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能力测试步步高基础训练27
- 格式:doc
- 大小:192.50 KB
- 文档页数:4
高考能力测试步步高化学基础训练11基础训练11 卤族元素(时间60分钟,赋分100分)●训练指要本训练点主要要求掌握:卤素单质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上的主要差异及递变规律;卤族元素的化合物性质的递变性;卤化银的性质、用途及碘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重点考查卤素性质的变化规律。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51.我国政府规定,国内销售的食盐必须加碘。
关于加碘盐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B.C.D.加碘盐中加入的是单质碘2.氯化溴(BrCl)和Br2、Cl2具有相似的性质,下列有关氯化溴性质的判断中错误..的是A.在CCl4中的溶解性BrCl<Br2B.BrCl氧化性比Br强,比Cl2C.沸点BrCl>Br2D.常温下BrCl可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Cl和NaBrO3.有A、B、C三种物质,它们是Cl2、HCl、HBr,A、B、C不知分别是哪一种,已知A、B混合不反应,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C绝不是HClB.A、BC.C可能是HClD.C不是Cl2就是HBr4.氟是最活泼的非金属,能体现这一结论的是A.B.C.NaFD.氟能与Xe发生化合反应5.在含有FeBr2和FeI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足量的氯气,然后把溶液蒸干,并将残渣灼烧,得到的残渣是A.FeCl2、Br2、I2B.FeCl3、I2C.Fe(OH)3、I2D.Fe2O36.A.已制得了IBr、IClO5B.已经制得IC.已经制得I(NO3)3、I(ClO4)3·2H2O等含I3+的化合物D.I2易溶于KI等碘化物溶液,形成I 37.已知氯化碘(ICl)性质类似于卤素,有很强的化学活性。
ICl跟Zn、H2O分别发生如下反应:2ICl+2Zn===ZnCl+ZnI2、ICl+H2O===HCl+HIOA.在Zn跟ICl的反应中,ZnI2B.在Zn跟ICl的反应中,ZnCl2O跟ICl的反应中,IClC.在HO和ICl的反应中,IClD.在H8.氰气的分子式为(CN)2,它的性质和卤素相似,称为拟卤素,对其性质和有关化合物A. NaCN 和AgCNB. HCl 和HCNC.(CN )2易溶于水也易溶于NaOHD.(CN)2和NaOH 溶液反应生成NaCN 、NaCNO 和H 2O9.酸根RO -3所含电子数比硝酸根NO -3的电子数多10A.R 原子的电子层数比N 的电子层数多1B.RO -3中R 的化合价与NO -3中NC.RO -3和NO -3D.R 与N二、非选择题(共5510.(9分)用滴管将新制的饱和氯水逐滴滴入含酚酞的氢氧化钠的稀溶液(样品)中,当滴到最后一滴时,①是由于 (简要文字说明)。
高考水平测试步步高化学根底练习25根底练习25 化学平衡 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时间60分钟,赋分100分〕●练习指要本练习点包括:化学平衡的标志、特征;等效平衡的特点和应用;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及化学平衡常数;勒夏特列原理与化学平衡移动.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45分〕1.(2022年春季高考题)反响:A 〔g 〕+3B 〔g 〕2C 〔g 〕,ΔH <0达平衡后,将气体混合物的温度降低,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正反响速率加大,逆反响速率变小,平衡向正反响方向移动B.正反响速率变小,逆反响速率加大,平衡向逆反响方向移动C.正反响速率和逆反响速率都变小,平衡向正反响方向移动D.正反响速率和逆反响速率都变小,平衡向逆反响方向移动2.〔2001年全国理综题〕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响中M 、N 的物质的量随反响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以下图,以下表述中正确的选项是A.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2M NB.t 2时,正逆反响速率相等,到达平衡C.t 3时,正反响速率大于逆反响速率D.t 1时,N 的浓度是M 浓度的2倍3.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当以下物理量不再改变时,说明反响:A(s)+2B(g)C(g)+D(g)已达平衡的是A.混合气体的压强B.混合气体的密度C.B 的物质的量浓度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4.在一个容积为V L 的密闭容器中放入2 L A 〔g 〕和1 L B 〔g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以下反响:3A(g)+B(g) n C(g)+2D(g)到达平衡后,A 物质的量浓度减少21,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增大81,那么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中n的值是A.1B.2C.3D.45.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保持一定温度进行如下反响:H2〔g〕+Br2〔g〕2HBr〔g〕,参加1 mol H2和2 mol Br2到达平衡后,生成了a mol HBr.在相同条件下,假设起始时参加的H2、Br2、HBr分别为x mol、y mol、z mol(均不为0)且保持平衡时,各组分含量都不变.以下推断中一定正确的选项是①x,y,z应满足的关系为:4x+z=2y②到达平衡时HBr的物质的量为3)zyx(++a mol③到达平衡时HBr的物质的量为a mol④x、y、z应满足的关系为x+y=z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②③6.HF气体中存在以下平衡:2〔HF〕33〔HF〕2〔HF〕22HF假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42 g·mol-1,那么(HF)3的体积分数为A.<10%B.=10%C.>10%D.≥10%7.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在850℃时,气体混合物到达下式所示平衡:CO2+H2CO+H2O.到达平衡时生成0.75 mol CO,那么当H2改为9 mol,在上述条件下平衡时生成CO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之和可能为A.1.2 molB.1.5 molC.1.8 molD.2.5 mol8.