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状况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13.10 KB
- 文档页数:1
58例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摘要: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发病原因,有效护理方法和预防腹膜炎的措施。
方法:选择我院腹膜透析中心从2010年6月-2013年6月的病例5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发生腹膜炎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导致腹膜炎发生的致病菌菌种种类,以及腹膜透析液培养瓶的阳性率。
结果:58例腹膜炎患者的发病原因主要为腹腔感染、操作不规范、环境不符合、个人卫生及其他部位感染等导致;腹膜透析液培养瓶阳性率增加,且致病菌种类减少。
结论:腹膜炎是腹膜透析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为减少腹膜炎的发生,应对透析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行教育及再培训,规范操作过程,扎实的腹膜透析护理及定期家访服务。
关键词:腹膜透析;腹膜炎;护理58 cases of peritoneal dialysis-related peritonitis causes and nursing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eritoneal dialysis patients with peritonitis causes and effective treatment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for peritonitis. Methods: Peritoneal dialysis centers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0 June 2013 case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58 cases, the reasons for the occurrence of peritonitis incidence analysis, summary cause peritonitis occurring pathogen bacteria species, as well as the peritoneum dialysis culture bottles positive rate. Results: 58 cases of peritonitis main causes of morbidity in patients with intestinal factors, the operation is not standardized, the environment does not comply, personal hygiene and other parts of the infection as a result; peritoneal dialysis fluid culture bottles positive rate increase and decrease types of pathogens . Conclusion: Peritonitis is a common complication of peritoneal dialysis is more, in order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eritonitis, respond to dialysis patients self-management skills for education and retraining,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 a solid peritoneal dialysis care and regular home visits.Keywords: Peritoneal dialysis; Peritonitis; Care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是慢性肾衰肾脏替代疗法。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感染腹膜炎的相关因素,为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预防及护理提供相关科学依据。
方法调查分析2010~2015年我科室陆续收治的5例因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腹膜透析治疗并发腹膜炎的原因。
结果其中5例均为院外感染,分析腹膜炎发生的主要原因为胃肠道因素、无菌操作执行不严、环境不符合要求、其他部位的感染、患者文化素质等。
结论腹膜炎为腹膜透析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无菌意识,重视患者的肠道评估及再培训考核显得尤为重要。
标签:腹膜透析;腹膜炎;原因分析;护理腹膜透析(PD)尤其是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疾病行肾脏替代治疗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具有保护残存肾功能、血流动力学稳定、传染病感染风险小、生活质量较高、安全简便、易于操作等优点。
而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是腹膜透析治疗中最常见的并发症。
会导致患者住院率增加、腹膜功能丧失、残余肾功能下降、严重影响腹膜超滤及透析效能,妨碍腹膜透析长期有效进行,成为腹膜透析患者技术失败的主要原因。
现就近年来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研究中的原因及对策叙述如下。
1 原因1.1感染因素1.1.1腹透管植入术时污染腹透管植入本身就是感染的危险因素,细菌可以移植至导管,生物膜的形成使抗生素治疗不易消灭病原菌。
1.1.2操作不规范由于患者无菌观念淡薄或缺乏,操作不规范是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主要原因。
有报道高达50%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是由于操作不规范引起的。
随着透析时间延长,透析过程中患者無菌观念可能逐渐淡薄,增加了腹膜炎的发生几率。
具体表现在:操作者不戴口罩,洗手不规范、触摸接头、透析液口及加药口污染、一次性碘伏帽重复使用等。
1.1.3导管出口处感染由于患者免疫功能受损,卫生习惯不良,导管固定不妥当,裤带损伤所致。
表现为出口处皮肤发红、肿胀、疼痛,有脓性分泌物。
1.1.4肠道感染尿毒症时肠壁可发生病理性改变,且因免疫力低下,腹腔局部防御机能减退,肠道感染时细菌可通过肠壁或淋巴途径进入腹腔使患者发生腹膜炎。
