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TF16949作业准备验证表
- 格式:doc
- 大小:50.50 KB
- 文档页数:2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
〖备注〗1:符合(合格);2:需改进;3:不符合(不合格)。
内审员:王义成/梁彦奎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
〖备注〗1:符合(合格);2:需改进;3:不符合(不合格)。
内审员:王义成/梁彦奎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
〖备注〗1:符合(合格);2:需改进;3:不符合(不合格)。
内审员:王义成/梁彦奎
〖备注〗1:符合(合格);2:需改进;3:不符合(不合格)。
内审员:王义成/孙学梅
内审员:王义成/梁彦奎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
内审员:王义成/梁彦奎 /孟令星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
内审员:王义成/梁彦奎 /孟令星
内审员:王义成/梁彦奎 /孟令星
内审员:王义成/梁彦奎 /孟令星
内审员:
内审员:孙学梅/孟令星
内审员:孙学梅/孟令星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
内审员:孙学梅/孟令星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
内审员:孙学梅/孟令星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
内审员:孙学梅/孟令星
内审员:孙学梅/孟令星
内审员:孙学梅/孟令星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
内审员:王义成/孙学梅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
内审员:王义成/孙学梅
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核准/日期:
编号:ZR-CX-15-02 版本:A 保存十年。
内 部 审 核 检 查 表
工程变更管理
程序
生产管制程序生产计划控制
程序
118.6.2
128.6.3 139.1.1.1 组织生产的零部件是否被顾客指定为“外观项目”如果是组织是否提供了1.适当的资源,2.适当的颜色,文理,金属亮度,组织结构,映像清晰度的触感技术的标准样件,3.外观标准样品及评价设备的维护和控制,4.对从事外观评价人员的能力和资格的验证
是否对制造过程进行了监视和测量?是否采用统计过程控制方法对特殊特性工序进行了监控,并保持过程能力负荷生产件批准时的要求?是否出现过程能力不足或不受控的情况?如出现是否启动反应计划?是否制定了纠正措施计划并实施验证?
组织是否按照控制计划中的规定,根据顾客的工程材料和性能标准,对每一种产品进行全尺寸检验和功能性验证,其结果可供顾客评审。
IATF16949:2016质量手册(B 版)编制审核批准受控状态:受控分发编号:001 使用部门:2017 年6 月1 日发布2017 年6 月1 日实施文件修订履历版本修订内容修订页次制/ 修日期TS16949-2009 A.0 版全面升级为IATF16949-2016B.0 B.0 版54 2017-6-1制定审核批准4.组织环境4.1了解组织及环境4.2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目 录章 节标 题识别的过程页码封面 0 目录 1-7 前言 8 颁布令 9 质量方针 10 企业概况11 1. 管理原则 11 2. 范围与应用 12 3.引用标准、术语和定义12-13 14 14144.2.1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 补充144.3确定质量管理体系范围144.3.1确定质量管理体系范围 - 补充144.3.2顾客特殊要求144.4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14-164.4.1组织应按标准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管理体系164.4.1.1产品和过程一致性174.4.1.1.1 产品安全174.4.1.2 外包过程174.4.2 必要时175. 领导作用185.1 领导作用和承诺M1 领导作用185.1.1 总则185.1.1.1 企业责任185.1.1.2 过程效率185.1.1.3 过程所有者185.1.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185.2 方针185.2.1 质量方针的制定185.2.2 质量方针的沟通18M1领导作用5.3 组织的角色、职责、和权限185.3.1 组织的角色、职责和权限- 补充185.3.2 产品要求符合性和纠正措施186. 