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江苏中等职业教育推荐项目
- 格式:xls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2
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一、概述作为教育领域的顶级奖项之一,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设立旨在肯定和推广在基础教育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进一步激发教育工作者的创新热情,提高教学质量。
2018年,在众多参评作品中脱颖而出并获得二等奖的教学成果无疑具有极高的教学水平和社会影响力。
本文将针对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进行介绍和分析,以期为读者深入了解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评选标准和具体成果提供参考。
二、获奖作品简介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获得者共有若干所学校和教育机构,涵盖了小学、初中、高中等不同教育阶段的教学成果。
其中包括了以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内容研发、学科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的教学项目。
这些获奖作品充分体现了教育教学领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成果,对于促进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获奖作品案例分析1. 小学数学教学改革项目某小学的数学教学改革项目“培养学生数学兴趣与实际运用能力”的获奖成果在获奖作品中占据重要地位。
该项目通过引入实践教学、游戏教学等方式,将数学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通联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们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数字游戏、实践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2.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项目某初中的物理实验教学改革项目“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获奖成果也是本次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亮点之一。
该项目通过改革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引入了更多的实验探究性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进行各种实验探究活动,提高了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使学生对物理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3. 高中历史教学课程改革项目某高中的历史课程改革项目“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与思考能力”的获奖成果也给本次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增添了亮眼之处。
该项目通过对历史课程内容的优化和教学方法的改进,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不仅了解历史知识,更能够培养自主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附件2《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报表(基础教育)》填报说明《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报表(基础教育)》(以下简称《申报表》)是教学成果奖申请、推荐、评审、批准的主要依据,必须严格按规定的格式、栏目及所列标题如实、全面、认真填写。
一、封面1.成果名称:应准确、简明地反映出成果的主要内容和特征,字数(含符号)不超过35个。
2.成果完成者:个人名义申报的,填写成果主持人姓名,并写上所在单位名称;以单位名义申报的,填写成果主持单位名称。
3.省级教学成果奖励等级:指该成果在省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审中所获得的奖励等级。
4.推荐单位:指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5.推荐时间:指推荐单位决定推荐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时间。
6. 序号: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填写。
组成形式为abcdef,其中:abc为省级代码(详见下表);def为省级推荐成果的顺序号。
例如:序号“********”为北京市推荐的、编号为001的成果,其中911为推荐单位北京市的代码,001为推荐国家级教学成果的顺序号。
7. 编号:由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评审委员会秘书处填写。
二、成果简介1. 研究起止时间:起始时间指提出问题、开始研究日期;完成时间指解决问题、形成最终成果的日期。
2. 成果概要:对成果的主要内容做说明,均应直接叙述,请勿采取“见××附件”的表达形式。
3. 解决的主要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具体指出成果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阶段、所采用的方法等,问题要明确,思路、阶段要清晰,方法要有针对性。
4. 成果创新点:对成果在实践中的突破、理论上的创新进行归纳与提炼。
应简明、准确、完整地阐述,每个创新点相对独立。
三、成果应用及效果1. 实践检验起始时间指正式实施(包括正式试行)教育教学方案的时间,不含研讨、论证及制定方案的时间。
正在进行实践检验的截止时间为推荐国家级教学成果的时间。
2. 成果应用及效果:对成果的应用情况、产生的实际效果进行阐述。
2018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推荐书附件52018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推荐书成果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果完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果完成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荐单位名称及盖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荐时间年⽉⽇成果所属类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码□□□□□□序号□□□□□□编号⼀、成果简介(可另加附页)⼆、主要完成⼈情况主要完成⼈情况三、主要完成单位情况主要完成单位情况四、推荐、评审意见五、附件⽬录1. 反映成果的总结(不超过6000字)2. 教学成果鉴定书(或验收证明)3.教学成果应⽤及效果证明材料(仅限1份)填表说明(材料报送时不打印)⼀、封⾯1. 成果名称:应准确、简明地反映出成果的主要内容和特征,字数(含符号)不超过35个汉字。
教学成果如为教材,在成果名称后加写“(教材)”。
2. 成果完成⼈、成果完成单位:按《教学成果奖励条例》和《教育部关于开展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作的通知》(教师函〔2018〕3号)的有关规定填写。
集体完成的成果,成果完成⼈和成果完成单位按照其贡献⼤⼩从左⾄右或从上到下顺序排列,不限⼈数和单位数,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3. 推荐单位:指省、⾃治区、直辖市⼈民政府教育⾏政部门或军队有关教育主管机构。
4. 推荐时间:应为推荐单位决定推荐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时间。
5. 成果所属类别:按下条成果内容代码中的规范要求填写。
6. 代码组成形式为:abcde,详释如下:a:成果属中等职业教育填1,⾼等职业教育填2,其他填0。