作者单位:523510广东省东莞东华医院肾内科(邹朝晖,陈丽),广东医学院护理学院(方慧苹)邹朝晖:女,大专,主管护师通讯作者:方慧苹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原因分析及对策邹朝晖方慧苹陈丽摘要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的原因,为腹膜炎的防治和护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 2011年12月53例次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发生的可能原因。
结果:腹膜炎发生的主要原因为肠道因素、其他部位感染、环境不符合要求、操作不规范、个人卫生等。
结论: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是腹膜透析常见的并发症,培养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重视患者肠道评估与调节以及再培训非常重要。
关键词腹膜炎;腹膜透析;腹膜透析液;原因分析;对策doi :10.3969/j.issn.1672-9676.2012.20.050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 ,PD ),尤其是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 -torg peritoneal dialysis ,CAPD )是终末期肾病肾脏替代治疗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目前已在国内外广泛开展[1]。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是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在CAPD 治疗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严重并发症[2],是患者短期或永久退出CAPD 治疗的直接和主要原因[3]。
本文回顾性分析53例次CAPD 患者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情况,旨在为CAPD 患者腹膜炎的防范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10年1月 2011年12月因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住院接受治疗患者53例次,男29例次,女24例次。
年龄(48.0ʃ16.5)岁。
透析龄(21.69ʃ21.24)个月。
腹膜炎诊断标准按照1987年全国血液净化会议提出的CAPD 并发感染性腹膜炎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1)有腹部疼痛、腹膜透析引流液混浊、发热或不发热。
(2)腹膜透析液中,白细胞计数>100ˑ106/L ,中性粒细胞比例>50%。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相关因素分析将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的100例患者纳入研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并对其中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40例患者进行重点分析,探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相关因素。
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重视,将高龄、透析时间长、营养状况不好、文化程度低、家居环境不好、糖尿病的患者作为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高危人群进行重点监测。
标签:腹膜透析;腹膜炎;肾病患者腹膜透析是治疗尿毒症经济、有效、安全、易学的诊疗措施,是终末期肾病患者常用的肾脏替代疗法之一。
但腹膜炎是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导致患者拔管、腹膜透析失败甚至死亡[1]。
本文探讨了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相关因素,旨在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1年8月~2015年4月在本院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的住院及门诊患者供10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其中治疗期间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共计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46~78岁,平均(62.15±10.37)岁;腹膜透析时间3~62个月,平均(29.29±4.50)个月;体重42~70kg,平均(56.30±9.24)kg;低蛋白血症13例(100个/mm3,中性粒细胞比例>50%;③细菌涂片或培养阳性,真菌性腹膜炎必须找到真菌方可成立诊断。
符合上述3条中2条可确诊,具有任何l条者为疑诊[2]。
1.3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中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40例患者进行重点分析,探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相关因素:如年纪、透析时间、营养状况、文化程度、家居环境以及有无糖尿病等因素。
1.4统计学处理数据均录入SPSS 17.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发生腹膜炎患者比未发生腹膜炎患者年龄要大、透析時间要长、体重要轻,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状况分析
发表时间:2015-11-25T14:52:01.050Z 来源:《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5年第5期供稿作者:徐芳李永霞[导读] 武汉市中心医院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主要致病微生物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
武汉市中心医院徐芳李永霞
【摘要】目的:对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状况进行分析,为腹膜保护、腹膜炎的防护提供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行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且发生腹膜炎的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其发生的原因、致病菌种类、药敏、预后。
结果:所有入组腹膜炎患者,除3例因慢性肾脏病并发症死亡外,余患者均痊愈出院。