策划18-196.1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18-196.1.1 确定需处理的风险和机会18-196.1.2 策划和处理方案18-196.1.2.1 风险分析18-196.1.2.2 应急计划18-19M2 策划6.2 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18-196.2.1 质量目标18-196.2.2 策划和实施18-196.2.2.1 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的- 补充18-196.3 变更的策划18-1919 7. 支持7.1 资源197.1.1 总则197.1.2 人员197.1.3 基础设施S1 基础设施管理19-207.1.3.1 工厂、设施和设备计划19-207.1.4 过程和运行的环境207.1.4.1 过程运行环境- 补充207.1.5 监视和测量资源20-227.1.5.1 总则20-22S2 监视和测量资源管7.1.5.1.1 测量系统分析20-22理7.1.5.2 测量溯源20-227.1.5.2.1 校准/ 验证记录20-2220-227.1.5.3 实验室要求S2 监视和测量资源管7.1.5.3.1 内部实验室20-22理7.1.5.3.2 外部实验室20-227.1.6 组织的知识20-22 7.2 能力22-2322-237.2.1 培训7.2.1.1 在职培训S3 人力资源管理22-23 7.3 意识22-237.3.1 意识- 补充22-237.3.2 员工激励授权22-23 7.4 沟通23 7.5 形成文件的信息237.5.1 总则237.5.1.1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237.5.1.2 质量手册S4 文件记录管理237.5.2 创建与更新24247.5.3 形成文件的信息控制7.5.3.2.1 记录的保存247.5.3.2.2 工程规范248. 运行258.1 运行策划和控制258.2 产品和服务的要求258.2.1 顾客沟通25C1 市场营销8.2.1.1 顾客沟通- 补充258.2.1.2 顾客沟通- 培训2525-268.2.2 产品和服务要求的确定C2 报价及项目确定8.2.2.1 产品和服务要求的确定- 补充25-2626-278.2.3 产品和服务要求的评审C3 订单管理8.2.4 产品和服务要求的更改26-278.3 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C4 过程设计和开发27-288.3.1 总则27-288.3.2 设计开发的策划27-288.3.2.1 多方论证方法27-288.3.2.2 设计开发策划- 培训27-288.3.2.3 产品设计技能27-288.3.3 设计开发的输入27-2827-288.3.3.2 制造过程设计输入C4 过程设计和开发8.3.3.3 特殊特性27-288.3.4 设计开发的控制27-288.3.4.1 监测27-28 8.3.4.2 设计开发确认27-28 8.3.4.3 样件计划27-28 8.3.4.4 产品批准过程27-28 8.3.5 设计和开发的输出27-288.3.5.2 制造过程的设计输出27-288.3.6 设计开发的更改27-28 8.4 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28-298.4.1 总则28-298.4.1.1 总则- 补充28-2928-298.4.1.2 供应商选择过程8.4.1.3 顾客提定的供货来源28-298.4.2 控制类型和程序28-2928-298.4.2.1 控制类型和程序- 补充S5 采购控制8.4.2.2 法律法规要求28-298.4.2.3 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28-298.4.2.3.1 产品嵌入式软件28-298.4.2.4 供应商监测28-298.4.2.4.1 二方审核28-298.2.4.5 供应商开发28-298.2.4.5.1 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开发28-298.4.2.5.2 供应商绩效开发28-298.4.3 外部供方信息S5 采购控制28-298.4.3.1 外部供方信息- 补充28-29 8.5 生产和服务的提供30-318.5.1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30-318.5.1.1 控制计划30-31C5 产品制造8.5.1.2 标准作业- 操作作业指导书和可视化标准30-318.5.1.3 作业准备验证8.5.1.4 停机后验证8.5.1.5 全面生产维护S6 设备管理30-31 30-31 318.5.1.6 