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 L X(g)和2 L Y(g),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以下反响:4X(g)+3Y(g)2Q(g)+n R(g).到达平衡后,容器内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比原来增加5%,X的浓度减少1/3,那么该反响方程式中的n值是A.4B.5C.6D.79.有一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响:X(s)+3Y(g)2Z(g),ΔH<0.为了使平衡向生成Z 的方向移动,应选择的条件是①高温②低温③高压④低压⑤加正催化剂⑥别离出ZA.①③⑤B.②③⑤C.②③⑥D.②④⑥二、非选择题(共55分)10.(12分)在真空密闭容器内参加a mol PH4I固体,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如下反响:PH4I〔s〕PH3〔g〕+HI(g)4PH3〔g〕P4〔g〕+6H2〔g〕2HI〔g〕H2〔g〕+I2〔g〕以上三反响建立平衡后,测得HI为b mol,I2(g)为c mol,H2为d mol.求:(1)平衡后,容器内P4〔g〕和PH3〔g〕的物质的量(用代数式表示) ;(2)a,b,c三者的关系为a>(填含b,c的代数式);(3)b,c,d三者的关系为b>(填含c,d的代数式).11.(12分)在120℃时分别进行如下四个反响:A.2H2S+O2===2H2O+2SB.2H2S+3O2===2H2O+2SO2C.C2H4+3O2===2H2O+2CO2D.C4H8+6O2===4H2O+4CO2(1)假设反响在容积固定的容器内进行,反响前后气体密度〔d〕和气体总压强〔p〕分别符合关系式d前=d后和p前>p后的是;符合关系式d前=d后和p前=p后的是〔请填写反响的代号〕.〔2〕假设反响在压强恒定容积可变的容器内进行,反响前后气体密度〔d〕和气体体积〔V〕分别符合关系式d前>d后和V前<V后的是;符合d前>d后和V前>V后的是〔请填写反响的代号〕.12.(9分)t℃,p kPa时,在容积为V L密闭容器内充有1 mol A和1 mol B.保持恒温恒压....,使反响A(g)+B(g)C(g)到达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为40%.试答复有关问题:(1)欲使温度和压强在上述条件下恒定不变,在密闭容器内充入2 mol A和2 mol B,那么反响到达平衡时,容器的容积为,C的体积分数为.(2)假设另选一容积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仍限制温度为t℃,使1 mol A和1 mol B反响到达平衡状态时,C的体积分数仍为40%,那么该密闭容器的容积为.13. (10分)对可逆反响a A〔g〕+b B〔g〕c C(g)+dD〔g〕到达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满足以下关系:[][][][]badc)B(c)A(c[)D(c)C(c[⋅⋅=K(为一常数),K称为化学平衡常数,其反响的K值只与温度有关.现有反响:CO〔g〕+H2O〔g〕CO2〔g〕+H2〔g〕+Q.在850℃时,K=1.(1)假设升高温度到950℃时,到达平衡时K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 850℃时,假设向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同时充入1.0 mol CO,3.0 mol H2O,1.0 mol CO2和x mol H2,那么:①当x=5.0时,上述平衡向(填“正反响〞或“逆反响〞)方向移动.②假设要使上述反响开始时向正反响方向进行,那么x应满足的条件是.(3)在850℃时,假设设x=5.0和x=6.0,其他物质的投料不变,当上述反响到达平衡后,测得H2的体积分数分别为a%、b%,那么a 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4.〔12分〕〔2022年上海高考题〕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响:t℃700 800 830 1000 1200K 0.6 0.9 1.0 1.7 2.6〔1〕该反响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 〔2〕该反响为 反响〔选填吸热、放热〕.〔3〕能判断该反响是否到达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 a.容器中压强不变b.混合气体中c (CO)不变c.v 正〔H 2〕=v 逆〔H 2O 〕d.c (CO 2)=c (CO)〔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 (CO 2)·c (H 2)=c (CO)·c (H 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高考水平测试步步高化学根底练习25答案一、1.C 2.D 3.BC 4.A 5.A 6.C 7.C 8.C 9.C二、10.(1)n 〔P 4〕=61〔d -c 〕 mol n 〔PH 3〕=[32(4c -d )+b ] mol (2)b +2c (3) 32(d -4c ) 11.(1)B C 〔2〕D A12.(1)710V L 40% 〔2〕75V L 13.(1)小于 (2)①逆反响 ②x <3.0 (3)小于 14.〔1〕K =)H (c )CO (c )O H (c )CO (c 222 (2)吸热 〔3〕bc (4)830。
A 组1.(2023·浙江6月选考,13)氯碱工业能耗大,通过如图改进的设计可大幅度降低能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电极A 接电源正极,发生氧化反应B .电极B 的电极反应式为2H 2O +2e -===H 2↑+2OH -C .应选用阳离子交换膜,在右室获得浓度较高的NaOH 溶液D .改进设计中通过提高电极B 上反应物的氧化性来降低电解电压,减少能耗2.(2023·开封二模)pH 计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是通过测定电池电动势E (即玻璃电极和参比电极的电势差)来确定待测溶液的pH 。
pH 与电池的电动势E 存在关系:pH =E -K 0.059(E 的单位为V ,K 为常数)。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pH 计工作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 .玻璃电极玻璃膜内外c (H +)的差异会引起电池电动势的变化C .若测得pH =3的标准溶液电池电动势E 为0.377 V ,可标定常数K =0.2D .若玻璃电极电势比参比电极电势低,则玻璃电极反应为AgCl(s)+e -===Ag(s)+Cl -3.(2023·湖南衡阳二模)钠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与锂离子电池相似,与锂离子电池相比成本低,充电时间短。
