D引到要把池中的水D 1 2 图图AB⊥处,可过C点引CD依的,试说明设计渠后沿CD开,可使所开渠道最短于D,然据:;。关于原点对称点的,3)关于X轴对称点的坐标是 5.点P(-2坐标是。 .把“对顶角相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6 为。 cm. 则它的周长是3cm和6cm,7.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的坐标为 M8.若点M(a+5,a-3)在y轴上,则点。

0>,且X+Y<0,则点P在第象限P9.若(X,Y)的坐标满足XY 边形,其内角和,则这个多边形是10.一个多边形的 每一个外角等于30。是 度。11.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的平分线所构成的钝角等于 当时AB//CD,满ABCD图3,四边形中,足关系.12 如2?1与?。只要写出一个你认为成立的条件)时AD//BC(下 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把你认二、精心选 一选() 分12为符合题意的答案代号填入答题表中,每小题2分,共 1.下列各图中,∠1与∠2是对顶角的是:( ) 2.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2cm, 3cm, 5cm B、5cm, 6cm, 10cm C、1cm, 1cm, 3cm D、3cm, 4m, 9cm 3.某人到瓷砖商店去买一种多边形形状的瓷砖用来铺设无缝地板,他购 买的瓷砖( ) 形状不可以是

七年级数学下册测试卷及答案

○…………外…………○…………装…………○…………订…………○…………线…………○………… … … … 内… … … … ○ … … …… 装 … … … … ○ …… … … 订… … … … ○ … … … … 线 … … … … ○ … … … … …… … … ○ … … ……内…………○…………装…………○………… 秦学教育七年级第二学期测试卷 满分120分 时间9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30分) 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32x x x -= B .325x x x += C .32x x x ÷= D .326x x x ?= 2.若a=0.32,b=-3-2,c=21()3--,d=01()3-,则 ( ) A .a <b <c <d B .b <a <d <c C .a <d <c <b D .c <a <d <b 3.下列计算中错误的有 ( ) ①4a 3b÷2a 2=2a , ②-12x 4y 3÷2x 2y=6x 2y 2, ③-16a 2bc÷14a 2b=-4c , ④(-12ab 2)3÷(-12ab 2)=14a 2b 4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4.从标号分别为1,2,3,4,5的5张卡片中,随机抽取1张.下列事件中,必然事件是 ( ) A .标号小于6 B .标号大于6 C .标号是奇数 D .标号是3 5.如图,工人师傅做了一个长方形窗框ABCD ,E 、F 、G 、H 分别是四条边上的点,为了使它稳固,需要在窗框上钉一根木条,这根木条不应钉在 ( ) A .A 、C 两点之间 B .E 、G 两点之间 C .B 、F 两点之间 D .G 、H 两点之间 6.如图,AE BD ∥,1120240∠=∠=°,°,则C ∠的度数是( ) A .10° B .20° C .30° D .40° 7.有五条线段,长度分别是2,4,6,8,10,从中任取三条能构成三角形的概率是( ) A .15 B .35 C .12 D .310 8.小强将一张正方形纸片按如图所示对折两次,并在如图位置上剪去一个小正方形,然后展开得到( ) 9.如图在△ABC 中,D 、E 分别是AC 、BC 上的点,若△ADB ≌△EDB ≌△EDC ,则∠C 的度数为( ) A .15° B .20° C .25° D.30° 10.如图是某蓄水池的横断面示意图,分为深水池和浅水池,如果这个蓄水池以固定的流量注水,下面能大致表示水的最大深度h 与时间t 之间的关系的图像是( ) 二、填空题(30分) 11.若3=a m ,2=a n ,则a n m += . 12.已知n mx x x x ++=-+2)2)(1(,则m +n =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