生产工装和生产、试验检验工装和设备的管理S7 工装管理31-328.5.1.7 生产计划328.5.2 标识和可追溯性C5 产品制造328.5.3 顾客或外部供方的财产328.5.4 防护S8 产品防护32-338.5.5 交付后活动33C6 产品交付8.5.5.1 服务信息反馈34-35C7 顾客反馈处理8.5.5.2 与顾客的服务协议34--358.5.6 更改控制358.5.6.1 更改控制- 补充358.5.6.1.1 应急过程控制35 8.6 产品和服务的放行35-368.6.1 产品和服务放行- 补充35-368.6.2 全尺寸和功能试验35-368.6.3 外观项目35-36S9 产品和服务的放行8.6.4外部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验证和接收35-368.6.5 法律法规的符合性35-368.6.6 接收准则35-36 8.7 不合格输出的控制36-378.7.1 总则36-378.7.1.1 顾客特许36-37 8.7.1.2 不合格控制- 顾客规定的过程S10 不合格品控制36-37 8.7.1.3 可疑产品的控制36-37 8.7.1.4 返工产品的控制36-37 8.7.1.5 顾客通知36-378.7.1.6 不合格品的处置36-378.7.2 组织应保留形成文件的信息36-379. 绩效评价37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379.1.1 总则379.1.1.1 制造过程的监视和测量379.1.1.2 统计工具的识别379.1.1.3 基础统计概念知识379.1.2 顾客满意37-38S11 顾客满意度测量9.1.2.1 顾客满意- 补充37-389.1.3 分析和评价38-39M3 分析和评价9.1.3.1 优先级38-399.2 内部审核399.2.2.1 内部审核方案399.2.2.2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39M4 内部审核9.2.2.3 制造过程审核399.2.2.4 产品审核399.2.2.5 内部审核员资格399.3 管理评审409.3.1 总则409.3.1.1 质量管理体系绩效40M5 管理评审9.3.2 评审的输入409.3.2.1 管理评审输入- 补充409.3.3 评审的输出409.3.3.1 评审输出- 补充M5 管理评审4010 改进41M6改进10.1 总则4110.2 不合格和纠正措施4110.2.1 处理4110.2.2 证据信息4110.2.3 问题的解决4110.2.4 防错4110.2.5 保修管理4110.2.5.1 顾客投诉及现场失效测试分析4110.2.6 预防措施41 10.3 持续改进4110.3.1 组织的持续改进4111.0 附件11.1 顾客特殊要求4211.2 组织架构图4311.3 质量负责人任命书4411.4 职能分配表4511.5标准条款及相关联的47程序文件11.6 过程绩效表48 11.7 过程关系图49 11.8 质量体系保证图50前言本质量手册依据IATF16949:2016 编制,本手册发布日期即为生效日期,按生效日期开始执行。
内 部 审 核 检 查 表生产件批准程78.3.4 88.3.4.198.3.4.4 108.3.5118.3.5.1 128.3.5.2 138.3.6组织是否建立,实施和保持一个符合顾客规定要求的产品和制造过程的批准过程生产件批准程序过程设计开发程序设计和开发的输出是否形成文件。
产品设计输出是否符合标准要求?a) 设计风险分析(FMEA);b) 可靠性研究结果;c) 产品特殊特性;d) 产品设计防错结果,例如:DFSS、DFMA 和 FTA;e) 产品定义,包括三维模型、 技术数据包、产品制造信息,以及几何尺寸与公差 (GD&T);f) 二维图纸、产品制造信息以及几何尺寸与公差(GD&T);g) 产品设计评审结果;h) 服务诊断指南及修理和可服务性说明;i) 服务件要求;j) 运输的包装和标签要求。
制造过程的设计输出是否包括a)规范和图纸; b)产品和制造过程的特殊特性;c)对影响特性的过程输入变量的识别;d)用于生产和控制的工装和设备,包括设备和过程的能力研究;e)制造过程流程图/制造过程平面布置图,包括产品、过程和工装的联系;f)产能分析; g)制造过程 FMEA;h)维护计划和说明; i)控制计划(见附录 A);j)标准作业和工作指导书; k)过程批准的接收准则;l)质量、可靠性、可维护性和可测量性的数据;m)适用时,防错识别和验证的结果;n)产品/制造过程不符合的快速探测、反馈和纠正的方法。
组织是否识别,评审和控制在产品和服务设计和开发期间以及后续所作的更改,以避免不利影响,审计和开发的变更,变更评审的结果,变更的授权,为防止不利影响所采取的措施是否形成文件组织对设计和开发的过程控制是否实施评审,验证,确认,针对评审,验证和确认的问题是否采取必要的措施,这些活动是否形成文件的信息组织是否将产品和过程的设计和开发期间特定阶段的测量应被确定、分析,以汇总结果的形式来报告,作为对管理评审的输入。
IATF16949:2016审核(文件资料准备)注意事项对于认证IATF16949:2016,文件审核是和正式的现场审核安排在一起,不需要单独分开进行。