一种钠-空气电池的装置如图所示。
该电池利用“多孔”石墨电极形成空气通道,2024版步步高新高考化学考前三个月专项练习考卷题型抢分练答案精析高考题型研究 主题八 电化学基础知识与应用放电时生成的NaO x填充在“空位”中,当“空位”填满后,放电终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M为正极B.放电时,N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x O2+2x e-===2O-xC.充电时,每转移1 mol e-,N电极减轻23 gD.该电池的比能量比锂离子电池低4.(2023·安徽黄山一模)电解废旧锂电池中的LiMn2O4示意图如图(其中滤布的作用是阻挡固体颗粒,但离子可自由通过。
高考能力测试步步高化学基础训练9基础训练9 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时间60分钟,赋分100分)●训练指要本训练点的主要内容有: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有关计算;溶解度的概念及有关计算;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和溶解度之间的相互换算;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
高考的热点是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其计算,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方法。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5分)1.20℃时,将某盐R 的溶液蒸发掉10 g 水后恢复到20℃,需再加6 g 盐R (无水),溶液即达饱和,若将原溶液蒸发掉30 g 水,只需加1 g 盐R 就可在20℃时达饱和。
则20℃时盐R 的溶解度是A.20 gB.25 gC.30 gD.35 g2.以下各结论,错误的是A.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0%的NaCl 溶液,加入等质量的水稀释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B.物质的量浓度为10 mol ·L -1的H 2SO 4溶液,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其物质的量浓度为5 mol ·L -1C.室温时,某物质在1 L 水中最多能溶解0.09 g ,此物质应属于“不溶物质”D.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约溶解700体积的氨气,这里氨气的体积,是指标准状况下的体积3.在100 g 浓度为18 mol ·L -1,密度为ρ(g ·cm -3)的浓硫酸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稀释成9 mol ·L -1的硫酸,则加入水的体积A.小于100 mLB.等于100 mLC.大于100 mLD.小于ρ100mL4.a mol 氨完全氧化成HNO 3,并且全部溶于反应生成的水中,得HNO 3的质量分数约为A.78%B.42%C.50%D.63%5.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关于0.2 mol ·L -1的Ba (NO 3)2溶液不正确的说法是A.2 L 溶液中有阴、阳离子总数为0.8 N AB.500 mL 溶液中NO -3浓度为0.2 mol ·L -1 C.500 mL 溶液中Ba 2+浓度为0.2 mol ·L -1D.500 mL 溶液中NO -3浓度为0.2 N A 6.已知甲、乙溶质质量分数与密度的关系如下表:溶质质量分数甲溶液密度(g/cm 3) 乙溶液密度(g/cm 3) 1%0.95 1.02 5%0.92 1.04 10% 0.90 1.07甲物质的1%的溶液与9%的溶液等体积混合,乙物质的1%的溶液与9%的溶液等体积混合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混合后甲、乙溶液质量分数均大于5%B.混合后乙溶液质量分数大于5%,甲溶液质量分数小于5%C.混合后甲溶液质量分数大于5%,乙溶液质量分数小于5%D.混合后甲、乙溶液质量分数均等于5%7.在无土栽培中,需配制一定量含50 mol NH4Cl,16 mol KCl和24 mol K2SO4的营养液。
高考水平测试步步高化学根底练习27根底练习27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时间60分钟,赋分100分〕●练习指要本练习点包括:水的电离,水溶液酸碱性的判断;pH 概念、测量方法及有关溶液pH 的计算.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45分〕1.(2001年上海高考题)为更好地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科学家提出了酸度(AG )的概念,AG =l g)OH (c )H (c -+,那么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中性溶液的AG =0B.酸性溶液的AG <0C.常温下0.1 mol ·L -1氢氧化钠溶液的AG =12D.常温下0.1 mol ·L -1盐酸溶液的AG =122.向纯水中加少量的硫酸氢钠〔溶液温度不变〕那么溶液的A.pH 升高B.酸性增强C.K W 增大D.c (OH -)减少3.25 ℃时,pH=2的盐酸中,由水电离出的c (H +)是A.1×10-7 mol ·L -1B.1×10-12 mol ·L -1C.1×10-2 mol ·L -1D.1×10-14 mol ·L -14.在25℃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 +〕=1×10-12 mol ·L -1,那么该溶液的pH可能是A.12B.7C.6D.2 5.pH =1的两种酸溶液A 、B 各1 mL,分别加水稀释到1000 mL,其pH 与溶液体积〔V 〕的关系如以下图所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A 、B 两种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B.稀释后,A 酸溶液的酸性比B 酸溶液弱C.假设a =4,那么A 是强酸,B 是弱酸D.假设1<a <4,那么A 、B 都是弱酸6.以下四种溶液中,由水电离生成的氢离子浓度之比(①∶②∶③∶④)是①pH =0的盐酸②0.1 mol ·L -1的盐酸③0.01 mol ·L -1的NaOH 溶液④pH=11的NaOH 溶液A.1∶10∶100∶1000B.0∶1∶12∶11C.14∶13∶12∶11D.14∶13∶2∶37.某温度下,重水(D2O)的离子积常数KW=c〔D+〕×c〔OD-〕=1.6×10-15.可以用pH同样定义pD=-lgc〔D+〕.以下关于pD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中性溶液的pD=7.0B.