结论: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主要致病微生物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主要原因为操作不规范和肠道感染;头孢唑林和头孢他啶联合治疗可作为腹膜炎初始治疗的有效方案。
关键词:腹膜透析,腹膜炎,致病菌【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Analysis of the Peritoneal dialysis-related peritonitis condition Department of Nephrology , The Central Hospital of Wuhan Xu Fang Li Yongxia
Abstract Objective: Peritoneal dialysis (PD)-related peritonitis situation analysis to provied the protection for peritoneum and the prevention for peritonitis.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patients with 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 in our department in 2014 occurred with peritonitis, studing the causes, types of pathogens, susceptibility testing, prognosis. Results: All peritonitis patients enrolled were cured, in addition to three deaths cases due to complications. Conclusion: G+ bacteria is the main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 in PD-related peritoniti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operation is non-standard and intestinal infections; cefazolin and ceftazidime combination therapy as initial treatment of peritonitis was effective. PD相关性腹膜炎是患者进行CAPD中最常见的临床并发症[1],它影响腹透进行,严重时导致导管损失(堵塞、拔管)甚至死亡。
它是目前患者退出PD的主因[2]。
本文对本院透析中心2014年以来39例PD相关性腹膜炎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特点及相关因素,为预防及治疗腹膜炎、保护腹膜提供参考。
一.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收集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我院行CAPD且发生腹膜炎的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原因、致病菌和耐药状况、预后。
所有患者均使用百特公司的连双袋可弃式“Y”形管道系统进行PD,每日交换腹透液总量为6-8L。
1.2诊断标准:国际腹膜透析学会(ISPD)指南[3]中关于PD相关性腹膜炎的诊断标准:(1)患者出现腹痛、腹水浑浊,伴或不伴发热(2)透出液中白细胞计数>100xl06/L,中性粒细胞比例>50%(3)透出液中培养有病原微生物生长。
PD患者具备2项或以上者即可诊断。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2.1资料分析:39例病例中男性21人,女性18人,平均年龄(58.7 ± 1
3.1)岁,平均出现腹膜炎症状(5.7 ± 3.1)天时入院,发生腹膜炎时患者平均透析龄为(28. 3 ± 21. 7)月,入院后经药物治疗患者腹痛持续时间平均为(3.3 ± 2.7)天。
基础病包括:高血压16例,慢性肾小球肾炎9例,糖尿病8例,多囊肾2例,乙肝2例,其他2例。
2.2发病原因:无明显诱因11例(28.2%);其他诱因:操作不规范9例(2
3.1%)肠道感染6例(15.4%)发热5例(12.8%)导管感染(隧道炎或出口感染) 5例(12.8%)慢性炎症3例(7.7%)。
2.3病原学结果:PD患者发生腹膜炎39例中,除1例未作培养、17例未培养出细菌外,其余21例均为细菌感染,阳性率为(5
3.8%)。
其中,大肠埃希菌7例( 33.3%),表皮葡萄球菌6例(28.6%)、溶血葡萄球菌4例(19.0%)、金黄色葡萄球菌3例 (1
4.3%)、尿放线杆菌1例(4.8%)。
2.4耐药性分析:培养阳性者行致病菌药敏试验:革兰阳性球菌对头孢唑林耐药率为(2
3.1%);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为(37.5%)。
2.5预后:所有入组腹膜炎患者,除3例(7.7%)因慢性肾脏病并发症死亡案例外,余患者均痊愈出院,无退出、拔管案例。
三.讨论
高龄是腹膜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我中心39例次腹膜炎中,年龄超过60岁的患者达58.4%。
文化程度低、经济基础差、基础疾病较多、营养状况较差是影响腹膜炎发生及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另外,本研究中有57.9%糖尿病患者发生了2次以上腹膜炎,这和目前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另外,本次研究中,致病菌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培养阴性率未达到ISPD 要求的20% 以下,这可能与部分患者就诊前使用抗生素、标本的留取及腹透液稀释等有关。
总之,腹膜炎是腹膜透析最常见、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强化培训及再培训、早期诊断及合理的初始治疗方案,有利于减少腹膜炎的发生、提高腹膜炎的治愈率。
四.参考文献
[1]Cho Y, Johnson DW.Peritoneal dialysis-related peritonitis: towards improving evidence, practices, and outcomes. Am J Kidney Dis. 2014 Aug;64(2):278-89.
[2]BenderFH, Bernardini J, PirainoB. Prevention of infectious complications inperitoneal dialysis: best demonstrated practices. Kidney Int Suppl. 2006 Nov;(103):S44-54.
[3]Nikitidou O, Liakopoulos V, Kiparissi T, et al. Peritoneal dialysis-related infections recommendations: 2010 update. What is new? Int Urol Nephrol. 2012 Apr;44(2):59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