组织在进行IATF16949:2016,需要确认如下的资料是否已经准备完全。
No 需要准备的事项1 一份由一系列文件组成的质量手册(或一份质量手册包含了一系列文件)2 程序文件清单及所有程序文件,分发记录3 活动结果的证据总览表(质量记录清单)4 质量管理体系范围能准确地符合组织的汽车业务活动以及推荐的认证范围5 支持功能无论是现场的还是远程的已经被包含在质量管理体系范围内。
6 任何客户特殊要求应该被评审并且包含在范围内。
具备一份文件(如矩阵图)指明在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何处落实了客户特殊要求。
7 任何删减应给出判定理由并以文件化的信息形式保留,仅限于产品设计 8.3章节8 质量管理体系已建立了文件化的过程,识别了过程所有者并覆盖了所有IATF16949 标准要求(如,有一个体现条款和过程相对应的矩阵图)9 过程乌龟图,应明确过程负责人10 组织的过程、顺序和相互关系(输入和输出)包括外包过程控制的类型和范围11 组织应定义并实施企业责任方针,至少包括反贿赂方针,员工行为准则以及道德准则升级政策(“举报政策”)12 至少 12 个月的关键绩效指标趋势(换证审核包含36个月);对应IATF16949:2016运行绩效应至少包含三个月13 对确定管理体系的关键绩效或重要因素、过程、目标和操作理解的任何证据14 没有包含在本次审核中的支持场所具有有效的证书,已获得最近一次审核报告且审核报告语言能接收。
15 扩展现场:在现场第一阶段审核,扩展的现场已被访问以确认符合认证规则要求16 完整周期的 IATF16949:2016 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证据17 合格的内审员名单以及资格认定的准则,内部审核过程由资格认定的内部审核员完成18 内部审核员区分质量体系、制造过程、产品审核员、二方审核员19 培训内部审核员的讲师资质(新的解释说明已经不是强制要求)20 客户投诉汇总和响应,记分卡,特殊状态等信息21 过程拥有者应为个人,不能是部门22 汽车顾客清单,包含供应商代码23 顾客特殊要求(CSR)清单;CSR原件或者CSR具体要求摘录列表;CSR 要求与文件化之间的对照矩阵表,应对每家汽车顾客的CSR分别列出,目的是声明CSR具体要求策划并分解到哪些文件化之中24 显示满足CSR的文件化证据25 顾客投诉/退货及处理清单;顾客投诉/退货问题/原因、改善措施和处理结果的清单26 顾客满意/供应商评分卡;顾客满意度评估报告;顾客供应商绩效评分卡(如无则不提供),有则提供顾客在线门口网站的截屏27 顾客特殊状态;提供顾客特殊状态通知的正式文件、后续的改善措施计划和状态28 外部支持场所(RL)的信息29 上次外部审核改善佐证,类似过程的实施情况要进行IATF16949审核,审核前先核对这 99件事情1.列出顾客清单(物流部)2.列出顾客所涉及的产品清单(技术部)3.依据顾客清单收集顾客所有给出的合同、协议、供应商手册(采购部)等,进行评审后列出顾客特殊要求(质保部)4.明确组织的战略方向,质量方针(质量手册)5.定义质量体系范围,包含外部支持场所;明确外包过程,明确删减过程(质量手册)6.识别出组织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加以总结和分析,并开始监视7.识别出组织的相关方,识别出相关方的要求,加以总结和分析,并开始监视8.确定各个过程的相互关系,明确各个过程的绩效9.识别组织所需的过程,过程要与组织的业务过程一致,并满足组织的战略和业务方向一致10.识别出每个过程的输入、输出、监视和测量要求等,确保每个过程都要负责人11.完成经营计划,包含战略、方针、业务方向、各个过程的目标,实现经营计划的方法12.确定最高管理者,明确最高管理者的职责和义务,其应为质量体系的有效性负责13.完成组织面临的内部和外部风险分析并有相应的落实对策实施14.完成所有过程的风险分析并有相应的落实对策实施15.最好任命并保留管理者代表、质量代表和顾客代表,明确“三个代表”的职责和权限16.沟通组织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17.定期收集各个过程的绩效指标,要包含效率和有效性(过程绩效需要12个月以上),不达标的需要进行对策(体系负责人)18.顾客的要求/订单工程标准/规范/工程更改的评审、发放和实施,并保留实施的记录19.顾客要求的制造可行性评估应进行;文件化制造可行性分析,并作好制造可行性分性报告,含风险分析20.指定产品和生产过程安全管理要求21.制定特殊特性识别工作指引,并通过特殊特性矩阵表的形式识别出本公司的产品和过程特殊特性,并将特殊特性标注在所有的相关文件里面。
IATF16949作业准备验证及停工后验证规定8、5、1、3/4-01版本A/1标题作业准备验证及停工后验证规定页码1/31 目的通过生产过程的作业准备验证和停工后验证,确保产品的质量满足顾客的需求。
2 范围适用于生产中需要作业准备验证和停工后验证实施要求的活动。
3 术语3、1 生产停工:制造过程空闲的状况,时间跨度可从几小时到几个月不等。