含0.01 mol的NaOD的D2O溶液1 L,其pD=12.0C.溶有0.01 mol DCl的D2O溶液1 L,其pD=2.0D.在100 mL 0.25 mol·L-1的DCl的重水溶液中,参加50 mL 0.2 mol·L-1的NaOD的重水溶液,最后溶液pD=1.08.以下各项数据中,其比值为2∶1的是A.pH等于7的氨水与硫酸铵的混合溶液中c〔NH+4〕与c〔SO-24〕之比B.相同温度下,0.2 mol·L-1的HCOOH溶液与0.1 mol·L-1的HCOOH溶液中c〔H+〕之比C.Na2S溶液中c〔Na+〕与c〔S2-〕之比D.pH=12的KOH溶液与pH=12的Ba〔OH〕2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9.在浓度为c mol·L-1的AgNO3溶液amL中参加一定量pH=1的盐酸时,恰好使溶液中Ag+完全沉淀,此时得到pH=2的溶液100 mL(设反响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那么c 的值是A.0.0020B.0.011C.0.11D.0.22二、非选择题(共55分)10.(4分)在25℃时,假设10体积的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那么混合之前,该强酸的pH与强碱的pH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11.(10分)25℃时,假设体积为Va、pH=a的某一元强酸与体积为Vb、pH=b的某一元强碱混合,恰好中和,且Va<Vb和a=0.5b,请填写以下空白:(1)a值可否等于3(填“可〞或“否〞) ,其理由是.(2)a值可否等于5(填“可〞或“否〞) ,其理由是.(3)a的取值范围是.12.(12分)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以下图所示.(1)假设以A点表示25℃时水在电离平衡时的离子浓度,当温度升到100℃时,水的电离平衡状态到B点,那么此时水的离子积从增加到.(2)将常温下的pH=8的Ba〔OH〕2溶液与常温下的pH=5的稀盐酸混合,并保持100℃的恒温,欲使混合溶液pH=7,那么Ba〔OH〕2与盐酸的体积比为.(3)A n Bm的离子积=[c〔Am+〕]n·[c〔B n-〕]m,式中c〔Am+〕n和c〔B n-〕m表示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在某温度下,Ca〔OH〕2的溶解度为0.74 g,其饱和溶液密度设为1 g·mL-1,其离子积为.13.(10分)有A、B、C三种电解质溶液分别装在三个烧杯中,插有石墨电极,并按以下图所示方式在电路中连接.闭合开关K后,测得各支路电流强度IⅠ≈IⅡ(其中IⅡ略小).假设撤去B,测知电流强度I A?I C;假设撤去C,并将A、B两溶液混匀后均分为两等份,再重置于电路Ⅰ、Ⅱ处,测知通过A、B混合溶液的电流强度与先前通过A溶液的电流强度的相对大小关系为:I AB?I A.A、B、C分别选自以下溶液:0.1 mol·L-1盐酸、0.1 mol·L-1醋酸、0.1 mol·L-1 NaCl溶液、0.1 mol·L-1硫酸、0.1 mol·L-1 NaOH溶液、0.1 mol·L-1氨水,且25℃时A溶液pH<7.(1)指出A、B、C是(或可能是)什么溶液?A ;B ;C .(2)假设向C溶液中滴入酚酞试剂呈红色,那么C是;将A、B、C分别以等体积进行两两混合,结果是哪种组合的混合液中,水的电离度最大(填“A〞“B〞或“C〞).14.(13分)以下图是在0.1 mol·L-1某一元弱酸溶液中,溶液的pH随参加NaOH溶液的体积V的变化情况.(1)中和点(B点)溶液pH 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理由是.(2)当弱电解质AB在水溶液中到达平衡时:AB A++B-,那么有K(常数)=) AB (c )B(c)A(c,式中K是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c〔A+〕、c〔B-〕、c〔AB〕分别表示到达电离平衡时各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温度下,电离平衡常数不随溶液浓度改变而改变.通过上述材料的阅读,求此题中一元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pH=2.87 时,c〔H+〕=1.35×10-3 mol·L-1)15.〔6分〕滴定度是指每毫升标准溶液相当于被测定物质的克数,通常用T表示.例如,T =0.056 g/mL,表示每毫升某标准硫酸溶液恰好与0.056 g 氢氧化钾完全反响.〔1〕假设某标准盐酸溶液对碳酸钙的滴定度为0.05 g/mL,该盐酸溶液的pH 为多少?〔2〕某不纯的硝酸银样品中Ag +的质量分数为a ,取一定质量的该样品溶于水,并用上述盐酸滴定达终点,恰好消耗盐酸a mL,那么该盐酸对该硝酸银样品的滴定度T 为多少?〔3〕某碳酸钠样品中可能混有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钠,假设以酚酞为指示剂〔该指示剂变色范围为pH 为8~10〕.仍用上述标准盐酸溶液滴定,盐酸对碳酸钠样品的滴定度为0.073 g/mL,试通过计算确定该样品的成分及碳酸钠的纯度.高考水平测试步步高化学根底练习27答案一、1.AD 2.BD 3.B 4.AD 5.A 6.A 7.CD8.AD 9.B二、10.pH 酸+pH 碱=1511.(1)否 假设a =3,那么b =6,溶液显酸性,与题意不符,故a ≠3(2)否 假设a =5,c〔H +〕a =10-5 mol·L-1,那么b =10,c〔OH -〕b =10-4 mol·L-1,a b b a )H (c )OH (c V V +-=>1,不符合题意,故a ≠5 (3)27<a <314[提示:a b 14a b b a 1010/10)H (c )OH (c V V ---+-===10〔a +b -14〕<1,故a +b -14<0.而a =0.5b,那么3a <14,a <314.又pH=b=2a>7,那么a >27] 12.(1)10-14 10-12 〔2〕2∶9〔3〕0.00413.(1)0.1 mol·L-1醋酸 0.1 mol·L-1氨水 盐酸(或NaCl 、H 2SO 4、NaOH 〕〔2〕NaOH 溶液 AB14.(1)大于 中和反响后生成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2)从图中看出0.1 mol·L-1一元弱酸溶液的pH=2.87,那么c〔H +〕=1.35×10-3mol·L-1K =131213L mol 1035.1L mol 1.0)L mol 1035.1(-----⋅⨯-⋅⋅⨯ =1.8×10-5 mol·L-115.〔1〕0〔2〕10.8 g·mL -1〔3〕Na 2CO 3和NaOH ;72.6%。