江苏省教学成果奖励办法第一条为奖励在教学实践、改革、研究中取得教学成果的单位和个人,发挥教学成果的引领激励作用,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根据国务院《教学成果奖励条例》,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相关单位和个人申请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以下简称省级教学成果奖),以及省级教学成果奖的推荐、评审、批准、授予和相关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省级教学成果奖的评审、批准和授予工作,由省教育行政部门负责。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教学成果,指经过教育教学实践证明,具有实用性、创新性、示范性,对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育人目标产生明显效果的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包括课程、教学、评价、资源建设、教师发展等,主要形式包括实施方案、研究报告、课程资源、论文著作等。
省级教学成果奖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本科)、高等教育(研究生)四类,基础教育类含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类含中等职业教育(含技工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含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本科)类、高等教育(研究生)类含高等教育阶段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
其他类型的教育,可根据其实施的教育层次,申请相应类别的教学成果奖。
第五条省级教学成果奖的推荐评审,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彳壬务;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突出先进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的导向;坚持向一线教师倾斜、鼓励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确保评审结果科学、客观。
第六条省级教学成果奖每4年评审1次,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3个等级。
奖项数量依据江苏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实际,参照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项设置情况,在每届教学成果奖评选前由省教育行政部门研究确定,其中特等奖和一等奖一般不超过奖项总数的50%o坚持质量第一、宁缺毋滥,允许各个等级奖项有空缺。
第七条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可以申请省级教学成果奖:育人导向突出,聚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价值导向,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彳壬务;注重解决问题,关注破解各级各类教育热点难点问题,贴近一线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实践,关注内涵建设和教学质量提高;推进理论创新,具有原创性,教育理念先进,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学校教学规律和学生培养规律,在省内夕次于领先水平;经过实践检验,具有较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申报成果应经过2年以上教育教学实践检验,其中特等奖和一等奖一般不少于4年的实践检验,且取得显著成效;示范作用明显,具有推广价值,取得较高认同度,在省内外产生积极影响。
成果曾获奖励情况成果曾获奖励情况获奖时间奖项名称获奖等级授奖部门2018年 4月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的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四川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四川省人民政府2007年12月四川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教育部“质量工程”项目教育部2009年10月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首批试点高校国家级教育部2010年6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教育部2011年9月四川大学本科人才培养风格和特色的研究四川省2009-2012年教改重点项目四川省教育厅2012年10月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国家级教育部2012年11月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教育部卫生部2012年11月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国家级教育部中央政法委2014年3月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级科技部2014年3月建立教师教学发展长效机制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四川省2013-2016年教改项目四川省教育厅2014年3月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多样性和个性化的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四川省2013-2016年教改项目四川省教育厅2014年3月实施万门课程建设工程,打造示范精品,探索课程建设新路径四川省2013-2016年教改项目四川省教育厅2014年7月四川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奖一等奖四川省教育厅2014年8月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奖二等奖教育部2015年6月全面打造社团文化的个性化创新人才培养空间——四川大学以学术型社团建设滋养青年学子成长第八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特等奖教育部2015年8月四川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省级四川省教育工委2015年10月第一届中国“互联网+”全国总决赛金奖(2项)教育部2016年1月让每个学生公平享受优质教育第四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奖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2016年5月全国首批“双创”示范基地国家级发改委2016年10月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全国总决赛金奖(2项)教育部2016年12月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级教育部2017年9月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全国总决赛金奖(3项)教育部2018年3月面向新工科的力学专业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标准研究与实践教育部首批新工科项目教育部2018年3月强通识重实践跨学科融产教——新工科领袖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教育部首批新工科项目教育部2018年3月基于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跨学科项目学习模式探索与实践教育部首批新工科项目教育部2018年3月“计算+”多学科的“智能技术和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教育部首批新工科项目教育部2018年3月我国轻工类专业新工科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教育部首批新工科项目教育部2018年3月轻纺食品类传统专业改造升级的研究与实践教育部首批新工科项目教育部。