3、2 作业准备验证:在生产的各个阶段在开始作业前的准备验证,以评价该阶段工作是否具有正式执行的能力,验证的对象是作业前人、机、料、法、环的配置、协调能力。
4 职责4、1项目开发部负责验证的指导和监督。
4、2 质量管理部实施作业准备验证和停工后验证,并做出验证的结论。
4、3生产部相关生产车间配合做好作业准备验证运转和实施。
5 管理内容和方法5、1验证的时机5、1、1遇到以下任何一种情况,都必须进行作业准备验证:a)新产品的初步生产;b)原有产品因规格、材料发生变更重新生产时;c)作业更改,如作业方式、设备、模具、工装等变更后,首次生产时;d)发生过程的临时变更时。
5、1、2 同一产品生产计划或非计划停工后,又重新恢复生产,必须进行验证后才能正式生产。
5、2 验证的方法5、2、1评审法按照规定的《作业准备/停工后验证记录》的检查项目,对作业准备进行评审,即是否使用了正确的作业指导书、控制计划、检验标准,以及机器设备参数设置是否按照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设置。
当评审结果符合规定要求时,得到项目开发部批准后,才能正式开始生产。
5、2、2首、末件比较法用本批生产的首件和前一批生产的末件进行比较,当本批首件的质量达到或超出前一批末件的质量水平时,才能正式开始生产。
本批生产的首件和末件进行比较,当本批末件的质淅川县林吉特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文件编号LJT-GL/8、5、1、3/4-01版本A/1标题作业准备验证及停工后验证规定页码2/3量达到或超出首件,才能进行下一班的生产。
5、2、3 适当时,也使用统计方法进行验证。
IATF16949质量目标内部审核检查表摘要本文档旨在提供IATF内部审核检查表,用于检查组织在实施质量目标方面的合规性。
通过检查这些事项,组织可以识别潜在的质量问题,并在早期阶段进行纠正和预防措施。
质量目标以下是IATF标准中规定的质量目标,本检查表将对这些目标进行审核。
1. 满足客户需求和法规要求。
2. 改进产品和过程的质量。
3. 提高产品和过程的效率。
4. 不断改进系统的效能。
5. 加强企业责任和经营稳定性。
6. 发现、纠正和预防非符合产品和过程。
检查表一、满足客户需求和法规要求- [ ] 组织是否了解并明确了客户的需求?- [ ] 组织是否有能力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法规要求?- [ ] 组织是否建立了适当的质量目标和计划以确保满足这些需求和要求?二、改进产品和过程的质量- [ ] 组织是否有适当的过程控制和变更控制的程序,以确保产品和过程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 ] 组织是否有评估和改进产品和过程的程序,以提高质量和效率?三、提高产品和过程的效率- [ ] 组织是否有适当的资源,并通过有效的培训和启发程序来发展和维护员工技能?- [ ] 组织是否有适当的过程评估和改进程序,以确保最高效佳的运营?四、不断改进系统的效能- [ ] 组织是否有适当的内部审核程序,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符合性?- [ ] 组织是否有适当的管理评审程序,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符合性?五、加强企业责任和经营稳定性- [ ] 组织是否积极参与社会责任活动,提高员工和公众对公司的信任?- [ ] 组织是否在业务战略中考虑了供应链的质量和评价?六、发现、纠正和预防非符合产品和过程- [ ] 组织是否有适当的检测程序,以确保发现和预防非符合产品和过程?- [ ] 组织是否有适当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和程序,以确保处理的迅速和有效?结论本文档提供了IATF16949质量目标的内部审核检查表。
通过使用此检查表,组织可以识别哪些质量目标需要改进,并采取适当的措施。
IATF16949:2016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检查表编号:QMQR-091 版本:BIATF16949:2016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检查表编号:QMQR-091 版本:BIATF16949:2016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检查表编号:QMQR-091 版本:BIATF16949:2016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检查表编号:XC/QMQR-091 版本:BIATF16949:2016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检查表编号:QMQR-091 