高考能力测试步步高化学基础训练20 基础训练20 硅酸盐工业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时间60分钟,赋分100分)●训练指要水泥工业和玻璃工业的基本原理;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特性及主要用途。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481.(2002A.B.C.D.2.实验室存放下列各试剂的瓶塞必须用橡皮A.澄清石灰水B.C.新制氯水D.氯化钙溶液3.2MgO·SiO2 A.SiO-23B.Si2O-46C.SiO-44D.SiO-224.将过量的CO2通入下列溶液中,最终出现浑浊的是A.CaCl 2溶液B.C.饱和Na2CO3溶液D.水玻璃5.A.B.C.稳定性:CH4>SiH4D.酸性:H2SiO3>H2CO36.欲除去SiO2中混有的少量CaCO3和Fe2O3A.硫酸B.C.氢氟酸D.盐酸7.①SiO2−→−Na2SiO3②CuSO4−→−CuCl2③SiO2−→−H2SiO3④CuO−→−Cu(OH)2⑤Ca3(PO4)2−→−Ca(H2PO4)2A.①和②B.C.②③和④D.②③④和⑤8.下列叙述中,不正确...A.光导纤维广泛应用于现代通讯,制造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是SiO2B.C.一定条件下,可将石墨转化为金刚石D.氢气作为新型燃料,其突出的优点是氢气轻,便于携带二、非选择题(共529.(12分)将5 g含有SiO2的石灰石与267 mL 0.5 mol·L-1的盐酸反应,所得C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064 mL。
(1)中和剩余的盐酸,需1 mol·L-1 NaOH溶液mL。
(2)煅烧1吨这种不纯的碳酸钙,最后残留物质量为吨。
10.(10分)氮化硅是一种耐高温陶瓷材料,它的硬度大,熔点高,化学性质稳定,工业上曾普遍采用高纯硅与纯氮在1300(1)氮化硅晶体属于晶体。
(2)已知氮化硅晶体结构中,原子间都以单键相连,且N原子和N原子,Si原子和Si 原子不直接相连,同时每个原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请写出氮化硅的化学式。
高考能力测试步步高化学基础训练30答案一、1.D 2.B3.解析:本题结合原电池原理考查实验现象。
Fe 作负极:Fe -2e -===Fe 2+,C 作正极:2H 2O +O 2+4e -===4OH -。
答案:B4.解析:本题要设计成原电池必须满足:①Fe 作负极;②C 、Pt 或活动性比Fe 弱的金属作正极;③电解质溶液中必须含Fe 3+。
答案:CD5.C6.D7.解析:正极反应MnO 2+e -===MnO -2。
则n (MnO 2)=n (e -)=5 C/(1.60×10-19C ×6.02×1023 mol -1),m (MnO 2)=4.52×10-3 g 。
答案:C8.BD 9.B二、10.(1)D (2)加CuSO 4溶液后,构成Fe —Ag 原电池,Fe 溶解,质量减小; Cu 2+在银圈上得电子,沉积在Ag 上,质量增加11.2CO 2+O 2+4e -−→−2CO -232CO+O 2点燃====2CO 2 12.(1)H 2 O 2 2H 2+4OH --4e -===4H 2OO 2+2H 2O+4e -===4OH -(2)2H 2-4e -===4H + O 2+4H ++4e -===2H 2O前者的pH 变小,后者的pH 变大。
(3)CH 4+10OH --8e -===CO -23+7H 2O 4H 2O+2O 2+8e -===8OH -13.(1)反应速率可以用反应的消耗速率,也可以用产物的生成速率来表示(2)直线(y =0.05at ) 抛物线(y ′=bt 21)(3)Ni 它的腐蚀速率随时间增长比镁慢14.(1)化学 电 离子 ①②③④(2)电解质 大 零(3)①二 ⅠA ②镉 负15.(1)Cu 2++2H 2O Cu (OH )2+2H + (2)因为Cu 2++2e -===Cu ,使Cu 2+水解平衡向左移动,c (H +)减少,pH 上升。
高考水平测试步步高化学根底练习26根底练习26 电离平衡〔时间60分钟,赋分100分〕●练习指要本练习点包括: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及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电离平衡常数.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45分〕1.〔2001年全国高考题〕在含有酚酞的0.1mol·L-1氨水中参加少量的NH4Cl晶体,那么溶液颜色A.变蓝色B.变深C.变浅D.不变2.当不考虑水的电离时,在氢硫酸溶液中,以下的离子浓度关系中正确的选项是A.c(H+)=c(HS-)+2c(S2-)B.c(H+)=c(HS-)+c(S2-)C.2c(S2-)=c(H+)D.c(S2-)=c(HS-)3.在无土栽培中,需配制一定量含50 mol NH4Cl,24 mol K2SO4的营养液.假设用KCl,NH4Cl和〔NH4〕2SO4三种固体为原料来配制,三者的物质的量依次是〔单位为mol〕A.2,64,24B.48,2,24C.32,50,12D.16,50,244.在浓度均为1 mol·L-1的(NH4)2SO4、〔NH4〕2CO3、〔NH4〕2Fe(SO4)2三种溶液中,假)分别为a、b、c(mol·L-1),那么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设测得其中c(NH+4A.a=b=cB.c>a>bC.b>a>cD.a>c>b5.甲酸的以下性质中可以证实它是弱电解质的是A.1 mol·L-1的甲酸溶液的c〔H+〕约为0.01 mol·L-1B.甲酸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C.10 mL 1 mol·L-1甲酸恰好与10 mL 1 mol·L-1NaOH溶液完全反响D.在相同条件下,甲酸的导电性比一元强酸溶液的弱6.用水稀释0.1 mol·L-1氨水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A.c〔OH-〕/c〔NH3·H2O〕B.c〔NH3·H2O〕/c〔OH-〕C.c〔H+〕和c〔OH-〕的乘积D.OH-的物质的量7.以下各电离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选项是A.CH3COOH H++CH3COO-B.KHSO4K++H++SO-24C.Al(OH)3Al3++3OH-D.NaH2PO4Na++H2PO-48.当溶液中HS-+H2O S2-+H3O+到达平衡时,欲使c(S2-)增大,应参加A.Cu2+B.CO-23C.H2OD.HCl+OH-形成的平衡中,要使RNH2·H2O的电离程度及c9.在RNH2·H2O RNH+3〔OH-〕都增大,可采取的举措是A.通入HClB.加少量NaOH固体C.加水D.升温二、非选择题(共55分)10.(12分〕用实验确定某酸HA是弱电解质.两同学的方案是:甲:①称取一定质量的HA配制0.1 mol·L-1的溶液100 mL;②用pH试纸测出该溶液的pH,即可证实HA是弱电解质.乙:①用物质的量浓度的HA溶液、盐酸,分别配制pH=1的两种酸溶液各100 mL;②分别取这两种溶液各10 mL,加水稀释为100 mL;③各取相同体积的两种稀释液装入两个试管,同时参加纯度相同的锌粒,观察现象,即可证实HA是弱电解质.〔1〕在两个方案的第①步中,都要用到的定量仪器是.〔2〕甲方案中,说明HA是弱电解质的理由是测得溶液的pH 1〔选填>、<、=〕.乙方案中,说明HA是弱电解质的现象是〔多项选择扣分〕a.装HCl溶液的试管中放出H2的速率快;b.装HA溶液的试管中放出H2的速率快;c.两个试管中产生气体速率一样快:〔3〕请你评价乙方案中难以实现之处和不妥之处.〔4〕请你再提出一个合理而比拟容易进行的方案〔药品可任取〕,作简明扼要表述.11.(9分)如以下图,在一烧杯中盛有200 mL 0.1 mol·L-1的H3PO4溶液,同时一光滑小球悬浮在液体中间.(1)合上电键K时,电流计指针向边偏转.(2)向烧杯里逐滴滴入0.4 mol·L-1的Ba(OH)2溶液至刚好完全反响,可观察到的现象有:①,②,③.(3)磷酸可用磷矿石[Ca3〔PO4〕2]来制取,写出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12.(12分)多元弱酸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是分步进行的,且第一步电离程度大于第二步电离程度,第二步电离程度远大于第三步电离程度……今有HA、H2B、H3C三种一元、二元、三元弱酸,根据“较强酸+较弱酸盐=较强酸盐+较弱酸〞的反响规律,它们之间能发生以下反响:①HA+HC2-(少量)===A-+H2C-②H2B〔少量〕+2A-===B2-+2HA③H2B〔少量〕+H2C-===HB-+H3C答复以下问题:(1)相同条件下,HA、H2B、H3C三种酸中酸性最强的是.种离子中,最易结合质子的是,最难(2)A-、B2-、C3-、HB-、H2C-、HC-26结合质子的是.(3)判断以下反响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选项是(填写标号) .A.H3C+3A-===3HA+C3-B.HB-+A-===HA+B2-C.H3C+B2-===HB-+H2C-(4)完成以下反响的离子方程式.A.H3C+OH-〔过量〕;B.HA〔过量〕+C3-.+OH-,如进行以下操作,那13.〔8分〕在稀氨水中存在平衡:NH3+H2O NH+4、H+、OH-浓度如何变化?试用“增大〞“减小〞“不变〞填写.么NH3、NH+4〔1〕通适量HCl气体时,c(NH3) ,c(H+) .) ,c(OH-) .〔2〕参加少量NaOH固体时,c(NH+4) ,c(OH-) .〔3〕参加NH4Cl晶体时,c(NH+414.〔8分〕在a、b两支试管中,分别装上形态相同、质量相等的一颗锌粒,然后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参加相同物质的量、相同体积的稀盐酸和稀醋酸.填写以下空白:〔1〕a、b两支试管中的现象:相同点是;不同点是.原因是.〔2〕a、b两支试管中生成气体的体积开始时是a 于b,反响完毕后生成气体的总体积是a b,原因是.15.〔6分〕为测定人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将1000 mL呼出的气体通入50.0 mL 氢氧化钡溶液中,使其完全吸收,过滤后取20.0 mL澄清溶液,用0.100 mol·L-1盐酸滴定,当耗去20.4 mL盐酸时恰好完全反响.另取20.0 mL原氢氧化钡溶液,用同种盐酸滴定,耗去36.4 mL 盐酸时,恰好反响完全.试计算人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体积百分含量〔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测定〕.高考水平测试步步高化学根底练习26答案)增大,平衡逆向移动.一、1.解析:c(NH+4答案:C2.A3.B4.B5.AD6.B7.A8.B9.D二、10.〔1〕100 mL容量瓶〔2〕>b〔3〕配制pH=1的HA溶液难以实现,不妥之处在于参加的锌粒难以做到外表积相同.〔4〕配制NaA溶液,测其pH>7,即证实HA是弱电解质.11.(1)右(2)①小球下沉到烧杯底部②产生白色沉淀③电流计指针偏转幅度不断变小,最后指针回到中央(3)Ca3〔PO4〕2+3H2SO4===2H3PO4+3CaSO412.(1)H2B〔2〕C3-HB-(3)BC(4)H3C+3OH-===C3-+3H2O2HA+C3-===2A-+H2C-13.〔1〕减小增大〔2〕减小增大〔3〕增大减小14.〔1〕都产生气泡,Zn溶解a产生气泡、Zn溶解速度都快HCl完全电离,HCl中的c(H+)大于CH3COOH中的c(H+)〔2〕大等于a中c(H+)大于b中的c(H+),而酸的总量相等15.4.48%。
高考水平测试步步高化学根底练习28根底练习28 盐类的水解〔时间60分钟,赋分100分〕●练习指要本练习点包括:盐类水解的实质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判断溶液中离子是否共存及粒子浓度的大小;盐类水解的应用.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45分〕1.〔2022年全国高考题〕常温下,将甲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所得溶液pH=7,那么此溶液中A.c(HCOO-)>c(Na+)B.c(HCOO-)<c(Na+)C.c(HCOO-)=c(Na+)D.无法确定c〔HCOO-〕与c〔Na+〕的关系2.〔2022年上海高考题〕在常温下10 mL pH=10的KOH溶液中,参加pH=4的一元酸HA溶液至pH刚好等于7〔假设反响前后体积不变〕,那么对反响后溶液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c(A-)=c(K+)B.c(H+)=c(OH-)<c(K+)<c(A-)C.V后≥20 mLD.V后≤20 mL3.物质的量浓度相同(0.1 mol·L-1)的弱酸HX与NaX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错误的选项是A.c〔Na+〕+c〔H+〕=c〔X-〕+c〔OH-〕B.假设混合液呈酸性,那么c〔X-〕>c〔Na+〕>c〔HX〕>c〔H+〕>c〔OH-〕C.c〔HX〕+c〔X-〕=2c〔Na+〕D.假设混合液呈碱性,那么c〔Na+〕>c〔HX〕>c〔X-〕>c〔OH-〕>c〔H+〕4.将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某弱酸HX溶液与NaX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混合后溶液中c〔Na+〕>c〔X-〕,那么以下关系正确的选项是A.c〔OH-〕<c〔H+〕B.c〔HX〕<c〔X-〕C.c〔X-〕+c〔HX〕=2c〔Na+〕D.c〔HX〕+c〔H+〕=c〔Na+〕+c〔OH-〕5.某酸的酸式盐NaHY在水溶液中,HY-的电离程度小于HY-的水解程度.有关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H2Y的电离方程式为:H2Y+H2O H3O++HY-B.在该酸式盐溶液中c〔Na+〕>c〔Y2-〕>c〔HY-〕>c〔OH-〕>c〔H+〕C.HY-的水解方程式为HY-+H2O H3O++Y2-D.在该酸式盐溶液中c〔Na+〕>c〔HY-〕>c〔OH-〕>c〔H+〕6.将0.1 mol·L-1的醋酸钠溶液20 mL与0.1 mol·L-1盐酸10 mL混合后,溶液显酸性,那么溶液中有关粒子的浓度关系正确的选项是A.c(CH3COO-)>c(Cl-)>c(H+)>c(CH3COOH)B.c(CH3COO-)>c(Cl-)>c(CH3COOH)>c(H+)C.c(CH3COO-)=c(Cl-)>c(H+)>c(CH3COOH)D.c(Na+)+c(H+)>c(CH3COO-)+c(Cl-)+c(OH-)浓度最大的是7.