版本:BIATF16949:2016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检查表编号:QMQR-091 版本:BIATF16949:2016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检查表编号:QMQR-091 版本:BIATF16949:2016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检查表编号:QMQR-091 版本:B过程类型相关部门/责任人/支持地点审核日期生产部IATF16949:2016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检查表编号:QMQR-091 版本:B审 核 员制造顾客导向过程(COP3)IATF16949:2016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检查表编号:QMQR-091 版本:BIATF16949:2016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检查表编号:QMQR-091 版本:BIATF16949:2016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检查表编号:QMQR-091 版本:BIATF16949:2016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检查表编号:QMQR-091 版本:BIATF16949:2016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检查表编号:QMQR-091 版本:BIATF16949:2016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检查表编号:QMQR-091 版本:BIATF16949:2016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检查表编号:QMQR-091 版本:BIATF16949:2016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检查表编号:QMQR-091 版本:BIATF16949:2016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检查表编号:QMQR-091 版本:BIATF16949:2016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检查表编号:QMQR-091 版本:B。
文件编号中国 ABC 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第 1页共5页码 /页数页修订版次 1.0作业准备验证及停工后验证规定生效日期1目的通过生产过程的作业准备验证和停工后验证,确保产品的质量满足顾客的需求。
2范围适用于生产中需要作业准备验证和停工后验证实施要求的活动。
3术语3.1 生产停工:制造过程空闲的状况,时间跨度可从几小时到几个月不等。
3.2 作业准备验证:在生产的各个阶段在开始作业前的准备验证,以评价该阶段工作是否具有正式执行的能力,验证的对象是作业前人、机、料、法、环的配置、协调能力。
4职责4.1 技术部负责验证的指导和监督。
4.2 质量部实施作业准备验证和停工后验证,并做出验证的结论。
4.3 生产车间配合做好作业准备验证运转和实施。
5管理内容和方法5.1 验证的时机5.1.1 遇到以下任何一种情况,都必须进行作业准备验证:a)新产品的初步生产;b)原有产品因规格、材料发生变更重新生产时;c)作业更改,如作业方式、设备、模具、工装等变更后,首次生产时;d)发生过程的临时变更时。
5.1.2 同一产品生产计划或非计划停工后,又重新恢复生产,必须进行验证后才能正式生产。
5.2 验证的方法5.2.1 评审法按照规定的《作业准备/停工后验证记录》的检查项目,对作业准备进行评审,即是否使用了正确的作业指导书、控制计划、检验标准,以及机器设备参数设置是否按照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设置。
当评审结果符合规定要求时,得到技术部批准后,才能正式开始生产。
5.2.2 首、末件比较法用本批生产的首件和前一批生产的末件进行比较,当本批首件的质量达到或超出前一批文件编号中国 ABC 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第 2页共5页码 /页数页修订版次 1.0作业准备验证及停工后验证规定生效日期末件的质量水平时,才能正式开始生产。
本批生产的首件和末件进行比较,当本批末件的质量达到或超出首件,才能进行下一班的生产。
5.2.3 适当时,也使用统计方法进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