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以下溶液中,NH+4A.NH4NO3B.NH4HSO4C.CH3COONH4D.NH4HCO38.CH3COOH与CH3COONa以等物质的量混合配制成的稀溶液,pH为4.7,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CH3COOH的电离作用大于CH3COONa的水解作用B.CH3COONa的水解作用大于CH3COOH的电离作用C.CH3COOH的存在抑制了CH3COONa的水解D.CH3COONa的存在抑制了CH3COOH的电离9.0.1 mol·L-1的NaHCO3溶液的pH=8,同浓度的NaAlO2溶液的pH=11,将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并且发生了反响,可能较大量生成的物质是A.CO2B.Al〔OH〕3C.CO-2D.Al3+3二、非选择题(共55分)10.(12分)(1)碳酸钾的水溶液蒸干得到的固体物质是,原因是.(2)KAl〔SO4〕2溶液蒸干得到的固体物质是,原因是.(3)碳酸氢钡溶液蒸干得到的固体物质是,原因是.(4)亚硫酸钠溶液蒸干得到的固体物质是,原因是.(5)氯化铝溶液蒸干得到的固体物质是,原因是.(6)盐酸与硫酸浓度各为1 mol·L-1的混合酸10 mL,加热浓缩至1 mL,最后得到的溶液是,原因是.11.(12分)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以下反响:(1)某可溶性盐的化学式XmYn〔是最简结构m≠n〕,将一定量的该盐溶于足量的水中,假设测得溶液的pH为3,该盐水解的离子方程式可能为.假设测得溶液的pH为11,那么该盐与水反响的离子方程式可能为.(2)NH4Cl溶液与Na反响.(3)AlCl3溶液与NaAlO2溶液反响.(4)CuSO4溶液与Na2S溶液反响.(5)NaHSO4溶液与NaHCO3溶液反响.(6)FeCl3溶液与NaI溶液反响.12.(10分)25℃时,将0.01 mol CH3COONa和0.002 mol HCl溶于水,形成1 L混合溶液:(1)该溶液中存在着三个平衡体系,用电离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表示:①;②;③.(2)溶液中共有种不同的粒子(指分子和离子).(3)在这些粒子中,浓度为0.01 mol·L-1的是,浓度为0.002 mol·L-1的是.(4) 和两种粒子物质的量之和等于0.01 mol.(5) 和两种粒子物质的量之和比氢离子数量多0.008 mol.13.(9分)某试剂厂用银(含杂质铜)和硝酸(含杂质Fe3+)反响制取硝酸银,步骤如下:依据上述步骤,完成以下填空:(1)溶解银的硝酸应该用硝酸(填“浓〞或“稀〞),原因是.a.减少过程中产生NOx的量b.减少原料银的消耗量c.节省硝酸物质的量(2)步骤B加热保温的作用是.a.有利于加快反响速率b.有利于未反响的硝酸挥发c.有利于硝酸充分反响,降低溶液中c〔H+〕(3)步骤C是为了除去Fe3+、Cu2+等杂质.冲稀静置时发生的化学反响是.a.置换反响b.水解反响c.氧化复原反响产生的沉淀物化学式是.14.(6分)某二元弱酸(简写为H2A)溶液,按下式发生一级和二级电离:H2A H++HA-,HA-H++A2-相同浓度时的电离度α〔H2A〕>α〔HA-〕,设有以下四种溶液:A.0.01 mol·L-1的H2A溶液B.0.01 mol·L-1的NaHA溶液C.0.02 mol·L-1的HCl与0.04 mol·L-1的NaHA溶液的等体积混合液D.0.02 mol·L-1的NaOH与0.02 mol·L-1的NaHA溶液的等体积混合液据此,填写以下空白(填代号):(1)c〔H+〕最大的是,最小的是.(2)c〔H2A〕最大的是,最小的是.(3)c〔A2-〕最大的是,最小的是.15.(6分〕〔1〕Cu2+、Fe2+在pH为4~5的条件下不水解,而这一条件下Fe3+几乎全部水解.〔2〕双氧水〔H2O2〕是强氧化剂,在酸性条件下,它的复原产物是H2O.现用粗氧化铜〔CuO中含少量Fe)制取CuCl2溶液的过程如下:①取50 mL纯洁的盐酸,参加一定量的粗CuO加热搅拌、充分反响后过滤,测知滤液的pH=3.②向滤液中参加双氧水、搅拌.③调节②中溶液的pH至4,过滤.④把③所得滤液浓缩.答复以下问题:〔1〕②中发生反响的离子方程式是.〔2〕③中使pH升高到4,采取的举措是:参加过量的并微热、搅拌.A.NaOHB.氨水C.CuCl2D.CuO(3)③中过滤后滤渣的成分是.高考水平测试步步高化学根底练习28答案一、1.C 2.AD 3.D 4.C 5.AD 6.B 7.B 8.BD 9.BC二、10.(1)K2CO3尽管加热过程促进了K2CO3的水解,但生成的KHCO3和KOH反响后仍为K2CO3(2)明矾尽管Al3+水解,因H2SO4为高沸点酸,最后仍得结晶水合物明矾(3)BaCO3Ba〔HCO3〕2在溶液中受热就会分解,而得到BaCO3(4)Na2SO4Na2SO3在蒸干的过程中不断被空气氧化而变成Na2SO4(5)Al〔OH〕3和Al2O3AlCl3水解生成Al〔OH〕3和HCl,由于HCl挥发,促进了水解,得到Al〔OH〕3,Al〔OH〕3局部分解得Al2O3(6)10 mol·L-1H2SO4溶液蒸发浓缩过程中HCl挥发,最后剩余为较浓H2SO4溶液11.(1)Xn++nH2OX〔OH〕n+nH+Ym-+H2O HY〔m-1〕-+OH-(提示:多元弱酸根水解,以第一步为主,故Ym-水解第一步只能得到HY〔m-1〕-,而不能写成H mY)(2)2NH+4+2Na===2Na++2NH3↑+H2↑(3)Al3++3AlO-2+6H2O===4Al〔OH〕3↓(4〕Cu2++S2-===CuS↓+H+===H2O+CO2↑〔5〕HCO3〔6〕2Fe3++2I-===2Fe2++I212.(1)①CH3COO-+H2O CH3COOH+OH-②CH3COOH CH3COO-+H+③H2O H++OH-〔2〕7 〔3〕Na+Cl-〔4〕CH3COOH CH3COO-〔5〕CH3COO-OH-13.(1)稀ac (2)ac (3)b Fe〔OH〕3、Cu〔OH〕214.(1)A D (2)C D (3)D A15.〔1〕2Fe2++H2O2+2H+===2Fe3++2H2O〔2〕D〔3〕Fe〔OH〕3、CuO。
高考能力测试步步高化学基础训练27
基础训练27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时间60分钟,赋分100分)
●训练指要
本训练点包括:水的电离,水溶液酸碱性的判断;pH 概念、测量方法及有关溶液pH 的计算。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5分)
1.(2001年上海高考题)为更好地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科学家提出了酸度(AG )的概念,AG =l g)
OH (c )H (c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中性溶液的AG =0
B.酸性溶液的AG <0
C.常温下0.1 mol ·L -1氢氧化钠溶液的AG =12
D.常温下0.1 mol ·L -1盐酸溶液的AG =12
2.向纯水中加少量的硫酸氢钠(溶液温度不变)则溶液的
A.pH 升高
B.酸性增强
C.K W 增大
D.c (OH -)减少
3.25 ℃时,pH=2的盐酸中,由水电离出的c (H +)是
A.1×10-7 mol ·L -1
B.1×10-12 mol ·L -1
C.1×10-2 mol ·L -1
D.1×10-14 mol ·L -1
4.在25℃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 +)=1×10-12 mol ·L -1,则该溶液的pH
可能是
A.12
B.7
C.6
D.2
5.pH =1的两种酸溶液A 、B 各1 mL ,分别加水稀释到1000 mL ,其pH 与溶液体积(V )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 、B 两种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B.稀释后,A 酸溶液的酸性比B 酸溶液弱
C.若a =4,则A 是强酸,B 是弱酸
D.若1<a <4,则A 、B 都是弱酸
6.下列四种溶液中,由水电离生成的氢离子浓度之比(①∶②∶③∶④)是
①pH =0的盐酸 ②0.1 mol ·L -1的盐酸 ③0.01 mol ·L -1的NaOH 溶液 ④pH=11
的NaOH 溶液
A.1∶10∶100∶1000
B.0∶1∶12∶11
C.14∶13∶12∶11
D.14∶13∶2∶3
7.某温度下,重水(D2O)的离子积常数KW=c(D+)×c(OD-)=1.6×10-15。
可以用pH同样定义pD=-lgc(D+)。
以下关于pD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性溶液的pD=7.0
B.含0.01 mol的NaOD的D2O溶液1 L,其pD=12.0
C.溶有0.01 mol DCl的D2O溶液1 L,其pD=2.0
D.在100 mL 0.25 mol·L-1的DCl的重水溶液中,加入50 mL 0.2 mol·L-1的NaOD的重水溶液,最后溶液pD=1.0
8.下列各项数据中,其比值为2∶1的是
A.pH等于7的氨水与硫酸铵的混合溶液中c(NH+
4)与c(SO-2
4
)之比
B.相同温度下,0.2 mol·L-1的HCOOH溶液与0.1 mol·L-1的HCOOH溶液中c(H+)之比
C.Na2S溶液中c(Na+)与c(S2-)之比
D.pH=12的KOH溶液与pH=12的Ba(OH)2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
9.在浓度为c mol·L-1的AgNO3溶液amL中加入一定量pH=1的盐酸时,恰好使溶液中Ag+完全沉淀,此时得到pH=2的溶液100 mL(设反应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c的值是
A.0.0020
B.0.011
C.0.11
D.0.22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0.(4分)在25℃时,若10体积的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之前,该强酸的pH与强碱的pH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
11.(10分)25℃时,若体积为Va、pH=a的某一元强酸与体积为Vb、pH=b的某一元强碱混合,恰好中和,且已知Va<Vb和a=0.5b,请填写下列空白:
(1)a值可否等于3(填“可”或“否”) ,其理由是。
(2)a值可否等于5(填“可”或“否”) ,其理由是。
(3)a的取值范围是。
12.(12分)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下图所示。
(1)若以A点表示25℃时水在电离平衡时的离子浓度,当温度升到100℃时,水的电离平衡状态到B点,则此时水的离子积从增加到。
(2)将常温下的pH=8的Ba(OH)2溶液与常温下的pH=5的稀盐酸混合,并保持100℃的恒温,欲使混合溶液pH=7,则Ba(OH)2与盐酸的体积比为。
(3)已知A n Bm的离子积=[c(Am+)]n·[c(B n-)]m ,式中c(Am+)n和c(B n-)m
表示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
在某温度下,Ca(OH)2的溶解度为0.74 g,其饱和溶液密度设为1 g·mL-1,其离子积为。
13.(10分)有A、B、C三种电解质溶液分别装在三个烧杯中,插有石墨电极,并按下图所示方式在电路中连接。
闭合开关K后,测得各支路电流强度IⅠ≈IⅡ(其中IⅡ略小)。
若撤去B,测知电流强度I A《I C;若撤去C,并将A、B两溶液混匀后均分为两等份,再重置于电路Ⅰ、Ⅱ处,测知通过A、B混合溶液的电流强度与先前通过A溶液的电流强度的相对大小关系为:I AB》I A。
已知A、B、C分别选自下列溶液:0.1 mol·L-1盐酸、0.1 mol·L-1醋酸、0.1 mol·
L-1 NaCl溶液、0.1 mol·L-1硫酸、0.1 mol·L-1 NaOH溶液、0.1 mol·L-1氨水,且25℃时A溶液pH<7。
(1)指出A、B、C是(或可能是)什么溶液?
A ;
B ;
C 。
(2)若向C溶液中滴入酚酞试剂呈红色,则C是;将A、B、C分别以等体积进行两两混合,结果是哪种组合的混合液中,水的电离度最大(填“A”“B”或“C”)。
14.(13分)下图是在0.1 mol·L-1某一元弱酸溶液中,溶液的pH随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V的变化情况。
(1)中和点(B点)溶液pH 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理由是。
(2)当弱电解质AB在水溶液中达到平衡时:AB A++B-,则有K(常数)=
) AB (c )B(c
)
A
(c
,式中K是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c(A+)、c(B-)、c(AB)分别表示达
到电离平衡时各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
一定温度下,电离平衡常数不随溶液浓度改变而改变。
通过上述材料的阅读,求本题中一元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已知pH=2.87 时,c(H+)=1.35×10-3mol·L-1)
15.(6分)滴定度是指每毫升标准溶液相当于被测定物质的克数,通常用T表示。
例如,T=0.056 g/mL,表示每毫升某标准硫酸溶液恰好与0.056 g氢氧化钾完全反应。
(1)若某标准盐酸溶液对碳酸钙的滴定度为0.05 g/mL,该盐酸溶液的pH为多少?
(2)某不纯的硝酸银样品中Ag+的质量分数为a,取一定质量的该样品溶于水,并用上述盐酸滴定达终点,恰好消耗盐酸a mL,则该盐酸对该硝酸银样品的滴定度T为多少?
(3)某碳酸钠样品中可能混有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钠,若以酚酞为指示剂(该指示剂变色范围为pH为8~10)。
仍用上述标准盐酸溶液滴定,已知盐酸对碳酸钠样品的滴定度为0.073 g/mL,试通过计算确定该样品的成分及碳酸钠的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